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农业园区建设汇报材料大全
编辑:雨雪飘飘 识别码:20-1028978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9 18:36: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农业园区建设汇报材料大全

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助推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园区建设汇报材料**镇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基于这一有力优势。**在强力推进环境立镇、产业富镇、文化强镇、和谐兴镇“四镇”发展战略上,深化理想目标,建设生态农业大镇,历史文化重镇,乡村旅游名镇。在农业发展的思路上,敢于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园区建设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农业园区建设发展思路清晰,以“公司+农户+小户”的经营模式为依托,以“政府引导、企业自主、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的有力措施为保障,多层面、多角度辐射各种链接产业,优化农产品结构,力促农民经济增收。同时,政府在企业引进上选择知名度高、经济实力强、技术高新的企业,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和服务,拓宽园区建设后备力量,增加园区建设服务指南。因地制宜,奋力发展。根据我镇地理、交通、水源、土质等情况,因地制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经营、部门扶持的运作模式,着力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目前,园区引进企业1家,总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专业合作社5个,初步形成了“一园为主、多园带动”的格局。

第二篇:农业园区经验汇报材料

后河镇农业园区经验汇报材料

后河镇枣林面积7.3万亩,枣树130余万棵,红枣年产量达到3700万公斤,枣林面积和红枣产量均居全国乡镇之首,素有中国红枣第一镇之美誉。

近年来,我们围绕以农富镇、以工强镇、以枣名镇、三产兴镇的工作思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胆探索新的林下种植模式,形成了枣粮油、枣粮椒(尖椒)、枣粮菜(豆角)、枣粮果和林下养殖五种模式,其中,枣粮油亩效益6000元左右,枣粮椒亩效益7200元左右,枣粮菜亩效益在10000元左右,枣粮果亩效益可达12000元以上。202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

今年以来,后河镇紧紧围绕县委八大提升工作思路,以全县六大经济板块为载体,以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农民创办家庭农场为出发点,立足自身优势,围绕农业抓招商,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规模经营联合体、VIP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模式。农业资源配置日趋合理,新型农业现代化逐步推进。

目前全镇通过流转土地2700余亩,建设了家庭农场9个,总投资超1亿元,分别是**客商投资3200万元、占地480亩的瑞祥VIP实验农场;河南农科院与后河镇王辛庄村合作投资2600万元、占地360亩的锦绣百果园;北京客商投资3200万元、占地面积560亩的沁瑞伊甸园;还有投资500万元、占地400亩的建华葡萄采摘园;投资150万元、占地100亩的梦家源生态农场;投资350万元、占地300亩的枣林农庄;投资380万元、占地300亩中天科技大观园;投资300万元、占地200亩的建希家庭农场;投资150万元、占地120亩的绿源家庭农场6个家庭农场正在紧张建设中。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后河镇枣相情林下特种种植基地。该基地涉及后河村、桑村等15个行政村,主要以林下种植彩色小麦、花生、玉米、瓜果、蔬菜等特色农作物为主,形成独有的林特模式。枣相情红枣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360名,带动农户3000户,面积达3万亩,年产值1亿元。合作社以服务社会、谋利林农为目标,依托红枣产业,大力发展林下黑小麦、水果型彩色玉米、黑花生、彩色红薯、金手指葡萄、金秋蜜桃等林下特色农产品。借助**县红枣文化节,枣相情红枣专业合作社创办了以采摘无公害大枣、金秋蜜桃、彩色水果,刨彩色红薯、黑花生,品尝彩色玉米,观赏奇形瓜果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观光园,同时还指导枣农自办红枣采摘园100个。基地大力发展林游模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202_年,该基地荣获国家级无公害科普示范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以发展林下经济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林下经济规模。

第三篇: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赵川镇202_年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镇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根据《商南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报送相关资料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范带动”的原则,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带动能力较强、运行机制灵活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建设达到“三个先进”,即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农业经营模式和农业技术集成;达到“三个一流”,即一流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实现“三个一体”,即园区集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才于一体,集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集产业发展、示范展示和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使之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积聚发展、现代农业特色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现代农业先行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二是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规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分布性相融合的原则,与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统一。

三、目标任务

突出加快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园区化建设,围绕我市优质粮油“十百千万”工程和特色种养“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工程建设,在目前全市拥有千亩以上特色种植、万头以上生猪、100万只以上家禽和百头以上奶牛等257个特色种养小区范围内,202_全市重点培育100个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至202_年,全市规模以上现代特色种养小区发展到500个,其中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到200个。

四、标准条件

被列为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具备一定的种养规模。①特色种植园区:特色经济作物园区(含露地蔬菜和水生蔬菜)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5000亩以上;大棚蔬菜园区(含草莓和食用菌)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1500亩以上;②特色养殖小区:特色畜禽养殖核心示范基地年生猪、奶牛、肉羊、肉禽存栏出栏量分别达1万头、200头、400头和10万羽,区域性年存栏出栏量分别达5万头、800头、202_头和100万羽;③特色林木园区:苗木花卉和经果林核心示范基地面积分别达1000亩和500亩,区域性规模分别达3000亩和1500亩;④生态休闲观光园区:以种养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区,核心示范基地主导产业集中连片达300以上,区域性规模达1500亩以上;以苗木花卉和经果林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区,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面积分别达500亩和300亩以上,区域性面积分别达1500亩和1000亩以上。

2、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围绕合肥市农业产业布局指导意见明确的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园区建设。作用。

6、实行挂牌示范:园区统一对外树标立牌,挂牌示范。

五、申报和验收程序

市级现代特色示范园区实行申报制,有经营业主提出申请,填写《合肥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申请表》一式三份,经所在县区农委会同林业、畜牧水产、财政部门,于202_年5月10日前推荐上报,市农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组织审查验收。验收时根据各类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验收标准(另行制定下发),采取百分制计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评选100家为市级现代特色示范园区,经公示无异议后下文公布,挂牌示范。验收时提供的文字材料包括项目实施书面总结,有关凭证、协议、合同以及县区有关部门提供的证明材料和初验意见等。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合力推进园区建设。市由市农委牵头,林业、畜牧水产、科技部门参与,定期会商,合力推进,加强园区基地建设和检查督促,明确园区建设具体责任人,协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园区建设有序进行。各县区有关部门全力支持配合现代特色示范园区建设,形成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上下联动机制。

2、配套优惠政策,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将根据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与实施重大项目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和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相结合,整合有关项目资金集中全力扶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精心包装一大批农业招商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域。

3、有明确的实施主体:核心示范区主要建设单位或实施主体为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场和种养大户等。

4、具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园区所在地的土壤、水分、大气等环境因子应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

5、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好,特色种养小区比周边同类生产效益高出10%以上,有效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将根据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与实施重大项目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和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相结合,整合有关项目资金集中全力扶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精心包装一大批农业招商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域。

3、完善产业链条,倾力抓好产业发展。围绕规划,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切实把工作中心放到产业发展上,形成“一园一业”、“产业强园”的良好格局,进一步做优优势产业,做特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通过放大农业功能,激活个生产要素,打造农业亮点景观,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农事体验,进一步开拓现代农业发展新领域。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不断拓展农产品增值空间,增强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4、加快科技推广,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根据国家和地方标准,加强与国际国内接轨,制定园区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努力培育和创建农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农业生产理念,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加快良种良法、高效模式、集成技术、循环生态农业等先进实用技术应用,密切与国内外农业科研。技术推广机构的合作,建立联合研发、优势互补、人才培训的协作机制,全面提升园区科技应用水平,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平台、农民培训教育基地、娱乐休闲观光去处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龙头。

第四篇:农业园区建设领导讲话

积极抢抓沿海开发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今天,召开全市沿海开发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半年时间过去了,组织各县区和有关部门在一起交流工作,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二是前几天全省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在灌南县召开,通过今天的座谈对会议精神进行学习贯彻;三是近期在全市上下掀起了新一轮沿海开发热潮,农口部门和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要积极投身沿海开发,认真研究在沿海开发大的背景和新的形势下,使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沿海开发战略的新要求。刚才,各县和有关部门进行了交流发言,赵建华副市长作了重要点评,听了之后很受启发,很受教育,也很受鼓舞。

从上半年的工作来看,各县区和农口各部门都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形成合力,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各县区“三农”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许多方面形成了特色、创造了经验,许多工作在全省都形成了很好的影响。农口各部门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围绕职能、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 地区性发展规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市已正式进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加快实施《 地区性发展规划》,已经是摆在全市各级各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地区性发展规划》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港口建设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建设的问题,它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的沿海开发。除了港口建设、城市建设之外,除了工业发展、三产发展之外,城乡统筹发展也是沿海开发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在这样的大背景和新形势下,我市的现代农业如何发展,是值得所有农口部门和县区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需要在座的各位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和积极推进的一件事情。

《 地区性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在《 地区性发展规划》产业发展部分,第一条就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走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深入实施沿海开发战略是全市的大事,如何把规划真正落实好,市委王书记作了专题报告,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各地、农口各部门要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进行研究谋划,认真领会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多年以来,抓农业生产一直在抓粮食生产,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以此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出率和效益。但是,在不断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们还遇到土地分户承包经营的问题、市场风险的问题、资金投入的问题、农民能力的问题,等等。这几年,我们开始着重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角度加以推进,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共同闯市场,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创新金融支农制度整合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支持“三农”发展,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推进沿海开发的进程中,现代农业要抓出特色,抓出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 1

是要加快载体建设。事实上,《规划》中也给我们明确了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提出要着力优化农业结构,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重点支持建立优质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和长三角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要坚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连片种植,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园艺业;要大力发展海洋渔业,进一步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建设水产品供给、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渔业基地;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积极发展食品工业,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研发分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依托南通、射阳、东海等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大力发展出口农业。分析下来看,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就是要抓园区、建基地。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已经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改善生产环境,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业发展效益,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富有特色的工作。这些都为我们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和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就显得非常迫切。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集约化经营、区域化发展。要做到集约化经营、区域化发展,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要有农业龙头企业。有了龙头企业就可以通过基地建设,实现集约化发展。千家万户零散发展不叫基地,必须相对集中区域发展建立基地。区域化发展可以带来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的稳定,可以带来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大力推广,可以带来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却做不到这一点,而建立基地园区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载体。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就是要通过园区的发展为农业结构调整、为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创造条件,并提供良好的示范和榜样。现代农业园区是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打造的,具有科技水平高、经营机制好、带动能力强等综合特点和独特优势,代表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广程度上发展现代农业,为更加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示范和榜样。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抓手。我们一直讲要用抓工业的方法抓农业。那么,抓工业发展的方法是什么呢?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主要有两条:一是招商引资,二是建立园区。通过园区的建设,可以有产业集聚的效应,可以有科技推广示范效应,可以有发展生态农业的效应,也可以有增加农民收入的效益。以前我们重视农业招商引资,各地出台了一些政策来鼓励农业招商,成效明显。现在我们要抓农业园区建设,就是要集中建设农业项目、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各地、各部门要好好研究,切实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搞好园区建设,首先必须搞好园区的规划和布局。《 地区性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在 地区性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长三角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现代渔业基地、农业观光基地等“五大基地”,这是对沿海各市发展现代农业提出的普遍性要求。那么具体落实到我市、落实到各县区,建设什么样的基地,就要求我们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研究、科学规划。现在,我们讲推动沿海开发的“三个对接”,主要是规划对接、政策对接、工作对接。近来,各地、各部门都围绕规划的实施,积极主动地开展了许多对接工作,效果也都很明显。下一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继续抓好跟踪落实和推进,围绕建设“五大基地”科学规划园区,通过设臵载体、建设园区、打造平台,积极进京、主动跑省、多方协调,努力争取有更多的优惠政策、重大项目和发展资金落实落户到我市。

二、要坚持适度规模、发展产业。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要以特色产业的培育为基础。没有产业支撑的园区是空的,而园区对特色产业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因此,我们在推进园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一个园区、一个产业,做到一个核心区、多个特色园。对于现代农业园区来讲,核心区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体现园区的形象,还可以体现园区的特色,可以体现园区的水平。因此,我们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选择一个具有产业基础的地区建设核心园区,并以此带动周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特色园发展,不断形成核心区与特色园融为一体、互为补充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新格局。现代农业园区还要有农业的特色,可以根据园区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拓展园区功能,延长产业链条,把农产品的加工研发、品种培育、技术推广、市场交易以及对农民的培训等都集中到园区,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三、要坚持开放合作、统筹发展。实践证明,现代农业的发展仅仅依靠农业农村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我们现在基本上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些基础和条件,但仍然还需要借助更多的外力才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要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努力破解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素瓶颈。全省农民增收会议对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农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做到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当前,我们要依托乡镇农经服务中心的平台,抓紧把牌子挂起来、人员配起来、制度建起来、工作干起来,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要把园区建设与其它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抓好合作组织的工商登记和规范化运作,把园区建设与农产品市场建设、康居示范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发展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四、要坚持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创新是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的源泉。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机制、投入机制、经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总结了许许多多宝贵的工作经验,有的甚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里我想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谈谈园区的管理体制创新。从各地的具体实践看,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成立管委会,灌南和东海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变革,作出了积极探索。他们的成功实践证明,体制创新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导向,市里要主动适应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变化,组织有关部门外出学习调研,抓紧研究出台一个专门的工作意见,就现代农业园区和管委会建设拿出具体办法。各地、各部门也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努力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集中一批力量,整合一批资源,进而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五、要坚持富民优先、打造平台。园区的建设要充分体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的要求,这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把园区打造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优质平台,通过园区建设带动农民增收,特别是要帮助贫困农民增收致富,使园区成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重要阵地,成为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这一方面灌云、灌南都进行了积极探索。要把园区打造成为壮大集体经济的良好载体,积极招引各类工商企业合作共建,通过村级集体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和其它资产入股的办法,引导村集体领办、参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要把园区打造成为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基地,通过园区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积极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让更多的农民通过提升科技素质、发展现代农业走上致富的道路。

六、要坚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做好三农工作,领导是关键。从组织领导的角度看,抓好三农工作关键有两条:一是一把手是否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二是分管领导是否认真负责,真抓实干。从加强领导的角度,在这里我要强调三点:第一,要认清责任、明确职责。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推进沿海开发的重要抓手,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沿海开发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第二,要集中精力、抓好重点。我们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把推进沿海开发作为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这个重点抓紧抓实,力争通过1-2年的时间,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形成一批有影响、有特色、有效益的农业园区。第三,要积极争取、务实推进。讲积极争取,就是要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投入,这是搞好三个对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讲务实推进,就是工作的目标要务实,不要提不切合实际、好高骛远的目标,不要搞形式主义;工作的推进要务实,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排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步骤,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第五篇:市政府加强农业园区建设通讯稿

近年来,丹阳市按照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年活动的总体要求,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市各类农业园区已达20多个,其中规划建设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个,初步形成了稻鸭共作、优质专用小麦、食用菌、时鲜蔬菜、花卉苗木、地方名特茶、特种水产等十大农业特色体系。

从去年开始,该市按照“三条走廊、五大板块”的高效农业总体布局,高标准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外向农业示范区“四大园区”建设,并把示范园区建设与发展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水平。市、镇、村三级全面建成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通过强化合作提升了农业园区的带动力,一大批农民成了农业园区和基地的产业工人。目前,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达320多家,土地流转面积、高效农业面积、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重分别达33%、35%和38%。

按照规划,该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都做到集中连片面积万亩以上,机制上由政府主导,市财政对园区的主干道等基础设施投入优先给予倾斜,并做到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通过政府搭建的这一平台,像工业开发区一样进行农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和客商落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大量进入农业领域,全市每年吸引“三资”投农均在10亿元左右。目前,该市规划兴建的香草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吸引万新公司、常州康乐农牧、金坛鑫品茶叶公司等10多家规模企业在此投资,并以现代经营形式组织建设,初步形成了多个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资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高效农业基地。

据了解,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全市已涌现出花园设施蔬菜、黄巷水芹、杏虎果品,屯甸名特茶等10多个特色农业示范村,以及红光农业、康乐万头种猪场等一批新建的规模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农业园区建设汇报材料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