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自然灾害及应对课题报告
编辑:天地有情 识别码:20-742486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1 03:22: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自然灾害及应对课题报告

自然灾害及应对课题报告

级土木三班蔡素梅

-201

3商丘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中国中原东部,简称商或宋,拥有1500余年建都史、5000余年建城史,为六朝古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因商人、商品、商业发源于商丘,商朝建都于商丘,商丘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古称商、亳、宋国、梁国、睢阳、梁郡、宋州、宋城、应天府、南京、归德府等。商丘地处中国华中、华北、华东三大经济区的结合处,东临黄海、西扼中原、北接齐鲁、南襟江淮,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的过渡地带。

商丘市总面积10704平方公里,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6.4%,平原面积1062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9.24%,山丘面积81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0.76%,并且山丘较为平缓,故在此未发生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商丘属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主要特点是春季温暖大风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44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11天,年平均气温14.2℃,一般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9℃,年平均降水量623毫米。

商丘属淮河流域,分属洪泽湖、涡河、南四湖三大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流有涡河、惠济河、沱河、黄河故道、浍河、大沙河等。河流大多呈西北东南流向,大致平行相间分布,多属季节性雨源型。全市多年平均天然水资源总量22.84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21.34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267.13立方米。

商丘位于北纬33°43′-34°52′、东经114°49′-116°39′之间。地理位置较好,极少发生地震,从未发生过火山爆发。主要经济作物为小麦、玉米等。而中国小麦冻霜危害比较频繁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经 105°~120°,北 纬 33°~38°的区域内。而东经 110°~118°,北纬 34°~36°为重发区,根据资料显示,小麦发生霜冻的概率 20 世纪 80 年代为 50%,20 世纪 90 年代为 78%,这表明麦区霜冻发生频繁,且近年有加重的趋势,给小麦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除了冻害外,干旱也是常发于商丘的自然灾害。

一小麦冻害:1 冻害类型冻害防御冻后补救

初冬冻害

初冬冻害即在初冬发生的小麦冻害,一般由骤然强降温引起,因此常称为初冬温度骤降型冻害。月中下旬至 12 月中旬,最低气温骤降 10℃左右,达-10℃以下,持续 2~3 天,小麦的幼苗未经过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极易形成初冬冻害。发生冻害的小麦类型是弱苗和旺苗,壮苗一般不会造成冻害,最多造成叶尖受冻,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大。苗龄小,未积累大量可溶性固形物,仍处在较旺盛生长时期的幼小弱苗,抗低温能力较差,易发生初冬冻害,造成叶片干枯和幼苗死亡。早播旺苗,冻害主要造成幼穗冻死叶片和叶片干枯,尤其是土壤肥力低,整地质量差,土壤缺墒的麦田,如遇突发性强降温天气初冬冻害。越冬期冻害

小麦越冬期间(12 月下旬至翌年2 月中旬)持续低温(多次出现强寒流)或越冬期间因天气反常造成冻融交替而形成的小麦冻害。一般分为冬季长寒型交替冻融型两种类型。冬季长寒型是由于长期受严寒天气的影响而导致的小麦地上部严重枯萎甚至成片死苗;交替冻融是进入越冬期的麦苗因气温回升的恢复生长,抗寒力下降,又遇到强降温成的冻害。当冬季有两个月以上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 2℃以上,最低气温在-15~-13℃的天数较多,北方广大无积雪麦田及积雪不稳定地区,易发生冬季长寒型冻害。越冬期小麦处于休眠状态,抗寒力很强。但由于黄淮麦区小麦具有越冬不停止生长的特点,此阶段小麦处于地上部稍长,地下部分生长阶段,一旦遇回暖天气,幼苗又开始生长,抗寒力相对减弱,当再次寒流降温到-15~-13℃时,即会产生较严重的越冬冻害。越冬冻害一般以冻死部分叶片为主要特征,对生产危害较小。另外,整地质量差的麦田,特别是近年旋耕未镇压的麦田以及沙土地麦田,年年都有越冬期冻死苗现象。墒情差的情况下,也可形成严重冻害。早春冻害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2 月下旬至 3 月中旬)发生的冻害。返青后麦苗植株生长加快,抗寒力明显下降,如遇寒流侵袭则易造成冻害。此类冻害发生较为频繁且程度较重,是黄淮麦区的主要冻害类型。如 1982 年、1983 年、1984 年、1985 年、1988 年、1990 年、1991 年、1994 年、1995 年、2004 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82 年冬季温暖,降水量少,早春气温回升快,小麦进入快速生长阶段,2 月 18~22 日河南省豫东地区,皖北、江苏徐州等地区最低气温骤降至-13.1~-8.7℃,造成了严重的早春冻害,幼穗冻死 30%左右的麦田达 20%以上,春性早播麦田幼穗全部冻死,豫东种植的宛 7107 成片冻死。1995 年2 月气温骤降为-8.1~-6.6℃,仅河南省小麦幼穗冻死 50%以上的麦田达 405 万亩以上。2007 年 3 月 6 日一股较强冷空气侵入,商丘 60 多万亩小麦发生严重冻害,幼穗冻死 40%~80%。晚霜冻害

小麦在拔节至抽穗期间(3 月下旬 4 月中旬)发生的霜冻冻害。这一阶段小麦生长旺盛,抗寒力很弱,对低温极为敏感,若遇气温突然下降,极易形成霜冻冻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气温回暖后又突然下降形成的霜冻。如 1992 年 4 月 19 日、1993 年 4 月 11 日的突然降温均形成了较重晚霜冻害。1995 年 4 月 3 日商丘地区最低气温下降到-1.6~-4.5℃,地面最低温度下降到-8.7~-5.5℃,全区 810 万亩小麦遭受了严重的晚霜冻害。经调查,冻害面积达 90%,其中幼穗冻死 20%以下的 257 万亩(占 32%),冻 死 20%50%的达 298万亩(占 37%),冻 死 50%以上的 155 万亩(占 19%)。河南省冻害面积合计超过 1 050 万亩。晚霜冻害其他地区发生较少,主要分布在黄淮麦区。

冻害防御

黄淮麦区属霜冻的频发区和重发区,冻害是小麦稳产高产优质的一大障碍因素。依据冻害发生规率和特点,制定相对应的综合预防措施,是保证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黄淮小麦霜冻是复杂的多发性气象灾害,必须树立以基础防御为主,冻害后及时补救的综合防御战略思想,才能使霜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目的。选用抗寒耐冻品种

选用抗寒耐冻品种是防御小麦冻害的根本保证。品种布局上,豫东地区应以半冬性为主,以弱春性为辅,半冬性品种要占 75%左右;春性品种只能在晚茬地种植。要注意防止小麦品种春性化的倾向。李淦(2006)等人以河南省主推品种百农矮抗

58、邯郸 6172、豫麦 49 号、豫麦 5499系、豫麦 18 号、豫麦 2 号 6 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控制各生育时期的生长温度,分别测定苗期、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各品种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6 个品种在各生育时期的抗寒能力差别较大,百农矮抗 58 从苗期到拔节期均表现出的较强的抗寒能力,可以作为河南省抗寒品种进行推广应用;邯郸6172 抗寒能力也很强,但容易受倒春寒的影响,可以在倒春寒发生轻的地区利用;豫麦 49 号、豫麦 5499系、豫麦18 号、豫麦 2 号的抗寒能力偏弱,在低温年份应注意防冻。适期适量播种

1、适期播种

必须把播期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不 得强行或随意提前。豫 东地区适宜播期:半 冬性品种 10月 2~10 日,弱春性品种 10 月 10~20 日,春性品种 10 月20 日以后。对于黄淮麦区的主栽品种半冬性品种而言,有“骑着寒露种麦,十种九得”的谚语,这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斗争的结晶。以商丘气象台 35 年的气象资料统计,10 月 9 日(寒露)到平均越冬期的壮 苗年几率为 95%,旺苗年几率为 1%,弱苗为 4%,表明寒露(10 月 9 日)播种半冬性小麦品种有 99%的年份能自身防御霜冻的危害。但也有 “适期早播,偏旺越冬”在生产上大面积获得增产的实例;还有“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争取早播大面积丰收的实例。通过多年的播期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产 量的峰值随不同品种和不同年份是前后跳动的不定值。如 1980~1985 年试验结果,半冬性品种峰值产量播期在 10 月 1~5 日;而 1999 年试验半冬性品种在 10 月 11 日,春性品种在 10 月 21 日;2000 年的半冬性品种在 10 月 8 日,春性品种在 10 月 18日。表明适宜播期在年际间只是一个范围。

2、适量播种

适当降低播量,采取综合措施培育壮苗越冬,是减轻冻害的根本措施。镇压防冻 早作麦田,特别是沙土地和耕作粗放的麦田,镇压防冻效果十分明显。及早对旺长麦田镇压,控旺防冻效果显著。镇压作为小麦生产中的常规增产技术,其作用主要是:

1、塌实土壤,增加根层土壤含水量 据试验测定,镇压可使 0~10 厘米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 0.259/厘米 3,可有效防止根倒伏和因吊根而死亡,冬前与早春镇压,可使0~5 厘米土层的水分增加 3%左右。再则镇压可弥封土壤龟裂,使因干旱或浇水没有及时中耕形成裂缝的麦田减少龟裂,促进次生根萌发,防止冷空气进入土壤危害根系及分蘖节。

2、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增强抗寒能力

3、平抑地温,减轻冻害

镇压可提高土壤的热量交换量,据测定麦田镇压使夜间表面地温较对照区高 1~2℃。浇水防冻

适时灌水是防御和补救冻害的重要措施,对越冬冻害、冬季冻害、春季晚霜冻害都有直接而明显的效果。需尽快改善灌溉条件,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扩大旱涝保收面积。拔节期肥水管理是防御后期冻害的关键措施。小麦起身拔节期控制肥水,不利于预防后期冻害,小麦大田生产必须加强起身拔节期的水肥管理。预防晚霜冻害的关键措施是培育拔节壮苗,冻前灌水,保持土壤有足够的含水量。

1、浇灌越冬水

黄淮麦区秋冬干旱的年几率为90%,而且入冬时常有强寒流过境,对小麦弱苗和旺苗危害较大,浇越冬水具有塌实土壤,提高土壤热量交换量,促进次生根的生长发育,提高年前分蘖成穗率的作用。浇越冬水还具有抗御越冬和冬季冻害的作用(皇甫自起等,1996)。据调查北京市调查,1993年,未浇冻水的麦田死苗严重,死苗率为 26.8%,而浇过冻水的死苗率仅为 7.3%。

三看浇好小麦冻水:

2、浇灌拔节水

小麦拔节后的抗寒力明显下降,极易受晚霜冻。研究结果表明,小麦雌雄蕊分化到药隔前期对低温冻害非常敏感,浇拔节水不仅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而且有良好的防霜作用。

3、冻前浇水

霜冻来临前浇水对减轻小麦冻害有明显的防霜冻效果。据试验观测,小麦孕穗前期在晴天上午浇水的地块比不浇水的地块夜间地表最低地温始终高 1℃,金传达研究结果,浇水后近地面可增温3~5℃,作 物叶面增温 2.5℃。另据调查早春寒流来临前 1~3 天浇水的麦田只冻死 10%~12.5%的主茎,全田苗色青绿;而没有浇水的地块一地枯黄,叶片冻死 50%~60%,主茎幼穗冻死 60%~80%。1995年4月3日冻害后调查,低 温来临前10天内浇水的豫麦

18、豫 麦25的幼穗冻死率分别为22.6%、6.8%;而没有浇水的分别为 67.7%和 41.3%。化学防冻

小麦防冻剂的使用技术。目前生产上应用的防冻剂有两种,一类是可调节株体内酶活性,增强光合能力的有机液肥类化学调控剂;另一类是直接补充糖分以提高体内胞液浓度。商丘农林科学院小麦所胡新主任对前一类进行了试验,在小麦返青到拔节中期施用,10 天后对株体胞液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每公顷喷施 1.5L 和每公顷喷施 3L(先喷 1.5L 隔 7 天再喷 1.5L)两处理,分别较喷清水的胞液浓度提高 1.0 和 1.5 个百分点,表 明抗寒性有所提高。如 1993年晚霜冻(最低气温为-0.5~-1.6℃)后大面积调查结果,拔节期喷施有机液肥 3L/公顷的小麦冻害较轻,较未喷施的田块平均穗数高 112.5 万/公顷(45 万~225 万/公顷)。增产效果和抗霜效果较为明显。但气温低于-4℃时效果不明显。物理防冻

熏烟防霜是一种古老的防霜技术,一般可提高地温 1~2℃(金传达,1979;别而良特,1957)。熏烟防霜主要原理:①减弱烟雾中下垫面土壤的有效辐射;②发烟混合物燃烧时和烟雾形成时所发出的热量;③水汽凝结在烟的吸湿粒子上时释放出的热量。

烟雾剂的配方是:沥青 45%、锯末 48%、硝酸铵 32%、柴油 5%,碾碎混合后用牛皮纸封好,内放引火索,周围戳些小孔。熏烟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以叶面温度比霜冻指标低 1℃时开始,注意统一点火,保证烟幕质量,收到好的效果。

冻后补救

小麦潜伏芽迅速萌动发育成穗,是冻后高产群体再构的生物学基础。只要补救措施得当,冻害惨重的麦田,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对于幼穗冻死 80%的麦田,小面积割棵试验结果表明,冻害严重的麦田,也不宜割棵。

冻后灌水

浇水是补救晚霜冻害的关键措施。

干旱

干旱(arid),是一种水量相对亏缺的自然现象。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使供水水源匮乏,除危害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外,还危害居民生活,影响工业生产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干旱后则容易发生蝗灾,干旱是自然现象,干旱并不等于旱灾,干旱只有造成损失才能成为灾害。

危害介绍

干旱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干旱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第一灾害

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形成,而水分条件是决定农业发展类型的主要条件。干旱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后延影响大,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是我国主要畜牧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畜产品和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干旱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气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补给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干旱导致草场植被退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的生态脆弱地带,气候特点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雨热同季,降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北方地区雨季虽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异质性,有十年九旱的特点。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活动,导致了植被严重退化,进入21世纪以后,连续几年,干旱有加重的趋势,而且是春夏秋连旱,对脆弱生态系统非常不利。

气候暖干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冬春季的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自2000年以来,由于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北方地区气候偏旱,林地地温偏高,草地枯草期长,森林地下火和草原火灾有增长的趋势。

此外,近期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商丘也不例外。

说到雾霾的危害大家知道多少呢?雾霾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出行和身体健康,也会影响成云和降雨的过程,导致气候异常、诱发气候灾害,这些严重的问题都是不能忽视的!雨水的形成过程中必须要有凝结核才能由水蒸气形成雨滴,而凝结核除了海水中的盐分以外,另一个来源就是超细颗粒物PM2.5,之所以会影响气候,一种可能是由于PM2.5太多而导致“分食水分”,使天空中雨滴都长不大,那么细雨和蓝天白云就会变得比以前更少;而另一种可能则是PM2.5增加了凝结核,这样天空的雨水就加大了就极有可能产生极端的暴雨。

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对于自然灾害要做好预防以及处理,才能确保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二篇:2011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2011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来源:民政部网站

一、2011年自然灾害情况

2011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旱灾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台风、地震、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年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华西秋雨灾害、西藏亚东地震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经核定,2011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1126人死亡(含失踪112人),939.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3247.1万公顷,其中绝收289.2万公顷;房屋倒塌93.5万间,损坏331.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国因灾死亡(含失踪)人数减少85.6%,紧急转移安置人次减少49.5%,农作物受灾面积减少13.2%,农作物绝收面积减少40.5%,倒塌房屋数量减少65.8%,损坏房屋数量减少50.6%,直接经济损失减少42%。其中,死亡(含失踪)人口数为2000年以来最少,损坏房屋数量为2000年以来次少。(本评估报告中关于全国灾情和应对工作的统计数据和表述不含我国的港、澳、台地区。)

二、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

2011年,面对频繁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大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在抗灾救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受灾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灾后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援、灾害救助、医疗救治等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应对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和西藏亚东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得到尽快恢复,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保障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组织领导方面。国家减灾委召开了2011国家减灾委全体会议,分析研判灾情形势,研究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织召开了两次减灾委联络员会议,进一步健全了沟通协调机制。国土资源部先后召开两次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动员部署防治工作,派出50多个工作组,在18个重点地区派驻专家,督促指导工作。交通运输部对公路部门防汛抗旱、防抗台风及汛期公路桥梁保通进行全面部署,召开9次防台风视频会议。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召开了国家防总全体会议、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会议和全国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科学合理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农业部多次召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会议和全国抗旱促春管工作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农业生产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国家林业局多次召开全国森林防火专题会议,对各地方防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召开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了2011-2013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书,全面落实防治责任。成立了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进行沙尘暴灾害应急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指挥和协调。中国地震局组织召开了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了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国气象局召开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国家海洋局开展了沿海地区汛前海洋防灾减灾专项检查,督促沿海各省(区、市)海洋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好汛期海洋灾害应对工作。

各地结合本区域灾害特点和救灾工作需求,切实加强对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山西省将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作为“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督促落实,做到了组织、人员、职责三明确。上海市建立了市、区两级的灾害管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各街道、乡镇和有关部门、单位建立了应急救助、防汛指挥、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应急、疫情防控领导责任制度。浙江省成立了海洋灾害应急指挥部、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保供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加强对灾害突发事件的组织领导。海南省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各市、县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二)制度建设方面。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相关政策法规。一是推动防灾减灾法制建设。国家防总、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积极做好《洪水影响评估管理条例》、《地震应急救援条例》、《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的起草修订工作。国土资源部积极推动发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指导各地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二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组织修订编制《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农业部草原寒潮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林业局积极推进《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修订,中国气象局修订并印发了《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三是编制出台防灾减灾规划。《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全国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规划(2011-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国家海洋局开展了《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和《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各地继续推进基层应急预案建设。截至年底,所有省和地市、98%的县制定了应急预案,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应急预案数量分别达到5.6万个、40.8万个,分别占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总数的89.8%和55.4%,全国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

(三)队伍建设方面。各地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从机构、制度、规划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制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将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起草完成规划实施任务分解方案,明确未来10年我国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二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民政部有序推进灾害信息员职业化进程,全国灾害信息员人数达63.1万人,通过职业鉴定的灾害信息员人数达4.7万人。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增加到35万人,在汛期看守20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国地震局协助武警部队在全国组建了33支武警工化中队应急救援力量。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达49万人,覆盖71%的行政村。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村级森防员近100万人,基本实现了1村1林场1名森防员。三是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民政部组织开展地方救灾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河北、江西、山东、湖南、广东、青海、西藏等地设计实施当地救灾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推动地方救灾志愿者队伍发展。

各地自然灾害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强化。北京市对应急志愿者进行注册管理,全市有志愿者队伍24支2.3万人。山西省在105个县(市、区)9个省直林业局组建30人以上的标准化森林消防专业队。河南省黄河河务局通过签订责任书组织群众防汛队伍101万人,对800余名专业抢险队员进行专题技术培训。海南省“三防”办对农村青年组成的抢险队伍进行核实、登记造册,各市县增加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人员450人,专业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

(四)应急保障方面。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断强化救灾物资、资金保障力度和科技支撑能力。全国救灾物资储备布局更加合理,物资储备品种不断增加,救灾补助标准较大幅度提高,救灾资金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为灾害应急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提供了有力保障。

1.物资储备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民政部继续加快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中央储备库建设,格尔木、乌鲁木齐储备库建设工程全面展开。目前全国建设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35个,租用18个,仓储面积共计29.6万平方米,304个市和2212个县建立起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各中央储备库将民政部组织采购的7.5万顶单帐篷、30万床棉被、5万件睡袋和5万张折叠床及时入库,进一步充实了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国家防总、水利部新设立11个中央防汛抗旱物资仓库,中央仓库总数达到26个,现存防汛抗旱物资规模达到5亿元。农业部建设物资库站15个,新增风力灭火机2870台、野外生存装备1300套、防火服3830套、防火车41辆等。国家林业局共采购扑火物资41055件,向有关省区调拨价值约2122万元的扑火物资24644件。中国气象局建立了专门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物品包括便携式自动气象站、油机、雷达配件、火箭弹及高炮、作业火箭配件等上百类应急物资。

各地区进一步加大本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力度。河北省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由5000万元调整到1亿元,省民政厅启动了4000平方米大型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浙江省与大型商场、超市签订协议,代储救灾物资,确保救灾物资灾后12小时到位。四川省各级防汛部门储备冲锋舟、编织袋、救生衣、探照灯等应急物资近3亿元,自贡市投资2260万元建成了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完成1个自治区级、5个地(市)级、51个县级、36个高海拔乡(镇)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并投入使用。

2.救灾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经国务院批准,提高了灾害紧急转移安置补助、旱灾救助、受灾困难群众冬春救助补助标准,全年财政部、民政部安排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86.4亿元。中央财政支持各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25亿元。交通运输部全年安排2亿元公路灾毁抢修保通补助资金,投入2011年公路灾毁恢复重建计划项目20亿元。农业部商财政部向2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7亿元。全国启动重点火险区建设项目183个,中央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全国省、地、县三级财政共投入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约56.6亿元,其中省级32.7亿元、地级7.9亿元、县级16亿元。

3.应急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继续强化高新技术在减灾救灾领域的应用,不断引进新技术,添置装备,积极开展新项目研究,不断提高减灾救灾工作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民政部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技术方案论证,“国家自然灾害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论证取得初步成果。交通运输部启动了6个“十二五”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道路交通安全行动计划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完成技术研究125项、硬件开发集成44项、软件开发32项,完成全部44项标准规范制修订大纲,12项示范工程已开始实施。农业部农业大棚育秧、深松整地、播后镇压、浇越冬水、“一喷三防”等抗灾增产关键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防控措施得到大力推广。国家林业局完成了气候变化的林业生物灾害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研发了灾害预测及信息发布软件,明确了林业生物灾害气象预警指标,提出了应对对策措施。中国气象局组织试点省围绕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数据库建设、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了以GIS为平台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五)监测预警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逐步改进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制定监测预警相关工作规范和制度,不断增强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能力,提高灾害预警预报社会服务水平。

1.加强灾害监测分析会商。民政部继续健全部际灾情会商机制,灾情会商成员单位增至17个,全年组织10次月度灾情会商会、1次灾害趋势预测会商会和2次灾情会商会。水利部汛期每日进行防汛会商,11次召开有关部委和重点地区参加的防汛抗旱异地视频会商会。农业部加强重大灾害性天气的沟通会商,与中国气象局开展10多次会商;在年初冬麦区抗旱期间,中国气象局、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多次组织调研组深入灾区,会商研判旱情发展动态。国家林业局与中国气象局联合组织开展了2011年春季沙尘天气和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分析会商会议,做好沙尘暴及重大突发林业生物灾害预警工作。中国气象局组织各类灾害性天气会商和应急服务专题会商60次,发布灾害预警615次,发布强对流天气预报712次,为防汛和强对流天气防御提供及时的监测预警服务产品。

2.建立灾害预警协作机制。民政部与19家单位签订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用户服务协议,实现22类气象数据资源的共享,向国内100多家用户提供数据2万余景,无人机应急监测合作机制站点增至8个。中国气象局召开了24个部门参与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会议,与民政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传真等手段及时将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13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类分级发给39个部委和相关单位。3.构建监测预警支撑体系。国土资源部以县(市、区)为对象开展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等的“十有县”建设,全国“十有县”总数达到1337个,覆盖95%以上的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国家林业局对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森林火灾卫星监测系统进行了更新升级,全国近600个森林火险监测站并网运行,进一步完善了全国森林火险预警体系。中国地震局以地震监测台网扩能增效为重点,强化监测台网建设和运行管理,推进全国成场、区域成网观测。中国气象局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国气象频道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9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建成7个气象海洋广播电台。全国农村气象手机短信用户达3000万个,农村高音喇叭逾10万个,乡村电子显示屏近7万块,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近4万个。国家海洋局完成了31个海洋站升级改造,在天津滨海新区、苏北沿海、浙江台州、长江口、闽江口、珠江口等地初步建立了精细化的预报系统。

4.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民政部利用减灾卫星监测、数据共享渠道,持续开展新发灾害风险监测与预警业务,累计向12个省提供86期灾害遥感监测产品。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工作,制作预警产品153份。交通运输部发布360余期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和21期重大公路气象预警,编写路况信息快报40期,发送路况短信3万余条。水利部在国新办召开3次新闻发布会,组织召开2次新闻通气会,播发防汛抗旱信息500余条。农业部全年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160多期,针对灾害性天气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下发紧急通知14份,提前部署防御工作。国家林业局发布火险信息近600期,提供火场气象服务70多期,监测热点11000多个,发现林火1580起,保证了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处置。中国气象局向国务院报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23期,报送专题材料25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快报198期、《中国气象局值班信息》543期,向43亿人次发布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国家海洋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海洋预报节目1089期,国家、海区和省三级预报机构全年共发布灾害预警信息3300多期、短信1760多万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显著增强。

(六)应急处置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专项预案,密切关注灾情,及时组织会商,加强部门协作,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及时投入救灾物资资金,保障受灾群众生命安全,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秩序,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1.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33次,启动救灾预警响应9次。国土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30多次,交通运输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2次,国家防总、水利部启动国家防总防汛抗旱应急响应14次,农业部针对冬麦区旱情启动抗旱二级响应,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全年启动应急响应10余次,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16次。部分省(区、市)为紧急应对自然灾害群众生活救助,启动省级救灾应急响应127次,其中,江西启动响应次数最多达15次,贵州其次为14次。

2.加大抗灾救灾督察指导。民政部全年共向灾区派出41个救灾应急响应工作组,完成现场工作组报告43份,动态反映灾区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交通运输部12次赴重点省份检查指导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通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派出150多个防汛、抗旱和防台风督查组、工作组指导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工作。农业部共组成6个督查组赴重点草原防火区,对草原防火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国家林业局派出火场工作组近20个,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督导组12个,实现突发火情、疫情及时有效处置。中国地震局和各省地震局共派出工作组30批、300多人次,派出国家地震现场应急队3批23人次,协助云南、西藏、新疆等地做好震灾处置工作。3.及时发布灾情信息。民政部通过国家减灾中心和各地民政部门加强应急值班,累计报送《救灾快报》370余期、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通报》150余期。国家防总、水利部汛期坚持全天侯应急值守,共编发防汛抗旱简报382期,国家防总汛(旱)情通报164期。国土资源部加强应急值守,报送《国土资源部值班信息》100多期。国家林业局建立3月至5月沙尘暴应急值守和监测值班制度,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跟踪监测沙尘天气过程,及时报告灾情信息。中国地震局动态开展重点危险区震情跟踪与研判,组织实施华北、南北带强震监视跟踪,对云南盈江、保山2次地震作出了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测。

4.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民政部商财政部安排23.9亿元用于保障灾区群众应急期和过渡期生活困难,共调拨7万顶救灾帐篷,解决近100万人次临时住所需求;调拨36.8万件棉大衣、46.4万床棉被,解决80余万人御寒问题;调拨1.32万张折叠床、5100条睡袋、20个简易厕所、112吨彩条布。陕西、贵州、四川、青海、云南、湖南、江西、西藏、山东、湖北、广东、内蒙古和辽宁等省(区)各级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投入数额均超过1亿元,占全国地方资金投入总量的80%。

5.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国家防总、水利部及时分析研判水旱灾害形势,组织转移危险地区群众838万人,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98万人,解决了205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和有关流域、地方防汛指挥机构,通过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适时加大下泄流量向下游补水,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旱情;调度三峡、丹江口、小浪底等水库和杜家台分洪道拦洪削峰、分流减压,成功应对了汉江、嘉陵江、渭河严重秋汛。国家林业局及时组织南方各省开展越冬代松毛虫防治,有效扭转了松毛虫暴发势头。各级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跨区域飞机、火箭、高炮等人工增雨作业,组织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012架次,开展人影地面作业62131次,有效地增加了降水,缓解了旱情。

(七)恢复重建方面。灾区地方各级政府合理统筹、科学规划、通过投入资金物资、制订政策方案、调动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灾区农房恢复重建工作。全国共完成倒房重建24.3万户、73.4万间,损房维修加固62.2万户、174.1万间。

1.加强指导,科学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民政部领导亲自带队赴甘肃舟曲、吉林永吉等受灾地区,调研了解灾区农房恢复重建状况,帮助解决灾区农户住房重建困难,督促指导地方扎实推进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当地倒房恢复重建需求,周密部署,科学安排,有序推进重建任务顺利完成。湖南省召开了全省救灾工作会议对灾民生活安排和重建工作进行了部署,组织7个工作组对民房重建情况进行了督查。海南省民政厅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灾后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及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灾民生活救助及灾后倒塌民房重建工作的指导。

2.以人为本,坚持科学规划。各地坚持统筹规划和群众意见相结合,合理规划,科学选址,确保房屋重建质量,注重经济合理性,将以人为本和科学重建的理念贯穿于恢复重建全过程。在重建工作中,各地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重建方式,强调灾害风险意识,避开灾害易发地段,提高建筑质量标准。西藏以地震烈度分布图为依据,确定恢复重建范围,制定恢复重建规划,科学选择建设场地,有效避开活动断裂带以及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区域。玉树地震灾区在重建规划中,优先考虑地质灾害治理,合理规划利用地理条件,既保证恢复重建房屋安全,又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便利性,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3.制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在制定出台中央和地方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实施办法后,中央财政加大重建资金支持力度,地方各级根据自身财力状况,统筹安排本级财政资金,帮助受灾群众开展倒房恢复重建。湖南省本级财政投入灾害生活救助资金6000万,较去年增加了50%,地市及以下各级财政累计安排1.5亿元。陕西省在中央财政补助1万元的基础上,省级财政补助5000元,对损房群众每户补助1900元。各市、县根据自身财力状况,投入本级补助资金,提高重建补助标准。西安市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整合其它资金,农房重建每户补助达到4.24万元。

4.加强监管,开展专项检查。各地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全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倒房重建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浙江省建立恢复重建通报制度,要求各地每半个月报告重建工作进展,及时汇总通报,加快重建步伐,要求各地管好用好重建资金,坚持资金发放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民主评议、张榜公布、定期公示。同时充分考虑受灾户的自救能力,突出重点,优先保证低保户、自救能力差的全倒户和军烈属,做到专款专用,按建房进度,分阶段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建房补助款真正用在建房上。

(八)科普宣教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手段,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加强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不断增强基层社区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1.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民政部参与了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舟曲灾后一周年纪念等系列主题活动。结合防灾减灾活动主题,各地发放科普书籍和宣传手册4000余万册,发送公益短信1.16亿条,举办讲座3000余场,演练6000多场次,5600余万人直接参与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国土资源部积极部署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培训,着力提高受威胁人员的识灾辨灾和临灾避险能力。交通运输部在全行业部署开展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交通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记者赶赴灾区一线,现场采访防汛抗洪情况,广泛宣传防范暴雨洪水、地质灾害和群众转移自救等相关知识。农业部通过多种新闻媒体对本部门和各地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周”活动,在人民日报推出森林防火专版,向各地发放1.5万套《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挂图》和2万册《画说森林防火》宣传册,在沙尘暴多发期,加大沙尘暴灾害预防常识宣传力度。中国地震局组织全国各级地震部门做好“5•12”防灾减灾日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普宣传,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大众传媒加强宣传,提升科普宣传效果。中国气象局接待国内外媒体采访800次,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播出气象新闻2000余条,在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网站刊发气象类新闻稿件1万多篇。国家海洋局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和“6•8”海洋日等重要契机,开展了一系列面向社区、学校和社会公众的海洋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北京市组织专场减灾宣传活动120余场次,参与市民达200多万人。海南省举办各类防灾减灾大型广场宣传教育活动50多场(次),发放宣传材料50多万份,印发科普资料读物10万多本,举办了“海南省第二届地震应急救助知识技能大赛”。云南省实施防灾应急“三小”工程建设,发放《公众安全应急手册》1300万册,发放应急小包157.5万个,开展应急小演练1434次。

2.推进示范社区和示范点建设。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新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281个。黑龙江、浙江、广东等省利用福彩公益金鼓励支持国家级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安徽省新确定24个省级应急管理示范点,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安徽省、重庆市依托省级行政学院组建了应急管理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重庆永川区依托气象业务系统开展信息发布试点,获得上级部门好评,通过典型示范,大部分县(区)按“永川模式”完成平台建设方案。3.加强灾害应急专业人员培训。民政部针对新出台的有关条例政策制度,培训地方救灾工作人员1000余人次。培训基层灾害信息员近700人。农业部对全国草原防火重点地区草原防火办约65人进行了培训,强化了草原防火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管理、GPS使用和维护等技能。国家海洋局编制完成《风暴潮预报培训教材》,组织开展了“海洋台站观测业务管理培训班”。

各地结合灾害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大力开展应急管理专业人员培训工作。上海市举办防汛专职干部培训、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专业技术培训、动植物疫病检疫培训,3000多人得到专业培训。浙江省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开展“送一套书、贴一幅画、放一部片、讲一堂课”的地质灾害防治“四个一”活动,对1万多名群测群防监测员开展培训。

4.开展各类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共组织开展不同规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2600次,参加人数达100多万人。农业部在吉林省举办了全国草原防扑火队伍应急演练,新华社、中国草原网等媒体对演练进行了宣传报道。国家海洋局组织沿海各地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环太平洋海啸演习,对海啸预警产品制作、信息发布、部门联动、人员疏散等环节进行了全面检验。辽宁省举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利用小型移动应急平台向省政府总值班室传送演练实况,提高小型移动应急平台的实战性。黑龙江省全年举行各种应急演练120多次。上海市民政局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开展“国家自然灾害现场应急通信保障演练”,提高“天-地-现场”一体化信息获取、传输和指挥的通信保障能力。浙江省中小学坚持每年开展1次以上应急演练,并纳入教育部门安全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山东、河南、湖北等省举行了汛前洪涝灾害应急指挥、人员转移安置、物资调度保障和地质灾害抢险救助、应急处置应急演练,加强了各有关单位灾害应急协调协作机制。

第三篇:突发自然灾害及其应对

我国突发环境灾害事件及其应对问题思考

摘要 人类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灾害相伴随前进,与自然环境灾害不断斗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国的环境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各种突发事件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自然生态带来重大破坏。本文主要分析了突发环境灾害事件的相关问题,并给予初步思考,以期带来有效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 灾害 环境事件 开县井喷 政策应对

一 突发环境事件相关概念概述

研究环境灾害事件,首先要明确相关的概念涵义,如灾害、环境灾害、突发环境灾害事件等。

灾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耳闻的词汇,大家对此并不陌生,灾害可以说是始终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灾害的认识也一直在进步,防范灾害的方法也很多。但是对它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却是有难度的。对于灾害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都给予了一定的回答,其中国内学者的论述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灾害是由某种不可控制或未予控制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或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过本地区防救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群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第二,有的学者把灾害的含义衍生,包括自然发生或认为产生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灾害性后果的所有事件与现象,尤其是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带来较大危害的,甚至是毁灭性危害的自然或社会事件。第三,是将生态与环境的危害包含在内,是指某一地区,由内部演化或外部作用所造成的,对人类生存、人身安全与社会财富构成严重危害,以致超过该地区承灾能力,进而丧失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自然-社会想象。本文采用张雨萍、张妙仙所编著的《环境灾害学》中对灾害所下的定义,即灾害是指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内,由地球内部演化、外部自然和人为作用所引起的,突发的或通过累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的,超过承灾能力的,致使当地的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丧失的自然-社会现象。①

环境问题在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环境的恶化表现在江河湖海、动植物等各方面,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关①张雨萍、张妙仙.环境灾害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第1页.于环境灾害的内涵而言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环境灾害是指自然环境中蕴藏的对其自身有威胁作用的某些因素发生变化,累积超过一定临界度,致使自然环境系统的功能结构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进而危及人类生存环境,导致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狭义的环境灾害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超越了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环境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违背了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致使自然环境的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以至于部分或全部失去其服务与人类的功能,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和环境破坏,甚至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并因此反作用于人类,造成人类生命财产严重损失的自然社会现象,它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本文更多的是涉及到狭义的环境灾害。

突发性的环境灾害对人们的正常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态有巨大危害,它本质上是人类行为带来的环境风险向现实危害的转化。②突发环境灾害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的事件,以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产生、衍生的环境灾害。突发环境灾害主要分为三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事件和核辐射事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河流水域、化学烟雾、海上泄露等事件,它具有影响长远并难以消除的特点。它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生命财产健康的损失,并且使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生物物种安全事件包括人类对生物物种的大量猎杀等行为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对生态和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核辐射污染更容易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最近的事例如2011年3月发生在日本的事件。

二 具体案例的分析之2003年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一)开县井喷事件经过、应对措施及影响危害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事故发生地点位于开县高桥镇晓阳村境内,井喷发生在罗家16号井。罗家16号井隶属于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在23日钻探过程中井底突然发生溢流,并迅速造成井喷失控,具体时间为21时55分。井喷发生之时,来势特别凶猛,失控的有毒气体在空气中迅速扩散,使受灾面积迅速扩大。② 廖建凯.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分担[J].行政与法 2008,(04)第22-25页.23日22:30分左右,钻井队在组织井控无效的情况下,开始组织撤离井口周围居民;22:45分,井队向高桥镇政府通报情况,并要求紧急疏散井口周围3-5千米的居民。23时左右,经四川、重庆安监部门的通报,重庆开县政府开始组织抢险救灾,至24日16时井口抢险套压成功,事态得到控制。信息 发布,救援措施,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24日上午,重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12•23”抢险指挥部,科学组织救灾和安置。首先,确定有毒气体的扩散方向和浓度状况,将处于危险范围内的群众全部转移。群众疏散分为四个方向,设置了十五个集中救助点,各救助点在医疗、后勤等方面组织力量全部到位。此次事件共转移6.5余万人,规模相当之大。其次,进行受灾群众的搜救和安置工作。组织搜救队对井口以及周围几公里范围内逐一排查,尽最大限度救出滞留群众。同时从各大医院抽调医务人员赶赴灾区救援,开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在井喷得到控制之后,有序组织灾民返乡。在27日控制井喷后,指挥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组织灾民返乡。整个过程按照先后顺序,第一步组织五公里以外的灾民返家,第二步组织事故重灾区灾民返家。最后,在灾民返家之后,工作重心开始放在稳定灾民情绪、进行灾后理赔等方面。在这次救灾抢险过程中,政府科学决策,有效组织,依靠人民的力量,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井喷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救灾抢险做了重要指示,对于事故原因,国务院进行了专门调查。经过国务院调查小组的努力,最终确认此次事件为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并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确定为以下七点:第一,有关人员对罗家16H 井的特高出气量估计不足;第二,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不成熟;第三,在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第四,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第五,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这些都是导致井喷的主要因素;第六,有关人员违章卸掉钻柱上的回压阀,是导致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第七,没有及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周围群众疏散不及时,导致大量人员中毒伤亡。除了这些直接原因,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影响范围。例如,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缺少想用的事故应急预案;开采之前没有对周围群众进行安全告知,没有让群众知道天然气的开采具有危险性;居民缺乏安全防范知识,没能

正确及时的选择逃生;决策失误等。

开县特大井喷事件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危害影响。事件造成9.3万人受灾,241人遇难,同时有大量人员和牲畜家禽等伤亡。井喷事件对当地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200万余元,更重要的是对灾区民众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创伤。此外,这是继“非典”事件之后又一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卫生事件。

(二)开县井喷事件的总结与反思

2003年12月的这次特大井喷事件留给我们的是惨痛的教训,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刻的总结与反思。

首先,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事故发生后生产职工和附近居民都是一种慌乱盲目地自逃行为,严重缺乏组织性。由于没有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有关部门没有进行对民众的安全教育和逃生技能培训。

其次,安全监督力度不到位。天然气开采属于高危高风险行业,在开采之前应当认真评估开采条件和选址要求,在这次事件中恰恰是这些没做到位。中石油公司并没有告知居民关于发生井喷的危害性,中石油在生产中所受到的监督是很缺乏的。生产操作者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进行作业,这种失职所导致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在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管理和监督的不到位。

第三,应急机制不健全。目前,就我国的整体情况而言,应急救援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薄弱。在此次事件中,石油公司和政府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致使在应急处理中显得力不从心,当地政府和生产者之间在前期缺乏有效的沟通,延误了救援时机,扩大了危害。

开县井喷事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我们以后的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有重要的警示和启示作用。第一,针对高危生产行业,我们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完善监督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安全同步。第二,做好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沟通及安全教育工作。企业在生产中要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及时向居民传达相关危险事项,使居民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应具备的安全知识和危险防范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第三,建立完善国家级特大事故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对于特大突发事件应完善国家、地方和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实行统一规范的应急救援。

三 突发环境灾害事件的应对思考

(一).更新观念,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灾害问题日益恶化的当今社会,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人类对待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长期以来,在人们所习惯的思维方式中一直把自然界视为征服的对象。如果我们还仍以对立的关系处理人和自然,必将危及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关系。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同自身的关系。人类以来自然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代表着人类的根本利益。破坏自然生态就意味着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要做到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③

(二).谋求经济一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高投入、环境大破坏、灾害事故频生为代价来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不可取的。因而,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降低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负面效应。首先,加强我国产权制度,尤其是主要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建设,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实现资源,尤其是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再次,调整经济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有市场潜力而又能节约资源与能源、可减少废弃物排放的产业领域。

(三).经济发展中必须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和减轻灾害问题,努力提高社会经济系统的承灾能力

灾害只有在致灾力源的作用超过作为承灾体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抗御能力时,才会发生。减灾实际上是限制和削弱灾害源,保护易损性的承灾体和提高其承载能力的过程。由于灾害的频繁和巨大的破坏力,目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人类的应付和驾驭能力还不能完全控制灾害源及其致灾介质,而通过对承灾体的保护,减少社会经济系统的易损性,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因而,人类社会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将减灾纳入到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减轻灾害问题做更多的工作,即在经济发展的投入当中应当计入用于减灾的支出,从而使减轻灾害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四).推动减灾工作的社会化、产业化 ③ 战友.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第49页.将减灾工作渗透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均应将减灾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灾系统计划,并纳入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总体计划,大力推行与完善减灾系统工程,发展减灾产业,使各个环节逐步走向产业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地方政府在灾害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要在保护公共利益、维持社会正常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④加强公众的防灾教育,使减灾成为一项社会公众事业,使公众在生产与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有减灾的意识和责任,提高全社会合理利用资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防灾抗灾的技术水平,懂得在危急时刻采取相应的自救行动抗御灾害;提高全民对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张雨萍、张妙仙.环境灾害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战友.环境保护学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梁茂春.灾害社会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4.陈新,张华东,陈荣光,贾庆良.开县特大井喷事件及严重后果成因与反思[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5.张华东,陈新,潘仲刚,贾庆良.开县特大井喷事灾害损失及社会影响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6.张华东,陈新,徐少华.开县特大天然气井喷事件对灾区环境影响评估[J].现代预防医.2007,34,9.7.陈安,赵燕.我国应急管理的进展与趋势[J].安全.2007,03.8.徐继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责任研究[J].探索.2003,03.④ 参见秦启文、李天安.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新华出版社.

第四篇: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孟连县2010及“十一五”期间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

为有效处理我县境内发生的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孟连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孟连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处理工作。现将2010以及“十一五”期间突发性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孟连县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冻害等。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对我县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主要有旱灾、洪灾、冰雹等几种类型,影响面广、危害较大的有六次:

(一)2010年10月份以来,孟连县旱情持续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收到严重影响。全县受灾面积48.38万亩,成灾面积20.93万亩,绝收面积4.3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受灾面积1.56万亩,成灾1.26万亩,绝收1.11万亩,经济作物受灾44.95万亩,成灾17.86万亩,绝收3.01万亩,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354万元。

(二)2006年10月7日—10日,孟连县境内普降大雨、局部大暴雨,娜允镇(县城)、景信乡、芒信镇、富岩乡、勐马镇、公信乡降雨量累计分别达276.6毫米、325毫米、145.4毫米、169毫米、190.6毫米、112毫米,尤其是娜允镇(县城)三天时间内降雨量为全市最 1 多,是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72小时降雨量最大值,造成了50年一遇的暴雨洪涝灾害。境内南垒河、南碾河河水暴涨,6个乡镇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尤其是娜允坝、景信坝受灾最为严重。洪灾造成泥石流严重,人员被卷走或围困,农田(地)、鱼塘被淹没或冲毁,农作物被掩埋,民房被损毁,粮食和家禽被冲走,山区旱稻、玉米、甘蔗大面积倒伏,部分山地被雨水冲刷、塌方,已成熟的玉米、旱稻因不能及时收获,造成发芽、霉烂,使我县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2077万元。

(三)2007年6月3日,宁洱县遭受6.3级地震,我县境内震感强烈,县境内农田、沟渠、房屋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712万元。

(四)2007年8月25日,孟连县境内普降暴雨,其中勐马镇降雨量高达116.5毫米,致使粮食作物、道路、电力设施以及水利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450万元。

(五)2008年8月9日,孟连全县范围出现大雨、暴雨强降雨天气过程,其中勐马镇和公信乡降雨量分别达到92毫米和163.5毫米。致使部分民房、农作物、经济作物、交通和水利等公共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17.1万元。

(六)2008年8月16日-18日,全县范围内出现大雨、暴雨强降雨天气过程,致使全县部分农作物、经济作物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50万元。

二、应对工作

(一)组织领导

孟连县农业自然灾害由孟连县农业局负责应急处臵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种子站、植保站及各乡(镇)农业工作站站长为成员的孟连县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具体承担日常工作。

(二)预案编制

孟连县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由县农业局负责,并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批准后公布实施。

(三)应急队伍建设。

孟连县农业局成立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随时听候县处臵突发性自然灾害领导小组调遣,开展应急调查和抢险工作。

(三)资金投入

为保证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防治,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工作专项经费。如遇突发事件,相应安排救灾、抗灾、减灾经费。

(四)物资保障

由于重大病虫草鼠害和低温冻害、洪涝灾害具有爆发性和突发性等特点,根据病虫草鼠预测预报,结合本地气候条件,及时主动与农资部门沟通,做好常用药物、器械的调运贮备工作,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为抗灾救灾服务。县种子公司在做好备荒种子贮备的同时,一旦灾害发生后,及时组织相应的农作物良种,确保改种补种需求。

(五)监测预警预报

预警信息包括县气象局的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预警信息,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网络信息及病虫草鼠情报,各乡(镇)农业重大灾害发生情况的传真、报告等。采集内容包括农业灾害灾种、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结果、发生流行趋势、发生危害面积、损失程度和防治措施等。灾害发生后,由县农业局于第一时间向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六)应急防范处臵

自然灾害发生后,农业局在接到灾情报告的同时,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应急调查,判定自然灾害级别及诱发因素,灾害规模等,提出应急处臵措施,并按灾害规模逐级上报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

(七)调查处理、恢复重建和科普宣传

自然灾害发生后,县农业局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调查,掌握灾情的类型、规模、威胁范围和人数等,向受灾群众积极宣传抗旱科普知识,同时上报县人民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财政补助经费,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八)临灾和灾后的应急措施

根据我县重大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一旦发生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前兆或灾害发生时,主要采取的措施为:报告县政府请求立即做出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实施应急预案;办公室迅速组织力量赴现场进行调查,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发展趋势,为领导小组和县政府决策提供准确情报;根据受灾程度制定救灾、减灾措施,并 帮助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报请县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组织生产自救,减轻灾害损失。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毁坏,排灌不畅,易受涝灾。二是群众对自然灾害自主防范意识不够强,主要依赖政府防灾,且防灾知识掌握不多,造成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不知道如何应急处臵、开展自救,而是等待政府求助,没有真正达到全民防灾的工作局面。三是信息传输机制不健全,一些灾情信息不能及时的到达老百姓的手里。四是自然灾害多发生在雷雨期间、往往会发生道路、通讯设施中断,造成信息反馈滞后,应急指挥、救援人员和物资无法及时到位。五是农业保险覆盖面小,救灾资金缺乏。

三、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意识,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更加重视防灾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应对和防抗,更加有力地落实责任。对每一次洪灾、旱灾要根据气象情况,结合风情、水情、雨情,从最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力考虑防灾工作决策和部署,把各项防范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些、更严密些。坚持科学防灾,依法防灾,立足于早计划、早准备、早行动,更好地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进一步完善防灾工作预案,把防御自然灾害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把防灾预案做得更严密,重点更突出,措施更有力,确保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进一步创新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 信、手机信息等媒体及流动宣传、发放传单建立信息传输平台,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宣传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知识。

(三)进一步落实防灾责任制,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的责任制。严格工作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县、乡镇、村(居)委会领导三位一体的捆绑联防责任制和责任公示制。特别要针对以往有些村发动不到位的问题,今后要采取积极有力措施,把责任落实到村(居)一级,把村居干部、党员群众的作用发挥出来。

(四)进一步加大农田基本设施恢复和建设力度。分田到户以来,由于村民过渡开荒种地,对基本农田和农业生产基本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毁坏。排灌不畅,从而导至某些地方受灾严重,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农田基本设施的恢复和建设力度。

(五)加大农业生产保险的覆盖面。建立财政专项救灾支农资金账户。

四、典型案例分析

去冬今春以来,孟连县旱情持续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收到严重影响。全县受灾面积48.38万亩,成灾面积20.93万亩,绝收面积4.3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受灾面积1.56万亩,成灾1.26万亩,绝收1.11万亩,经济作物受灾44.95万亩,成灾17.86万亩,绝收3.01万亩,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354万元。面对旱情,孟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协调配合,农业部门积极应对,全力以赴抗大旱、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

(一)以目标责任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灾情发生后,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各部门积极加大抗旱资金投入力度,共计安排农业抗旱保春耕资金368万元。为确保2010年全县各项工作目标责任落实,5月17日,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农、林、水、牧目标责任书签订会议,县人民政府分别与6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孟连县2010年农业、林业、水务、畜牧工作目标责任书》,将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农业部门积极应对,先后两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为抗旱灾区捐款共计7270元,制定了《孟连县农业局抗旱保春耕(Ⅱ级)应急预案》,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抗旱保春耕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精心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抗旱救灾科技措施,确保抗旱促春耕工作有序开展。

(二)多措并举抗旱魔,千方百计保民生。

为确保抗旱保春耕工作,县农业局全体干部职工紧急动员,抽调科技骨干组成抗旱工作组深入各个乡(镇)春耕生产第一线调查灾情,为灾区群众提供各项技术服务,指导和帮助群众做好抗旱播种、抗旱栽插,查苗补苗和防治病虫害工作,力保“小春损失大春补”。

1.加快中低产田改造进程,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全县有耕地57.24万亩,其中13.48万亩属于中低产田地,土壤肥力质量差、排灌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基本处于“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状态,极大地制约着全县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县农田建设保护站针对县域内渠路不配套、渠道质量差、作物灌溉不便易、多旱等一系列农田基础建设薄弱的实际,精心制定改造方案,进行高规格、集中连片规划建设,共完成农田建设1.4501万亩,建成坡改梯 地0.32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0.6346万亩,农艺措施0.4955万亩,建成田间排灌沟3条,总长16.511千米,建成田间机耕路21条9.405千米。经过改造,全县农田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有效增强了全县农业抗旱减灾能力。

2.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县农业局积极组织科技骨干加强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农业试验、示范推广项目,有效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旱情发生时,正值小春播种关键时期,农业局结合旱情及时调整种植结构,积极组织科技骨干,利用县域热区土地资源,扩大旱作种植面积,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缓解了灾情。

3.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利用世行项目、新型农民教育等项目深入村(组)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群众开展各种农业科技和农资使用技术现场培训和指导。共开展科技培训8期,培训农科人员300余人;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发放农业科技宣传单2000余份。

4.农业损失劳务补。为实现“农业损失劳务补”,确保大灾之年农民持续增收,县农业局认真研究部署,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筹措、整合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共计46万元,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共开展培训25期2186人,成功举办现场招聘会2场,转移农村劳动力2278人,实现劳务收入1733.6万元。

5.加强农机培训,利用农业机械化提高抗旱能力。农机局积极组织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培训,组织拖拉机驾驶员培训8期,375人。开展大小拖拉机手培训50人、微耕机操作手100人、联合收割机手30人,检验拖拉机2398台,有效促进了全县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同时,累计投入农机抗旱车辆15车次、农机技术人员70人次,投入抗旱操作手2434人次、抗旱农机具1426台套,农机具备耕面积22666亩,投入抗旱排灌机械492台次,抽水浇灌5112亩次,有效推动了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农业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报告(精选)

农业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报告

**县农业局

2010年是我县农业生产多灾多难的一年,早稻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烂秧天气及五月低温不发,严重影响了早稻产量,推迟了早稻生育期,晚稻又遭遇了9月下旬到10月初连续12天低温阴雨及10月25前降温天气影响,造成晚稻大面积死亡及减产。今年我县水稻病虫发生属中等偏重发生年,早稻为中等发生,晚稻为中等偏重发生。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生物灾害防控工作十分重视。在县政府及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全县农业生物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一、生物灾害基本情况

主要病虫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二化螟、稻水象甲、粘虫。病虫草鼠发生总面积261.09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79.9万亩次、虫害发生158.69万亩次、农田草害发生21万亩次、农田鼠害发生1.5万亩次。全县病虫草鼠防治面积534.47亩,挽回稻谷损失15.8204万吨,生物农业灾害防治损失率在3%以下。

检疫性稻水象甲在桥驿、茶亭、丁字、黄金等4个乡镇发生,发生面积9.1万亩,其中稻田发生面积6.5万亩,公共地发生面积2.6万亩,平均百蔸有稻水象甲成虫5.9只,1 最高18只/百蔸,严重丘块危害蔸100%,危害株率31%。今年粘虫在我县早稻局部地方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4万亩,严重田平均百蔸有粘虫

条。

水稻病害黑条矮缩病在我县各地不同程度发生,以桥驿、茶亭、黄金、丁字、乌山等乡镇发生较重,全年发生面积为2.4万亩,比去年减少2.2万亩,减少47.8%,损失产量168吨,比去年减少损失132万吨,减少44%。

二、生物防控典型案例

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去年在我县大发生的情况,今年加大了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宣传及防控力度,年初即制定了《**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实施方案》,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新传入我县的情况,广大农技人员及农民对防治和危害损失认识不够,今年加强培训及宣传普及工作,分乡镇共举办培训班14期次,发放技术手册9000份,印发技术资料12万份,在防治上根据防控实施方案,今年重点抓好了“治虱防矮”工作,从浸种、拌种抓好,每次病虫防治战役均对飞虱进行了兼治,从今年的防控效果来看,通过品种选择、防治飞虱等各种行之有效的防控手段,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面积及危害损失程度均大大轻于去年。

三、生物灾害防控措施

(一)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推广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目的是解决在防治农业有害 生物过程中防效低、用药量大、环境污染重等问题。今年县人民政府于2月26日印发了《**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并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工作目标考核,同时成立了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局、农机局、财政局和相关乡镇人民政府为成员的**县专业化防治领导小组,全面协调、督促专业化防治工作,通过各种会议宣传发动,使县乡两级加深了对生物灾害防控工作的认识。

(二)及时监测普查,掌握生物灾害发生区域 县植保站严格按照测报调查要求搞好农作物病虫调查工作,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加强大面积普查工作,在病虫发生关键时期组织人员下到各乡镇进行大面积病虫普查及时性防治指导工作,共组织技术人员下到乡镇普查15次,特别对桥驿、茶亭、白若、乌山、靖港等乡镇全面进行稻水象甲普查工作及蝗虫、粘虫、黑条矮缩病普查工作,为有针对性指导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及时处理突发性事件

突发性生物灾害发生后,县农业局组成3个技术组开赴各乡镇进行技术指导,汇同各乡镇农技站一起搞好病虫调查,摸清蝗虫、粘虫、黑条矮缩病等病虫发生情况,因地制宜搞好生物灾害防控工作。农业局共派遣专业技术人员65人次,下到各乡镇进行现场指导工作。

四、建议

(一)加强对生物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的支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生物灾害发生频繁,对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承担全县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的县植保站,正通过建设农作物生物灾害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努力提高自身监测能力,为了更好发挥监测与预警中心作用,减少生物灾害造成的损失,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支持,提供必要的资金支助。

(二)认识要深入、宣传力度要加强,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生物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共防灾减灾意识,二是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会议、宣传车、公告、病虫情报、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真正做到高度重视,使农业生产损失减到最低点。

各地可根据省、市、县防控工作方案,分村组召开宣传动员会,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防控工作。同时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角度出发,各级政府要做好宣传、告诫农民病虫害防治是要以农民为主体,农民要按农业技术部门要求进行防治。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投保,建立农业保险长效机制。

(三)切实依法办事,加强法律保障

2006年12月1日实施的《**省植物保护条例》,标志着**植物保护工作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一方面,大量化学农药的 不合理施用,造成农药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基层植保服务队伍不稳定,植保设施落后,技术措施难落实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如何依法规范植物保护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农业生物灾害十分必要紧迫。

二O一0年十二月十日

自然灾害及应对课题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