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卢沟桥教学设计(模版)
编辑:紫芸轻舞 识别码:69-1050970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6-26 21:22: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卢沟桥教学设计(模版)

《卢沟桥》教学设计

李场小学

张全兵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教学重点:

1、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

2、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

认识卢沟桥的重要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录象或光盘等资料。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出示卢沟桥的图片

1、同学们,你知道这座桥叫什么名字吗?

2、师板书课题(卢沟桥)。

3、学生齐读课题。

4、教师简介卢沟桥。

二、初步感受

1、播放卢沟桥教学朗读

2、你喜欢卢沟桥吗?请你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和同桌读一读,说一说。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之间,讨论课文,交流感受。

三、引导细读,深入学习。

(一)引导学习第1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提纲。

2、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板书(简介

地点

修建时间)

(二)重点学习第2然段

1、默读第2然段,概括建筑特点。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设计科学

造型美观)(1)设计科学

出示课件,指一生读,其他同学找出描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语句划上横线。教师小结:八百多年,266.5米长,即使是发大水,卢沟桥却完好无损。多么伟大的桥,多么伟大的造桥人啊!(2)造型美观

1、学生读句子汇报交流。

2、教师结合课前上网搜集的石狮子图片,引导学生学习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是啊!精雕细刻的石狮子把卢沟桥打扮得格外美丽,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些石狮子吧!

(姿态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3、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把姿态各异的石狮子一一展现呢?

4、扩散思维:还有的狮子在做什么呢?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5、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3)课件出示本段第一句话。

师总结:卢沟桥的特点开头用8个字就概括出来,接下来详细的描述,把它写得更加具体生动。这种写作方法“总——分”,你今后在写作中可以用一用。

(三)学习第3然段

1、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了解对卢沟桥的评价。

2、师总结:这么美的卢沟桥,引无数名人竞折腰。清朝乾隆皇帝,为她的月景倾倒写下了“卢沟晓月”四个大字,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称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四)学习第4、5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4、5自然段。

2、简介“卢沟桥事变”和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

3、每年的 7月7日,我国人民为什么都要在这里开展纪念活动?

4、今天,当我们再次站在卢沟桥上时,你又会想到什么?想到谁呢?(学生抒发感受,教师相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师:这是一段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历史,所以,每年7月7日,人们都要在卢沟桥上举行纪念活动。纪念“七七事变”,纪念八年抗战,纪念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

四、总结课堂,深化情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设计科学,造型美观的卢沟桥,但要记住那些建造这座桥的古代劳动人们,更要记住7月7日这一天和那些曾为我们流血的先烈。

五、布置作业

仿造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附板书设计

26.卢沟桥

地点

修建时间 建筑特点

设计科学

造型美观

历史意义

七七事变

八年抗战

第二篇:卢沟桥教学设计

《卢沟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巩固生字新词,学习相关句式,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4、了解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5、拓展语文,让语文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卢沟桥的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教具准备】PPT课件或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卢沟桥》,跟老师板书课题。

2、翻开语文书,上节课你从文章中读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3、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导书写“燕”;直接读,强调读准调值,读出感情色彩,适当复习词义

由“闻名于世”引出“马可波罗”对卢沟桥的评价。

二、理解感悟,探究交流

三、1、指名读或齐读,马可波罗是怎样称赞它的? 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理解:最好的,独一无二,美的奇观

2、这些赞叹可以说是对卢沟桥最大的肯定,这究竟是一座怎样的桥呢,让我们放声朗读第二段,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座桥? 学生自由汇报后,教师归纳板书: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设计”预先订出的工作方案或计划。如桥的长度等。

3、理解“设计科学”

在文中找一找卢沟桥是怎样设计的,指名读。

出示课件图,理解专业术语。这里为了清楚地介绍桥的设计意图,用了很多的数字,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列数字”,同学们在介绍事物的时候也可以恰当运用这样的方法。

作者为了说明这样设计的科学,特别举了一个例子,是什么? 板书:“完好无损”,理解感受设计科学,讲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再读设计科学的语句,再次引出马可波罗的评价。

4、理解“造型美观”

先出示图,我们到桥上走一走,说一说你觉得造型美观吗?学生自由说,教师提示可用书上规范的语句。

借助课件理解,由桥宽引到狮子,注重朗读和拓展训练。

美观:

1、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读,感悟。注意语气,母子相抱(幸福地)相互戏耍(开心地)倾听流水声(静静地)检阅车马(威武地)指导朗读:指导后学生先自己练习,再指名读,知道点拨。再齐读,共同感悟。

板书: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5、省略号表示什么?(还有很多中不同的姿态?)会有哪些不同的姿态呢?

有的小狮子躺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有的翘首望着远方,有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小狮子淘气地爬到了妈妈的背上,有的狮子脚踩绣球……学生自由说。

6、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在《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中对这里的狮子做了生动地刻画。

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

造型如此美观,怪不得马可波罗要由衷地赞叹……美的奇观

7、卢沟桥还有一种特殊的美,每当晴空月正,野旷天低,曙色苍苍,波水淼淼,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

清代乾隆皇帝提笔写下卢沟晓月,并赋诗一首:

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8、再读课文:让我们再一次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读出卢沟桥的设计科学,读出卢沟桥的造型美观,读出你看到这独一无二的卢沟桥时的心情。

9、看课件试背。

10、感受到了桥的科学和美观,看到了这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石狮,你想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

11、就是这座设计科学的桥,这座造型美观的桥,这座美的奇观,却记载着一段令国人难忘的历史。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对卢沟桥发起攻击,我国军队奋起反抗,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我过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卢沟桥记载着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人们永远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永远不会忘记卢沟桥。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看人们是在这里开展了怎样的纪念活动。

(修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每年7月7日,开展纪念活动缅怀历史,悼念先烈。)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卢沟桥以它的科学的设计和美观的造型闻名于世,同时,又因为“卢沟桥事变”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历史意义。其实关于卢沟桥的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有关卢沟桥和卢沟桥事变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卢沟桥和它的历史,相信你们一定有更大的发现。同时希望你们能运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建筑物,注意要抓住建筑的特点。板书设计: 卢

桥 设计科学

完好无损 千姿百态 闻名世界

造型美观 栩栩如生

历史意义

第三篇:《卢沟桥》教学设计

《卢沟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板书:

26、卢沟桥

2、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

3、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四、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卢沟桥 郊区 反抗平坦 纪念馆 完好无损 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

3、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细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2、交流、品读。

(1)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

(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

(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

四、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根据课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收集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第四篇: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5、卢沟桥烽火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三、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四、教具准备:图片、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三科室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2。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解决问题:

事先请同学预习,搜集有关历史材料,这时可请学生自己汇报预习成果,并及时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解释加点字

同仇敌忾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词语,指名读。

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3)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2、学习第二段。

(1)读每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交流并板书:

3、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

按三个时间,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交流并相机板书

通过理解这些词语,让学生体会这显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行为”

指导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计划的。

通过理解“震耳欲聋”“吼叫”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的画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我军的表现,体会我国守军不怕强敌的英雄气概。

通过理解“人仰马翻”等词语来体会在我军面前,侵略者必然遭到的惨败的下场。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我军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及敌人的可耻下场。

指导朗读

(5)换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听录音,加深印象

看板书,同桌互相复述

指名复述

(6)小结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说“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局势及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2.指名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过渡:日寇岂肯就此罢休?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及声援

(3)指导朗读好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解疑。

(3)你们知道,中国军民是怎样英勇的抗击侵略者的呢?

(4)讨论,引导学生体会抗击侵略者战斗的激烈。

三、指导造句

1.逐步

(1)指名读带有“逐步”的句子

(2)这里的“逐步”是什么意思?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么样?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2.万籁俱寂

四、延伸作业

搜集一个战争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其他同学听,从中体会军队的善战和战士的英勇。

板书设计:

卢 沟 桥 烽 火

敌军

我军 7月7日深

全副武装

喝 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 当天晚上

抱头鼠窜

悄悄

可耻下场

英勇顽强

教学反思:

《卢沟桥烽火》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起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径,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的顽强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我在教学这课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上课时先给学生们介绍了二战的时代背景以及日本侵略我国本质和原因,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对他们的侵略行为表示愤慨,由此奠定了本课的教学基调。在此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感受本文对比鲜明,描写生动的写作特色,如:“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经,带有鄙视唾弃的感情色彩;“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让学生在有感情的品读中去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另外,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语言材料,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我要求学生根据课后作业3的要求自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语,感受敌我双方的表现。最后,在学生进行了充分阅读准备之后,指名学生按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关键词语,把事件经过练习到位。学生对课文的知识要点就很容易地掌握了,学习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体现。

第五篇:《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 目标中的2、3,目标1中的造句。[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主要板书计划] 卢沟桥烽火 敌军 我军

7月7日深 全副武装 喝 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

当天晚上 抱头鼠窜 悄悄 可耻下场 英勇顽强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1、抄写词语。

2、填写成语。

3、造句。

4、组词、多音字组词。[课外]

1、抄默词语

2、把课文复述给父母听

3、完成练习册。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4、指导学生书写词语。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2。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解决问题:

事先请同学预习,搜集有关历史材料,这时可请学生自己汇报预习成果,并及时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1)小黑板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2)解释加点字

同仇敌忾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第一、第二段,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第二段。

3、能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一、复习

出示词语,指名读。

1、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3)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2、学习第二段。

(1)读每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2)交流并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3、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

按三个时间,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日军 我军 全副武装 喝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通过理解这些词语,让学生体会这显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行为”

指导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计划的。第二天凌晨 日军 我军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

通过理解“震耳欲聋”“吼叫”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的画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通过理解我军的表现,体会我国守军不怕强敌的英雄气概。

通过理解“人仰马翻”等词语来体会在我军面前,侵略者必然遭到的惨败的下场。当天晚上 日军 我军 抱头鼠窜 悄悄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我军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及敌人的可耻下场。指导朗读

(5)换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听录音,加深印象 看板书,同桌互相复述 指名复述(6)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第三、第四段。

2、指导造句。

一、复习

1、指名说说“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局势及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2、指名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过渡:日寇岂肯就此罢休?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

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及声援(3)指导朗读好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做上记号。(2)学生质疑、解疑。

(3)你们知道,中国军民是怎样英勇的抗击侵略者的呢?(4)讨论,引导学生体会抗击侵略者战斗的激烈。

三、指导造句

1、逐步

(1)指名读带有“逐步”的句子(2)这里的“逐步”是什么意思?(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么样?(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2、万籁俱寂

四、延伸作业

搜集一个战争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其他同学听,从中体会军队的善战和战士的英勇。

教后感:

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一重点组织教学。而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所以我重视了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实践证明,朗读确实是学习此类教材的好途径。

卢沟桥教学设计(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