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超声诊断小技巧
超声诊断小技巧
(1)
肝硬化常常伴有右肝萎缩。定量不太容易,告你个小技巧,如示意图,当右肾在切面上能被右肝包被,就是正常的,如果右肾裸露较多,右肝(特别是右肝后叶)一定萎缩了.(特殊
情况除外哎,如有肾下垂.)
(2)胆囊底裸露,与腹壁密切有接触时,肝萎缩就较严重了
(3)
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1.问病史很重要,说明一点,结石越小症状越典型!呕吐的很厉害的基本上是下段或中下段的3~4mm的小结石.2.节约时间的扫查顺序为:肾积水->膀胱开口处->上段->中段->中下段.3.中下段结石最好排空小便,可以使腹壁柔软,便于用手法拨开气体
4.不疼了≠没有结石,回到第一点,病史很重要,最近痛过,用过解痉药输尿管可能不扩张,要仔细沿着输尿管走形方向找.一般多在几个狭窄处看看.把漏诊减小到最低.5.多次震波碎石后,有些结石在输尿管内呈粉末状,2D不易发现,可加CDFI看到明显快闪伪像.6.初发病人看看有无包膜下积液,有就更支持输尿管结石.7、打左侧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时候,有时候在左侧不好打,可通过膀胱作为透声窗,在右侧往左侧打,能很好的显示左侧输尿管下段全程,这样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注意的是要分清是左侧的还是右侧的
8.最后实在找不到,没办法了,最后一招,把可能有的地方都上个彩看看,或许会有新发现.9.还有一个,肥胖病人发现中下段结石,要立马存图,要不......(5)在急诊超声检查过程中,如患者为中上腹剧烈疼痛而实质性脏器均显示正常者一定要仔细探察腹腔内的各个间隙有无积液(肝肾间隙尤为重要)。病例:患者中上腹剧烈疼痛,临床医生要求做肝胆脾胰肾超声检查,通过扫查发现:肝胆脾肾正常。胰腺形态稍饱满,但测值在正常范围,回声尚可。仔细扫查发现肝肾间隙稍许无回声暗区,呈线条状分布。怀疑胰腺炎,建议查淀粉酶,结果反馈为急性胰腺炎。
(6)在区别甲旁腺肿瘤还是甲状腺肿瘤时,给病人口含二片维生素C,让患者多作吞咽动作,观察肿瘤的细微状况,如果是甲旁腺肿瘤,肿瘤与甲状腺之间有不同步运动,也就是我们超声常常形容的"越峰运动"切面要采取纵切图面来观察,很有帮助的。
(7在检查肝胆时,首先探查肝脏左叶,在纵切面上,探头向左向上倾斜,就可以看到贲门长轴切面了,很多上腹部不适,有可能就是贲门病变所引起。(肝左叶纵切面时,其后方可以显示胃贲门回声,若双层粘膜厚大于1cm,可要高度怀疑有胃贲门占位可能。)
(8)如果肾切面相对过小应测量肾长径,慢性肾病很多患者起病隐匿,发现晚,我们体检时几乎每年都能发现肾偏小者,慢性肾病发现早晚对治疗影想很大.(9)前列腺结石或钙化,与尿道前列腺部结石往往很难鉴别,二者鉴别对于临床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很大。可以把导尿管插入阴茎,用止血带扎牢,向里面注入生理盐水,尿道充盈后有利于观察;也可以把导尿管直接插到前列腺处,看导尿管与强回声的关系,可协助诊断,甚至帮助治疗(尿道前列腺部结石的治疗,也算是介入吧:尽量排空膀胱尿液,把导尿管插入阴茎,绑扎止血带后向尿道注入香油(石蜡油可能也很好用,但没试过),压力适当加大到尿道前列腺部充盈,拔除导尿管后再让患者排尿。成功率挺高的,可重复操作。)(10)圈定病灶的定位方法:细铜丝做成一个铜圈,把病灶圈在里边,超声下病灶就插翅难逃了。直接定位就更明显了,探头接触到金属丝,便显示一条纵行的“彗星尾”,非常清晰。这是借鉴的检测探头晶片故障的方法。
(11)羊膜腔穿刺:择羊水多的穿刺点,测量进针深度(主要是前壁胎盘的情况下尤为重要)。穿刺时,把探头放在穿刺点旁边,利用半球形的腹部侧面观察进针情况.在配合妇科医师羊水穿刺定位时,让患者改变下体位,如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这样胎体在下方较固定,医师穿刺时也不会轻易碰到肢体。而且靠近腹壁处的羊水也会饱满些。
(12)没有阴道探头的,诊断前置胎盘有困难时,可以在会阴部或直接把探头戴无菌塑料袋的方法,放在阴道口部观察,效果很好。必要时充盈膀胱,有利于显示及鉴别。
(13)当能清晰、完整的看见卵巢,同时又在其上或其下有囊肿的话,你可以写上诊断:“卵巢囊肿-带蒂的囊肿,很准的,妇科大夫会大大的表扬你哎(请问,如何与卵巢冠囊肿区别?我在这种情况下报卵巢冠囊肿的,但一般都较小的)卵巢冠囊肿-来源于中肾管,囊肿壁薄,囊肿的张力一般较小(通俗点讲就是囊肿有发"蔫"的感觉)囊肿形态多数不态规则,多数都"搭拉"在子宫直肠窝内,没有分格,内部的液体非常清亮,当加大增益时,内部不会出现回声.卵巢囊肿-多来源于体腔上皮,囊肿壁相对较厚,囊肿的张力较大,给人感觉囊肿很"挺拔"有时会有分格,当加大增益时,原本无回声的区域内会出现细点状的回声.它们的特性取决于组织学特性的不同.天津吴钟瑜老师的书里,卵巢冠囊肿--壁薄,一般较大,在子宫上方,与膀胱一薄壁相隔。
(14)做腹部B超时,顺手对右半结肠,腹主动脉,左半结肠进行三纵,再对盆腔一横切,不需太仔细,以防明显结肠肿瘤,肠系膜瘤或大的淋巴结肿大,以及盆腔大的肿块漏掉,大的明显的病灶漏掉
(15)对阑尾炎的诊断:病史很重要,阑尾梗阻和细菌感染是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的重要因素。临床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为主要特点。主要体征为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和反跳痛。下腹髂血管前方(一般阑尾都位于该附近)探察有无肿大的阑尾,超声表现为条索
状低回声,一端为盲端。盲肠,腰大肌对寻找阑尾也很有帮助。在静止的阑尾周围可见蠕动的肠管(动中取静)。阑尾周围局限性积液时称此征象为“咖啡豆”征,是超声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重要指征。
再用高频探头仔细观察,可以清晰查见肿大的阑尾的低回声增厚的管壁,扩张的管腔以及管腔内强回
声的阑尾粪石等。
如果髂血管前方未发现肿大的阑尾,要警惕异位阑尾。局部明显的探头压痛及反跳痛就很重要。探头
应该从右上腹到盆腔逐一扫查,不要漏诊.诊断阑尾炎一定要高频探头和低频探头结合使用,才能发现“远近高低各不同”。
(16)在做足趾、手指、足背或手腕部浅表包块时,由于包块不规则、太小或者接触面不光滑,超声显像往
往不能全面显示包块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情况。若将患足或患掌浸入水盆中,用水做透声窗,常常
取得很好效果。
用脸盆盛满水,在将患足或患掌浸入水中,轻轻揉搓浅表包块,目的是尽量排除皮肤表面的气泡,然
后将病灶侧朝向水表面,再用高频探头稍浸入水面扫查即可。最好不要用梯形成像法,那样容易产生
类似披纱样伪像。
在用探头扫查前,要清结好探头表面的耦合剂,以免影响成像质量。浸入水中的探头深度不要太深,一般得到较清晰的图像即可。在检查前仔细观察探头表面有无裂隙,以免损害探头。
(17)
对于在二维超声表现为无回声的病变,如果有CDFI及频谱多谱勒功能一定要用此功能,来确定一下病
变内是否有血流信号,来辨别病变的性质。(差点误诊的病例:外伤脾挫伤保守治疗后复查发现脾内见一椭圆形囊性无回声包块,第一印象考虑 为脾内血肿,后使用CDFI后发现内可见充满血流信号,原来是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另一例:肝硬化脾
大患者发现脾门处管状无回声迂曲,走行杂乱,刚一看以为是脾门静脉扩张迂曲,与一般肝硬化改变
无区别,当使用CDFI及PW、CW后,血流色彩明亮,测量血流速度达3m/s以上,就得考虑是否存在动
静脉瘘了。)
(18)
胆囊检查时,一定要转动体位,可以将一些不容易显示的小石头暴露出来。
(19)
怀疑肾盂Ca时,可嘱患者大量饮水,等待肾盂轻微扩张时可提高显示率。
(20)
肝硬化时确定肝包膜是否光滑,尽量把肝包膜放大看,这样会很清楚,同时也可在肋间斜切时看胆囊
表面,如果胆囊表面也不光滑,典型者可有锯齿状,则说明肝表面也不光滑。
(21)
肝脏各个切面都完成后,探头沿肋缘下自左外叶矢状切向右后叶拉过来,一直到右腋中线,常常可发
现外生性肝肿瘤。如图示:
(病例:患者AFP一直持续性升高,做多次B超均未有所发现,最后这样一扫,果然,发现一巨大外
生性肝癌。)
(22)
计算胎儿孕周:中晚孕的孕妇,胎儿双顶径是多少厘米,那么它大概就是多少月;
胎儿FL长度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中晚孕的胎儿股骨长度大概和孕月减去2差不多。比如7个月胎儿,FL
应该大概是7减2等于5cm左右。
股骨长4个月时2.5CM 5个月时3.5CM 6个月时4.5CM 7个月时5.5CM 8个月时6.5CM 足月时7CM左 右 从4个月开始每长一个月股骨长增加1CM。
(23)
做阴超时,后倾子宫下压探头,前位子宫时上抬探头,并让病人用自己双手垫高臀部。
(24)
看前列腺时,只要是V字存在,一般不提示增生。同时,增生肥大有顺口溜,一大二球三失常,四突
五结六小梁,七憩八潴九丰富,尿频尿急不尽忙。
(25)
经腹超声看卵巢时如显示不大清,可用探头从对侧打图像。
(26)
记胆管内径时,从叶间胆管、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分别是2、4、6、8 mm。
(27)
胡桃夹现像CDFI左肾V跨越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A之间PW测得加速血流信号.(28)
超声特异征象:牛眼征=转移CA,套筒征=肠套叠,蜂窝征=葡萄胎,火海征=甲亢,甲肿,假肾征
=肠道肿瘤,鱼刺征=肠梗阻,鼠尾征=胆管CA,海鸥征=皮肤上腺肿瘤。
(29)
多肾8:两肾纵轴呈八字形排列,两肾上端中正中线3.8cm,肾皮质0.5-0.8cm,肾长轴长度不小于8cm;
肾下垂80%发生在右侧,肾肿瘤80%以上是恶性,高血压病人看病时80%临床医生要你看肾上腺。
(30)脾肿大:发现脾肿大,不要轻易放过,要找原因。如果排除肝硬化,血液病等。要重点检查左侧门脉
高压疾病引起的脾肿大。如:胃间质瘤、胰腺尾部肿瘤等,还要鉴别布加综合征。
(31)对较少胸水定位穿刺时,可以把卫生纸拧成一股线状,与探头十字交叉垂直放直在探头的正中心,其交
叉点形成的影象就是进针点.(32)查胰腺的小窍门:先在剑突下纵切,看到胰头后原位旋转探头就很容易看到胰腺了.(33)测量肾动脉频谱时,侧卧位速度低于仰卧位。个人认为是仰卧位对肾血管及腹主动脉压力大(探头造
成的压力),造成血流速度加快。对于偏高的情况,一定要测量腹主动脉血流速度,看他们的比例是
否大于3.0。在书写报告时,最好写侧卧位测量结果。
(34)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测量动静脉瘘血流量时,要对机器校正,利用输液管在水槽中测量血流量。
实际工作中发现百胜、GE及ATL 5000机器设定的测量软件测量出的血流量,误差均较大。
(35)
个人认为检查下肢静脉比动脉容易。如果一压就看不清楚,那说明是好的。(随压力改变管腔内径随
之改变啊。)下肢静脉病变:主要是血栓。急性期血栓管腔扩张,容易发现,不容易压扁。慢性期管
腔不易压扁。利用彩色引导很容易看到静脉血流的。下肢静脉病变除了血栓,还有就是动静脉瘘和瓣
膜功能不全。利用彩色及频谱测量即可。
(36)
初次查出卵巢透声差的囊肿,不能确定是巧囊还是畸胎瘤者,可通过月经前和月经期两次图像的对比
来鉴别,月经期囊内出现月经前没有的实性回声(血凝块),即可确诊为巧克力囊肿。
(37)
肝硬化的病人肝实质回声极不均匀时,用增加了敏感性的彩色多普勒“扫描”一下,有时可以发现隐
藏的等回声肿瘤。
(38)对于胆囊紧邻的肝内低回声结节或囊肿不能完全排除胆囊壁占位或胆囊憩室时,脂餐试验可屡试不爽。
(39)
胆总管末段梗阻时,要是从上肝门部往下追踪时,经常遇到肠气干扰,不易向下连续追踪,在肝门部
简单观察后直接横切胰腺,在胰头右侧判定为胆总管后,在此继续往下追踪,并且手持探头有一定压
力,并持续扫查一段时间,待肠气受压排挤出去,胆管显示会越来越清楚。
扫查胆总管下段时,有时左侧卧位即相当右前斜位顺肝门胆总管一直向下扫很清楚。
(40)
下段胆总管及乳头部的显示法:
A、纵旋转搜查法:沿肝门部胆管追踪至胰头,显示其背侧胆管长轴,将探头足端作顺时针旋转,显
示末段胆总管及乳头部。
B、横旋转搜查法,为利用胰头作为超声窗作横切面扫查,显示胰腺段胆总管,将探头右侧端作逆时
针旋转,显示胰头段胆总管横段,并追踪显示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乳头部。C、喝水500ml后检查,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喝充盈造影剂,效果更好。
(41)
观察胆囊内异常回声有无移动:通常做的是左侧卧位。实践中增加(1)右侧卧位检查,(2)坐位检查,(3)在探头接近病灶时振动探头,观察病灶情况。
(42)
探头的非常规变换:
胆囊内微小病变:可以换一下高频,能看清病灶和胆囊壁的关系,CDFI也能更敏感地显示血流信号,但前提是,腹壁不能太厚,胖者就不一定适用了!
下肢血管:有时患者肌肉发达,很厚,用高频的看不清深部的血管情况,可以换上低频的试一下,很
管用,显示很清晰,而且能全面显示血管。肝脏或脾脏外伤时,有时可以用高频探头选用浅表模式看,可以更清楚显示脏器内的损伤及脾脏下包
膜血肿。
(43)在判断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时,我们常规都是采用让病人左侧卧位,从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血流 ,通过E及A比值来判断,但有时会出现假阳性,让病人平卧位后再测量,两者比值就可能逆转过来,从而
可以判断舒张功能正常.(44)判断羊水混浊:以脐带内的脐血为标准可判定羊水是否混浊以及混浊的程度。
(45)以心脏跳动对肝脏的瞬间挤压的程度,可判断肝硬化的程度。
(46)肝实质与肾实质对比,可了解并判断脂肪肝的有无和程度。
(47)怀疑宫外孕破裂的患者除常规进行子宫附件探察外,有时盆腔积液不明显,常常看肝肾隐窝及腹腔是
否有水,若有腹腔积液又子宫附件的回声改变基本上可确定是宫外孕。
(48)胎儿唇部检查时,因为胎儿面朝向外,始终检查的不清楚,换上高频后,结果一目了然,唇线非常清
楚.(49)有些肝内的小囊肿很小,超声显示不清,但此时囊肿的后方增强很明显,建议大家在扫查时不妨注意
一下那些回声增强区的上方,往往能发现一些小的囊肿.(50)肝脏边缘肿块时,分不清是肝内肿块还是肝外肿块,应从以下几点鉴别:
1、首先看肝包膜。肝包膜向外突起——肝内肿块;肝包膜向内凹陷——肝外肿块压迫肝表面(最好
是从采用连续追踪扫描法,从非肿块区肝包膜到肿块区肝包膜进行扫查)
2、再看肿块和正常肝组织“交界处”是否有对错运动。嘱病人深呼吸,如果交界处无对错运动——
肝内肿块;交界处有对错运动——肝外肿块,这时图像最好放大些。(在鉴别肾脏外突囊肿和肝内囊
肿鉴别时相当有效)
3、最后看肿块和正常肝组织“交界处”是否有液暗区。有积液——肝外肿块;无积液——肝内肿块
可能性大(在鉴别肝内肿块与胸腔巨大肿块压迫肝脏时十分有效,这时只要我们在“交界处"找到液
暗区,再结合上述两点,基本上不会误诊了)。
4、可以细致的观察彩色血流,肝内肿块多数都能看见来自肝内的血供。
(51)胰腺炎的诊断:
胰腺炎发病不多,但真有胰腺炎时有时容易误诊,因为胰腺的形态、大小和回声个人的差异比较大,早期胰腺炎声像图也不太典型(当然典型的声像图就很简单了),所以胰腺炎的诊断一定要注意以下
几个要点:
1、临床表现,这点很重要,急性胰腺炎大部分都是以急腹症来查的,那种探头往胰腺区腹壁上一放,马上病人痛得真叫的,不管胰腺声像图有没有典型的表现,首先考虑胰腺炎。
2、急腹症病人如果发现有胆结石的或胆囊切除过的,一定要仔细查一下胰腺,因为有部分这样的病
人会合并有胰腺炎,而且一旦合并胰腺炎的病人开刀的话风险很大,此点一定要注意,如果漏诊的话
后果可能很严重,但我们要是能查出来或提示到的话,将会得到临床和患者的极大的认可。
3、对于胰腺回声增粗或边界不清的病人一定要追问有无胰腺炎的病史,这对我们诊断慢性胰腺炎可
以起到关键的作用!
(52)
估测胸水,个人认为是测深度是多少cm,就是几百ml水。
(53)
做下肢血管的时候,有时高频探头不能很好的显示血流,特别是比较胖的病人,还有检查到股浅静脉
下段和胫后静脉的时候,用低频探头通常能很好显示出血流,以判断是否有血栓。
(54)男性患者如果不会找输尿管下段,可先显示精囊,在它上方一点仔细找就可见到,用此法可找到许多
无肾积水无输尿管扩张的下段结石,小的2~3mm也可显示。
(55)
作眼超声时,有的患者不会闭眼左右转动眼球,可以让他睁开不做检查的眼,眼看检查者的手指,左
右摆动,则检查的眼球也就会跟着摆动。
(56)
未破型宫外孕常紧贴卵巢。
(57)
实战做肢体较深静脉时,如肢体肿胀、表浅探头透声差、静脉血流速度过慢、扫描角度过于垂直等原
因,血管内往往不易显示彩色血流,不知有没血栓,一头雾水。
--------解决方法:1。挤压远端肢体,彩色血流迅速完整充盈血管,排除血栓。2:换腹部探头,尽
量调低彩色标尺、降低彩色频率、提高彩色增益,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8)
看前置胎盘时,除了置探头与会阴或阴道口检查外,可以试用心超或阴超探头(探头面小,扫描角度
大都行),与耻骨联合上压压,用另一手推推胎先露向头侧移动,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关系较易检查。
(59)检查小腿肌间静脉时,用探头自上而下,做横切面,同时加压,能被压瘪时,就说明肌间静脉内没有
血栓形成,如不能被压瘪,则要仔细观察局部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这样既不容易漏诊,又能节省
时间。
(60)
阑尾炎的病人十有八九白细胞和中性都是偏高的!
(61)
看肝右后叶不清,或患者不能很好配合时,俯卧位肾上缘肋间隙可以很清晰的看到。
(62)
短轴切肾,能看到很多冠.纵切面看不到的肾皮质小囊肿。(63)
晚孕单胎臀位胎儿,内脏结构显示不满意的,可以让孕妇倒过来躺效果会好些,尤其心脏结构。
(64)
腹痛的急诊患者,在胆囊,胆总管,胰腺未见异常时,要注意肝右前叶和膈肌间有无少量气体反射回
声,右侧卧位时,脾脏膈面有无气体反射回声,上消化道穿孔的病人常常在这些地方发现腹腔少量游
离气体。和x线立位片一样敏感
(65)发现胆囊增大后,问临床症状,再让他吃两个煎鸡蛋30--60分钟后在检查一下看看,没有变化就报胆
囊肿大。(胆囊标准值为长<9cm,宽<4cm)
(66)
怀疑有胆囊颈部结石,但显示不清,可以让病人饮水后半坐位检查,利用下移的肝脏及充盈的胃作透
声窗,可探及胆囊颈部的结石。
(67)
如果化验肝功时γ——GT和碱性磷酸酶增高一定要注意是否胆道系统有了病变 如果胆道系统有了病
变时这两项指标会增高。(老年性胆管生理性的扩张时,肝内胆管和胆总管都有轻度扩张,胆管都通
畅。γ——GT和碱性磷酸酶化验值都在正常范围)
(68)
频超声在腹部器官病变中的应用:
肝脏:浅表部位的局灶性病变(如肿瘤)的进一步观察,弥漫性病变(如肝硬化)肝被膜及肝内结节 的观察,在难以鉴别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时,如高频超声看到肝内结节样病变,则可较肯定的诊断肝硬
化。
胆囊:对体廋患者胆囊底部的观察十分有效。
(69)
在病人深呼吸时在胆囊底部找到一强光团,后方伴声影,改变体位没有移动,自己分析可能是因为炎性物质使得结石粘附于胆囊壁,以后检查胆囊一定看到完整的胆囊壁才放心。(70)
做胎儿三维时,胎儿的面部和孕妇的子宫壁贴的太近,就无法取得好的图像,让其他人用双手轻轻挤压胎儿颜面双侧的宫壁,让胎儿的脸与宫壁间有较足够多的羊水空间,面部的三维图像就漂亮了。(71)
在用分辨率不高的黑白B超经腹部做子宫附件检查的时候,对看似盆腔积液的病人,尤其是后位子宫的,一定要用阴道B超再看一下,有可能是子宫后壁肌瘤。(72)
胃超声造影时探查十二指肠球部的小技巧:1.坐位横切看到胃窦部探头向右顺势探及球部。此时更多
显示前后壁。2.平卧位一个是和胆囊纵轴平行时可以看到球部,(前后壁)。另一个方法是右侧肋弓
下斜切嘱患者缓慢吸气鼓起肚子探头向上翘探及球部(更多显示左右壁)。3.右侧卧位探及冠状面十二指肠球部。如此多切面看能更好显示十二指肠球部的问题。(73)老师讲过,输尿管结石一般在髂动脉以上者呕吐症状明显,跨过髂血管后呕吐症状减轻明显,甚至不再有呕吐(非治疗后)。(74)
输尿管有结石时,尤其症状明显时,肾周围会有少量积液,应该是应激性的表现。
第二篇:超声诊断报告(范文模版)
超声诊断报告模板
甲状腺未见异常。甲状腺右侧叶 cmX cmX cm,甲状腺左侧叶 cmX cmX cm,峡部cm,腺体组织回声均匀,未见占位性病变,CDFI:血流分布及频谱未见异常。
毒性甲状腺肿(符合GRAVES病)。甲状腺右侧叶 cmX cmX cm,甲状腺左侧叶 cmX cmX cm,峡部cm,腺体组织回声略减低、不均,未见占位性病变。CDFI:腺体组织内血流明显增多,呈“火海征”样改变。PW测甲状腺上下动脉Vmax cm/s,RI 0.结节性甲状腺肿并部分结节囊性变。甲状腺右侧叶 cmX cmX cm,甲状腺左侧叶 cmX cmX cm,峡部cm,腺体组织回声不均,左/右侧叶内均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右侧叶最大结节cmX cmX cm,位于上下极,边界清,以低回声为主,内见形态欠规则无回声区,左侧叶最大结节cmX cmX cm,位于中部,边界清,以无回声为主。CDFI:上述结节周边可见较多血流信号,其内低回声亦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动脉流速未见明显增加。
亚急性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右侧叶 cmX cmX cm,甲状腺左侧叶 cmX cmX cm,峡部cm,包膜增厚,探头挤压有压疼,腺体组织回声不均匀,可见数个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边界模糊,内见散在的稍强回声点。见假性囊肿样回声。CDFI:病灶内部血流信号轻度增加。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桥本氏病)。甲状腺右侧叶 cmX cmX cm,甲状腺左侧叶 cmX cmX cm,峡部cm,腺体组织回声弥漫性减低、不均,呈片状低回声与条状强回声相间。CDFI:腺体组织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PW测甲状腺上下动脉Vmax cm/s,RI 0.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右侧叶 cmX cmX cm,甲状腺左侧叶 cmX cmX cm,峡部cm,腺体回声均匀,左右侧叶上极见cmX cmX cm的等回声,有包膜,周边可见“晕环”征。CDFI:结节周边见环绕血流,内部见丰富的血流信号。PW测Vmax cm/s,RI 0.甲状腺Ca。甲状腺右侧叶 cmX cmX cm,甲状腺左侧叶 cmX cmX cm,峡部cm,左右侧叶下极见cmX cmX cm的低回声区,边缘不规整呈“蟹足”样,后方回声轻度衰减,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多个点状强回声。CDFI:内部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分布较杂乱,Vmax cm/s,RI 0.。
双侧乳腺未见异常。右侧乳腺腺体厚 cm,左侧 cm,双侧乳腺腺体形态、结构未见异常,未见明确囊、实性占位。CDFI:双侧乳腺内未见异常血流。
双侧乳腺增生症。右侧乳腺腺体厚 cm,左侧 cm,双侧乳腺腺体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呈位于乳头上近点钟处,壁清晰、规则,囊内透声好。CDFI:双侧乳腺内未见异常血流。
双侧乳腺增生症并左右乳腺增生结节。片状低回声与条状强回声相间。CDFI:双侧乳腺内未见异常血流。
双侧乳腺增生症并左右乳腺囊性增生。右侧乳腺腺体厚 cm,左侧乳腺腺体厚 cm,双侧乳腺腺体结构紊乱,呈片状低回声与条状强回声相间,内见数个囊状无回声,最大cmX cmX cm。右侧乳腺腺体厚 cm,左侧 cm,双侧乳腺腺体结构紊乱,呈片状低回声与条状强回声相间,片状低回声以外上象限为明显,边缘模糊,范围cmX cmX cm。CDFI:双侧乳腺内未见异常血流。
双侧乳腺增生症/左右侧乳腺纤维腺瘤。右侧乳腺腺体厚 cm,左侧 cm,双侧乳腺腺体结构紊乱,呈片状低回声与条状强回声相间,左右乳腺外上象限 点钟处见 cmX cmX cm低回声结节,内部回声均匀,边界光滑、清晰,包膜完整,后方无衰减。CDFI:上述低回声内可见少许动、静脉血流,Vmax cm/s,RI 0.。
双侧乳腺增生症/左右侧乳腺Ca。右侧乳腺腺体厚 cm,左侧 cm,双侧乳腺腺体结构紊乱,呈片状低回声与条状强回声相间,左右乳腺外上象限 点钟处见 cmX cmX cm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周边呈“蟹足样”改变,后方衰减,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多个小点状强回声呈簇状分布。CDFI:上述低回声内可见较丰富的血流,走行及分布不规则,Vmax cm/s,RI 0.。左右侧腋窝未见淋巴结(可探及一约cmX cmX cm低回声结节,边缘清楚,髓质消失,CDFI:低回声结节内及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左右胸腔积液。患者坐位,于左右胸腔第肋间水平以下见较大面积的无回声区,最深位于肩胛下角线第肋间,约 cm,其中心距体表 cm,内部透声好,未探及明确分隔样回声及异常回声光点,宽度随呼吸和体位稍有变化,无回声内可见漂浮的压缩肺组织。穿刺点见体表定位标志。
符合阑尾炎声像图表现。右下腹阑尾区探及肿大的具有盲端的低回声管状结构,直径约cm,壁增厚,约cm,短轴呈弱强相间的环状回声,局部网膜聚拢,周围探及片状无回声,CDFI:肿大肠管及周围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符合肠梗阻声像图。左右腹部肠管明显扩张,内径约cm,肠粘膜皱襞水肿、增厚,呈“羽毛征”、“鸡冠征”、“键盘征”,肠蠕动增强,腹腔内探及少量液性暗区。
符合肠套叠声像图。右下腹部探及一约cmXcm范围的包块,中央为带状高回声,两侧呈对称的多层结构,呈“套筒”状,短轴呈“同心圆”或“靶环征”,外圆轮廓光滑完整,外圆内呈较厚的环状低回声,中心部呈强弱相间混合回声或弥漫高回声的圆形结构。部分肠管扩张,蠕动抗进。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右下腹探及多个椭圆形结节,包膜清晰,边缘整齐,内为均质低回声,较大者cmX cm大小,围绕肠系膜血管分布。CDFI:结节内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肝、胆、胰、脾未见异常。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未见异常,主胰管无扩张。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慢性肝病。脾大(轻中重度)。肝脏大小、形态可,被膜欠光滑,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欠均匀,实质内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门静脉宽 cm,CDFI示血流通畅,为入肝血流,Vmax cm/s,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略厚,胆囊腔内透声可。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未见异常。脾脏厚 cm,肋下 cm,回声均匀,脾门区脾静脉宽 cm。腹腔内未见液性暗区。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脾大(轻中重度)、腹水。肝脏形态失常,体积明显缩小,右肝斜径 cm,左叶厚 cm,边缘钝,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样,实质回声明显增粗、增强,分布明显不均匀,实质内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肝静脉变细,走行不规则,门静脉宽 cm,CDFI:为入肝血流,Vmax cm/s。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cmX cm,壁厚 cm,呈双边,囊内未见结石及占位。胰腺大小、形态及内回声未见异常。脾脏长径 cm,厚径 cm,肋下 cm,被膜光滑,边缘圆钝,实质回声均匀性增强,脾门区脾静脉宽 cm。肝肾间隙、肝右外侧缘与膈肌间内可见带状无回声区,最厚处约 cm。
门静脉主干栓塞,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门静脉正常结构消失,门静脉主干内充满低回声,周围可见蜂窝状无回声。CDFI:门静脉主干内未见血流信号,蜂窝状无回声内充满血流信号,频谱为门静脉波形。
肝硬化。肝左右叶实性占位,考虑肝Ca。门静脉主干及右支栓塞。脾大(轻中重度)。
腹水。肝脏体积缩小,被膜毛糙,表面呈锯齿状,实质回声明显增粗、增强,不均匀,肝左右叶见 cmX cmX cm中强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规则,呈“镶嵌征”或周围见“晕征”。CDFI:内部及周边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Vmax cm/s,RI 0.,门静脉主干及右支内充满中低回声,范围cmX cmX cm,CDFI:门静脉主干及右支未见血流信号。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壁厚,腔内透声可。胰腺大小、形态及内回声未见异常。脾脏厚 cm,肋下 cm,回声均匀,脾门区脾静脉宽 cm。腹腔内可见无回声区,平卧位最深处约 cm。
脂肪肝(轻中重度)。肝脏形态正常,体积较大,包膜光滑,边缘钝,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光点细密,分布均匀,血管影欠清晰,门静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正常,胆囊壁光滑,胆囊腔内透声好。胰腺、脾脏及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及内部结构显示正常,集合系统未见分离。膀胱充盈良好。壁光滑,内部透声好,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双侧附件区探查未见异常。前列腺体积增大(正常),大小约cmX cmX cm,被摸光滑(毛糙),实质回声均质。
非均匀性脂肪肝。肝脏形态正常,体积较大,包膜光滑,边缘钝,肝实质回声增强,光点细密,分布不均匀,血管影欠清晰,肝左右叶见cmX cmX cm低回声,边界尚清晰,周边无声晕,无占位效应,门静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正常,胆囊壁光滑,胆囊腔内透声好。胰腺、脾脏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正常。
肝囊肿。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左右叶可见 cmX cmX cm无回声区,壁薄,边缘光滑,后壁回声增强,见侧方声影,CDFI:内部及壁上均未见血流信号。其余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未见异常。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肝血管瘤。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左右叶见 cmX cmX cm大小的圆形中强回声,其内部回声欠均匀,呈网格状,边界清楚,探及强回声边缘,无声晕,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CDFI:病灶内部及周边未见血流信号。其余肝实质回声均匀。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胰腺大小、形态及内回声未见异常。脾脏厚 cm,回声均匀。肝腺瘤,建议穿刺活检。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左右叶见 cmX cmX cm大小的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周围无声晕,内部回声不均匀,内可见散在略强的斑点状回声。CDFI:病灶内部及周边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其余肝实质回声均匀。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胰腺大小、形态及内回声未见异常。脾脏厚 cm,回声均匀。肝炎性假瘤,建议短期复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左右叶见 cmX cmX cm大小的低回声区,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呈葫芦或哑铃形,边界规则、清晰,无明显声晕,后方回声无明显改变。CDFI:病灶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其余肝实质回声均匀。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胰腺大小、形态及内回声未见异常。脾脏厚 cm,回声均匀。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建议穿刺活检。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左右叶见 cmX cmX cm大小的中等回声区,边界清楚,周围无声晕,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中心可见条索状强回声向周围呈放射状延伸。CDFI:中心部位血流丰富,呈放射状分布。其余肝实质回声均匀。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胰腺大小、形态及内回声未见异常。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符合肝转移瘤。肝剑突下 cm,肋下(-),肝右叶斜径 cm,肝左右叶见多个中强回声区,最大者位于右后叶,约 cmX cmX cm,各病灶内回声欠均匀,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周边可见低回声晕,CDFI:其内未见的血流信号。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胰腺大小、形态及内回声未见异常。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肝左右叶肝内胆管结石。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左右叶探及一约cmX cmX cm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未见异常,主胰管无扩张。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符合Budd-Chiari综合征(肝、脾肿大、腹水)。肝脏体积明显增大,形态饱满,右肝斜径 cm,左叶厚 cm,边缘钝,实质回声明显增粗、增强,肝后段下腔静脉探及附于管壁的实性回声光团,边界清楚,局部管腔明显变窄,两端呈“弹头”样改变(肝后段下腔静脉管腔内探及横形的薄膜回声光带,端面呈“H”形改变),近心段及远心段管腔扩张。CDFI:下腔静脉狭窄处见充盈缺损,血流加速呈彩色花色血流,PW测Vmax cm/s。或肝左右中静脉变细、闭塞,肝左右中静脉迂曲、扩张,肝左右中静脉间呈拱形侧枝交通。CDFI:肝左右中静脉无血流信号,肝左右中静脉间见侧枝血流信号,代偿的肝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脾脏厚 cm,肋下 cm,回声均匀,脾门区脾静脉宽 cm。腹腔内可见无回声区,平卧位最深处约 cm。
胆囊结石。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光滑,胆囊腔内见约 cmX cmX cm强光团,后方伴声影。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未见异常,主胰管无扩张。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胆囊息肉。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胆囊大小未见异常,于胆囊壁上见多个略强回声向囊腔内突出,最大者约 cmX cmX cm,无声影。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未见异常,主胰管无扩张。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胆囊腺瘤可能大。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胆囊大小未见异常,于胆囊后壁上见约 cmX cmX cm大小的中等回声,无声影,向腔内突出,基底部较窄,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未见异常,主胰管无扩张。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胆囊炎声像图。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胆囊 cmX cmX cm,壁增厚,约 cm,毛糙。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未见异常,主胰管无扩张。脾脏厚 cm,回声均匀。胆囊结石、胆囊炎并胆汁淤积。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胆囊 cmX cmX cm,壁厚 cm,胆囊颈部见一强光团 cmX cmX cm,后方伴声影,胆囊内充满均匀低回声光点。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未见异常,主胰管无扩张。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胆总管下段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胆囊 cmX cmX cm,壁厚 cm,胆总管 cm,管壁增厚,毛糙,回声增强,左右肝管宽 cm,胆总管下段见强光团 cmX cmX cm,伴声影。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未见异常,主胰管无扩张。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胆囊结石。胆囊Ca。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胆囊 cmX cmX cm,壁厚 cm,后壁见低回声突向囊腔内,约cmX cmX cm,CDFI:低回声内见血流信号,频谱为动脉波形,Vmax cm/s,RI 0.,胆囊内见多个强光团,最大者cmX cmX cm,伴声影,胆囊内充满均匀低回声光点。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胰腺大小、形态及实质回声未见异常,主胰管无扩张。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肝门区可见纺锤形无回声区,大小约 cmX cm,边缘清晰,内回声清亮,上下两端与胆总管相连,未见明显扩张,下段胆总管未见光团回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回声未见异常。胰腺大小、形态及实质回声未见异常,主胰管无扩张。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急性胰腺炎。胰腺弥漫性增大,胰头 cm,胰体 cm,胰尾 cm,实质回声减低、均匀,边缘光滑,边界清,主胰管 cm,胰周未见异常回声,脾静脉前后径细,CDFI示血流通畅。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急性胰腺炎。胰管扩张。腹腔积液。胰腺增大,形态失常,胰头 cm,胰体 cm,胰尾 cm,实质回声不均,有片状低回声与高回声相间分布,边界模糊不清,边缘不规则,主胰管扩张、内径 cm,胰管内未见结石回声,胰周、肠间可见无回声区,脾静脉受压显示不清。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合并胰管结石。胰头 cm,胰体 cm,胰尾 cm,边界不清,表面不平,实质回声不均匀,内有点状不规则高回声,主胰管扩张、内径 cm,粗细不均,内有大小不等的强回声,伴声影,呈“串珠样”。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脾脏厚 cm,回声均匀。胰腺囊肿。胰头 cm,胰体 cm,胰尾 cm,胰腺形态失常,胰体部可见cmX cm的无回声,壁薄、光滑,内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主胰管 cm,胰周未见异常回声。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胰腺炎合并胰腺囊肿。胰腺形态失常,胰头 cm,胰体 cm,胰尾 cm,实质回声减低,胰头体尾部可见cmX cm的无回声,囊壁较厚,不光滑,内有线样分隔,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主胰管 cm,胰周未见异常回声。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胰头实性占位(考虑Ca)。胰管扩张。胆囊增大、肝内外胆管扩张。胰周淋巴结肿大。胰腺不规则增大,形态失常,胰头 cm,胰体 cm,胰尾 cm,胰头部可见cmX cmX cm的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衰减,CDFI:内部可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主胰管均匀性扩张、内径 cm,胆囊cmX cm,壁光滑、厚 cm,胆囊腔内透声好。肝内胆管均扩张,胆总管 cm,胰周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最大cmX cm。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壶腹实性占位(考虑Ca)。胰管扩张。胆囊增大、肝内外胆管扩张。腹腔淋巴结肿大。胰头 cm,胰体 cm,胰尾 cm,胰腺形态正常,边缘清,实质回声均匀,主胰管均匀性扩张、内径 cm,内未见异常回声,胆囊cmX cm,壁光滑、厚 cm,胆囊腔内透声好。肝内胆管高度扩张,胆总管 cm,胆总管末端可见cmX cmX cm的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内部回声尚均匀,CDFI见点状血流信号。腹腔干周围及肝门部可见多个低回声,最大cmX cm。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脾脏厚 cm,回声均匀。
脾脏被膜下破裂。脾脏形态失常,被膜完整,与脾实质间呈半月形或梭形无回声区,其中可见细小点状回声,脾实质略受压移位,腹腔内无游离积液征象。
脾脏中央破裂。脾脏轮廓清楚,外形增大,实质内探及强弱不均回声或探及呈不规则的回声不均质区,范围约cmXcm,边缘不整,周围实质受挤压回声增强,腹腔内无游离积液征象。
肝、胆、胰腺、双肾未见异常。
脾脏破裂合并腹腔积血。脾脏形态失常,长径 cm,厚径 cm,脾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其下方脾实质回声杂乱,形态不规则,间有无回声区。脾周围可见厚约 cm的带状无回声区,其内有较多点状回声,探头加压后无回声区变窄,膀胱直肠窝无回声区厚约 cm。肝、胆、胰腺、双肾未见异常。肝脏包膜下血肿。肝脏轮廓增大,局部膨出,肝包膜与肝实质间呈梭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规则,实质略受压内陷,后方回声增高,腹腔内无游离积液征象。
肝脏实质挫裂伤。肝包膜完整,实质内探及不规则线条状高回声或探及边缘不清的低回声区,范围约cmXcm,间以不规则片状弱回声,腹腔内无游离积液征象。
肝破裂合并腹腔积血。肝脏形态失常,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其下方实质内见不规则形无回声区,范围约cmX cm,肝右缘膈下及肝肾隐窝见片状液性暗区,最厚处约 cm。膀胱直肠窝无回声区厚约 cm。
肝破裂、脾脏破裂合并腹腔积血。肝脏形态失常,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其下方见不规则形无回声区,范围约cmX cm,肝右缘膈下及肝肾隐窝见片状液性暗区,最厚处约 cm。脾实质脾脏形态失常,长径 cm,厚径 cm,脾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其下方脾实质回声杂乱,形态不规则,间有无回声区。脾周围可见厚约 cm的带状无回声区,其内有较多点状回声,探头加压后无回声区变窄,膀胱直肠窝无回声区厚约 cm。胆囊、胰腺、双肾未见异常。
副脾。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门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壁不厚,胆囊腔内透声好。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未见异常,主胰管无扩张。脾脏厚 cm,包膜光滑、完整,实质回声回声均匀。于脾门下方可见cmX cm等回声团块,边缘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与脾回声相似。CDFI:显示团块内有与脾门处动、静脉相通的血流信号。
胃Ca术后,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符合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周围见数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为圆形,边界清楚,较大的约cmX cmX cm,CDFI显示可见分布不规则的血流信号。结合病史符合肾上腺转移癌。左右肾上腺区探及一约cmXcmXcm大小的低回声包块,椭圆形,略分叶,边界回声中等。
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左肾cmX cmX cm,右肾cmX cmX cm。双肾形态未见异常,包膜完整,肾皮、髓质分界清晰,实质厚度 cm,实质与髓质比例未见异常,集合系统无分离。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轮廓清晰,壁无增厚,内膜光滑,膀胱内透声好,彩超探查可见双输尿管口喷尿现象。
右重复肾并上位输尿管扩张、异位开口于阴道。右肾上极结构异常,外形似分叶状,长径增大,内部见两组肾窦回声,两者互不相通,上位肾窦较小,且集合系统分离呈无回声,最宽处约cm,其相连输尿管全程迂曲、扩张,最宽处cm,阴道内探及少量液性暗区,似与扩张的输尿管相连;下位肾皮、髓质分界清晰,实质厚度 cm,集合系统无分离。左肾、输尿管未见异常。右重复肾并上位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囊肿。右肾上极结构异常,外形似分叶状,长径增大,内部见两组肾窦回声,两者互不相通,上位肾窦较小,且集合系统分离呈无回声,最宽处约cm,其相连输尿管全程迂曲、扩张,最宽处cm,末端向膀胱内突出呈类圆形无回声,壁薄光滑,动态观察呈逐渐膨大和缩小,最大直径约cm;下位肾皮、髓质分界清晰,实质厚度 cm,集合系统无分离。左肾、输尿管未见异常。
双肾萎缩,符合慢性肾病。左肾cmX cmX cm,右肾cmX cmX cm。双肾包膜完整,肾皮、质回声增强、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实质厚度 cm,集合系统无分离,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壁光滑。
左右肾囊肿。左右肾cmX cmX cm,于下极肾实质内可见cmX cmX cm无回声,边缘整齐、清楚,与邻近组织境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集合系统无分离,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膀胱轮廓清晰,壁无增厚,内膜光滑,膀胱内透声好,彩超探查可见双输尿管口喷尿现象。
左右肾盂旁囊肿。左右肾cmX cmX cm,于下极肾窦内可见cmX cmX cm无回声,边缘整齐、清楚,与邻近组织境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膀胱轮廓清晰,壁无增厚,内膜光滑,膀胱内透声好,彩超探查可见双输尿管口喷尿现象
左右肾囊肿(钙乳症囊肿)。左右肾cmX cmX cm,于下极肾窦边缘可见cmX cmX cm无回声,边缘整齐、清楚,与邻近组织境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其内可见一约cmX cmX cm强回声,后方伴声影。集合系统无分离,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膀胱轮廓清晰,壁无增厚,内膜光滑,膀胱内透声好,彩超探查可见双输尿管口喷尿现象。
多囊肾(成年型多囊肾)。双侧肾脏明显增大,左肾cmX cmX cm,右肾cmX cmX cm。双肾表面凹凸不平,内部见许多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后方回声显著增强,内部结构不清,囊腔互不连通,囊肿外肾实质回声增高,肾窦回声受挤压变形。左右肾动脉阻力指数分别为0.、0.,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膀胱轮廓清晰,壁无增厚,内膜光滑,膀胱内透声好,彩超探查可见双输尿管口喷尿现象。
左右输尿管结石并肾积水(轻中重度)。左右肾cmX cmX cm,肾包膜完整、清晰,肾盂肾盏明显扩张,且相互连通,最宽处为 cm,输尿管上段宽 cm,于输尿管上中壁内段距肾盂输尿管移行部 cm处探及cmX cmX cm大小的强光团,后方有声影,彩超检查左右输尿管口无喷尿现象,左右喷尿未见异常,左右肾盂输尿管及左右肾未见异常,膀胱充盈良好。壁光滑,膀胱内透声好。
考虑左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左右肾下极实质内可见cmX cmX cm的强回声,边缘欠规则,呈毛刺样改变,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无明显衰减,CDFI:内部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为低速静脉血流频谱。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膀胱轮廓清晰,壁无增厚,内膜光滑,膀胱内透声好,彩超探查可见双输尿管口喷尿现象。
左右肾实性占位,考虑Ca。左右肾下极实质内可见cmX cmX cm的中等回声,边缘清晰、规整,后方回声无明显衰减,CDFI:肿物周边和内部见动静脉血流信号,Vmax cm/s,RI 0.。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膀胱轮廓清晰,壁无增厚,内膜光滑,膀胱内透声好,彩超探查可见双输尿管口喷尿现象。
左右肾结石。左右肾cmX cmX cm,肾实质未见异常,左右肾窦靠近上盏可见cmX cmX cm圆形强回声,后方有明显声影,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膀胱轮廓清晰,壁无增厚,内膜光滑,膀胱内透声好,彩超探查可见双输尿管口喷尿现象。左右肾上腺实性占位。左右肾上腺区可探及cmX cmX cm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CDFI其内无明显血流信号。
符合腺性膀胱炎声像图。膀胱三角区粘膜呈片状增厚(增厚型)或乳头状突起(乳头型)或呈结节状隆起(结节型),肌层回声未见异常,CDFI乳头、结节部未见血流信号。
膀胱实性占位,考虑Ca。膀胱充盈良好。于膀胱右后壁约7、8点钟处可见cmX cmX cm低回声,基底部较宽,该处膀胱壁粘膜层强回声连续性中断,肌层显示不清,膀胱外壁连续性尚可,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可见散在的较强回声,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状,且随体位改变不移动。CDFI:肿块内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Vmax cm/s,RI 0.。
膀胱憩室。膀胱充盈良好。膀胱左侧壁可见囊肿样病变向外膨出,并与膀胱相通,大小约cmX cmX cm,界限清晰,内壁光滑。在挤压膀胱或囊样物时,CDFI可见液体在两者之间相互流通。囊内及膀胱内未见结石及肿瘤征象。排尿后探查可见囊状物明显缩小。
前列腺未见异常。前列腺 cmX cmX cm,回声均匀,未见占位性病变,包膜光滑完整。前列腺增生症并结石。前列腺 cmX cmX cm,两侧对称,被膜完整,纵断可见基底部突入膀胱腔达cm,内腺呈球形增大,外腺明显受压变薄,内外腺境界整齐、清晰,内回声不均匀,见弧形强回声,约cmX cmX cm,后方伴声影。
前列腺增生症并尿潴留、膀胱嵴梁化。前列腺 cmX cmX cm,两侧对称,纵断可见基底部突入膀胱腔达cm,内腺呈球形增大,外腺明显受压变薄,内外腺境界整齐、清晰,内回声均匀,被膜完整。膀胱充盈可,形态类圆形,膀胱壁增厚达cm,毛糙,高低不平,以后壁明显。
排尿后约cmX cmX cm,估测残尿约 ml。前列腺实性占位(考虑Ca),建议MRI进一步检查。前列腺 cmX cmX cm,形态不规则,于右侧外腺区可见cmX cmX cm不规则低回声,边缘不清,内部回声不均,CDFI示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Vmax cm/s,RI 0.。前列腺炎。精囊腺炎。前列腺略增大,约 cmX cmX cm,包膜毛糙,实质回声不均匀,呈斑片状强回声与低回声相间。精囊腺左右不对称,R 约 cm,L约 cm,可见“交错”现象,内回声尚均匀。
射精管囊肿。前列腺底部的左右侧可见一长圆形无回声,壁薄光滑,约cmXcm大小,与精囊相连。
双睾丸鞘膜积液。右侧睾丸 cmX cmX cm,左侧睾丸 cmX cmX cm,双睾丸表面光滑,回声均匀,左右睾丸周围可见无回声包绕,最宽处 cm,双侧附睾不大,回声无异常。左右睾丸挫伤。右侧睾丸 cmX cmX cm,肿大明显,包膜回声光滑完整,实质回声欠均匀或不均匀,可见约 cmX cmX cm范围的无回声区,边缘不规则。左侧睾丸 cmX cmX cm,回声均匀,双侧附睾不大,回声未见异常。
左右睾丸实性占位。右侧睾丸 cmX cmX cm,上极可见一 cmX cmX cm低回声肿物,界限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少许点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CDFI:肿物周边血流信号增多,分布紊乱。鞘膜腔内未见积液。左侧睾丸 cmX cmX cm,回声均匀,双侧附睾不大,回声未见异常。
左右睾丸破裂并睾丸鞘膜积液。右侧睾丸 cmX cmX cm,轮廓不规则,包膜回声中断,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团块状高回声或低回声,鞘膜腔内见液性暗区。左侧睾丸 cmX cmX cm,回声均匀。双侧附睾不大,回声未见异常。
左右睾丸囊肿。右侧睾丸 cmX cmX cm,内可见一 cmX cmX cm无回声,壁薄光滑,后方回声增强。CDFI:内部及囊壁未见血流信号。左侧睾丸 cmX cmX cm,回声均匀,双侧附睾不大,回声未见异常。
睾丸微石征。右侧睾丸 cmX cmX cm,左侧睾丸 cmX cmX cm,双睾丸表面光滑,左右侧睾丸内回声不均匀,可见细砂样点状强回声,呈弥漫性或散在分布,无声影。CDFI:双睾丸血流信号无明显异常改变。
左右附睾囊肿。右侧睾丸 cmX cmX cm,左侧睾丸 cmX cmX cm。右附睾头内可见一直径约 cm的无回声,壁薄光滑,内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左侧附睾不大,回声未见异常。
左右附睾头体尾炎。右侧睾丸 cmX cmX cm,左侧睾丸 cmX cmX cm,双睾丸表面光滑,回声均匀。右侧附睾头体尾明显增大,约 cmX cmX cm,内部回声减低,不均匀,边界不清。CDFI:内部见丰富血流信号。左侧附睾不大,回声未见异常。未见鞘膜腔积液征象。左右睾丸扭转。右侧睾丸 cmX cmX cm,包膜整齐光滑,张力高,长轴走向异常,回声均匀稍低,睾丸上方探及略强回声结节,鞘膜腔内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包绕睾丸,右侧阴囊壁水肿。CDFI:右侧睾丸内部血流信号减少。左侧睾丸、附睾回声未见异常。
左右睾丸附件扭转。右侧睾丸 cmX cmX cm,包膜整齐光滑,回声均匀,睾丸上方探及略强回声结节,鞘膜腔内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包绕睾丸,右侧阴囊壁水肿,局部触疼。CDFI:右侧睾丸内部未见血流信号。左侧睾丸、附睾回声未见异常。
腹股沟斜疝。左右侧腹股沟及同侧阴囊内探及肠管回声及杂乱的略强回声团块,随深呼吸来回摆动,可见肠管蠕动。
双侧精索静脉未见异常。双侧精索静脉走行自然,管腔内径分别宽约R cm、L cm。CDFI:Valsalva试验未见明显反向血流信号。左侧精索静脉曲张(ⅠⅡⅢ级)。双侧睾丸、附睾回声未见异常,左侧阴囊根部纵断可见弯曲的长条形管状结构,向睾丸及附睾背侧延伸,宽 cm,Valsalva试验增粗,最宽可达 cm。CDFI:Valsalva试验静脉内可见反向血流信号。
膀胱颈肥厚(女性前列腺病)。于膀胱无回声区与阴道前壁间探及一椭圆形范围约cmX cmX cm低回声区,形态如同前列腺样,略向膀胱内突出,边缘不清晰。CDFI:低回声内未见血流信号。
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子宫 cmX cmX cm,前水平后位,内膜厚 cm,肌层回声均匀。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宫内节育器。子宫 cmX cmX cm,前水平后位,内膜厚 cm,肌层回声均匀,宫腔内探及节育器强回声,后方伴“彗星尾征”,位置及形态正常。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先天性无子宫。多切面反复检查均未探及子宫轮廓,膀胱后骶骨前为一薄层软组织,两侧可见卵巢,体积较小,分别约cmX cmX cm、cmX cmX cm。
始基子宫。多切面反复检查子宫极小,无子宫腔及内膜。两侧可见卵巢,体积较小,分别约cmX cmX cm、cmX cmX cm。
幼稚子宫。子宫发育不全,子宫颈比子宫体长,宫体小,呈前位。两侧可见卵巢,体积分别约cmX cmX cm、cmX cmX cm。
符合双子宫、双阴道畸形。子宫cmX cmX cm,子宫横切时见两个宫腔,左侧内膜厚 cm,右侧内膜厚 cm,呈“猫面状”,子宫肌层回声均,可见两个宫颈回声及两条阴道气体回声。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符合双角子宫畸形。子宫cmX cmX cm,子宫横切时见底部有一凹陷,子宫中段至宫底可见两个宫腔,左侧内膜厚 cm,右侧内膜厚 cm,子宫肌层回声均,可见单个宫颈回声。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符合纵隔子宫畸形。子宫cmX cmX cm,子宫横切时见底部平滑,横径增宽,其内可见两个宫腔内膜回声,中央有一条状中等回声的隔,左侧内膜厚 cm,右侧内膜厚 cm,子宫肌层回声均。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子宫多发肌瘤(粘膜下 肌壁间 浆膜下)。子宫 cmX cmX cm,内膜厚 cm,子宫形态失常 可,宫腔内见cmX cmX cm低回声。肌层回声明显不均匀,可见多个低回声,最大的位于右侧壁,cmX cmX cm。右侧壁见cmX cmX cm低回声,向外突。CDFI:病灶周围呈“环状”血流信号。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子宫肥大症。子宫 cmX cmX cm,均匀增大,三径之和约 cm,内部回声均匀,无肌瘤结节,子宫内膜厚 cm,无偏移现象。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子宫颈囊肿。子宫 cmX cmX cm,内膜厚cm,肌层回声均匀。子宫颈部探及多个小囊样无回声区,较大者约cmX cm。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子宫内膜增厚。子宫 cmX cmX cm,内膜厚 cm,肌层回声均匀。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光团回声。
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 cmX cmX cm,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均匀性增厚,约 cm,呈梭形或椭圆形团块状高回声,间有斑点状低回声或无回声,增厚的内膜与肌层界限清楚,CDFI:血流信号稀疏,RI0.6。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光团回声。
子宫腺肌症。子宫cmX cmX cm,形态饱满,呈球形,内膜厚 cm,肌层回声明显不均匀,可见多个小无回声区,边缘不清晰,以后壁为著。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光团回声。
子宫内中强回声,内膜息肉可能大。子宫 cmX cmX cm,内膜厚 cm,肌层回声均匀,宫腔内见cmX cmX cm中强回声,CDFI:血流信号自蒂部伸入其内。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左右卵巢囊肿(非赘生性)。子宫 cmX cmX cm,内膜厚 cm,肌层回声均匀。左右卵巢cmX cmX cm,内见cmX cmX cm无回声,壁薄、光滑,内透声好,CDFI周边未探及血流。
左右卵巢囊肿,提示卵巢冠囊肿可能大。子宫 cmX cmX cm,内膜厚 cm,肌层回声均匀。左右卵巢cmX cmX cm,回声正常,外上方可见椭圆形囊性包块,约cmX cmX cm大小,略有活动,壁薄光滑,呈单房性,内为清晰的无回声或见散在的点状回声。
提示左右多囊卵巢。子宫 cmX cmX cm,体积较小,呈球形或椭圆形,内膜厚 cm,肌层回声均匀。左右卵巢增大,分别约为cmX cmX cm,cmX cmX cm,轮廓尚光滑,包膜增厚,实质回声高低不均,可见数个直径约1cm左右的小无回声区,呈多囊状。CDFI显示卵巢动脉呈高阻型,RI0.6。
左右卵巢囊性畸胎瘤。子宫 cmX cmX cm,内膜厚 cm,肌层回声均匀。左右附件区探及一圆形囊样回声,约cmX cmX cm,表面光滑,单房,内见一cmX cmX cm光团回声,边缘较清楚,附着于侧壁,呈“面团征”。内见一强回声水平分界线,线上为均质密集细小强光点,水平线下为液性无回声区,呈“脂液分层征”。其内为均质密集细小光点,伴有强回声光点,呈“星花征”。囊壁可见隆起的结节强回声,类乳头状,后方伴有声影,呈“壁立结节征”。囊内见明显增强的光点、光团、光斑,后方声衰减明显,呈“杂乱结构征”。无声区内见多个小囊,呈“多囊征”。瀑布征。线条征。CDFI囊内及周边未探及血流信号。
子宫腺肌症。左右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大。子宫cmX cmX cm,体积较大,内膜厚 cm,肌层回声明显不均匀,可见多个小无回声区,以后壁为著。左右卵巢区分别可见cmX cmX cm,cmX cmX cm无回声,二者壁厚,内充满均匀点状低回声,有分隔。CDFI周边及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
左右卵巢囊性包块,符合卵巢(浆液性 粘液性)囊腺瘤。子宫cmX cmX cm,内膜厚 cm,肌层回声均匀。左右卵巢区见cmX cmX cm无回声,形态规则,壁薄,见细分隔,内透声好,CDFI未探及血流。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左右卵巢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卵巢Ca可能性大)。腹水。子宫cmX cmX cm,内膜厚 cm,肌层回声均匀。左右卵巢区见cmX cmX cm,无回声,形态欠规则,分隔厚薄不一,壁上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中强回声,最大的cmX cmX cm,CDFI:分隔及壁上可探及血流,Vmax cm/s,RI 0.。对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光团回声。盆、腹腔内见不规则无回声,深约 cm。符合早早孕。子宫 cmX cmX cm,宫内见一cmX cmX cm的囊状暗区,其内未见胎芽及卵黄囊。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早孕。子宫 cmX cmX cm,宫内见孕囊cmX cmX cm,其内见胚胎,头臀长(CRL)
cm,可见胎心搏动。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单胎(中晚妊)。头 臀位。脐带绕颈(周)。胎头位于耻上或上腹部,双顶径(BPD)cm;股骨长(FL)cm;胎心搏动规律,心率 次/min;胎盘位于前后宫底左右侧壁,成熟度0 I II III级;羊水最深处 cm、羊水指数(AFI);胎儿颈部见“U”“W”“锯齿”形压迹,CDFI:胎儿颈部探及脐带血流信号环绕一二三周,测S/D。
早孕,宫腔内积血。子宫 cmX cmX cm,宫内见孕囊cmX cmX cm,其内见胎芽,头臀长(CRL)
cm,可见胎心搏动。胎囊周围可见无回声区,范围cmX cmX cm。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先兆流产。子宫 cmX cmX cm,宫内见孕囊cmX cmX cm,其位置正常或下移,形态正常或欠规则,呈“C”形,子宫壁与胎膜间探及新月形无回声区,胚胎或胎儿及胎心正常。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难免流产。子宫 cmX cmX cm,宫内见孕囊cmX cmX cm,其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子宫壁与胎膜间探及较大范围无回声区,约cmX cmX cm,妊娠囊位置下移,胚胎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早孕,胎囊位置下移。子宫 cmX cmX cm,宫内见孕囊cmX cmX cm,其内见胎芽,头臀长(CRL)
cm,可见胎心搏动。胎囊位置下移,进入宫颈管。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宫腔内中等回声,胚胎残留物可能大。子宫 cmX cmX cm,宫腔内未见明确胎囊,可见cmX cmX cm中等回声,CDFI:其内可见血流信号,RI 0.。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不全流产。子宫 cmX cmX cm,妊娠囊形态不整或塌陷,囊内无正常胚胎结构,宫颈管扩张,宫内探及约cmX cmX cm团块状中等回声,周围被无回声包饶,CDFI:于其基底部可见血流信号,RI 0.。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早孕,胚胎停育。子宫 cmX cmX cm,宫内见胎囊cmX cmX cm,其内见(胚)胎芽,头臀长(CRL)cm,未见胎心搏动。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胎死宫内。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尚相符,胎心、胎动消失,胎儿颅骨重叠、塌陷、形状不规则,呈叠瓦状回袋状变形,颅内结构不清,胸廓塌陷,胸腹部及肢体皮下组织层呈双层回声,胎盘肿胀增厚,羊水减少,羊水无回声区内悬浮斑点状回声。无脑畸形。胎儿颅骨光环缺失,局部呈一“瘤节”样结构,眼眶暗区位于头顶端。
脑积水。侧脑室增宽,约cm,脑室率0.,胎儿双顶径大于胎龄,颅内为液性暗区占据,中线结构飘浮于扩张脑室的液性暗区之间。
Dandy-Walker综合征。两侧小脑半球分开,蚓部缺如,颅后窝池明显增大,第四脑室增大,两者呈管状连通。
脊柱裂。脊柱排列不规则,局部极不整齐,两条光带变宽并成角,横切脊柱“品”字样结构回声变为“U”形,局部探及囊状包块外突,内有明显的分隔光带。胎儿肾积水。
淋巴囊肿。胎儿颈部探及囊状包块,内有明显的分隔光带。或呈单房囊性包块,壁较厚,与头颈部皮肤相连,呈“蚕茧”样改变。裂腹畸形。
唇裂。胎儿闭口时可见唇弓回声中断,上唇形态不规整,呈“溃堤”状,上唇结节回声消失。
羊水过多。羊水过少。
中央性部分性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实质回声完全覆盖子宫颈内口。胎盘实质回声覆盖部分子宫颈内口。胎盘下缘回声紧靠子宫颈内口,但未覆盖子宫颈内口。
胎盘早剥。胎盘与子宫壁间见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边缘粗糙,内可见散在光点光斑回声。胎盘明显增厚,且向羊膜腔方向膨出。羊水内散在漂浮的小光点。
单脐动脉。脐带横切面呈“吕”形,CDFI显示一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
婴儿型多囊肾。双侧肾脏明显增大,左肾cmX cmX cm,右肾cmX cmX cm。肾实质回声弥漫性增高。
异位妊娠。符合宫腔内假妊娠囊。子宫偏饱满,内膜回声较厚,宫腔内无胚囊(可见一小圆形无回声区,内无胚芽回声,周围似见高回声环。)于子宫左右侧可见胚囊回声,约cmX cmX cm,呈厚壁型高回声环,内可见胎芽及原始心血管搏动或无胎芽回声。
符合异位妊娠(破裂型)。盆、腹腔积血。子宫饱满,内膜回声较厚,于子宫左右侧可见混合性回声团,呈中低不均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约cmX cmX cm范围。子宫直肠陷凹,双髂窝及肝肾隐窝可探及液性暗区,最深处约cm。
左右附件区异位妊娠。盆腔积液。子宫 cmX cmX cm,宫腔内未见明确胎囊,内膜 cm,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左右附件区见孕囊cmX cmX cm环状中强回声,内见胎芽,头臀长(CRL)cm,可见胎心搏动及卵黄囊。子宫直肠窝内见无回声区,范围cmX cmX cm,内有点状回声。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宫腔内囊性占位,符合葡萄胎,可复查hCG。双侧卵巢多房囊肿,符合黄素化囊肿。子宫 cmX cmX cm,宫腔内充满蜂窝样无回声,其大小、形态不一,宫腔内未见胎囊及胚胎,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左右侧附件区分别探及约cmX cmX cm,cmX cmX cm无回声,内有分隔。
宫腔肌层内实性、囊实性占位,符合恶性滋养细胞疾病,可复查hCG。
双侧卵巢多房囊肿(黄素化囊肿)。子宫 cmX cmX cm,内膜厚 cm,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前壁见cmX cmX cm低回声,内可见小无回声,CDFI:其内见丰富血流,为低阻高速血流,RI 0.。左右侧附件区分别探及约cmX cmX cm,cmX cmX cm无回声,内有分隔。
腘窝囊肿。膝关髌上囊积液,滑膜增厚,软骨及骨质破坏,左右膝关节软骨厚度及回声不均;关节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可见数个皮质缺损区,皮质表面不光滑;髌上囊处见cmX cmX cm无回声,其内滑膜增厚,厚度不均,可见不规则中等回声向囊内突出;腘窝处见cmX cm椭圆形无回声,边缘清楚光滑,内无血流信号。
左右腘窝囊肿。左右腓肠肌内侧头和半膜肌之间探及cmX cmX cm无回声,边缘清楚光滑,内透声好,有分隔,内无血流信号。左右腱鞘囊肿。左右腕部背侧探及cmX cmX cm无回声,边缘清楚壁薄、光滑,邻近的肌腱、骨及关节无异常。
符合左右肌肉脓肿。左右肌肉肿胀,内探及cmX cmX cm无回声,呈纺锤形,边缘不规则,内部回声粗糙不均,CDFI:周围血流信号增多。
CIRSOID HEMAGIOMA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蔓状血管瘤。于处探及一cmX cmX cm囊实性肿块,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内部回声高低不等,其内可见粗细不一的管状结构显示,管状结构延伸至深部肌肉组织内。CDFI: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以动脉波形频谱为主,部分血管内波形为静脉频谱,于肿块的内侧缘可见一动脉血管进入肿块内。
CAVERNOUS HEMAGIOMA 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于处探及一囊实性肿块,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大小范围约cmX cmX cm,其内可见粗细不一的管、腔样无回声,连接成网状,位于皮下浅筋膜层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肿块内充满红兰相间的血流信号,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为静脉波形频谱。
双侧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cm,膨大处cm,左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cm,膨大处cm。双侧颈总动脉、颅外段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管壁不增厚,内膜平整,管腔无明显狭窄及扩张。CDFI显示血流方向正常,仅在分叉处可见轻度紊乱
第三篇:超声诊断笔记
超声诊断笔记
1.超声诊断:利用超声波探查人体器官诊断疾病的方法,简称超声波诊断 2.超声诊断仪分为主机和探头(换能机)两大部分 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基本知识
一、超声的定义及物理特性
(一)超声的定义
1.声是一种机械振动,传播能量。2.声分为可闻声(20~20000Hz),超声(大于20000Hz),次声(小于20Hz)。
(二)与超声有关的物理量
1.超声诊断最常用的物理量是波长,频率,声速。(高频——体表,越长波长;低频——深部,越短)
声速C=频率f·波长λ
(三)超声的物理特性 1.指向性(束射性)2.反射、折射和散射:
声阻抗Z指阻挡声在介质中传播的力。Z=C(声速)·ρ(介质的密度)两种声阻抗不同的物体相接触形成一个界面,与密度有关 超声遇到大界面时产生反射和折射
①放射型:所有液体组织(液性包块胸腹水)②少反射型:均匀的实质脏器
③多反射型:结构杂乱的实质器官或肿块(正常乳腺、异常肿瘤)④全反射型:骨,肺,肠
超声遇到小界面时,发生绕射和散射。3.吸收、衰减
4.多普勒效应:声源遇到与其做相对运动的界面时,造成反射频率不同于发射频率的现象,称之。
发射频率与反射频率之差,称多普勒频移。检测人体中的运动体
二、超声诊断仪分类
(一)A型
为超声示波诊断法,现已基本淘汰,偶用于测颅中线和眼轴。
(二)B型
为超声显像诊断法。可清晰实时显示软组织的微细结构,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超声诊断法。
(三)M型
M型为超声光电扫描诊断法。
(四)D型
D型为超声频移诊断法,应用多普勒原理进行超声诊断。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2.频谱多普勒:又可分为脉冲多普勒PW和连续多普勒CW。PW定位准确,CW可测的最大血流速度不受限。
三、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
3.等回声:正常人肝脏 4.低回声:子宫 5.无回声:液性暗区
显示
调制方式
回波形式
信号
A型
超声示波
幅度调制
波
强高弱低
B型
超声显像
辉度调制
光点
高暗 M型
超声光电扫描
辉度+慢扫描
动态曲线
高亮低 D型
超声频移
幅度调制
频谱频移曲线 高低 超声诊断名解
1.光点:细小而圆的点状回声
2.光斑:指光点聚集呈明亮的小片状,边界清楚,直径约<0.5cm,指炎性组织、钙化灶、小结石等。3.光团:指回声光点聚集呈明亮的团状,直径>0.5cm,有一定边界,结石、肿瘤等。4.光条:细而长的回声。
5.光环:由光条围成的环状回声(胎头、节育环)
6.声影:在超声波传播途径内,因反射体对超声的反射、折射、吸收等致超声的能量的衰减,使声不能到达其后方,而形成的直线阴影,结石、钙化。
7.声晕:指肿瘤光团周围出现一圈细的低回声暗带,原发性肝癌
8.蜂窝样回声:指葡萄胎时,多个低半导强度的粗细不等的光点,光团,其间夹有很多散在的小暗区,形成蜂窝状的改变。
9.平行管征(双筒枪征):正常总胆管内经是门静脉的1/3,其扩张时内径大于或等于门静脉而出现的两条平行的管道,见于阻塞性黄疸。
10.假肾征:来自胃肠道的肿块形成类似肾脏的声像。11.靶环征(靶心征):光团周围一圈稍宽的低回声光带,常见于癌结节(继发)周围 12.驼峰征:指由于肿块长在脏器的浅表处,向外突出时表现出丘状突起,形如驼峰。
13.角征:多指肿瘤组织位于脏器边缘而使其失去正常角度,正常肝左叶下缘角小于45°,当左叶下缘角有肿块生长时,使左叶下缘角角度增大,大于45°。
14.彗星尾征:强光斑后方出现的狭长的带状回声(小结石,避孕环)
第二节
超声心动图
用于检查心脏及与其相连的大血管的超声技术叫超声心动图UCG。包括M型,B型和D型,即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 超声心动图2DE和D型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能实时显示心内各结构(瓣膜、各房室壁等)的形态及活动,形象显示有无反流及分流,并通过软件测量心功能,在临床上成为心脏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适应证】
1.瓣膜病变:风湿性心脏病,退行性瓣膜病,先天性瓣膜畸形等,首选。2.占位性病变:左心房黏液瘤,间皮瘤,心包积液,首选。
3.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右心室双出口等,首选。4.心肌病:肥厚型(重点,常见)、限制型心肌病可基本确诊,扩张型心肌病要结合临床方可确诊。5.其他: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要结合临床进行诊断。【正常声像图】
心脏血液循环:肺部气体交换后,四条PV→LA→LV→AO→各级中小A到全身毛细血管→小中V→IVC,SVC→RA→TV→RV→PA→肺内气体交换。
检查常用体位:左侧卧位或仰卧位
常用声窗:最常用的是胸骨旁和心尖,其次是剑突下及胸骨上窝,必要时取胸骨右缘。
(一)二维超声心动图
常用切面有: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二尖瓣口短轴切面、乳头肌切面等系列短轴切面,心尖四腔、二腔切面。
1.左心室长轴切面:上方从前向后依次显示右心室流出道、主动脉和左心房。下方从前向后依次显示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左心室后壁。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相延续,主动脉后壁与二尖瓣前后叶、主动脉右冠瓣和无冠瓣。瓣膜光洁柔和,随心动周期规律性开放、关闭。室壁、房壁和主动脉壁随心动周期规律性收缩、舒张。
2.心底短轴切面:可见中间的主动脉及其瓣叶横断面,其周围一圈,从后向前顺时针依次为左心房、房间隔、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主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主动脉三个瓣膜开放呈倒三角形,关闭呈Y形。青少年儿童可清晰看到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
3.二尖瓣水平左心室短轴切面:可显示左心室壁环状横断面向心性规律的收缩、舒张。可见右心室的一部分。二尖瓣口前后叶舒张期开放呈鱼口状,关闭呈一字形。
4.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左右心室与二尖瓣短轴切面所见相仿,可看到前外侧乳头肌和后内侧乳头肌。5.心尖四腔切面:可见房间隔、室间隔、二尖瓣、三尖瓣将心腔分为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四个腔。患者图像条件好的可见与左心房相连的四条肺静脉。探头稍向上倾斜见到主动脉根部,为心尖五腔观。
6.剑下四腔切面:可见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四个腔。房间隔与声束方向近于垂直,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假阳性率最低,是确诊有无房间隔缺损的最佳切面。7.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探头置于胸骨上窝,可见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分支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还可见右肺动脉横断面。
(二)M型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收缩功能测定,心功能分级,有没有心衰。
(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二维图像上将血流添加彩色编码,各切面上由于血流的方向不同而出现“红迎蓝离”的血流信号。
2.频谱多普勒: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频移血流速度。【异常声像图】
一、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造成的瓣膜病理状态,临床主要表现:相应瓣膜区的心脏杂音与心功能障碍。
(一)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后,舒张期左心房血液不能畅通进入左心室,淤积在左心房,使左心房容积增大,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压差增大。失代偿时肺循环阻力增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过重而增大。
1.二维超声心动图:①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以瓣尖为主,有时可见赘生物形成的强光团。②二尖瓣活动僵硬,运动幅度减小。前叶舒张期呈圆拱样(气球样)向左心室流出道突出。③二尖瓣口面积缩小。正常约4cm2,舒张期跨二尖瓣口平均压差5mmHg。轻度狭窄时,瓣口面积1.5~2.0cm2;重度狭窄时,瓣口面积<1.0cm2。④腱索增粗缩短,乳头肌肥大⑤左心房明显增大,肺动脉高压时则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增宽。
2.M型超声心动图:①二尖瓣曲线增粗,回声增强②二尖瓣前叶曲线双峰消失,呈城墙样(平台样)改变,EF斜率减低③二尖瓣前、后叶呈同向运动,后叶曲线套入前叶④左心房增大。
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①CDFI:二尖瓣口见五彩镶嵌的湍流信号②频谱多普勒:二尖瓣频谱呈单峰宽带充填形,峰值血流速度大于1.5m/s,可达6~8m/s,A峰>0.9m/S。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区闻及向量粗糙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可触及震颤。
二尖瓣关闭不全时,收缩期左心室一部分血液经关闭不全的瓣口反流回左心房,使左心房压增高,容积增大。1.二维超声心动图:①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以瓣尖为主。有时可见赘生物强光团。②二尖瓣活动僵硬,运动幅度减少。收缩期二尖瓣前后叶关闭错位或有空隙③左心房大,左心室大,严重时出现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大。
2.M型超声心动图:①二尖瓣曲线增粗,回声增强,后叶运动幅度明显减低②收缩期前后叶关闭呈双线③左心房大,左心室大。
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左心房内见从二尖瓣口发出的收缩期反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收缩期出现反流频谱,峰值速度一般大于4m/s
二、左心房黏液瘤
黏液瘤是心脏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以左心房粘液瘤为最多见,占90%,有蒂,瘤体为半透明胶冻状,表面为大小不等的结节。临床表现酷似二尖瓣狭窄。但心脏杂音多变。
二维超声心动图:多个切面均可见左心房内有一回声增强的光团,多附于房间隔或二尖瓣前叶的左心房面。随舒张期二尖瓣开放,黏液瘤可到达二尖瓣口,部分甚至全部堵塞二尖瓣口,造成机械性二尖瓣口狭窄。收缩期随二尖瓣关闭,黏液瘤返回左心房,左心房因之增大。合并出血坏死时强光团内可见无回声区。二尖瓣未见异常回声。
三、先天性心脏病
3.法洛四联症: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和肺动脉狭窄,均可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上有特征性表现而确诊。
四、心肌病
分类: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1.扩张型心肌病:又称充血性心肌病。
特征:①全心扩张呈球形,以左心为主②各瓣膜形态正常,开放幅度变小,二尖瓣口与左心室形成“小瓣口大心腔”的特征性表现。M型超声心动图上二尖瓣曲线呈低矮菱形的钻石样改变,E峰与室间隔距离EPSS增大,常大于15mm。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明显减低。频谱多普勒超声:各瓣膜口血流峰值速度减低,可见反流信号。2.肥厚心肌病:有些病人可无症状而发生猝死,一般有心悸、气急、胸闷、疲劳感、头晕和眩晕等症状。
特征:①心肌不对称性增厚,室间隔增厚更明显,厚度大于15mm。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之比大于1.3。②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移,左心室流出道变窄,该处血流峰值速度明显增高。(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狭窄)
3.限制型心肌病:少见,心脏移植,心内膜、心肌广泛纤维化,导致心室舒缩功能障碍。
表现:①心内膜弥漫性均匀增厚,回声增强②室壁运动幅度明显减弱。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③左心室内径明显缩小,左心房、右心房多增大。
第三节
肝、胆、胰腺的超声诊断
一、肝脏疾病 【适应证】
1.占位性病变:①实质性:肝癌,肝血管瘤②液性:肝囊肿、肝脓肿、肝包囊虫病 2.弥漫性病变:肝硬化、脂肪肝、血吸虫病肝、肝淤血 3.肝外伤 【肝体征】
1.肝门呈现出H型沟:横沟即为第一肝门,有PV.HA.BD;右前纵沟-胆囊窝,内有胆囊;右后纵沟-腔静脉窝,内有IVC,其后上端为HV进入IVC部位,即为第二肝门;左前纵沟-肝圆韧带,是胎儿附脐静脉的遗迹;左后纵沟-肝静脉韧带,是胎儿时期静脉导管的遗迹
2.从胆囊中线到下腔静脉左缘连线,将肝分布左右半肝,横沟前方为方叶,后方为尾状叶。
3.入肝:门静脉(门管鞘、格林森氏系统)门静脉、肝动脉、胆管;出肝,肝静脉系统,左中右三静脉 【异常声像图】
(一)原发肝细胞肝癌
1.分型:①巨块型:癌瘤直径大于5cm②结节型:癌瘤直径大于2cm,小于5cm③弥漫型:癌瘤直径小于2cm,弥漫分布全肝(小结节,易漏诊)④混合型:以上三种中任意两种甚至三种同时存在。常为30~50岁,男2.1:1女。
2.超声诊断要点:
1)直接征象:①肝内见一个或多个光团②光团边缘形态不规则,两团内光点不均匀,回声强弱不一③周围可见声韵或靶环征,当肿块中心部液化坏死,光团内可出现液化形成的无回声暗区⑤光团周边及内可见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
2)间接征象:①肝肿大,边缘形态失常,可见驼峰征、角征②压迫征象:血管绕行,管道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门静脉、肝静脉受压变形,第一肝门处肝癌可压迫胆管造成肝内胆管扩张,产生阻塞性黄疸③转移征象: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腹水;第一肝门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二)肝囊肿、多囊肝
患者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回壁回声增强(补充能量的衰减无),肝内有一个或数个类圆形无回声暗区,壁纤细、光洁,暗区内清亮。
多囊肝则见肝内布满无数大小不等无回声暗区,正常肝组织被挤压变薄或显示不清,常合并多脏器多囊改变。肝移植。肝体积增大,形态失常,不规则。
(三)肝脓肿
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 ❤肝囊肿和肝脓肿的鉴别
肝囊肿
肝脓肿 边缘形态
规则
规则或不规则 囊壁
菲薄、光滑
厚、模糊、粗糙
内部回声
清亮的无回声
不清亮,有微小光点,液化不全时可见实质回声 后壁效应
明显
无→有 临床症状
无
有
动态观察
无变化
一周内有明显变化
(四)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各种慢性肝病反复发作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假小叶形成等病理改变。分类: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瘀血性。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损害。
诊断要点:①早期可正常,晚期肝体积缩小②肝包膜回声增强,呈锯齿样、结节样、波浪样改变。肝内光点增粗增强,分布紊乱。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由于门静脉小分支被虫卵充填实变,而呈网络样改变②脾肿大,脾实质回声增强,脾厚度>4.0cm,脾静脉内径≥0.8cm④胆囊壁增厚毛糙,有腹水时可呈双边⑤可见腹水的无回声暗区⑥门静脉内径增宽>1.3cm,门静脉高压导致门静脉血流信号减弱,壁厚,回声增强,肝静脉变波或走向不清⑦癌变时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肝癌声像图特征,以弥漫性为多见,肝静脉可重新开放。
(五)其它
肝血管瘤:血管先天畸形,女性多于男性,需随访。有强回声或低回声,内无血流信号。肝淤血:心源性肝病,肝增大,静脉内径增大,下腔静脉>1.5cm,肝静脉>1cm
二、胆道疾病 【适应证】
胆囊炎、胆道结石、胆系肿瘤(低回声包块,光团后无回声阴影)、先天性胆道疾病、胆道寄生虫(不伴声影)、黄疸性质
空腹检查的部位:胰、胃、胆(先B超,再其它检查)【正常声像图】
肝内胆管正常可见左右肝管,肝外胆管可见十二指肠上段(最易显示,其它: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壁内段)胆囊大小为长4~9cm,前后径2~3cm,壁厚小于2mm。囊内清亮。肝门处胆总管内径0.6cm左右,应小于0.8cm。左右肝管内径0.2cm 要求:①空腹8小时以上,使胆汁充盈②24小时禁脂肪食物③X线胃肠造影,3天后方可检查 【异常声像图】
(一)胆囊炎
1.急性胆囊炎:单纯性胆囊炎声像图无特异性改变,形成化脓性胆囊炎后声像图特征较明显。胆囊肿大,大于8cm×4cm。壁增厚,大于3mm,呈双边征。胆囊无回声暗区中出现细的低回声光点,分布稀疏或密集,后无声影,可伴有胆囊结石。
急性胆管炎: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胆管内径可稍宽,胆总管内径在0.8~1.2cm之间,内可见低回声细小观点。
2.慢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症反复发作迁延>3个月所致。胆囊壁因纤维增生而增厚>0.4cm、毛糙,胆囊大小正常或萎缩,囊内多伴有结石。胆囊收缩功能差,可见光斑、光团,可伴有声影。
(二)胆道结石 1.胆囊结石:
典型的胆囊结石:①胆囊内见一个或数个强光团、光斑②光团、光斑后方伴声影或彗星尾③强光团或光斑可随体位改变而依重力方向移动。
泥沙型(壁间):①胆囊可见小颗粒状或泥沙样光斑②后方可无明显声影或不典型宽带声影③可见光点群移动 壁内型:胆囊壁上见强光斑,后伴彗星尾征
填充型:①胆囊形态不清②胆囊内充满大小不等结石,声像图上看不见胆囊回声,胆囊区见一条强回声弧形光带或增强光团,后方伴直线形宽大声影
(三)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阻塞性黄疸的原因:胆道内的结石、肿瘤或蛔虫
胆道外的原因:第一肝门处、胰头癌、十二指肠壶腹部占位压迫引起 鉴别:看有无胆管扩张。(阻塞性:肝内、肝外胆管扩张;非阻塞性黄疸:无肝内、外胆管扩张)部位判断:①胆囊肿大,胆囊管扩张,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胆囊管下段阻塞 ②肝内胆管,左右肝管扩张,胆总管不扩张——肝门处梗阻
③肝内胆管,左右肝管扩张,胆总管扩张,胆囊肿大——胆总管下段阻塞
④肝内胆管,左右肝管扩张,胆总管扩张,胆囊肿大,胰管扩张——十二直肠壶腹部或胰头部病变
三、胰腺疾病
胰腺:胰头、胰颈、胰尾、胰体
胰腺占位病变,常见的是胰腺癌,空腹8小时以上,为排除肠气干扰,可检查前3天禁食易发酵产气食物,睡前服缓泻药或消气药。【异常声像图】 1.急性胰腺炎
①机选均匀弥漫性轻度肿大,胰内光点增粗,回声减低,分布欠均
②有出血坏死时,胰内见局限性低回声或无回声区,胰周边可见局限性低回声或无回声区 ③胰管可轻度扩张,内径3mm左右(水肿型、出血坏死型,化验指标与严重程度无关联度)(在进展→胰腺肿胀加剧,出现无回声暗区→趋于慢性)2.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可出现纤维化表现,使胰边缘回声增强,欠光洁。胰内光点增粗、增强,分布紊乱。可出现假性囊肿(胰液渗出)。胰管壁增厚,回声增强,内径可正常,也可稍宽。胰管内有时可见一个或多个结石的强光团、强光斑,气候伴声影。主胰管扩张扭曲或串珠状可有结石。3.胰腺癌(最常见恶性肿瘤)
年龄多40~50岁,男多于女,预后最差,多位于胰头,可到2/3,中晚期有阻塞性黄疸。
①直接征象:胰内出现形态不规则的光团,可位于胰头、胰体或胰尾。光团边界不清,多为低回声。光团内光点分布不均,出现液化坏死时可见不规则无回声暗区。CDFI示周边和胰腺内血流信号较丰富。
②间接征象:胰局限性重大,边缘形态失常,可见伪足状或花瓣状;压迫征象:挤压或移位,胰头癌可压迫胆总管的胰腺后段,造成肝内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胰管扩张,胰管汇入处以上的胆总管扩张,胆囊肿大,胰管扩张,胰管汇入处以上的胆总管扩张。
③转移征象: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肝转移。4.胰腺囊肿: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
第四节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适应证】
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
肾的内容:①肾集合系统:肾盂肾盏②肾实质:皮质5~7mm-肾小球→尿;髓质:肾椎体;肾A.V.脂肪 1.泌尿系统结石:检出律:膀胱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2.占位性病变:液性:肾囊肿、多囊肾;实质:膀胱癌、肾错构瘤、肾癌 3.先天畸形:肾缺如、异位肾、马蹄肾、双肾盂、双输尿管、膀胱憩室 4.移植肾:尿路阻塞(肾积水),肾周围积液,肾血管病变(肾动脉狭窄阻塞、肾静脉血栓),肾实质病变(急、慢性肾排异,急性肾小球坏死)
5.炎性病变:肾感染、脓肿、结核、尿毒症、肾纤维化
6.胡桃夹综合征:左肾静脉压迫,穿越时和穿越后管径比为1:2,小儿多见,无痛性肉眼血尿,空腹 7.肾损伤(挫伤裂伤)8.膀胱异物(导尿管)【正常声像图】
正常情况下双侧输尿管不扩张。膀胱充盈时见膀胱壁光洁、连续,厚约1mm,排尿后3mm。前列腺大小不超过3cm×4cm×2cm,呈栗形,前列腺内为低回声光点,分布均匀。
正常成人的肾集合系统光点一般不分离,也可分离,但分离≤10mm,当>10mm时可考虑积水。【异常声像图】
一、肾积水
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或肿瘤、尿路外肿瘤压迫等引起的尿路梗阻均可导致肾积水。梗阻部位可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任何部位。肾积水时肾盂和肾盏扩张,伴不同程度的肾皮质受压变薄。上尿路积水-单侧,下尿路积水-双侧。小儿-先天畸形。
①轻度肾积水:1.0~1.5cm以上,C形或0型
②中度肾积水:肾脏增大,肾窦分离,>2cm,手套状或烟斗状,积水的无回声区转动探头相互交通,胀痛,隐痛。
③重度肾积水:肾功能受损,肾盂肾盏重度扩张,呈相互通联的多房囊状结构或调色碟形。>4cm
二、泌尿系结石
强回声光团或光斑,后伴声影或彗星尾征。输尿管结石多位于输尿管狭窄处,膀胱结石可随体位依重力方向移动。可伴有肾积水。检出率:膀胱结石最高,肾结石次指,输尿管结石因腹腔内肠管胀气干扰而显示较差。检查前嘱病人排空大便,充盈膀胱,可提高输尿管结石检出率,排尿疼痛,尿流中断,个头较大
三、肾囊肿
发病率高,多见于55岁以上人群,预后较好,无遗传倾向。肾内见一个或多个类圆形无回声暗区,壁光洁,暗区内清亮,后方回声增强。无回声暗区可向包膜外突起,则肾形态失常。可向内压迫肾窦部,则肾窦部变形。囊肿多发时,超声医师转动抬头,多个暗区互不相通。输尿管一般不扩张。
四、多囊肾
多为家族遗传,90%为双侧,伴发肾结石,肾内布满大大小小无回声暗区,转动探头不相互交通,回声明显减少,肾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可合并多脏器多囊改变。
五、肾实质性肿瘤
恶性肿瘤占多数。肾实质性肿瘤中良性的有肾血管瘤、肾错构瘤。多在肾实质(髓质)。恶性肿瘤中成人最多见的是肾细胞癌,儿童最多见的是肾母细胞瘤。
肾细胞癌局限型者癌瘤光团多从肾表面向外隆起,形态不规则,癌瘤光团内光点分布不均匀。回声可强可低,可为中等回声,光团内可见因坏死出血而液化的无回声暗区。肾窦部被压移位变形。光团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光团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可见肾静脉、下腔静脉内的癌栓。
六、膀胱癌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心肿瘤。最早的症状是无痛性血尿
特征:膀胱壁局限性略厚或隆起,呈乳头状、菜花状光团向膀胱内突起,可大可小,形态不规则。光团内观点分布不均匀,回声强弱不一。光团有的有蒂,蒂有长有短,有蒂肿瘤可随体位变化而有漂动感。故光团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光团周边的膀胱壁可有不同程度浸润而证候,可观察膀胱壁浸润的程度、范围及与周围脏器的粘连或转移。
地毯型膀胱癌患者膀胱壁弥漫不规则增厚,增厚的壁上光点分布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容易漏诊。
第五节
妇产科超声诊断 【适应证】
1.子宫占位病变:子宫肌瘤、子宫体癌 2.子宫内膜异位症
3.占位性病变:卵巢囊肿(囊腺瘤)良性畸胎瘤,恶性卵巢癌 4.炎性病变: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
5.先天畸形:无子宫、幼稚子宫、双子宫、子宫纵膈、处女膜闭锁等 6.两性畸形,先天卵巢发育不良 【正常声像图】
(一)正常子宫及附件
检查前2小时饮水并憋尿
子宫分层:外→内:浆膜层、基层(平滑肌纤维构成)、粘膜层(子宫内膜)
子宫大小:长5.5~7.5cm,左右径4.5~5.5cm,前后径3.0~4.0cm,双侧卵巢大小约3×2×1,成年为4×3×1.(二)正常妊娠
妊娠:以受精卵开始到胎儿发育成熟,娩出母体的整个过程,历时40周
临床分为三期,早期妊娠为妊娠第12周末前,中期妊娠为妊娠第13~27周末,晚期妊娠为妊娠第28周以后。原始心脏搏动,最早出现于第6周。胎动最早第7周(可感>7)【异常声像图】
※
(一)子宫肌瘤(平滑肌瘤)
分类: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 是成年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
1.直接征象:子宫内见一个或数个圆形、椭圆形实质光团,边界尚清。光团内光点分布均匀,当伴有出血、坏死时可出现不规则低回声区或无回声暗区;当合并钙化时可见强光斑;合并肉瘤样变时可见光团周边模糊,光团内光点分布不均匀,回声强弱不一。光团回声根据组成成分不同而异,纤维组织成分较多的回声增强,平滑肌成分较多的回声减低,纤维组织和平滑肌组织成分相仿的为等回声。
2.间接征象:子宫增大,浆膜下肌瘤可向包膜外隆起,使子宫形态失常。
3.压迫征象:肌壁间肌瘤可压迫子宫内膜,造成内膜线及变形。黏膜下肌瘤则宫腔内膜线消失,代之以回声增强的光团(肌瘤)。
CDFI:子宫肌瘤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阻力指数不变。
(二)卵巢肿瘤 1.卵巢囊肿
①浆液性囊腺瘤②黏液性囊腺瘤
(黄体囊肿:妊娠正常;黄素囊肿:葡萄胎;多囊卵巢,青春期,肥胖,多毛,内分泌失调)2.卵巢内膜样肿瘤(巧克力囊肿)
是子宫内膜异位在卵巢形成的囊肿,有痛经史。声像图上见子宫某一侧有一类圆形无回声暗区,壁厚,囊内见细小光点,动态观察月经期增大。3.畸胎瘤
①脂液分层征:无回声暗区内有一分界,上层为均匀密集的细小光点,是脂质回声,下层为无回声暗区。②面团征:无回声暗区内见一附壁强光团,是毛发、脂质等紧密相裹所致。③瀑布征
④紊乱结合结构征
※卵巢囊肿和巧克力囊肿的比较
巧克力囊肿
卵巢囊肿 位置
多在宫颈水平
宫底水平形态
圆、椭圆或不规则
圆或椭圆 包膜
厚、不光滑
薄、光滑 内部回声
可出现细小光点
无回声
临床表现
痛经、月经过多,不孕 除蒂、扭转及过大外余无不适
(四)病理产科
早期妊娠常见的有流产、异位妊娠和葡萄胎。中晚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
1.流产:妊娠不足20周,体重不足500g而中止妊娠者称之,12周前为早期流产,12周后为晚期流产。
①先兆流产:早孕反应依然存在,尿妊娠试验阳性。孕妇出现阴道流血,超声见孕囊、胚芽组织和规律性原始心管搏动,声像图无明显异常。
②难免流产:HCG阴性。超声诊断发现孕囊位置偏下,原始心管搏动无力、过快或不规律。
③过期流产:HCG阴性。胚胎停止发育,超声见孕囊变形,胚芽组织较小,未见原始心管搏动,甚至只见空囊,无明显胚芽组织。2.异位妊娠(宫外孕):指孕囊着床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地方。按着床部位可分为输卵管妊娠(最多)、宫颈妊娠、宫角妊娠、卵巢妊娠、阔韧带妊娠及腹腔妊娠。
①未破裂者:子宫无明显增大,宫内光点略紊乱,未见胚芽组织和原始心管搏动,而在子宫某一侧见孕囊、胚芽组织及原始心管搏动。此时超声可确诊异位妊娠。
②已破裂者:子宫某一侧见一个囊实性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包块内光点分布不均。CDFI在光团内和周边未见血流信号。子宫直肠窝见多少不一的无回声暗区,严重者腹腔内可见程度不同的无回声暗区,此时超声不能确诊,只能结合临床。有停经史,血、尿绒毛膜促进性腺激素(HCG)阳性,方可考虑为异位妊娠可能。
注意:除声像图特征外,一定要结合症状、腹痛、阴道出血、停经史、HCG(+)才下结论 3.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
葡萄胎是良性肿瘤,最常见。葡萄胎临床有停经史,妊娠反应明显,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查血、尿HCG均为强阳性。
特征:①子宫明显增大,超过妊娠周数②子宫内未见孕囊、胚芽组织和原始心管搏动③子宫内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小无回声暗区,形似“蜂窝样”改变,或出现许多强光斑,形如降雪④合并有出血时蜂窝样或降雪样回声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暗区⑤一侧或两侧附件区可见类圆形无回声暗区,为黄素囊肿,暗区内可见光带分隔。
4.前置胎盘:胎盘位置低下,下缘部分或全部遮盖子宫内口。胎盘剥离或破裂可造成胎儿宫内窒息死亡或孕妇大出血死亡。
①中央型:完全前置②部分型:遮盖一侧宫颈内口,但未超过内口而伸至对侧子宫颈。③边缘型:下缘到达子宫颈内口边缘④低置型:下缘距子宫内口<2cm
孕妇需中度充盈膀胱,方可在声像图上见到胎盘下缘与子宫内口的关系。膀胱过度充盈易造成假象。胎盘位置可随孕龄增加而自动上移,故只有在人生晚期方可诊断前置胎盘。
5.胎儿先天畸形:如无脑儿、脑积水、脑膜膨出、脊柱裂、脊膜膨出、内脏外翻、单脐动脉,先天胸水、腹水、阴囊鞘膜积液等先天畸形,均可在中期妊娠时超声检查发现特征性声像图表现。故在中期妊娠时常规检查一次超声,有助于优生。第六节
其他部位的超声诊断
一、眼部疾病
1.视网膜脱离:失明+眼球运动时此带轻度震动,玻璃体暗区显示倒八字形光带。
二、甲状腺疾病
1.甲亢:甲状腺呈均匀、对称性弥漫性肿大,CDFI见血流信号异常丰富,呈火海征
2.甲状腺腺瘤:良性,多发。甲状腺组织内见圆形或椭圆形光团,边界清,包膜光滑,光团内光点分布均匀,边尖晕环征(彩环征)
三、乳腺疾病
1.乳腺纤维瘤:良性,多发。乳腺组织内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故按团,包膜完整光滑,周边和光团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2.乳腺癌:乳腺组织内见边缘形态不规则的光团,多为低回声。有蟹足样和毛氏征。
四、阴囊疾病
1.对睾丸肿瘤,鞘膜积液有确诊价值。精索静脉曲张用彩超亦可确诊。
六、浆膜腔积液
超声对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和胸腔积液的诊断是首选。
积液量估计方法:宽度=1cm积液800ml,宽度=1.7cm积液1000ml,宽度=2.5cm积液1250ml。1.5cm以下使用药物,1.5cm以上用心包穿刺,超声引导。
1.心包积液:正常量20ml~30ml左右,严重时可形成心包填塞(正常心包脏壁两层内有少量液体)
①少量:心包腔内液体为50~200ml。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长轴切面探查仅左心室后壁心包腔内整个心动周期见0.5cm左右局限性液性暗区,心尖部和右心室前壁心包腔内无液性暗区。
②中等:心包腔内液体为200~500ml。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室前壁心包腔内可见0.5~1.0液性暗区,左心室后壁心包腔内可见1.0~2.0cm的液性暗区。
③大量:心包腔内液体>500ml。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整个心包腔内可探及>2.0cm的液性暗区;心腔内径缩小,舒张受限,可见心脏摆动征;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呈同向运动;右心室前壁活动增强,呈波浪式运动。
第四篇: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技巧
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技巧
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标准:输尿管结石的声像图是在积水输尿管的远端出现弧形带状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横断面时,输尿管壁和结石之间可见液体回声。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线索:
肾盂积水及输尿管扩张是寻找输尿管结石的重要线索,扫查重点应放在结石易于滞留的三个生理狭窄处。
1、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经肾找到肾盂,然后探及肾盂和输尿管上段的的长轴界面,沿积水的输尿管一步步往下探查,观察腔内是否有强回声,可能的话也可从腹部扫查,从多个方位观察,提高超声的准确度。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结石
2、中段结石(输尿管跨髂处):在腹部找到髂动脉(左侧先找到髂动脉末端,右侧显示髂外动脉起始部,在动脉和伴随静脉前方可找到无血流的管状结构),然后在髂动脉上方找到输尿管横断面,然后旋转探头找到输尿管长轴,观察腔内是否有强回声,此段常受气体干扰,扫查时应适当加压探头。输尿管跨髂处结石
3、下段结石(输尿管膀胱入口处):于耻骨联合上方横向切显示膀胱三角区,于膀胱三角区两侧上角处将声束自内前斜向外后,使壁间段尽可能显示其长轴切面,找到输尿管开口处乳头,以此为标记,必要时降低仪器远场增益,大多可显示结石回声。不断调整探头角度和方向,观察输尿管膀胱内壁情况,然后再向上扫查输尿管,若见一侧输尿管喷尿征减弱或消失,则提示该侧输尿管结石存在的可能性。输尿管膀胱入口处结石
对于临床症状典型,而肾盂积水不明显的患者,采用(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多切面(横切、纵切、斜切)探查,可以明显提高输尿管结石诊断率,防止漏诊。
膀胱的充盈程度影响检出率:输尿管结石患者发病时往往临床症状较重,疼痛难忍,患者急于检查而不愿憋尿(患者自认为已经胀得不行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尿路刺激症状,)。如膀胱充盈欠佳,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就难以显示,影响诊断,膀胱适当充盈,可增加膀胱及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检出率。膀胱高度充盈,可增加肾盂、输尿管扩张程度,更有助于提高输尿管中段以上结石的显示,但由于受膀胱后方回声增强效应的干扰,影响到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显示效果,此时,以膀胱适当充盈检查为佳。对声像图可疑者,可让患者适当排出部分尿液,在不同的尿量情况下扫查,提高结石检出率。对于部分壁间段结石临床超声很多会误认为是膀胱结石,扫查时可让患者作屈膝卧位,结石在重力作用下,一般会随体位改变移位。抓住敏感时期进行超声检查:
输尿管结石患者症状一般较典型,为患侧腰部绞痛并沿输尿管走向向下腹部放射,在症状明显时进行超声检查,此时患侧肾盂、输尿管多有扩张,有利于结石显示。根据不同段输尿管结石临床表现,结石好发部位、肾盂是否积水,选择适当的检查顺序,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对肾盂无积水的输尿管结石最常见于下段,其次上段。注意观察肾脏的变化: 一般输尿管结石,患侧肾盂、输尿管伴有不同程度的积水,沿积水输尿管向下追踪,能检出结石。有膀胱高度充盈下,双侧肾盂集合系统可稍有分离,但如双侧分离程度不对称,患侧较对侧肾盂分离程度超过5mm者,可诊断为肾盂积水,积水一侧很可能有输尿管结石,需重点检查。讨论: 输尿管结石发作者多为急诊就诊,该类患者大多数结石嵌顿于三个狭窄处,多有结石上行处输尿管扩张,肾积水征。根据结石发病率统计,结石多嵌顿于输尿管第三狭窄,其次为第—狭窄,第二狭窄最少。笔者根据几年来实践,养成对尿路结石的检查步骤,认为行之有效,即首先常规扫查肾脏,检查有无肾积水,若有,那么输尿管结石的可能性就大,直接扫查膀胱壁内段,加压探头,熟练的手法,多能发现固定于狭窄处管腔内的结石回声,该回声较均质,光滑,与肠内容物回声明显不同,若第三个狭窄处未发现结石回声,接着扫查第一狭窄处,并沿扩张的输尿管向下追踪,这样就能检查大多数结石病例,部分患者于第二狭窄处很难显示输尿管横断面,因而无法显示其纵断面,于其解剖定点位置,多角度、多切面反复仔细扫查、亦不难发现结石特有的回声,若诊断仍不理想,可与对侧比较,若疑有结石一侧肾积水或积水程度较对侧明显,喷尿间隔时间延长、压力减少,甚至无喷尿现象,应高度怀疑尿路结石,必要时,嘱患者憋尿后复查;肌注黄体酮20mg,肌注后20分钟检查,或当晚禁食,次日清晨口服20%甘露醇250ml,或清洁灌肠,排空肠道后,充盈膀胱再行检查,或肌肉注射速尿,使原尿形成加速,输尿管内压力增加,使之扩张,便于清晰显示。
目前,超声已广泛应用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笔者认为对待这类特殊的常见病例,熟悉输尿管解剖关系、熟练的手法、熟悉仪器性能至关重要。超声检查未能发现结石者,也不能排除输尿管结石,若能采用多部位、多切面的观察,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不断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为作者授权原创作品,超声新视野特别呈现!
注:百家争鸣,学术无界,本文仅代表原创作者个人观点,与超声新视野平台无关!
第五篇:浅表小器官超声诊断规范
浅表、小器官超声诊断规范
第一节
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颈前区,呈蝴蝶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部分有椎叶。甲状腺的动脉有甲状腺上动脉和下动脉。甲状腺上动脉来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甲状腺下动脉发自手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从下级的背侧进入。甲状腺动脉的血流频谱,最大流速15-45 cm/s,甲状腺的动脉是低阻力动脉,阻力指数在0.5到0.6。
甲状腺主要产生甲状腺激素T3和T4甲状腺激素(T3,、T4)。T3、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的胶体中;经蛋白水解酶作用释放入血,血液中T3占10%,T4占90%,T3生理作用较T4高4~5倍.甲状腺激素影响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增高时表现为甲亢:代谢增强,消瘦、多汗、心率快;减低时表现为甲低:代谢降低,水积蓄,粘液水肿。
一、适应证
1、甲状腺肿大或萎缩。
2、鉴别甲状腺囊性或实性结节。
3、鉴别单发或多发结节。
4、协作临床鉴别良性与恶性结节
二、检查方法
1、仪器 选用7.5~1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
2、患者准备 一般采用仰卧位,肩下垫枕,头部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个别病例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仰卧位不能得到满意的声象图时,可采用颈部侧向健侧探查。或采用侧卧位,躯体侧向健侧,可分别探测左、右甲状腺组织及其病变部位。如检查颈侧方淋巴结时,头可偏向对侧,也可采取左侧或右侧卧位。
3、操作方法 颈部两侧纵向扫查:显示甲状腺完整的上、下极,为最大长径,横向扫查:应从上至下逐渐移行,在甲状腺外侧缘显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横断面水平内侧为气管处测量甲状腺的左右径和前后径。于正中横扫探查峡部。正常参考值上下径40-55mm,横径20-25mm,前后径10-15mm,峡部的前后径<4mm。
4、扫查切面与测量
1右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2右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右叶横径。
3峡部横切面(包括左、右叶)测量峡部前后径。4左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5左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左叶横径。
6斜切扫查必要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以观察甲状腺的上下活动范围。
三、检查内容
1甲状腺肿大或萎缩,甲状腺内如有结节,应检查位于左叶或右叶,是单发或多发。2甲状腺结节是囊性或实性。3甲状腺结节的边界是否光滑,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是强或弱,有无微粒样钙化。4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5如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还应观察血流,供临床参考。
四、注意事项
1如颈部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是否来自同侧甲状腺病变。
2甲状腺峡部上方囊肿,应考虑甲状舌管囊肿,颈侧方囊肿应考虑来自鳃裂囊肿。3如怀疑病变有引起甲状腺功能改变者,应结合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五、甲状腺正常声像图 甲状腺形态:纵切面显示甲状腺长径形状似牛角形,上极偏尖,下极较圆钝,中部最宽。横向扫查从上至下,中部最宽,内侧为气管,外侧为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横断面,甲状腺横断面酷似三角形,边缘规整,边界清楚。
内部回声:正常甲状腺实质呈中等回声,分布均匀,内伴有血管无回声。周边与毗邻结构界限清楚。
正常参考值:目前国内尚无正常值标准。为便于记忆,可以下列数值作为参考 通常侧叶前后径、左右径均为2cm,上下径为4-6cm,峡部前后径小于0.5cm。协和医院初步认为:正常甲状腺侧叶前后径1-2cm,横径为2-2.5cm,上下径为3.5-6cm,峡部前后径0.2-0.6cm,左右径为1.2-2cm,上下径为1.5-2cm。
甲状腺上下动脉内径<2.0mm,峰值速22~33cm/s(<30cm/s),RI= 0.57~ 0.65。
六、常见疾病
(一)甲状腺肿
1、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通称原发性甲亢)
声像图特点 双侧甲状腺呈基本对称性增大,边缘光整,实质光点细小或略增粗,分布尚均匀,多呈中等回声。
CDFI:实质内血流极丰富,形容为“火海征”或“海岛征”。频谱图 呈高速低阻信号,峰值速可达70cm/s或更高。
鉴别诊断
2、单纯性甲状腺肿
声像图特点 甲状腺双侧呈不同程度的对称性或不对称肿大,由于滤泡高度扩张,已失去正常结构,而出现边界不清之低回声或无回声(滤泡内充满胶质物),肿大的甲状腺可比正常增大3~10倍。
CDFI:腺体内可见散在点状血流信号。亦有报导血流偏少。鉴别诊断
3、结节性甲状腺肿
声像图特点 甲状腺呈非对称性增大,结节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单个或多个,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大结节可导致甲状腺形态失常。内部回声偏低或偏强,欠均匀,部分出现液性暗区,结节的边界尚清,其周边及无结节处的甲状腺实质回声增粗,欠均匀。
CDFI:结节周边见血管穿行或绕行,结节内部血流信号不明显,余处血流亦无明显增多,如伴有甲亢,则血流极丰富。
鉴别诊断
(二)甲状腺炎
1、急性甲状腺炎
声像图特点 甲状腺单侧或双侧呈弥漫性肿大,内部回声偏低,分布欠均匀,如出现散在不规则无回声,则提示脓肿形成或称化脓性甲状腺炎。
CDFI:急性炎症期血流明显增多,无回声内无血流信号。
2、亚急性甲状腺炎
声像图特点 甲状腺双侧中度弥漫性增大。早期回声偏低均匀或欠均匀,继而回声增高,分布不均匀,并可见强回声的钙化点。病程长而不愈时常可出现一个或多个结节性病灶。本病特征为患侧甲状腺与其接近的颈前肌之间的间隙消失,或见低回声带。
CDFI:甲状腺实质内血流无明显增多,出现结节病灶后,病灶周边血流较丰富,而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
3、慢性淋巴(瘤)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
声像图特点 双侧甲状腺出现弥漫性对称或不对称不同程度肿大,峡部尤为明显,边缘尚光整。实质内回声增粗,偏低,分布不均匀,或伴局灶性低回声。根据病变回声不同可分为两类:淋巴细胞浸润的滤泡呈低回声区,腺体间有回声较强的纤维组织;在似为正常的甲状腺组织内出现片状低回声,酷似肿块,但边界不清,此类应与甲癌鉴别,如果峡部明显肿大而无肿块应考虑本病。
CDFI:本病血流信号无明显增多,为低速低阻血流频谱图。甲状腺上动脉内径增宽达5~10mm(正常2~2.5mm)。如合并甲亢,则血流信号极丰富,峰值速加快。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癌鉴别。
4、侵袭性甲状腺炎(又称木样甲状腺炎或硬化性甲状腺炎)声像图特点 甲状腺单叶或单叶的一部分,也可是甲状腺全部肿大,内部回声偏低且不均匀,或呈网络状,亦可出现边界欠清的结节性病灶,有假包膜。
CDFI:血流信号少。
(三)甲状腺肿瘤
1、甲状腺腺瘤
声像图特点 甲状腺不大或局限性增大,肿块呈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楚,边缘规则似见包膜光带,肿块呈实质性低中等回声,分布均匀。病程长者,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或有局灶性低回声或无回声,乳头状囊腺瘤则瘤体内出现乳头样实块,突向腔内,腔内出现液性暗区。
CDFI:腺瘤周边的声晕处可见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鉴别诊断 多发性腺瘤应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前者腺瘤周边及余处为正常甲状腺组织,后者结节周边及余处甲状腺回声增粗且不均匀。
其次应与甲癌鉴别,当肿块内出现丰富动脉血流信号时,应考虑恶变或甲癌。
2、甲状腺囊性肿块
声像图特点 单纯性囊肿:边缘光滑,边界清楚,囊内暗区透声好,后方增强效应。囊腺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尚清,内部可有部分实质回声,暗区内可见点状或带状回声。
甲状腺癌囊性变:肿瘤内见不规则或乳头状实质回声,囊壁不规则增厚。出血性囊肿:肿瘤出血或外伤性出血,暗区边缘不规则,内有光点或光带。
CDFI:单纯性囊肿囊内无血流信号,周边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另三种肿块内实质部分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周边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单纯性囊肿较好诊断,其余三种应结合甲状腺总体改变及临床综合分析。
3、甲状腺癌
声像图特点 甲状腺呈非对称性或局限性肿大。甲状腺实质内探及异常肿块,边缘不规则,边界欠清,肿块大者可使甲状腺形态失常。肿块内部回声偏低,分布不均匀,或强弱不等,如有变性或出血,可见不规则无回声暗区。肿块后方可出现衰减效应。肿块内见斑点状强回声,后方可伴声影。
CDFI:肿瘤内部有丰富的血流信号,并可见新生血管呈线状,肿块周边亦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峰值速常>30cm/s,RI值无明显统计学价值。
(四)甲状腺机能减退
1、原发性
甲状腺素合成不足,T3、T4↓,TSH↑,腺泡大部分被纤维组织代替,淋巴细胞浸润,残余腺泡内含胶质少。
声像图特点 甲状腺缩小,边缘不光滑,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偏低但不均匀,有时呈网络样(为组织玻璃样变或淋巴细胞浸润)。
CDFI:甲状腺实质内血流信号减少,仅有星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多为静脉频谱。甲状腺上动脉峰值降低15~20cm/s(正常20~25cm/s),这是由甲状腺萎缩血管变细所致。
2、亚临床性 多数由于缺碘、缺硒所致,部分手术切除过多或放疗所致。TSH↑,T4略偏低。声像图特点 甲状腺形态饱满,呈不同程度增大,内部回声粗而低,一般无结节。如果手术后所致,常为颈部仅能找到部分(小范围)的甲状腺组织。放疗后的甲状腺大多数偏小,回声增强且不均匀(腺泡萎缩,纤维增生)。
CDFI:以往认为甲低者血流信号减少,近来有不少报导甲低者部分血流信号增多,且呈动脉型,部分还出现类似“火海征”的血流信号。但手术后残留甲状腺及放疗后的甲状腺内大多数是血流信号减少。
第二节
乳腺
乳腺是女性副性器官之一。其作用与体内其他腺体不同,只在婴儿娩出后哺乳期间具有分泌功能,受内分泌的影响而变化。从发育至老年分成五个阶段
(1)青春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导管扩张分支增加最后形成小叶。
(2)性成熟期:此期的乳腺,则随月经周期的发生而变化。
(3)妊娠期:由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乳腺导管进一步增长,腺泡开始发育。妊娠后期,腺泡细胞开始有分泌活动,管腔内出现分泌物。
(4)哺乳期:乳腺受催乳激素的刺激,开始分泌乳汁。
(5)老年萎缩期:绝经后,雌激素影响减弱,腺体随之退化,乳组织基本上恢复到青春期前的状态。
一、适应证
1、乳腺脓肿。
2、超声引导下乳腺囊性、实性肿块抽吸、活检。
3、孕妇、哺乳期及年轻妇女乳腺检查。
4、评价临床可触及但X线摄影术阴性的肿块。
5、评价X线摄影术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
6、鉴别乳腺肿块的囊性与实性物理性质。
7、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性与恶性。
8、男性有乳腺肿块者。
二、检查方法
1、仪器选用7.5-12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若肿块位置很表浅,需提高探头频率或使用水囊衬垫,而5MHz的探头对于深部较大的占位、硅胶填充物等效果较好。
2、患者准备 一般取仰卧位,双手上举至头上,以充分暴露乳腺及腋窝等部位,检查乳腺外侧象限时,可用半侧卧位。
3、操作方法 由于乳腺腺体范围较大,每位检查者应按固定程序进行扫查以免遗漏。有以下两种方法供参考:
1、按顺时针和逆时针顺序,以乳头为中心向外行辐射状扫查;
2、按先横切后纵切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一扫查。总之,变换扫查位置时与已扫查切面有部分重叠,每一次扫查都应达到乳腺周围脂肪为止。
三、检查内容
1、导管、小叶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张。
2、乳腺腺体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单发还是多发,特别是触诊或乳腺X线摄影发现有肿块的部位更应仔细扫查。
3、每一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如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边界是否光滑或有否“蟹足样”改变,后方回声是否增强或衰减等。并观察淋巴引流区,有无肿大淋巴结。
4、如有彩色多普勒应观察每一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情况。
5、对于发现的任何病变均需进行前后径和横径测量。
四、注意事项
1、检查乳腺时探头应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是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影响小血管显示。
2、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库柏韧带(乳房悬韧带)等是否有病变,特别是周围脂肪伸入腺体层内,会造成类似肿块的假象应仔细加以鉴别。
五、乳腺正常声像图
正常乳腺有乳腺腺叶及乳腺导管,脉叶呈中等强度的光斑,导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暗区,排列不整,但大小相似。乳腺的表层为低回声脂肪组织,在该层中,时可见三角形强光带回声,为Cooper韧带。乳腺深部为胸大肌,为层状排列的低回声,低回声间有增强光带。
六、常见疾病
(一)乳腺炎症 声像图特点
1、乳腺腺体组织内探及形态不规则的实性回声团,边界尚清,无包膜。其内部回声不均质,可见偏低回声为主。
2、包块液化坏死后,可见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其内可见细小点状增强回声。后壁可有或无回声增强。周边见实性不规则的偏低回声。
3、脓液吸收后,纤维组织增生,表现为患处组织回声增强,可见形态不规则的实性不均质包块回声,其内可见点、片状强回声。
CDFI肿块周边及内部呈点状散在血流信号。鉴别诊断
1、乳腺囊肿:后者无典型的炎症的临床表现;囊肿形态规则,壁光滑,囊液清晰,后壁回声增强明显。
2、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乳晕周围区。
3、乳腺增生症:无典型的炎症的临床表现;与月经周期改变有关。
4、乳腺癌:无典型的炎症的临床表现;肿块形态不规则,向周围组织呈锯齿样或蟹足样浸润;局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和乳头内陷。
(二)乳腺增生症 声像图特点
1、两侧乳房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
2、内部质地和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大的光点和光斑。
3、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其后壁回声稍增强。CDFI:无特征性,偶可见血流信号增多、散在分布、无规律性。鉴别诊断
1、乳腺癌:局部肿块浸润性增大,与月经无关。
2、乳腺囊肿:有囊肿形成及哺乳和导管阻塞病史,并无疼痛症状。
(三)乳腺囊肿 声像图特点
1、囊肿边界清楚,壁光滑、整齐。呈圆形或椭圆形,单发多见。
2、内部为均质的无回声区。
3、囊肿后壁回声增强,两侧有侧方声影征。鉴别诊断
1、乳腺脓肿:边界不整、增厚,内为不均质暗区。
2、乳腺囊性增生:常呈多发,不呈圆形,双侧乳腺增大,与月经周期有关。
(四)乳腺导管扩张症
声像图特点乳晕下导管扩张,形成低回声区,呈不规则、透声性差、后方回声不增强,而往往轻度衰减。
CDFI示低回声区内多见点状血流信号,检出率达100%,血流信号多位于病灶的中心处。血流速度峰值(PSV)在17cm/s左右,阻力指数(RI)<0.70。
鉴别诊断
1、急性发作期应与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鉴别(参考乳腺炎部分)。
2、乳腺纤维瘤:可活动、无炎症、可发生在任何部位。
3、乳腺癌:无急性炎症史,多位于外上象限,逐渐增大,并无反复发作。
(五)乳腺纤维瘤 声像图特点
1、肿块边界光滑、完整,有一层完整的包膜。
2、内部呈弱-低回声,分布均匀,少数回声不均。
3、后方回声增强或不增强。
4、肿瘤呈圆形,椭圆形。也有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的。
5、少数有钙化,呈颗粒状。部分可见肿瘤内有液化坏死。CDFI多数为无血流或少血流型。鉴别诊断
1、乳腺癌:不光滑,边界不整,内回声不均,有浸润现象。
2、乳腺囊肿:为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
3、乳腺导管扩张症:参考前面所述。
(六)叶状囊肉瘤
声像图特点肿瘤巨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常呈分叶状。内部呈均质低回声,近似无回声暗区。部分囊样变时,呈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
鉴别诊断
1、乳腺囊肿:体积小,内部为均质的无回声区。
2、乳腺纤维腺瘤:肿块小、质硬、可活动。
3、乳腺癌:不规则、有浸润、发展快。
(七)乳腺乳头状瘤(又称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囊内瘤)
声像图特点 乳晕下导管内可见中强回声团,呈砂粒样改变,近端导管扩张。鉴别诊断 乳腺囊肿。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头状癌。
(八)乳腺癌 声像图特点
1、肿瘤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往往不清。
2、内部多呈的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少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
3、肿瘤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
4、肿瘤后方回声亦呈衰减暗区。
5、肿瘤向组织或皮肤呈蟹足样浸润。
6、肿瘤中心有液化坏死时,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暗区。
CDFI 肿瘤内血流信号增多,并有新生血管及动静脉瘘形成,PSV>20cm/s,RI>0.70。
(九)各种类型乳腺癌的声像图 乳腺癌的超声图像,依赖于病理及组织学而定。以细胞成分为主者,超声显示透声性好;以纤维组织为主者,则透声性差。
1、乳头状导管癌:在乳腺的中心导管内,可见癌组织充满管腔,癌累及导管范围广,呈中心性散在分布。可挤出黏液、血液、粘稠状物。
声像图特点常位于导管内呈中低回声区,有蟹足样浸润,后壁常呈衰减暗区。
2、髓样癌:体积一般较大,直径可达4~6cm,圆球形,界限清楚,质地较软,多位于乳房的深部。后期或与皮肤粘连,早期容易发生转移。肿物大而质软,易坏死而破溃。声像图特点肿物直径较大,常达4~6cm,圆球形,边界比较光滑,内部呈等回声或部分无回声区。有时亦可见散在不均的光点伴无回声区,后方回声一般不衰减,如后方衰减,则恶性程度较大。
3、硬癌:又称为浸润性导管癌,为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70~80%。其癌细胞少,纤维组织多,集合成索状或片状。体积小,边界凹凸不平,境界不清,恶性程度高,早期发生远处转移。
声像图特点 内部及后部回声明显衰减呈衰减暗区,是其一大特点。同时边界不整,境界不清。
第三节
阴囊与睾丸
一、适应证
阴囊肿大原因不明(鞘膜积液、疝)。
睾丸、附睾肿物(囊肿、肿瘤、结核、炎症)诊断与鉴别诊断。睾丸/附睾炎
睾丸扭转/附睾扭转 阴囊急诊的鉴别(acute scrotum)阴囊/睾丸外伤
精索静脉曲张、肿物 隐睾
二、检查方法
1、仪器宜采用高分辨力的实时超声诊断仪,具有灵敏度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功能的超声诊断仪最为理想。线阵式探头,频率>7.0MHz。
2、患者准备 通常采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和外阴部。检查精索静脉曲张时,可采用直立体位补充检查。
3、操作方法 将阴茎上提至前腹壁,用纸巾或衣物遮盖,嘱患者用手固定。用纸巾将阴囊适当托起。阴囊表面涂以耦合剂,以保证皮肤与探头充分接触。将探头直接置于阴囊上进行检查。灰阶超声多切面扫查两侧阴囊,逐一对阴囊内结构进行探测,一般先健侧后患侧,双侧睾丸和附睾应作常规的长短轴扫查,短轴扫查时.最好同时显示两侧睾丸,以便对照,辅以彩色和频谱多普勒检查。
三、检查内容
1.纵断扫查:分别观察阴囊左、右两侧。从阴囊根部开始扫查,注意包括精索、附睾和睾丸各个部位。
2.横断扫查:自上而下地双侧比较扫查,观察左右两侧阴囊皮肤和内部结构、包括双侧睾丸和附睾的形态、大小、包膜和内部回声改变,观察睾丸、附睾周围有无液体及其量的多少。
3.根据具体需要,观察和记录睾丸和附睾的纵切面,最大横切面,以及病变部位的若干切面,进行必要的测量。
4.正常睾丸实质呈均匀的中等回声;附睾头部为中等回声,体尾部呈低回声。
四、注意事项
1.现今超声仪灵敏度和分辨力提高,应避免将生理性的鞘膜腔内少量液体误诊为病理性积液。
2.超声征象本身仍属非特异性,临床仍有少数患者如限局性睾丸炎、既往睾丸外伤所致局部梗塞等易误诊为睾丸肿瘤。因此超声诊断结论必须十分慎重。
3.实时灰阶超声对睾丸扭转诊断不敏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关键性的检查方法。4.对于腹膜后和腹腔内隐睾,超声定位常很困难,不可贸然诊断“睾丸缺如”,应借助其他影像技术。
五、正常阴囊与睾丸声像图 形态:横切、纵切均为椭圆形 大小:4cm×3cm×2cm 睾丸实质:实质回声为中等偏低密集均质颗粒状回声,实质内可见管状结构,CDFI未探及明确血流信号
睾丸白膜:睾丸表面结缔组织纤维膜,超声呈光滑连续强回声 睾丸纵隔:长约20-30mm,宽5mm,厚约3mm,回声较强,但无声影。
六、常见疾病
(一)鞘膜积液
声像图特点阴囊内或/和精索区见液性无回声区,形态可变,精索区可局限。合并感染者内部透声差,可见密集点状回声,慢性鞘膜腔积液纤维素渗出可形成分隔。
(二)睾丸及附睾炎
声像图特点睾丸、附睾肿大,回声减低、不均。慢性附睾炎可见钙化灶。细菌性逆行感染途径沿精液合成传输途径:尿道-输精管--附睾尾、体、头-睾丸,所以附睾尾部最常见,有睾丸炎必有附睾炎,且附睾头部必累及;而病毒性血行感染则一般先累及睾丸,再向附睾蔓延,附睾头先受累,所以发现睾丸炎而没有附睾炎,一般为病毒性血行感染。
CDFI:可显示睾丸、附睾内血流信号丰富。
(三)睾丸扭转
声像图特点患侧睾丸肿大,回声减低。晚期睾丸坏死内部回声不均匀,鞘膜腔液体增多。慢性期(>10天)出现睾丸体积缩小。睾丸扭转的二维声像与扭转发作的时间有关,应结合临床。健侧睾丸无异常。
CDFI:患侧睾丸内血流信号完全消失或显著减少。在扭转的早期,由于静脉压力低, 先是静脉阻断(应仔细检测频谱!), 动脉血供仍存在。双侧睾丸对比有助于确诊和鉴别。
(四)睾丸和附睾囊肿
声像图特点睾丸实质内出现小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一般仅数毫米。附睾头部出现类圆形无回声肿物,壁薄,有时候可见内部点状回声。
(五)阴囊(睾丸)外伤 声像图特点
1.阴囊血肿(鞘膜内积血):睾丸周围出现无回声区,内见浮动细点状回声或低回声肿块(新鲜血块回声高)。
2.患侧阴囊壁增厚,两侧对比可发现。
3.睾丸挫伤破裂:睾丸实质回声异常或内见异物回声。睾丸轮廓外形异常,失去整齐边缘,提示睾丸破裂。
(六)精索静脉曲张
声像图特点患侧精索静脉增多,迂曲扩张,宽度>2mm。改用立位或做瓦氏动作,可见管状结构明显增多、增宽,侧枝循环建立。病变沿精索静脉上游发展,可延及附睾甚至睾丸静脉曲张,管径增宽,血流淤滞。
CDFI:扩张管道内见静脉样频谱,瓦氏动作后可见反流,根据反流程度划分精索静脉严重程度。
精索静脉曲张分级: 0级(正常):平静呼吸及Valsalva动作时均未见静脉返流信号。
Ⅰ级:平静呼吸时未见静脉返流信号,于Valsalva动作时见少许静脉返流信号。Ⅱ级:平静呼吸时见少许静脉返流信号,于Valsalva动作时静脉返流信号增多。Ⅲ级:于平静呼吸时见明显静脉返流信号。
(注:曲张程度判断主要依据血流情况,而不完全依赖管径大小。)
(七)睾丸肿瘤
声像图特点肿瘤较小时表现为睾丸内边界清晰的肿块,内回声均匀。肿瘤较大时大部分睾丸实质被肿瘤代替,肿瘤内回声不均,可见出血坏死液化及钙质沉着。
CDFI:较小的肿瘤内有较丰富血流信号。出现液化时,其实性成分内可显示血流信号。
(八)隐睾
隐睾70%位于腹股沟部,约25%位于腹膜后,5%位于阴囊上部或其他少见部位。声像图特点双侧或单侧阴囊空虚,未见睾丸结构。患侧腹股沟处可见与睾丸回声相同的结构,体积小于健侧睾丸,周围常见积液。隐睾如位于腹膜后,常难以显示,不可轻易报缺如。
(九)腹股沟斜疝
斜疝系腹压增高或腹股沟管薄弱,腹腔内容物经过腹股沟管内环进入阴囊。疝囊内容物可为肠管或网膜。斜疝如发生嵌顿,无法还纳,需急诊处理。
声像图特点阴囊内见由腹腔疝入的组织,如有小肠疝入可见肠蠕动,如未探及肠管结构,则内容物多为网膜。
CDFI:可显示疝入肠管壁上的血流信号,如难以显示血流信号而患者又有疼痛等症状,应警惕肠缺血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