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报告
编辑:雪域冰心 识别码:20-594790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3 21:22: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报告

--精选公文范文--------------------------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报告

根据省供销社的安排,XX市供销社高度重视,及时组成课题调研组,由市社领导带队,分四个小组,利用半个月时间集中深入13个县市区和5个重点为农服务企业,通过深入基层一线,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走访座谈、实地察看等方式,就服务“三农”、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新型产业发展以及开展“强身健体工程”和 “服务规模化工程”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XX市供销社按照总社、省社的安排部署,积极推进和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探索试点开展了基层多元化、网络现代化、服务一体化、企业规模化、营销新型化等多项改革。截止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已改造----------------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新型基层社118个,规范各类专业合作社52个,建设市县乡三级配送中心65个,建设市级为农服务中心1个,综合服务站100个,初步构建了基层组织服务网络、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现代综合服务网络等“三大网络”,形成了全市供销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

XX市供销社通过贯彻省社“三个服务好”的要求,着力实施“强身健体工程”和“服务规模化工程”,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达到了“三个进一步”、实现了“三个大转变”的目的。即进一步深化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基层社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功能不断健全,经济实力持续增长,得到了强身健体。2014年1-9 月份,基层社实现利润300万元,同比增长%,在全系统利润指标所占比重增长个百分点,基层社全面止亏转盈,实现了基层社保本向盈利的大转变。进一步探索新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搭建农业产业化、产销对接、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平台,拓展了服务功能。2014年1-9----------------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月份,全系统直销农副产品 5亿元,网上销售农副产品80余万元,实现了传统销售向现代营销模式的大转变。进一步加强联合与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引进先进技术,实施农业一体化集成服务,提升了服务效能。2014年1-10月份,全市试点机械化、精准种植玉米、谷子共5000余亩,帮助农民秋收玉米1000余亩,帮助农民增收 万元,实现了农户单块种植向托管精准生产的大转变。

二、主要做法

坚持政策引领。全市各级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始终把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社王侠主任关于“供销合作社要发挥组织体系较为完整、流通网络相对健全的优势,在农业现代化进程特----------------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别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担当重任”的指示精神,省社狄重阳主任“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勇于担当的精神,创造出为农民服务的产品和为农业服务的平台”的要求作为工作的指针,在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协调推进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保证了思想和行动方向的正确性。

坚持统筹推进。在具体组织实施中,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省供销社七届十二次理事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调研、广征博引、积极谋划,结合全市实际,先后出台了《五年发展规划》、《集团化发展战略》、《为农集成服务发展意见》、《供销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电子商务发展计划》、《产销对接工作计划》等一系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阶段任务,保证了整体工作的有序推进。2014年,市县供销社累计集中调研100余人次,召开现场推进3次,座谈讨论8次,专题培训 3次,保证了实施效果。

坚持龙头带动。在新型产业发展方面,XX市供销社依托龙头企----------------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业,先后进军产销对接、电子商务等新领域、新产业。由市供销储运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欣鑫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立足服务三农,从构架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流通高端服务平台入手,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与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联系合作,形成了以电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目前,该公司已经与武乡三里湾、潞城神农、潞城新润、潞城熬脑、平顺双喜、陵川马圪当、屯留嘉禾、沁水历山等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除自身建立“好实惠”网上商城外,还以接入腾讯财付通支付方式,入驻淘宝网、天猫商城、善融商城等知名电商平台,实现了互联网营销的广覆盖。仅今年上半年销售三里湾黑花生就达5000多斤,初步打开了地方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由市果品公司牵头组建的果蔬产销对接工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金鑫瓜果批发市场的带动作用,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以助农增收为方向,以现代流通方式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渠道,使农村绿色、有机、无公害果蔬直销超市,建设城市“15分钟便民商业圈”,实现城市“菜蓝子”绿色化,农民果蔬种植有机化,城乡流通便捷化。该工程目前已改造交易大棚15000平方米,新建恒温库5000平方米,新建农产品配送分拣中心1080平方米,信息处理中心200平方米和农产品检测室100平方米;购置冷藏库专用设备1套,果蔬厢式冷藏车5辆,自办果蔬专业合作社1个,签约专业合作社6个,入社成员总数达857户,带动农户40户,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 基地+农户+订单”的运作模式。

坚持基层主体。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供销社认真落实省供销社基层社建设暨肖家庄现场推进会议精神,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基层供销社改革改造,大力实施“基层社建设工程”、“专业合作社示范工程”、“综合服务社星级创建工程”、“协会标准化建设工程”等四大工程建设,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势头。全市 51个基层社得到全面改造,----------------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31个基层社得到资产改造,建设标准化综合服务社252个。XX市社全面实施“一社一业”发展战略,探索综合改革办法,在基层形成了集种养殖、再生资源回收、工业产品加工、农产品精加工和包装、建材市场、婚庆等综合服务产业链,店上、史回、微子镇等基层社已呈现出“以业养社、多元发展”的态势,增强了自身实力,成为了XX市社改革发展的支柱。

坚持资源整合。近年来,市供销社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统筹优势,把农资、储运、盐业等物流基础实力强、土地资源丰富、地理区位合理的单位进行有效资源整合,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列入全市物流体系建设规划,规划建设集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盐系产品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系统组织优势,以提升便民店服务和完善配送中心配送功能为重点,以现代经营方式整合传统经营网络,梯度提升便民店水平,着力打造“新网工程”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再----------------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生资源“四大”流通服务体系,在搞活城乡商品流通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制定了供销物流园区整体规划,初步征得了市委、市政府的同意;重点对供销储运的仓储设施进行了完善提升,梯度推进了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引深“全覆盖”成果对252个星级便民连锁商店进行了强化,发挥了系统资源的最大优势。

坚持社会参与。发挥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联系农民、点多面广的优势,以科技院所的技术为支撑,积极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今年,市社筹建了为农服务中心,购置了大型秋季作物收割机,牵头组织开展了全市为农集成服务工作。由山西大学、晋城沃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XX县供销社等三家入股合作组建金丰原农科贸有限公司,创建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园,在襄垣、黎城、XX县等县进行试点推广,通过打包服务,示范种植,推进技术集成化、作业机械化、服务系列化,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效利用,探索破解“种什么、谁----------------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来种、怎么种”的难题,解决农业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目前,已健全了管理机制,完善了组织体系,研究制定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站建设标准》、《农业集成技术示范点管理制度》、《农机驾驶员管理制度》和《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与各县服务站和示范点签订了项目合同书,2015年将在全市推广50000亩玉米、3000亩谷子的一体化种植。

坚持规模发展。对国家支持、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农民期盼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市供销社都全力以赴创造环境、科学合理统筹规划、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市果品公司牵头组建的果蔬产销对接工程项目,总投资达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扶持资金63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15 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万元,同时还被总社确定为农业产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市供销社与山大合作建设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一期投资就达----------------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1000余万元,其中仅省财政补贴资金就达734万元。正是市供销社实施规模发展科学的工作思路,才实现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存在问题

基层基础整体比较薄弱。近年来,各级供销社不断加快推进基层社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层实力有所增强。但从统计报表显示,作为服务“三农”主力军和重要平台的基层供销社,截止2014年9月底,全市供销社系统基层社资产总额亿元,仅占总资产额的%,1-9月份营业额万元,也仅占全系统的%,在全市经济发展的权重明显偏低,服务基础亟待夯实。

新型实体推进速度较慢。由于供销社企业大多都实力有限,综合竞争能力弱,盈利水平低,对新上项目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推进速度较慢。比如,山西欣鑫合电子商务刚刚起步,“好实惠”网站和“新翠绿”品牌社会知名度还较低,与电商同行业相比,规模还不够大,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果蔬产销对接工----------------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程还没有全面铺开,运行还不够规范,还没有体现应有的效应。

为农集成服务仍在探索。尽管已进行了一年试点,但由于是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管理体制不太健全,风险机制不够完善,集成服务还待提升,激励机制还需加强,而且又涉及到科研院所、供销企业、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农技人员、农村农户等多个方面,关系协调、利益分配、服务措施等都需要逐步摸索,对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边实践边破解,因此,这一服务模式还需要一定时间实践检验,这一服务体系还需要一段时间逐步完善。

流通网络组织还比较松散。经过几年的建设,全市初步形成了一个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但市县两级网络、各县网络没有实现有效融合,仍旧各自为战;即使各县的网络也参差不齐,县乡配送中心没有建成统一的交易平台,实现网络链接;各级配送中心,作为独立法人,没能相互参股入股,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形成----------------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连锁网络化发展。

四、发展建议

要深入贯彻落实总社推进综合改革河北座谈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不等不靠、奋勇争先,抓好用好当前国家对供销合作社重视和支持的最佳机遇,切实加大试点工作,加大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推进力度,拿出令人信服的改革成效,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探索。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社基层工作推进暨肖家庄现场会议精神,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不断推进组织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密切与农民利益的联结,借鉴肖家庄的“六化”经验,按照合作制原则,依托各地的优势产业,大胆探索新领域、努力发展新业态、不断拓展新功能,继续深入实施“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真正把基层社建设成为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渠道,建设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要继续实施“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层组织建设工程”,按照自主经营主体、为农服务载体、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的模式,积极组建新型基层社。对条件好、经营好的基层社,要扩大农民社员规模,不断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水平,率先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增强民主管理意识,实现高标准建设。对靠资产租赁维持的基层社,要通过招商引资、开发盘活资产、恢复传统业务、开展商品经营、开展大田作物托管经营服务等多种手段予以激活,提升发展实力。对无资产、无业务、无人员等的“三无”基层社,要采取强社带动、县级龙头企业延伸组建、吸纳农村经营实体或与当地农村集体经济共建的办法,恢复重组一批基层社。鼓励基层供销合作社针对农业生产重要环节,与农民签订服务协议,开展合作式、订单式服务,提高服务规模化水平。

在联合合作方面有进展。按照总社改革试点的要求,以密切与农民的联系为核心,以供销合作社现有体制为依托,通过加----------------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强上下级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握成拳头、形成合力,并逐步由局部到整体加以推进,真正构建起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要抓住有利时机,按现代企业制度和集团化管理要求,整合系统优质资源,加快供销合作社+供销集团的改革试点。要重点在主营业务、网络建设方面实现区域性联合,采取“集中采购、分散销售”的办法,减少采购成本、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方面有创新。要实行“新网工程”“4+3”联合并进模式,即把农资供应和日用消费品销售两个下行网络、农产品购销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两个上行网络与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支付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三个平台”相互融合,把网络终端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努力打造资源共享、虚实相济、模式独特、成效显著的新格局,真正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方面有提升。要认真贯----------------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创建行动”为载体,依托县社、农合联、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专业协会等组织,利用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渠道,学习山东济宁供销社大田作物托管、山东德州专业社资金互助等模式,深化行业合作,依托山大的先进技术,推进技物结合,推广XX县社为农集成服务经验,从农资供应向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延伸,形成融大田作物托管、技术指导、测土配方、物资供应、资金互助、农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集成服务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推进新型农业的快速发展。

在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方面有突破。要按照省社和省农信社签订的战略框架协议要求,积极支持增资扩股组建融资担保公司,争取优先授信额度,----------------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为基层发展提供多元化、全方位、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要不断加强与各级农信社的联系,着力推进系统间合作,因地适宜,积极试点,规范运作,严控风险,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和供销合作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逐步探索成立一批农村金融互助合作组织。要按照市社和建行长治分行签订的战略框架协议要求,在重大项目建设、流通网络建设、主营商品购销、电子商务发展、集团化发展等方面争取金融支持,积极找政策、找渠道、找服务,推进市社综合改革不断深入。

根据商务部《关于开展生活必需品储备和市场调控工作情况调查的函》及省商务厅要求,我局及时将相关要求发给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并要求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摸底调查,现将各区县摸底调查反馈的情况汇总如下:

一、我市生活必需品储备情况

生活必需品储备----------------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品种有猪肉、牛羊肉、食糖、食盐、茶叶、鸡蛋、蔬菜、水产品、粮食、食用油、矿泉水、小包装大米、小包装米粉、方便面、饼干、火腿肠十六种等等。分别由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工商、农牧、发改局、应急调控企业、盐业公司等部门管理。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建立的储备商品略有差异,如:XX县商务中心商务中心负责管理肉类、蔬菜、应急必需品类3种商品;XX县工贸局建立的储备商品有粮食、食用油、肉品、食糖、方便食品等等;XX县工贸局建立管理的储备商品具体有猪肉、牛羊肉、食糖、鸡蛋、方便面、饼干、火腿肠等。但松桃县、万山区、玉屏县、XX县的商务主管部门没有建立相应的储备商品,主要由企业、市场调控。

各储备商品储备情况见附件。

储备方式:以上生活必需品商品品种除部分为政府储备外,其余的均为商业储备。

储备形式:除XX县政府为XX县工贸局政策上计划是储备资金70万元用于特别时----------------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期应急,实际规模为40万元,元旦春节期间已投放使用23万元;XX县财政计划是储备资金100万元用于特别时期应急,实际规模为80万元,元旦春节期间已投放使用43万元;碧江区财政局和农发行计划8万元用于粮食储备且已用完,万山区财政局计划234万元且已用完外,其它都是企业以实物储备。相关部门只是监管。

二、市场调控制度建设情况

1、我市各区县已建立了各自的肉类、食糖、蔬菜、粮油等自己的骨干企业,有,各区县把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副食品配送送中心、定点屠宰场、农贸市场、超市等企业作为骨干企业,要求这些企业定期报送相关数据。

2、对于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管辖的企业大多都能积极支持和配合政府工作,并做到了准确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3、各区县均建立了因灾应急投放网络,严格执行市场价格监管预警和报告制度,抓好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报告工作,如发现有市场抢购、脱销断----------------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档、价格大起大落等异常情况,将进行预警预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2009年由于受冰冻天气影响造成一度粮食供应困难和2011年食盐**,各区县得知道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和我局汇报,并采取了紧急预案,要求粮食加工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加工大米投放市场,政府张贴通告告知供应点及价格,由于各区县措施得力,我市广大人民群从没有造成抢购的恐慌。

4、我局与工信委、财政局、农委、卫生局、工商局、畜牧兽医局等部门建有应急状态下协作机制,目前部门之间还没有真正实体上的协作机制,有应急状态出现是由政府统一指挥调度,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

三、存在问题

商务部门在生活必需品储备和市场调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由于机构改革,使得商务机构不健全,直接影响了商务各项工作的开展。

2、由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状态下,企业收支、盈亏自负,政府工作部门监管难度较大,----------------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且由于生活必需品库存、储备成本较高、资金周转速度慢,企业储备积极性不高。

3、由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影响,商品价格时效性强,开展生活必需品储备,企业所承担价格风险较大。

4、工作经费严重短缺,办公设备匮乏。

四、对策及建议

近几年来,虽然我们在应急调控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在省商务厅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取得了应对凝冻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胜利,但与应急实际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如调控手段不足、货源筹集渠道较窄、应急储备品种数量少等,需要进一步用创新方式、方法予以研究解决。

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市场供应工作,必须发挥大型商贸企业主渠道作用,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在应对2008年凝冻灾害保障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过程中,我市各区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重点流通样本企业、应急调控企业等大型商贸企业,顾全大局,听从指挥,服从调度,不断增----------------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派人员、车辆,加大自采和外采力度,积极组织货源,增加市场供给,充分发挥了大型商贸企业主渠道作用。可以看出,有责任感大型商贸企业已成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建议政府应采取有力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在资金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农超对接支持力度,鼓励建立、扩大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和直采基地;二是对于承担社会任务的企业在各项税赋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少甚至免除,对于因完成社会任务而亏损经营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三是承担政府政治任务或者在应对突发事件市场保供工作种作出突出贡献的发展中企业,在其为完成任务或者发展壮大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银行信贷申请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四是在企业土地使用申请上,在同类条件企业中优先考虑上述企业。

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市场供应工作,必须强化道路运输管理,保证畅通的运输和充足的运力。畅----------------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通的运输和充足的运力是确保应急商品及时运至销售网点销售的前提条件。建议政府设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商品运输调度中心,负责应急车辆的筹集和应急商品城区内运输工作,保证应急商品和物资及时运输到位。

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市场供应工作,必须加强市场监测、预测预警和宣传报道,引导市民理性消费稳定市场。建议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商务系统市场运行监测和商务预报预测预警工作的支持,增加工作经费,配备工作设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样本企业开展市场监测的积极性,从而打造出一批更专业的高水平监测队伍,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为市场调控打实基础。

磨盘岭是XX县史村镇西海村的一个旱垣疙瘩,距离县城15公里,因其状如磨盘而得名。10年前,磨盘岭是一个“种一葫芦收一瓢”的贫瘠之地,当地农民在岭上靠开荒造出一些小块梯田,遇到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亩收入也不过----------------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400多元。20**年,XX县立足农业自然优势,开始大力发展以大棚蔬菜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2008年,磨盘岭已经成为辐射周边17个村庄、2万农业人口,建有1500栋蔬菜大棚,集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四位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誉为“磨盘岭模式”,在全省推广。2010年,磨盘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蔬菜大棚3500栋,土地亩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2011年4月,在“磨盘岭模式”的带动下,XX县大棚总数已达到6000栋、3万亩,连片建棚村达到62个,仅大棚产业一项就可为农民年创收亿元,全县建棚户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是山西省2010年农民年人均收入的倍。如今,站在磨盘岭农民公园的制高点上放眼望去:河槽内绵延10公里的数千栋大棚宛如一片银海,泛出耀眼的光芒,蔚为壮观;过去广种薄收的山腰梯田如今被成片的甜柿林和金黄的油菜花覆盖;沟壑中,上百个红白相间----------------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的双孢菇窑洞门星罗棋布……XX县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磨盘岭模式”,相继被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山西电视台和《山西日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吸引了来自10余个省、市的参观团到磨盘岭参观学习。

一个穷沟僻壤的旱垣疙瘩是凭借什么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疙瘩”的?一个没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地方是凭借什么实现科学发展的?磨盘岭巨大变迁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探究一:政府扶持、项目支撑,强力推动大棚产业规模化发展

XX县位于临汾盆地南端,县域面积平方公里,辖5镇2乡,158个行政村,万人口中有万是农业人口,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多年来,曲沃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下,农民增收渠道不宽,成为制约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01年,XX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发展大棚蔬菜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头等大事来抓,提出了----------------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以磨盘岭为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新思路,由此揭开了曲沃农业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的序幕。

一是解放思想促动。解放思想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传统与现代、保守与进步观念的大碰撞,这也是XX县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起步阶段遇到的首要问题。以前,不少农民曾自发地种植过大棚菜,但受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赔了钱。因此,群众中流传有“要想穷得快,就种大棚菜”的说法。广大农民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不愿意冒发展大棚蔬菜的风险。为打破束缚思想的坚冰,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100余名农民赴山东寿光考察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现代农业带给农村的巨大变化,带给农民的巨大收益。同时,在磨盘岭下的西海村首先动员和扶持了31名有眼光、善经营、积极性高的农民种植大棚菜,当年建棚、当年收益,在磨盘岭建起了全县第一个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区,为发展现代设施农----------------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业播下了第一粒“种子”。

二是项目捆绑拉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和规模优势很难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仅仅依靠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自身的投入,力度显然不够。为此,XX县大胆探索发展设施农业资金投入的新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的原则,对农业、水利、交通、电力、开发办等部门的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全县所有大棚规划区的基础设施全部由政府出资兴建,让农户真正看到了县委、县政府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的决心,坚定了他们发展大棚蔬菜的信心。在磨盘岭周边“开发办搭框子,水利局埋管子,林业局镶边子,农业局填瓢子,农机局上机子,畜牧局建圈子”,XX县展开了大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磨盘岭周边的17个村被列入磨盘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现代蔬菜大棚1000栋,XX县初步实现了大棚蔬菜产业由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的跨越,农民单棚最高年收----------------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入达到了4万元。

三是资金扶持推动。建设一栋蔬菜大棚需要一次性投资的数额较大,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很难筹措到。在磨盘岭建棚初期,建设一个普通拱棚需要资金16000元,县委、政府向每个建棚户一次性无偿补贴资金8000。在大棚产业发展阶段,政府协调县信用联社向建棚户提供3万元的贷款,县财政一次性向每栋棚补贴2000元后,再补贴1000元的贷款利息。在大棚产业规模化发展阶段,政府协调县信用联社向建棚户提供5—9万元的贷款,在老棚区内新建50栋以上的,每栋补贴2000元;在集中连片区新建100栋以上的,每栋补贴3000元;在集中连片区新建200栋以上的,每栋补贴5000元;在集中连片区新建300栋以上的,每栋补贴10000元。

四是技术服务带动。没有技术支撑,就没有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此,XX县一开始就从山东省寿光聘请了种菜经验丰富的专家常驻项目区,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菜农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已经与多个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联系,成为他们的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和蔬菜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的项目基地。先后引进优良蔬菜新品种80余个,确定推广品种59个;推广防虫网、嫁接、套种、无土栽培、微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适用技术30余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如今,XX县在磨盘岭上建了一所大棚技术学校,从山东寿光聘请了三名技术专家入驻园区常年授课,把15名农民技术员和180名大棚联络员分成3个技术指导组,建立起了“服务中心—联络员—大棚户”三级服务网络,配备了两辆“大棚110”科技服务车,为全县所有大棚种植户提供全天候、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仅技术服务一项,每年县财政将支出费用达100万元。

在党委、政府的规划、扶持和引导下,XX县在2001年至2010年连续启动了5期大棚区建设工程,累计投资1亿元,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磨盘岭为中心,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2公里,占地万----------------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余亩的大棚蔬菜产业带,大棚蔬菜的产值占到全县经济作物总产值的1/3以上。

----------------精选公文范文----------------

第二篇: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翟富根

【摘要】当前,我国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其固有的局限性已经影响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必须根据当前农村现实情况,构建一个与我国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真正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政府;主导市场化

目前,我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其局限性也越来越突出,已经影响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如何根据当前农村现实状况,构建一个与我国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前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是弥补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不足。不可否认,我国农村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确促进了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也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这一经营制度的局限性也暴露出来了,出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不衔接,“分”有余,而“统”不足等问题,而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能够较好地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起来不经济的问题,强化“统”的功能,真正实现有统有分、统分结合,有利于稳定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二是有效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某种程度上,农业竞争能力的高低由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决定,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又由农民组织化程度来决定决定。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模式,虽然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偏小的生产规模、较低的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的交易成本,降低了产品的比较效益,也大大减弱了其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而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可以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组织起来纳入社会大生产的轨道,化

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不衔接的矛盾,从而大幅度降低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三是有利于合理配置农村的生产要素。分散的一家一户式的经营方式有很多不利因素,它不仅不利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把农村的生产要素合理充分利用起来,进行适度规模化的生产。农村的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管理民主、经营灵活,可以避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可随时根据市场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划、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使农村的资金、技术、劳动力、设施等生产要素在最大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从而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优化农业和农村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进步。

四是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可是由于农业特别是粮食种植业的比较效益低,不仅严重地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而要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首先要通过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其次,要不断延伸农副产品的产业链,大力发展贮藏、加工、运输等第三产业,增加农副产品的产品附加值,让农业发展成为高效益的产业。而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是要把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生产经营中,逐步提高农业的物质和技术装备水平,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目标不断迈进,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五是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服务社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向农业提供市场信息、各种生产技术指导以及农副产品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服务,从而与服务对象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产业群,成为第三产业在农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发展的市场十分广阔,而且发展的潜力也相当巨大,已经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种服务组织除自身可以吸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外,还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服务 业的发展。

二、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制约因素

第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断层。现在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很多机构大部分是自上而下延伸形成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常常是对县级以上比较重视,机构设置较全,资金也相应倾斜,而对乡村基层较为忽视。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来看,投资的重点都放在县级。再从技术力量分布来看,乡级服务站不仅人员少,技术力量还非常薄弱,其服务能力和标准同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第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民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目前,多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人员,对服务农业和自身职能都有正确的认识,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但是由于对服务质量和标准缺乏硬性约束,一些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出现了为追逐经济利益而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极大地挫伤了农民接受服务的积极性。服务组织与农民是“收费、服务”的关系,没有与农民也可以说是服务对象的最终生产成果相联系。有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质量不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差,忽视农民利益,片面追求盈利,没有和农民真正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利益攸关的共同体。

第三,财政支农资金存在管理体制上的弊端。近年来,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国家下拨的支农惠农资金逐年上升,但一些地方政府为争取资金,组建各种为农服务机构,巧立名目,甚至用包装项目、公关来套取资金,结果不仅导致机构林立,人员庞杂,服务低下,甚至为了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转和人员工资,有些机构通过与农机、良种等企业暗中勾结,将国家支农资金和惠农补贴变为机构自身的运转经费和福利,并且还加大了农户寻求服务的成本,由于支农资金没有统一调度,合理使用,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构建重复和资金浪费,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供需矛盾。

第四,农业金融保险等部门为农服务的积极性不高。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如果农村金融不活,那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然受到制约。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制度改革的“软肋”,成为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不仅在体制机制上不健全、不完善,而且金融网点的设置覆盖率还很低,服务供给也很不充分。当前我国农业处于弱质产业的现实没有改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使农业贷款和保险风险性大、成本高,削弱了金融保险部门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贷款和保险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

第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部门化”的弊端。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由于服务主体大多依托部门创办,造成了“部门化”的弊端。这些服务主体以部门获利为目标,想方设法进入缺乏有效监管且利润高的服务领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而这种质次价高的营利性服务,不仅混淆了服务性和经营性两类社会化服务的性质,而且又提高了农户寻求服务的成本,致使公益性服务日益衰落,甚至使某些领域形成空白。“部门化”弊端的存在,使得农户本应得到的基本公益性服务难以获得,而力量弱小、组织化程度极低的农户只能处在被动承受的地位,他们无法获取应得的合理扶持,就只能采用逃避的方式,不使用服务甚至弃耕,成为“部门化”弊端的牺牲品和默许者。

三、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是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农业公共服务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同时也是国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农业公共服务特别是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当薄弱,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已然成为当下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当前的首要问题是亟须解决存在的“部门化”弊端,要明确划分政府部门同各类民间组织各自的目标和功能,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使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政治组织以最低的运行成本获得最大的效能,实现国家、各类组织和市场的良性互动。政府虽然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但并非所有的公共服务都必须由政府自身提供,很多公共服务完全可以由政府以政府补助、特许经营、合同外包等形式交由社会机构或私营部门来生产和提供,政府只需履行好管理公共服务的责任就行了。

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章程规章制度不规范,覆盖面窄,合作程度低以及难以形成利益共同体等问题,尽管如此,合作经济组织还是发挥了其独特作用,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有效解决了分散农户不好办、难办、办起来不经济的问题,还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实现了分散农户的小生产经营与大市场的衔接,使分散的农户形成一个整体去面对市场,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减少了市场风险。因此,国家应当重视并不断加大对农民合作组织的扶植力度,除

了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引导和规范外,还要继续在财政、税收、信贷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以及龙头带动作用。

三是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和关键。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立足市场和资源,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在信贷担保、贷款贴息、用地用电等方面予以扶持,支持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建设,激励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不断加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要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培育和发展,形成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这些龙头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把分散农户纳入到企业的产业化链条,盘活农民的土地资产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真正把企业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统一起来,使农户成为企业社会化、规模化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双赢。

四是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建设现代化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可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现实的选择。多年以来,由于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随着商业银行的企业化,追求利润、提高经济效益也成为其基本目标,而农业效益不高、风险又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农业融资的风险加大、收益降低,进而导致了我国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业金融业务不积极。实践证明,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必须要有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强化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就应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放开和搞活农村金融市场,为此要加大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力度,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与一些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共同建立风险比例分担机制,促进农业信用担保公司良性发展,为农业、农民提供金融担保服务,从而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低成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完善保险经营机制,探索建立以政策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衔接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理赔率,降低农业风险。

五是建立现代农村物流体系。要推进现代物流向农村延伸,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农村物流体系。首先,要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就能解决农村物流发展的“瓶颈”性制约问题;其次,要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政府应制定鼓励政策,按照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明确农村物流的合法地位,支持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并创新机制体制,改造原有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大规模,增加服务项目,开放式运行,不断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规模;第三,要鼓励和规范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整个流通环节的速度和效率都有直接影响。政府应鼓励和支持这些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农民可以通过它们迅速地对一些不确定的信息加以甄别,从而正确快速地进行决策;第四,要加强对农产品物流设备和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要加大农产品运输、储藏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注意对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还要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物流设备研制开发,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多样化。此外,还要加快农产品流通手段和交易方式的现代化步伐,加快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参考文献】

[1]郁大海.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创新研究.农业经济,2010-01-15.[2]黄锡富.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家之友,2009-04-15.[3]方忠民.试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商场现代化,2007-01-20.[4]王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0-04-07

第三篇:浙江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浙政办发〔2013〕9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帮助农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农民需求和农业生产经营需要,坚持农业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的要求,大力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强化服务设施装备,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重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二、大力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

深入推进农业公共服务站点建设。在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按照“综合设置、分类建设、多功能、一体化”的思路,整合资源,建设一批功能多元、场所固定、设施配套、人员精干、服务优质、运行规范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农民群众提供“3+X” 的多样化优质服务。认真贯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精神,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接点成线、结线成网”要求,推动农业公共服务触角向村社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延伸,加快建立健全县乡有服务机构、村社有服务站点的农业公共服务网络,实现农业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大力发展合作服务组织。强化社区性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增强村集体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性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引导村经济合作社再联合兴办农业服务实体。提升发展专业性合作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服务业,以产业链为纽带组建联合社,着力培育一批入社农户多、带动面广、服务功能强的合作社和联合社。鼓励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微利性服务,为其他经营主体提供盈利性服务。

培育发展服务型企业。大力支持供销社发展农资、农产品流通服务业,大力推行农资经营“技物结合”,使供销社成为农技推广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支持现有生产性农业企业发展农业服务业,使之兼有生产和服务功能。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发展种子种苗、饲料肥料等生产资料供应、农机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农业服务业。培育农机作业、机具维修、农产品推介、包装和品牌设计、仓储物流、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专业市场运营管护等专业服务公司。

鼓励发展社会服务组织。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等方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鼓励兴办民间科技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

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为基地农户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各类服务。支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家庭农场主协会等农业社团拓展功能,开展会员培训、市场信息收集、政策法规宣传、业内主体信用评定等服务。积极培育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政策法律咨询等涉农中介服务组织。

三、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装备建设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设施。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加快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加强农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添置必要的农技推广设施,完善技术试验示范设施条件。整合农技

110、土地流转、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信息服务资源,建立“一站式”农业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完善为农服务信息发布机制。深入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进一步拓展功能,扩大覆盖面,增强实用性。加快建设农作物病虫害远程视频会诊和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农药管理、农资经营、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系统,完善信息服务设施。

加强农机化服务装备建设。深入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和作业补贴政策,引导区域性经营服务组织使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装备,鼓励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加快推进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区域性农机维修保养中心、农产品初加工以及农机库房等建设,推进农田钢架大棚、养殖场自动喂料系统和环境控制等设施化改造。鼓励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加强农产品仓储设施和保鲜冷链建设。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建立检测设备和检测结果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检测资源优化整合,提高检测设备利用率。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添置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仪等设备,鼓励其为周边农户提供速测服务。支持市场化动物诊疗机构以及畜禽排泄物、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专业服务组织配备必要设备,改善动物安全生产条件。

四、搭建和完善农业服务平台

搭建和完善农产品公共营销服务平台。继续举办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等综合性展会,有重点地扶持地方举办特色农业展会。立足区位、资源和农业产业等实际,挖掘和弘扬农业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促进农业与文化融合发展,扩大地方特色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支持建设一批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专业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集展示、交易和结算于一体的农产品网络商城,优化农产品营销服务。

搭建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完善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网络,健全流转信息发布、价格形成等机制,鼓励采用委托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整畈整组整村集中流转。依托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积极探索构建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经营权、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工程项目招投标、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等交易内容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搭建和完善金融支农服务平台。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力争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充分运用各种银农

合作框架协议,广泛开展银农合作。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协同金融机构积极推行授信和信用贷款。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资金互助社试点,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农村资金互助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资金互助。大力推广“丰收小额贷款卡”等便农金融产品,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农业信用担保,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逐步增加险种,扩大自主保险试点范围,完善运行机制,优化理赔服务,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水平。

搭建和完善新型农民培养服务平台。整合农民培训教育资源,加快改善教育条件,加强公益性培训机构与生产基地、经营服务主体对接,培育一批实践培训教育和农技推广示范基地。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坚持分类别、分层次、分产业培训,对有志从事现代农业的农村能人、务工返乡农民、大学毕业生开展农业创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使之成为现代农业建设后备主力军;对从事生产性作业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使之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对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主及其他从事经营管理的农民,以现代农业领军人才提升班等为载体,强化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使之成为企业家型的职业农民。办好各类农业就业招聘会,落实鼓励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建立农业劳动力服务市场,满足农业临时用工需求。

搭建和完善服务主体信用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信用信息收集、共享查询以及守信失信发布平台,加强信用跟踪管理,将信用等级作为生产经营主体项目扶持、示范社、农业龙头企业评选、农产品公共营销服务等的依据,引导农业主体诚信经营。探索建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制度,全面监测农业服务业情况。

五、积极创新农业服务机制

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机制。坚持 “一主多元”、多方参与,通过政策支持、特许经营、合同外包、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市场化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发展专家大院、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等服务平台。

创新农业服务机制。创新专业化服务机制,推广订单式、承包式、代理式、融合式、保姆式等服务方式,总结推广作业对接、产销对接、银农对接、农企对接、人才对接、科技对接等模式,择优推广适用性强、农民欢迎的服务模式与机制,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

探索服务示范创建机制。按照“服务约定有合同、服务内容有标准、服务过程有记录、服务人员有培训、服务质量有保证、服务产品有监管”的要求,制订完善农业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活动,分级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户、示范社、示范乡镇、示范县,形成点上突破、面上推进的工作格局,力争到2015年,每市至少建成2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

六、切实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市、县要把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明确目标任务,制定推进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在政策、项目安排、人才培训、服务指导

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各级农业生产性、建设性项目都要把农业社会化服务纳入实施范围,倾斜安排项目和资金。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对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项目的,免征营业税。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建立健全推进机制、考核约束机制;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税务、工商、科技、金融等部门要加强配合、主动支持、通力协作,合力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7月

第四篇:谈谈广东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谈谈广东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正处于转轨阶段的大国而言,它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广东省无疑是农产品需求大省。但是广东现在的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制约,一方面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受全球工业化浪潮的影响波动日益剧烈,农产品求助于国际市场解决面临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国内CPI居高不下,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给政府和老百姓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制约下,如何促进自身农业生产体系的完善,保证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就成为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无疑是根本解决途径。

一、广东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的一系列社会组织与服务体制的集合。下面拟对广东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做一些分析。

1、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不健全

(1)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不力,流通体系不健全。广东省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始终没让人放心,2009年3月,广东省农业厅化肥质量监测所对广州、汕头等8个地级以上市流通市场的肥料产品质量和包装标志进行春季肥料产品

监督抽查,共抽取了30个肥料经营单位销售的肥料产品100批次。经检验。71批次产品合格,29批次产品不合格,合格率为71.0%;对复混肥料和精制有机肥抽查,合格率分别为66.7%和45.5%。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屡禁不绝事件凸显广东省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监管和流通环节仍需要不断完善。

(2)农业科技服务推广工作基础薄弱。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广东省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日益显露其薄弱的一面。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调查发现,在农技推广的人才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专业人员比例偏低,乡镇一级的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由于缺乏合适的工作环境,科技管理人才逐渐脱离农业战线,少数留在农村一线的也不安心工作。

(3)产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广东虽然是一个工业化发达的省份,但是农业的信息化和组织化程度依然不高,大部分农业生产还是小农户散养、种的生产模式,农户经常面临大市场的冲击。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制约“农超对接”的发展基础。我省供销社系统领办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虽然规模和效益优于其他主体领办的合作社,但仍普

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的问题,难以做到大批量和优质化生产,与连锁超市对农产品标准、品质等方面的高要求有不小差距。另一方面,零售终端资源分散,制约“农超对接”的带动效应。我省供销社系统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企业28家,实现连锁经营的网点3094个(大多还属中低水平的连锁经营),占全省系统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点总数的比例不到20%,还有大部分网点设施破旧,经营手段落后,经营质量不高,带动能力有限,制约了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对接。

2、农业生产体系配套制度建设滞后

农业生产离不开人力资源、资金、农业保险等配套制度的支持。近些年来。广东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农村教育体系不完善,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广东省在农村教育体系方面相当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一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基础教育资源,还没实现高中的普及,虽然早在2001年 广东省就率先对农村困难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收书本费和杂费制度,从2007年秋季学年起,进一步免收课本费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但是农村教育仍然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下乡教书、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等缺陷,很多偏远的山区文盲率仍然很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低下的现状很难满足日益市场化的农村和农业;二

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地区间差异巨大,在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政府财力雄厚,地方政府基本都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大力支持农村职教,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迅速,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产业工人。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部分镇区的农民成人文化学校因财政经费紧张,没有开展活动,除了部分单位举行了一些短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外,农村职业教育供、需都不足。

一、广东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

1、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

(1)整合农业科技服务资源。首先,按照产业重点、区域特色和服务对象,调整片区布点和人员的配备,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作为农业科技源头和人才源头的作用。其次,要完善农技人员录用制度并加大培训力度,更新知识结构。再者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农技人员的积极性更新知识结构。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最后,调整农业科技服务经费支付手段工作经费和服务经费可根据公益性服务项目进行测算,并由财政以专款划拨到乡镇。

(2)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首先要加强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和健全市场监管制度,特别是防止所谓的“洋

品牌”进入省内。其次,要大力推进放心农业生产资料下乡进村,改变贸易发展方式。积极鼓励信誉良好的企业在各个农村设立网点,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生产资料。

(3)加强信息化建设,帮助农民获取更多市场信息。充分利用现有的一些农产品网络平台,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布农产品信息。同时,优化农村流通资源配置,建成以无形市场为依托,与有形市场相结合的商务平台,提高农产品销售量。在社会化服务组织方面,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合作组织的运作,发挥合作社的市场组织职能。合作组织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国内外市场信息,为农民生产经营中提供帮助。

2、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基础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能折射出一个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政府部门应该对现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合理确定高初中学校分布,使农村能分享国家教育资源。通过总量扩张,在农村普及高中教育。同时,在农村地区开办职业技术学校,或者扩大现有的职业学校规模,积极提升农民生产技能。

第五篇:如何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如何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不仅需要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以拓展经营形式,更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加快建立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应有之义。

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早在199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指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对于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小康目标,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时至今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之配套:

一是因为在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农业劳动力又呈现低质化、老龄化、妇女化的趋势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二是因为在农业市场化、国家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服务供给既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又存在政府失灵问题,建立适应农业新阶段特征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三是因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必然要求一个覆盖全程、形式多样、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支撑。

建立什么样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全国各地在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来看,各种创新模式也不断涌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供给主体、服务性质和服务内容的差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应呈现如下架构:

(一)根据供给主体分类

实践表明,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明显的主要有七类供给主体:一是依托政府涉农部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二是农口以外部门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三是村集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五是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六是不同民间服务主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七是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二)根据服务性质分类

从上述各供给主体的经济和社会特征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然具有公益性服务主体与经营性服务主体相结合的特征。这也符合农业服务供给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特点:政府失灵的地方,用经营性服务来补充;市场失灵的地方,用公益性服务来补充。此外,由于一些经营性服务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公益性支持,所以具有半经营半公益的性质,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三)根据服务内容分类

从供给方来看,不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农业服务有所不同。就种植业而言:政府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为提供水利设施服务;村集体是提供水利设施服务、灌溉服务;合作组织是农产品储存、打药技术指导;龙头企业是收购与销售服务、加工、包装和运输服务;科研单位是购买农药、良种和化肥的服务。就畜牧业而言:政府在养殖业各环节单项服务的提供中占比重较大的是畜禽防疫、饲养技术;村集体是畜禽产品的运输和加工服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是饲养技术的提供、畜禽的销售、畜禽的治病及优良种畜禽提供等。

从农户需求角度来看,研究发现农户对综合性社会化服务需求率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技术信息、价格信息、政策法律信息、信用等级证明、贷款担保、介绍贷款渠道、组织集体贷款和组织外出打工。农户对种植业单项社会化服务需求的顺序分别为:购买化肥、购买良种、购买农药、灌溉服务、收购与销售服务、水利设施提供服务、购买农机、机耕服务、播种服务、打药的技术指导服务、施肥服务、租用农机、大宗农作物收割服务、农作物采摘服务、大宗农作物脱粒服务、农机修理、运输、农产品包装服务、农产品储存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农户对养殖业单项社会化服务需求顺序分别为:畜禽防疫、畜禽治病、畜禽销售、饲养技术、优良种畜禽提供、饲料供应服务、屠宰服务、畜禽产品运输和加工服务。

可见,无论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有着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之分,所以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时要注意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的协调发展。

十八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强化农业双层经营中“统”的功能,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变为相互联结、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实现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具体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制度建设。制度建设要围绕十八大提出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的“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展开,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农村商品流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主体建设。就政府主体而言,要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其中,县级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是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之一。无论是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管理体制创新,还是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健全、村级服务点建立、高素质农技推广人才队伍的培养,都需要在县级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此外,还要认识到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两个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套;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套反过来又会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

三是市场建设。市场机制是除政府之外的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为此,一要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加快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建设以绿色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在农村流通现代化中的作用;二要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减免运销环节收费,长期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三要保障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严厉惩治坑农害农行为。

关于对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