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拉美文化课件归纳
拉美文化课件归纳
第一讲 拉美文化的起源与形成
一.拉丁美洲的概念
拉丁美洲是文化-人文概念,指美洲以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包括北美的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部分岛屿和南美的大部分国家。语言:西班牙语占主导 宗教:以天主教为主
第二讲 拉美的宗教及其对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讲 拉丁美洲人的民族性格
第四讲 拉美的艺术与教育事业
结束语
第二篇:拉美
真相 | 美国插手拉美领土争端的真面目
南美洲国家联盟
回顾历史,美国政府以所谓“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门罗主义为借口,屡屡插手包括领土争端在内的拉美事务,甚至撕下面纱强占拉美国家领土,其霸权主义面目显露无遗。【插手地区领土争端】
美国曾多次插手拉美地区领土争端,其目的是挑起地区国家冲突,使美国从中谋利,其中的典型事例就是插手圣安德列斯岛的主权。
圣安德列斯岛位于加勒比海西部,距离哥伦比亚本土约750公里,战略位置重要。西班牙殖民时期,圣安德列斯岛是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的一部分。1821年,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正式独立,管辖范围包括现今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巴拿马,以及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等国部分地区。圣安德列斯岛选择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1903年,美军在巴拿马登陆,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美国随后取得对巴拿马运河区的控制权。在登陆巴拿马前,美国政府派使者前往圣安德列斯岛,试图让该岛成为巴拿马辖区,以便在巴拿马独立后,美国借机控制圣安德列斯岛。但岛上居民认为,对他们来说,美国的要求就是“叛国行为”,因而予以拒绝。然而美国并未罢休,它在巴拿马独立后派遣军舰向该岛施压,但岛民顶住了压力,再次拒绝加入巴拿马。
与此同时,另一个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独立出来的国家——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并不承认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对圣安德列斯岛及其周边岛屿的管辖权。中美洲联邦共和国解体后,尼加拉瓜与哥伦比亚继续就圣安德列斯岛的归属权展开争夺。
1928年,处于美军占领下的尼加拉瓜和哥伦比亚签订条约,承认哥伦比亚对包括圣安德列斯在内的三个群岛的主权。但尼加拉瓜在2001年向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提出申诉时表示,尼签署条约时处于美国的实际操控下,尼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才签署了这一条约,因此不能被视为是一个国家主权行为。哥尼两国为了圣安德列斯岛的归属又打了多年的官司。从这段历史中不难看出,由于美国多次染指,导致几个拉美国家围绕圣安德列斯岛的主权长期争执不休,影响了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加西亚指出,很多中美洲国家至今仍未摆脱贫困和落后,这与美国多年来对中美洲地区各国事务的粗暴干预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非常反感美国
门罗总统在1823年宣告美国为西半球超级大国,警告欧洲势力别想染指此区,奠定了美国外交政策上的门罗主义 自此之后,美国便一再插手干预拉美事务
美国视自己为拉美的主宰 控制拉美的政治 导致现在拉美政府对美国非常反感
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在拉美没有得到人民想要的结果 所以他们纷纷选出了反美左翼政府
拉美有石油 这是对美国抗衡的底气 你没底气美国鸟都不鸟你 一巴掌拍死
有石油就能找到保护国 比如中俄
外媒:拉美多亏中国才得以摆脱美国控制
【西班牙《起义报》10月26日刊登了记者豪尔赫·丰泰韦基亚对乔姆斯基的最新采访,原题为《乔姆斯基谈拉美政治和拉美与中国的关》。】
成败交织
记者问:您曾赞赏拉美政治局势:地区一体化增强,同时进一步摆脱了美国。您现在对查韦斯、基什内尔(观察者网注:内斯托尔·基什内尔于2003年至2007年间任阿根廷总统,2007底他的妻子克里斯蒂娜也当选为阿根廷总统)和卢拉(观察者网注:巴西左翼政治家,2003至2010年任巴西总统)有何看法?
诺姆·乔姆斯基答:这是一段纷杂的历史。最近15年在拉美发生的一切是一段重要的历史史实。500年来,拉美首次摆脱了最近100年来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过去的拉美社会被少数白人精英统治,而这些精英对贫富悬殊的拉美社会毫无责任心。拉美各国之间也是离心离德。然而,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目前美国的影响力显著减弱。拉美国家变得更加独立,并且朝着一体化迈进,例如组建了将美国和加拿大排除在外的南美洲国家联盟。包括您所提及的拉美领导人在内的很多拉美人勇于面对贫富悬殊等棘手的内部问题。拉美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等方面看起来似乎比东亚更具前景,但实际上截然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精英统治阶层造成的。拉美进口的产品主要是供应富裕阶层的奢侈品,而东亚进口的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东亚虽然也有过一段惨痛的历史,但其经济已经起飞。
回到您提出的问题,我认为拉美错失了很多重大机会。在拉美最重要的国家巴西,劳工党上台可谓众望所归,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腐败问题给劳工党脸上抹了黑,导致其丧失了很多大好良机。委内瑞拉的情况也类似,虽然委内瑞拉出现了新气象,但在一个不平衡的体制之下,很多新计划都难以实现。虽然上层实施了改革,但是基层的普通百姓很难体会到。腐败滋生、国力衰弱导致委内瑞拉始终只能依赖石油出口。巴西和阿根廷也过度依赖于原材料出口。得益于中国的发展,拉美国家的出口额持续增长,同时也从中国进口便宜的工业品,但这同时也导致拉美国家的制造业萎靡不振。这种模式并不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这是一段成功与失败交织的历史。我希望拉美国家能够继续前进。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大量问题。
缺乏规划
问:南美洲的意识形态解放在一定程度上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飞涨。换言之,南美洲多亏中国才得以摆脱美国。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南美洲将重新依赖美国吗?
答:情况只要不演变为附属于美国或者受控于美国的跨国企业,与美国发展经济关系就没有任何问题。南美洲的问题在于,缺乏像韩国那样的内部发展规划。例如,韩国虽然资源匮乏,但却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在结束专制统治之后,韩国变得更加民主,并且制定了一项专门面向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成功地将国家建设成了一个技术型社会。近年来拉美多数国家采取的经济模式都是向中国出口原材料,这种模式显然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就像您所说,中国经济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拉美产生影响。从中国进口便宜的基础工业品还会影响到国内工业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不堪一击。
问:以保罗·辛格为代表的“秃鹫基金”给阿根廷的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成为干预南美洲事务的一种新形式。这是前殖民国家的偏执情结,还是真实写照?
答:很不幸,您说得对。对冲基金的所作所为令人震惊,其身后还有美国政府的支持。美国应当制止这种对金融脆弱的国家的掠夺和剥削。这些对冲基金没有存在的理由。它们在阿根廷等国的行为令人不齿。只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阿根廷才能击退新殖民主义。
走向独立
问:您曾提到巴西前总统卢拉的政策类似于前总统古拉特在上世纪60年代的政策。古拉特曾惹恼了美国,最终被军事政变推翻。而今巴西货币对美元暴跌将近50%,这是针对卢拉的接班人罗塞夫发起的一场“软政变”吗?
答:这个对比很有冲击力。古拉特政府并非极端政府,并且具有社会民主思想。他的政策与卢拉有相似之处。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遇刺之前就一直筹划在巴西挑起政变。肯尼迪去世后,美国在巴西扶植了一个类似新纳粹的政府。巴西的遭遇像一场瘟疫一般在拉美传播开来,阿根廷就是受传染者之一。这一切都表明,美国在拉美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不过当卢拉带着与古拉特相去不远的政策出现时,美国虽然并不喜欢他,但已经没有能力再次策划一场军事政变了。这也说明,最近15年来,拉美正在发生变化。
2000年以来拉美发生了3次政变。2002年委内瑞拉反对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但最终遭遇失败。2004年美国和法国在海地煽动政变。这次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是海地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第三次政变发生在洪都拉斯,该国也是一个弱国。虽然几乎全世界都对此次政变表示反对,但美国的奥巴马政府却支持军政府举行大选。而今洪都拉斯成了美国最大的非法移民源头之一。这表明军事政变并没有彻底消失,但是时局已然今非昔比。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和跨国企业已经放弃在拉美的影响力,只是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而这就是拉美的成就所在。
问:您对教皇方济各一世呼吁美国与古巴建立对话怎么看?
答:美古关系的变化令人振奋,但是奥巴马政府为何开启了美古关系正常化进程?美国将帮助古巴摆脱孤立并促其融入国际社会,这被描述为典型的美国式英雄主义行为,但实际上恰恰相反。正是美国导致了古巴的孤立境遇。联合国持续多年谴责美国对古巴实施禁运,只有以色列等少数国家支持美国。2012年在卡塔赫纳举行的第六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多国领导人不顾美国和加拿大的反对,强烈要求允许古巴参加会议。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七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终于出现了古巴的身影。假如美国再次表示反对的话,被关在门外的恐怕就是美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奥巴马向前迈出了一小步。我乐见奥巴马此举,但是我们要清楚他为什么这么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端,值得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多年来拉美一直依附于美国,而今已经无法忍受。虽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不应忽视拉美最近15年来取得的成就。
美国和古巴的十个瞬间 看美古关系变化
从美国佛罗里达州最南端的基韦斯特到古巴,只有大约100公里宽的大洋相隔。然而,如此“靠近”的两个美洲国家却结怨已久,早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就结下了梁子,猪湾事件之后,相互断交“老死不相往来”更是长达半个多世纪。近日两国终于破冰了。12月17日,美古两国突然交换囚犯,同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分别发表讲话,宣布将就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展开磋商。那在过去的近116年里,美国与古巴到底结下了哪些梁子,又有哪些恩怨情仇呢?观察者网带你盘点美国和古巴的十个瞬间。
1、美西战争 美古短暂结盟
古巴原为西班牙殖民地。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古巴独立斗争风起云涌。1898年,美国为维护自身利益,以“援助”古巴革命为由出兵干涉,对西班牙开战。美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吞并西班牙的殖民地,美国胜利了,于是原来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被美国夺去,古巴的革命果实被窃取。
描绘美国和古巴为共同反对西班牙而短暂结盟的宣传画
2、巴蒂斯塔政权 美古亲密
二十世纪30年代,美国支持的军人巴蒂斯塔在古巴政变上台,美国与巴蒂斯塔政府保持长期的蜜月关系,古巴经济也基本上受到美国控制。
1938年11月10日,访美的巴蒂斯塔(穿军服者)与美国陆军参谋长握手
3、古巴革命 美古反目
1953年到1958年,古巴爆发了反对亲美独裁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取得古巴革命胜利。次年,因古巴境内美国炼油企业不愿提炼苏联原油,古巴宣布将这些企业国有化,美古关系恶化。
古巴革命期间,菲德尔·卡斯特罗(中间背枪站立者)与战友们在丛林中
4、冥王星计划 美古交恶
1959年,古巴推行土地所有制改革和对美国财产国有化,这直接导致了美国对古巴实行贸易禁运和经济封锁,并于1960年推出了冥王星计划。所谓冥王星计划,其中有关古巴的部分是指“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的秘密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成立反卡斯特罗组织“民主革命针线”、利用媒体对古巴开展“攻心战”、由中情局秘密训练古巴流亡分子登陆古巴武装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的“准军事行动”以及建立针对古巴的情报和反情报系统。其中的登陆方案,成为后来的猪湾登陆方案的核心内容。
5、猪湾事件 美古断交
1961年1月,美国宣布与古巴断交。3个月后,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古巴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次日,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和武装的1500人雇佣军登陆古巴南部猪湾,企图推翻古巴政府,但遭击溃,史称猪湾事件。
6、猫鼬计划 围剿古巴
“猪湾事件”后,为了把卡斯特罗赶下台,白宫召集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商务部、财政部、移民局等多个部门,制订了代号“猫鼬”的一揽子计划,准备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多方围剿卡斯特罗政权。1962年3月,开始了“猫鼬计划”的第一阶段实施。
7、古巴导弹危机 美古仇深
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美国强烈反弹。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命令对古巴实施封锁。外界认为核战一触即发之际,美苏达成妥协,苏联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导弹,肯尼迪私下承诺不会入侵古巴。1991年苏联解体,古巴经济遭受重创;1992年,时任总统乔治•布什签署法案,强化对古巴的经济封锁。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军飞机拍到的苏联货船上运载的弹道导弹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军飞机和舰艇严密监视运送导弹的苏联货船
8、暗杀卡斯特罗 美古暗战
美国政府暗地里秘密策划暗杀菲德尔•卡斯特罗,不过暗杀行动无一成功。2006年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交权,逐渐退出政治舞台。
卡斯特罗和玛丽塔。玛丽塔是美国中情局派来暗杀卡斯特罗的杀手,也是卡斯特罗的恋人。
9、握手 关系改善
2013年12月10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葬礼上,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握手。2008年劳尔•卡斯特罗上台后,多次表示愿意和美国对话。奥巴马也曾表示,美国应根据形势变化继续调整对古巴政策。分析人士认为,两人此次握手可能预示着两国有可能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双边关系。
国总统奥巴马与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握手
10、换囚 美古恢复外交
2014年12月,美古两国宣布恢复外交关系,同时达成换囚协议。
2014年12月17日,古巴释放了关押的美国人阿兰·格罗斯(中间穿坎肩着蓝衬衣者),恩怨交织的美古关系或将从此掀开新的一页
美西战争简介:美国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美西战争(英文:Spanish-American War,西班牙文:Español-americana de la guerra)是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古巴和菲律宾群岛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分别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海军。
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特别是古巴和菲律宾两地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钳制着大量西班牙军队。西班牙军对古巴起义者的残酷镇压激怒了美国政府,并危及美国资本家在该地的经济利益。1898年2月15日,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国遂以此事件为借口。要求惩罚西班牙,4月24日西班牙首先对美国宣战,次日4月25日美国对西班牙宣战。
美国历史题:为什么在19世纪末改变南美的对外政策?为什么要在1898年发动与西班牙的战争?
美西战争是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古巴和菲律宾群岛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分别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1898年2月15日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国遂以此事件为借口。要求惩罚西班牙,于4月25日向西班牙宣战。
第三篇:工程 及 拉美
拉丁美洲期末复习 印第安人
美洲土著居民的专用名词。印第安人从美洲北部移居到拉美,创造了拉美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有代表性的有玛雅文化,托尔特克和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玛雅文化
玛雅文化是指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的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玛雅人创造的文化。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影响托尔特克和阿兹特克文化。玛雅文化在农业生产中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新品种,在社会形态构造,艺术建筑,天文历法,文字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0世纪初突然消失,成为未解之谜。托尔特克文化
11世纪后,从墨西哥高原南下的托尔特克人和玛雅人融合,继续发展拉美文化。全盛时期为10-12世纪,擅长建筑,扩建金字塔,创造齐琴·依察古城等。阿兹特克文化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三大文化之一。由居住在今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创造。14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定居于墨西哥中部谷地。后不断扩张,16世纪初形成东达墨西哥湾、西抵太平洋的庞大国家。1521年被科尔特斯率领的西班牙殖民者灭亡。阿兹特克文化吸收了玛雅文化等各种印第安人文化成就,农业发达,金属冶炼和制作技艺精良,建筑宏伟,使用象形文字,有精确的历法系统。后被西班牙殖民者破坏。印加文化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三大文化之一。由居住在今南美安第斯山区的印加人创造。13世纪印加人定居于今秘鲁库斯科谷地。后大举扩张,至16世纪初形成包括今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智利部分地区的庞大国家。1533年被由皮萨罗率领的西班牙殖民者灭亡。印加文化吸取了古代南美各种印第安文化成就,农业发达,纺织和金属加工技艺高超,有严密的行政管理系统。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原因?
(1)西班牙王国的国力衰弱,减少对殖民地的控制(2)殖民地贸易发展,生产力大大发展(3)殖民地人民渴望发展自由贸易
(4)新兴阶级出现,渴望更多贸易自由和政治话语权
(5)阶级关系十分复杂,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半岛人与克列奥人与混血人种与印第安人和黑人)
(6)殖民统治后期,拉美形成统一民族
(5)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入,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鼓励独立战争的进程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是指1810—1826年西属美洲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解
放战争。第一个阶段:(1810-1811)革命发动期: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北部的独立运动,有的地区还初步建立了独立政权。第二阶段:(1811-1815)西班牙反扑阶段:圣马丁领导的南美南部的独立运动。第三阶段:(1815-1826)拉美大陆地区取得的独立:佩德罗一世领导的巴西独立 多洛雷斯呼声
墨西哥独立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独立运动之父伊达尔戈在墨西哥发动的反西班牙革命。那时,西班牙正和法国打得不可开交,对美洲殖民地一时顾不上。1810年9月16日拂晓前,墨西哥多洛雷斯小镇年近60的牧师伊达尔哥带领起义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首先释放了监狱中的囚犯,天刚亮时,又逮捕了城内所有的西班牙人。在这一切完成后,伊达尔哥又敲起教堂的钟声。他领导群众高呼:“美洲万岁!打倒坏政府!” 这就是墨西哥史上著名的“多洛雷斯呼声”它标志着墨西哥独立运动的开始。伊达尔戈不久被叛徒出卖,被俘牺牲。莫洛雷斯继续领导独立运动,于1813年宣布墨西哥独立,建立共和国。后来,赢得独立的墨西哥人民,把每年的9月16日,就成为墨西哥的国庆纪念日。20世纪50-70年代拉美经济高速增长表现及原因(1)拉美经济增长高速度,国民生产总值连年上升(2)人均收入增加
(3)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4)拉美几个大国可以技术出口(5)旅游业作为新兴工业(6)农业也有一定发展(7)对外贸易多元化 国有化运动
6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掀起大规模国有化运动,将外国公司手中的资源能源回收国有,并颁布法令限制监督外资。通过国有化运动,国家队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军工,金融信贷,进出口贸易等实现了垄断,建立了庞大的国营体系,对当时拉美经济独立和发展有进步作用。后因管理不善缺乏活力等弊端,改为私有化。工业化运动
为改变经济畸形发展和对国外工业技术产品的依附性,拉美国家将工业化定为国家经济战略发展目标。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家对工业部门的投资;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工业贸易保护;进口替代政策 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政策
以本国制造的工业产品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达到发展民族工业的目的,确立巩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畸形发展、出口替代:以新兴工业制成品代替初等制成品和原材料,实现出口多元化。拉美经济一体化
最早为玻利瓦尔提出,提倡经济上成同盟,平等基础上联合发展。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保卫国家资源,维护原料进出口价格,扩大市场,取长补短,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打破旧
秩序,建立新秩序。但国家间具体条件不同,一体化停滞,1990才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14 引进外资
拉美发展经济需要大量资金,拉美各国根据本国情况,对外资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引进,帮助发展的同时防止经济命脉被控制。债务危机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每年到期的外债本息,已大大超过偿还能力,从而出现债务危机。1982年8月,以墨西哥为首的大量拉美国家宣布无能力偿还债务,引发拉美债务危机。布雷迪计划
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于1989年3月提出,主要内容有:建议商业银行部分削减债务国的本金和利息偿付,提供新贷款;对不愿削减本金提供新贷款的银行,停止对它三年偿付本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债务国提供一笔贷款,作为收买债券的资金。这个计划既减免了债务,又强调了债务国的发展,比较受欢迎。论述题押题:为什么富裕的土地上生活着贫穷的人民(1)殖民统治时期,上层掌握生产资料
(2)独立后继续加强,要面临国外的掠夺和打压
18拉美与美国的关系
(一)80年代前拉美与美国关系的演变
美国操纵美洲国家组织,拉美完全依赖美国。1959年古巴独立,独立自主的外交。1964年,拉美21国外长和财长在智利开会,通过“协调一致宪章”,强调拉美国家和美国之间平等地位,拉美有权自己掌控资源,主权独立,拉美问题要用拉美的角度方法解决,这时拉美国家第一次抛开美国,象征着外交的独立自主。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主张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拒绝任何大国同盟,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
(二)拉美国家对布什“开创美洲的倡议”的反应 倡议的内容有三点:债务(减免),贸易(扩大,自由贸易区),投资(支持经济改革和私有化)欢迎—否定
(三)目前原则——既合作又捍卫国家主权
墨西哥概况
墨西哥合众国位于北美洲西南部:北邻美国,东南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东濒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南临太平洋。面积1972547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01000多千米。
墨西哥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为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墨西哥印第安人创造了闻名世界的古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152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6日墨西哥人民掀起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1821年取得独立。1824年10月建立联邦共和政体。1917年颁布宪法,定国名为墨西哥合众国。1972年2月14日同我国建交。
墨西哥有居民9186万多,居北美第二位。其中印欧混血种人约占90%,印第安人占7.8%,白种人占0.5%,其他占l%,人口以中央高原的山间盆地最密集。集中了全国人口了的一半左右。居民多信天主教。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
墨西哥是一个高原和山地国家。东、西、南三面为马德雷山脉所环绕,中间为平坦的墨西哥高原。高原南部多火山,地震频繁。墨西哥湾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有
狭窄的平原。东南沿海和向风山坡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000-2000毫米,为热带雨林气候;尤卡坦半岛为热带草原气候;北部地区占全国面积的一半,气候干燥,多沙漠,大部分为沙漠气候。
墨西哥矿物资源丰富主要有银、石油、天然气、铅、锌、锑、铜、汞、铁、铋、硫磺等。石油储量约655亿桶,主要分布在东部墨西哥湾沿岸,海底也已发现油田;硫磺、汞、铋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在奇瓦瓦、杜兰戈、索诺拉等州发现有铀矿。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5%。加利福尼亚湾和墨西哥湾盛产鱼、虾。
墨西哥的经济较发达,国内生产总值居拉美国家的前列。工矿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工矿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占首要地位。采矿业以原油、银、硫磺、汞、铅为重要,年产原油9.6亿桶,银2300吨,还开采天然气、汞、铁、锌、锑、铜、金、萤石等。工业以有色冶金、钢铁、石油提炼、电力、化学、汽车制造、纺织、食品加工为主。钢铁、石油、电力等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居拉美前列。农业是墨西哥经济的重要部门。全国耕地230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棉花、咖啡、甘蔗、剑麻等。主要外贸对象是美国、德国、西班牙、日本,出口原油、咖啡、蔗糖、棉花、大虾、玉米、水果、蜂蜜、硫磺、铅、锌、钢铁、纺织品、化工产品等,进口机器设备、运输机械、石油产品、粮食、工业原料和轻工业品等。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有铁路27000千米,公路32万千米。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位于海拔2259米的高原上,气候温和,有人口1036万多。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墨西哥的国庆日是9月16日。货币是墨西哥比索。国花为仙人掌和大丽菊,被称为仙人掌之国,全国约有1000种仙人掌,其中200多种为墨西哥所特有的。
墨西哥的国名起源于阿兹特克人传说中的太阳神墨西哥特耳,“哥”为“地方”之意。墨西哥人能歌善舞,喜好斗牛,斗牛士很受尊重。古巴概况
492年,哥伦布航海发现古巴岛。1510年西班牙远征军开始征服古巴并进行殖民统治。1762-1763年曾被英国占领。1868年和1895年先后爆发两次独立战争。1898年美国赢得对西班牙的战争后占领古巴。1901年古新宪法被迫接受“普拉特修正案”,允许美保留干预古内政的权利。1902年5月20日,美扶植成立“古巴共和国”。1903年,美国强租古巴海军基地两处,至今仍占领着关塔那摩基地。
此后,古基本上由独裁政府统治,政局动荡。1934年初,军人巴蒂斯塔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上台,对古巴实行军事独裁,执政至1944。1952年3月,巴蒂斯塔再次发动政变上台。1953年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一批进步青年武装攻打蒙卡达兵营,失败后被捕入狱,1955年流亡墨西哥。1956年12月,卡斯特罗率领81名起义战士乘“格拉玛号”游艇返古,在马埃斯特腊山区开展游击战。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权,建立革命政府。1961年4月,古巴在吉隆滩击败美国组织的雇佣军入侵。随后,卡斯特罗宣布开始社会主义革命。1962年,美宣布对古实行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
1990年8月,古巴政府宣布进入“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1991年10月,古巴共产党召开四大。会议决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计划经济。1993年起,开始进行改革,每年均有新的改革举措出台。1997年10月,古共五大召开,在坚持四大决议的同时,首次提出把经济工作放在优先地位。
古巴经济曾长期维持以蔗糖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生产甘蔗、烟草、热带水果等,旅游和侨汇收入是重要外汇来源。镍钴矿资源丰富,镍产业是古巴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外汇来源。古巴镍储量为65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此外,古巴还拥有铁、铬、钴、锰、铜等资源。基础工业落后,粮食和能源依赖进口,生活必需品短缺,长期实行定量供应。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古巴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其制糖工业逐渐丧失主导地位。为摆脱困境,古巴政府陆续出台改革措施,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使本国经济逐步复苏并进入增长阶段。
阿根廷概况
自然地理:面积2776889平方公里,为拉美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和乌拉圭为邻。海岸线4000余公里。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巴拉那河全长4700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别德马湖。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
人口:3610万(1998年)。城市人口占85%,农村人口占15%。主要民族是欧洲人和印第安人,其中白人占97%,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血统。混血种人,印第安人及其他人种占3%。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居民87%信奉罗马天主教,其余的信奉基督教新教及其他宗教。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简史:16世纪前居住着印第安人。1535年西班牙在拉普拉塔建立殖民据点。1776年西
班牙设立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首府的拉普拉塔总督区。1810年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掀起反对西班牙统治的“五月革命”,成立了第一个政府委员会。1812年起,进行抗击西班牙殖民军的武装斗争。1816年7月9日拉普拉塔联合省宣告独立。1852年制定宪法,建立了联邦共和国,乌尔基萨当选为第一任总统。185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1862年巴托洛梅·米特雷担任总统,结束了独立后长期的分裂和**。自20世纪30 年代起出现军人与文人交替执政的局面。1983年,阿方辛民选政府上台,恢复宪制,大力推进民主化进程。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和英国因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归属问题,爆发了马岛战争,同年6月14日,英军击败了阿军,继续占领马岛。
政治:根据宪法规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内阁是政府执行机构。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执掌国家最高行政权,通过直接选举产生。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不结盟立场和各国人民自决、不干涉内政,主权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
与中国关系:1972年2月19日,中阿两国建交。
1933 年 5 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 1700 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 18 岁到 25 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 25 万人,在遍及各州的 1500 个营地劳动。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 200 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 740 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平均每人每期干 9 个月,月 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作赡家费,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对于千千万万依赖州、市养活的人们,罗斯福还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救济机构,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 之间的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新政期间,全美国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成两大系统:以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政府先后拨额 40 多亿美元)和民用工程署(投资近10 亿美元),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 , 先后吸引了 400 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拨款 50 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 2300 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 180 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 座飞机场、12000 多个运动场、800 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全国劳工关系法》规定:不公平地对待劳工的行为为非法,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雇主不得干预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集体谈判合同。
1938年国会又通过了关于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立法,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七年后每小时工资不得少于40美分。
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并以增收面粉厂、纺织厂和屠宰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加工税,来补贴减耕农民的经济损失。
通过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案,1933年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每批25万人,每期半年。 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工程管理局成为联邦政府的永久性机构,该工程修建了许多水坝
和电站,不仅使300万英亩农田免遭水灾,而且使当地350万居民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从1935年到1942年,为协调整个工程计划而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约850万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地下水道。
南美洲经济落后原因
1:历史上先后为西班牙葡萄牙和美国的殖民地,经济单一落后。教育水平低,人民素质低,科技落后。
2:这是军阀割据和大地主种植园经济的残余导致的。
3:现在世界上没有完全自由的自由市场。是国家资本主义(政府适当干预)。4: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5:华盛顿共识中要求拉美及东欧国家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以及放松对外资的限制。这两条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的拉美国家是致命的打击。拉美的民族企业怎么可能竞争过财大气粗且老奸巨猾的美国企业呢?要知道,拉美许多国家的经济命脉以被美国所牵制甚至掌控,这就是拉美近几年在外交和能源领域不断接触中国和俄罗斯的原因。近期炒得很火的就是,巴西和阿根廷的农业以完全被美国四大种子公司所掌控。
第四篇:拉美商务礼仪
在拉美,政变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人们由于司空见惯,因此发生了政变,也不会紧张骚动,街上仍平平静静。政变对于一般的商业几乎没有影响,只有牵涉到政府的交易,才产生影响。和处事敏捷的北美人相比,拉美的商人显得极为悠闲开朗。与拉美商人洽谈时,常听他们说:“明天就办 ”,但到了明天,却仍然是这句话。拉美的教育水平比较低,能够管理业务的经理人才不多。因此,必须与负责管理的人才能谈生意,而且拉美休假也很多,在商谈中,经常会遇到参加洽谈的人突然请了假,商谈要停顿到他休假回来后才能继续进行。由于当地这种情况,洽谈中的感情成份很大,彼此成为知己之交之后,他们便会优先办理,也会照顾到客户的要求,商谈便可以顺利地进行。因此,在拉美,商谈时的态度是要能善解人意,冷酷无情将不适合当地的商谈气氛。但是,近几年来,在美国受过商业教育的人迅速增加,因此这种商业环境正在逐步改变。拉美的工业水平很低,企业家的企业意识也较低,工作时间普遍短而松懈。由于气候的关系,早上起得晚,而午饭后必须睡午觉。中午休息的时间一般是从12点到下午3点,银行要到中午12点才开门,而到下午3点也就关门了。而且因为金融界的知识水平较高,常常发生罢工,有时会持续一个月之久。在此期间,金融活动也就跟着停顿。我们与拉美国家贸易时,这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拉美国家由于比较悠闲,人们常常变得责任感不强。在商业活动中,不遵守付款日期是经常发生的事,而对金融的时间价值也缺乏敏感。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中,也有对信用证付款的观念极为淡薄人,甚至还有商人希望同国内交易一样用支票付款,有些人根本不了解国际贸易中正式交易的做法。拉美国家中,除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外,对进口许可证审查很严,所以事先若未确认是否已获得许可,千万不要着手组织生产,以免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在拉美的贸易中,美元是主要的货币,美元黑市的横行,是拉美各国共同的现象。
第五篇:拉美独立运动教案
【本节重点知识】
1、拉美独立运动的背景(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大庄园、对殖民地经济的统治政策、拉美经济发展、启蒙思想传播、外部条件);
2、海地独立的宗主国、领导人、结果和意义;
3、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两个阶段及其中心、领导人;
4、葡属巴西独立;
5、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知识结构图解】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
1、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①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③为了把拉丁美洲殖民地永远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治政策: a、征收重税;
b、禁止殖民地生产任何可能与宗主国竞争的工农业产品; d、不准各殖民地之间相互贸易
2、拉美经济发展,广大人民要求摆脱宗主国的经济掠夺
3、启蒙思想的传播,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法国大革命的推动和葡萄牙、西班牙的衰落,为拉美独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5、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过程
1、海地独立
①宗 主 国:法国
②起讫时间:1791——1804年
③领 导 人:杜桑•卢维杜尔
④结 果:杜桑•卢维杜尔牺牲;1804年海地独立,成为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 ⑤意 义:揭开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
2、西属拉丁美洲独立 ①第一阶段:
时间:1810——1815年
背景:西班牙被法国军队占领,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统治遭到严重削弱 中心:伊达尔哥领导的墨西哥人民起义
结果: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西班牙王室复辟,西班牙镇压了拉美各地的独立政权,拉美独立运动转入低潮。②第二阶段:
时间:1816——1826年
中心:是南美洲,北部和南部分别出现了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独立运动高潮 事件:a、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有北向南进攻,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当选总统;
b、圣马丁指挥军队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等;
3、墨西哥和葡属巴西的独立
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
1、彻底推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2、独立后的拉美,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共和制,拉美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3、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4、既是民族独立运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但以民族独立为主)【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1、关于北美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的异同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北美是处在资本主义的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且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拉美则主要处在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之下,资本主义经济薄弱,封建的大地产制流行,且未形成统一的民族,它的独立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利的国际环境。②斗争经过不同:北美独立战争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大陆会议)、统一的军队(大陆军)、统一的领导人(华盛顿)和统一的旗帜(《独立宣言》);拉美独立运动则没有统一的领导、统一的军队及统一的旗帜。③结果不同:北美独立战争建立了统一的国家——美国,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拉美独立战争后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整个说来,它仍是新老殖民国家殖民侵略的目标。相同点:①背景:经济上,都是多种生产方式——奴隶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关系并存,其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受到宗主国的扼制;思想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②目的都是要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③都体现出以弱胜强的斗争特点。④性质都既是民族独立运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⑤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⑥都没有触动奴隶制的生产方式。
2、〖98年高考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16分)参考答案:北美13个殖民地的宗主国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移民主要是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的劳动人民。(1分)到独立前,殖民地的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发展,形成了资产阶级和使用奴隶劳动的资本家--种植园主阶级。13个殖民地之间经济来往频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统一的美利坚民族也开始形成。(4分)
西属拉美殖民地由西班牙统治,移民主要是西班牙人,由宗主国出生的封建贵族充任高级官吏。(1分)他们控制矿山和种植园,奴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没有统一市场,更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3分)北美独立战争是在大陆会议和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领导下,以《独立宣言》为旗帜而取得胜利的。(4分)西属拉美殖民地独立战争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和领导人,也没有统一的革命纲领,是各地分别进行和取得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