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灾害的时空变动与社会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自然灾害的时空变动与社会影响研究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干旱、洪水、台风、瘟疫、地震、冻灾、沙尘暴、滑坡泥石流、农业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在中国历史上均是屡见不鲜,频繁的自然灾害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但是,相对于中国其他省区,黑龙江省历史上的自然灾害的记载相对较少,这主要在于黑龙江历史上开发较晚,人类活动较少。直到清末以来,随着闯关东的兴起,黑龙江省自然灾害的记载也开始频繁起来,尤其是位于黑龙江北部的黑河地区是这段时期我省自然灾害相对集中的一个地带,在近代以来的历史上,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都曾经给这一地区造成过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我们在对黑河地区近百年来自然灾害的史料和数据,系统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对该区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地域分布、社会影响与应对方略进行了科学总结,以给政府部门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从研究价值上看,就应用价值而言,虽然灾害地理及灾害史的研究并不属于应用科学研究,本身也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但由于自然灾害同我们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灾害地理研究在减低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方面仍然有着重要价值。比如,我们通过对黑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地域分布、经济影响、社会效应和应对之策的系统研究和科学总结,可以给我们今天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出借鉴和参考,从而有助于该地区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灾害忧患意识,增强政府相关机构的防灾减灾救灾经验。
在学术价值上,本课题突出了研究的对策性、战略性、前瞻性及人文精神。由于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也可以纠正和弥补一些广为使用的相关论著、资料、图录的某些失误和疏漏,填补了黑河地区灾害地理研究中的空白。
二、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性也在逐渐加大,灾害地理学和自然灾害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其研究目标主要集中于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区域灾害、历史灾害四个领域,这些研究在认识灾害的成灾规律,分析灾害的成灾条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逐渐向灾害社会学的方向延伸。在已出版的专著方面,有陕西师范大学延军平编纂的《灾害地理学》一书,为中国灾害地理研究的早期代表之作;此外,中国科学院还组织召开了关于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对策研究的研讨会,并编撰了6卷本的《中国灾害通史》和《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尤其是《中国灾害通史》详细记录了我国从先秦到晚清所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灾害严重后果、演变规律和特征,以及政府和民间防灾、救灾、减灾对策和经验教训,是近年来灾害地理研究的集大成者。在论文方面,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的《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一书共汇总了十八篇近年来已发表的优秀的灾害史、灾害地理学、灾害与社会关系研究方面的论文。不过,总体而言,现今灾害地理研究多偏重于单一灾种某一子系统研究,缺乏区域综合,大部分偏重于自然灾害的动力机制和演化过程研究,缺乏对灾害的人文过程和社会影响的认识,研究区域也都集中在史料相对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对于东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相关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所以,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要从自然、人文、社会、经济各个角度开展更广泛的综合的灾害地理研究,并更多的运用统计计量、系统分析和地理模型等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将灾害地理和灾荒史的研究区域扩展到目前学术研究上很少甚至尚未涉及到的东北黑龙江地区,以填补这一地区灾害地理和灾荒史研究方面的研究空白。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近百年来,黑河地区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自然灾害,并造成过惨重的损失和重大的社会影响。在这些已发生的自然灾害中,主要还是以水灾和旱灾的表现最为突出。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中我们主要以水旱灾害为主,并结合其他自然灾害如冰灾、虫灾、瘟疫、火灾、地震、滑坡、泥石流的表现,然后,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计算,整理出黑河地区自然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自然灾害的原因、损失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同时对黑河地区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和其所产生社会效应进行初步探讨。具体而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部分,近30年来中国灾害地理及自然灾害史的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黑河地区近代以来的自然灾害种类、灾害过程及灾荒次数的统计。第三部分,近100年来黑河地区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四部分,人类活动与近代以来黑河地区的自然灾害的演化趋势。
第五部分,近代以来黑河地区的灾害治理对策,防灾减灾措施和救灾手段的变化。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包括两个层次,首先,通过对黑河地区近代以来大量历史资料进行发掘、搜集、整理,揭示出各个时期自然灾害的具体形态、灾害发生时间与空间分布、灾害成因和后果,并探讨出该地区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其次,了解自然灾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不同时期政府的防灾减灾指导思想、方针、政策,防灾、救灾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总之,本课题研究不仅属于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交叉,也属于区域地理和灾害地理的交叉,所以其研究重点不仅在于某一地区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还要强调区域分异和区际联系,强调对人地关系的解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本课题的研究放在整个黑龙江省,整个中国近代以来的环境变迁的背景下进行。
本课题所运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系统科学方法三种:文献研究法,即通过调查历史文献和现当代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灾害地理学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定量分析法,将搜集到资料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法,使研究对象进一步精确化,定量分析极为重要,通过对相关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加准确的认识和揭示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系统科学方法。即将人文科学中的社会学、历史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水文学、地貌学、灾害学结合起来,把灾害地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研究。
四、主要参考文献
本课题所使用的参考文献包括专著和论文两部分 专著有:
《黑龙江省志·气象志灾害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黑龙江省志·粮食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黑龙江省志·农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黑龙江省志·民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黑龙江省志·水利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黑龙江历史编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黑河地区志》三联书店
《瑷珲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嫩江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嫩江县志(1986-2000)》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北安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孙吴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逊克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五大连池市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德都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赫治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现代地理学—灾害地理》.穆桂松.环境科学出版社, 《灾害地理学》延军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张波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第四册)》张德二 凤凰出版社 《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满志敏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黑龙江气候与农业》陈立亭等 《黑龙江省暴雨之研究》 白人海
《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刘明光 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复旦大学出版社 论文有:
何雨《灾害地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方向初探》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1 银山《简析自然灾害地理研究的几个问题》灾害学, 1997.3 刘引鸿《西北干旱灾害及其气候趋势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4 吴宝晓《19世纪的地方政府与荒政_兼论李鸿章在直隶的赈灾活动》安徽史学 2007.6 聂高众《21世纪中国的自然灾害发展趋势_以地震和旱涝灾害为例》第四纪研究 2001.3 郭广猛《东北地区特大森林火灾的分布规律探讨》地学前缘2004.2 谯珊《近代中国自然灾害与城市衰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周邦君《张履祥笔下的灾异与社会问题》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王美蓉《民国时期甘肃自然灾害的治理及其局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张祥稳《清代乾隆时期成灾性自然灾害之特点初探》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 王景泽《明末东北自然灾害与女真族的崛起》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杨帅《浅谈黑河市综合治理干旱路径》黑河学刊 2005.2 张茹河《黑河市干旱特点、成因及抗旱措施》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1.1 崔维军《我国气象灾害的评价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12 周一《黑龙江省灾害性天气统计分析》黑龙江气象2008.4 姜丽霞《黑龙江省气候资源与灾害评价分析系统》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1 丁作卿《黑龙江省洪涝灾害成因及预测》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3 霍路选《黑龙江省旱灾分析》黑龙江水专学报1998.2 祖世亨《黑龙江省旱涝灾害农业气候区划》黑龙江气象199.3 祖世亨《黑龙江省主要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减灾对策》自然灾害学报1994.3 岳平《黑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措施研究》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2 郭树柏《黑龙江省的灾害地貌》防灾博览2006.1
第二篇: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社会认知
Attitude(态度)Behavior(行为)Cognitions(认知)
影响者的目标最终一定是要改变影响目标的行为,但如果影响目标的行为并没有改变,能否说明影响识别了呢?并不能,影响的努力可能成功的改变目标的态度或信念。本质上,态度就是对某些特定目标的评价性倾向。他是一个人对待特定事物或者个体在喜欢到讨厌或赞成到反对的连续谱上所给出的评价。态度是我们评价自己与环境的方式。而态度这样的内在变化往往奠定了后来行为改变的基础。
我们对社会态度有五种基本反映:行为本身,行为意向,指引我们行动的观念或认知,情感反映和态度本身。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态度宽泛的定义为建立在认知,情感反映行为意向以及过去行为基础上的评价性倾向,这种倾向可以大幅度影响我们的认知。
这几部分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紧密联系,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部分的变化。新的态度改变会影响我们如何认识社会事务,因此态度改变也可以导致信念的改变。
从众心理
这是社会上最普遍的心理也是人们身为群居型动物的本能心理。在心理学中我们将从众定义为在既没有遵从于团队的直接要求,也没有任何改变行为的充分理由的条件下,个体为了适应真实或想象中的团队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即使面对清晰客观的标准,群体规范仍然能仍然能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而从众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社会支持的完全丧失。当持有异议的伙伴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支持时,团体社会支持的丧失就没有那么绝对。从众心理出现的根源来自于我们渴望融入集体和被肯定心理作用。但从众行为往往体现于行为的改变。比如在一家医院的试验中,每当铃声响起,医院邀请的对象就会起立,而少数的被观察者会在不知所以中同样起立,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处境一无所知,起立只是他们想融入集体的表现。但是当我们对某一领域认知清晰并且有足够的自信时,从众行为往往不会发生,因为你清楚的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从众心理发生的根源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一件东西了解的信息不足。但从众心理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趋之若鹜,就是指像被赶的鸭子一样追逐着一些东西。社会也是如此,有了领头几个出色的“鸭子”带领,大部分的鸭子都会跟着这几只“鸭子”。在从众的情境下我们总是想找到自己遗漏的信息或误判的情况,群体强迫着你对自己的认知进行重新构造,进而恍然大悟,开始“以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说服自己是自己存在问题。
自我说服
自我说服往往是通过归因使得自己对某件事深信不疑。所谓归因是我们将一件事的原因归结到个体内部,如“某某某在这个项目上努力,是因为他喜欢这个工作。”这便是性格归因。相反,情景归因是把自己行动的原因归结于个体外部,如“某某某在这个项目上努力,是因为他想获得奖金。”但归因结果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因为归因中的信息加工过程可能存在偏差,同时可能有感情的掺入。在我们生活中往往会通过归因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如果我们想要影响他们的行为只需要提供给他们一个原因,或者说是理由。如烟草公司的广告,他们针对吸烟多年,并且深知吸烟危害的老烟鬼会推出所谓的轻度香烟,或是低尼古丁香烟。在美国,烟草公司针对不同肤色,性别,有不同的香烟款式。他们会推出小巧玲珑的女士香烟,同时不忘推出滤嘴。“再见了,重度吸烟!拥抱这款专为女性设计的第一支轻度香烟”同时他们宣称低度吸烟轻巧迷人,污蔑禁烟人员为戒烟狂;“抽烟是美国人民的自由,而这些人却试图剥夺美国人自由的权利。”通过这些宣称,他们让人相信他们抽烟是为了维护美国人民自由的权利,赋予他们一种由内而外的使命感。而这就是很多人在购买香烟时为自己找的原因。
我认为这本书最重要的是归因与自我归因这部分,我会反复读的章节是第4章请相信我。
第三篇:《红楼梦》阅读与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利用网络技术对高中学生进行《红楼梦》阅读与研究的探索
一、课题:利用网络技术对高中学生进行《红楼梦》阅读与研究的探索
二、问题分析与理论依据: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开阔学习的视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是21世纪推进语文教学现代化所必须充分利用的、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手段。它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将这一现代科技的教学手段,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知识涵盖面大.但其深浅不好把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认字,解句,找中心,应该要求美——学美文,上美课,提高学生欣赏美、分析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其乐融融”的审美境界,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每一个语文教师无不憧憬自己的语文课能如一篇优美的散文,如一首动听的乐曲,使学生如醉如痴,陶醉于语文的“美”中,学而“求美”。
叶圣陶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句话,揭示了“读”在追求语文教学美感境界中的作用。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让学生去发现语文的美,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寻找美。首先要设法将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的情境中去,牢牢抓住人物的刻画、场面的描写、气氛的渲染等一切传送审美情感的载体,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因此, 有效地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则显其独特优越性,会让学生感受到视听,情感上的美学艺术效果.教师在指导中正可利用媒体信息对作品内容及审美情趣,情感教育的需求,组织有关的人物、风景、意象图片或照片来引导学生渐入意境.要么给人以忧愤甚广的悲剧美;要么让学生体会洋溢着浓郁的人情美,弥散着动人的自然美,千古传诵名篇的哲理美……《红楼梦》阅读与研究正是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视听学习有所心得,增强学生美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到美感的升华。
高中语文新大纲,突出强调了“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所列30部古今名著,决定分阶段从中国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作品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研究。
三、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
“研究性课程”已走进了基础教育的课堂,研究性学习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使人们突破时空的限制,凭借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使学习者全面的收集各种各样的资料,有利于解决语文学科的实践操练;网络信息技术为学习提供了多种可能,学习者可以在网络资料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可通过网络与各地的学习者进行交流,这对于解决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网络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录象、仿真动画、网络信息资料等,有利于提高自然、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中的社会实践能力。
如何把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网络信息技术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语文学科教学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化,让学习者在《红楼梦》阅读中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料库、CAI教学课件、网络教室、网络信息等,根据学习者自身的需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工具、资料等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切入口,而后利用所学的网络信息技术去查找资料、论证,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达到学习者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突破固定时空的学习,独立、创新地学习的目的。
五、实验现有条件
1、学校方面:
(1)我校是福建省重点学校之一,刚刚度过八十华诞,近期正在朝国家级示范学校而努力。学校领导想方设法为学校实施现代化教育创设条件。近几年来,先后多次投入大量资金,为学校建成了网络教室、微机室、多媒体电化教室和校园教学网络,学校内部构成校园局域网,并以接入宽带。
(2)我校教师电脑使用率达100%,学校内部办公正朝无纸化方向发展。90%的教师能使用电教手段进行日常教学,100%的教师能自己制作简单的课堂教学课件。同时,学校还在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的现代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3)网络信息技术在我校日常教学活动中已得到应用,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立完全,各学科教学资料健全。
(4)学校每年的现代教育经费有保证,每年电教设备、软件有增加;现有电教设备完好率、使用率均达98%以上。
2、个人方面:
王灵妹,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二年,中学高级教师,近年尝试引导学生进行《红楼梦》阅读与研究探索,已有一定的实践积累。
六、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实验是在教学常态下进行的,以语文学科自主阅读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科综合素质与能力。具体方法为: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红楼梦》,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料库、CAI教学课件、网络教室、网络信息等,根据学生自身实际,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工具、资料等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切入口,并利用所学的网络信息技术去查找资料、论证,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写成研究性论文。
1、文献研究法:利用网络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或文献,关注国内外《红楼梦》研究的发展动态及成果,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写成研究性论文。
2、行动研究法: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推动教学进程。
3、结合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如学习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学等,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七、基本步骤: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实施进行:
(一)准备阶段:2004年9月至2004年10月,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计划
本阶段在老师推荐下多数同学选定《红楼梦》进行研究性阅读。接着制订学习计划,确定时间、实施方案及步骤等。
本阶段向学生介绍《红楼梦》人物关系表等,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让学生利用电子阅览室或图书馆藏书或其他渠道借阅《红楼梦》,有系统的阅读全书。
(二)实验阶段: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阅读与知识准备阶段
1、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红楼梦》,(进行专题讲座)。
①怎样看待《红楼梦》?②如何阅读《红楼梦》?③如何看待钗黛之争?④看完全书或部分后,你有什么感受或看法?
2、影视演播
利用多媒体的放映功能,收集与《红楼梦》相关的各种影视资料,在阅读欣赏课中进行播放,开阔学生的文学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进行观看指导,让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更形象直观的了解名著、理解名著,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加深他们对作品的感悟,起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还可根据研究性学习拓展的需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越条件,结合《百家讲坛》有关红学研究的讲座内容,设计“影视文学鉴赏课”,“名著艺术形象的分析”等教学课件。
3、学习查找、阅读、摘录、积累知识。丰富的知识是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开拓性研究的基础。根据所定课题,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阅读各种版本的《红楼梦》及各类评论文章、赏析文章,并自始至终指导学生学习质疑、查找、归类整理。争取让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与研究的效率。
(三)总结阶段:2005年3月至2005年6月,研究应用与总结提高阶段 教师指导学生对归类整理好的资料再作分析、提炼,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小组成员互相探讨对问题的看法、依据。最后,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红楼梦》人物的评价及人物语言的感悟和体验上。
小组成员或单独或集体确定论题,提出自己对本次研究的看法,写成小论文,教师以指导者身份参与此项工作:先向学生介绍写作研究性论文的有关知识,指导学生参考别人的相关文章;教师再作专题讲座,介绍《红楼梦》部分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等;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初稿;教师对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再由学生讨论、修改,如此反复,最后定稿。
主要是对前二阶段的的实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实验报告,结题、汇报阶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写成研究性论文。
第四篇:老龄化研究开题报告
选题简介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选题背景
当前,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中国已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3],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如何加强对老龄人口的管理,使老龄人口在经济的发展中体现现实意义,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选题意义
正如人们关心人口数量一样,人们之所以关心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对人口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加强对中国人口状况、人口素质、人口年龄结构,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文献综述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自198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人口学家的预测,如果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保持不变,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30、40年分别为2.31亿、3.35亿、3.84亿,并继续上升,到2050年将达到4.12亿以上。
目前中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育率已经达到更替水平以下。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郑晓瑛教授把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全球的其他国家相比,阐述了它的特点: 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下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我国老龄化形成的原因
杜鹏教授对老龄化问题颇有研究,他从经济、社会方面通过与国外的对比,解释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1、人均寿命的延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医疗条件改善,使人的寿命延长,老年人数量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是必然趋势。
2、出生率下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少儿人口及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老年人口的比重则相对上升。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迅速的迈向了老龄化社会。
3、人口迁移造成的地区性人口老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青壮年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这就造成经济不发达地区人口老化。权威部门预测,未来五至十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将以平均每年五百万的速度增长,2005年将达到一亿三千万,2010年接近一亿六千万。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相关措施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和标志,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这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国情。我们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紧迫性,树立老龄意识,增强老龄观念,对此,赵宝华先生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挖掘养老资源,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准备充足的养老金。通过建立健全财政转移制服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向社会保障支出倾斜;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用缴税制代替缴费制;增加税收渠道,弥补资金缺口。
第二,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满足老龄人口的各方面生活需要,弥补资金不足的缺欠。社区服务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支撑和待遇水平的实现手段,也是资金来源保障的重要补充。全面掌握老年群体需要,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从实际出发发展老年人口所需要的社区服务业,是现在就需要摆上日程的重要工作。
第三,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照料为辅的养老制度,努力实现以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开展社区照料养老服务,既可以解决家庭养老的困难,又可以促进再就业,还可以改善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应该制定计划,出台社区照料服务条例,规范服务秩序,同时对有志于此的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第四,开发老年消费产业,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目前全国有一亿多的老年人,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有关部门应制订发展老龄产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老龄产业。预测在十年之后,现在五十多岁的人进入老龄社会以后,他们的收入水平高,老年市场的巨大购买力将会充分显示出来。
第五篇:方言研究开题报告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
《扬州方言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朱荣晖
项目负责人:李 建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⑴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普通话的逐步推进,许多地方的家乡话已逐步被汉语普通话同化,但作为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方言,不应随之消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有责任的文化人的社会责任。⑵国家政策的导向近年来,随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扬州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扬州方言在内的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已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3)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 文明要进步,文化要发展,这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党和政府对扬州古城文化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到位,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和现今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融会贯通,相得益彰。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⑴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在扬州方言研究方面,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扬州方言语音的历史演变轨迹,准确描写扬州方言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二是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扬州方言词语运用的异同;三是研究扬州方言语法特点,初步建立扬州方言语法研究架构。⑵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扬州文化研究方面,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挖掘扬州传统文化,作到古为今用,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作出贡献;二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整理扬州文化典籍,为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整理出版提供语言学支撑;三是研究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护传统扬州方言特色。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为了了解“扬州方言研究”这一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们首先借助网络系统,在“搜狐”“网易”“新浪”“雅虎”等网页上搜索了部分资料;其次,我们查阅了近20年的国内外近10种方言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报纸和期刊,如《中国语文》、《方言》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学类)、省内外高校学报等;再次,我们课题组骨干成员,还先后到维扬区、广陵区、开发区、邗江区等老城区和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收取了有关信息。从目前我们收集到的资料看,有关扬州方言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1)明清地方志中散见的方言语料.(2)王世华.扬州话音系.科学出版社,1959.(3)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和指导组编.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4)王世华.《红楼梦》下江官话选释.扬州师院学报,1985,(1)42(5)王世华.扬州话里两种反复问句共存.中国语文,1985,(6)415-416(6)黄继林.扬州方言里的“蛮”和“稀”.方言,1987.(4).(7)李建.谈谈《背影》中的橘子.中学语文教学,1987,(11).15.(8)李建.扬州方言“时间名词+的”的特殊用法.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1).90.(9)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的连读变调.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3).98-105.(10)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的连读变调(续).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4).119-125.(11)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词语选释.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4).91-
99.(12)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词语选释
(二).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1).102-106,111.(13)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单音词汇释.方言,1991,(3).211-222.(14)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单音词汇释.方言,1991,(4).299-309.(15)吴继光 李建.扬州地方文艺作品中的方言词语选释.扬州师院学报,1991,(4).75-79(16)王世华.扬州话的声韵调.方言,1992,(2)115-119(17)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本字考.汉语研究论集(第一辑),130-146.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2.(18)吴继光 李建.扬州曲艺作品中的方言词语选释.盐城师专学报,1993,(2).52-55(19)王世华 黄继林.《扬州方言词典》引论.方言,1993,(3).161-175(20)王世华 黄继林.扬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1)何自胜 李建.《扬州风月记》词语例释.滁州学院学报,2006,(6),15-16这些研究都试图通过共时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描写了扬州方言的语音、词汇特点,并在扬州方言语法规律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这些研究及其成果无疑对本课题研究有直接的借鉴意义。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1)联系 研究领域是一致的,都限定在“扬州方言特点研究”这个领域内,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都要涉及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既研究几者各自的情况,又进行彼此间的关系和整合研究;研究的指向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理论的研究与实际调查,探究扬州方言的本质特征。(2)区别 研究的对象不同:以往的研究一般从文化人层面上分别进行,有时研究仅仅限定在“城里”“几个人”这个特定范围内;研究的重点不同。以往的研究比较多的关注城里几个老文化人的方言特点的研究,本课题则着重在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区域人群的语言特点,对重点人群扬州方言语言特点进行精细化研究,试图作出较为清晰和相对合理的描述;研究的维度不同:以往的研究或是偏重于纯粹的语音、词汇研究,专门就语音、词汇等问题进行探讨,本课题则着力于整体的系统的研究;研究的切口不同。以往研究主要从语音、词汇入手,本课题研究主要从市区老扬州人的语言现实入手,借鉴国内外专家研究的学术成果,对扬州方言的本质特点进行全方位研究。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实践意义:⑴有助于探索并构建扬州方言语音词汇语法体系。⑵有助于探索并扬州传统文化研究、保护的途径和模式。理论价值:⑴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索并从学术层面解决扬州方言本质特点问题。⑵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扬州传统文化挖掘、研究、开发何保护问题。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外部环境:国内外纯朴踏实的语言学研究的风气,为本课题的调查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行业基础:全国不同地区方言研究专家进行方言调查的成熟做法和他们积累的经验。
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