第一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五)离骚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
课时跟踪检测(五)离骚
(时间:40分钟 满分:57分)
一、基础巩固(20分,第1~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解析:选A B项,邑—悒,圜—圆;C项,反—返,离—罹;D项,章—彰,错—措。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謇朝谇而夕替(谏诤).固时俗之工巧兮(技能).B.既替余以蕙兮(接替).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孤独).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D.苟余情其信芳(确实).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解析:选D A项,“工”,擅长,善于;B项,“替”,废弃,贬斥;C项,“独”,只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怨灵修之浩荡兮 ..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伏清白以死直兮 ..D.宁溘死以流亡兮 ..解析:选C A项,“浩荡”,古义为“荒唐”;今义为“水势大,广阔而壮大”。B项,“穷困”,古义为“处境困窘,走投无路”;今义为“生活贫困,经济困难”。D项,“流亡”,古义为“随着流水而消逝”;今义为“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4.下列对加点词活用的情况的分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鸷鸟之不群兮 ②屈心而抑志兮 ③步余马于兰皋兮 ④固前圣之所厚 ⑤高余冠.....之岌岌兮 ⑥回朕车以复路兮 ⑦謇朝谇而夕替 ..⑧哀民生之多艰 .A.①⑦/②③⑥/④⑤⑧ B.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C.①⑦/②③⑥/④⑤/⑧ D.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解析:选D D项,依次为名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夫孰异道而相安.A.改错②偭规矩而.
多艰①哀民生之.B.②高余冠之岌岌兮.为度①竞周容以.C.②集芙蓉以为裳.
好修姱以羁兮①余虽.D.九死其犹未悔②虽.
解析:选C C项,都是介词,译为“把”。A项,①表转折,连词;②表承接,连词。B项,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①连词,虽然;②连词,即使。
6.名句默写。(5分,每空1分)(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4)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二、阅读鉴赏(22分)(一)阅读屈原《涉江》中的节选部分,完成7、8题。(11分)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虽僻远之何伤。
[注] 疑滞:即“凝滞”,停滞不前。
7.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人自幼对“奇服”的喜好,表明诗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象征他洁身自好的品质。
B.“南夷”在这里指楚国,“莫吾知”表明当时没有人理解诗人,诗人因此感到悲哀,于是决定涉江。
C.登上鄂渚之后,诗人回头遥望国都,秋冬的寒风让他内心伤感,于是发出了长长的叹息之声。
D.结尾处,诗人认为,自己的内心是正直的,无论被流放到哪里,都不会有改变,表明了他对理想和操守的坚持。
E.诗中采用夸张和排比的手法,营造了一个奇妙的境界,塑造了一个奇伟的主人公形象。
解析:选AE A项,“奇服”不是表明“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而是比喻诗人不同于世俗的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E项,诗中没有采用排比手法。
8.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你对屈原的认识,理解“驾青虬”“骖白螭”“游瑶圃”“食玉英”这些情景反映的内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些情景都是诗人想象的与仙人一起生活的情景,突出了诗人理想远大、德行高洁及行为忠贞的特点。
参考译文:
我从小便喜欢这身奇特装束啊,如今进入暮年仍兴致不减。我腰间佩带长长的宝剑啊,头戴高高的发冠。身上饰有明月珠啊,美玉佩带在我的腰间。人世污浊无人了解我啊,我正高飞驰骋不再留恋人间。驾着那有角青龙啊配上无角白龙,我和重华大神一起游览啊在那天上美丽的花园。登上昆仑山啊品尝那美玉一般的花朵,要和天地啊有一样的寿命,要和日月啊同样光辉灿烂。哀伤南方夷族无人了解我啊,明早我便要渡过江湘。
登上鄂渚回头远望啊,慨叹秋冬时节大风凄寒。让我的马儿在水边高地上徐行,让我的车子啊来到方林。乘坐舲船我沿沅水上溯啊,众人一起举桨划开水波。船儿徘徊不往前走啊,在急流漩涡中停滞不前。早晨从枉陼出发啊,晚上就留宿在那辰阳。假如我的心正直无偏啊,流放之地即使偏远又有什么可伤感的呢?
[注]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9、10题。(11分)
浣 溪 沙 朱敦儒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 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②箨:竹笋的壳皮。
9.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首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和满腔爱国热情。
B.“雨湿清明香火残”,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特色及扫墓时焚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
C.“碧溪桥外燕泥寒”,写满江青色的春水荡漾,春寒料峭中,南来的燕子正啄泥准备筑巢,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
D.“日长独自倚阑干”传达出词人心中深沉的辛酸,把上阕中凄冷的景色与词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深沉动人的韵味。
E.“江南春好与谁看”以反诘句收结全词,既与上阕孤独怆然的心境相呼应,又表达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
解析:选AC A项,“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错,词人是用江南清明美景来衬托对故国灭亡的悲情。C项,“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错,词人写燕子啄泥筑巢,而叹惋自己流落江南,四处飘零,无以为家。
10.从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做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词的上阕写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②
①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透露出词人的寂寞、惆怅。下阕以反诘句“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表达了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再结合词下注解可知本词是词人流落江南所作,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词人遭遇战乱,流落江南,内心自然充满悲愤凄凉。由此可得人物形象,按答题的一般步骤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爱国词人形象。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寒。词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
三、表达交流(15分)
11.明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5分)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80字左右。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晚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两千多年来,“不朽的诗人”——屈原和飘香的端午一路相伴而行,屈原那爱国情杯、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纪念民族的传统节日。
12.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35字)(5分)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竹叶或苇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端午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这类语言表达题主要要求把话说得通顺,语序合理,文字简洁,表述准确,并根据需要运用好句式。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找出一个基准句,第①句符合要求,即:端午节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然后把材料中的每一句的关键信息理出:性质是“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五月初五”,“起源”大多认为是纪念屈原的,活动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等。根据题干中字数的限制,删去一些不必要的词语,再按合理的顺序(时间、活动形式、起源)排列这些信息,整合成一个语句通顺、表达简洁、语气连贯的单句。
参考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13.(全国卷Ⅰ)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根据示例可以知道,①处“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是对“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的否定,由此分析,给出的语料中的“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两个推断犯了说法过于绝对的错误。所以,②处问题应该是“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③处问题应该是“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答案: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第二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五)杜甫诗三首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课时跟踪检测(五)杜甫诗三首
(时间:40分钟 满分:70分)
一、基础巩固(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萧森(xiāo)
暮砧(zhēn)..塞上(sài)秋兴八首(xìnɡ)..B.妃嫔(fēi)朔漠(sù)..青冢(zhǒnɡ)群山万壑(hâ)..C.单于(chán)潦倒(liáo)..凋伤(diāo)省识(xǐnɡ)..D.霜鬓(bìn)渚清(zhū)..环珮(pâi)孤舟一系(xì)..解析:选C A项,“兴”应读xīnɡ;B项,“朔”应读shuò;D项,“渚”应读zhǔ。2.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选C C项前后句对应的字词在词性和字音平仄上不符合对仗的要求。3.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画图省识春风面(知道).B.一去紫台连朔漠(离开).C.渚清沙白鸟飞回(回旋).D.艰难苦恨繁霜鬓(极).解析:选A 省:曾经。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塞上风云接地阴 B.画图省识春风面 ....C.艰难苦恨繁霜鬓 ..
D.巫山巫峡气萧森 ..解析:选D “萧森”古今义相同,都指“萧瑟阴森”。A项,古义:指夔州的山;今义:指长城以北的地区。B项,古义:图画;今义:画图画。C项,古义: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今义:艰苦困难。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生长明妃尚有村
A.{百年多病独.... 1 黄昏向吾不为斯役 D.{不与秦塞通人烟微斯人,吾谁与归
C.{独留青冢向....解析:选D A项,副词,独自/副词,只,仅仅;B项,副词,尚且/副词,还;C项,介词,对着/副词,从前;D项,介词,跟。
6.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 ②鹳鹤追飞静 ③豺狼得食喧 ④薄云岩际宿 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解析:选B 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整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综合起来看,B项最恰当。
7.名句默写。(6分)(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阅读鉴赏(3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九 日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 ①竹叶:竹叶青酒。
8.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B.颔联诗笔顿转。重九饮酒赏菊,本是古代高士的传统,可是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遂也无心赏菊。
C.颈联进一步写诗人瞩目遐思,因景伤情,牵动了万千愁绪。诗人独身漂泊异地,日
①落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啼哭,不免泪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容易触发诗人爱国的感情。
D.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飘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
E.此诗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结尾将诗的主题升华:诗人登高,不仅仅是伤时,更多的是思亲。
解析:选CE C项,应为“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E项,应为“诗人登高,不仅仅是思亲,更多的是伤时”。
9.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幅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的凄凉景象。运用渲染的手法,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渲染了凄清之境(或:用对比的手法,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11分)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以欢娱双亲。③黄牛峡:位于今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东北十里处。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句,诗一发端即显露不凡,苍劲中蕴有一股郁悒之气。
B.第二句,诗的脉络继续沿着深沉的感慨向前发展,着眼于整个时代。C.“万事非”三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思想和对朋友的惜别之情。D.第三、四两句,紧承“万事非”而来,进一步点明诗歌题意。
③
④
②
①E.第七、八两句既有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担忧。
解析:选CE C项,无“惜别之情”。E项,“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担忧”不正确,末句句意为,只怕不能实现同返故乡的愿望。
11.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诗人将因友人离去而顿生的孤寂伤感寄寓其中。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是虚写,是诗人想象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白马江畔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充分地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诗人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描写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出三点即可)(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14题。(10分)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12.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②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坛地位,无人可比;(2)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3)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13.“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诗人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14.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三、表达交流(14分)15.请根据下面这首诗与相关注释,把诗歌的前四句的意境用通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在横线上。(5分)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 《月夜忆舍弟》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没有兄弟,有兄弟却都已离散;谁没有故乡,我的故乡却在远方。没有家乡,没有亲人的音讯。书信寄出去常常收不到,何况现在还没有停止战争。
[注]
参考答案:戍楼的更鼓刚刚响过,告诉人们不得随意通行;边境的秋天,只能听得见孤雁的叫声。今夜恰逢白露时节,至此,天气渐渐变冷;头上的明月啊,还是故乡的明亮。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称。(4分)唐代诗人是一群生于情、长于情的时代宠儿,是一群天真烂漫的赤子,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娓娓诉说的个人际遇;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深长呼唤的惋惜国运,都是如此的感情投入,声出肺腑,这在一般世故者眼中,简直不可思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惋惜国运的深长呼唤;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个人际遇的娓娓诉说(提示:“慷慨歌吟”对“深长呼唤”,“郁郁哀歌”对“娓娓诉说”;由盛唐到晚唐,由民生到个人。答题时应考虑这两个因素。)
17.根据语意,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5分)李白是仙,杜甫是圣。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李白诗如横笛,清丽悠扬;杜甫诗似直箫,深沉悲怆。读李白可以化解俗气、卑怯气、穷酸气;读杜甫可以增强爱心、同情心、责任心。
第三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七)诗三首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
课时跟踪检测(七)*诗三首
(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巩固(23分,第1~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芙蓉(fú)
赠遗(wèi)
譬如(bì)...B.慷慨(kǎi)子衿(qīn)鼓瑟(sè)...C.采掇(duō)阡陌(mò)哺育(pǔ)...D.羁鸟(jī)守拙(zhuō)樊笼(fán)...解析:选D A项,“譬”应读pì;B项,“衿”应读jīn;C项,“哺”应读bǔ。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之欲遗谁(赠送).还顾望旧乡(看).B.但为君故(但是).何时可掇(收获).C.少无适俗韵(迎合).山不厌高(满足).D.桃李罗堂前(罗列).复得返自然(重新).解析:选B B项,“但”,只是,仅仅;“掇”,拾取,采取。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欲遗谁采之.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终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B.何以解忧.离居,忧伤以终老同心而.C.忍尤而攘诟.所思在远道.D.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解析:选D D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B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C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4.下列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解析:选D A、B、C三项,都使用了比喻。A项,“尘网”喻官场;B项,“譬如”是喻词;C项,“樊笼”喻官场。D项,采用了借代,“杜康”代酒。
5.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 C.马之千里者 D.狗吠深巷中
解析:选C C项,是定语后置句,“千里”修饰前面的“马”。A、B、D三项是省略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6.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1)《短歌行》中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说明自己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3)《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表达思归田园的迫切心情。
(4)《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答案:(1)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2)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3)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4)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二、阅读鉴赏(2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11分)
杂诗(其四)曹 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持。
7.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一、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南国佳人”的美貌,如桃李花开灿烂,耀人眼目。B.
三、四句写佳人的行踪,朝游长江之北,夕宿潇湘之滨,表现出其不同凡响的举止。C.
五、六句说世俗之人接近佳人时显得有些轻薄,佳人会为谁轻启朱唇一展歌喉呢? D.
七、八句用“俯仰”一词形象地写出时光飞逝,随后写佳人容颜难以持久也就水到渠成。
E.前人认为此诗构思巧妙,语短情长,于悲慨之中自具一种爽朗自然之美,耐人寻味。解析:选BC B项,三、四句是说“佳人”的迁徙不定,境遇不好,不是表现她的举止不凡。C项,“薄”作动词用,鄙薄、不看重的意思,而不是轻薄。“佳人”虽艳若桃李,但世俗不看重红颜美貌,她又能为谁去启齿歌唱呢?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佳人的居无定所、不为世俗赏识等遭遇和青春盛颜难以久持的悲叹,抒发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抱负不得施展的深沉慨叹。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11分)
饮酒(其四)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 ①裛(yì):古同“浥”,沾湿。②轩:窗。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一、二句写带露采菊,时间在清晨;
七、八句写倦鸟归林,时间在傍晚。B.“忘忧物”指酒,“泛”是纵情饮酒的意思,透出作者胸中的愉悦之情。C.“壶自倾”有斟酒之意,还有酒壶倾尽之意,写出诗人独酌时间之长。D.末尾两句既有对隐居悠闲之乐的形象描绘,也体现了归隐后的悠然自得。E.此诗写对菊饮酒的悠然自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秋天是菊花开放的季节。在百花早已凋谢的秋日,唯独菊花不畏严霜,粲然独放,表现出坚贞高洁的品格。
解析:选BD B项,应为“透出作者胸中的郁愤之情”;D项,“悠然自得”错误,“聊复”(姑且算是)一词,上承“忘忧”“遗世”,表现出壮志难酬的憾恨,并非一味悠然陶然。
10.作为陶渊明诗歌的常见意象,秋菊、归鸟有何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②
①请分别结合陶渊明其他诗文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秋菊象征高洁,表达了诗人对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人性的追求;相关诗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悠闲采菊,抬头见山,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菊寓高洁,采菊更突出了作者的追求和向往。
归鸟象征退隐,表达诗人对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的向往。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沐浴着夕阳的余晖,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
三、表达交流(15分)11.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再写一个句子。(4分)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岁月穿越了时空,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酒,让人于热烈、奔放与豪情中,回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诗人的迷惘困惑,回味着“酒酣胸胆尚开张”时官人的豪兴傲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
参考答案:回味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文人的多愁善感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4G”。(4分)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的技术产品,运用4G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其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 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且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
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内)(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露着淡彩。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南山泰然叹出古朴,描摹出这脉悠然,毫无做作之态、违心之感。
第四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故都的秋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
课时跟踪检测(二)故都的秋
(时间:40分钟 满分:44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混为一谈(hùn)混沌状态(hùn)拓本(zhâ)...B.着着布衣(zhù)描写细腻(nì)萧索(xiāo)...C.点缀生活(zhuì)折耗很大(shã)落蕊(lěi)...D.精神颓废(tuí)啼笑皆非(tí)恬适(tián)...解析:选D A项,“拓”应读tà;B项,“着”应读zhuó;C项,“蕊”应读ruǐ。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赔衬。B.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浅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D.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解析:选D A项,赔—陪;B项,雕—凋;C项,浅—潜。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比喻)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解析:选B A项无对偶,无比喻;C项无比喻;D项无对比。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在华语乐坛上占有特殊一席的女歌手齐豫即将在北京举办演唱会,然而在发布会上,齐豫却不能自已地泣不成声,因为她宣称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举办演唱会。....C.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个热点,在民众的关怀下不期而... 遇。.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解析:选C C项,“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适用于人。此处用错对象。A项,“不远千里”,指不怕路途遥远;B项,“不能自已”,指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D项,“一叶知秋”,指透过细微现象,看到整个局势的发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演讲是一种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它主要是用语言来传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收到感染听众,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D.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成语运用得是否准确恰当,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
解析:选A B项,语意重复,妇孺,即妇女和孩童,与后面“孩童”重复。C项,成分残缺,在“听众”后加“的效果”。D项,两面对一面,可去掉“是否”。
二、阅读鉴赏(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碧云寺的秋色
①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②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③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秘,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④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更美丽可爱了。⑤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⑥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⑦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春秋佳日”,绝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⑧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六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⑨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诗人们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卖鲈鱼”„„这些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承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取材于钟敬文的同名散文)6.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文对秋叶的描写采取了有详有略的技巧,着重描绘了得秋意之先的爬山虎,而对其他树种的叶子则点到为止。
B.作者对急速换上新装的爬山虎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意在对老柏和松树的“保守”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批评。
C.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大量描述夏日花园之美,借此突出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D.在结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诗人见秋叶而伤情是完全不足取的。
解析:选A B项,没流露不满与批评;C项,对夏日的着墨不多;D项,援引诗句是为了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古代诗人都会“对秋感喟”。
7.第⑧段写夏天叶子绿油油的特点对写深秋时节的叶子有什么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是运用对比反衬手法,用夏天叶子单调的色彩来反衬,突出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
8.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凸显了文章主旨。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丽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三、表达交流(15分)9.揣摩上下文意,在①处填入四句话,在②处填上合适的话收束这个语段。(5分)其实人生也如四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 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 沉着稳重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 蹒跚佝偻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 ②但只要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10.“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请你也写一段关于“秋”的文字,注意要写出秋天景物的特点。200字左右。(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夕阳毫不吝啬地挥洒着它那金色的光线,透过淡淡的窗帘,几缕阳光斜映在我的墙上。我徜徉于夕阳下的金秋中,远离了城市的繁华,看那硕果累累挂满枝头。远处苍翠的松柏依旧挺拔,那火焰般的红枫在风中舞动,又像红色的波浪滚滚涌向无尽的天边。近处,满是悬挂在枝头熟透了的柿子,像红彤彤的灯笼,又像调皮孩子的笑容朵朵绽放。夕阳依依,爱抚着万物,脸边多了几抹红晕,那红晕渐渐淡成线挂在天边。我忽然觉得它在释放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逼着你去体验、收获,充实而又美好。
好一派诗意的秋。
第五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六)孔雀东南飞并序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
课时跟踪检测(六)孔雀东南飞 并序
(时间:40分钟 满分:54分)
一、基础巩固(20分,第1~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诉 .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 .C.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计:打算 .D.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信:书信 .解析:选D D项,“信”,这里指使者,媒人。2.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共事二三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B.府吏见丁宁 ..寡妇起彷徨 ..C.本自无教训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可怜体无比 ..叶叶相交通 ..解析:选B B项,“丁宁”,古今义为“反复嘱咐”;“彷徨”,古今义为“走来走去,犹豫不定”。A项,“共事”,古义为“一起过日子”;今义为“在一起工作”。“穷困”,古义为“(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为“经济困难,生活贫困”。C项,“教训”,古义为“教养”;今义为“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义为“程度副词,很,十分”。D项,“可怜”,古义为“可爱”;今义为“值得怜悯,怜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一提”。“交通”,古义为“交互相通”;今义为“运输事业的总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卿当日胜贵 手巾掩口啼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B.自名秦罗敷 交广市鲑珍 ..吾师道也 范增数目项王 ..C.足以荣汝身 必固其根本 ..则思知止以安人 则思正身以黜恶 ..D.逆以煎我怀 项伯杀人,臣活之 ..千万不复全 吾得兄事之 .. 解析:选D D项,“煎”“活”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受煎熬”“使„„活”;“全”为形容词作动词,译为“保全”;“兄”为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A项中的四个词均为名词作状语。B项中的四个词均为名词作动词。C项中的四个词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莫令(让)事不举
②便言多令(美好)才 ..B.①故(故意)作不良计 ②大人故(特地)嫌迟 ..C.①幸(希望)可广问讯 ②幸(希望)复得此妇 ..D.①徒留无所施(用)②留待作遗施(施舍)..解析:选A B项,②“故”,副词,仍旧;C项,②“幸”,副词,幸亏;D项,②“施”,动词,赠送。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若属皆且为所虏 .B.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伯乐学相马 .D.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解析:选B B项,都是介词,和,跟,同。A项,副词,暂且/副词,将要;C项,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动词,观察;D项,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动词,会见。
6.名句默写。(5分,每空1分)(1)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3)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4)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5)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二、阅读鉴赏(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母臧氏。光宅惠云法师每嗟陵早成就,谓之颜回。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
梁普通二年,晋安王为平西将军、宁蛮校尉,父摛为王咨议,王又引陵参宁蛮府军事。中大通三年,王立为皇太子,东宫置学士,陵充其选。稍迁尚书度支郎。出为上虞令,御史....中丞刘孝仪与陵先有隙,风闻劾陵在县赃污,因坐免。久之,起为南平王府参军,迁通直散骑侍郎。梁简文在东宫撰《长春殿义记》,使陵为序。又令于少傅府述所制《庄子义》。寻迁镇西湘东王中记室参军。
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甚热,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来。”陵即答曰:“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收大惭。
天嘉六年,除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睿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世祖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陵进读奏版时,安成王殿上侍立,仰视世祖,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遂劾免侍中、中书监。自此朝廷肃然。
高宗纂历,封建昌县侯,邑五百户。太建元年,除尚书右仆射。三年,迁尚书左仆射。..及朝议北伐,高宗曰:“朕意已决,卿可举元帅。”众议咸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独曰:“不然。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于是争论累日不能决。都官尚书裴忌曰:“臣同徐仆射。”陵应声曰:“非但明彻良将,裴忌即良副也。”是日,诏明彻为大都督,令忌监军事,遂克淮南数十州之地。高宗因置酒,举杯属陵曰:“赏卿知人。”陵避席对曰:“定策出自圣衷,非臣之力也。”
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七岁,谥曰章。陵器局深远,容止可观,性又清简,无所营树,.禄俸与亲族共之。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其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
(节选自《陈书·徐陵传》,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睿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
B.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睿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
C.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睿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
D.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睿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
解析:选B 根据语境分析可知,“倾”明显为动词,对前陈述“势”,对后支配“朝野”,三者构成一个完整句子,故可排除A、C两项;“奏”的意思明显是“上奏”,故可推辞“弹”肯定是“弹劾”之意,二者密不可分,据此可排除D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又称王储、皇储或储君,是中国古代王朝中王位或皇位继承人的称谓。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学士: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泛指读书人,尤其指学者。后来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因接近皇帝,往往参与机要。
C.除、迁:古代指晋升或调动官职,包含升职或降职。文中指徐陵被任命和升任官职。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如谥号等。另外也有“叫作”“称为”的意思。文中指徐陵死后的称号。
解析:选C C项,“包含升职或降职”错,应该是“只能用于指官员的升职”。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陵是东海郡人,父亲徐摛为梁朝将军,太子属官。陵从小聪明好学,八岁就能写文章,博览史书,能言善辩。
B.徐陵奉命出使北魏,北魏替他安排馆舍,设宴招待,魏收本想嘲弄徐陵,结果反受徐陵嘲弄。
C.鲍僧睿凭借安成王的权势,阻塞诉讼,大臣没有人敢对他提意见,徐陵听说此事,上奏弹劾,终于罢免了鲍僧睿的侍中、中书监职位。
D.朝议北伐,高宗让众臣推举元帅,徐陵力排众议,知人能荐,推举吴明彻主持北伐,终于收复淮南大片土地。
解析:选C C项,罢免了安成王陈顼的侍中、中书监职位。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御史中丞刘孝仪与陵先有隙,风闻劾陵在县赃污,因坐免。(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祖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御史中丞刘孝仪和徐陵先前有嫌隙,他听说徐陵在上虞县有贪赃的事,就上疏参劾他,于是徐陵被定罪免官。(关键词“隙”“劾”“坐”)
(2)世祖见徐陵服饰严整,像不可侵犯,为此脸色变得庄重,正襟危坐。(关键词“严肃”“若”“正”)
参考译文: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县人。父徐摛在梁做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母臧氏。光宅惠云法师常感叹说徐陵将来要早有成就,称赞他像颜回。他八岁就能写文章,十二岁已能通晓《庄子》《老子》著作的内容要旨。长大以后,博览群书,对各种历史著作都有涉猎,而且口才好,能言善辩。梁普通二年,晋安王做平西将军、宁蛮校尉,徐摛做晋安王的咨议。晋安王又引徐陵参与宁蛮府军事。中大通三年,晋安王被立为皇太子,东宫设立学士,徐陵被选中。不久,又任尚书度支郎。出京任上虞县令。御史中丞刘孝仪和徐陵先前有嫌隙,他听说徐陵在上虞县有贪赃的事,就上疏参劾他,于是徐陵被定罪免官。过了段时间,徐陵被重新任用为南平王府参军,提升为通直散骑侍郎。梁简文帝做东宫太子时撰写《长春殿义记》,命徐陵作序。又让徐陵在少傅府述他所写的《庄子义》,不久,调任镇西湘东王中记室参军。
太清二年,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奉命出使北魏,北魏安排他在馆舍住下,举行宴会招待他。这天天气炎热,魏方主客魏收嘲笑徐陵说:“今天这场热,应该是徐常侍从南方带来的啊!”徐陵当即回答:“从前王肃来到这里,才为你们魏朝制定礼仪;今天我奉命出使,再使你们懂得天气的冷暖。”魏收听了,感到十分惭愧。
天嘉六年,徐陵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当时陈世祖的弟弟安成王陈顼做司空,凭借皇帝弟弟的尊贵,势倾朝野。直兵鲍僧睿凭借安成王的权势,阻塞诉讼,大臣没有谁敢对他提意见。徐陵听说鲍僧睿的事情,就上奏弹劾(他)。徐陵率领御史台的官员,捧着奏文去朝见陈世祖。世祖见徐陵服饰严整,像不可侵犯,为此脸色变得庄重,正襟危坐。徐陵上前宣读奏文时,安成王也在殿上侍立,抬头看着世祖,吓得流汗变色。徐陵叫殿中御史带安成王下殿去,终于弹劾罢免了陈顼的侍中、中书监的职务,从此,朝廷风纪肃然。
高宗陈顼即位,封徐陵建昌县侯,邑五百户。太建元年,徐陵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太建三年,升任尚书左仆射。当时,朝廷计议出师北伐,高宗说:“我心意已决,众卿可推举元帅人选。”众臣商议都认为中权将军淳于量权位重而共同签名推荐他。唯独徐陵说:“不可以。吴明彻家在淮南地区,对那里的风俗全都很熟悉。若论将略才学,在当今的将领中没有谁比得上。”于是双方争论好几天都不能定下来。后来,都官尚书裴忌说:“我赞同徐仆射的意见。”徐陵立即提议说:“不只吴明彻是良将,裴忌也是合适的副手。”这一天,高宗下诏书委任吴明彻为大都督,而命裴忌监军事。吴明彻领着北伐军出征,连战皆捷,攻下淮南数十州。高宗于是举行宴会,举杯向徐陵祝酒说:“这杯酒奖赏你知人善任。”徐陵从席位站起来谦让说:“大计是陛下定的,不是我的功劳啊!”
至德元年徐陵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号“章”。徐陵作风大度,相貌举止可观,作风也好,秉性清正简朴,平生不置产业。所得俸禄都与亲戚共同享用。世祖、高宗年代,国家有大的文告,都由徐陵撰定,他的文章“在体裁上对传统有所变化,写得精巧绵密,而且多有新意”。他的每篇文章写出来,那些喜爱他文章的人就传写背诵传诵。于是传遍华夏,好多人家都藏有他的著作。
三、表达交流(15分)11.根据《孔雀东南飞》的内容,为下面的对联配下联。(3分)上联:纫如蒲苇,勇兰芝抗婚赴清池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坚若磐石,痴府吏违母缢庭树
12.《孔雀东南飞》是被明人胡应麟称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的忠贞与反抗精神。假若刘兰芝当选“感动中国”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漫漫长夜里,刘兰芝坚强地与宿命相抗衡,像在沙漠里希冀绿洲一样找寻着美好的爱情,那清池中的层层涟漪是长夜里耀眼的火花,是痴男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举身赴清池”的那一瞬展现着凤凰涅槃式的悲壮。这是执着于自由者的无奈选择,这是对封建礼教无声的抗争!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电影《海角七号》取得成功的三个原因。(6分)《海角七号》演绎的两场爱情,在影片中交相出现,平行发展,让观众不由自主地随着导演的指引一路走下去。尽管影片故事情节并不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但产生的共鸣却颇为强烈,让人持久回味。影片中的音乐更是震撼心灵,无论是贯穿整部影片的主题曲《无乐不作》,还是《国境之南》《野玫瑰》等,共14首乐曲,曲曲经典,与剧情完美契合,深刻地表现出了阿嘉、水蛙、劳马等小人物的音乐梦想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而写实主义风格表现出来的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以及对传统的反思和追问,为《海角七号》增添了厚重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海角七号》的成功给了我们的影视剧制作者一个启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固守和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借用《海角七号》的一句台词来说,就是“千年传统,全新感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不超过10个字)参考答案:(1)故事引发人的共鸣、回味。(2)音乐震撼人的心灵。(3)本土文化特色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