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作文情景教学教育论文
初中作文情景教学教育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作文情景教学教育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初中作文情景教学法实施背景
1、写作技巧指导不够生动,写作能力“低位徘徊”。
部分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没有能够对作前指导方式进行改进与优化,还是习惯于简单的讲述作文写作要求,其余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这种“放羊式”的作前指导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而且降低了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缺乏了形象的技巧指导,作文难度明显增强,写作能力处于低位徘徊。
2、学生写作存在畏难情绪,写作兴趣“索然无味”。
作文、阅读与文言文号称初中语文学习三难,而作文又首当其冲。许多学生因为缺乏有效的引导,写作不得要领,学习难度明显增加,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如果教师没有加以及时的疏导,也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在学习压力和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对作文的写作兴趣会明显下降。初中作文情景教学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出发点在于改变学生素材不足的状况,语文提高作前指导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升更快。
二、初中作文情景教学法实施的基本路径
1、带领学生拜访人物,形象观察与详细了解。
人物描写是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重要版块,许多学生对人物描写不够生动传神,事例缺乏真实感。对此,笔者运用情景教学法将课堂搬进社区、搬进生活,带领学生拜访所熟悉的一些人物,如桃李满天下的老教师、为交通事业做出贡献的劳模清洁工,以及妙手回春的医生等等。笔者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组织学生进行走访,听取他们讲述自己的事迹。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人物进行认真观察,抓住其肖像特点以及事迹的精华,在写作过程中能够保证肖像描写更加传神,所选取的事迹更具代表性,具有较强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这样的拜访活动能够让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人物观察,同时获得了生动详实的素材案例。
2、带领学生参观景物,仔细观看和现场指导。
写景类文章也是学生颇感头疼的一大内容,学生脑海中既缺乏直观的形象,同时也缺乏写作的技巧。在这一类型的`写作中,笔者带领学生走进家乡的景点,带领学生放松心情、认真观察,领悟美丽的景色以及享受带来的好心情。学生身心放松之后,笔者指导他们开展观察,分析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在每一处景观或事物的观察中应当抓住哪些特点。
所到之处都让学生开展这一处景物特点的观察叙述,帮助学生能够抓住各部分的特点及表现其景色的优美。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亲临实地观察了景物、增加了感性认识,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得到了教师的及时指导,对于描写的顺序、应当抓住那些关键环节、如何表现景物的特点等方面,具有了更为全面直观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深刻感悟和提炼主题。
为了提高学生自己搜集整理素材、发掘提炼思想主题的能力,笔者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掘主题、积累素材,为作文写作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领悟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笔者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生活、走进社区、走进繁华的街道,了解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的显著变化、城市建设取得的长足进步等等,并向学生出示了改革开放前本地区的一些图片、数据资料,要求学生向家庭成员了解改革开放前的生活条件,以这样的鲜明对比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成就的直观认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提炼出颂扬改革开放、颂扬社会主义制度、颂扬党的坚强领导等方面的深刻主题,有效提高了学生构思、创意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素材积累,提高技巧掌握效果,而且活跃了教学氛围、激发了写作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帮助,具有推广价值。
第二篇:情景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教学模式,它是依据教育学、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论原则,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在认知活动中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愉快教学。
关键词: 创设情境 乐趣 策略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从教和学需要出发,师生利用、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以生活展现的情境、以实物演示的情境、以图画再现的情境、以音乐渲染的情境、以表演体会的情境、以语言描绘的情境,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来创设出课堂教学情境,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情境教学体现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已经被老师们作为激发学生、深化教学、活跃课堂、创造思维等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之一。
一、引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学习动机
创设某种情境,造成一种悬念、一种氛围,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参与兴趣,从而促使他们思考、想象和联想。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直观的,对于新奇、直观的事物比对常见、抽象的事物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所以,如能创设合适的情境,便很容易诱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创造性教学的第一步。而兴趣、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创造性教学模式十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这就为儿童创新动机的激发提供了契机。因为儿童的学习动机更多地被感情驱使,所以情境教学强调在连续动态的情境中不断地维持、强化儿童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动机与情境之间良性的互动。如讲解古诗《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在布置学生集体朗诵时,配上课前选择的音乐,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朗诵,不但体会到了音乐的美,还体会到了古诗中美的境界,如身临其境,二者合一,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对诗的理解更加全面。这样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又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引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学习动机。
二、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为学习语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围的教学方式。如我教学一年级语文课《小小的船》。这四句短短的韵文,前两句写“我”在地上看天上的月亮“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只“小船”,后两句写“我”已经坐上月亮,在月亮上看见蓝天和星星。作者把月亮比作“小船”,就是作者想象作用下及其生动的比喻,巧妙地流露出“我”想飞上天,坐上月亮的奇想。在课堂上教师创设的“看月亮”、“坐上月亮”的情境是诗中情境的再现,教师启发儿童展开思维进入情境,是完全顺应了诗人的思路和情感的起伏。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重要手段。情境具有客观性,真实性、虚拟性、典型性、情意性等特点。在对情境的作用达到共识的今天,创设有效的情境便成了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1.从教材出发;
2.运用直观的手段,让情境的强度逐步加深;
3.让教师的语言描绘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使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4.在情境中始终注意教材语言文字的落实,即对教材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5.创设真实性的、客观的教学情境,使语文学习融进学生的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创设真实、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解决问题。6.创设导语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7.创设问题性的教学情境,开发学生思维。
8.教学情境必须以教材、以学生生活实际为蓝本,必须为教学服务。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真实性、客观性、问题性。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设教学环境,运用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中,经历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形成过程,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突出教学实质,不能喧宾夺主,或画蛇添足。
四.注重情境教学规律,循序渐进
采用“情景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1、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
2、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
3、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采用情景教学,注重情境教学规律,运用的得当,更有利于进行字、行、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收效尤甚,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画面,备好情景教学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五.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情境更直观
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使语文教学更接近真实。但虚拟的情境,有时也会产生虚幻。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费尽心机创设情境,声、光、电、形一齐上阵,表面看热热闹闹,效果却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情景创设中走入了误区。在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效、高效的今天,我们不能不对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进行认真思考,还情境教学以本来面目,使情境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佳环境,使教学情境更直观、实效。
六.情境教学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情境教学在各科教学中应有各科的特色。在语文教学中,自然应遵循语文教学的有关规律。首先,情境概念应该还原为语境,使情境教学真正能成为以提高言语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流派。当情境概念还原为语境后,情境就和学生生活语言相适应,学生的言语能力的形成就能和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相一致起来。
其次,正如我们指出的那样,虚拟情境实质上是与思想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手段,和言语能力的形成没有直接的联系,也不是学生学习语言必需的环境。可以运用语境理论来改造虚拟情境,使其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需要。其创设的情境就必须考虑在特定情境下的交际目标、交际对象、交际关系、交际场合等语境因素,使学生在虚拟情境中的活动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
再次是在不同的语文知识教学中创设不同的情境教学: 1.运用于识字教学。
(1)利用汉字造字原理创设情境,使独体字形象化;
(2)利用汉字结构创设情境,认识形象字的构字特点;
(3)凭借情境丰富语汇,在整体中认读运用。2.运用于阅读教学。
(1)初读──创设情境抓全篇,重在激发动机;
(2)细读──强化情境,理解关键词、句、段;
(3)精读课文──凭借情境品尝语感,欣赏课文精华。3.运用于作文教学。
(1)观察情境,提供源泉;
(2)进入情境,激发动机;
(3)拓宽情境,打开思路;
(4)范文引路,教给方法;
(5)提早起步,螺旋上升。
此外,语境理论指导下的虚拟情境也不再仅仅是执教者一人创设,而是要师生双方共同创设的了,并且在互动中促进对语言的学习和深化。由此可见,在情境教学中,情境概念有必要重新定位,而且也有可能这种重新定位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使学生从生活实际、生活情境中感知新知识,从动手实践中探究新问题,从师生互动中加深对知识及问题认同与巩固,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只要教师运用得当,寓理于情,寓教于乐,将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勃勃生机,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2、《新课程标准》
3、《新课标,新教法》
第三篇:初中教育教学论文
那些遗忘的与念念不忘的———班主任工作之一隅
金寨县金城学校
刘亚红
三年时间恍然而过,回想起这三年的班主任生涯,回想着刚刚送走的那些孩子们,真的是千万般滋味涌上心头,那些遗忘的与念念不忘的就像影片一样一幕一幕定格在眼前。
初期:以爱心抚平孩子的情感荒漠
在外出打工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加入了这一行列。谢鸣鸣的父母常年在北京工作,奶奶去世后,就跟着叔叔婶婶,尽管叔叔婶婶视她为己出。但鸣鸣依然整日沉湎于思母的情绪之中。于是在批改日记时,我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和她谈心,教她如何调节思念之情,告诉她老师就是她可以倾诉可以撒娇的另一个“妈妈”。当她再读日记时,我见她笑了。三年来,我和她一起给她爸爸妈妈发送节日、生日祝贺短信,一起报告在校学习等情况;陪她送她爸上车,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我们俩站在路边,我对她说:你要坚强,快乐,进步,你爸妈在外才能安心工作。目送她爸乘车远去,她笑着说:“老师,我没哭!”可她眼里分明闪着泪光。我怜惜地搂着她,此时此刻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望着她娇小的身影,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又多了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女儿”。我提醒自己隔三差五地和鸣鸣聊聊天,问问她回家后的情况,教她如何和叔叔婶婶相处,教她怎样以实际行动回报叔叔婶婶的照顾之情。三年来,这个孩子积极健康,知书达理,从未因思念母亲而有厌学的情绪。她妈妈常来电话说:鸣鸣每次给他们电话都是乐不可支地说个不停。更巧的是,鸣鸣和我女儿同一天生日,每到那一天,我总会提前准备一份礼物送给她。看着她拿着礼物时开心的样子,我的心里总是又酸又甜。一向听话懂事的郭正鹏老是犯一些小错,我找到他,经过交谈才知道:他想妈妈回来看他就故意和他阿姨闹矛盾,带他的阿姨不明原因就批评他,他每天带着情绪呢。了解真相后,我立即联系他妈妈,告诉她任何人的关心都抵不上妈妈的关爱,希望她能抽时间回来陪孩子一段时间。知道妈妈答应后,郭正鹏笑了。自那以后到毕业,他没有犯过错误,而且学习态度也有变化,在九年级复习阶段,每次月考成绩都有进步,下学期他就是一中的一名学生了。
这学期开学不久,媛媛妈妈得急病过世,我在第一时间里去了她家,可怜的孩子就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样失魂落魄,我搂着她握着她冰冷的小手,我知道此时此刻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尽可能地去关爱她,给她妈妈般的爱。虽然,九年级的教学压力很大,但我总不忘每晚自习后叮嘱她几句。我要让她在失去母爱后能多得到一份师爱。
中期:以细心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班里的一个男孩刚来时,他妈说每天早晨都要喊好久甚至动手打他都不起床,她问我怎么办。我能怎么办?怎不能每天清晨去他们家吧?就只能发短信了:“你起床了吗?老师已经到学校了。”“小懒虫,起来了没?老师给你‘请安’了!”就这样的“请安”游戏,竟改掉了他赖床的坏毛病。自此,他再也没有因赖床挨打或迟到了。不仅如此,他的成绩也始终是名列前茅的。
七八年级时,我们班有三个女孩住校。我去她们宿舍较少,(她们说她们不用我操心的,不会给我惹事的)但我每晚走的时候一定会去和她们告个别,对她们说一声:“丫头们,我走了。你们多吵会,不用学习呀!”她们知道我说的是反话,第二天她们会告诉我最后一节晚自习都做了些什么。三个女孩各有所长,杨兴宇踏 实肯干,勤奋好学,刘欣慰聪明好追星,七年级上学期迷倩倩老师专学数学,我笑她是越过我的头顶看倩倩。我和倩倩合计好,告诉她成绩上不去,我们都不喜欢她了。她保证一定提高成绩,果然她用心了,进步了。记得刚开学那天,她妈妈走了以后,她哭个不停。我叫她到跟前,劝慰她,还说再哭我可要陪她一起哭了,老师可是最好哭的了。这招真灵,她不哭了。我说以后如果想哭就搂着我一起哭吧,她却说从此以后到毕业绝不因为想家哭闹,其他的不算。还真是的,三年中,她再没哭过。她妈还告诉我第一次国庆节放假回家不到两天就吵着来学校,还说她妈说的不如老师说的。八年级时她家搬到了江店凤城,我故意问她怎么不去金江学校,那么近。这个丫头却说舍不得学校,舍不得我,看嘴巴多甜。还有一个腼腆的女孩李钰奇,文静可爱,就是成绩差点。我帮她克服自卑心理,要她们三人互帮互助,杨兴宇负责她的语文、数学,刘欣慰负责她的英语,一年下来,她也进步了。三个女孩也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如今这三个丫头都顺利地毕业了,杨兴宇进了一中实验班,刘欣慰和李钰奇也考入了一中普通班。
放长假的时候,我会记着给一些贪玩的孩子发短信,催问他们作业完成的情况。如暑假时,我每隔半个月给外出探亲的、回老家的孩子:鸣鸣、郭正鹏、林凡、杨兴宇、童椿等发短信问询生活及作业情况,教他们体贴辛劳的父母,做个让人放心的孩子;平时多放一天假,我也发短信给父母很忙的孩子,询问作业,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到了九年级我索性将班里的一些情况和学校里的重要通知群发到家长手机上。
后期:以耐心引导孩子成长进步
八年级是一个半青不熟的年龄,而九年级却是一个羁傲不逊 的阶段。如今回想起来,心里依然难以平静。有些事情真的想忘记可是却挥之不去。
每到九年级总有一些插班生,这些学生中有表现好的,自然也有让人头疼的。有一个男孩从乡镇转来,个头很高,初次见面非常有礼貌,看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他了,九年级的第一个月,他的表现实在无可挑剔,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是好样的。第一次月考居然拿了班级第四名,我心窃喜,总算是来了一个优生。在月考后的家长会上,为了给孩子们鼓劲,我特意分批召开了家长会,将前十名的放在最后一批,并让这十个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会议。在会议上我隆重地把这个孩子介绍给大家,目的是激励他有更优秀的表现,期待他有更大的突破。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刚来时那样专心学习,热情待人了,作业质量也下滑了许多。我先是询问了与他较好的同学,他们都说不清具体原因,我就借课余时间和他聊天,他很聪明,笑眯眯地和我叙话,还说老师我不会让你失望的。他的话多少安慰了我一点。然而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依然没有初入学时的激情和冲劲,其他老师上课时他竟然无精打采。我只好联系他母亲,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母亲回家了,他一人在这里。他母亲走时也没告诉我,谁知道他一人在家会做些什么,难怪会出现眼前的状况。我又找到他对他说一人在这里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告诉老师。就这样,不定时地和他聊聊,说说学习生活,说说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希望他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争取在中考后能进入一中零班。九年级上半学期虽然他偶尔也犯些小错误,但总体来说,还算不错的。照这样下去,上零班是不成问题的。
春节时,我几次给他发短信,鼓励他将落下的课程补一补。他的回音让我觉得他又回到了刚来时的状态。可是我高兴得太早了,这学期开学后不久,他的许多坏习惯就慢慢地暴露出来了,说不文明话,学习成绩一跌再跌。这次我狠狠地批评了他,告诉他老师这样看重他完全是为了他为了他母亲,来这里上学不容易要学会珍惜。为了让他明白他在老师心里和其他同学是一样的,我又特意找了他和前几名的孩子,鼓励他们做最后的冲刺,并一一指出他们各自的优势,希望在拿手科目上夺冠。他当面答应了,然而并没有坚持多久,一份精选物理试卷其他孩子都写完了,可他就写了那么几题。看着他的空白试卷,我觉得心都凉透了,我的努力竟然没有一点成效。果不其然,月考成绩又不尽人意。可他好像一点都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动手打了一个和他从不来往的孩子。这次可激怒了我,我批评他,他居然在课堂上和我顶嘴,这在班里的三年里还是第一次呢。我联系了他母亲,他母亲回家采茶了,又是他一人在这!我真是无语,我一再告诉陪读的家长,如果回去了一定要告诉我一声,我可以多关注一些的。可他家长又一次放任了孩子。后来他母亲来了,让他向我道歉,他尽当着我的面说:“我凭什么给她道歉?”听了这话,谁不寒心呢?我装作若无其事地走了,泪水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我猛然想起:去年他刚来时他母亲对他说的“你换了新学校要好好表现!”现在想来,这句话还是有深意的,也许就是因为他表现不好才会在最关键的时候转学的。想一想他入班以来,我处处关心他,鼓励他,将他视为尖子生一样对待,可他竟如此对我。不尊重我也就罢了,学习可是为了自己。我怎不能就此放弃他吧?
在接下来复习模考的日子里,我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一如既往地关心他鼓励他重视他,总期望会有奇迹出现。可他却像冷血动物一样,丝毫没有转变。无奈之下,我又让他的好朋友和其他老师多关注他。就这样好容易到了初中的最后一个班会,不争气的自己竟又一次当着孩子们的面泪流不止,泣不成声。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搂着我哭着说着感谢着三年来我对他们的爱 和付出。不知他是受了感染还是真的醒悟了,他主动留下来打扫卫生,临走时又走到我面前郑重地对我道歉,说了许多道歉的话,并保证在中考中一定会取得好成绩。我的心在那一刻又融化了,也许他真的被我的耐心和爱心感动了吧。中考结束,他考了683分,有点遗憾,未能进入零班(而那几个孩子却以不错的成绩进了零班),他来电话时,我告诉他高中三年只要把握好一定会有美好的前途的。说真的,在对待这个孩子的问题上,我想了许多,有可能是我当初把他捧得太高了,有可能是我太看重他了,在他初来时忽视了向他母亲多了解一些他过去的情况以便对症下药。这于我都是在以后的工作中特别要注意的。
结语:
三年来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更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唯有的只是自己对这方热土的痴爱与忠诚。每一天我都默默地实践着心中不变的信念——以教育为事业,以教书为职业;每一天我总是和孩子们走得很近,很亲。我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和操心去换取孩子们的开心,家长的安心及领导的放心。如今,这些孩子们都顺利毕业了,五十九个孩子中中考分数在六百分以上的有四十人,三十五人被一中录取。这一成绩对于他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我而言,已经是对我三年来工作的最好肯定,这期间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我要忘记的只有那些委屈和苦累,深深铭记于心的是工作中领导的支持鼓励,同事们的扶持帮助,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成长与进步,更令我难忘的是教师这份职业带给我的自豪和骄傲。那些遗忘的与念念不忘的将伴随着我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越走越好,越走越坚定。
(获2012年六安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
2012.7)
第四篇:物理情景教学论文
初探物理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朱丽丽
陕西咸阳礼泉一中710032
摘 要:情景这个概念特指教育者有意识地为学生的心理全面发展而创设的一种最佳场合[4]。情景教学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物理教师要从中学生的特点出发,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可表现因素,创设最佳的情景教学课堂,让学生在情景中观察、想象、思维,在对物理的学习和探索中掌握知识与技能、锻炼思维、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物理,教学,情景
新课改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交流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1]。针对新课改理念,结合物理教学自身的特点,创设物理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而这种行为正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同时教学情景还能给学生设疑,使学习者出现心理的激荡状态,能顺利的将学生及时的引入到问题之中。在新课改中,为了实现物理教学向物理教育的转变,除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外,更应注重物理情景的创设[10]。过去有人曾提出,创设情景是为引入新课而服务的,其实,创设情景不仅仅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开始,而是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它是为课堂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服务的。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对物理课程的教学形式的设置必须是多种形式的,而且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情景创设,巧妙的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这种教学形式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11]。
情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的需要出发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题,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体验、思维、想象、实践操作,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情景创设的方法
1.实验创设。查有梁先生提出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六大功能[2]:“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突破重点难点,理解物理概念;形成物理图像,认识物理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探索精神;培养观察能力,掌握实验技能;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科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者设计一个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实验,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为后面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实验的目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7]:自由落体运动
演示实验:羽毛与小球在牛顿管中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的情景。学生观察实验后,师生共同讨论。
师: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同一高度从静止同时释放将同时落地的特点除了这一特点外你还能猜想出有其它的什么特点吗?大家想想。
生:自由落体运动时匀速还是加速?即速度变化的情况。生:它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即轨迹的变化情况。生:我想知道他有没有加速度?即加速度的变化情况。生:我想知道自由落体的运动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师总结:大家实际上想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运动。教师通过引入“铁球和羽毛同时落地的”演示实验,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并积极鼓励他们思考、发现问题,使学生们对实验现象中冲突时的情景产生很多质疑,在经过对现象的讨论后,教师给与学生开放的讨论空间和提问机会,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问题创设。物理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一个个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新课程就是强调学生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结合现实生活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物理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例如:蒸发
在学习了一些蒸发的基本知识以后,教师鼓励学生丢掉生活中一些必戒的现象进行提问。
师:我们关于蒸发已经学了这么多知识了,你们还有没有什么与蒸发有关但解决不了的问题吗?
生:(1)洗完澡还没有擦干的时候为什么会感到冷
(2)水蒸发以后为什么会干?
(3)教室里很热的时候,为什么地上洒一些水就会变得凉一点? 此案例的成功之处是教师通过问题创设情境,引发了学生发问的意识。通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鼓励学生提出[9]问题,使学生将已学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其实质是在知识的构建上更进了一步。可见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的掌握。
3.故事创设。布鲁纳在《论意义行为》中告诉我们:“逻辑假设在置于正在进行的故事之中时最容易为儿童所理解。” 听故事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一大乐趣。通过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在课堂中介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消除差生对物理的恐惧感,增强物理的趣味性。
例如[4]: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对惯性概念较难理解,就可以从生活出发编一个小故事,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一位老者和一位时髦的少女,该车突然刹车,致使老者不小心踩到了少女的脚,少女大怒,瞪着老者说“瞧你那德性”这时车里气氛很紧张,全车人都看着他俩,老者涨红了脸说:“这不是德性,是惯性”于是全车的人都笑了,少女的脸红了。通过这则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惯性的概念。4.生活创设。教育理论指出
[11]
:“学生的发展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实现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活动和需要。”生活世界是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实际,增加感性认识。用生活实际创设的物理情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内容很广泛,即包括生产技术实际,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还包括与物理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9]:讲日光灯的电路原理时,最好让学生观察日光灯的实际组成,然后用符号代替实物画出简明的电路图,使学生一看到原理图就跟实物对上,在他大脑中反映出的是日光灯的实际具体情景,在此基础上再讲日光灯电路的原理,这对加强思维训练,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很有意义。
5.多媒体创设[5]。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通过音乐,颜色,图片等多种因素构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物理情景,更能激起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活力,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教学拓展了教学空间,给单调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演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将受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运动专题时,播放“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环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回收等过程,使学生对匀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等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能教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6.应用物理图示创设。美国数学家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的把握了问题,并能创造性的思索问题的解法”在物理教学中图形用于创造物理情景,具有相同的作用,经常应用的有示意图、矢量图、模型图。可以用图示表示物理的情景,如果所研究的问题只与
[5][5]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时,画出物体某一状态或某几个状态的示意图即可表现问题的物理情景。
例如:甲乙两人各坐一辆冰车在冰面上游戏,设人连同冰车的总质量为60Kg,如图4所示,开始时假设质量为10Kg的箱子和甲一起以大小为2.0m/s的速度运动,乙以同样大小的速度迎面而来。为避免相撞,甲将箱子推给乙。
(1)甲至少以多大的速度将箱子推出才能避免与乙相撞?(2)甲在推出时对箱子做了多少功?
分析:这是一个动量守恒问题,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通过初、末状态列表达式。对于三个物体运动的问题,因为涉及中间物体的速度,必须划分两个系统来处理。原题只给出了甲图,但是在划分两个系统以后,学生对于初、末状态所选系统的物理情景容易混淆,如果画上状态乙图和丙图,并用虚线框隔离,原题的系统和情景就一目了然了。
可以用图表示物理过程情景,有一些物理问题需要研究物理过程,一是可以划出轨迹图,而是通过一个或多个状态反映物理过程。并在图上标上反映物理过程的物理量,如位移等,物理中的运动及做功等都属于此类问题。
总之,物理情景教学是物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物理情景可以展示物理过程,可以降低理解物理的难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学会物理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的物理情景,使学生学好物理的必要前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育思想观念上我们要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让情景教学形式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我们就可以使每一位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机敏的头脑、独特的个性和广博的知识[8]。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查有梁等,中学物理教学[M].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 2003(4)。[3] 陈大伟,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4] 张涛光,物理学习法论[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 景东山,论物理教学情景的创设[J].内江科技2006年(7)。[6] 边良,物理课应重视物理情景教学[J].中华民族教育2007.(1)。
[7] 郑卫平,我的地盘,谁做主(谈新科标下的自主式学习)[J].中学物理2007.[8] 叶澜 ,新基础教育-案例集[M].。
[9] 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教育科学出版社。
[10]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2.(5)。
[11]舒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初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4)
第五篇:初中教育教学论文1
“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是远教工程为我们乡村学校师生成长带来的福音!“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远教工程为我们乡村学校发展带来的良机。
近年来,笔者作为学校副校长承担了重庆市远教专项研究课题《农村小学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和方式研究》的执笔主研之一,与同行们共享了“资源福”,学校也或多或少把握住了其发展良机。本课题研究得到了梁平县教委的好评和重庆市电教馆相关专家的肯定,荣获重庆市优秀电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教师取得应用远教资源的专项成果奖34项,学生取得运用远教资源的专项成果10项,学校被评为梁平县信息技术示范学校、学校年年获得梁平县远程教育专项考评先进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以“课题→应用→研究→成长”为主线,对其研究过程进行了总结提炼发现:是“远教资源的应用”让学校培植了搞远教课题的研究环境,是“课题研究”提高了远教资源的应用效益,是“远教资源的有效应用”促进了教师成长,推动了学校发展。
一、以课题促应用
现实的农村小学课改处境艰难,遇到了诸多难题:如教育观念难转变、教师素质难适应、教师培训难到位、教学设施难配套、教学资源难开发、教育信息难交流、评价体系难建立等焦点问题。
农村课改,处境艰难,农村小学开展师资培训也面临着许多点问难点:一是送出培训,资金难;二是自己培训,教研难;三是互相学习,交流难。
如何解决诸多问题?科学发展指出: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实践证明:课题研究能提高教师的品位,课题能出人。于是在研究中我们想抓住远教资源应用这个平台,在课改焦点、师培难点之间构架一个课题研究为支撑点,来促进远教资源的应用,来研寻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和方式,来逐次解决以上诸多问题。正是基于此,我们就有如下搞课题思维:
对课题研究结果的理想是:通过该课题的研究,真正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促进远教资源的应用。
对课题研究动力的理想是:让理想伴随着远教资源应用与课题研究进程中的每一天,让每一天的研究在寻梦中度过。
对课题研究方法的理想是:有理想才会有假设,有假设才会在研究实践中去验证,有了验证才
会有成功的喜悦。
对课题成果的理想是: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并可推广的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和方式。
有了如上思维,就得去激活这些思维才会产生好的思路。学校课题确定了“从认识上着眼于教师愿用、从培训上力求于教师会用、从研究上引领于教师活用”的远教资源应用之路,采取了课内实效和课外食补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师用资源上做活文章。让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内涵和外延得到多方位的理解,来实现“以课题促应用”的愿景。
二、向应用要效益
远教资源,贵在应用。远教资源,学校如何利用才会成为学校发展的活“宝”,教师如何运用才会成为师生成长的活“水”,我们的想法是在应用效益上,做实、做准、做巧文章,向应用要效益。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实行“e课”方式,实现天网、人网、地网的有机整合,让教师们从“有资源用→用资源→用足资源→用好资源→用活资源”的资源运用经历中,自身素质得到提升。
1.打造“硬环境”,把远教硬环境建设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重建设解决教师有东西用的问题
随着国家第二轮远教工程项目的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了可能。通过“班班通”工程,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教师之间交流就有了更为实用的平台,教师素质的提高有了可能。为此,我们开展了“e课”实现的研究,通过“办公室通”及教师“家家通”的实现,为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捷径。
2.营构“软环境”,把远教软环境营构与常规管理结合起来,重运用解决教师用与不用不一样的问题。
(1)形成“管理+服务+运用+研究=效益”的运用流水线。
成立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加强管理意识;成立远程教育技术服务小组,加强服务意识;成立远程教育研究小组,提高运用成效意识;开展远教专项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品位意识;融捏各项工作,提高应用效率。
(2)将教师的远教资源运用、研究情况列入了学校常规检查考核。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村、分班规定了每位任课教师利用备课时间看教学光碟和利用远教资源进行教学的低限数,其相应佐证材料列入了教师的“六认真”评比量化;把教师的远教论文、刊载文章、经验发言、校刊用稿等一一列入了奖励或考评„„通过把这些有形的规定变成教师运用中无形的公平标尺,实现由学校强制使用到踊跃自觉使用的转变,让大家觉得用了值。
3.一心一意抓运用培训,解决用得成和愿用的问题
(1)抓教师全员培训,鼓励教师自培自练,使远程教育资源人人可以用。
(2)抓典型示范:由校远程教育教师上利用远程教育课、进行远程教育资源优质课竞赛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听远程教育课等形式让老师们感觉到了远程教育资源的方便适用。学校利用课堂常规检查发现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典型,再在教师会上讲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典型。
(3)抓课内外应用,实现了由学校强制使用到踊跃自觉使用的转变。
其一是力足于课堂内把远教资源“用活”:用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处、用于课堂情境的创设处、用于知识构建的矛盾处、用于互动生成的困惑处、用于文本知识的拓展处。
其二是课堂外把远教资源“用足”:不但应“用”于课堂教学上,还“用”于学校教研活动上、“用”于教师备课预设上、“用”于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理念落实上、“用”于学生思想教育引领上、“用”于课外辅导上、“用”于教学资源整合上。
其三是分龄分校用:一部分中、老年教师教学风格定式、疆化思想的转变,或部份条件较差的村校教师可多采用资源直接用,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多采用资源整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