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5篇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69-1045866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6-22 22:08: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第四小学郭静

说课

一、说教材

今天我即将要上的课是寓言《亡羊补牢》,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第六册第九课《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二、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四、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使学生形成能力。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我力求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达成三维目标。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设计

1、为了和孩子们谈话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拉近距离我采用了谈话激趣法揭示课题。

2、然后初读解题。

3、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孩子都具有表现欲,在课堂上分角色朗读,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因此我设计了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在这环节中,学生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既能锻炼了胆量,又能训练观察力。

4、明理,通过学生以物生情,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突破重难点。

5、拓展补充,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

6、书写生字:三年级是个特殊时期,由低段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阅读阶段的过渡时期, 虽说字词的教学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必要进行个别难写、难认的字进行辅导。

7:总结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孩子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又知道了要爱护周围的环境。第三组课文为我们讲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也是我们第三单元的主题,相信大家会受到一些启示。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3、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请给“亡”组词(预设:

“死亡、灭亡”,请给“牢”组词。“监牢、坐牢”。)

师:那“亡羊补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呢?(预设: ①“亡”是丢失的意思,因为被狼叨走了,养羊人的羊丢失了。②“牢”的意思呢?是指羊圈,羊圈就是羊住的地方。对,街坊说的修羊圈就是补牢。③那“亡羊补牢”连起来就是丢失了羊后去修羊圈。你真会学习。(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这是我们学习词语的好方法)

4、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真会总结。

二、问题引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又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自主学习。

1、请一组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想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小组汇报

3、养羊人丢羊的原因是什么?那养羊人共丢失了几只羊?他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前后结果怎样?请你找出句子读一读。

4.请在小组内交流你的预习单。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四、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汇报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

2、养羊人丢了几次羊?第一次他是怎样做的的呢?请其他小组继续汇报。其他组有补充的吗?

对呀,羊丢失的原因,主要是羊圈破了个窟窿→这该死的窟窿让他丢失

了两只羊,太可惜了,谁来读。

5、养羊人丢了第一只羊,又丢了第二只羊,其中还有别的原因吗?→你说,对他不听街坊的劝告。→师“街坊”就是指谁?(邻居)→下面就请同桌同

学一人当街坊,一人当养羊人来演一演,说一说,开始练习。→展示表演读:→看了他们的表演,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1:这位街坊在劝别人,让人感觉到他的真诚。

生2:街坊的劝说让人感到他非常担心谁再来当当街坊劝一劝。

→养羊人表演得怎样?→

生1:→养羊人在说这句话时感受到无所谓,满不在乎的→谁再来说一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意思就是说……你说,对,意思就是不用修羊圈了。→哪两位孩子还愿意来表演。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不修羊圈,结果养羊人丢失了两只羊后,他

心里可能怎么想,怎么做呢?展开你们的想象→

生1:如果我丢失第一只羊后马上修羊圈,就不会丢失第二只羊了。→

生2:如果我听从街坊的劝告,马上改正,那就好了。→

生3:现在我已经丢了两只羊,第三只羊可不能再丢了,现在得马上去修补羊圈。

7、齐读第5段。

1、对,养羊人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出示最后一段。此时的他非常后

悔,请同们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

后悔的句子谁还想读?→老师也想读(故意去掉“赶快”。)→

生:不能去掉,因为修羊圈的事不能再拖延了。→

生2:加上赶快说明他不想再丢羊了。→

生3:加上“赶快”说明他想马上改正自己的错误。→是呀,你看(看图)养羊人正拿着锤子正在认认真真的修羊圈呢。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此时他在想什么呢?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他的做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2、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五、明理

1、小朋友,而对正在修羊圈的养羊人,你心里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生1:老大爷,如果你肯接受别人的意见,你就不会丢第二只羊。

生2:大伯,知错能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生3:你做错事能及时补救,我向你学习。

2、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说,你说。是呀,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拓展补充

1、“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原来出自于一个八字成语,后面还有四个字,你们知道吗?

出示: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他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

出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读读记记)

2、孩子们我们来回顾一下学习这篇语言的过程。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我们以后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寓言故事。

3、谁能把你知道的寓言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并说说你明白什么道理?

七、总结:

我们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像这样的故事很多,课后希望你们多去看看寓言故事,下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推荐《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伴随小学生成长的寓言故事》。有的同学手中有寓言故事,大家可以相互传阅。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第四小学郭静

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故事。由于这则寓言较短,所以一课时完成。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学习寓言的三个步骤来教学。首先是理解题意。我以文章题目为突破口,直奔重点。“亡羊补牢” 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选择“亡,补,牢”这几个个字意思,让学生读课文。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然后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内学习课文内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使用自由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的读、多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如临其境。在理解课文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例如:在理解“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这句话时,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此句的意思。接着引出养羊人的这种态度对不对?你作为他的朋友快劝劝他吧。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自由表达。最后联系实际理解寓言。在总结全文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读了课文的感受,而是让学生读读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的言语,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再找他第二次丢羊后的行为,再读你又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在对这个人的评价中,自然就总结了寓言的教育意义。为了让学生能联系实际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我让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亡羊补牢事件。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去内学习。本课我是采用回答问题与朗读指导及学习生字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我设计了朗读对话这一环节,让学生切身体会对话的语气,增强了合作精神。生字在最后做了短时呈现。以上是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还存有许多不足之处:1、语言运用不恰当。有罗嗦现象,导致课堂延时。(还有不该自己讲的东西自己讲了。)2、由于时间关系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亡羊补牢的例子。这是讲课中的一个失误。

第二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第一课时之《亡羊补牢》

本节课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及“窟窿”、“街坊”、“结结实实”等字的读音。

2、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把这则寓言故事讲下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用自己的话把这则寓言故事讲下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教授寓言《亡羊补牢》。

第二课时:教授寓言《南辕北辙》。

教学过程:

一、关注单元导读,引入新知。

1、由单元导读引入:自读单元导语,说说这组课文将告诉我们什么?

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寓言两则》。出示课题,看“寓”这个字,“我给大家提个醒”?

3、请同学们书空,和老师一起写题目。板书:寓言两则

4、二年级时我们就学过两则寓言,谁还记得是哪两则?我们通过短小的故事得到一个道理,这就是学习寓言带给我们的收获。

5、出示《战国策》图,作简要介绍并引出学习内容。板书:亡羊补牢

二、初读课文,理解题目意思。

1、“亡羊补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解解“亡”和“牢”的意思。出示“黄泡泡”,我们先来看看学习小伙伴是怎么学懂的。读读。

2、课前,我们都做过预习,已经对“亡”和“牢”查过字典了,谁说说?你们选择的字义对不对呢?请你再好好读读课文,像学习小伙伴那样联系课文内容,再来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

3、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解词。板书:丢失羊圈

4、处理“圈”这个多音字。

5、小结:

我们关注了“黄泡泡”的提示,又掌握了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再联系课文内容,就能找到词语更准确的意思了。

6、明确题目“亡羊补牢”的意思。

7、检查读书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

我班学生虽然已经养成课前对生字词进行查字典、预习的习惯,也有关注“黄泡泡”的意识,但他们的“关注”还是太表面化,课中引导学生再次关注“黄泡泡”,了解解词有多种方法,不仅学到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也再次强化了关注导学系统的意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关注句式,读懂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1、了解故事起因,指读起因部分。板书:窟窿叼走

2、随文识字“窟、窿、叼”。

3、了解句式,引导学生关注段落结构。

养羊人养了好几只羊,一天早上发现少了一只,为什么少了一只呢?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这一次书中没有用这个句式说明原因和结果,而是用了“原来”一词引出了原因,读的时候要把原因清清楚楚告诉大家。自己读读,再指名读。

【设计意图】

中年级要特别注重段落教学,这部分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段落特点,初步感受到表述同样的问题,可以句式不同、段落结构不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揣摩人物内心,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1、看到窟窿,发现羊少了一只,街坊是怎么说的?养羊人又是怎么回答的?自读人物对话。

2、板书:街坊换个意思相同的词?

3、透过街坊和养羊人说的话,想想:他们是怎么想的?师生接读人物对话。

4、分别指两到三组读,在读中老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确:街坊看到和想到的都是羊圈里还没有丢的那些羊,所以是着急的。而养羊人只看到、想到的是已经丢了的那只羊,所以不着急也无所谓。

5、街坊在用事实教育养羊人,想说服他修补羊圈,这就叫什么?板书:劝用“劝”组词。

6、小结:

在修羊圈这件事上,街坊看到的是羊圈里没丢的那些羊,所以心里很着急,想的是要赶快修羊圈、堵窟窿。(齐读街坊说的话)而养羊人看到的是那只丢了的羊,想的是已经丢了,所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板书:不接受)不补羊圈。(齐读养羊人说的话)看来,面对同样的事情,看问题、想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待事情的态度、想法、做法也就不同了。

7、同桌对读,指一组再读。

【设计意图】

本单元主题是: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在养羊人丢第一只羊时,因为和街坊在修羊圈问题上想法不同,所以没听街坊的劝告,使羊再一次被狼叼走。这一点学生不可能关注到,所以课中,我安排学生借助想象,揣摩街坊和养羊人在说话时的心理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面对同样的事情,看问题、想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待事情的态度、想法、做法和结果也就不同,从而把学生对文

本的认识引向深化。

(三)再次关注句式,读懂养羊人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1、谁来通过读书告诉我们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关注两个“又”强调的是不修羊圈的后果,狼再次把羊给叼走了。丢羊人损失又大了一次。

2、出示: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课文再次用“原来”一词引出再次丢养的原因及不补羊圈的后果。板书:做错事

(四)学习事情结果部分,感知寓意。

1、面对这样的结果,养羊人的表现呢?(板书:后悔)读书上的句子。

2、理解“后悔”一词,读懂养羊人“悔”的是什么。板书:不该不接受

3、理解“不该不接受”的意思,读懂这样表达情感更强烈。

4、深入理解“不晚”,养羊人想现在修羊圈还不晚。(板书:还不晚)请大家想想:除了修羊圈不晚,还有什么是不晚的?板书:听意见改错误

5、读读养羊人悔改的表现。(板书:结结实实)换个词说说?

6、结果呢?板书:再也没丢

四、观察插图,练习说话,深入理解寓意。

1、课文插图画的正是养羊人修补羊圈改正错误的过程。请你仔细观察养羊人的神态、动作,想想:他心里会想什么?街坊看到养羊人的做法,会是什么表现?会说些什么?

2、谈学过课文后受到的启发。出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3、自己再读一遍课文,感受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

【设计意图】

学生学习最大的乐趣在于能从学习内容中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感受到愉悦和快感。课文没有太多重点词语可以反复研读,但留给读者很多想象的空间,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挖掘出文本想象的补白点,再次安排了想象训练: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化理解,为准确理解寓意确定了基础,也为后面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做了铺垫。

五、依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练讲故事。

1、说说什么是“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提示:可以借助课文中的词句,用自己的语言,通顺地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

2、借助板书上的词语,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3、提示:主要情节要展开想象讲。本文可以在人物对话及养羊人修补羊圈处加以想象来讲。

4、提示:如果能在讲故事时加上动作、表情,会更加吸引人。

布置作业:

1、抄写本则故事的生字、字词。

2、把这则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

3、(选作)收集、阅读其他寓言故事,班会上与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寓 言 两 则

窟窿叼走

做错事街坊劝不接受

丢失羊圈听意见后悔不该不接受亡羊补牢改错误结结实实还不晚再也没丢

第三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富强小学袁俊莉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街坊、窟窿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寓言中得到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运用到学习、生活实际中。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大家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你都听过哪些寓言故事呢?指名回答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板书:9.寓言两则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两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今天的两则寓言是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

4.今天我们首先来听一个小故事。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朗读。

二、自学提示

故事看完了,大家对故事有了初步的感知,请大家再仔细的阅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示学习

(1)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把课文读通顺。

(2)勾画生字词

(3)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羊圈窟窿街坊

劝告后悔结结实实

2、回顾课文的大意

“亡羊补牢”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来说说吗?(学生交流)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1)羊圈破了个窟窿。

交流: 生:第一次是因为羊圈破了个洞。

师:你们同意吗? 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原来”一词读得音比较重,我听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谁还愿意读?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发现”一词读得急促,我听了有着急的感觉。“叼走了”这三个字读得语气缓慢,听了替养羊人惋惜。

(全体学生齐读)

师:继续汇报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2)、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

师: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如何?

师:他一个人读了两个人的对话,在语气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生:应读出街坊的诚恳,读出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不耐烦。

师引读:街坊诚心诚意地劝他——生接读

师引读:他漫不经心地说——

他毫不在意地说——

他不以为然地说——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生生之间合作、师生 之间合作)

5、学习第四节

师:是的,第一次丢羊,养羊人满不在乎、毫不在意、漫不经心。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看来,理解词语除了查找工具书、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三)、学习第五段,体会寓意

师:养羊人第二次丢羊后,还是那么不以为然吗?

1、自由读文: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想的?出示投影:“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你能换个说法吗?(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对比读句子,感觉怎么样?(体会养羊人后悔的心情,他知道错了)板书“知错”。

(2)他又是怎么样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这个“赶快”看出养羊人知错——就改(板书)。

(3)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4)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5)看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

3、小结:由此可见 :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就()。屏幕出示。填空,齐读。

(四)、结合生活深化寓意

师:是的,在生活中出现了差错不要紧,重要的是及时纠正、及时改正。这都不晚。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

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五)、巩固训练当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ù yányáng juànkū long

()()()

diāo zǒujiē fanghòu huǐ

()()()

二、我会填

亡羊补牢中的亡的意思是(丢失)牢的意思是(羊圈)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丢失了羊,把羊圈修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他告诉我们——齐读(知错就改为时不晚)

(七)、作业

用自己的话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小故事。

(八)板书设计:

亡羊丢失一只又一只知错就改

亡羊补牢

补牢再也没丢过为时不晚

第四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2_年4月9日 授课人:胡成香 特岗亮相课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认“窟、窿”等5个生字,会写“寓、则”等12个生字。能正确

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个寓言故

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课前准备:课件。

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画谜,认真地看大屏幕,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故事的名称来呢,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龟兔赛跑)(井底之蛙)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那什么是寓言呢?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生读)师: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3、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叫《亡羊补牢》——课件出示。师: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学习这则寓言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课题的意思。亡羊的亡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师读),通过预习,你知道在这一课中亡是第几种解释?(第二种,丢失,失去)。你来说说亡羊是什么意思? 师:对,丢失了羊要补牢,“牢”如何理解呢?我们也来看看它在字典里的几种解释(课件出示)。你认为课题中的牢是什么意思呢?师:对,我们知道了亡和牢的意思,那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5、把课题再读一遍,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生:破了个窟窿)

二、读通课文,解决字词。

1、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把书翻到34页,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指名认读。师: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1)师:(读完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能来读一读。(适时引导,轻声字,街坊的坊,窟窿的窿读轻声)(2)大屏幕上有两个用红色标出的字,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字吗?(多音字)既然是多音字,那谁来说一说羊圈的圈还有什么读音?结实的结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课件出示。(把多音字读一读)(3)我们再把这些词语读两遍

3、(读得很准确)但是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生:认识),那我们来开火车读课文,同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最好能用上老师给的这些词语。(生读)师小结:向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明白了吗?

三、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请你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养羊人丢了几次羊?怎么会丢羊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自然段,划出丢羊的原因的句子。(老师巡视)

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板书:丢羊谁能说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板书:羊圈破了

3、谁能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叼走了羊,所以羊少了一只)

4、我们再来练习两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课件出示)这种句式掌握了吗?

5、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过渡: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怎样才能不丢羊呢?(把窟窿补上)

6、设想一下,假如你就是养羊人的街坊,你会怎么劝说他?(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师:学生说完,评价,你真是个好心的街坊),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指名读,课件出示。

(1)赶快一词说明了什么?(修羊圈这件事情很紧急,不宜拖延)(2)街坊劝的有道理吗?(有),从街坊的劝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街坊对他的关心)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读。我要是你们我就会这样读(范读)谁有信心读得比老师更好

7、你们都明白了应该把窟窿补上,可是养羊人知道吗?(不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答——课件出示)。从养羊人的回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不以为然,满不在乎的态度)谁能读出养羊人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态度。谁还想试一试?(指名读)

8、(1)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地劝告养羊人把窟窿堵上,可养羊人却满不在乎。下面就请同桌之间一人当街坊,一人当养羊人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汇报读)看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谁愿意跟老师合作

(2)师:面对街坊的真心劝告,可养羊人却不当回事。看一看,会有怎样的结果呢?齐读第四自然段。

(3)师:结果怎样呢?(又丢羊了)板书:又丢羊。又丢失了一只羊。想一想,这个“又”字应该怎样读?(重读)为什么?(两个“又”强调了他不听劝告的结果,他的做法是不对的,狼用同样的办法又叼走了羊),你带着这种语气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4)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第二次)这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不听街坊的劝告)板书:不听劝告

9、(1)因为养羊人不听劝告,所以又丢失了一只羊,如果你是养羊人,当你第二次丢羊后,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2)文中的养羊人也是这么想的?(课件出示,齐读)从“后悔”一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认识到自己错在哪儿呢?(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3)师:不该不接受换句话怎么说?(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养羊人明白了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那谁能带着后悔的语气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这么多人还想读,那我们把这个句子齐读一遍,要读出养羊人的后悔。

10、(1)养羊人第二次丢羊后,他意识到自己错了,那他现在该怎么做呢?(把窟窿补上)课件出示图片。说一说这个人正在干什么?(修补羊圈)对,也就是补牢。板书:补牢。(2)看这幅图,他把羊圈修得怎样呢?课文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我也来读读这句话,你们仔细听(3)“赶快”怎样理解,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不能去掉,因为赶快说明了养羊人要用行动改正自己错误的急切心情,也说明改正错误不能拖延)(4)看到这一举动,其他的邻居会对他说什么?听了这些话,养羊人会怎么回答呢?

14、养羊人这样做的结果怎样?(指名答)刚才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我发现他有一个词读得特别好,你们知不知道是哪个词?(再也)再也一词说明了什么?(强调了养羊人修补羊圈的结果,说明了有错就改)板书:不再丢

四、研读课文,感悟寓意

1、学完了这则寓言,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不听别人劝告。做对了:吸取自己不听劝告的教训,及时改正错误修补羊圈)

2、我们说寓言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么你学完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就不算晚。)板书:善于听从劝告,知错就改

3、由此可见——课件出示,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所以人们常常喜欢说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五、拓展延伸

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在你们身上发生过类似亡羊补牢的事情吗?。请你说说 你们说的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齐读课题。

 板书设计:

丢羊(羊圈破了)——又丢羊(不听劝告)——不再丢(补牢)

(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知错就改)

第五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

教学过程

一、解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生齐读。和老师一起写:寓则(注意“寓”的第10笔是竖,11笔是提。“则”字应该注意:)

师:大家知道什么叫寓言?

生:通过一件事表达一个道理。

师:对,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寓:寄托,言:道理。你们都了解哪些寓言?

生:滥竽充数„„

师:那么寓言两则是什么意思呢?

生:两篇寓言故事。

师:同学们课前预习了,知道这篇课文写了哪两篇寓言?请大家打开课本。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寓言是——《亡羊补牢》。和老师一起写:亡羊补牢

师: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

生:亡是死亡的意思。

师:是这样吗?大家拿出字典查“亡”的意思。(学生查字典)

生反馈

生:失去的意思。

师:翻开书周老师一样写在旁边。(学生在书头批注)板书:失去

师:写好翻开字典查“牢”。

生反馈

生:养牲畜的圈。师板书:养牲畜的圈

师:也像老师一样写在旁边。(学生在书头批注)

师:这两个字的意思搞清楚了,想必“亡羊补牢”的意思也明白了吧?

生:有个人的羊被狼吃了,后来那个人把羊圈补好了,羊就再也没有丢过了。

师:你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的,这是一种理解词语意思的很好的方法。谁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失去了羊,再把羊圈补好。

师:你这是——逐字理解得出的。还有什么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生:上网。

生:询问大人。

师:这些都是好办法,看来大家已掌握了不少学习的方法,大大表扬。我们一起读课题——亡羊补牢(学生齐读一遍课题)

二、学文

师:那么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亡羊”的?哪些又是写“补牢”?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2-3分钟)

师:潜心会文,静思默想,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师:先来说说哪些语句是写“亡羊”的?

生反馈:

生:(1)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来,把那只羊叼走了。(2)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3)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师:你真厉害,几乎把课文中写了“亡羊”的句子都找出来了。

师:这句话很难读,你读对了,很了不起。(师出示小黑板: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师:我们来一起读这几个词——羊圈、窟窿、叼走。(齐读、指名2人读“窟窿”一词)师: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窟窿“穴”字头。表示洞,再写“隆”的时候,往往下面部分很容易写错。

师:翻开田字格描一个。

学习“叼”“狼”

师用小棒指“叼”,生齐读一遍。

师:写“叼”时要注意哪里?

生:右边不是“习”,少了个点。

师:谁来读整个句子?(指名1生读)

师:谁再读读,读得更好。(指名1生读,生读“圈”quān)

师纠正:是的,这个字一般情况下读quan,比如圆圈,围成一圈,在这里读juàn。齐读juàn——刚才读错的学生重读一遍——男女生轮读1遍。

师读: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那只羊叼走了。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这就是“亡羊”。

板书:发现又发现

师:哪些是写“补牢”的句子?

生反馈: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师:什么叫结结实实?板书:结结实实

生读: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师:课文中有幅插图,就是写那个人把牢补得结结实实的。看看这幅图,哪个是养羊的人?用自己的语言把图的意思表达出来。(指名1人反馈)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些,旁边站的是街坊

师:“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他们会说些什么?

生:你真活该„„

师:这个邻居也太凶了。(学生笑)

生:现在羊丢了,你吃亏了吧?

师:吃亏了,当然吃亏了,已经丢了一只羊了。

师:那么这个养羊的人又会说些什么?

生:„„

师:是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找出课文描写邻居好言相劝的句子,同桌扮演角色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

反馈:一组同桌扮演

师:请问邻居,养羊人丢了羊,你替他感到——?(口语交际)

生:我替他难受,着急。

师:听你刚才的朗读就明白你很着急。

师:请问牧羊人,你当初觉得怎样。

生:丢了就丢了呗。(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众学生笑)

再请学生分角色读

第二组同桌扮演分角色读(学生兴致很高)

师:女士优先,你先选角色。

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引读: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生接读: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师:如果养羊人继续不听劝告,结果会怎么样?

生:羊可能就没了。

师:损失惨重。幸好那个人补上羊圈。(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现在谁能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说一说,可以用黑板上的词语说。(指名2人说)师评价:你说得很具体,还用上了“结结实实”。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组织,非常了不起,祝贺你。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出自何处?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师:这个故事实际上不是讲羊真的丢了才补牢,它想告诉我们的是?

生:“亡羊”就是失去了一样东西。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做错了更要去弥补。

师板书: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师:是啊,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还来得及,所以原句就是“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板书:未为迟也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事吗?可以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

指名说

生1:一个朋友养了一只小白鼠,因为小白鼠做错事,朋友决定一个月不给它饭吃。我劝朋友给它饭吃,朋友不听了。过了几天,朋友终于给它喂食了,小白鼠这才没有饿死。师评价:你做了“亡羊补牢”的街坊。这个故事应该讲“亡鼠补食”。(生笑)

指名另1生说

生2:一开始我不认真学习,结果考试考得不好,后来努力学习,考试成绩有了进步。

师:第一祝贺你取得好成绩,第二个祝贺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说明你已真正掌握了。

板书: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

失去养牲畜的圈

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