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关于农村中中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中江县继光镇中心学校 肖和江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距中江县城35公里,学校承担着当地十九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义务教育的任务,学校下设有初级中学、中心中小学、分校各一所,村小学6所,共有57个教学班2252名在校学生,在职教职员工114人。长期以来,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诸因素的制约,造成农村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制约着我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我校办学现状的全面调查及横向比较,发现存在着以下问题,集中体现在“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教师待遇低下、思想观念保守”等多个方面。因此,本人认为农村中小学面临的严峻现实,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和研究对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才有可能促进城乡教育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稳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目标,达到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面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农村中小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惑
1、政府投资规模不够,办学条件艰苦落后。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后,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导致农村中小学基础差、底子薄,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总体投资规模严重不够,中央财政用于补助地方基础教育的经费主要是用于满足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造成学校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教学人员特别紧张、管理难度日渐加大等突出矛盾集中表现出来,原有办学规模及教学设施在现代教育新形势下就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了。一些城市学校和重点中学校园建设十分漂亮甚至豪华,教学设施现代化程度很高,一些“窗口学校”有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校园网站、图书馆、体育馆、科技大楼等。而我们农村中小学却是另一片凄惨景象:五六十名学生挤一间40多平方米的教室,没有图书室,没有像样的操场,没有必要的体育设施;教师没有办公室,没有寑室,学校缺少基本的音体美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悬殊大、教师待遇差距大的客观现实,始终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2、师资队伍配备不齐,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由于农村中中小学所处的地理、交通、经济及社会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地方财政用于补充基础教育的经济实力极为有限,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给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种了下“先天不足、后补不力”的严重苦果。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日益严重。在我校的114位教师中,50岁以上的39人,40-50岁的38人,40岁以下的37人;近几年来,由于没有有效的机制确保教师队伍中的新增人员进入农村中小学任教,特别是偏远的村小学校,新分配大学生一看见那样的条件,很多都不辞而别,因此既导致人才的流失,又让学校严重缺编,同时也导致了教师的年龄结构老化。另一方面,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英语、美术、体育、音乐等专业学科教师缺乏,教师兼科现象较普遍。我个人觉得这已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能力又参差不齐,绝大部分老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新的教学理念无法渗透其思想,大部分村小教师依然是用“一块黑板一张嘴,两只粉笔书一本”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而学生的“学法”仍停留在“听、写、读、背、考”五个阶段。
3、教学设施设备落后,教师使用电教平台技能有待提高: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还是采取“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堂课”的传授模式,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我校近几年来仅根据国家远程教育规定,配备了模式一、二、三,但村小学校条件差,实验课、电教课等均无法开展,教学资源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4、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受到当前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在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指引下,几十年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一直走不出应试教育这一怪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年末均组织统考,进行排名,再加上人事制度的改革,于是教师们也顾不上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学生在如此环境中,如何谈得上“减负”。
5、教育教研落后,素质教育难以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校本培训的开展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基本上没有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因此这些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另外,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2节英语课,(而且只限于中心中小学校,村中小学是无法开展的),小学基本上是没有英语教师,上课效果不佳。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村小一人一班,中心小学可以达到二人一班,初中三人一班,学科课程又多,每位教师要教几门课程,备几本教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几乎占据了教师的所有时间;特别是学生安全,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
中教研、课程辅导无法进行,哪怕是半天时间都不敢安排,生怕出现意外,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教研、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另外,上级主管部门还对教师进行业务水平考试,教师们不得不忙着复习、应考,因而造成教师负担过重,整天忙于应付,手忙脚乱,身心疲惫,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倡导:不仅给学生“减负”,也应给教师“减负“。
6、学前教育不规范。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绝大多数幼儿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造成学生发展很不平衡。学困生居多,致使学生家长不理解、不满意。农村家庭水平的提高,城市教育优势的诱惑,大量学生流入城里。
7、留守儿童数量增多,家庭教育残缺不全
农村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我镇留守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50%,由此产生的家庭教育环境的严重缺失,导致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孤独感、自卑感、失落感长期困扰着他们,促使其人格发展走向极端,大多数留守儿童行为古怪、表现固执、顽固不逊、纪律涣散。现阶段的留守儿童,综合素质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过早地离开父母,使他们的家庭及亲情教育出现了空白,过于溺爱的祖辈没有及时对他们的成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二是父母本身的原因——外出打工挣钱,成为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但他们却没有真正意识到,只有学习文化知识和掌握科学技术才能彻底摆脱贫困;三是由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多数是祖辈,他们中间有许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对留守儿童在思想上遇到的困惑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成绩越来越差,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对前途失去了追求,对学习自然就失去了兴趣。这些孩子们在同一年龄阶段,走进同一学校的同一班级,接受同一教师的授课,几年以后,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却出现了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在于学校教育的问题,更重要地反映了家庭教育和环境教育的优劣。
8、寄读生管理难度增大,家庭督管力度不够。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困难重重。我校初中实行寄宿制,小学还没有条件。从目前实行寄宿制的学校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寄读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由于学校建设资金有限,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房舍及设施较为简陋,无浴室,无水冲厕所,无饮用热水,给寄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很多困难。
(2)、农村学生寄宿,增加了家庭经济开支,给农民家庭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使部分困难家庭子女出现上学难问题。(近两年中央财政直补的农村贫困寄读生生活补助,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3)、农村寄读学生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和亲情关爱;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又不能完全到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容易受到不利影响。
(4)、寄宿学校缺少保育员和相关服务人员,不利学校管理。寄宿学校的保育员和相关服务人员不在国家定编之列,学校无法配备专职保育员,寄宿生的教育与管理只能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兼任,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人员,学校无暇顾及学生的饮食起居、卫生、安全、防疫等工作,容易造成不安全和不稳定事件的发生。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灾后重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学校硬件、软件实力全面提升。
1、各级政府必须加强重视,加大财政投入,狠抓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农村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依赖于现代教学手段的程度是众所周知的,条件艰苦、设施简陋、手段落后根本上就无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足额的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导致农村学校基础建设不配套、办学条件落后、教学效率低下、整体效果极差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建议:(1)、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改变过去人、才、物等资源向城镇重点学校倾斜的政策,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薄弱学校的治理,使农村薄弱学校能够获得比城镇学校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补充,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发展步伐。(2)大力解放思想,开放意识,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学校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开辟多种渠道筹措办学资金;首先,要挖掘内部潜力,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其次,要解放思想,广泛开辟资金来源,主动联系骨干企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动员他们积极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帮助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再次,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调控作用,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强弱联合,充分利用重点学校、知名学校的辐射作用,以帮助和带动农村薄弱学校快速发展。
2、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建议上级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或实行轮岗制。特别是英、体、音、美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老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
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充分挖掘乡镇中心学校资源优势,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中,如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优质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实现资源共享,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倡导:让教师走出去看看、听听、学学,走回来想想、试试、练练。
4、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实行跨校兼课,体、音、美教师到不同学校授课,让校校有歌声、校校有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实现区域教育资源优化组合,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农村中小学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孩子才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5、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学校倾斜,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平台,学习优秀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作业优化等,溶入自己教学实践,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
6、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规范农村寄宿学生的管理,提高寄宿学校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农村中小学应该抓住灾后重建和布局调整的良好机会,大力发展和建设农村寄宿学校,完善农村寄宿学校管理体系,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办学水平的目的。在我校灾后重建和布局调整过程中,使一些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农村初中办学规模有所扩大,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上学远和家人无暇照顾的困难;减少了学生的辍学、流失率,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与管理也面临许多困难。由于寄宿学校的保育员和相关服务人员不在国家定编之列,学校又没有相应的经济来源,无法配备足够的专职保育员、服务员和管理员,寄宿生的管理只能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兼任,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管理上又不能完全到位。因此我们建议:(1)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用房及配套设施投入必须全部纳入项目经费预算,否则,会给农村学校增加附加债务。(2)各级政府在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的同时,完善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将农村寄宿学校的管理员、服务员、心理咨询员列为学校工作人员的正常编制,保证他们的经济收入;(3)学校将加强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提高服务意识,强化内部管理,建立一套能够适合当地情况、满足农村寄读学生需要的管理服务制度,让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有“在家一样”的感受,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较为良好的环境,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内动力,促使他们刻苦钻研,努力拼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打下坚实的基础。
7、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
学校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现代教学手段的程度是众所周知的,设施简陋、手段落后、方法陈旧是难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因此学校一方面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各种措施,狠抓中青年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培养,在加强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提高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力争做到人人能够操作多媒体、个个能够运用现代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只有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有可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充分发挥教科室、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征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客观实际,开展深入广泛的教学研究,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狠抓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时解决农村学生学习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构建并形成具有农村教育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目标。
总之,我佼存在的问题,在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都应存在,但要想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必须花大力气从“加大教育投入、狠抓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待遇、转变教育观念、健全考评体系、提高教学水平”等多方面着手,全方位调动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优化农村中小学的资源配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才能为农村中小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证,从而实现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
第二篇:中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创)
中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中普遍的问题就是没有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问题的解决。
学校进行的教学活动与所提倡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概念大相径庭。学校也只对考试有关的科目重视,对于美术、音乐、德育这些课就觉得不重要。这样就出现了课表上是校本、综合、兴趣活动课等等的课被不同的任课老师安排。下课后为了自己的教学进程也拖堂。换言之,学生就是学习的工具。
反之,教师又怎么样呢?较多数学生在学校里没有很好的得到自我的肯定,教师更多的事关注成绩较好的,或许因为家庭经济等各方面原因,没有站在一个教师该拥有的职业角度来对待不同的学生,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没有尊重学生。学校教师趋于老龄化,勤学业务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存在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思想,知识蜕化、观念保守、素质薄弱,以“抄教案、搬教参、老样子、老方法”来维持现状,教学方法陈旧,还是原来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致使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能力差,知识面狭窄。新教师或许能创新,变着法吸引学生,但是经验不足,对待不同学生一样的方式,不能从更好的层次上引导学生。
班主任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比任课老师更多,有些学校鼓励让新教师当班主任,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遇到不符合自己想法的事件时常常想的是学生不争气,没给他们长脸。课堂上就乱发脾气,说学生怎样吵闹,自己不要脸什么的,对学生的精神进行摧残。
这些应该是每个学校都会遇到的问题,作为管理者,为了让学校的升学率甚至其它的更完美就一味地只让学生学习的方法正确吗?还有了解每一个老师的教学吗?大多数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应该怎么去改变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让各位教师再一次真正认真地学习一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他们明白怎样才是上面的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生学习。让所有老师畅谈自己的体会,加深教师自己加深印象。接下来就是落实占课情况,让教师只按课表上进行授课。课外活动课应让学生自己班级组织活动,邀请老师参与其中,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让大家一起分享。就算与学习无关的,但有助于学生成长,拓展知识面的都可以,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爱因斯坦,莫扎特。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一颗拒绝在春天发芽的种子不一定是坏种子,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
新教师没有充分的教学经验且管理方面薄弱,学校应倡导“老帮新”风气。现在很多教师都暗自拼斗,眼里容不下一颗沙子。教书育人,终极目标都是让学生更加完善发展。新教师要以诚恳的态度请教,老教师也应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双方可以互补。
教师的方面做了工作,还要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同。由于各方面原因,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只满足于物质的需求,没有从精神角度进行关怀。对于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关心也只局限于成绩。要做的就是呼吁所有家长配合老师的改变,同时也提醒家长自己和孩子多交流。
从学校、家庭多方面因素出发来改变学校管理中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自己不是差生,在老师家长眼中都是最可爱的人。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范文]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目前,很多学校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条件。这使得学生重视文化课,囫囵吞枣般消化书面知识,而忽视了自身艺术素质的培养。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仍旧是教育的一个“盲区”,艺术教育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抓艺术教育大多停留在应付比赛、评比、庆典等活动的层面上,很难从实质上深入艺术课程改革和从根本上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应试教育升学模式不改变,艺术教育不被重视的问题也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现在就这问题存在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谈谈看法。
一、存在问题
1、受应试教育负面影响,艺术教育被忽视。
虽然我国早已倡导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中小学教学目标仍然是一切以高考为中心,艺术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地位,一直是一个“争而未决”的问题。尽管教育大纲有着明确规定:“中小学体、音、美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实际执行却不尽如人意,长期以
来,艺术教育处于一个最不显眼的位置,相对于“主课”来说,它是“副课”;相对于升学的“硬任务”来说,它是“软任务”,正由于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所以形成了中小学美术课“小学凑合,初中压缩,高中取消”的局面。学校虽然开设有美术、音乐等课程,但大多是作为副课的形式存在,大多是每周安排一次艺术课,而在这仅有的一节课程中,教师只是简单地介绍书本知识,教会学生唱一首歌或画一种动、植物。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缺少艺术的熏陶,缺乏对艺术的喜爱,更重要的是缺失了提升素质的重要手段。很多艺术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分配到了中小学任艺术教师,却根据学校的安排都改上了其他课程。尤其是农村学校仍然把音乐、美术课看成是“杂课”,将艺术课变成自由活动课,艺术课变成随意唱歌、“涂画”课,甚至被语、数、外等课占用,音乐课、美术课形同虚设。加上学校领导长期的不重视,打击了艺术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拔苗助长、家长急功近利,只重技能,不注意孩子综合艺术素质培养的不良状况普遍存在,孩子学习艺术的兴趣与热情被挫伤甚至逆反的情况时有发生。
2、农村艺术专业人才缺乏,教师对新教材不熟悉。受乡村经济、生活条件、文化氛围、个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多数教师来源、年龄相对老化,水平较低,因上不好主要科目,学校就安排他们上艺术课,有的还让语、数教师兼任。由于没有艺术专业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无法学习新教材的思想精髓,不利于培养个性和创造才能。尽管相对前几年有所改善,但状况仍不容乐观,城市中学还有一些高校毕业的专业美术教师,小学几乎全部是“师范”毕业的兼职教员,而农村中小学基本是空白。而且,这些教师中很大一部分人是既没有在理论上上升到美学教育的高度,在实践上又没有较强的实际美术创作和教学能力。所以,中小学生普遍无法接受系统的审美艺术教育,因而缺乏较好的审美意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艺术教育工作如果要上档次、上水平,就要求老师们具有相应的理论水平、知识、能力、专长、经验、基础,既要考虑教师的研究热情,又要考虑教师的研究能力。
3、受传统观念影响,学生家长认识不足。
农村学生家长大都见识少、文化低、思想封闭、观念陈旧,加上长期受到升学考试负面影响,因此只是关心升学率,关心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的成绩,更为严重的是认为自己子女根本不是“艺术家”的料,音乐、美术课开不开、上不上、学不学无关紧要。
4、学校教学设备严重缺乏
农村中小学校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中得到一定改善,但还达不到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改革艺术教育教科书所需要的完整教学设备。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取消音美课,一些设备只能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还有的闲置,几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没用过,特别是村级以下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设备还远远达不到配备要求。学生说 “我们很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这其中存在着诸多原因,有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有教材、教法的原因,有教学条件的原因,也有来自社会影响的原因,但不可不提到的是,在应试教育升学的压力下,来自学校、“主课”教师及家长的阻碍,也是造成学生欲喜爱而不能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在小学、初中学生中尤为普遍。
二、采取对策
1、实行艺术教师先培训,后上岗,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重视对艺术教师和有特长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从大中专艺校选拔艺术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加强美术教师队伍的培养,首先是加强师范类艺术专业的建设。师范类美术专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范类学校中的艺术术教育专业,二是综合类大学中艺术系美术教育专业或美术学院中的美术师范专业。一是从师范类学校抓起,师范学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我们培养的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辐射的受教人群,影响到中小学生的全面成长。二是抓好综合类大学中艺术系或美术学院中的艺术师范专业的建设,培养艺术教育人才队
伍作为补充,弥补目前美术教育人才队伍的不足。同时,学校要选送有特长的教师到艺术学校或教育学院去培训,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需要。
2、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提高艺术教师待遇。农村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同时各学校要拿出一定经费支持艺术教师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给予参加观摩一些大型的文艺表演和优质课比赛,扩大艺术教师的视野。各学校还要注意提高艺术教师待遇,克服歧视艺术教师的不良风气。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农村中小学设施普遍简陋,没有专门的教室,更谈不上音、美器材的配置。大多数连已被淘汰的风琴也不具备,教学音响设备、多媒体音乐教学设备对大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师来讲,仍然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梦想。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每年的教育费附加中拔出一定的经费,给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建立各种功能室,配置音、美教学器材,让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以便顺利地实施新教材的艺术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文艺活动,营造良好艺术教育氛围。艺术本身来源于生活,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要通过艺术展示等方式,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营造良好的、广泛的艺术教育氛围。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艺术才能,通过体验艺术美中发现美、欣赏美,从而主动去探索美,并创造美。
第四篇:干部作风教育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干部作风教育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蓟党组发„2011‟12号)文件要求,以“六个着力点”为活动重点,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天津时的重要讲话,学习市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天津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县委八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市委和县委关于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部署要求,时刻剖析在作风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制定出了切合实际的整改方案。
一、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己查找、领导体现和同志们帮助自己在作风建设上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在思想作风上,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转变上还有欠缺。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学习理解不深刻,理想信念相对淡化。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所辖部门人员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不够,未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抵制不够。二是是在工作作风上,经常是部署的多,抓落实并跟踪检查相对少一些,浮在上面的多,深入一线一项项落实相对少。深进调查研究少;忙于事务多,接触群众少;即使下往了,往往是听听情况,看看转转。而真正深进到农民家中,听他们的呼声,征求他们的意见,把握第一手材料比较少。1
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门、难点题目缺乏解决的办法和力度。
三在学风建设上,能够坚持学习,学为所用,但还是停留在一般层面上多,深入全面学习的少,掌握新知识水平不够完整全面。学习动力不是很足,学习没有计划,“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
四是在生活作风上,有时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有时来客陪吃陪喝,还有超标现象。在遵守机关纪律方面,机关开会时,有迟到、接电话等违反纪律现象。
五是在领导作风上,在处理具体问题上缺少灵活与方法,领导艺术功底较差,遇到一些难事、急事经常犯急躁情绪,缺少“弹钢琴”的艺术。平时喜欢直来直去,有话说到当面,有时批评人不讲情面、不顾场合,伤及一些人的自尊。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理论武装头脑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学习一般化,没有带头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未带动下属广泛深入的开展理论学习。学习专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不分层次,一般通读多,重点精读少,做读书笔记更少。对理论的钻研不深入,没有在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用脱节,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指导工作。主要原因是对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
足,忽视了主观世界的改造,缺乏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理论上不够成熟,造成政治上不够坚定。
二是对自己要求不够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所以在解决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和接待群众来访时有激动情绪,甚至忘记了自己也是农民的儿子。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更新,自己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方面做的还不够,总想着自己已这么大年纪、在乡镇有好多年了,有老本可吃了,其实恰恰相反,过去已经成为历史,当今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来解决新矛盾新问题。自己缺乏对所辖部门业务知识的学习,导致工作起来有时不能得心应手。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总之,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国家工作人员。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合同管理主要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合同未写签订日期、开竣工日期
要求项目部排查每份合同,关注合同签订细节,发现不完整合同及时改正。
二、租赁合同方面:
1、租赁物返还出租方现场签认人员没有授权委托书
2、租赁物结算单出租方签字人员没有授权委托书 要求项目部自查正在履行合同授权事项,发现上述问题即时与对方联系,索要授权委托书,防止无权代理现象。
3、租赁期满合同履行完毕后应签订结算单
租赁物使用完毕,立即与出租方签订结算单,将数量、价款、租赁时间等重要内容固定在纸面上。
4、租赁合同未明确租赁期限
项目部在签订租赁合同时不应写“租赁期到工程结束”,应大致约定一个期限,如实际履行中超期,可再签订补充协议。
三、皮炮项目采购合同、租赁合同经项目部评审时,增加由分包队伍签字确认,签字人员需有授权委托书,防范合同风险。
四、合同台账混乱
合同分类建台账,租赁合同、采购合同、分包合同分开记录,合同履行台账内容再详细些,物资设备台账按局物资
设备要求细化。
五、项目部缺少法律规章制度
处法律事务工作规章制度不一定适用于各项目,各项目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项目制度,将各部门职责明确。
六、存在合同未经评审现象
处法律事务管理制度已明确,对外签订合同必须经各部门评审方可签字盖章生效。
七、合同评审表日期在合同签订日期之后,合同存在先签订后评审情况
签订合同是为了履行过程中防范风险发生,要求各项目部在合同签订前先经过处各部门评审。
八、处法律事务部组建后对原有规章制度没有梳理归类 七月份处法律事务部应将原有法律事务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归类、汇总并装订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