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四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四
http://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产业集中度,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2_-202_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在规模经济行业促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加快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资源配置更富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重大任务。
一、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是一个国家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运行效率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各行业、各领域积极开展合并、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债务重组等多种形式的企业兼并重组,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稳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国内企业境外并购开始起步,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但也应当注意到,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兼顾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率的市场结构还没有形成,一个突出方面就是钢铁、汽车、有色等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一些行业企业发展还存在“散、乱、差”现象,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弱。尽管在美国财富杂志500大企业排名中,我国上榜企业越来越多(202_年内地企业达到44家,含港台共54家),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还不强。在202_年世界机械500强的前100位企业中,中国仅有5家上榜,远远低于日本的28家、美国的22家。我国有近500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但是营业额仅为美国高通公司的二分之一。
发展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活动主体。不仅一国国民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依赖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主要体现为企业间的竞争,特别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目前,大型跨国公司、企业集团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角,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掌握并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为本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甚至可以说,一个经济大国如果没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只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和低附加值产品来获得国际市场的话,永远不可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强国。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继续为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秩序和基础设施,为我国企业做强做大提供政策支持,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二、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企业兼并重组工作。202_年8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对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列专节对引导企业兼并重组进行了阐述。《规划》将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提出要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一)基本原则 一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不断完善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自愿、自主参与兼并重组。
二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引导企业依法合规地进行兼并重组,规范行政行为,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坚持促进市场有效竞争。既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又要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提高市场竞争效率。
四是坚持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妥善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资产债务处置、职工安置等问题,合理维护债权人、债务人以及企业职工等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规划》提出,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机械、电子信息、电解铝、稀土、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引导兼并重组企业管理创新,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在《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中,钢铁行业前10名的集中度由202_年的48.6提高到202_年的60%,汽车前10名的集中度由202_年的82.2%提高到202_年的90%以上,船舶行业前10名由202_年的48.9%提高到70%以上。同时,在《规划》确定的发展导向中,也提出了相关的目标。如,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到202_年,铜、铝、铅、锌前10家企业产业集中度分别达到90%、90%、60%、60%;前10家水泥企业、平板玻璃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比重分别达到35%、75%以上;力争使稀有金属高技术产品销售比率达到40%以上,稀土、钨、锡、锑、钼等稀有金属工业前5家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等。
(三)政策措施
一是着力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性障碍。目前,由于地区、行业利益等问题和矛盾尚未有效解决,我国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障碍。“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清理限制跨地区兼并重组的不合理规定,要创新工作思路,加强政策研究,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地区间利益共享机制,协调解决跨地区、跨所有制企业兼并重组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是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企业兼并重组涉及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首先,要认真抓好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及时跟踪政策实施效果。其次,要整合资源和手段,把企业兼并重组与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移、重大专项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打好政策组合拳。第三,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体系。同时也要引导各地积极创造条件,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细则,完善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三是改进管理和服务。首先,要加强和完善对重大企业兼并重组交易的管理,使企业兼并重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第二,要探索建立促进境内外并购活动的公共服务平台,拓宽企业兼并重组信息交流渠道。最后,要建立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三、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规划》提出,要通过壮大主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经营、专业服务、系统集成、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做强做大企业的主体是企业自身,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竞争力。
一是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水平的根本保证。要规范公司运作机制,保护投资者及其相关利益者的权益。要理顺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完善义务责任制度,优化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提高董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制定和完善有关的监督制度或条例,优化监事会的成员结构,提高监事成员的素质。完善经理聘任制,切实保证经理行使法定的权利,其利益要同企业的经营效果挂钩。
二是加强基础管理,推动管理创新。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础管理体系,在设备、工艺、操作、计量、原料、现场、财务、成本管理等方面夯实管理基础,改善生产秩序和作业环境、优化现场管理,高度重视节能降耗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企业创新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深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重视对国外企业管理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探索适合国情和企业自身情况的管理创新成果。更加重视并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各个经营环节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再造,进一步增强内外部资源的综合集成能力。
三是提高跨国经营水平。国际化是大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培养全球化战略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熟悉WTO规则和国际市场惯例,善于应对贸易纠纷和国际市场波动。完善海外风险保障机制,建立风险评估和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的中介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中介服务机构。指导企业选择合适的区域、方式,加强可行性研究,注意风险防范,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稳步实行跨国经营战略。四是增强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体现,目的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做好内部资源整合,不断调整各种要素资源在管理、设计、生产、销售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中的比例关系,形成有效的企业价值链。要将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主业领域集聚,做强做大优势业务、产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还要做好外部资源整合。要积极扩大企业外部资源调控范围,通过兼并重组,直接掌握企业发展壮大亟需的原材料、技术、人才、市场、品牌等核心要素;通过产业联盟等形式,着眼于产业链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五是形成强大的人才队伍。人才是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推动力,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基础。要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大力推进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形成从规划到培育、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全过程的人才管理闭环体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六是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客观需要。要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以及行业规则。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要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安全、健康、卫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努力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产业政策司
第二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四(范文)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四
http://
准确把握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与实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2_-202_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工业转型升级如能加快推进,就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如果行动迟缓,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会错失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规划》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刻阐述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内涵,对于社会各界统一思想认识,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坚持中国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健全现代产业体系的根本要求。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等五个鲜明特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规划》指出,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工业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部分“两高一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偏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这些矛盾和问题已严重制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也事关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局,必须尽快着力加以解决。
根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规划》提出,“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工业转型就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
“十二五”时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国际产业竞争格局变化趋势,从以下五个方面推动工业转型:
一是向内涵发展转型。我国工业已建立起符合国情的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6.6%左右,较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0个百分点以上,劳动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更大。《规划》提出,“十二五”要在继续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基础上,以提高工业附加值水平为突破口,全面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和供给结构,改善和提升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向创新驱动转型。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在目前的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制造业大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或者说处于“微笑曲线”的中段。“十二五”期间,我国必须加快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在继续发挥原有比较优势基础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规划》提出,要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三是向绿色低碳转型。受历史条件、发展阶段、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低效率、难循环的粗放型增长发展方式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形成少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运行方式和消费模式。《规划》提出,要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四是向智能制造转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独特机遇。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生产方式变革,网络制造、智能制造等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我国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制造业的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高。《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五是向服务化发展转型。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还不发达,生产型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较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尚处起步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规划》提出,要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不断提升对全球价值链的掌控能力及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
三、工业升级就是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
工业结构包括内部行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及空间结构,也包括产品和市场结构。“十二五”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要着力优化五个方面的结构:
一是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工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一般加工工业和重化工行业比重过大,“两高一资”行业增长过快,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高端产业比重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增强我国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二是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工业体系较为完整,先进装备总量不小,但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我国发明专利只占全球的1.8%,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仅30%左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重大装备和关键材料等仍需大量进口。《规划》提出,要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提高先进装备比重,实现工业生产流程升级;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三是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还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在一些经济规模要求较高的产业领域,产业集中度还相对偏低。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规划》提出,在规模经济行业促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扶持发展大批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中小企业,加快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资源配置更富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
四是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空间布局还不协调,产业布局与地方优势特色结合不紧,与区域能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促进形成与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规划》提出,要改造提升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
五是产品和市场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内需求较国外需求而言更加稳定,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抵御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对外贸易依存度偏高,国内市场潜力远未充分发掘;从产品层面看,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自有品牌数量、质量有待提升。《规划》提出,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稳定外需、扩大内需,实现内需外需均衡发展。《规划》还提出,要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重点,大力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结构优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 规划司
第三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二十五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二十五
http://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工业的主体是传统产业,但也应包括新兴产业,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15%左右,并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导向。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专门规划,在《规划》中并没有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单独成章,而是融合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中。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二五”甚至更长时期内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未来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特征,对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是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客观要求。当前,产业与科技发展正在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强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等重点领域的前瞻性部署,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争夺未来经济和科技主导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机遇、赢得主动,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尽快提高我国工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三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举措。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就是要形成一个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体现比较优势和提升竞争优势、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着力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关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而是通过促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凭空而为,必须依赖于传统产业所形成的技术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等基础支撑。同时,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也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牵引和带动。
二是要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发展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是新技术,只有技术的创新突破,才能催生、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但自主创新并不是要封闭发展,在推进原始创新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
三是要处理好市场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引导推动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前期,通常存在潜在市场空间巨大、现实市场拓展艰难、产品创新速度快、技术风险高等问题。因此,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立足于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综合运用产业、税收、财政、金融等手段,为各种资本有序进入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门类多、涵盖领域广,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必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明确发展时序,促进协调发展。同时,要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其率先发展。
五是要处理好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培育发展,因此必须要着眼长远,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重大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积极培育先导性产业。同时,要立足当前,推进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具有重大作用的相关产业较快发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支柱型产业。
三、“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到202_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整体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_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决定》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国工业发展实际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规划》提出,到202_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这与《决定》中所提的目标是有机衔接、密不可分的。《规划》在全面分析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的基础上,在“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等部分对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做了详细阐述。
——高端装备制造业。要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快装备产品升级换代,积极培育发展关键基础零部件及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智能制造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民用飞机、民用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
——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硅氟材料、特种玻璃和功能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新型合金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加强纳米、生物、超导、智能等前沿新材料研究,加快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服役行为、高效利用及工程化的技术研发,实现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融合发展,增强材料支撑保障能力。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加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持续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市场推广模式,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健全汽车节能管理制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构建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掌握下一代信息网络关键核心技术,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依托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提升高性能集成电路技术水平,发展大尺寸TFT-LCD、PDP等面板产业,大力推进OLED、电子纸、三维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坚持以系统带动整机和软硬件应用、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强核心基础软件开发,积极培育基于下一代信息网络的新兴服务业态,促进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做强做大。
——生物医药产业。要以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和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快实现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关键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新产品研制及产业化,支持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艺和流程,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疗效确切、物质基础清楚、作用机理明确、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提高先进医疗装备和高端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水平,推进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
——节能环保装备。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重点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环保设备,推进重大环保装备应用示范。加快发展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围绕“城市矿产”工程,发展高效智能拆解和分拣装置及设备。推广应用表面工程、快速熔覆成形等再制造装备。
——新能源装备。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的核心技术。突破大规模储能技术瓶颈,着力发展适应我国风场特征的大功率陆地和海洋风电装备。加快提升太阳能光伏电池、平板集热器及组件生产装备的制造能力,提高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效率。推动生物质能源装备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先进输变电技术装备,推动大功率储能、柔性输电等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从我国国情和工业发展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强化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在202_年已启动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显示、云计算及信息安全示范等专项基础上,抓紧做好稀土稀有金属材料及器件、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通用化学名药、宽带中国、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海洋工程装备、重大环保技术和装备等专项的前期论证和项目储备工作,组织实施好重大装备首台套、新能源汽车、TD-LTE规模技术试验、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应用示范工程。
二是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按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确定的重点方向,统筹利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资源,集中力量加快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系统和材料、基础零部件等重点领域的关键及共性技术。同时,继续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每年支持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三是研制一批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标准。结合技术标准计划制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和设施标准,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基础和共性标准体系等。同时,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
四是完善一批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产业链条。按照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和重点技术改造导向目录,围绕动力电池材料、光伏制造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条和薄弱环节,分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推进重点领域产业链改造升级,完善新兴产业链条,形成一批先进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五是创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企业和各种创新要素向园区和基地集聚。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大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优先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六是支持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加强整体筹划,加快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平台,重点支持新兴产业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检验检测、共性技术转化、科技信息服务等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新兴产业发展支撑能力。
七是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联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支持和鼓励通过壮大主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专业化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推动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导,科研机构、高校等积极参与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
第四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
http://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施绿色增长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面对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更趋强化的新形势,“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并继续将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2_-202_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求,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一、“十一五”时期的进展和成效
工业是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主攻方向。“十一五”期间,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
(一)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强化重点企业节能管理、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推进能效对标达标、加强节能节水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工业节能取得积极成效,为完成全国节能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2_年的2.59吨标准煤下降到202_年的1.91吨标准煤,5年累计下降26%,实现节能量6.3亿吨标准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4%的工业增长,为确保完成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促进工业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6.7%,超过了规划纲要确定的30%的目标。
(二)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明显下降
主要用能行业增加值能耗显著下降,202_年同202_年相比,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化工、建材等行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3.4%、15.1%、35.8%、37.9%,吨钢、铜冶炼、吨水泥综合能耗分别下降12.1%、35.9%、28.6%。电解铝单位产品电耗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铜冶炼、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与国外差距逐步缩小。
(三)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全面完成
全国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亿吨、炼钢产能7200万吨、水泥产能3.7亿吨、焦炭1.07亿吨、造纸1130万吨,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左右。电解铝行业大型预焙槽产量比重增加到90%,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超过72%。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
(四)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中央企业集团等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进一步加大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实施了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先后发布了聚氯乙烯等22个重点行业的134项产业化示范和应用推广技术,显著提升了行业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水平,有力促进了工业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工业化学需氧量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1.63%和14.02%,累计消减化学需氧量120万吨、二氧化硫304万吨、氨氮25.2万吨。
(五)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持续增强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2_年的55.8%增加到202_年的69%,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综合利用率60%的目标。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钢渣高温熔渣快速粒化、尾矿生产加气混凝土、高压立磨等一批用量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得到了较快发展。
(六)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不断深化 推动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布局、规划和改造,一批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关键技术逐步成形。编制和发布了《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产业推进计划》,开展了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探索实施了再制造产品认定,推动了废弃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废旧铅蓄电池等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得到扎实推进。
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规划》强调,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更趋强化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要求。一方面随着“两型”社会加快推进,有利于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创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能源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
面对国家约束性指标要求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当前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是高耗能行业增长较快,节能降耗压力加大。“十一五”以来,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2_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2_年的24亿吨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70.9%上升到73%;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71.3%上升到77%左右。202_年前三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仍呈快速增长态势,工业能源消耗量大幅上升,全国单位GDP能耗仅实现下降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只下降2.56%,与全年目标3.5%和4%差距很大。
二是资源供求矛盾加剧,综合利用仍需加强。到202_年底,能源和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达到较高程度,其中原油进口已超过50%,铁矿石、铜精矿、铝土矿、锌精矿等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60%、75%、40%和30%,资源短缺愈加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另一方面,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堆存量不断增加,预计“十二五”期间总产生量达150亿吨,堆存量净增80亿吨,总堆存量达270亿吨,新增占地40万亩,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隐患进一步加大。
三是清洁生产促进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业领域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预防的环保理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工作尚未全面展开,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数量比例偏低,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方案实施率不高。清洁生产科技开发投入不够,重金属污染减量、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和主要污染物削减等领域缺乏先进有效的技术,成熟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制约了清洁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四是企业节能环保基础管理薄弱,激励机制亟待建立。工业企业生产过程能源资源浪费依然严重,能源转换利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离科学合理用能、节约清洁生产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还没有形成对企业主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企业缺乏积极性加大节能减排治污投入。
五是应对气候变化博弈日趋激烈,绿色贸易壁垒加速形成。全球范围内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渐成为新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对出口国产品的能效水平和“碳足迹”提出更高要求,国际社会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加速形成。我国工业总体上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高,出口将面临巨大压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既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也是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以推进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立足节约、清洁、低碳发展,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规划》要求,“十二五”时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工业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十二五”时期工业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是:
(一)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
工业节能降耗是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最主要支撑,必须把工业节能降耗作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重要切入点。“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降耗主要以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过程节能与产品节能相结合,坚持优化存量与控制增量相结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优化存量,控制增量。根据强制性产品(工序)能耗限额标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行政手段,健全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体系;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淘汰落后工作按期完成。尽快建立覆盖全部重点耗能产品的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体系,严把新建项目能耗、物耗等准入门槛。对未完成节能目标的地方的新上高耗能项目采取区域限批措施。二是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强工业节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组建以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联盟;支持国家级工业节能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使用首台(套)国产节能重大技术装备,加快节能产业化基地建设。建立工业节能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研究建立工业设备能效标识制度,扩大节能设备认证范围。继续发布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和编制重大节能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加快传统生产设备的大型化、智能化改造,推进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
三是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制定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对重点用能企业实行分级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建立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绩效评价制度,落实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推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和能源审计制度。加强工业节能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开展部门联合执法,完善日常监察与专项监察相结合的节能监察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节能监察执法队伍培训和能力建设,建立基本覆盖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监控系统网络,提升节能监察水平。
四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工业低碳发展。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编制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目录,推动重大低碳技术的示范应用。以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聚集的园区为着力点,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示范,强化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和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探索低碳工业发展模式。打造一批采用低碳技术、实现绿色增长的示范区,建立行业、园区、企业等不同层次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探索基于行业排放的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内燃机系统节能工程、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工程、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程、热电联产工程、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工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工程、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程、节能产业培育工程等九大工程。实现节能量2.35亿吨标准煤。
(二)切实推进工业节约用水
工业节约用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为实现“十二五”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将重点推进四项任务:
一是健全工业节水约束性指标。完善高耗能行业现有企业用水先进指标、用水限额指标和取水定额指标,加强重点用水企业监管。建立缺水地区重点用水项目用水效率评估审查等节约用水约束机制,严格控制新上高用水工业项目。二是对高用水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对钢铁、石化、造纸等10个高用水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高用水设备和产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工艺及装备,推进污废水再生利用,实施干法除尘、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等节水工程,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三是积极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开展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成套装置攻关和产业化示范,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市场化运行。
四是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评价试点。发布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树立一批节水先进企业,建设一批节水型园区,夯实工业企业节水管理基础。
(三)促进工业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
清洁生产是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措施,也是世界各国推进工业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项基本策略。为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将重点推进五项任务:
一是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以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行业为重点,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坚持自愿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审核。发挥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支持等政策联动作用,鼓励和引导其它行业和园区企业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二是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围绕《规划》提出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总量减排要求,以及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防控重点行业,集中力量研发、示范和推广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发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作用,强化行业准入、环境评价约束作用,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新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三是开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发布有毒有害原料(产品)目录,研究制定有毒有害原料(产品)减量化与替代的实施路径,引导企业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推进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推动开展“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活动。
四是培育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园区。对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和培育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选择一批化工、皮革、电镀、造纸等企业集聚、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点工业园区,通过自愿申请,编制试点方案,财政重点支持试点方案实施的方式,促进园区清洁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
五是推进产品生态设计。选择试点产品,制定试点产品生态设计评价标准,发布生态设计实施指南及产品目录,开展生态设计产品标志试点活动,授予生态设计产品标志。加强政策支持,引导绿色消费,逐步提高生态设计标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围绕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及重金属污染防控要求,综合分析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水平和清洁生产成熟技术发展现状,实施汞、铬、铅氨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减等七项重点工程。
(四)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两型”工业体系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期间,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重点推进五项任务:
一是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规模化高值利用。针对各类大宗工业固废的物质特征,加强行业指导、信息引导、政策引导,提高尾矿、赤泥、冶炼渣、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化。
二是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河北承德、山西朔州等十二个地区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打造有行业、地区特色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
三是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废旧产品回收与综合利用,加强废旧金属、废旧包装、废纸、废塑料、废旧家电、废旧纺织品、废旧铅蓄电池、失效锂离子电池等废旧电池、废旧合成材料等的回收利用。组织开展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示范工程,依托基础条件好、技术装备先进的重点企业,开展再生金属试点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再生金属综合利用企业,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和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重大技术示范工程。在钢铁、化工、有色金属、水泥、轻工等行业推广核心技术成熟可靠、工艺路线清晰、具有循环经济典型示范意义和行业代表性的重大技术示范工程,为各地区、行业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照和借鉴。
五是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快完善再制造产品认定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再制造产品生产,引导和拓展消费市场。以机床、电机、工程机械、办公信息设备等领域为重点,深化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应用再制造工艺技术及装备,提升再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推动出台促进再制造产业链条协同发展的财税、政府采购及贸易等扶持政策,营造有利政策和市场环境。
“十二五”期间,结合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堆存、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组织实施尾矿提取有价组分工程、尾矿充填工程、尾矿生产高附加值建筑材料工程、尾矿农用工程、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工程、钢渣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有色冶炼渣综合利用工程、氰化渣综合利用工程、工业副产石膏高附加值利用工程、赤泥综合工程等十大工业固体废物重点工程。
(五)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节能环保产业具有政策导向性强、产品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资金技术密集、社会责任重大的特点,必须把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转化成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要求,依托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低碳技术、装备及服务业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加快发展生活垃圾分选、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处理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围绕“城市矿产”工程,发展高效智能拆解和分拣装置及设备。针对解决具有全局性、普遍性、危害人民群众人体健康的环境问题和改善环境整体质量的需要,重点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药剂、环境应急等8个应用领域环保装备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二是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审计、节能评估、清洁生产审核、节能产品和环保装备认证评估、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等服务。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本行业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组织节能服务公司和大学工业节能联盟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支持节能服务万里行活动。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引导民间投资节能环保服务产业。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等方式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加强节能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节能的先进经验,引进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加快提升我国节能技术水平
四、政策导向及保障措施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有力的保障体系。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工业节能减排立法工作,推动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节水管理等法规制定,尽快形成推进工业节能减排的法制环境。制(修)订《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节电管理办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办法》等。积极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条例》立法进程,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纳入法制化轨道,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利用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修订《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开展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活动。制订《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管理办法》、《工业清洁生产评估管理办法》,规范清洁生产审核服务和评估管理。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强化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信贷政策引导作用。把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作为技术改造的重要方向,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扩大清洁生产资金、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资金规模,加快设立“两型”企业专项资金。研究通过中央财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环保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研究建立工业余热余压发电上网、基于能耗限额的差别电价等政策机制。创新节能环保投入机制,探索设立工业节能减排产业基金。通过设备租赁、融资担保、财政补贴等方式,推进重点用能行业落后设备更新淘汰和升级改造。
(三)强化标准支撑引领作用
健全高耗能产品(工序)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制定和发布超前性能耗限额标准,定期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探索建立基于能耗限额标准差别电价制度。推动工业节能环保标准的国际协调和统一。研究完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体系,促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标准和建筑标准、施工规范等上下游产业标准之间的衔接。研究制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工业生态设计产品标识制度,完善清洁生产、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标准。推动完成一批重大环保装备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立环保装备质量检测标准体系。
(四)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制度建设
严格能耗、水耗、环保、综合利用等行业准入标准,加强重点耗能、耗水、污染危害严重行业的准入管理。加快制订《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工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核,建立健全新上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工业产品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五)建立健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监测和考核体系
充分发挥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和优势,按照“两化”深度融合的要求,加强能源管控、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节能减排系统建设作为降低工业发展能耗需求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在线仿真技术用于重点行业节能,实施工厂能耗和污染排放的数字化、可视化,建设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建立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责任考核机制,开展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和清洁生产状况评估,分开展能源审计和环境评估,建立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六)推进“两型”工业的长效机制
研究制定促进“两型”企业创建的政策措施。加快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两型”企业创建试点。实施有利于“两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扶持引导政策。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引导工业行业和大多数企业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思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引导银行绿色信贷支持企业节约清洁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第五篇: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2_—202_)》
国务院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2_~202_年)》
发布时间:202_-02-09来源:省经信委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2_~202_年)》(国发[202_]47号,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把整个工业作为规划对象,并且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确定了未来5年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一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主要工业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达到80%以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规划》从转型升级要素角度提出了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三是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四是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五是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六是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七是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八是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