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教下乡活动化学听课心得
“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
——化学听课心得
小悟乡林业中学 覃冬梅
202_年12月1日,我非常有幸参加了202_年湖北省孝昌县“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亲眼目睹了省特级教师教学风采。各位优秀教师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使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有了新的反思。
一、上课的的优秀教师对角色的定位
在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中,听完各位优秀教师的课后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这些教师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不论从姿态、语言还是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上都把握的十分到位。
1、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将整个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比如上第一堂课的李老师,他的课题是《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在导入时,他给学生提问,“我们应该如何描述一个化学反应?”进而让学生自己回忆起前面的内容然后过度到这节课要讲的化学方程式。还有第四位来自武汉的朱老师上的一堂《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的实验课,他的教学中完全展现了“用探究的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他立足于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实验室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药品来制取二氧化碳,从反应原理、气体的制取装置以及气体的检验,都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再联系前面学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进而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这位老师的最大特点就是关注小组合作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2、课堂评价语言的精彩
教室们的语言准确规范,不仅是教学语言规范严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引导、所回答问题的回应都特别生动有趣。不是简单的“好”、“真好”,而是给予非常准确和恰当的评价,课堂中通过对学生的表现的简短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说真的,一天的课程听下来感觉一点都不累,课中高潮迭起,令我观心旷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餐。
二、精彩的课堂表现
1.探究活动实实在在,从抽象到具体
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四节课中的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探究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象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比如来自宜昌的一位周老师,他说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他说:“当你拿到一个课题时,首先要想好这节课的特点,你不要去想这节课怎样上好,而你的目的是如何把学生的能力展现出来。”比如他的课题是《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在引入方程式的配平时,氢气点燃生成水的这个反应中,他想:“怎样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配平的关键和重要性呢?”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找了一些分子模型,用天平来直接称量,让学生往天平左右两边放分子模型使天平平衡。这本身是一堂比较枯燥的课,难点是方程式的配平,可是通过他巧妙的处理使整堂课变得生动而形象,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也将难点迎刃而解,更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2.应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直观生动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达到直观,高效,生动有趣的效果。从上课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另外实物投影和视频的应用配合增加了演示试验的效果,如一位老师在课堂中播放的视频《消失的钻石》更是勾起了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视实验不断创新,以课本为基础又抛开课本
化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4节课中多数老师做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创新,既以课本为基础,又抛开了课本,使整堂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的知识尽可能得到增长。例如二氧化碳的制取的探究磷实验的改进和课本不完全一样,一个实验引出一个结论,把实验现象一下子变得直观明了,学生也容易掌握。
总之,课程设计的严谨;知识过渡和衔接的自然;课题引入的新颖与巧妙;实验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师生的真切互动和沟通,等等很多很多,很难用几句话能说清楚。
三、听课后的感触
一堂好课应该是教与学完美的结合,应该通过教师的“教”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只是扮演一个引导者,不论是整个课程的设计还是所提问题的串联,都要注意这些在平时觉得有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听完这些优秀教师的课,我对自己的教学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1.我的课离他们的课有多远?
在听课过程中,我都在有意无意地冒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的课与他们的课相比有多远?”说实在的话,当时真有“时近时远”的感觉,每每看到设计的一个好的环节我都在问自己“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呢?”明明讲的内容都差不多,为什么方式不同,效果却有那么大的差别呢?但是,这样想一想:“如果每一年都钻研一点、学习一点、改变一点,那么,通过日积月累情况会不会发生一些本质性的变化?”所以,教师时常有一颗学习心是最重要的。平时的每一点积累,每一次思考都要认真对待。
2.教师的教学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有经验的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在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己教学素养条件的能动性,从而使教学表现出浓郁的个人特色和艺术倾向性。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新课程改革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从这些优秀的教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不仅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更要认真思考,做好教学设计,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只要每次督促自己,积累一点、再积累一点,总有一天,我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第二篇:送教下乡听课心得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XX中学的周老师和领导来我镇送教下乡。通过一周的听课学习,我感到很受教育和启发。
一、观摩课的学习感受、感受到课堂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讲解少,学生活动多。预习、展示直至解题反馈,学生始终是主角。预习时学生自己提炼、归纳、总结甚至设计考题,展示时有个性的表述,以及解题反馈中学生轮流上讲台,讲步骤、说答案、论原理、作补充等等,学生的表现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大方的。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他们的内心感受和认识就很深刻。我想,放手让学生表现,也就是兰台中学敢于放手改革,而成绩还能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吧。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将会成为习惯,将学习作为快乐的享受将成为他们终身享之不尽的财富。
2、小组合作不是摆设,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与我们平时的分组学习不同的是,分组学习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六人一组,从预习到展示到反馈,小组学习讨论一直是课堂的核心组织单元。虽然期间有分有合,有个人的小黑板展示,有在全班师生面前的解题分析,但小组学习依然是隐性、潜在的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的意义远不至于此,它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共享能力。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一个女孩是小组长,在组织预习时,俨然是一名教师,充满了自信,安排井井有条。我想,这种合作学习方式长此以往,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领导才能的有用人才。
3、小黑板展示作业体现透明、开放的教学思想。
我们学习经验,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增加小黑板的模仿上,重要的是我们要透过小黑板看到其背后的意义所在。这是教学思想的最直接、鲜明的体现,它把学生的思想、思路、思维结果展示给大家,展示给老师和同学,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作业形式。这样与写在作业本上不同的是,首先学生有自我批评意识。每个人都是要强、上进的,不愿将错误呈现给大家,所以就有了检查意识、规范意识,字要写得工整,表达不要出错;第二,学生能互相批评,互相学习,看出别人的错误也就警示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这样,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好。
4、学生活动多,也增强了课堂的生成性,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相对于教师备课的预设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突破预设,深挖教材,拓宽教材。达到教学相长,让课堂成为师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的重要平台。
二、教学实践启示我们,解放教师思想、提高教师素质是当务之急。
课堂上,学生说、讲、讨论等等活动,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真正的作用是组织、引导、点拨、拓宽、提升。有时需要纠偏归正,有时需要拓展、延伸,这些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能及时准确的把握时机,准确的提出疑点,科学的加以引导。这种鲜活的课堂经常会打破课前的教学预设,对教师的知识面、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处理教学中突发情况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把握课堂的能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其次,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决不能再在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中徘徊。我们许多教师并不是不想放手,而是不敢把课堂开放、活跃起来,生怕丢掉一个知识点。兰台中学的成功经验证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会丢掉知识点,反而学生会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全,提高得更快。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作为学习经验的切入口,这就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放权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扬起他们理想的风帆,自由的遨游在知识的大海!
第三篇:送教下乡听课心得(范文)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
茶田学区
杨胜万
本次参加送教下乡活动令我受益匪浅。老师们成熟淡定的教风、精心备课以及精美的课件制作令我折服!这些课都上得生动精彩,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拓展为目标,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现就此次听课,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一系列的展示课,感受到每位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每位教师都体现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1.教师具有较高的基本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上课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能很好地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师们的板书都很规范,这一点我和她们有很大的差距,要提高我的板书基本功。
2.纵贯这些展示课,我们感觉老师们的常规教学能力都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课内容很扎实,课堂容量很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听过的这些课中,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充分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照样能把课上好。
3.在教学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重视孩子的手脑结合。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知识。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们都没有用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敢于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驾驭能力很高。而我恰恰习惯于在课堂上引着学生走,这一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第四篇:送教下乡听课心得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
三合小学 向国荣
9月17日,南关小学的老师和领导来我校送教下乡。听了陈秀霞老师的课,我感到很受教育和启发。
一、观摩课的学习感受、感受到课堂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讲解少,学生活动多。预习、展示直至解题反馈,学生始终是主角。预习时学生自己提炼、归纳、总结甚至设计题,展示时有个性的表述,以及解题反馈中学生轮流上讲台,讲步骤、说答案、论原理、作补充等等,学生的表现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大方的。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他们的内心感受和认识就很深刻。我想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将会成为习惯,将学习作为快乐的享受将成为他们终身享之不尽的财富。
2、小组合作不是摆设,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与我们平时的分组学习不同的是,分组学习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六人一组,从预习到展示到反馈,小组学习讨论一直是课堂的核心组织单元。虽然期间有分有合,有在全班师生面前的分析,但小组学习依然是隐性、潜在的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的意义远不至于此,它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共享能力。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一个女孩是小组长,在组织预习时,俨然是一名教师,充满了自信,安排井井有条。我想,这种合作学习方式长此以往,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领导才能的有用人才。
3、学生活动多,也增强了课堂的生成性,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相对于教师备课的预设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突破预设,深挖教材,拓宽教材。达到教学相长,让课堂成为师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的重要平台。
二、教学实践启示我们,解放教师思想、提高教师素质是当务之急。
课堂上,学生说、讲、讨论等等活动,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真正的作用是组织、引导、点拨、拓宽、提升。有时需要纠偏归正,有时需要拓展、延伸,这些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能及时准确的把握时机,准确的提出疑点,科学的加以引导。这种鲜活的课堂经常会打破课前的教学预设,对教师的知识面、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处理教学中突发情况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把握课堂的能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其次,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决不能再在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中徘徊。我们许多教师并不是不想放手,而是不敢把课堂开放、活跃起来,生怕丢掉一个知识点。xxx中学的成功经验证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会丢掉知识点,反而学生会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全,提高得更快。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作为学习经验的切入口,这就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放权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扬起他们理想的风帆,自由的遨游在知识的大海!
第五篇:送教下乡-听课心得
《重建更美好》项目
“送教下乡”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中年段,三年级,每一种说法都提示我们,这是小学学习阶段一个承前启后,一个转折定型的重要阶段。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跳出低年段的教学模式而改头换面,更不可能沿袭低年段而没有提高,《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做了详细具体的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去落实到每一个单元,每一篇文章的学习,每一课时的教学,老师们无法取舍,更无法正确把握。就这样,老师们摸索着上路了。遇到了问题,我们讨论反思,但仍然惘然,依旧迷惑,这时真正需要有个人帮我们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很庆幸,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小学王老师走进我们的学校,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悟通过课堂展现给我们,犹如一缕春风拂面。王老师通过完整地展示15课《玩出了名堂》,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如何用好用妥教材。语文教学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缺一不可。具体每一课时侧重能落实那些,既有有赖于教师站在全册的高度上有一个安排,更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做出合理的取舍。《玩出了名堂》这一课,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王老师就合理地舍弃了朗读点的深入训练,重抓主要内容的把握,重抓读写结合,创造性的利用了教材。
细节决定成败。她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尤其是那些及时的鼓励性评价,对孩子来说简直是润物细无声啊!
相信,有我们大家的努力,在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们会越走越顺,越走越自信。
202_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