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矫正挽回灰色人生
矫正挽回灰色人生
社区矫正人员白俊福矫正案例
一、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个人基本情况:白俊福,男,1968年8月出生,户籍地为五台县建安乡,居住地为建安乡西建安村。202_年04月,因犯故意伤害罪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202_年5月3日,白俊福到五台县司法局建安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矫正期自202_年5月3日至202_年5月2日。
二、主要生活经历及犯罪成因分析
主要生活经历:白俊福出生在农村,小时候特别调皮,在1984年7月读完八年级后,成绩较差,未能读到高中。回家后随父母从事农业耕作劳动,1988年当兵三年后到太原打工至今。据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202_)晋0105刑初字1005号刑事判决书载明:白俊福202_年11月27日涉嫌故意伤害他人案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12日被太原市公安局小店区分局决定取保候审并释放。202_年12月19日因侦察阶段取保候审期限届满被小店区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202_年4月14日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白俊福犯罪原因分析:白俊福个人性格特点是为人耿直、脾气爆躁、江湖习性重、面子思想严重、心胸不宽阔,这一特点是他犯故意伤害罪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是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不高,导致了法治观念不强,法律意识不高,法律素养及基本法律常识的缺乏,为犯下本罪埋下了根源。犯罪的直接原因是遇事冲动,不思后果,不忍小争执、惹来大麻烦,犯下了伤害他人身体的暴力犯罪行为。白俊福的犯罪年龄是48岁,此时,白俊福在社会上已经混出了一定的名堂,其犯罪应当属于为顾全面子的报复性行为。
三、教育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在教育管理白俊福的过程中,发现白俊福在思想认识方面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一是是对自己所犯罪行的后果及危害程度没有清醒准确的认识。他认为案发时间为202_年1月13日,过去那么久了,不应该一直抓着不放,况且取得了对方谅解,一切都淡化了,这样不利于行为的矫正。二是对社区矫正工作及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工作人员认识不足。他认为只有公安人员才具有管理他的权利,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只具有帮扶社区服刑人员的职责。三是对自身地位认识不到位,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他认为自己是在社会上服刑的犯罪分子,只是对社会危害可能性不大。白俊福对这方面认识不足,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都不能够拿起法律武器行使自己正常的合法权益。好象见人低三分,不大能够与邻居、亲友等平等地交往。
四、矫正措施实施调整矫正效果
(一)确定的工作目标及采取的具体矫正措施 入矫教育(严管)阶段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
1、进行社区矫正宣告,让白俊福清楚所犯罪行,明确罪犯身份以及矫正期限。
2、告知权利义务,让白俊福知晓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内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3、对白俊福的资料在社区矫正管理系统录入,对其使用的手机进行定位安装激活使用。
4、进行首次教育学习,让白俊福明白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如果违反社区矫正规定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5、选定社区矫正保证人,组建矫正小组,确定矫正小组组长及成员名单。
6、管理等级由矫正小组组长提出经矫正小组讨论报司法所审批。
7、查阅法律文书、走访村组干部及家属,最大可能地充分了解白俊福的方方面面情况,确定矫正方案,完成矫正方案书制作。
8、督促白俊福按严管要求参加社区矫正,做到每周电话或口头报告情况、每15天到司法所书面报告情况、每月完成教育学习10小时以上、每月完成公益劳动服务10小时以上。
常规教育(普管)阶段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
1、按入矫教育阶段表现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等级。
2、督促白俊福按普管要求参加社区矫正,做到每周电话或口头报告情况、每30天到司法所书面报告情况、每月完成教育学习8小时以上、每月完成公益劳动服务8小时以上。
3、每月开展一次矫正谈话,了解活动、心理动态,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矫正。
解矫教育阶段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
1、回顾矫正过程,强化矫正效果,及时要求白俊福写出解除矫正申请书、个人总结。
2、按时鉴定,给出解矫后继续帮教建议。
3、制作终止社区矫正审批表批县局审批,取得《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
1、在解矫日,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5、发《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
(二)实施过程中的调整
从工作目标和具体的措施上看,司法所在实施过程中是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渐进式调整的。首先,在入矫阶段,我们对其进行严管。在白俊福积极参加矫正基础上,进入常规教育的普管阶段。在解矫教育阶段,重点在回顾矫正过程和加强效果,使白俊福顺利融入社会,引导白俊福在今后也要继续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公民。
(三)矫正效果
社区矫正体现了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价值,价值如何即效果如何。建安司法所通过对白俊福的情况报告、教育学习、公益劳动服务、适应性帮扶、心理疏导等有力的措施,实现了个体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个人效果方面体现:白俊福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道德风尚意识提高,加快了融入社会的进度,使白俊福在解除社区矫正后能够立即适应当前的社会生活,零障碍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社会效果方面体现:提高了社会对这一类特殊人群的管理、掌控、防范。减少了重新犯罪概率,为社会平安和谐稳定创建提供了基础性平台。
五、工作心得体会
社区服刑人员处在刑释人员和在狱服刑人员之间,也就是一只脚在高墙外,一只脚在高墙内。如果不遵守社区矫正规定或又犯罪的,则踏入监狱成为服刑人员,反之则融入社会,正常的生活。社区矫正是帮助教育正在服刑的人员更好地回归社会,具有强制性。如违反社区矫正相关规定,将受到司法行政机关的处罚,严重的还要收监执行。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工作人员是刑法执行人员,肩负着管理、教育、帮扶社区服刑人员的职责
矫正过程中要尊重社区矫正人员人格,平等对待,不存歧视。社区矫正人员虽然是违法犯罪对象,但很多人犯罪系一时冲动,且他们自尊心极强,既然判处缓刑,说明其主观恶性不大,并且在犯罪后都有悔过心理,愿意接受社会的改造,因此我们不能将其等同恶性很大的罪犯看待,心存歧视,恶意训斥,践踏人格,这也是我们司法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以人为本,实行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及时并充分掌握矫正人员的家庭、生活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积极有利因素,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的原则,发挥亲情的作用;尽可能为矫正人员排忧解难,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解决他们生活上、工作上、资金上的难题,调动矫正人员积极融入社会积极性,提高矫正对象适应社会,自谋出路的能力。
第二篇:灰色笑话
灰色笑话
1、女秘书搭上县长的车,县长禁不住伸手摸女秘书雪白的大腿。女秘书问县长:你记得邓选第216页第7段写着什么吗?县长脸红,急忙收手。回到家后,县长迫不及待翻开邓选第216页第7段,只见上面写到:胆子要再大点,步子要再快点......县长拍腿大呼:妈呀,理论知识不强将失去多少机会啊!同志们,要好好学习业务啊!!
2、修女搭乘神父的车,途中神父把手搭在修女雪白的大腿上,修女微笑的对神父说:你记得圣经第129条说的是什么吗?神父脸红的把手拿开了.回到家神父急忙打开圣经129条,见上面写着:'再深入一点你会得到莫大的快乐!'神父大呼:上帝啊!业务不熟害死人呐!希望大家202_年,精通业务,不断进取
3、夫妻离丨婚争孩子,老婆理直气壮说:“孩子从我肚子里出来的,当然归我!”老公说:“笑话!简直是胡说八道。取款机里取出来的钱能归取款机吗?还不是谁插卡归谁!?
4、有两只乌鸦在树上闲聊,一公一母,正说着的时候,在树下吃草的羊突然就死了,那只母乌鸦也很吃惊,就指着说:“下面痒死了。”那只公乌鸦于是就骑那只母乌鸦。
第三篇:灰色空间
灰色空间
窗外景物不断地从眼前闪过,可在烈的脑海中只有一片空白。
路,似乎无止境地从烈的出发点向目的地延伸;梦,似乎也像天上飘浮的云般遥不可及。回家的路程确实漫长,可总会有结束的一刻。但是梦想总是那么遥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蓝天被黑暗吞噬,透过车窗,烈看到的是一片灰色空间和窗另一边那个灰心丧气的自己。烈把头慢慢地靠近玻璃窗,想认真地看看窗另一边的人是否真的是曾经自信、快乐的自己。夜色应该是漆黑的,可在心灰意冷的烈眼中只有天灰灰。
烈轻轻地叹口气,用双手捂住脸深深地搓了几下,以寻求精神上稍微的振奋。
窗外车道边上的路灯无力地撑开一片柔黄的空间,不断并重复地在烈面前闪现。柔黄或许能给予身处灰色空间的烈象征希望般的光芒,犹如点点繁星在夜空中闪烁,让迷途的路人找到那颗指引方向的北极星。可是星空也有云层庇护的时候,因此柔黄的灯光在烈眼中是如此的微不足道。相反地,迎面袭来的路灯让烈想起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不断地重复着,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真理在烈看来是如此的荒谬!
已经是高三了!考试一次次的失败意味着面对高考的只有无奈。
曾记得天道酬勤。烈为了能在学业上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清晨与朝阳做伴,夜深与台灯为伍,一眨眼就是两个学年。刚开始的失败,还可以微笑着面对:才高一嘛,万事开头难,继续努力!等到高中生涯过了一半后,仍不见什么起色,虽然有点着急,但是还能对学习抱着乐观的心态。直到现在,剩下的只有疲惫的身心。
曾记得生活要学会舍弃。要有所得就必须有所弃,于是烈把所有精力都专注于学习上,舍弃了篮球带来的快乐,朋友之间的调侃,甚至烈最爱的音乐也没有时间欣赏,更不要说拥有那执手相看泪眼的柔情。
曾记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可是烈已经很大方地理解为:有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是没有付出,就一定不会有任何收获。烈认为自己这两年来的收获就是没有退步,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车渐渐地减缓车速,往前微微一倾的烈也因此回过神来。车内疲惫的乘客在微弱灯光的轻抚下,都略带如梦初醒的睡意。烈也揉了揉眼睛,托拉着沉重的背包,准备下车,踏入车外那片灰色空间。
第四篇:灰色童谣
“日照香炉烤鸭店,有只烤鸭挂窗前。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最近一个时期,像这样内容不健康的“灰色童谣”在中小学流行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社会问题专家和学校的教师、家长、学生等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探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些地区还开展了“化灰色童谣为绿色童谣”的活动。请以“灰色童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见解。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关注“灰色童谣”背后隐藏的情绪
近年来,“童谣”由最初的搞怪式顺口的“绿色童谣”慢慢转变为言辞犀利、内容消极的“灰色童谣”,引起不少家长和教育人士的关注,普遍人认为这些“灰色童谣”内容不健康,直接影响了孩子对人生的态度和对学习的上进心。然而,我认为部分“灰色童谣”内容虽然消极,但是却直接反映了孩子的压力情绪和对社会的态度。
首先,“灰色童谣”反映了学生最直观的情绪和感受。“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抄抄抄,考试的绝招”,这些学生们自编的“灰色童谣”表现地是对目前教育模式的不满,也是对沉重的学习压力的宣泄。孩子们的思想单纯,他们只是想通过这样发泄一下,让学习轻松点,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灰色童谣”是孩子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一方面,童谣反映的是孩子们无意识的对于压力的抵触心理,通过讽刺来发泄压力。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喜欢标榜自我、吸引别人的目光。他们通过改写一些脍炙人口的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流行歌曲等,用极其生活化的语言勾勒出一份属于他们这个世界的生活,因而“搞怪、肤浅、消极”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正是因为这是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现象,所以也特别容易受到感染,“灰色童谣”也得以瞬间在学生之间流行起来。
最后,关注“灰色童谣”的社会含义。以“日照香炉烤鸭店,有只烤鸭挂窗前。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这两首童谣为例,第一首童谣反映的是想吃烤鸭没钱,第二首传达的读书无用。两首“灰色童谣”充满无奈和不满,也直接反映出贫困家庭的心酸和毕业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实。生活、就业是社会的两大重点民生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存在一定的影响,因而要阻止“灰色童谣”还需要政府多关注民生民情。
综上所述,我认为喜欢“童谣”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喜欢从一些风趣、幽默的童谣中获取心灵上的快感,这因此也为“灰色童谣”提供了一个舞台。家长在拒绝“灰色童谣”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压力,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此一来,“灰色童谣”被“绿化”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第五篇:灰色爱情
鲁迅《伤逝》读后感之
灰色爱情
伤逝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子君的一段爱情故事,有点落寞,充满着伤感和遗憾,也还伴着深刻的忏悔和罪责感吧。
爱情是一种憧憬,美好的吧。一直以来的念想都是这样的定义,传统的、浪漫的、叛逆的,等等,尽是些鲜花和蜜语编织起来的美好的物事。只是,理想的和现实的却总是有许多的格格不入,或者说是残酷。生活本就是残酷的经卷,一段艰辛的修炼。爱情于其中,失去了初始的那丝无限暖意和激情,夹杂着,并且最终被吞没在无限的生活重担,然后失去了色泽,变得冰冷的、刺人的灰色,犹如寒冬,还是那种风雪无比的冬。但是,生活,是这样,而且本该是这样。
生活的担待,在自古来就是男人的责任。在鲁迅先生的文字里,却是一个曾经妙龄的女子担待起了格格不入的很是勉强的担子,压得她失去了那份曾经稚嫩的可爱的眸子,披上了冷峻的外衣。可是可悲的是男主人公竟然毫无察觉毫无醒悟到。人们说,爱情败给了细节。细节是什么,细节就是生活的琐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是不能用浪漫和精神的慰藉来忽视替代的。子君养的油鸡、还有那忠心的啊随,其实是她在寻找一份重担下的精神的寄托吧。当现实与希望或者说是曾经的美好有着巨大的差异时,她坚强的心也变得如此的脆弱,甚至不堪一击。在男主人最终迷茫的说出“不爱”的时候,最后一缕希冀也犹如玻璃般被敲碎,碎得犹如尘埃一样,如何也寻不到一点点的痕迹了。
或许,爱情不该是如此的吧。只是太多的事务摆在生活前进的脚步面前。随着时间的过往,也许都在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所想要的是,温暖的、有希望的、彩色斑斓的爱情,只是归回现实时,那么些生活的真实面孔,却又是我们必须所面对和克服的。
在最后的时光里,子君的死,让人心生无限的哀感,却不知用何种言语去表述出来。我想,他们曾经的爱情真的是一段彩色得让人羡慕甚至嫉妒的。假使时光能倒流,那么,是不是能不变成悲剧的结局。灰色爱情于灰色生活,于子君,于涓生,是一段伤,一段落差似九天云河的伤。只是,维系一场温暖无比的爱,却也是很要努力和担待的。
《伤逝》的文字,平淡得如清水一般,却字里行间隐露着一份哀凉。或许这样能让人更加深刻、更加清醒起来。爱情,不是无畏就可以的,更需要的是一份共同担待的力量,于你、于我。倘若有天,你成了子君,我成了涓生,那么,我想我会带着你,在每每黄昏夕阳下,笑着笑着谈任何想谈的亦或只是静默,然后为你抹去额上的那些时间偷画上的沧桑。
生活纵使不是如此美好,但是,爱不能失去光彩,情也不能让时间磨灭。千百年后,该依如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