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
课题
百分数解决问题(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生的认知起点。
在教学中,根据新知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相关的复习题,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百分数和百分率的意义及求法,为新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重视线段图的作用。
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线段图,使题中的数量关系形象地体现出来,使学生能顺利地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最佳方法。
3.多元化处理信息。
教学中,大胆处理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自主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有层次地探究,从而有效地沟通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双重含义;掌握分析解答。
学习重点
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增减幅度的意义。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6分钟)
1.出示复习内容。
(效果检测1题)
2.导入新课。
利用百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深入学习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1.在练习本上完成复习内容,分组核对答案。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某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14÷12≈1.167=116.7%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89页例3,引导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比较与复习题的异同。
2.组织学生寻找、理解关键句。
(1)在这道题中,谁是单位“1”?
(2)可以从哪句话中找到单位“1”?
(3)画图分析,进一步理解关键句。
3.讨论: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4.组织迁移旧知,讨论解题方法。
5.尝试解答,交流解答时应注意什么。
1.观察例题,获取题中信息。明确相同点:两道题条件相同;不同点:所求问题不同,复习题是求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例3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1)读题汇报:原计划造林公顷数是单位“1”。(2)是从“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这句话中找到的。(3)画出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线路图。
3.经过讨论交流明确意思: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4.学生根据讨论发现此类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类似,得出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5.尝试解决问题,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交流解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标出下面问题中的单位“1”。
(1)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
(2)原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3.说说“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这句话的意义:(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4.如果将例题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减少了百分之几”,应该怎样计算?
(14-12)÷14=2÷14
≈0.143=14.3%
5.填空。
育新小学图书馆有图书4000册,新风小学图书馆有图书5000册,育新小学的图书比新风小学少(1000)册,少(20)%。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完成教材89页“做一做”。(进一步巩固解题方法)
2.完成教材92页第1、2题。(结合题意,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1.独立解决问题,交流不同做法及解题过程。
2.小组选派代表陈述问题答案。
四、课堂总结。
(3分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钟)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生了解了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的。课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降低了新知的难度,从而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