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床用血工作总结
****年临床用血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里,输血科的同志在院领导的关怀下,科主任的帮助下,认真执行医院的各项决定,认真执行国家各项有关的法律法规,临床医师和输血技术人员能够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合理用血。
临床医师能够熟练掌握输血适应征,输血目的,在所有输血病志中,各项化验常规,病原学检查齐全。遇急诊患者需要紧急输血的能够先抽取静脉血做各种病原学检查在输血申请单上写待回报,结果出来后及时填写。临床医师申请输血的目的明确,符合输血适应症,在观察输血时,能够很好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完成三次病程记录,监测良好。全年共输血59例,输滤白红细胞悬液65.5U血浆3000ml。无一例输血不良反应。其他科室病志记录详细,能够完整的记录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患者生命体征。复查血常规有效率达到98%。遇特殊输血病例能够做到及时与储血室人员沟通保证安全有效地输注。经常跟市级医院沟通,并且虚心向上级医院请教,与之紧密接轨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临床血库的质量检查中,储血室人员应严格保证血液质量,认真执行医院及输血科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储血冰箱的消毒工作,为保证临床安全用血不断完善各项输血工作制度,控制输血不良反应方面,按照输血不良反应预案操作,严格执行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登记、报告、调查处理制度,控制输血感染方案等相关制度,制定紧急用血工作预案,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储血室人员能够在接收每一批试剂时都做质控并登记,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杜绝使用过期试剂。并在取血之前及时复合受血者血型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遇到疑难病例及时将血样送到血站,重新进行配血及抗体筛查确保无误后以最快时间保证临床用血及时有效的输注。今后需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避免反复多次输同型异体血产生抗体,易发生溶血反应。
保证血液质量,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
第二篇:202_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总结
输血工作涉及临床各个科室,如何保证用血安全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其中输血科是关键环节。202_年3月医务部对输血科的工作进行了检查,总体上讲工作开展较好,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情况。
一、输血科完成的工作
1、根据国家输血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山东省输血管理规程》,制订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输血科对我院员工开展了相应的培训工作。在
202_年5月及11月对临床医师、新入院的护理人员和临床输血质控员进行了3次培训,同时印发了《输血法律法规与相关制度》下发给临床各科室自行学习。
2、科室内的培训与学习已经开展,科室内的培训及考核材料较完整。对输
血科人员的提问回答较满意,多数能够知晓,有些细节问题有待提高。
3、输血科内部管理达到了要求,血液的储备方面,对不同的血型能分层放置、标识明确,血液储备量能满足临床3日用血,且各种血型分配合理。对冰箱温度的检测、消毒、细菌检测都有记录。输血前的检测能按照制度执行,输血相容性检测报告内容完整。提问科室人员,对上述制度规定均能知晓,科室有自我检查的记录。
4、坚持合理用血,成分输血达到100%。按照我院输血规范的要求,把握输血指征,审核输血申请单、大量用血报批单,对不合理的用血申请不予发血,做的了血液保护的要求。
5、输血科对临床科室大量用血审批单、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前检测、合理用血有检查、总结和改进措施,并每月在《医疗质量简报》上公示,督促临床科室完成大量用血的审批上报。
6、配合医务部和医院评审的要求,对临床科室及本科室的输血工作,先后开展了检查和自查,并保留了检查总结记录。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提问输血科工作人员,对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多数均能知晓,有些细节性的知识回答不准确。改进措施:对知识点的学习要以流程为纲,首先保证流程的通畅,同时兼顾细节性的问题。
2、做好培训计划,对参加202_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新入院的员
医务部对输血科监管总结分析 工准备好培训的内容。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要进行总结和培训。
3、目前合理用血评价仅明确到科室,没有明确到个人,绩效考核和用血权
限的认定有待落实。改进措施:对各科室的取血申请进行记录,明确用血医师、输血前评估、输血前检测及用血量,采用excel表格记录,有利于统计分析。对不合理用血、输血前检测不能完成的医师,提出批评及处罚,必要时降低用血权限。
4、对不合理的用血申请采取了直接送回科室的方法,没有保留资料。下一步也应记录并通报,促进临床合理用血。临床科室对大量用血有时不能完成主动申报,输血科做了不少的督促工作,如果为非紧急情况下的用血,输血科有权暂缓发血,对上述科室也应通报。
5、输血科自我检查内容包括:血液的存储、输血前相容性检测、血液的发放等,输血科应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6、临床科室开展的输血工作也需要输血科的检查和监督,比如:输血法律、法规的科室内培训学习;科室每月对医师个人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输血病程记录的检查;科室上级医师对输血申请单进行审核;对大量用血审核和主动上报审批;科室对输血前核对、输血观察和记录等进行检查;血标本的采集和用血前核对的落实;不良反应的观察和上报。以上内容临床科室要有自我检查,医务部、输血科负责督导完成。
第三篇:临床用血工作汇报
本溪市第三人民医院 临床用血工作汇报
根据本溪市卫生局对临床用血的工作部署,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等相关要求,我院从认真组织学习标准,规范血库建设,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入手,做到确实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参照标准完善血库硬件、软件建设
根据《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明确医院血库的设置要求,改进房屋设施流程,使血库贮血室、配血室、办公室布局基本符合《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同时,加大血库设备投入,达到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
自202_年7月建立血库以来,由检验科主任:郭怡兼任血库主任,并配备专职血库人员一名。在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主导下建立了血库各项操作规程及实验室制度,建立了临床用血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依照各项规章制度及规程严格执行。保障了血液质量管理,做到科学用血、合理用血。
(二)建立医院临床输血管理机构明确职责
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我院成立了由陈志峰院长任主任,主管院长金杰任副主任,医务科科长,检验科主任及有关临床科室主任为
成员的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明确分工与工作职责。制定和更新了《本溪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并下发各临床科室,管理委员会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四)加强了医务人员输血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
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临床专业知识,还应熟悉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临床医生应对相关的法规有足够的重视,才能真正做到依法、科学、合理和安全输血。所以我们对医务人员进行了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尤其是新上岗人员更是重点培训。每年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相关业务学习1-2次,不断提高医院医务人员合理用血、规范操作的安全意识。
(五)加强了临床用血日常监督管理
我院采取不定期的质控检查,检查各临床科室“输血申请单”的书写情况和血样标本留取是否规范;检查输血申请是否合乎输血指征,用血量是否经审批、签字后发出;检查月报、年报等统计报表,宏观掌握节约用血及合理、科学用血情况;抽查各临床科室上交的经输血治疗病例的病历,检查有无“输血同意书”、“输血记录”等相关医疗文书记录。今年,我院加大了对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由医务科牵头,每季度都对医院输血工作进行一次质控监督检查,重点在合理用血、规范用血工作上。使医院的临床用血工作不断趋于规范合理。
(六)规范血库日常工作,提倡科学用血
我院按要求规范了血库的各项规章制度,院领导、医务科不定期检查输血科的各类登记记录本是否完备,存档保存是否齐全、清楚、是否可随时备查,不断规范血库的工作。随着输血医学的迅猛发展,成份输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许多与提高输血安全有关的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对有效地减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院使用成份输血率100%,全部血液均来自本溪市中心血站,202_年红细胞悬液59u,血浆3200ml;202_年红细胞悬液57u,血浆1740ml;202_年上半年红细胞悬液50u,血浆1570ml,血小板1个治疗量。未发生因临床输血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二、目前临床用血工作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
虽然,医院在输血管理工作中做出了努力,但是,对照起兄弟医院在这项工作中的成熟与规范,我们的差距很大。比如:个别医务人员对输血知识、输血指征、成份输血等知识欠缺,出现不合理用血情况;在输血反应和输血评价方面工作不到位,在病历记载中未进行输血后的效果评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反映输血的合理性。部分临床科室主任在输血管理上不到位,未认真履行审核、签字、把关制度。
在以后的工作中,医院要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监督和制度的落实,加强临床科室主任、输血科的审核职能,严把合理用血质量关;加强医务科等职能科室的监督检查力度,将输血质控与日常质控工作联系起来,共同开展,不断规范医院的临床用血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输血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的培训,掌握输血适应症,做到合理用血、规范输血。
总之,我们通过近期的努力工作,我院输血管理工作已逐步步入正轨。但离上级部门下达的标准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将借此次检查为契机,希望各位专家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增强责任意识,积极落实整改,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出应有努力。
202_本溪市第三人民医院 年7月19日
第四篇: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为确保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1.输血申请
1.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前交血库备血,电话、口头备血无效,输血必须符合输血适应症。
1.2凡可能或需要输血的病人,必须提前做好血型鉴定、血常规、ALT、抗体筛查和乙肝三系、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 滋病抗体等规定项目的血液化验后,方可申请输血。急危、抢救病人应先开验血医嘱,后开输血医嘱。
1.3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写明“我已经了解输血的风险及并发症,同意接受输血治疗”并签名,《输血治疗同意书》存入病历。1.4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紧急输血,应报医院总值班或主管领导同意,并把请示汇报的具体情况记录在病历中。1.5部分血液制品执行预约制度,如RH阴性血液、血小板等,必须提前24h与血库联系,以便血库能与血站及早预约。
1.6血库人员接到临床用血申请单,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及时做好血液的预约或储血工作,确保按期发血,储备中如不能满足临床及时与申请医师联系,共同协商解决。
1.7血库应严格核查相关手续,对合格者给予用血,不合格者退回;临床领取用血时,务必认真查对,一经出库原则上不能退回。2.输血会诊与审核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3.输血各个环节必须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4.输血不良反应管理
4.1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失血量、贫血程度、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全程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尤其是输血开始后15分钟),对于无自主意识的患者、婴儿、无家属伴随的儿童,更应重点严密地观察其生命体征。
4.2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为: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及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血库;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血库。
5、积极推行节约用血的新型医疗技术,积极推行成分输血,规范开展互助献血工作,提高合理用血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动员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自体输血技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临床合理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施行,本院制订了科学合理、节约用血的一些措施,把降低输血总量,提高成分输血比例作为医院的目标,根据国家卫生部制订医疗用血评价制度,将对患者在临床治疗时,是否有必要使用大量的血液和血液成份制品正确应用进行用血评估,对是否有必要用血以及用血能起多大的作用进行评估和评价。
一、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病症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 000 ml~1 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血友病甲,血管性血友病及纤维蛋白原缺乏患者。
三、科学合理、节约用血措施
1、医院领导重视 成立以业务院长、医务科长、检验科、血库主任及临床科主任为成员的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医院的临床用血进行监督、指导。
2、严格执行输血工作“三统一”的规定 本院一律使用规定的采供血机构—六安市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及血液成分,主动及时与其联系,互通信息,全市计算机联网,进一步确保临床用血及时与安全。
3、医护人员学习与考核相结合 组织全体临床医生认真学习国家有关临床输血的法律法规,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用血知识讲座。
4、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 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5、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6、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时不输血)。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特制订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1. 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进行输血,输血适应症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 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二、临床用血公示制度
实施临床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将检查结果在全院公示,并由医院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更好提升临床用血的科学管理,促进临床用血合理、安全、有效。
1. 检查人员:由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2. 检查方法:每月检查,抽取当月所有输血病历。3. 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输血前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
(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上报制度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当时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一般包括: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 输血传播的疾病
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三、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发生输血相关疾病时,相关科室医师应详细记录输血反应反馈卡后送血库,并及时调查处理。血库每月统计上报输血管理委员会,并向负责供血的血站反馈。
四、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应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对策,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
输血感染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当出现输血后感染病例时,经治医师应立即填写输血后感染报告单,上报血库。
2、血库接到报告后应深入临床科室,记录发生输血后感染患者的姓名、血型、住院号、科室、所输血液制品的名称、献血员姓名、血液编码、输入量、感染症状、处理方法、结果等,对疑为输血后感染病人进行评估,并详细做好记录,必要时请市中心血站专家会诊评估。
3、因输血发生感染性疾病,经治医生必须认真按照要求填写感染疾病报告卡,24 小时内上报院感办。
4、因输血所发生的感染性疾病,血库必须将受供血者血样重新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及时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5、院感办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查找感染源及追踪感染原因,做好相应登记,写出调查报告,同时要及时上报市中心血站处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应防范措施。
6、经治医师、护士应配合职能部门查找、追踪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7、分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8、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一段时期内出现输血传染病症状,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除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外,应向供血机构书面报告。
血液报废工作制度
1、血库应注意进库血液的失效期,以防止不必要的浪费,血液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2、血库因某种原因需要报损血液的,须填写血液报损申请单,报血库负责人。
3、血库负责人核实血液报损原因,上报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有关领导报批。
4、报损血液批准后,报批单登记备案,以防查处。
5、血液报损后,同时从电脑中出库该血袋资料,并注明为报损血液。
6、报损血液送污物处理中心处理。
第五篇: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为了我院临床用血安全,根据有关规定和市中心血站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输血的日常管理设在检验科。
二、检验科要指定专人负责血液的收领、发放工作,要认真核查血袋包装,核查内容如下:
(一)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
(二)献血者的姓名(或条形码)、血型;
(三)血液品种;
(四)采血日期及时间;
(五)有效期及时间;
(六)血袋编码(或条形码);
(七)储存条件。
三、检验质量报告单与登记本,须正楷填写清楚,不可字迹潦草或涂改。血型鉴定结果在报告单上写明型别外,还应在登记本(或同时在报告单)内的血型栏旁加注“+”“-”符号表示对抗A抗B标准血清凝集状况。
四、接到配血单后应及时主动与临床医师联系,以确定配血数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随要血随到中心血站取血。每次配血试验操作人员必须“一班到底”完成任务,不得中途交接班。
五、试验结束以后,应保存病人和献血员的剩余血液标本,从输血结束起算24小时无意外事故发生方可弃走。
六、取血者须是需血科室正式工作人员,应持血型、配血试验结果报告单领血。取血者与发血者应当共同查对病员姓名、科别、床号、血袋号、采血有效日期,血袋无破损,无瓶鉴污损不清,血型无误,交配结果以及血量质量等全部符合。无溶血、无凝块、无污染后再由取血者签收,并写明取血时间等。
七、健全差错登记,发生问题及时寻找原因,遇有严重问题立即报告医务科处理。
八、血型鉴定
(一)血型鉴定用的标准血清:
1、标准血清的凝集效价应符合规定。必须是经灭活,无菌的,有明显标鉴,易于区别的,效价应为抗A>1:128抗B1:64,冷凝集效价<1:4者。
2、标准血清凝集素的亲和力:应在15秒内出现凝集,3分钟时凝集块不小于1立方毫米。
3、每批购入标准血清后须用ABO各型红细胞悬液测试符合质量,方可使用,并随时注意其失效期限。
4、标准血清取用后,应立即存放冰箱中备用,随时注意防潮,避免污染与标签脱落。
注:以上1、2条实验室无法检测,但定购标准血清必须从正规途经购买,买回后必须按3、4条严格执行。
(二)实验室操作
1、所用试管,吸管等必须干燥呈中性。
2、红细胞悬液浓度应为2-5%;
3、试验时间与离心速度须适当,试管法:离心速度1000转/min,玻片法:放置时间不小于15分,不超过30 min,夏季水分易蒸发,应将玻片放入置有湿棉花或纱布的平皿内并加盖,放置时间如上。
4、试验温度:一般在室温(18-22°)中进行。如有疑问时,应放置于37度水浴中10-15 min,离心后观察结
果。
5、不论试管或玻片法除肉眼检查结果外,必须再用镜子细分复查。
十、配血试验
(一)配血方法选择
1、无输血反应史者及无输血史者可用盐水配血法。
2、反复输血,有输血反应以及新生儿溶血病者应到血站做配血试验。
3、大量输血时(献血员1人以上),除按规定病员与献血者作交叉配血以外,各献血员之间也应交叉配血。每次输血前,输血单上必须注明有无输血史,及输入量,输血反应情况。
临床科室用血管理制度
为了我院临床科室用血安全,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应当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伿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患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当由相关临床科室主任核准签字后报检验科(血库)。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2_毫升时,需经检验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三、经主治医师给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映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由原患双方共同鉴署用血支援书或输血治疗同意书。
四、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和珍断,采集血样。
五、由医护人员或专管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检验科(血库),双方进行 项核对。
六、临床科室应有专人持配血单领取临床用血。领血时要认真核查有关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绝领用。
七、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八、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九、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好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十、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十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液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十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核对受血申请单、血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液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经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十三、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血库)保存。(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十四、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血库)至少保存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