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编辑:风起云涌 识别码:69-969328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4-20 21:16: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认识“掰”“扛”“扔”等7个生字。

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追”等动词。

3、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联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掰”“抗”“扔”“摘”“捧”“抱”“追”等动词。教学难点:理解“掰”“抗”“扔”“摘”“捧”“抱”“追”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西瓜、玉米、桃子、小兔子等道具,板贴,生字卡,面包、饼干、橘子等实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出示小猴子图片)小朋友们,你看这是什么小动物啊?——(猴子)。2.我们以前学过一片关于小猴子的课文,是什么——(猴子捞月)。

3.今天我们要来一起读一篇关于小猴子的故事,想去读读吗?(揭题《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朗读题目两遍)

4.你们想见见这只可爱的小猴子吗?(播放《小猴子下山》视频)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导朗读

(1)教师读前边的,学生读后边的。

(2)教师学生交换,学生读前边的,教师读后边的。(3)男生读前边的,女生读后边的。(4)男女生交换,女生读前边,男生读后边。

2、小猴子去的地方,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1)玉米地

我们读了这么多遍了,老师要考考你们,你们知道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吗?——(玉米地)。那你知道在玉米地里,他看到了什么吗?——(又大又多的玉米)。那又做了什么呢?——(掰玉米)。玉米是怎样带走的呢?——(扛着走的)。(板贴玉米地、又大又多,板书掰、扛)

(2)桃树下

师:他又去了什么地方,又看到些什么?——(去了桃树下,看到了又大又红的桃子)。那他又干了什么了?——(摘了桃子)。但是他还扛着玉米啊,怎么去摘啊。——(要先把玉米扔了)。哦,原来先扔了玉米,再去摘桃子。桃子他是怎样带走的呢?——(捧着走的)。(板贴桃树下、又大又红,板书扔、摘、捧)

(3)瓜地里

师:接下来该来哪里了?——(瓜地里)。在瓜地里又看到了什么?——(又大又圆的西瓜)。他又干了什么?——(摘西瓜)。摘西瓜之前,要先把什么扔了?——(桃子)。西瓜又是怎样带走的?——(抱着走的)。(板贴西瓜地、又大又圆,板书扔、摘、抱)

(4)回家的路上

师:你们摘了那么大个西瓜,想不想带回家啊?小猴子也是,他也想把西瓜抱回家,所以他就往回走,可是,他把西瓜带回家了吗?——(没有)。因为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小兔子)。怎样的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他又干嘛啦?——(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板贴回家路上、蹦蹦跳跳,板书扔、追)

三、读演结合,理解动词

1.(指着板书的动词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全是动词)。2.集中出示动词“掰

追”,指导朗读。3.表演动词

为什么动词好玩呢,因为动词不仅可以读,还可以演,你们能演这些动词吗?(1)预设1:扛

他表演的是哪个?——(扛)。

师问学生1:是不是啊?——(是)。小猴子,你扛的是什么呀?——(玉米),真厉害,你们说说他在干什么?——(扛玉米)。真棒,你肯定理解了这个动词!大家一起来扛一扛!

(2)预设2:扔

他表演的又是什么呀?——(扔)。

师问学生2:小猴子,你在扔什么呢?——(玉米)。

小猴子都扔了什么呢?看看黑板(请学生上来分别拿着玉米、桃子、西瓜)你们准备好表演,同学们发指令。

(3)预设3:摘

这是什么动作?——(摘)。

师问学生3:小猴子,你在摘什么?——(摘西瓜)除了摘西瓜,还会摘什么?来我们来摘摘桃子,再摘摘西瓜。(4)预设4:捧

摘完桃子是怎么带走的?——(捧着走的)。那你能给大家捧一捧桃子吗?(上一个学生继续表演)

(5)预设5:抱

他表演的又是哪个呢?——(抱)。你看我会抱什么?(教师抱书、抱西瓜)(6)预设6:追

这个动作我来猜一猜,追,对吗。假如现在你们都是小猫,你们会追什么?——(追老鼠),你们都是警察,你们会追什么——(追小偷)。

(7)预设7:掰

师:这个是什么呀?——(掰)。谁再来演一演?你看,老师会掰什么,仔细看我的手,我用了几只手,把粉笔分开的,就叫做“掰”。所以我们能掰什么?我带了点东西你们来掰一掰。(拿出面包、饼干、橘子,请学生来演)他演的时候你们就说出来,掰什么?

4.带动作表演课文

刚才的动作这么有趣,想不想带到课文中去表演呀?——想!那就请同学上来当小猴子(小猴子上台戴上头饰)。一排的同学拿出抽屉里的道具,你们是什么?——(玉米),对啦,你们现在就当玉米;二三排的同学拿出道具,你们是什么呀?——(桃子),那桃子,就位咯;四排的同学拿道具,你们是——(西瓜),就位了;五排的同学是——(小兔子)。待会儿它追哪只小兔子,你就要蹦蹦跳跳的哦。

表演完后评价,一共表演两轮,完了之后将道具放进抽屉里,西瓜依次上来放好。

四、课堂总结

刚才小猴子们表演得好不好?——(好)!那把掌声送给他们。刚才你们表演得好不好?——(好)!那把掌声也送给自己。你们觉得好不好玩?——(好玩)。这都是因为有了这些动词,所以才这么好玩。我们再来理一理小猴子都干了些什么吧,来到玉米地里,掰了玉米,来到桃树下,扔了玉米,摘桃子,来到瓜地里,扔了桃子摘西瓜,回去的路上,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最后追着了吗?这节课我们学了“掰、扛”等一系列动词,知道小猴子都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你有什么想对小猴子说的呢,下节课再告诉大家。

第二篇:小猴子下山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2个生字。

2.正确流利读课文。通过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

教学重难点:了解表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们和大家一起学习,给老师们打个招呼吧!四班的孩子们都非常懂礼貌,老师把大拇哥送给你们。

一、导入

大家看这个字读什么?老师把可爱的小猴子请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大家一起叫叫他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猴子下山》金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轻轻地打开语文书94页,我们的要求是快、静。请大家静静地听故事,(要求小手点着认真听,听清字音)。

2.我想邀请坐姿端正的同学跟我读课文。(左手按书,右手点读。)(注意读准字音)(强调结,常,摘,追)

3.请大家自己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三、识字

1.现在请大家一起走进汉字王国,和字宝宝们交个朋友吧!自己拼读一遍!

2.我请坐姿端正,张大嘴巴认真读的来当小老师领读。

3.10s钟时间把不认识的字再拼读几遍。

4.拼音宝宝藏起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我们开火车试一试。(看来词语是难不倒你们了,加大难度)

5.生字宝宝的好朋友也藏起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同桌互相拼读一遍吧!

6.红色的结字中藏着一个小秘密,谁发现了 你真是一个善于积累的孩子.7.在这么多字宝宝中,老师发现“掰”字可不好记了,我邀请小老师***来帮大家认识这个字。小老师帮通过字意帮我们来识字,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片来识字呢!(出示扛玉米图片)我们刚刚学过的一个字就藏在图片里,谁能把他找出来?小猴子把玉米放在哪儿了?让我们学着小猴子扛起玉米吧

8.小猴子想吃又大又红的桃子,它用双手把桃子捧到了胸口。捧,我们把捧送回句子中在读一读吧!

9.你们看看这个大西瓜又大又圆,好沉啊,我们来抱抱它吧!原来我们还能通过动作来识字呢

10.你还有什么办法帮我们认识这些字?(我们能通过组词的方法认识满字,满意,满足)

11.小猴子要带我们去摘苹果,谁想去 小火车开起来,大家真厉害,收获了满满一篮子生字苹果。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12.下面我们来一段生字律动操。全体起立,请大家跟着视频动起来吧。

四、回文读

1.大家扫除了生字障碍,相信课文读得就更美了,那让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文中,自己再读一遍吧。

2.大家读得真认真,老师想听你们开火车展示美美的朗读,小火车开起来,其他同学思考小猴子都去了哪些地方,用横线画出来。

五、写字

块往

观察块:

1.什么结构? 哪边窄哪边宽,那边高哪边低。2.关键笔?

(1)穿插笔画:长长的竖撇,从竖中线起笔穿插到提土旁提的下面。

(2)横:横穿插到提的下面,左低右高压横中线

3.金手指,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

4.笔画歌

5.生描黑并在后面再写2个,师巡视。

往:1.什么结构? 哪边窄哪边宽。2.关键笔?

(1)穿插笔画:长长的横穿插到撇的下方。

(2)主:三横间的距离要相等,中间最短,下面最长。

3.金手指,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

4.笔画歌

5.生描黑并在后面再写2个,师巡视。

第三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第13《小猴子下山》。

二、新:、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页,教师范读文。学生想:这篇文主要讲了一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认读生字。

4、分段指名朗读文,纠正生字的读音。

三、分段学习

、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

②、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

③、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

④、这一段中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自己试着读读看。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

学生自学文的2、3、4自然段。、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

2、议一议: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重读的词。

3、演一演:请你边有感情的朗读边表演这一段
文。

①、喜欢学哪一段就学习哪一段;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讨论学习。

②、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

4、填空练习。填空后任选括号里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指1、2名学生看投影复述文内容。

6、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平时做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

学生检查自己平时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7、表演文内容。

8、想象扩展:讨论小猴子空手回家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妈妈会对他说什么?

9、续编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下一节评一评,讲一讲看谁编得精彩。

四、板书:

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

桃树下又大又红扔摘空着手

西瓜地又大又圆扔摘回家去

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

第四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之三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之三

详细介绍:

教学本文时,教师先要求学生从文中圈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学生圈出以下动词:掰、扛、扔、摘、捧、抱、追。教师再要求学生各自做做这些动作,重点分析扛、捧、抱的不同之处。然后请一位学生朗读文,另一位学生用上“桃子、玉米、西瓜”等学具上台表演文内容:小猴子掰玉米扛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摘西瓜抱西瓜,看到小兔追小兔,以及小猴子空手而归的扫兴样子。最后在正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再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如由“摘挑子”一词让学生联系实际说出“摘茄子”“摘苹果”等词语。

[评析] 低年级小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教者据此设计小猴动作的表演、积累词语的练说,掀起了堂教学小高潮。学生通过说说演演,深刻地理解了这些动词。表演的学生把“扛、捧、抱”等动作演得准确而传神,活灵活现。看的学生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注意力格外集中。这样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了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同时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发展。◆

第五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小猴子下山》。

二、新课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4、分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生字的读音。

三、分段学习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 ②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③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

④这一段中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自己试着读读看。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 学生自学课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学习向导,指名向导。学习向导:

1、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

2、议一议: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重读的词。

3、演一演:请你边有感情的朗读边表演这一段
课文。

①喜欢学哪一段就学习哪一段,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讨论学习。②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

4、填空练习。(出示投影)填空后任选括号里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指1、2名学生看投影复述课文内容。

6、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平时做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

学生检查自己平时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7、表演课文内容。

8、想象扩展:讨论小猴子空手回家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妈妈会对他说什么?

9、续编课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下一节课评一评,讲一讲看谁编得精彩。

四、板书

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 桃树下又大又红扔摘空着手 西瓜地又大又圆扔摘回家去 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