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69-1010997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5-26 21:12: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8和9的应用

单位:丰南区钱营一小

姓名:董淑娟 联系电话:***

教材内容: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56页、57页、61页。

教材分析:《

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是根据一幅主题图,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并计算得数,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8和9,并且在6、7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了一幅图有加法和减法两种理解列式的思路,对本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思维训练。

学法指导: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7以内加减法,为今后熟练地口算打基础。然后我通过采访学生,设立三关,让学生闯关这样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关,我让学生观察恐龙图,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探索出“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第二关,通过让学生摆圆片,列出四道版式并计算得数;第三关,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来计算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最后,我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教具准备:

1.第56页情景图课件。

2.学生准备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画的白色小猫。

3.教师准备2个邮箱、麦当劳优惠卡和礼物。学生准备小棒数根。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抢答夺喜洋洋。(给对的小朋友奖一只喜洋洋。)1.教师电脑出示口算题。

2+4= 1+5= 6-1= 2+2= 3+2= 4+3= 6-3= 7-2=

二、教学例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见喜洋洋吗?今天啊,喜洋洋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但他给小朋友设了三关,你们必须闯过三关,才能见到喜洋洋,它还要送给你们礼物呢!

2.采访学生

师:老师想采访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动物?(猫、狗、小白兔、小羊等)你们喜欢恐龙吗?

(教师走到小学生中进行采访)

(二)教学例

1、例2 1.闯第一关(电脑出示)

(1)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

(电脑出示:在大森林里来了6只蓝恐龙,2只 红恐龙。)学生汇报(2)提问题

你们认识“?”是什么符号吗?(电脑出示“?”)有问号在说明小恐龙有问题了,你们回答出问题就能和小恐龙成为好朋友,愿意吗?

①、请看第1题: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解决吗? ●学生提出:6只蓝恐龙和,2只红恐龙,合起来是多少? ●谁来列式帮她解决? ●汇报

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小组交流、汇报)

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组交流)汇报

板书:列式(8-2=6只)

②、请看第2题:请小朋友试着把四道算式写在纸上。汇报、板书:6+2=8 8-6=2 读算式 2+6=8 8-2=6 ③、请看第3题: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6+2=8 2+6=8呢?(小组交流)汇报师评价

④请看第4题:请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知道8-6=2 8-2=6? 汇报 2.闯第二关

学生摆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请看圆片图,试着一下写出四道算式。汇报板书:7+2=9 9-7=2 2+7=9 9-2=7 小结: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只恐龙?(8只)你们共摆了几个圆片?(9个)

你们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几和几的加减法。(板书:

8、9的加减法。)3.课中操 4.闯第三关

电脑出示:5+3= 8-3= 5.小结:你们用智慧闯过了三关,看机器猫来了,它给你们带来了礼物(在抽斗里),高兴吗?

三、游戏活动 1.邮递员

信有:6+2= 8+1= 9-1= 4+5= 1+7= 7+2= 3+6= 8+1= 老师有两个邮箱,一个是8号邮箱,另一个 是9号邮箱,拿信的小邮递员要算出信上的得数,就投进几号邮箱。

2.给小猫涂色

得数是8的涂成黄色,得数是9的涂成蓝色。小组合作,看哪个组涂得又快又好。

3.麦当劳

这棵树上有你们喜欢的汉堡、奶酪„„你们想要吗?你要算出你吃的东西要多少钱,老师就奖给你一张麦当劳优惠卡。

四、作业:回家仿照课堂上的一图四式先动手摆一摆再列算式。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我换牙了---统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数据分析的意义。

2.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数据整理的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3.在与同伴合作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这种数据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兴趣。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学会用自己的记录方法来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体会哪种统计方法既清楚又简便。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针对统计整理的结果进行有序观察和有条理的思考及分析。教学过程:

一. 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老师说一个大家猜猜看。

小小石头硬又白

整整齐齐排两排

口中饭菜它磨碎

早晚用刷把澡洗 生:牙齿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牙齿中的数学。

(板书课题:我换牙了——统计)

师:现在开始换牙的同学请举手示意老师。这么多同学都换牙了,那谁来说说你换了几颗牙? 生:2颗、3颗…… 师:那你们换了几颗牙老师知道,可是老师想知道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如果一个一个的说浪费时间,谁能帮帮老师用最短的时间老师知道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比如说换2颗牙的有几人,换3颗牙的有几人……

有想法吗?赶紧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生同桌交流。

师:哪位同学说一下你的想法呢?

生:可以换两颗牙的同学举手,数一数。

师: 方法不错哦。

生:可以把谁换几颗牙记到本子上。

师:也不错,记录到本子上,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还有吗?

生:可以排排队。

师:这个方法很有创意啊!刚才同学们想到这么多方法,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学生说,教师板书:数一数、排一排、记一记)

师:如果我们要记录你们小组内同学的换牙情况,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生:可以先让换几颗牙的举举手,然后再记下来。

师:记的时候可以用哪种方法呢? 生:可以打对号,可以画圆圈…… 师:那你们说的圆圈和对号代替什么呢? 生:学生

师:很棒,每一个圆圈和对号代表每一个学生。

师:下面我们同学就用老师发给你的那张表格来统计你们小组同学的换牙情况。,组长做记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师做指导)

师:同学们都做好了,每个小组派组长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表格。师:同学们做的都不错。刚才我们了解的是你们小组的换牙情况,现在咱们一起根据你们刚才制作的表格一起来了解一下咱们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现在我们就用笑脸来代表小朋友,给他们排排队。

(生边说,师边演示)

师:我们把所有同学的笑脸都排好队了,看排得多整齐,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换两颗牙的最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换两颗牙的笑脸最多。

师:说的真好,表达的真清楚,你们发现了吗?

师:刚才我们是横着排的,还可以像这样竖着排(演示),为了方便,我们还可以把笑脸换成条纹或者涂一涂,就像这样,换两颗牙的最多有6个人,我们就涂6个格,如果要画条纹的话最好用尺子比着,这样画出来才美观。

师:为了防止忘记我们可以把数据填到表格里(出示表格),所以我们统计数据的方法又多了一种(板书:记一记)。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好吗?

生:好,看的更清楚了。

师:我们在前面的时候已经见过这样的表格了,你们知道是在哪部分内容吗? 生:学习认识图形的时候。

师:观察黑板上我们统计得出的图表,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哪种多?哪种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师:所以我们又得出一种统计的方法:(教师板书:算一算)(插入保护牙齿的小知识)

师:通过分析,同学们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统计可以帮我们好多忙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题,看看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一起完成课本104第1,第2题)师:同学们做的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找学生代表发言)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知道钟面有12大格,60小格,了解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正确读写钟面上的任何时刻。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4.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写几时几分。2.知道1时=60分。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大家猜猜它是什么呢? 生:钟表

师:对,你热爱生命吗? 生:爱。

师: 那么就不要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生:那什么是时间呢?

师:今天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时间。

师:整时和半时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大家看这幅图,你能说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12时,6:30 师:今天的数学课以同学们喜欢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游戏马上开始,集中注意力。

第一关认识钟面

师:那我们首先要了解钟面上都有什么,请你仔细观察。生:时针和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生: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

师:每两个大格中间有多少个小格呢? 生:(5小格)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从12到1中间有5个小格,从12到2中间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12到3呢?12到每一个数中间各有多少个小格,集体订正。一共是多少个小格?板书:60个小格(动态演示:钟面有60格小格)

师:分针每走一个小格就是1分,你们看他从12走到1,是几分?从12走到2呢?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了几个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那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就是60分。

师:检查同学的掌握情况

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第二关认识时,分

师:同学们仔细观看闪动的时针,时针从12走到1.时针走了一个大格。经过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师:时针从1走到2是一小时,从4走到几是一小时呢? 师:你还能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是一小时呢?

总结: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1小时 下面我们一起认识分针 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

师:分针指着数字“1”是几分?为什么? 生:5分,一个大格有5个小格,所以是5分 师:分针从12到4是多少分?从12到6是多少分?从12到9是多少分?从12到11是多少分?从12又回到12是多少分? 生:20分。45分,55分,60分。

总结:分钟走一小格,时间经过1分钟。分针走一圈,时间经过60分。体验1分钟能完成的事

对口令的游戏:分针指1,是()分

分针指2,是()分

分针指3,是()分 分针指4,是()分

分针指5,是()分

分针指6,是()分 分针指7,是()分 分针指8,是()分 分针指9,是()分 分针指10,是()分 分针指11,是()分 分针指12,是()分

通过感受1分钟,同学们应该知道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最好方法,就是珍惜每一分钟。希望同学们珍惜生命中的许许多多个一分钟,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才。

师:我们一起认识时和分的关系?

看12:00时时针分针同时指着12.两个针同时从12转起,他们的速度是否相等?停止的一瞬间分别指着数字几? 生:速度不相同

生:分针指针从原点又回到了起点 生:时针指着1 总结: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所以1小时=60分

体验一小时有多长

一节课是(40)分,课间休息是(10)分,再加上(10)分,就是1小时。第三关几时几分

师:注意读时间—时—分,写时间--:--第4关拨时游戏

1.动手操作,在钟面上拨出6是25分 2.小组合作。一人说时间,一人拨时间。

本节课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抽班上好、中、差的部风份学生说一说,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拓展知识,感受生活中的时间,精彩的瞬间。(画面)

教师小结: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快乐的时光总是一闪而过,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时间就是一个魔法师,他使勤奋的人越来越聪明,使懒惰的人越来越愚蠢。我们在一分钟,一小时里能做许多的事情,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宝贵的,我们要掌握时间,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进位加法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半学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减法,以及10加几的运算。而本课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计算题的学习。而据我了解下来,很多学生在入学前可能已经能够背出这些题目的答案,但还缺乏对算理的理解以及对方法的认识和使用。而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凑十法的理解和掌握上。【教案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让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尽量减少“粗心”,首先要注重他们的第一印象,其次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馈,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的方法。针对练习反馈的及时和有效性,我想到了学习加油机这一终端。结合我校近期开展的多媒体信息终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的研究。我大胆地将这一终端用于学生课堂练习中。在整节课里,我设计了前、中、后三组在终端机上的完成的练习,并通过远程网络进行数据统计和整理,即时将练习结果进行反馈,并设计了一个程序:在发生错误的学生中随机抽取,请他们来回答问题,给他们更多的操练机会。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

1、通过在20数板上摆小圆片,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2、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通过独立探究和全班交流的方法来探究进位加法的算法,并养成勇于解决困难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凑十法。【教学难点】凑十法的理解。【教学准备】信息终端、媒体课件、20数板和小圆片、数射线20数板图以及数射线(用以板书)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学习加油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完成前测:

1、出示媒体:金字塔,让我们一起到金字塔里去探险吧,先要答对所以的题目才能进入金字塔。(完成前测,时间2分钟)

10+7=_______

5+10=_______

9+10=_______

10+8=_______

6+10=_______

10+3=_______

10+4=_______

9+5=________

3+8=________

9+6=________

2、分析前测结果。(通过网络用柱状图显示)前面7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10加几的题,做起来很简单。后面3题有什么不同?加数中没有十,不如前七题简单。

(此处目的是一方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看看哪些学生不会算进位加法,在课堂上可以更关注他们。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通过前测对10加几的题和进位加法题产生对比,感受到做10加几的题比较方便,从而为后续的教学进行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1、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题目?

先来探究9+6这一题。请同学们在20数板上摆一摆,算一算。(在学生摆放的过程中注意收集三种算法。)

2、请学生上来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可能出现的摆法: 摆法1:

要把9凑成10,6要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加5等于15.摆法2:

要把6凑成10,9要分成5和4,4加6等于10,10加5等于15.摆法3 :

把9分成4和5,把6分成5和1,5加5等于10,4加1等于5,10加5等于15.(通过动手在20数板上摆双色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同时也能体会到将大数凑成十会比较方便,为后续算法的归纳和优化做准备。)

三、算法归纳,比较优化

1、黑板上的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先同桌互说,再请学生回答 都变成了10加几的题目,做起来更容易了。

都是凑到10,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 “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2、三种算法中,你觉得哪一个最容易?说说理由。我们通常把较大的那个数凑成十会比较容易。

3、法老在数射线上也做了9+6这一题,对应的是那一种算法? 出示数射线:

看来法老也喜欢把大的那个数凑成10。

4、一起把这种方法来说一说。先听老师是怎么说的。谁学会了?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5、现在,法老想请同学说给他听一听,他会选谁呢?请看大屏幕。随机从前测做错的学生中点名说过程。

6、平时我们可以把6分成几和几?那这里为什么要分成1和5,能不能而不用其他的分法呢?为什么?那如果是8+6、7+6呢?为什么? 同样是6,当和9加的时候,就要分成1和5;当和8加的时候,就要分成2和4;和7加时,就要分成3和3。看来一个加数怎么分拆,关键是看把另一个加数凑成10需要几。

7、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解决了加数是一位数,但和却是两位数的题目。我们把这种加法叫做“进位加法”(板书“进位加法”)

(在这一板块中加入了一组对比练习,让学生体会到要把一个加数凑成十还需要几,就要从另一个加数中分出几。虽然这里讲到把大数凑成十更好,但根据二期课改算法多样化的理念,不硬性规定学生一定要看大数,拆小数。)

四、写一写,算一算

1、拿出练习纸,指导完成练习纸上的练习。

2、反馈纠错。

(本课不仅要让学生能计算出结果,完整表达和记录凑十法的过程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我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计算过程,建立完整的解题模型。)

五、课中测评,及时反馈:

1、情景过渡:进入金字塔后又出现魔法墙,继续完成任务。评测题:(时间2分钟)

2、全班反馈

在错误学生名单中随即生成名字,说出正确计算过程。

(区别于以往 的练习形式,终端机将统计的数据全部都上传至服务器后可以看到所有学生不同的错误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同时在纠错环节中的随机点名,为这些还没有真正掌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练习的机会,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重点。)

六、课堂总结:

通过魔法墙,法老出现:今天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会用凑十法来做进位加法。用凑十法时要注意什么?

要把一个加数凑成10,就要从另一个加数里分出一个能与它合成10的数。

七、完成后测,检验效果:

最后,为了奖励同学们的出色表现,法老王决定发给每人一枚勇者徽章,但是要得到徽章,必须通过最后的测试: 4 + 7 = 9 + 8 = 8 + 5 = 给全对的学生发放奖券。让有错误的学生进行订正。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 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 高楼、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个数是7的有…… 小鸟、个数是8的有…… 小树

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数一数 2 3 4 5 6 7 8 9 10

教后录: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基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1——1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第二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 和 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

在梨片(5个)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三)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板书设计:和同样多

多少

第二单元位置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上下(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CAI)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1、出示练习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前后(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答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同,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说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生:前师:背对的方向则是----生:后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左右(第3页)

教学要求: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计算机课件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计算机演示印证)

5、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1、找一找(计算机演示图意)

2、师: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展开讨论,计算机学示结果)

2、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4、计算机出示图

师:停车场上的汽车们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汽车们告诉大家: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猜一猜一共有几辆车?

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相法吗?

点击电脑:出现7辆车

五、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