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69-999707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5-18 15:11: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用科学知识理解自然现象,它还有更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对生物、物理、化学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是关于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能对现象的原因、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借助资料完善自己的猜想。

2、会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出科学问题,能通过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

3、乐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学会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

1、借助他人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但又不迷信。

2、通过各种方法选出科学问题。

教学难点:选出科学问题。

教具准备:几盆身子倾斜的花草,资料卡,图片,关于植物的书籍,准备好资料本。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与提问

在每组桌子上放置一盆倾斜的凤仙花,斜向南方。

师:不知道什么时候,窗台边上的凤仙花,都悄悄的把头探向了窗外。它们倾斜着身子,好像被窗外的某种力量所吸引。有标记的这里向着南方。你们能找到答案吗?

学生思索,可以有少部分的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现象?比如路边的哪棵树、盆景、向日葵(教师出示照片)。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有哪些认识和疑惑?请同学们交流。

二、猜想与假设

师:谁有这么大的魅力,让花草为之倾倒?请同学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进行猜想。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记录学生的猜想。

师: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我们很有必要要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比如科学家的研究、学者的报告,书上的资料等。

三、分析与总结

师:这么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种猜想,对于明显不符合实际的猜想,我们应及时排除,以确保更具有价值的假设能得以研究。这样获得的问题,才更可能是一个科学问题。(板书《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

师:哪个假设最不可能成立呢?说说理由。

请同学说出判断的方法和结果。

比如,“不可能是风刮斜的。因为这几天没有大风;另外,窗户晚上还关着,没有北风吹过来。”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查天气预报,还可以实地观察。

记录学生最后留下的科学问题。

师: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猜想都进行探究,因为时间、能力、条件等都是有限的,怎么办呢?我们常常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来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时又要对这些猜想进行选择,可以用观察、访问、分析等方法选出可能成立的假设,选出科学的问题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四、计划与组织

师: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怎么进行实验呢?请同学们讨论你们所选问题的实验思路。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交流。重点是思路的调整和肯定,材料的准备。

师: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思路,我们可以在这节课后准备好我们的实验材料。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什么因素?

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拿小麦来说,它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蚜虫、蝗虫、鼠、鸟类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二、为什么植物也会动?

高等植物不能象动物一样自由移动整体的位置,但植物体的器官(根、茎、叶、花)在空间可以产生移动,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就是植物的运动。高等植物的运动主要有两种类型: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1、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凡运动方向朝向刺激一方的为正向性,背向刺激一方的为负向性。多发生在根和茎部。向性运动的种类与刺激的种类有关。光、重力、水分和化学物质均可引起向性运动,分别称作向光性、向重力性、向水性和向化性。受到刺激的一侧与另一侧的生长速度不同而发生弯曲,所以向性运动只发生在正在生长的区域。切去生长区域或停止生长的部位都不会有向性运动。

2、为什么含羞草受到刺激会后叶子会合上?

感性运动的定义: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含羞草普遍生长在经常有暴雨的热带,每当大雨来临时,最初落到植株上的几滴雨点,就能够使小叶合拢、叶柄下垂,这样,当雨水猛烈下降时,可以使整个植株免遭伤害;

3、为什么向日葵的花会随太阳的移动而移动?

植物随光的方向而弯曲的能力称为向光性,向光性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植物感受光的位置主要有茎尖、根尖、胚芽鞘尖端、叶片或生长中的茎。有的器官向着光的方向生长;有的器官背向光的方向生长;有的器官与射来的光成垂直方向生长。由于植物的茎有向光性的特点,所以叶子能尽量处于最适宜利用光的位置。某些植物的生长旺盛的叶子对阳光方向改变的反应很快,它们竟能随着太阳的运动而转动,例如向日葵和棉花等。

4、棉花、向日葵和花生等植物顶端(最上面的新长出来的部位,不仅仅是花)在一日中随阳光而转动,即所谓的太阳追踪,叶片与光垂直。向日葵的向阳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葵花白天随太阳由东而西转动,正午时分朝南而转向西方,到夜间八点半钟左右由西而东转,至于夜葵花已朝向东方而并非在第2天太阳初升时才从西而转向东方的。葵花的运动机制尚无深入的研究。

5、植物的根为什么都向下生长?

地球上的植物在重力影响下,保持一定方向生长的特性这就是向重力性。如茎向上生长,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方向相反,是负向重力性的表现;根向下生长,和重力方向相同,是正向重力性。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这样,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在无重力作用的外层空间,将植物由直立改为水平放置,则植物继续径直生长,不会出现弯曲现象。

当这些植物的茎横放或植株倒伏时,开始呈负向重力性反应,下侧积累较多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生长快,节间向上弯曲生长。仔细观察,会发现:买来的小葱,平放在家里。过两天,葱的新叶向上翘起的现象,这就是负向重力性。还有倾倒了的植物,茎叶会向上生长。

6、为什么牵牛花的茎会绕着树枝转?

达尔文在观察西番莲卷须向支柱快速弯曲运动时发现,卷须的末梢接触到支柱后,在20~30秒内就能激发出明显的弯曲来。他认为这样快速的运动不是向光性生长的机理所能解释的,并大胆提出:卷须的向触性运动是靠电波传递和原生质收缩来实现的。牵牛花的茎也是这样,黄瓜、丝瓜的须能自己缠绕着竹竿也是这个原因。

7、为什么养花要施肥?

肥料是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适合的肥料能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果,促进植物的生长。肥料中的化学物质在植物周围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生长变化称为植物的向化性,如作物根部朝向肥料较多的土壤生长。

8、为什么养花要浇水?

水分不只是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须的(1﹪)。植物中的养分的传输也需要水分,就像人体的血液。同时植物体内的水分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在盛夏的季节,植物的叶子大量的蒸发水分,就降低了自身的温度。植物主要靠根吸收水分。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植物根趋向较湿地方生长的特性称植物的向水性。由于根系吸水,根系附近水分减少,而水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很慢,所以根从土壤中获得水分主要是通过根系不断生长。根的向水性有利于根系不断占据土壤中较湿的区域。土壤中水分过多,以致土壤通风不良时,常常看到根向相反的方向生长。这是因为高等植物的根对氧具有显著的正向性。所以,浇水要适量。

三、光合作用与哪些条件有关?

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吸收的水分、二氧化碳、微量元素在绿叶里通过阳光照射,产生动物需要的氧气和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这些养分就长成了新的叶子、花朵、种子、长粗长高了茎和根。光合作用为植物的生长制造了必须的养分。

1、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所以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

根据对光照强度需要的不同,可把植物分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两类。阳生植物要求充分直射日光,才能生长或生长良好,如马尾松和白桦。阴生植物是适宜于生长在荫蔽环境中,例如胡椒和酢浆草,它们在完全日照下反而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所以适应不同的光照,是与它们的生理特性和形态特征的不同有关。

2、农作物虽然没有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之分,但不同作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二氧化碳,陆生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叶片气孔进入叶子。浸没在水中的绿色植物,其光合作用的碳源是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碳酸盐和重碳酸盐。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梳理:

上课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土壤与植物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搜索关于土壤与植物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四、学习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并能学会做到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得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4、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并知道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活动材料准备:有关植物与土壤的资料、赞美土壤的诗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等。

七、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对植物生长作用的有关图文资料,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学习内容。)

(二)猜想假设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

(三)制定方案

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汇报讨论结果。

(四)实验探究

1、交流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小组同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观察、思考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总结:土壤对植物的生长作用。

2、探究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教师出示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积极思考“相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进行探究:不同种类的土壤对同一种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参与到各个小组中,引导学生注意的问题:

(1)要选择哪种植物与哪几种不同的土壤?

(2)要保持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把同样大小的豆苗分别种植在三个相同的花盆中,里面装有同样多的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浇同样多的水,放在相同的环境下。

动员学生:(实验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要坚持不懈的管理与记录。每一个月我们要召开一次

成果展示会,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多。

本实验学习效果不明显,需要长时间观察。作为教师要提示学生进行中长期科学探究思想准备,要有坚持性,有目的对此方面加以训练。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自行设计实验、大胆猜想及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展示交流

1、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资料。

2、教师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

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土壤。如,诗歌、手抄报、唱歌、演讲、绘画等等。也可以合作进行。

4、评价活动,主要开展自评与互评来评价,从搜集资料,方案设计、猜想与预测、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进行。

(六)延伸创新

1、继续观察、记录实验情况。

2、到田间地头去采访、调查《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并写出采访记录或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知识,尤其是新科技方面资料,努力使活动落到实处。

八:教学评价设计: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实物奖励,发放标志性科学奖章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都可应用到科学教学中去,以此,调动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而且这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九:设计特色简述:

1、把科学课程的目标落到实处。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2、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我本着就近的原则给他们分组,每组学习最好的那个学生为组长,字写得最好的那个学生为记录员。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纪律、安全、组织、分配带材料等工作,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在教学中逐渐教会他们怎样组织实验、交流、带材料、作记录,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原则上让学生先自评、再在小组内评,再推荐优秀学生在班上评。

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它承载着科学教学的所有价值,但现实却不能让我们每节课都这样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于探究的内容、核心内容、重要的内容设计并开展探究式教学,如果探究的问题超过两个,则次要的内容要用其它方法进行变通。探究时,要独立与合作结合起来,能分组做实验就分组做,不能分组做的老师要演示实验,不能演示实验的,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设计。总之,尽自己最大努力坚决、合理进行探究式教学。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类别:┊作者:周学松┊发布日期:202_-6-7 17:21:00

让科学课堂彰显生活特色

——《杯子变热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东营市实验小学 曹丽红

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是我们在课改理念和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对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追求。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就要求我们能够把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悟科学本源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使我们的教学从科学世界回到感性、具体、现实、流动的生活中来。下面结合《杯子变热了》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杯子变热了》。【教学设计理念】

1、科学课堂回归生活。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同时,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指出课程要回归生活。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透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生活中随时随处有科学。

2、注重评价,于细节处导行。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靠“说”靠“教”养成的,而是以各种课堂活动作为载体,以学生的试验设计、认真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于每一个细节之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而长期形成的。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借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探究“热是怎样在固体中的传递”的。

2、能在实验的设计和探究中,逐步养成善于交流、认真倾听、善于向他人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

3、知道热传导的基本特征、不同物体传递热的能力是不同的,可以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道体两种类型。

【材料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

1、涂好腊油的圆铁片、长铝条、方铝片各3片,酒精灯、钳子、火柴。

2、泡沫条、铜棒、铁棒、玻璃片、铅笔、竹筷、塑料棒、瓷勺、杯子、热水等。

教师演示材料:

两个完全一样的带盖不锈钢辈子、蜡烛、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师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带盖不锈钢杯子提问:老师这里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里面分别装了凉水和热水,不打开盖子,谁能判断出哪个杯子里装有热水?

2、学生判断:用手摸,热的杯子里装的是热水。师追问:你断定这个杯子里装有热水的依据是因为——?(师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3、师谈话:杯子变热了,这时,我心中自然就冒出了问号,假如是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4、学生质疑:

5、师归结问题,引导出探究重点:杯子是怎样变热的?(板书“?”)(设计意图:采用问题式引入,让学生在借助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那个解决问题,能更加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为有效问题的产生创设良好的铺垫。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来自生活,)

(二)、探究活动一:热是怎样在物体中传递的。

1、指明探究方向:

师:有了疑问,就要研究,就得有研究方法,如果老师提供给你们材料,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能),如果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好,我就拍手提示你好吗。

下面听清要求:打开盒子,看看里面的材料,然后设计出你们的实验方案。(设计意图:用拍手提示同学们迅速从讨论状态回到课堂,既不统一强制,又能防止学生没有时间观念。提出实验要求时,“要求”二字先入耳,避免学生无目的行动。)

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实验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补充提示。重点解决:

A:钳子的作用:安全,防止烫伤。B: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盖盖灭,严禁用嘴吹。C:借助彩色蜡的融化观察热在物体中的传递。

(设计意图:学生的猜测根植于他们的经验,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在实验设计中,通过各小组的不同设想和对存在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相互碰撞,使实验设计得以完善。同时借助生活材料,使内在的“热传递”得以外显,形象直观、方便观察。)

4、学生实验探究。

师:结合刚才我们的讨论,先完善好你们的实验方案,再进行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单。

5、研究汇报:

汇报要求:要想取得发言权,必须先对前面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然后才能发言,相同的内容不要重复,否则取消发言权。

(设计意图:利用对汇报要求中的评价手段,提醒学生注意倾听,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品质。同时利用实验报告单,引导学生重点突出、条理分明的进行汇报,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6、教师小结:通过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实验,同学们发现了同一个现象:,热都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向温度低的地方,像这样在固体中传递热的方式科学上称为传导。(板书:传导)。

7、解释生活现象:现在,谁能解释杯子是怎样变热的?

师谈话:其实,像这种传递热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设计意图:生活实际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在,利用科学道理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从科学探究再次回到生活中来。此环节中,如果学生提到勺子,教师要注意加以利用,过渡到下一环节。)

(三)、探究活动二:物体传递热的能力相同吗。

1、引出探究话题: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勺子,生活中的汤勺一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学生解释。

师:从同学们的解释中老师听出一件事来:不同的材料,传递热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再来通过实验模拟看看。(师出示装有实验器材的杯子)我把各种不同的材料装进杯子中,我们可以用什么代替热汤?(热水)好,老师给你提供热水,记住,实验完后,把热的和不热的物体分开,这样方便汇报。

3、学生验证。

4、学生汇报。

提出汇报要求:这次我们汇报的要求有所改变。因为每个小组的实验材料都不相同,所以其他小组汇报时,要认真倾听,相同的内容标出来,不再汇报,他有你们没有的内容,听清记在脑子里,这是你们向同学学得的知识。他没有你有的内容,请你起来补充,让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收获,好吗?

(要求目的:利用汇报环节,继续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优良习惯,同时也渗透了善于向他人学习的意识)

5、教师小结:不同物体传递热的能力是不同的,容易传递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到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其实,人们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生活服务:当需要热的时候,就用热的良导体材料,不需要热和防止热量散发的时候,就用热得不良导体材料。你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吗?

6、解释生活现象:还是让我们回到厨房中,探索一下厨房中的科学吧。(课件播放铁锅、铁勺图片)

(四)、课堂评价:

(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整理、反思。)

(五)、拓展活动:

师:人类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道理,提高科技水平,反过来,又用发达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套用一句话,就是来自生活,服务生活。你们愿意用自己的智慧改善我们的生活吗?好,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家杯子厂进行的市场调查,通过调查他们发现:现在市场上适合小学生用的、活泼可爱的、便于携带的、不怕磕碰的、还要不能烫手的杯子太少了,于是就想开发研制一种新型的小学生专用杯,现在正在征求设计稿,你们能用自己的知识设计一款符合要求的新型杯子吗?那就请你们课下完成这项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生活用品设计,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

【教学反思】

通过《杯子变热了》这一典型课例的教学实践过程,对如何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让科学学习回归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如何把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在科学课堂上彰显生活特色,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生活废物中选取实验材料,体现生活中处处、时时可以进行科学探究。二是在实验探究的实施过程中,借助生活情景和经验,促进有效问题的产生,明确研究方向。三是从生活问题入手,到生活问题结课,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杯子变热了》的教学设计还不够完善,如利用酒精灯给易拉罐皮加热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把涂在上面的蜡烛点燃,就看不到预想的实验现象;如果蜡油涂的过多或是倾斜加热,都很容易把蜡油滴在桌子上,给学生每组准备3片实验材料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位置加热,观察不同情况下热的传递,但有些小组并没有想到等等。这一些都值得我在今后得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改进、积累。我始终坚信:让学生从生活走向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这才是科学教学的真谛。让科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彰显生活特色是我对课堂教学不断追求的目标。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让科学课堂彰显生活特色

——《杯子变热了》

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是我们在课改理念和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对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追求。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就要求我们能够把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悟科学本源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使我们的教学从科学世界回到感性、具体、现实、流动的生活中来。下面结合《杯子变热了》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杯子变热了》。【教学设计理念】

1、科学课堂回归生活。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同时,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指出课程要回归生活。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透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生活中随时随处有科学。

2、注重评价,于细节处导行。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靠“说”靠“教”养成的,而是以各种课堂活动作为载体,以学生的试验设计、认真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于每一个细节之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而长期形成的。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借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探究“热是怎样在固体中的传递”的。

2、能在实验的设计和探究中,逐步养成善于交流、认真倾听、善于向他人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

3、知道热传导的基本特征、不同物体传递热的能力是不同的,可以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道体两种类型。

【材料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

1、涂好腊油的圆铁片、长铝条、方铝片各3片,酒精灯、钳子、火柴。

2、泡沫条、铜棒、铁棒、玻璃片、铅笔、竹筷、塑料棒、瓷勺、杯子、热水等。

教师演示材料:

两个完全一样的带盖不锈钢辈子、蜡烛、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师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带盖不锈钢杯子提问:老师这里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里面分别装了凉水和热水,不打开盖子,谁能判断出哪个杯子里装有热水?

2、学生判断:用手摸,热的杯子里装的是热水。师追问:你断定这个杯子里装有热水的依据是因为——?(师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3、师谈话:杯子变热了,这时,我心中自然就冒出了问号,假如是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4、学生质疑:

5、师归结问题,引导出探究重点:杯子是怎样变热的?(板书“?”)(设计意图:采用问题式引入,让学生在借助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那个解决问题,能更加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为有效问题的产生创设良好的铺垫。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来自生活,)

(二)、探究活动一:热是怎样在物体中传递的。

1、指明探究方向:

师:有了疑问,就要研究,就得有研究方法,如果老师提供给你们材料,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能),如果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好,我就拍手提示你好吗。

下面听清要求:打开盒子,看看里面的材料,然后设计出你们的实验方案。(设计意图:用拍手提示同学们迅速从讨论状态回到课堂,既不统一强制,又能防止学生没有时间观念。提出实验要求时,“要求”二字先入耳,避免学生无目的行动。)

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实验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补充提示。重点解决:

A:钳子的作用:安全,防止烫伤。B: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盖盖灭,严禁用嘴吹。C:借助彩色蜡的融化观察热在物体中的传递。

(设计意图:学生的猜测根植于他们的经验,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在实验设计中,通过各小组的不同设想和对存在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相互碰撞,使实验设计得以完善。同时借助生活材料,使内在的“热传递”得以外显,形象直观、方便观察。)

4、学生实验探究。

师:结合刚才我们的讨论,先完善好你们的实验方案,再进行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单。

5、研究汇报:

汇报要求:要想取得发言权,必须先对前面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然后才能发言,相同的内容不要重复,否则取消发言权。

(设计意图:利用对汇报要求中的评价手段,提醒学生注意倾听,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品质。同时利用实验报告单,引导学生重点突出、条理分明的进行汇报,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6、教师小结:通过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实验,同学们发现了同一个现象:,热都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向温度低的地方,像这样在固体中传递热的方式科学上称为传导。(板书:传导)。

7、解释生活现象:现在,谁能解释杯子是怎样变热的?

师谈话:其实,像这种传递热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设计意图:生活实际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在,利用科学道理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从科学探究再次回到生活中来。此环节中,如果学生提到勺子,教师要注意加以利用,过渡到下一环节。)

(三)、探究活动二:物体传递热的能力相同吗。

1、引出探究话题: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勺子,生活中的汤勺一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学生解释。

师:从同学们的解释中老师听出一件事来:不同的材料,传递热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再来通过实验模拟看看。(师出示装有实验器材的杯子)我把各种不同的材料装进杯子中,我们可以用什么代替热汤?(热水)好,老师给你提供热水,记住,实验完后,把热的和不热的物体分开,这样方便汇报。

3、学生验证。

4、学生汇报。

提出汇报要求:这次我们汇报的要求有所改变。因为每个小组的实验材料都不相同,所以其他小组汇报时,要认真倾听,相同的内容标出来,不再汇报,他有你们没有的内容,听清记在脑子里,这是你们向同学学得的知识。他没有你有的内容,请你起来补充,让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收获,好吗?

(要求目的:利用汇报环节,继续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优良习惯,同时也渗透了善于向他人学习的意识)

5、教师小结:不同物体传递热的能力是不同的,容易传递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到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其实,人们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生活服务:当需要热的时候,就用热的良导体材料,不需要热和防止热量散发的时候,就用热得不良导体材料。你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吗?

(四)、课堂评价:

(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整理、反思。)

(五)、拓展活动:

师:人类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道理,提高科技水平,反过来,又用发达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套用一句话,就是来自生活,服务生活。你们愿意用自己的智慧改善我们的生活吗?好,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家杯子厂进行的市场调查,通过调查他们发现:现在市场上适合小学生用的、活泼可爱的、便于携带的、不怕磕碰的、还要不能烫手的杯子太少了,于是就想开发研制一种新型的小学生专用杯,现在正在征求设计稿,你们能用自己的知识设计一款符合要求的新型杯子吗?那就请你们课下完成这项任务。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生活用品设计,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

1.观看视频

(1)教学设计的思考过程(2)教学设计模版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

比较学习前后自己多教学设计的理解并与同伴交流。(三)需要提交的作业 1.分析一学期的教材,要有知识结构图;有学生学习分析(在学生学习新知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重点和难点; 2.完成两节课的教学设计; 3.完成三个活动片段设计。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

问题情境

教师每天都要备课,每位教师都有自己备课的方式和经验,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与其他教师交流过备课的体会,特别是没有系统地思考过自己在备课中存在什么问题,还有那些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学习要求:

1.明确教师“备好课”的标准,知道每项内容中的要点是什么。2.根据要点,以分析、实证的方法,反思自己在每个方面做到了什么程度,今后应在哪些方面提高。

3.掌握课堂观察的要点,学会观察与分析其他教师的教学。

一、教学设计的思考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实施之前,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进行的决策。

教学设计的思考过程一般包括: l

分析教材 l

分析学生 l

确定目标 l

确定重点和难点 l

设计过程

l

选择教学策略与资源 l

设计评价等。

(一)正确地理解教材 正确理解教材包括两个层次:

一般水平:能够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划出概念图或思维导图;高级水平:能够整体把握教材,包括能够分析知识(能力)发展的纵横向联系,把具体知识(能力)放在一个知识(能力)框架中解读,挖掘知识(能力)的教育价值。

1.能够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划出概念图或思维导图。例如教科版教材中关于“浮力”的 一个单元。

首先,让我们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1)观察物体的沉浮、同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渗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影响沉浮的因素)

(2)进一步探究物体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渗透变量控制的思想,当物体的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越容易下沉,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体积越小的越容易下沉。教师要清楚内容“(1)”和“(2)”是从密度的角度讨论物体的沉与浮,即比水的密度大的物体在水中下沉。)(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学生发现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4)做一艘小船(哪个装的货物多、用其他材料造船)让学生想办法改变物体的形状,使排开水的 体积越大越好。另外又让学生试着换用其他材料造船,即体积,相同质量不同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教师要清楚内容“(3)”和“(4)”转向从阿基米德定律的角度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体积大小有关。(5)感受与测量物体所受的浮力,从水中的物体受力平衡的角度讨论浮力。

(6)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进一步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中下沉程度不同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时)受到水的浮力的变化。教师要清楚内容“(5)”和“(6)”又转向从物体在水中受力平衡的角度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在不同的液体中(如水和盐水,实际上是密度不同的液体)同一物体的沉浮情况不同,即在密度大的液体中物体更容易上浮。

(8)探索马铃薯在液体中沉浮的秘密

最后,让学生综合利用上面学习到的关于物体沉浮的知识解决一个有趣味的 实际问题。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只有在初中阶段对“力”有了一定的理解,对浮力有了充分的感受,再多角度认识浮力,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而绝大多数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可想而知,如果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对教材进行分析,只是单纯地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和顺序讲,尽管探究活动非常丰富,最终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很容易造成非常混乱的认识。如果有了上述分析,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采取两种策略,第一种是有意识把本 单元的内容分成五个部分,①②③④⑤强调从多个角度认识浮力。备课与讲课中着力在学生头脑中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在每项探究活动中,强调探究的目的和观察的要点,尽可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第二种方法是把教材当做学习资源,使学生重点从一个角度认识浮力,比如从体积和质量影响物体沉浮的角度,突出变量的识别和控制技能,使学生练习实验设计。把其他内容作为阅读材料,使学生理解更多的关于浮力的知识。或者从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沉入水中体积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反复练习测力计的使用,使学生形成收集数据,从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把其他内容作为阅读材料处理。

2.整体把握教材

如小学阶段关于水的内容很多,整体上是从多角度认识水。有关水的事实可以归纳如下:

教师在备课中既要有整体观念,又要把握不同角度认识水时所承载的探究技能,如观察、实验、社会调查、记录等。

整体把握教材包括能够分析知识(能力)发展的纵横向联系,把具体知识(能力)放在一个知识(能力)框架中解读,挖掘知识(能力)的教育价值。

例1:分析知识发展的纵横向联系,把具体知识放在一个知识框架中解读,挖掘知识的教育价值。

教师可以提供素材让学生比较哺乳动物眼睛的位置(例如猫和兔子、马和老虎等)使学生发现哺乳动物的食性不同,眼睛的位置也不同,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发现不同食性的动物,牙齿的构造也不同,建立“植食动物”与“肉食动物”等概念。

进一步可以把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其他种类的动物,如鸟类,鸟的吃的食物不同,鸟的喙也不同,还可以发现鸟的生活习性不同趾爪也不同等。在感知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越过“表象性概念(统摄范围较小的概念)” 植食动物、肉食动物等,渗透“生物体器官的构造与其生活习性具有适应关系”这是生物学看待问题的视角之一,是统摄范围更大的“核心概念”。

以上过程被奥苏伯尔称为“上位学习”。

当学生建立了这种统摄范围更大的核心概念以后,可以应用核心概念,把在这个概念统摄范围内的事实性知识同化,扩展或改善已经形成的认识。如分析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本领;还可以扩展到分析植物,分析种子的传播方式与种子的构造之间内在的关系;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根、茎、叶的形态不同,例如可以引导学生用建立起来的核心概念分析生活在干旱地带的植物与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带的植物根、茎、叶的形态不同,靠风传播花粉的风媒花与靠蜜蜂等传播花粉的虫媒花的花冠,„„。像这样,使学生运用已经形成的核心概念自己分析新情景下的问题,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被奥苏伯尔称为“下位学习”。这样小学科学中许多生物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被表现出来,学生学会联系地看问题,这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例2.整体把握教材包括能够分析能力发展的纵横向联系,把具体技能放在一个能力框架中解读,挖掘探究能力的教育价值。

例如,小学阶段有许多素材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类能力,教师应整体把握这些素材。启蒙阶段可以由教师给出一个比较要素或分类标准,让学生按照给出的比较要素或分类标准比较或分类。进一步学习阶段,可以告诉学生比较要素或分类标准都应该选择典型、稳定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事物典型、稳定的特征,理解为什么要选择这些特征作为比较要素或分类标准。应用阶段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比较要素或分类标准。在学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应选择不同的内容素材为载体,例如开始可以根据物体可观察的特征如,在水中是否溶解、沉与浮,等特征分类,进一步可以用物体可测量的特征如是否导电或导热分类。

在小学阶段渗透实验设计时要考虑变量的识别与控制。中低年级学生设计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种子萌发与空气、温度、水分等条件有关,在设计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时,三份实验要使用同样的种子,土压得一样实,都放在向阳处,一份每天浇水,第二份隔天浇水,第三份不浇水。在设计影响物体沉与浮的因素实验时,要用同种物质,体积相同,看质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在讨论物质溶解难易问题时,要使用相同的溶剂、溶剂的量相同,温度相同、搅拌程度相同,才能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情况。在探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时,要固定重力作用点及其与支点的距离,才能够发现要保持杠杆平衡,阻力与阻力作用点与指点距离的关系„„.变量的识别和控制贯穿整个自然科学学习过程,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把握教材,逐步渗透变量识别和控制的思想。

(二)实证性地分析学生情况

建钩主义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识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经常按照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方法有选择地接受教师给予的信息,自己去建钩事物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分析学生在学生学习新知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

例如,在五年级,有的教师用木棍撬石头的模型来讲解什么是杠杆、杠杆的组成和作用,紧接着让学生使用杠杆尺(支点在中部固定,有刻度的直尺)来探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如果关注学生的表现,就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把刚刚讲完的杠杆与自己使用的杠杆尺联系起来,尽管探究活动进行得非常非常活跃、很有兴趣,但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并没有运用重力作用点及其与支点的距离,阻力作用点及其与支点的距离等概念。这表明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比较大的“台阶”,即认识用来撬石头的木棍与杠杆尺虽然表面上是两件东西,但是本质相同。能够这样看待问题的学生是具有初步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生,而五年级的学生中仍然有相当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给学生搭设“脚手架”帮助学生完成想抽象思维的过渡,并在今后的备课中把这一点加上。学生认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靠教师的主观估计,应立足于课堂观察,从学生的表现中发现问题,这样才识实证性地研究学生。

(三)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例如在“声音”单元中,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振动产生声音。但是如果注意倾听学生的表达时,就会发现,由于现象是同时发生的,使有些学生弄不清楚究竟是“声音产生振动”还是“振动产生声音”。这实际上就成为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的策略之一是“辨析”,即让学生从另外的角度获得体验,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解决“怎样使声音消失?”,有的学生认为“堵住耳朵就能够使声音消失”,有的学生就会想到“想办法停止发生物体的振动”声音就会消失。通过这一的活动,就可以是学生头脑中建立振动产生声音的明晰的认识。

(四)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

有些教师在撰写课时目标时,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是按照内容把单元教学目标搬上,不具体;过程方法目标抽象,放在哪个年级和什么样的内容都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更为笼统,甚至于从小学到大学都可以使用。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和自己教学效果的预想,应符合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表述具体,具有可观察或可检测性。过程与方法目标与知识内容有机结合,表述有可操作性。三维目标表现为一个过程的多个方面,能进行有机整合。例如,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一课

(五)合理地安排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安排要兼顾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例如前面举例说明的“浮力”单元,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逻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才可以设计一条主线使学生感知浮力,其他内容作为多角度认识浮力的素材,而不至于仅按照教材一节一节的讲,不能分清几项内容的角度,造成学生逻辑上的混乱。有如,前面举例说明的教师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上、下位关系,显示出很强的逻辑性。

丰富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观测和调整。

(六)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和资源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合理使用多种互动、小组合作、多媒体等教学形式;设计有效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灵活运用语言、板书、强化、反馈等基本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1.合理使用多种互动、小组合作、多媒体等教学形式

教师对互动、合作等教学形式的理解和组织不当,经常会造成或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例如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自己说出结论或概括观察到的事实,而不是教师讲出来,对一个学生反复追问、启发,当教师与一个学生对话时间超过一分半时,教师认为全班的学生都在关注他们的对话,思考他提出的问题,而如果实际观察一下学生的状态,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已经走神,即使是好学生也已经涣散,只有坐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周围,在教师视线之内的几个学生在认真地听着。因此教师在提问和追问一个学生时,要随时观察和引导全班学生。

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想出怎样回答,只有个别学生举手,教师为了不耽误时间,就请举手的同学回答,然后接着讲下去。时间长了,如果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境,当教师再提出问题时,学生就形成“等待、依赖的心态”,等着有同学回答,而自己并不努力思考。因此当教师提出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想出怎样回答时,教师要善于把问题化小、化简给学生搭建思考的“脚手架”。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什么水平的学生回答?”、“什么样的内容适于小组合作学习?”、“什么内容需要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2.选择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

教师选择什么样的策略突破难点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例如“凝结”一课,教师从冰箱中拿出一瓶矿泉水,一会儿,学生就能够观察到瓶壁上的水珠,使凝结现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但是不少学生认为水珠的出现是因为瓶子中的矿泉水渗出,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凝结的概念。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有的教师就用橘子汁做这个实验,教师用纸擦瓶壁上的水珠,并向学生展示水珠与瓶子里的液体不同,是无色、无味的,以此不是从瓶子里渗出的。但是学生仍然认为“瓶子里有橘子汁和水,橘子汁没有渗出,水渗出来”。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采取了如下策略来突破这个难点:在一个杯子里装入一些水,再向水中加一块冰,放在托盘天平上,加砝码,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让学生观察,水杯壁上逐渐出现水珠,同时天平也不在再处于平衡状态,而是逐渐倾向水杯的一方。教师启发学生道:“如果水珠是从水杯中渗出来的,天平应该不会倾斜。”“天平的倾斜说明了什么?”

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教师在讲解空气的组成时,强调“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还有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学生对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事实已经忘记了,因此在观察到凝结现象后,不能自动把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事实联系起来思考。3.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的

教师要学会对资源进行分析,如:资源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作用;资源与教学环节的匹配等。例如用ppt 代替板书比教师直接书写板书效果要差很多,因为板书可以表现出课堂教学的内容梗概并滞留在黑板上,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帮助、提醒和强化的作用,而幻灯片则不具备上述功能。教师应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多种资源,如文本、社会、环境、多种媒体等。特别是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水、土壤、植物等资源,教师要有利用身边资源的意识。例如可以随着农田作物的播种、发芽、生长、繁殖、成熟来将植物的器官与生长发育,并把土壤和水中的一些内容综合一起学习。

(七)设计评价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还要根据内容设计学生活动记录单、反馈单,从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设计教师课堂观察记录表,以多种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 掌握命题的基本技能,能够设计或选择课后的练习题,能够评价练习题的效用,积累有效练习;

把上述资料有序整理,作为教学反思的一些依据。关于评价的具体内容在其他课程中还要详细谈到。

二、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分析要素的基础上

第一,要运用系统化方法,系统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而不能孤立片面地处理教学中的各个具体问题;

第二,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这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第三,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三、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2.学情分析

3.重点和难点(包括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4.教学过程 5.教学资源 6.评价设计

(二)教学设计概要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