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20-1115557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4 19:42:4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我市创新社会管理纪实之五

202_年8月,鹰潭率先在全省建立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党小组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的新型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事务理事会制度,组织开展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通过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了村民的自治能力、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群众的卫生陋习和居住环境,呈现出“三个明显改变和三个明显改善”,即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变,垃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户的卫生习俗明显改变,垃圾分类处理得到广泛认同;乡、村干部作风明显改变,工作绩效得到群众好评;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相互融洽了;邻里关系明显改善,相处更好了;城乡关系明显改善,相互贴近了。这是多年来农村没有过的喜人景象。模式:一次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全新探索

在推进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中,我市确定了一个基本思路:根据“原态垃圾”中的各种物质属性进行分类,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处理,将其充分利用,变废为宝,使“垃圾”不成为污染物,而成为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农村垃圾处理“2+5”模式、集镇垃圾处理“三三六”方式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和思路而被提出的。在农村推行“2+5”垃圾处理模式,“2”就是落实农户和保洁员两个操作主体,“5”就是指对垃圾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的5种方法。在集镇实行“三三六”垃圾处理模式,就是落实居民、保洁员和垃圾处理工三个操作主体,通过三个处理环节、六种方法对垃圾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

这两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对农村的有机垃圾、无机垃圾、灰土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医疗卫生垃圾,实行统一管理、分类处理,在操作中做到了“乡镇组织,能承受、做得到;农民主体,能接受、做得好;自然村为单元,好操作、坚持得下”。实践证明,实行“2+5”和“三三六”垃圾处理模式,可以有效做到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运作一体化、成本节俭化。处理无害化,就是对“原态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日处理,做到不出村庄、就地消化,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利用资源化,就是对非有机垃圾中的废旧塑料、橡胶等进行回收利用,将有机垃圾处理与沤制农家肥和开发沼气池结合起来,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运作一体化,就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或回收利用,或密封储存,或用炉焚烧,相互衔接,过程连贯;成本节俭化,就是缩短了工作链条,减少了处理环节,有效降低了设施建造、工作运行、劳力投入、组织管理的成本。做法:建立体制机制,激活农民主体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工作,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作为全市三大基础性工作之一。为此,我市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认真执行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挂点督导、责任追究、考核激励等制度。33位市级领导挂点督导乡镇工作,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开展“卫生清洁”工程。

全市各相关部门积极跟进,形成了协作联动机制。教育部门广泛开展学生“三项活动”和教师“两项活动”;卫生部门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推行了农村医疗机构的生活垃圾分别纳入自然村、集镇统一处理;交通部门在县乡村道路沿线公共区域进行了垃圾治理试点;公路部门在境内所有国道、省道、县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立长效保洁制度;农业部门着重抓了垃圾处理工场大型沼气池的使用试点示范;供销部门加强垃圾废品回收网络建设;民政部门积极落实低保户与保洁员对接对象,每人每月安排低保补助;各级妇联组织农村妇女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巾帼行动。

治理农村垃圾没有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单靠政府号召、政府投入是不能持久的,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当作自己的事,自己动手,积极配合,全民参与,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从根本上为治理农村垃圾提供不竭动力。

为此,我市以自然村为单元,结合农村特有的亲缘、血缘、地缘的实际,建立村民事务理事会,让村民中威望高、能干事、有热情的“核心人物”进入村民事务理事会,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做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延伸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手臂。成效:实现三个改变,改善三种关系

人能改变环境,环境同样也能改变人。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我市农村干群、村民邻里、机关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农民的观念,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都随着“卫生清洁”工程的开展得到重大的改善和转变。鹰潭掀起的这场卫生革命,奏响了一首文明新曲。

通过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治理、宣传教育及周检查、月评比等活动,我市的农村卫生体系实现了三个明显的改变。农村卫生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彻底清理了沉积多年的陈年垃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垃圾的污染问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农民基本上告别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讲卫生的多了,不讲卫生的少了。“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环境好,身体好”、“比卫生、比健康”、“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等观念正在形成并不断加强,不乱扔乱倒垃圾、合理处理垃圾和维护居室、庭院、村落、田园清洁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拣垃圾、扫庭院、爱干净、勤洗晒蔚然成风;农民以前对垃圾不进行处理的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每家每户自备了装有机垃圾、非有机垃圾的两个桶和袋子,对当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自觉及时分类,为保洁员统一进行二次分拣提供了便利。我市开展的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把干部的视线和精力引向了农村。市、县、乡干部深入农村上门宣讲、包村挂点、督查调研,和群众零距离接触,帮助他们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增进了干群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同时,由于普遍成立了群众信任,由村组干部、党员、优秀中青年、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组成的理事会,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和造就了戴明良等一批有公心、有才干、有威信的土生土长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再造,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推动了农村“两委”换届、新农村建设、控访维稳、综治计生和村民事务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使一批“告状村”、“宗族派姓村”、“治安不稳定村”等所谓的“老大难村”,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头羊”。如今,鹰潭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它让鹰潭农村大地焕然一新。

第二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建立长效(推荐)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建立长效

管理机制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长效管理机制作保障。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现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一、近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镇通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的开展,农村环境已出现了很大的改观,我镇在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力量。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包村干部和15个村委主任任组员,下设办公室,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列上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2、大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工作重点。我们充分利用各类会议和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宣传,以增强干部、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使大家都来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3、精心组织安排,开展集中整治。围绕环境卫生整治这一重点,近年来,我镇多次开展集中整治或专项整治,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

4、加强长效管理,完善相关制度。立足长远,用制度来加以保障,为此,我镇出台了《xx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标准及要求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加大对各村长效管理的考核力度,确保长效管理机制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环境卫生脏乱差,虽为生活习惯所致,但关键仍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农村基层干部,对整治环境卫生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环境卫生。

2、经费不足,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上级对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经费投入不足,村级投入不均,富裕村环卫经费投入相对多些,环卫成效好些,穷村则不然,处于自生自灭局面。大量生活垃圾需要进行清运处理,环卫经费压力很大。

3、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缺乏长远规划。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一项长久性与突击性相结合的工作,编制一个农村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是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目前,尽管形成新农村规划,但农村人畜混居、乱丢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环卫规划的滞后,制约着环卫事业的发展。

4、统一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当前,农村环境整治是以乡镇为单位,乡镇又以村为单位,实行属地负责管理,虽然明确了责任,但生产生活垃圾的清运和处理体系还不完整,缺乏填埋场等项目的建设。同时,由于农村保洁队伍的参差不齐以及机械装备的缺乏,环卫保洁呈时有时无的脱节状态。

三、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应明确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才能达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1、正确宣传引导,增强环卫意识。要经常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增强环境卫生意识,使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让“清洁家园,从我做起”、“村容整洁,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一种热爱村庄、建设村庄、美化家园的浓厚社会氛围。通过宣传,进一步唤醒广大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角色、主体意识,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和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2、不断增加投入,改善设施条件。将环境卫生整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村级卫生整治实行以奖代补。垃圾箱、垃圾池、填埋场等必需的硬件及时配套,陈旧的及时更换,改善工作条件,确保工作质量。

3、重视网络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的组织网络,是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治的关键。重视镇、村两级保洁队伍的建设,在乡镇建立专职负责的同时,在各村成立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卫生监督员队伍,对保洁员实行补贴,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4、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系统工程,涉及各个层次,还需部门之间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根据自身的特点,密切配合,搞好服务,实行部门挂钩联系镇村工作制度。

5、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明确环卫责任主体,同时进一步强化保洁队伍建设与管理。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包括统筹机制、督查制度、资金投入制度、保洁员制度等。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

第三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石井镇 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为加强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广大群众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社会氛围,巩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成果,不断改善公共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切实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和除害防病工作,提高我村环境卫生质量,努力把我村建设成干净卫生、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美好家园,加快我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我村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如下:

一、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健全环境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行村两委组织、分级负责、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方针,实行目标管理和分工负责制。村两委要切实加强对整治考评工作的领导,形成村主要干部亲自抓,分管干部具体抓,全民参与,人人动手,确保各项组织、人员、经费、任务、措施“五落实”。

2、村“家园清洁行动”领导小组要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本村内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本村内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组织开展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督导、检查和评比,做到有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责任明确,措施有力,工作到位。

3、各村民小组成立2至3人组成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机构,负责对本村民小组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管理及指导。

二、村两委实行分工负责制,建立综合管理保障机制

1、村两委要加强对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领导,把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村两委社会发展计划,不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2、建立联系制度。建立村级卫生监督指导员挂钩联系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各村民小组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3、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职。要围绕环境卫生整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每年解决一项或几项实际问题,促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共同做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三、职责与要求

1、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有环卫保洁队伍,落实人员、经费。垃圾应定点密闭收集,日产日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对垃圾收集点进行消杀。

2、公厕有专人负责清洁卫生,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无露天粪坑。3、道路平整,环境整洁,家禽牲畜实行圈养。4、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

5、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现象。6、庭院清洁,物品堆放整齐。7、村民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个人行为要求: 不得有下列行为:

1、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及各种食品包装等废弃物。2、乱倒垃圾、污水、粪便。

3、乱搭、乱建、乱贴、乱画、损坏公共卫生设施。4、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5、在公共场所无放养家畜、家禽。

五、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工作

1、要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教育力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广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宣传。要经常性地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宣传与健康教育宣传,并根据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适时开办专题栏目。

2、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促进社会共同进步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新风尚,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村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或板报,每两个月至少更新一次内容。

六、检查考核

加强督查力度。由村两委组织人员进行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以确保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整改。对村环卫保洁人员每半年进行考核,对不称职的人员予以更换。

村委会

二0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第四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建立 长效管理机制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城乡一体化等工作,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有力地推动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长效管理机制作保障。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并对有关材料的分析综合,现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关思路与办法。

一、近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市通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的开展,以及部分村卫生保洁管理长效机制和保洁队伍的建立和正常运转,农村环境已出现了很大的改观,但由于覆盖面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存在“脏乱差”现象。为此,我市在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力量。我市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书记、副市长任副组长;农工部、城建局、土地局、环保局等单位负责人和14个乡镇(办)党委书记任组员,并下设办公室,从而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列上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我们充分利用各类会议,并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宣传,以增强干部、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使全社会都来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3、精心组织安排,开展集中整治。围绕环境卫生整治这一重点,近年来,我市多次开展集中整治或专项整治,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成功创建了陕西省卫生城市。

4、加强长效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对环境卫生进行突击性集中整治或专项整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关键是更要立足长远,贵在坚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用制度来加以保障。为此,我市专门出台了《兴平市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标准及要求的通知》(兴农工发〔202_〕08号)等政策性文件,加大对已建文明生态村长效管理的考核力度,确保长效管理机制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尚未真正到位。收获季节,农民焚烧农作物秸杆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病死的小动物抛入河中;一些村,尤其是聚居地环境卫生脏乱差,虽为生活习惯所致,但关键仍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对整治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环境卫生的情况。全民参与环境卫生管理意识也不强,参与管理的部门不多,而且存在各管各的现象。

2、经费捉襟见肘,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当前我市对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乡镇(办)一级环卫经费更是捉襟见肘。村级投入不均,富裕村环卫经费相对有所保障,而困难村基本上一筹莫展,处于自生自灭的局面。大量的生产垃圾需要进行收、运、销处理,这使得环卫经费压力日益增大。乡、村环卫经费,与我市实际需要存在很大的差距。村级环卫经费投入成两级分化,即使是富裕村环卫经费投入也仅仅是相对多些,所取得的环卫成效并不乐观,穷村更不必言说了。

3、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缺乏长运规划。全市农村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滞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一项长久性与突击性相结合的工作,编制一个全市农村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是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目前,尽管几年前就已经形成农民新村规划,但行动迟缓,实施难度大。农村人畜混居、乱丢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环卫规划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卫事业的发展,导致一些地方的环卫工作无法按照统筹工作要求落实环卫基础设施的定点工作,更无从解决相应的资金、用地等问题。

4、统一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自扫门前雪就能取得成效,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当前,全市农村环境整治是以乡镇(办)为单位,乡镇(办)又以村为单位,实行属地负责管理。虽然明确了责任,但又容易导致各自为政,甚至出现以邻为壑的局面,将自己的垃圾污染转嫁给他人。全市环卫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生产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体系还不完整,缺乏中转站、处理场等项目的建设及资源共享的整体规划。不少乡镇(办)环卫管理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环卫工作缺少规划和经费,导致指导、管理工作难以深入到村,责任难以落实。同时,由于农村保洁队伍的参差不齐以及机械装备的缺乏,一些地方的环卫保洁和垃圾收运是随整治任务的突击需要,呈时有时无的脱节状态。一些地方的垃圾尚未实现集中处置。

三、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应明确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以乡镇(办)政府为业务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实行典型试点示范,逐步推开,建立起一套长效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才能达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1、正确宣传引导,增强环卫意识。坚持舆论先行的原则。改变农村落后现状和农民的习惯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村党支部、村委会长期的宣传引导和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因此,要经常性地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增强环境卫生意识,使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让“清洁家园,从我做起”、“村容整洁,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采取各种形式,强化舆论宣传,增强农民爱护环境的意识,营造一种热爱村庄、建设村庄、美化家园的浓厚社会氛围。通过宣传,进一步唤醒广大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角色、主体意识,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和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2、不断增加投入,改善设施条件。将环境卫生整治经费纳入市(乡)财政预算,对村级卫生整治实行以奖代补。发挥社会力量积极统筹环境卫生管理资金,采取村办企业、群众基础好的村可实行一事一议,市、乡财政、村经济等每年积少成多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筹措资金,配备垃圾箱、掩埋点等必需的硬件应及时配套,陈旧的应及时更换,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断改善工作条件,确保工作质量。

3、重视网络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的组织网络,是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治的关键。要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一项关系农村工作全局的重要任务,纳入乡镇(办)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爱卫组织网络,在乡镇(办)建立专门班子的同时,在各村成立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卫生监督员队伍,并重视镇、村两级保洁队伍的建设,对保洁员实行补贴,每人每月补贴100-500元不等。形成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网络。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4、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系统工程,涉及各个层次,方方面面。各部门之间要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部门自身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根据自身的特点,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搞好服务。市国土资源、城建、城管等市级职能部门要积极组织力量,加大力度,坚决制止在村庄规划点外翻建、扩建住房和各户建房地坪标高不一,加强工作巡查和各类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要根据村庄建设规划布局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对违法违章建筑在集中清理整治后,把拆违还耕、拆违还绿、拆违治脏、拆违添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拆一片、清一片、管一片。考虑到村级集体经济的承受力,市里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村庄整治效果好的村一定的经费补助。市爱卫办重点指导村庄、家园、道路卫生保健工作;市水利局重点指导河道清洁;市环保局重点管理监督企业生产垃圾和村民塑料袋等生活垃圾的处置;市农林局重点指导和规范清洁田园、畜禽粪便治理、沼气池建设和绿化家园。并实行部门挂钩联系镇村工作制度。为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建设生态型新农村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5、建立健全统一的管理机制,尤其要理顺全市环卫管理体制,明确市、乡镇(办)、村各级环卫责任主体,同时进一步强化保洁队伍建设与管理。建立市、乡镇(办)、村(居)三级清扫、三级监管的管理新模式,相关考核与村干部报酬直接挂钩。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包括统筹机制、督查制度、资金投入制度、保洁员制度等,按照建管并举的思路,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采取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部门联动机制、乡镇(办)级统筹村级生活垃圾机制等措施,对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全面清除陈年垃圾。各乡镇(办)按照“专人负责、定点收集、定时清运、统一处理”的要求,建立乡镇级统筹村级生活垃圾的机制,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统筹处理。根据村庄建设规划以及自然村落布局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设置垃圾收集、分拣或转运等设施,因村制宜地采取焚烧、填埋、沤肥等方式,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城镇郊区的村庄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垃圾进行收集处理。建立起村级垃圾统筹机制,逐步健全农村保洁员制度。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按照“农户参与、多级负担”的原则,各村按照统一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在村内合理设置垃圾池和垃圾容器。

第五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为了进一步改善乡村环境卫生的面貌,彻底改变本村的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实现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一、目标要求

以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为总体目标,以“洁净、清新、有序”为标准,以健全环卫队伍、完善环卫设施为重点,以强化检查评比和实行奖优罚劣为手段,全面提高我村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健全机制

(一)建立环卫队伍

本村的环卫队伍建设,由陈永言垃圾管理运输队负责清扫环村道路和各自然村村庄内,做到一日扫,主要对道路两侧(含水系)白色漂白物,散落垃圾进行清理和收集。

(二)完善环卫设施

本村根据各个自然村的实际情况,新建50个垃圾箱。而运输工具及配套工具由陈永言垃圾管理运输队自行配备。

(三)健全管理制度

1.清扫保洁制度

本村道路严格实行“一日一扫、全天保洁”的卫生清扫制度。

2.垃圾清运制度。本村范围内的生活垃圾、道路垃圾要及时日产日清,生活垃圾要及时清运到垃圾处理场。渣土、渣石、杂物要及时清运到规定的垃圾填埋场。

3.督查评比制度。要建立健全卫生督查评比制度,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和检查考核,把日督查、周检查、月评比制度作为经常化管理的重要措施,确保环境卫生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本村由副主任陈春雷具体分管此项工作,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组织指导、监督管理和检查考核,使我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真正实现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二)严格评比制度。

为使我村的环境卫生制度落到实处,由村卫生监督队对各自然村进行月检查评比、季小结讲评、半年和全年总结考评。对月检查评比情况排出名次,每月得分情况作为季度、半年和年终评先的依据;对每季度评比排在前三名的自然村颁发环境卫生红旗,对排在最后一名的自然村给予黄牌警告;对月评比、季小结、半年总结和年终考评情

况分别以通报和在村卫生情况曝光台公布等形式予以公布。

苏内村委会

202_年3月1日

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