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小学班级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编辑:岁月静好 识别码:20-809641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4 12:22: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班级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实施方案

鸡东县第四小学 任慧敏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整体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我校力求通过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探索一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二)基于本校办学理念下的特色班级文化追求

我校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了我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小学班级: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实现梦想的乐园,是他们个性的发源地,也是孩子们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二)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为班级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凝结起来的共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三)特色班级文化:所谓特色班级,具体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夺之不走、移之不像”的班级特性和优势。其内涵主要体现在:1独特的指导思

想;2独特的知识切入点;3独特的文化视角;4独特的文化载体;5独特的感染途径;6独特的感悟方式;7独特的情感体验;8独特的行动实践;9独特的管理手段;10独特的评价制度。班级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点、落脚点,是一个班级独特的发展风貌。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从而培育学生自觉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班级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集体,形成有独特性和优异性的班级文化。

3.年段层面:通过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年段文化。

4.学校层面:通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形成德育特色,推进学校自觉文化生成,促进学校文化底蕴的积淀。

(二)研究意义

(1)导向性。班级文化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班集体的行为,而且引导着班级发展的方向。

(2)驱动性。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形成催人向上的心理氛围,成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驱动力。

(3)规范性。班级文化代表大多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正确的行为具有规范效应,起着调控作用,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

(4)渗透性。班级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灌输,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情景中,在影响方式上就具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5)凝聚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像一块磁铁,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受到鞭策和鼓舞,强化道德认同感,增大集体组织的强度。(6)激励性。班级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无疑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措施

1、基本内容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班级名称、口号、标志的确定;教室的图书角、黑板报、班级活动展示栏等布置和使用,在这些感性认识

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由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班级成员精细分工,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精细化管理模式,形成民主的、有效的、便于实施的特色制度文化。

(3.0班级思想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4.)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探索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实验措施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正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对学生施加影响,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计划以“五创设”为具体措施,即:

1.营造独特班级文化氛围,创设班级物质文化。2.逐步形成个性化规章制度,创设班级制度文化。

3.以班级特色名称、口号、标志等为载体,创设班级精神文化。

4.以国旗下的德育课堂为契机,创设富有时代性、实效性的班级德育课程文化。

5.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创设独具一格的班级活动文化。

五、本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1、实验步骤

1、实验步骤 2015、11———2016、07 准备阶段

1.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广泛阅读,结合实验要求进行专题培训,明确班级特色文化的定义。

2.调查分析:对学校目前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调查分析。

3.规划课题: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制定并论证实验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2016、09———2018、01 实施阶段

按照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实验的活动组织,资料整理,数据收集与处理等工作。、03———2018、07 总结阶段

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编印论文集、案例集、图片集。

2、实验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法的过程中,辅以实验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及文献资料法等。

六、实验保证条件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近期成果——全面总结我校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开展独特性的各类班级活动,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2.中期成果——搜集有关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资料,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探索出具有特色的活动模式;

3.远期成果——以活动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载体,形成良好育人环境,形成师生实验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编印图片集、论文集、案例集等。

第二篇:小学班级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安塞县第二小学课题组李渊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整体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我校力求通过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探索一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二)基于本校办学理念下的特色班级文化追求

我校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了我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课题的界定

(一)小学班级: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实现梦想的乐园,是他们个性的发源地,也是孩子们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二)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为班级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凝结起来的共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三)特色班级文化:所谓特色班级,具体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夺之不走、移之不像”的班级特性和优势。其内涵主要体现在:1独特的指导思想;2独特的知识切入点;3独特的文化视角;4独特的文化载体;5独特的感染

途径;6独特的感悟方式;7独特的情感体验;8独特的行动实践;9独特的管理手段;10独特的评价制度。班级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点、落脚点,是一个班级独特的发展风貌。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

(一)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从而培育学生自觉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班级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集体,形成有独特性和优异性的班级文化。

3.年段层面:通过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年段文化。

4.学校层面:通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形成德育特色,推进学校自觉文化生成,促进学校文化底蕴的积淀。

(二)研究意义

(1)导向性。班级文化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班集体的行为,而且引导着班级发展的方向。

(2)驱动性。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形成催人向上的心理氛围,成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驱动力。

(3)规范性。班级文化代表大多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正确的行为具有规范效应,起着调控作用,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

(4)渗透性。班级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灌输,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情景中,在影响方式上就具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5)凝聚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像一块磁铁,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受到鞭策和鼓舞,强化道德认同感,增大集体组织的强度。

(6)激励性。班级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无疑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班级名称、口号、标志的确定;教室的图书角、黑板报、班级活动展示栏等布置和使用,在这些感性认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由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班

级成员精细分工,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精细化管理模式,形成民主的、有效的、便于实施的特色制度文化。

3.班级思想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4.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探索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法的过程中,辅以实验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及文献资料法等。

(二)具体措施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正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对学生施加影响,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计划以“五创设”为具体措施,即:

1.营造独特班级文化氛围,创设班级物质文化。

2.逐步形成个性化规章制度,创设班级制度文化。

3.以班级特色名称、口号、标志等为载体,创设班级精神文化。

4.以国旗下的德育课堂为契机,创设富有时代性、实效性的班级德育课程文化。

5.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创设独具一格的班级活动文化。

六、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度:

(一)理论研究:(2013年9月—11月)

1.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广泛阅读,结合实验要求进行专题培训,明确班级特色文化的定义。

2.调查分析:对学校目前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调查分析。

3.规划课题: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制定并论证实验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2月)

按照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实验的活动组织,资料整理,数据收集与处理等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5年1月—9月)

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编印论文集、案例集、图片集。

七、课题预期成果

1.近期成果——全面总结我校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开展独特性的各类班级活动,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2.中期成果——搜集有关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资料,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探索出具有特色的活动模式;

3.远期成果——以活动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载体,形成良好育人环境,形成师生实验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编印图片集、论文集、案例集等。

第三篇: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小文档网推荐)

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育才学校课题组李燕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整体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我校力求通过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探索一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二)基于本校办学理念下的特色班级文化追求

我校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了我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课题的界定

(一)小学班级: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实现梦想的乐园,是他们个性的发源地,也是孩子们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二)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为班级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凝结起来的共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三)特色班级文化:所谓特色班级,具体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夺之不走、移之不像”的班级特性和优势。其内涵主要体现在:1独特的指导思想;2独特的知识切入点;3独特的文化视角;4独特的文化载体;5独特的感染途径;6独特的感悟方式;7独特的情感体验;8独特的行动实践;9独特的管理手段;10独特的评价制度。班级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点、落脚点,是一个班级独特的发展风貌。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

(一)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从而培育学生自觉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班级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集体,形成有独特性和优异性的班级文化。

3.年段层面:通过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年段文化。

4.学校层面:通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形成德育特色,推进学校自觉文化生成,促进学校文化底蕴的积淀。

(二)研究意义

(1)导向性。班级文化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班集体的行为,而且引导着班级发展的方向。

(2)驱动性。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形成催人向上的心理氛围,成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驱动力。

(3)规范性。班级文化代表大多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正确的行为具有规范效应,起着调控作用,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

(4)渗透性。班级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灌输,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情景中,在影响方式上就具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5)凝聚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像一块磁铁,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受到鞭策和鼓舞,强化道德认同感,增大集体组织的强度。

(6)激励性。班级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无疑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班级名称、口号、标志的确定;教室的图书角、黑板报、班级活动展示栏等布置和使用,在这些感性认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由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班级成员精细分工,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精细化管理模式,形成民主的、有效的、便于实施的特色制度文化。

3.班级思想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4.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探索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法的过程中,辅以实验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及文献资料法等。

(二)具体措施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正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对学生施加影响,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计划以“五创设”为具体措施,即:

1.营造独特班级文化氛围,创设班级物质文化。2.逐步形成个性化规章制度,创设班级制度文化。

3.以班级特色名称、口号、标志等为载体,创设班级精神文化。4.以国旗下的德育课堂为契机,创设富有时代性、实效性的班级德育课程文化。

5.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创设独具一格的班级活动文化。

六、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度:

(一)理论研究:(2016年11月—12月)

1.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广泛阅读,结合实验要求进行专题培训,明确班级特色文化的定义。

2.调查分析:对学校目前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调查分析。3.规划课题: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制定并论证实验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7年7月)

按照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实验的活动组织,资料整理,数据收集与处理等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7年8月—10月)

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编印论文集、案例集、图片集。

七、课题分工: 魏慧玲、李燕:

1.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广泛阅读,结合实验要求进行专题培训,明确班级特色文化的定义。

2.调查分析:对学校目前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调查分析。3.规划课题: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制定并论证实验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李文凯、马晓萍、周学杰、邓举涛:按照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实验的活动组织,资料整理,数据收集与处理等工作。李燕、李文凯: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编印论文集、案例集、图片集。

八、课题预期成果

1.近期成果——全面总结我校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开展独特性的各类班级活动,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2.中期成果——搜集有关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资料,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探索出具有特色的活动模式;

3.远期成果——以活动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载体,形成良好育人环境,形成师生实验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编印图片集、论文集、案例集等。

第四篇: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

农村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学校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和实践,成效显著。然而,相当部分学校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程度严重的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班级文化意识淡薄、认识片面。这里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因素。不少农村家长对学校教育作用缺乏全面认识,往往只关心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而忽视甚至漠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这就造成教师在进行一些班级文化建设时,学生得不到家长积极、有利的支持和指导。一些教师由于对班级文化内涵缺少系统的认识,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班级学风”的塑造上,导致了班级文化的滞后。

2、班级文化个性的缺失。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发展。个性,是不断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可是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教师起指导作用,教师的个性间接或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必然会带领出一班具有创造力或创造意识的学生。我校一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缺乏活力,导致教师在教育中慢慢失去个性,失去个性的教师所带领的班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失去了特色。班级文化个性的缺失,直接影响着班级里的学生。或许,这也是其他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同样遇到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3、学校、家庭、社会没有形成合力

农村小学有5成学生家长长年不在家(主要是外出打工),有7成家长很少过问孩子成长情况,几乎所有家长都没有文化活动指导的意识。社会更是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这样一来,需要家长、社会参与的班级活动没有办法开展,教师的工作很容易变成一个人的孤军奋战

4、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在当今农村,家长大多把考上大学当成孩子唯一的出路。因此,一个学校的升学率如何,就成了家长、社会对学校和老师唯一的评价标准。大环境影响下,不少农村小学把提高升学率当成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甚至是唯一追求,班级文化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余时间全被文化课的学习占领,老师无暇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

5、经济条件的限制

文化应在活动中循序而形,但是农村小学经费紧张,不少班级活动无法开展,学生的课余生活只有在单调乏味中度过。能够开展的活动,项目单调,内容贫乏,覆盖面窄,难以激起学生的热情,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资金、师资及自身局限等多方面的原因,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或者是片空白,或者只是一个低级的雏形,更谈不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进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研究,让班级充满活力,形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温馨的家园,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健康成长。我们深信,只要各班主任和学生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特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会构建出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的班级特色文化,以此为载体的学校教育一定会扎扎实实、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只要各班班主任和学生根据各班具体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特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一定会构建出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的班级文化,以此为载体的班级德育一定会各具特色、丰富多彩、扎扎实实。所以说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是必要的,是急需的,也是可行的。

二、课题的界定

班级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实现梦想的乐园,是学生个性的发源地,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集体利用和创设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关系等来熏陶和培育集体成员创造性人格的一系列影响活动,它是班集体成员在多种文化相互作用、发展过程中,创造一种比较稳定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过程。

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将目前无序的、自然的、显性的班级文化现象,物化为有目标的、有规范的、体现自主性的班级发展的主题思想,带领班级建设进而升华班级发展的主导精神,并形成具有鲜明的班级发展的个性特征,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通过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力求在构建班级物质文化方面追求高品位,在构建班级行为文化方面讲究巧安排,在构建班级制度文化方面采用新方法,努力探索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规律、形式和方向。让班级充满活力,形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温馨的家,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健康成长。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各种班级教育环境资源,在学校政教处和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形成以“特色”为中心,建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班级文化。

总之,课题组提出的所谓农村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关注班级环境、制度、观念、行为的生成,关注学生与班级文化中的生活与成长,关注教师在班级中的工作和职业幸福,关注班级群体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和谐关系。

三、理论依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促进素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班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班级社会学理论。现代学校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的,班级社会学将班级作为一个社会体系去考察研究的一门科学。

3、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整体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合金”,其中环境影响和制约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水平。

4、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通过儿童的思 3 想和双手布臵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四、研究目标

探索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建设“人文班级”、“文明班级”,把我校建成冷水江市一流的具有乡村特色班级文化的农村小学。

五、研究的内容

1、农村小学特色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研究。

2、农村小学特色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研究。

3、农村小学特色班级合作文化建设的研究。

4、农村小学特色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研究。

5、农村小学特色班级组织文化建设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班级文化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在计划实施的再调查,又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真实具体的材料,便于评估研究成果。

2、行动研究法。通过对“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新课程新理念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并在实施计划中不断改进研究工作。

3、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摸索新课程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并恰当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七、研究措施

(一)、优化班级环境,使其富有美感、教育意义

1、整体规划好班级

让学生用多种形式去描绘自己美丽的班级;组织班级或班级一角最佳设计方案大赛等,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去欣赏,去爱护自己的班级;提高学校班级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热爱班级的情感。

2、创设生动活泼的班级环境

班风自行设计,体现各自的主题和风格。根据本班的特色活动主题,设臵一系列专栏,摆放自己培育的花卉,开辟图书角,张贴名书名画,甚至允许学生在墙上画上自己的创意画等等,使各班形成独特的人文氛围,使每一个专栏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课题和园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

(二)、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增进校园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成才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在班级活动中逐渐形成健康的班级舆论,集体荣誉感,构建起特色的班级文化。

(三)、创造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促进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开展 校园文化中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一要靠学校领导决策,构建整体框架,提供适当的条件;二要靠老师的精心安排布臵、指导;三要靠学生动脑动手,完善内容。可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而在这三者当中,校长是学校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焦点和核心,必须正确掌握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处理好自己与助手、部门与部门间的工作关系,通过完善自身形象、选贤任能、公正奖罚等方法和途径,对下属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体贴,积极创造与教师对话、沟通、理解的机会,营造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氛围。

该课题是基于我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目的是想证实我们拟定的措施能否解决我们存在的问题;围绕课题,我们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和主攻方向,让研究教师都知道我们要做些什么,该如何去做;围绕课题的目标,我们预定达标措施,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措施的有效性、科学性;最后,我们要全面审视实验的过程,反馈实验效果,统计分析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变化,总结研究的成果,运用和推广。

八、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和方案,作好课题申报工作。

2、构建文化阵地:广播站,记者站,校刊等,做好师生的宣传、动员和培训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2年4月)

1、全面实施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实施过程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并形成一定的特色和模式。

2、建立健全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逐步形成科学的制度体系;广泛开展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3、搜集、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内容,开发隐性的班级文化,培育班级精神。

4、形成课题阶段总结。

(三)总结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

1、以班为单位,收集、整理课题的过程性研究资料,组织教师撰写研究性论文。

2、整理课题核心成果资料,撰写课题结题实验报告,编写论文集。

3、作好结题申报,迎接课题的验收、评估。

(四)成果推广和应用阶段(2012年7月-2013年6月)

1、在校内全面推广。

2、进行跟踪调查,修改、完善研究成果。

3、在条件成熟时申报上一级课题,进行深化研究。

九、组织管理

(一)、课题领导小组

顾 问:肖万利(冷水江市铎山中心学校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杨笃利(冷水江市教科所教研员 中学高级教师)

刘杰峰(冷水江市教科所教研员 中学高级教师)组 长:万山红(冷水江市铎山中心小学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副组长:谢小明(冷水江市铎山中心学校辅导专干兼督导员中学高级教师)

廖远峰(冷水江市铎山中心小学副校长 小学高级教师)组 员:谢瑞莲(冷水江市铎山中心小学副校长 小学高级教师)

谢永长(冷水江市铎山中心小学副校长 小学高级教师)

谢新建(冷水江市铎山中心小学政教主任 小学高级教师)

吴陆辉(冷水江市铎山中心小学副政教主任 小学高级教师)

阳 朋(冷水江市铎山中心学校大队总辅导员 小学高级教师)

(二)、课题研究人员: 主持人 :阳 朋

研究人员:万山红 谢小明 廖远峰 谢瑞莲 谢永长 谢新建 吴陆辉

李 文 苏继良 各班班主任

十、经费保障

课题研究在两年半内结题,学校从公用经费中分期拨款5000元,共二万伍千元研究经费,确保课题开题后各项工作的落实。

十一、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教育学》.

《班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谌启标,王晞等.《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2007)[M].福建教育出版社 戴联荣,薛晓阳.《小学班级文化建设》(1999)[M].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冷水江市铎山中心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组

2011年4月

第五篇:班级文化建设特色材料

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本学期,为进一步加强我班文化建设,逐步营造具有我校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营造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我班结合少先队活动计划,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选活动。通过活动,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乐于助人蔚然成风。

二、活动主题: 彰显艺术个性

炫1.6风采

三、总体目标:

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有个性的家。

四、具体内容: 班级静态文化氛围布置活动

1.布置好四个“角”

①“手工制作角”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更美的奇迹; ②卫生角”有序整洁,告诉学生我们的教室整洁、干净; ③“图书角”告诉学生班级有个小书库,这里有最新的读物和你见面,和朋友们去交流;

④“绿化角”告诉你我们正在茁壮成长„„

让教室的文化色彩尽可能丰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到独特的浸染作用。

2.办好一个“评比台”,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3.规范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必须统一张贴在班级工作一栏表内)

4.班内墙壁张贴物需具有教育意义。班级动态文化教育活动

(1)有班委会,实行民主管理,并能定期召开小干部例会;(2)每周三下午班队会课要设计有班级文化特色的主题班队会;(3)选一种课间活动游戏。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艺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形成一个册子累积:

1.“班级成长故事”包括“班级轶事”、“班主任心得”、“文化建设心得”、“ 闪光的一角”、2.“精彩瞬间”照片系列包括“个性的一角”、“阳光课间”、“读书使我成长”、“特色班队会”,记录班级、学生成长的足迹,最终形成班级文化记录。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开展了能工巧匠主题班队会

(1)班队会上,同学们开动脑筋,讨论交流,大胆构思,查找资料欣赏布贴画,积极筹备布贴画所要用材料,大家讨论热烈!(2)利用班队会,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剪、裁、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幅幅美丽的作品。

(3)在班级内由班级干部组成的评审小组,评审出一二三等奖。(4)将评出的优秀作品布置在班级的园地里。第二阶段:开展歌舞比赛

(1)课余时间学生自己组织训练,以小组为单位,自行练习并编排合唱、舞蹈。

(2)利用班队会时间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成员自己编排的节目(3)在大队会中展示各组的精彩节目。第三阶段:开展班歌、班操的推广活动

(1)每个同学自己编写歌词,班操大家评选出优秀的作品。(2)利用班队会时间由文艺委员想班级的同学推广。

六、汇报演出并进行总结。

一年级六班

朱文慧

榆林市第十五小学

2014年9月

小学班级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