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10-985205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3 10:25: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心得体会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部分是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果断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是承上启下的。世纪之交,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经验、汲取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和时代特点,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由其本质特征和内在属性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足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对此进行了强调和阐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了进一步阐述,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调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正是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做出了正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才有了科学依据和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科学体系。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年来,我们党积极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始终坚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以科学的思维审视时代,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科学体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意愿,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只有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始终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到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透彻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到十四大江泽民向全党宣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上透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的问题;再到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透彻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都贯彻了这一精髓。同时,又使得这一精髓“内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在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通过解放思想,能够切实推进工作,真正解决问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总结30年改革开放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都伴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从1978 年真理标准大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202_年江泽民发表“七一”讲话到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等都无不闪耀着解放思想的光辉。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并以思想解放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赢得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毛泽东领导党作了艰辛的探索,但是,毛泽东终其一生,没有完成这个历史赋予的使命,而且在他的晚年因失误使完成这一任务的探索遭受严重挫折。这样,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就交给了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交给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邓小平领导党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行拨乱反正和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同时,启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江泽民领导党坚持改革开放,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我们党极为丰富的发展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新实践的启示,创造性的将我党的发展概括为科学发展,并提升到指导全局的战略高度,实现我党在发展问题上的重大创新,使我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职责和光荣使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基本路线是指党在一个历史阶段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方针,它是从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出发而确定的。它关系全局、指导全局、决定全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基本路线对了,我们的事业就会发展和胜利;基本路线错了,我们的事业就将遭挫折和失败。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自产生以来,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证明是正确的。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重要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经受风险考验、实现执政兴国使命的最可靠保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靠的是它;今后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还得靠它。正如邓小平强调:“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 “我们一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不但这一届领导要坚持,下一届、再下一届都要坚持,一直坚持下去。”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不动摇。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成立时仅有50名党员、处在秘密状态的党,发展成为拥有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70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把党的建设确立为“三大法宝”之一,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我们党实行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进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由此可见,加强党的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使命:研究和解决实践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研究和解决实践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是理论的使命和存在方式。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们党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但探索失败了,留下的是包括像“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失误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未竟事业。面对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和当时国内思想领域普遍处于僵化、保守的局面,全党迫切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坚持毛泽东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和回答了关于__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重大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世纪之交,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的局面,全党不仅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需要进一步搞清楚“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和回答了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等重大问题,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进程中凸显的阶段性矛盾和我们遇到的新问题,全党既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还要进一步搞清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胡锦涛代表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探索和回答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继续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情况新问题总是与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相伴相随。因此,要继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力量,使其在实践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既有整体性,又有发展的阶段性。是整体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必将会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发展、完善。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继续推进。

202_秋 中文专科班

周左燕

第三篇: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是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调查研究中国的基本国情,科学地总结人民斗争的实践经验,并且在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同时在形式上有所创新,用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表达了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和气派。

有人会说,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时代了,毛泽东没见过计算机,不知道因特网,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已经过时的理论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没有了指导的意义。很显然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这是一种惯用的诡辩和历史虚无主义,因为结论和论据说的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当然,无论马克思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要同今天的实际相结合,而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这恰恰是我们这些后人要解决的问题。一个真理是不可能会过时,只是因为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距离我们的现实问题相对遥远了一些。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毛泽东思想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虽然我学的是理工科,但是政治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坚信,在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习领域中,毛泽东思想将会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第四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心得体会(胡正祥)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南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部分是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果断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是承上启下的。世纪之交,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经验、汲取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和时代特点,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由其本质特征和内在属性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足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对此进行了强调和阐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了进一步阐述,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调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正是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做出了正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才有了科学依据和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科学体系。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年来,我们党积极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始终坚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以科学的思维审视时代,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科学体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意愿,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只有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第五篇: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姓名: 准考证号: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让我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先进成果。学习了它的精髓,让我们从根本上对这些经典理论有了一些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无穷的开拓创新能力,深刻感受到这是伟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课本就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作了详细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八十年中,中国人民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事实表明:“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产物,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经过探索和比较后所选择的革命真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就是这种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丰

富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就是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中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首先,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将永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次,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其指导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坚持马列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因为三者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是有机的统一体,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最后,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它将继续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只抓思想,同时还要抓经济、政治和文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了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同时确立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此同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既要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注意,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 有机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随着我国的发展,不断提出了新的政策,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总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他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源泉;也表现在空间的拓延上,他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原点,成为人类社会精神寻求归宿的一座丰碑。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