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范文模版)
编辑:心上人间 识别码:10-932809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3 09:05: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范文模版)

倾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丹江口市特殊教育学校 王清云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一书主要以探讨教育与人的情感、道德、精神发育的关系为主题,书中朱小蔓教授向我们阐述 了她对情感与情感教育、对道德价值观教育、对素质教育、对教师与 教师教育等问题的认识。全书共分三个篇章,上篇主题集中在道德与价值观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基本原理、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转换、课程改革与道德价值观教育等;中篇主题集中在情感发展与素质教育论题,内容包括人的情感发展特点、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价值、对素质教育评价的思考等;下篇主题集中在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内容包括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情感培养、提高教师素养、创建情感师范教育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赋予教师更多要求、更多期盼,面对时代变迁,面对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我们该如何去“教书育人”,如何使学生聆听到知识背后的道德声音。朱小蔓教授在书中说过,要学做一名有情感的教师,学做一名有人格智慧的教师。是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和关注,需要老师的宽容和理解。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学会倾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具体感想如下:

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往的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是班级管理的集权者。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往往是很严厉、高深莫测的角色。这种家长式角色往往使学生不敢随便把心理话同班主任交流,反而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无形的“代沟”,这就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正常的沟通。只有转换班主任角色,充当学生的知心朋友,摆正班主任位置,主动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同甘共苦,真诚相待;与学生保持单重关系:课堂上是朋友,课堂后也是朋友;平时一言一行必须注意做到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温暖,和蔼可亲,愿意接近,愿意同老师说掏心话,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生活的乐趣,给学生在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他们,才会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震撼心灵。

二、关爱每一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学生学会爱,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爱。即在学习上鼓励他们,在生活上关爱他们。当他们取得进步和成绩时,为之欣喜;当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支持、鼓励;当他们做错事时,多一份引导、少一份指责。久之,学生就会感受到一种爱的温暖,爱的力量时时存在,并把这份爱积蓄起来,形成动力,不断驱动自己奋发向上,并在自己周围喷发出爱的火花。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使师生关系和谐的催化剂,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主动接近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为他们排忧解难,要用爱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缩小乃至消除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理差距,沟通师生感情。

任何一个班级,都会存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俗话说“人的十指都有长短”,何况人呢?每个班级存在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是正常的。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只把爱播撒给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处罚差等生。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就给我们敲下警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啊!我们有时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时,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只抓住差生训斥一通。这样,往往使这些后进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他们有理不敢申诉,只好憋在肚里。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感,渴望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也渴望能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同。因此,班主任应该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时刻注意尊重和关心帮助学生,给予他们兄长之爱,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尤其是学生在生活上和学习中碰到困难或生病时,班主任更应出处关心、照顾好他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他们以温暖,送去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而对于后进生和问题学生,则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还要有耐心,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循循善诱,慢慢的教育和感化。这样才能得到全班学生的拥戴。

三、欣赏每一个学生。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成长的心情和教师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可做法却往往不同。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教师为教育学生想尽办法,呕心沥血,但没有想到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呢?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困。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教师总抱怨、指责孩子愚笨,不好好听课,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一个孩子来说同样如此。我们在欣赏他们可爱、娇憨的同时,也要容忍他们的任性与调皮;在享受他们给你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又要面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面对调皮经常犯错的孩子,我们总是批评多于宽容,呵斥多于微笑,这些孩子看到我们也总是很怕,表面上,他们在我们面前,乖了许多,但实际彼此间心灵的距离却很遥远。事实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多变的,是多元的,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不会犯错那就不是孩子,我们应该宽容孩子每一次的错误,欣赏孩子每一次的成功,鼓励孩子的每一次失败,让他们在失败与成功、成功与失败的交替中快乐地成长。具体而言,教师应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欣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第二篇: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最近,看朱小蔓的《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一书,这是学校活动推荐阅读的书籍。其实,要阅读专业书籍,绝大多数的时间我是看不进去的,一来觉得枯燥,二来没有乐趣。而此次之所有读下去的欲望,则是因为在读序时,被作者朱小蔓教授的经历所吸引。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一书主要以探讨教育与人的情感、道德、精神发育的关系为主题,书中,朱小蔓教授向我们阐述了她对情感与情感教育、对道德价值观教育、对素质教育、对教师与教师教育等问题的认识。全书共分三个篇章,上篇主题集中在道德与价值观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基本原理、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转换、课程改革与道德价值观教育等;中篇主题集中在情感发展与素质教育论题,内容包括人的情感发展特点、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价值、对素质教育评价的思考等;下篇主题集中在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内容包括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情感培养、提高教师素养、创建情感师范教育等。

朱小蔓,她的思考和写作是用八小时坐班之后的工余时间;她做了三十几年的行政,却不在乎“官位”,更不善于“权术”,保持着教师、学者的本色和天真;她长期在师范大学工作,率先办起我国第一个本科小教专业,对教师教育、尤其是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熟悉,也很有情感;她入读博士生前从教二十多年,对教育研究有着很宝贵的现场经验感受。她的勤奋、她的执着追求、她的善于将生命经历转化为新知学习、转化为学术灵感与想象力。她骨子里喜欢教书、喜欢学术、喜欢诚实地生活。借用她的话来说:“我相信,自己的研究虽然浅薄,但皆由现实关怀而生,而且,所思所想、所言所说尚能秉持一以贯之的价值立场,并且有着生命热情、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融入其中,有一点‘我写我心、抒心写真’的味道。”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是贴近生活、贴近教育实际的,读来也没觉得生硬和拗口。

读朱小蔓教授的文章,深感其思想的深邃,知识的广博,视野的开阔,我认为,全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探讨德育话题时,朱教授能善于吸纳不同学科的知识,如生命科学、人文学科、哲学、人类学等,使其论点充满说服力和思想深度,文字表达中,没有繁琐的论证、艰涩的语言,使读者读起来晓畅明了。

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和关注,需要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曾记在我工作之初,面对调皮经常犯错的孩子,我总是批评多余宽容,呵斥多余微笑,这些孩子看到我也总是很怕,表面上,他们在我面前,乖了许多,但实际彼此间心灵的距离却很遥远。工作这么久,看着一批批的孩子渐渐长大,我开始明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多变的,是多元的,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不会犯错那就不是孩子。试想,做为母亲,你可以宽容孩子每一次的错误,可以欣赏孩子每一次的成功。那作为一名教师,则更需要用一位母亲的情怀,用一位教师的责任去重视学生、欣赏学生、理解学生,我想,这将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

第三篇: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倾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庄河市大郑镇新兴小学 王丽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赋予教师更多要求、更多期盼,面对时代变迁,面对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我们该如何去“教书育人”,如何使学生聆听到知识背后的道德声音。朱小蔓教授在书中说过,要学做一名有情感的教师,学做一名有人格智慧的教师。是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和关注,需要老师的宽容和理解。

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往的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是班级管理的集权者。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往往是很严厉、高深莫测的角色。这种家长式角色往往使学生不敢随便把心理话同班主任交流,反而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无形的“代沟”,这就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正常的沟通。只有转换班主任角色,充当学生的知心朋友,摆正班主任位置,主动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同甘共苦,真诚相待;与学生保持单重关系:课堂上是朋友,课堂后也是朋友;平时一言一行必须注意做到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温暖,和蔼可亲,愿意接近,愿意同老师说掏心话,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生活的乐趣,给学生在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他们,才会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震撼心灵。

二、关爱每一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学生学会爱,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爱。即在学习上鼓励他们,在生活上关爱他们。当他们取得进步和成绩时,为之欣喜;当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支持、鼓励;当他们做错事时,多一份引导、少一份指责。久之,学生就会感受到一种爱的温暖,爱的力量时时存在,并把这份爱积蓄起来,形成动力,不断驱动自己奋发向上,并在自己周围喷发出爱的火花。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使师生关系和谐的催化剂,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主动接近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为他们排忧解难,要用爱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缩小乃至消除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理差距,沟通师生感情。任何一个班级,都会存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俗话说“人的十指都有长短”,何况人呢?每个班级存在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是正常的。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只把爱播撒给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处罚差等生。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就给我们敲下警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啊!我们有时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时,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只抓住差生训斥一通。这样,往往使这些后进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他们有理不敢申诉,只好憋在肚里。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感,渴望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也渴望能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同。因此,班主任应该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时刻注意尊重和关心帮助学生,给予他们兄长之爱,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尤其是学生在生活上和学习中碰到困难或生病时,班主任更应出处关心、照顾好他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他们以温暖,送去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而对于后进生和问题学生,则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还要有耐心,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循循善诱,慢慢的教育和感化。这样才能得到全班学生的拥戴。

三、欣赏每一个学生。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成长的心情和教师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可做法却往往不同。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教师为教育学生想尽办法,呕心沥血,但没有想到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呢?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困。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教师总抱怨、指责孩子愚笨,不好好听课,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一个孩子来说同样如此。我们在欣赏他们可爱、娇憨的同时,也要容忍他们的任性与调皮;在享受他们给你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又要面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面对调皮经常犯错的孩子,我们总是批评多于宽容,呵斥多于微笑,这些孩子看到我们也总是很怕,表面上,他们在我们面前,乖了许多,但实际彼此间心灵的距离却很遥远。事实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多变的,是多元的,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不会犯错那就不是孩子,我们应该宽容孩子每一次的错误,欣赏孩子每一次的成功,鼓励孩子的每一次失败,让他们在失败与成功、成功与失败的交替中快乐地成长。具体而言,教师应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欣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繁琐细微,我们的事业从来不会惊天动地。但我们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我们虽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因此我们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才能雕塑出完美而没有缺憾的作品。

第四篇:《关注心灵成长教育》读后感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读后感

长兴岛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白茹

教育是我们一直关注与探讨的话题,这段时间我读完朱小曼教授的《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让我颇有感触。心灵的世界有多大?是无限大!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心灵的健康成长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一书主要以探讨教育与人的情感、道德、精神发育的关系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作者在人的情感培养与道德发展这一教育领域多年探索的理论成果,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重点探讨了道德与价值观教育、情感发展与素质教育、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等教育理论热点问题。其中我想对下篇的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朱小蔓教授说,要学做一名有情感的教师,学做一名有人格智慧的教师。是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和关注,需要老师的宽容和理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教师应把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与对学生的爱融于一身,使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具体化,打造具有人格魅力的形象感染学生。因此,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心灵的成长。

(一)教师要修其身,锻造高尚人格

为了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和火种。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不断磨练意志。其次,教师要具有修身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以求真、至善、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事事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

(二)教师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因此,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

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提升人生品位。

(三)教师要强化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就需要具备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情绪排泄的方式,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乱学生的情绪。教师只有通过控制和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才能为成功的教育创造健康的环境。

(四)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信任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教会学生自爱与爱人。在教育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让弱势群体得到同等关怀和帮助是对教师本身素质的考验。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臵上,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便会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处理问题时就不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一起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沮丧的心情,一起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就会包容学生的的过失。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做好学生的 “人生顾问”。

(五)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

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应不断的发现与

发掘。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对他们的赞美与肯定。教师的一句鼓励便能激发学生对待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区别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与认可,让学生以此获得自信,激发对学习的热情。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使学生确信自己的能力。在素质教育的活动课中,对学生的成果不应拿好与坏来评价,学会尊重孩子们用心做出来的作品,只要是亲手创作出来的成果便会有它的价值,从中发现他们的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果的乐趣。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人文素养去关怀学生心灵的成长。愿“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成为我们的师表之基,师风之根。让我们以最饱满的状态,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五篇:关注心灵成长寻找缺失教育

关注心灵成长寻找缺失教育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远远胜过一位专业素质高的老师”,你希望别人怎样教自己的孩子,你就怎样去教别人的孩子。是啊!心灵的的世界有多大?无限大!正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试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把班主任工作做细、做透、做好。但因为工作的琐碎、繁杂,经验不够丰富,常常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瓶颈,加之最近看到的新闻“一个五年级学生因老师惩罚写检查而跳楼,初中生因老师批评而离家出走”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脆弱,我们的教师在教育中缺失了什么?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怎么突破自己的工作局限,提高工作成效,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价值,成了我们目前最关注的问题。

一、想要改变学生从改变自己开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晓虹老师提出——我们要当一位幸福的班主任,让我很受启发。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是关注孩子的成绩,更要关心孩子的发展。同样做班主任工作,如果你每天摆出一幅愁眉苦脸的囧样,哀声叹气地过日子,日子痛苦地熬过去。这样,你工作得辛苦,别人看着也心烦,即便你披头散发忙得团团转,效果也不会如你所愿。相反,你换一种心态,用积极乐观的心理去面对工作中的一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就好。即便你没有干得最出色,但你的这种积极进去的心态会影响你的学生,感染学生和你一样努力,这样,哪怕再辛苦,那也是幸福的。因为,观念改变了,你的态度就

改变了。你的态度改变了,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了。你的习惯改变了,你的性格也改变了。试想有着阳光积极的心态、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老师能不受学生喜欢和爱戴吗?

二、想要影响学生从关注心灵开始

我们经常在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育了。是因为学生变了复杂了,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找到教育的窍门呢?一味的说教,喋喋不休的指责,“恨铁不成钢”的抱怨,我们在重复昨日的故事,也在消耗着自己的生命。其实教育学生很简单,走进学生的心坎里,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你就获得了教育的成功秘籍。我班有一个学生由于年龄比其他同学大些,加之家庭条件比较贫困,所以孩子平时有些自卑,但是他却好学、懂事,记得有一次,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书柜的玻璃,他非常的懊悔自己的错误,用尺子在自己的胳膊上刻下了一道道血淋淋的口子,看到孩子这一举动我怔住了,我很心疼,该怎么办?于是我走进孩子给孩子说的以一句话是:没事吧!疼吗?然后安慰他,带他去操场散步,边走边说,给孩子讲明正确面对错误的方法。孩子含泪说:“对不起老师让你担心了,我以后在也不会那样了。”真正的关心不是说教而是用心去关注。

三、关注学生心灵需探索有效方法。

关注学生心灵,不仅仅需要我们班主任有一颗体察入微的心,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去考量学生的一言一行。关注学生心灵,我们还得讲究方法。反思我们平时的做法,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仅仅是简单地搬出了某套方法,但往往却没有将某种方法用得得法,使出效

果。我们常常认为,我批评了,学生明白了,事情也就结束了。然而,教育决不是我们说了算的,只有学生真正地心领神会了,付诸行动了,教育才算迈出了第一步。不仅是表扬和批评,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还有许多,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我们该反思一下:是不是哪一个教育环节出了问题?是不是应该寻找一种更合理的方法?如此,尝试着,实践着,反思着,也提高着,我们的工作开展得会更实在,更有效,更有意义。

因此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增加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关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能力,这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所必备的,我知道自己做还有差距,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上下求索”。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范文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