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先进事迹材料
张 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doc
编辑:风起云涌 识别码:124-522477 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 2023-06-14 00:35: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张 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doc

张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张红同志现任本溪溪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2年6月任本溪金属板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期间崭露峰芒,把现代经营理念有机地结合到市场的营销中,努力学习营销业务,事必躬亲,掌握第一手市场需求资料,以诚信经营占领市场,逐渐把本溪金属板材有限公司做强做实,成为本地区有影响力的实体公司。

经过几年的努力拼搏及资本积累,2006年8月,该同志带领几名大学毕业生组建了本溪溪源实业有限公司,主营物流运输、汽车销售、汽车维修、售后服务、信息咨询和金融服务等。成为辽宁地区物流运输、红岩、欧曼卡车销售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汽车网络运输单位,同时被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欧曼公司授予一级经销商。

2007年张红同志凭借出色的自身素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本着“品质、诚信、贡献”的经营理念,带领公司员工勤奋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又成立了红岩、欧曼、解放、东风、斯太尔等国内知名品牌卡车及国内外多种品牌机械工程车的大型超市。先后成立了上海柴油机厂、潍坊柴油机厂、陕西齿轮厂特约服务商等。为辽宁地区重卡商用车提供了优质的售后服务,填补了辽宁地区售后服务的空白,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张红同志在推动企业进步过程中,勇于探索、加强科学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拓物流市场。创新经营模式,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以效益促提高,实现了汽车销售和物流运输同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2008年张红同志被市委宣传部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光彩之星”荣誉称号。

2009年被团市委授予“优秀青年企业家”“。

2008年起连续三年被平山区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企业”、“文明纳税人”、“纳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张红同志经营的本溪溪源实业有限公司在企业创新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方面取得了发速发展,2008年起连续三年被辽宁省交通厅、市工商局、本溪市征稽局评为“全省缴纳养路费优秀单位”、“优秀汽车经销商”、“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和“优秀缴费单位”等。

在“五.一二”汶川大地震时,该同志积极组织社会各界人士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在汶川大地震中她本人捐款5万元。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张红同志不忘社会责任感,安排社会待业、下岗人员近1000人次,解决了近千个家庭的就业问题,减轻国家和社会负担。

张红同志更注重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第二篇:杨红同志先进事迹

无悔的追求

---记凤翔县陈村一中青年教师杨红

杨红,男,1975年5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在凤翔县陈村镇第一中学任教务主任。参加教育工作14年来,杨红老师爱岗敬业,勤奋育人,追求上进,努力钻研,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5年3月,被市教育局评为“学校管理百校行”活动先进教师;

2010年5月,荣获宝鸡市第二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工作者; 2010年10月,在宝鸡电视台、宝鸡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师风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11年4月,被凤翔县宣传部、组织部、团委授予“第八届十大优秀青年”称号.……

这些荣誉,如串串珍珠,将杨红的教师生涯装点得绚丽多姿。他,是一位杰出的青年教师。

1997年7月,刚刚21岁的杨红从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毕业,当众多的同学走上了大城市当上了公务员的时候,他无悔的选择了回到故乡,回到农村当一名中学教师,不久就由于出色的表现,被提拔为学校的团总支书记、教务处主任等职。从刚开始进入凤翔县陈村一中工作到现在,不少同行改行了,进城了,下海了,而他却在这农村小镇学校一干就是14年!

提起杨红,他的学生和同事及家长都会竖起大拇指!

“杨老师的课有激情,我们爱听!”这是学生对他的评价。

“杨老师的课图文并茂,一手好书法,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板书简直就是艺术!”听完课的同事如是说。

“是杨老师帮助孩子戒掉了网瘾,重新树立起了人生的目标,才使他考上了重点高中。”毕业典礼上家长这样称道。

杨红老师有着扎实的课堂教学硬功。他走上讲台,只需要一支粉笔,教材烂熟于心,所讲的课本上不一定有,可知识范围却都在课本上或略高于课本。他举例,仿佛不加思考,信手拈来。板书,一手标准的“华文行楷”。他课堂教学的软功无不散发着个人人格的魅力。他讲课,语言丰富而幽默,像一个魔术师,他知识牢固,思维敏捷,课堂上学生无论怎样发问,他都能给学生令人信服的回答。他的语言,他的板书,他的动作,他的渊博学识,早已把学生带入到梦幻般的境界。学生说:“杨老师是一个温和型的老师,我们很喜欢他。他上课没有严厉的言辞,也不用过激的手段,即使是很调皮的学生,在他的课堂上也服服帖帖。”他心中只有他的教学和学生。在他的学生观里,没有城乡之分,没有贫富之别,优秀的学生请教难题,他给予满意的解答,差生问常识性的问题,他也让他们高

兴地离去。

他觉得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还是一门综合艺术,成功与否,还与人格因素有关。教学艺术的一招一式绝不是一日之功,它来自于牢固的知识功底,来自于平时的教学钻研,也来自于群体的合作意识,更来自于高尚的师德修养。因此,自1997年大学毕业进入教坛以来,他苦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增强自己的师德修养,注重打造自己在学生和同事中的形象。

是啊,杨红老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断钻研教学艺术,不断探索新课改下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径,在个人成长和学生收益诸多方面取得了双赢!不但考试成绩在同科中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他热情洋溢,善于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前途理想诸多方面受益匪浅。被誉为陈村一中的心理咨询师。

知识如何传授给学生,有什么规律,曾使他煞费苦心。他一边教学,一边总结,既研究教材体系,又琢磨影响学生学习有哪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他讲课时让学生感觉教材仿佛是老师自己编写的;这样,讲课时就能扣住学生思维跳动的脉搏,有的放矢地施教,在三尺讲台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2007年,学校建立了电子备课室。课余时间,他一头扎进去,很快掌握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并组织老师学习和在各学科应用新的教学技术。很多青年教师在他的指导下获益匪浅,教学工作成绩不断突出。他边教学边研究,写出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教育叙事和教学论文,有十多篇获得县级以上奖励,其中,论文《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宝鸡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征文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浅议政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他是陈村一中的研究型教师。

由于杨红老师教学出色,多次被评为校镇县先进教师。2002年被命名为“县级教学能手”。

他,是一位出色的教务主任

2003年,当27岁的杨红------这位稚气未脱的毛头小伙子被提拔为陈村一中教务主任的时候,不少人捏了一把汗:“自己都乳气未脱能在上千人的中学当好这教务主任吗?”

可这位善于学习,不断攀登,勇于探索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人们一个响亮的回答----

教务工作有条不紊,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教研活动有声有色,考试活动忙而不乱,上下协调有序有规,学生创新成果不断......在学校最忙的是教务主任,可杨红老师更追求的是“务”字的最高境界。他

认为教务主任是学校为教学服务的机构,因此,他始终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以服务者的心态去处理日常工作,以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每一决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杨红深深懂得,教师劳动形式是个体的,而劳动成果(学生完成学业)却是教师集体劳动、师生相互配合的结晶。因此他十分注重同事之间的合作。他本人是教务主任,又是学科的带头人,他常常和有经验的老师为新手上示范课,也常常组织全体教师进入新手的课堂听课。在学校,求真务实已蔚然成风。每次评课之后,年长的年轻的都有收获。老师们的互助合作意识和严谨治学的教风中也有杨老师的一份辛劳。

杨老师多少年如一日倾心教育教学工作,最受大家称道的是爱校如家,在学校不管是份内份外的事,他都主动抢着去干。每天早中晚三次巡视各班学生和教师上课情况,完成相关记载,随时处理发现的问题。截至目前,从未发现记载有失误。有老师临时有事请假,得安排人顶课,有时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他就亲自上阵。全体教师常要组织一些活动,或者哪个老师有红白喜事,杨老师与其他领导一起,忙前忙后,四处张罗,唯恐有一点疏漏。杨老师以自己出色的工作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全体老师的拥戴,学校评优时,他得票最高,而上报学校评优名单,他却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自己的名字从名单上划去。

正因为他全身心投入的工作,这位年轻的教务主任在2005年3月被宝鸡市教育局评为“学校管理百校行”活动先进教师;2010年5月荣获宝鸡市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者。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青年才俊

杨红老师不仅是一位杰出教师,出色的教务主任,他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青年才俊。

他喜欢演讲,在县组织的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奖,2001年在凤翔县教育局及教研室组织师魂杯演讲大赛中获一等奖。

他热爱书法艺术:陈村境内不少乡亲的红白喜事的对联出自他手;单位同志的春联他一手包揽;1999年和2001在县教育局组织的青年教师“三字一画”基本功大赛中两次均获一等奖;2005年2月,杨红老师在凤翔县“党风廉政建设书画作品创作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作者。在2009年9月凤翔县教育系统庆祝第25个教师节书画比赛中荣获优秀奖。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青年歌手:学校一有活动,他就一展歌喉,他演唱的《母亲》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灵;2005年5月在凤翔县“中国移动通信杯”青年歌手大赛中获优秀奖;2007年6月在共青团凤翔县委员会、凤翔县文明办、凤翔县妇联联通杯“庆七一,迎奥运”庆祝建党80周年卡拉OK大奖赛中荣获三等

奖;2010年10月,在宝鸡市教育局和宝鸡电视台联合举办的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在教育这个行当,“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在杨红老师看来,这桶水还必须是丰富多彩的。

杨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平日里不管刮风下雨,杨老师从未因自己的私事请一天假,缺过学生一节课。他虽年轻,但特别注重自身修养,虚心向每位同学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从教和管理经验。在他眼里学生和老师没有好差之分,对待每位学生都尽心尽责,对待每一位老师都热情真诚,多年来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也用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生,他培养和锻炼了一个有一个青年教师,深受广大师生、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戴和好评。

不断地探索,无悔的追求,但愿这位凤翔教坛的青年才俊在教育事业中不断展翅飞翔!

第三篇:张大青同志先进事迹

张大青同志先进事迹

张大青同志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曾先后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职教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和之江校区党委副书记、之江学院副院长、之江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等职务,该同志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中去,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在职教学院工作期间,该同志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认真刻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取得了明显的实绩。能突出重点、形成特色,针对该院学生进校时高考分数相对较低、基础较差的情况,狠抓学风建设,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该院的学生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连续两年被评为全校学生工作的先进单位,使该院学生的英语四级统考合格率连续几年名列学校前茅。

来之江学院工作之后,面对校区基础设施落后,多层次办学等复杂情况,该同志能及时理清学生工作思路,提出了中专的工作稳一点,学院的工作活上点,成教的工作细一点的总体目标,协调处理好之江学院、中专部和成教分院的学生工作,使校区学生工作更趋稳定,并已基本形成大学的校园氛围。该同志积极探索民办二级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主持了《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学生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的课题研究,在之江学院试行学生班主任制,指导学生创办《之江先锋报》,并使之成为之江学院学生工作的宣传主阵地。每年组织召开学生家长会,让学生家长参与办学过程,进一步促进学院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作出了新的成绩。

该同志重视大学生党建工作,针对民办二级学院现状,根据早发现、早培养、早发展、早发挥作用的原则,重点做好低年级学生的党员发展工作,一年多来,该院已有70%的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发展学生党员36名。在校区学风建设上,该同志能针对民办学院的特点,以计算机二级和CET-4考试为载体狠抓学风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之江学院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之江学院学生在省计算机二级等考试中合格率为%,与校本部平均合格率基本持平。

第四篇:张申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张申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张申同志,男,现任上海市硅酸盐学会秘书长。

1、克服困难,知难而进:2001年,张申同志踏上了学会专职管理这一岗位,遇到了不少困难。虽说是学会,但如同一个单位,什么事都有,什么事都少不了。那时,学会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没有什么办公用具,人员不足,也没有什么活动经费。但张申同志没有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更没有灰心丧气,裹足不前。由于办公场所变动,上任之初,学会一年之内搬了二次家。每次搬家,都是靠着张申同志自己的体力一点点搬运资料,一份份整理文件,再找专人管理学会财务,制定或修改了学会的各种规章制度。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努力克服困难,争取开展活动,争取尽快恢复会费的收缴制度,发展新会员,争取把所有学会的档案资料归整。2002年底学会首先创办了“上海市硅酸盐学会简报”。接着,建立了“上海市硅酸盐学会中英文网站”,并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先进无机材料应用论坛会”。另外,通过调整成立新的专业委员会,动员专委会力量,迅速把相关活动开展起来。同时,又在高校和研究所发展了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入会。2003年,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支持下,学会搬进了新办公室,专职人员也增加了1人。学会各项工作都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

2、开展活动,扩大影响:学会的生存在于活动。举办各类学术或技术研讨会、交流会,举办专业技术展览会是学会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自从2001年张申同志专职负责学会工作以来,就一直注重学会的而各类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既可得到信息增进了解,又可获得一些收入来支撑学会的各项工作。从2002年起,由张申同志直接负责或学会主要参与的600人以上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次,会议组织工作得到了大会组委会和与会人员好评。近十年来,学会组办各类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学术年会、技术交流会、技术讲座会、科普讲座会等近百次。与中国硅酸盐学会共同主办了5届“国际玻璃工业技术展览会”;由本学会牵头主办“先进陶瓷技术应用技术展览会”3届。通过这些活动,使会员之间有了交流互动,有效推动了学会工作的进展。

3、积极主动,做好服务:为企业做好服务,为社会做好服务,是学会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张申同志曾多次组织学会的一些专业科技人员,去有关企业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生产中遇到的技术或管理问题,会同专家一起商讨帮企业解决问题的途径。2004年至今,受保险公司和有关单位委托,学会承担了十多起玻璃设备理赔技术鉴定工作,在张申同志组织下,鉴定工作不仅得到了本市一些单位的认可,而且也得到了广东、江苏等省市委托单位的认可。近十年来,由张申同志组织相关人员编写了6份产业发展报告;1篇外文报告;2册科普文章集和学会成立60周年文集和大事记1册;还协助首都大学环化系完成了国内陶瓷企业生产安全标准修改、以及上海市食用陶瓷玻璃器皿的检测标准修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去大型外资企业参观走访,了解生产线质量管理情况;组织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专家,为会员企业进行测试技术和如何撰写国家标准的培训。

2008年,受公司委托,利用暑假期间,组织专家编写陶瓷、玻璃基础知识讲座,又找了两位会员,为这家企业员工讲课培训,得到了企业的称赞。

4、廉洁自律,尽心尽职:坚持勤俭办会,坚持民主办会是本学会始终不渝的方针。

不管是张申同志本人,还是学会工作人员或专委会成员都保持了勤俭节约办事的作风。无论举办什么形式的活动,事前,张申同志都要做一预算,能省则省,能简化的则简化。比如:2006年,学会举办换届大会,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所以在2个多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换届改选会的全部议程。2008年11月学会成立60周年庆典会,张申同志就事前做了较为详细的预算,同时也策划了一起举办学会学术年会的设想。结果,当天出席会议的代表超过350人,会议开得热烈、有序、紧凑,开销也少,赢得了会员的好评。为了规范学会的各项制度,张申同志先后组织人员修订或制定了财务管理条例;办公室管理条例;学会资产和档案管理条例等规章。张申同志和学会的其他工作人员一样,一般短距离的外出活动以自行车为主,较长距离的以公共交通为主。为了办好学会简讯和网页,张申同志经常利用晚上或周末在家休息时间,收集相关专业资料。同时,每年初张申同志都主动与学会各专业分会联系,商讨如何举办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对学会一些重大事项,主动向理事长汇报,并召集理事会商讨确定。对专委会的活动,学会除了在经费上给予一些支持外,张申同志本人还做到:在活动前主动与专委会负责人沟通,帮助他们做好筹备工作。去年,上级主管单位组织人员来我会进行“小金库”抽查工作,对我会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审核,结果没有发现任何不良情况。

第五篇:张学功同志先进事迹

房山区第一医院张学功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医生是个崇高的职业,儿时,我就梦想长大能够成为一名医生,用所学知识挽留患者的生命,用双手解除患者的病痛。为了这个梦想,我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首都医学院。

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决心做一名人民信任的好医生。工作之初我参与了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的人群防治和高血压的人群防治”研究工作。期间,白天去流调现场,晚上回来认真总结病历,查阅医学文献,为课题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5年8月至1996

年9月,我先后被派往北京阜外医院和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进修心血管专业和介入诊疗技术。回院后,参与组建了我区第一个介入室,在我区率先开展了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心脏临时起搏器置入等多项领先技术,使我院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填补了房山区医疗领域的空白,为房山心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目前平均每年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内支架置入、心脏临时及永久性起搏、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风心病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等各类心脏介入手术800余例,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为我院培养了一支年轻的介入专业队伍,为我院心血管专业培养了技术人才。2000年4月至6月,我在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进修学习冠脉搭桥术后病人的监护,回来后参与了我区第一个心脏搭桥术后监护室的组建工作,并成功地完成了100余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的监护及管理工作,开创了我区心内、心外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冠心病搭桥、风心病换瓣、先心病修补等高精尖手术的成功案例,使我院成为当时我区唯一的一所除心脏移植外,能够开展所有心血管疾病诊疗项目(从药物治疗到介入治疗再到手术治疗)的三位一体的区级医院,心血管病诊疗的整体水平居北京所有郊区医院的前茅。2007年顺利开展了急性心梗的急诊PCI技术,使心梗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得到充分的救治。2009年全年,我院完成急诊PCI近百例,这无疑为许多心脏急症患者打开了绿色的生命通道。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经过多年的钻研和实践,我在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有了独到的见解,掌握了多项新技术,也使我院心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从而成功抢救了许多危重症患者,使技术得到创新,使患者得到科学救治。

如:一例急性心梗患者除颤十余次抢救成功。患者,男,36岁,某商业城经理,因急性心肌梗塞,于晚上9点收入心脏监护室后即出现室颤、心脏骤停、呼吸微弱,情况十分危急,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心前扣击、气管插管、电除颤转复心律,积极给予药物和呼吸机治疗,患者心脏一次次复跳,又一次次室颤、室速、停跳,病情反复,先后十余次给予电除颤,第二天,在IABP的支持下,行急诊PTCA加支架术,开通患者梗塞血管,经过近2小时的抢救,患者病情终于趋于平稳,起死回生,经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护指导诊疗,患者两周后痊愈出院。抢救的成功,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和一个家庭,患者及家属非常感动,对我院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赞叹不已。

再有,我院产科一位36岁的高龄产妇,产后突发肺栓塞,病情危重,生命处在危险之中。为挽救产妇的生命,医院成立了临时抢救小组,在院领导指挥调度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抢救。我得到消息后进行了及时会诊,将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护应用于抢救中,使抢救过程的各项生命参数更加准确,为抢救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一周的奋战,产妇终于转危为安。就是在那次血液动力学监护的应用,使我院急危重症病人的整体抢救水平得到了友谊医院、阜外医院专家的肯定和认可。

在我的带领和同志们的合作下,心血管各项治疗技术迅速成熟并得到有效开展,使我院的心血管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与此同时,也历练了一支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医护团队,全体医护都基本掌握了股动脉、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气

管插管、心脏临时起搏、漂浮导管操作、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心脏搭桥围手术期管理等新技术,为我院心血管专业与国内、国际接轨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心血管技术的发展,拉动了相关专业技术的发展:冠脉介入技术的成熟,监护技术的优势,推动了心外科,催生了冠脉搭桥、二尖瓣置换、先心病修补等技术的开展;肾动脉造影及肾动脉支架的开展促进了肾内科的发展,并带动了肿瘤化疗,外周支架等介入技术的发展,使恶性高血压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领先的医疗技术,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患者的广泛赞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工作20年来,我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人曾经说过,“医生分三等,三等医生把病人当路人,二等医生把病人当熟人,一等医生把病人当亲人”,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把救死扶伤做为己任,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记得去年冬天,父亲病重,全家人都守在父亲身边,夜里十一点半,我接到了科室的电话:有急诊患者需要会诊,顾不上和家人解释,我匆忙赶到医院。患者是一名78岁的退休教师,因胸痛收住院,诊断为急性心梗,情况非常不稳定,但因年龄偏大,无法进行溶栓治疗,我立刻组织人员为患者进行PCI手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我才离开。回到家,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面对家人,我满怀愧疚。身为一名医生、一名科主任,我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位心血管医生,只要病人需要,我和同事们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竭力挽救生命垂危的患者。

我经常说:医者本分就是为病人解除痛苦、唤醒生命。为

了病人,我们多次舍小家、顾大家,抛弃个人利益。自2000年来,每周二、四是心脏介入手术日,一做就是几台或十几台,每次都是从上午连续工作到下午,一连好几个小时,术中虽然穿上十几斤重的铅衣,但是很难避免放射线辐射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常常一天下来特别疲乏。作为一名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我总是带头上台,鼓励大家为患者做好服务,从不叫苦叫累。心脏搭桥术后病人病情变化快,在病人术后的24小时,我都要亲自在监护病房守护病人,直到病人病情平稳才能放心休息。其实,这样的情况对于我和我同事来说是经常的,当我们看到病人康复与家人团聚的喜悦时,我们也感到很欣慰,我们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期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

20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心内科先后被共青团北京市委、房山区委授予市区两级“青年文明号病房”及“房山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于2006年被市妇联、市总工会、市人事局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我也多次被评为院、局级、区级、市级先进工作者,我在2001至2005年间连续五年被评为区级及市级经济技术创新标兵。2001年《介入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获区科委科学技术推广二等奖,2005年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初被房山区委、区政府授予“十五”期间“健康功勋”光荣称号,并被评为北京地区百名优秀青年医师。同时在《中国介入心脏医学》、《临床心血管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履行了一位医师的神圣职责,同时也为自己能成为一名房山区心血管病专家而自豪。

我的成长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厚爱和支持,我的成功离不开

医院这个大家庭给我的温暖,离不开医院这所大学校对我的历练,更离不开同志们对我的真诚帮助。所以,也借此机会所有给予我关心、帮助和支持的各级领导和同事们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我也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为我区卫生事业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我的应有贡献。

2010年5月4日

张 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doc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