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天江小学寄宿制学校调查报告
东添浆小学寄宿制学校调查报告
一、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情况。
济源市轵城镇东添浆中心小学,位于济源市东南约12公里,学校座落于轵城镇东添浆村。学校的招生范围是东添浆村、西添浆村、南冢村、新峡村、新安村、周楼村、河岔村、宏泉村和部分商户,适龄儿童700余人。学校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1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53平方米。现有506名在校学生,其中住宿生10名。13个教学班,21名专任教师。
学校建有生活楼一栋,计961平方米,其中二楼为学生宿舍,计480平方米,最大可容纳100余名学生住宿,一楼为教师和学生伙房,202_年改扩建学生餐厅一座,计260平方米,目前学校住宿学生10名,其中女生4名。宿舍现拥有床位10个。学校202_年改建洗浴室一个计25平方米,可满足学生日常洗浴使用。学校餐厅目前可容纳200余名学生就餐,目前早上与下午有十余名师生就餐,中午有200余名学生就餐。由于编制的缺乏及部分教师老弱有病,学校目前聘请有3名教师代课,其中一名兼管学生寝室,其工资由学校公用经费解决;食堂现聘有3名炊工人员,负责学校食堂的运营和工作,其工资由学生交费中支付;两名保安为轵城镇政府购买服务,由镇政府统一开支。
学校202_年公用经费总额为27.7万元,其中日常运转经费19.4万元,由于学校办公、日常维护及临时代课人员工资的支付数额较大,学校目前经费仍比较紧张。但是广大教师在赵军旗校长带领下,克服困难,兢兢业业,开齐开足各门课程,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二、寄宿制发展面临主要困难问题及原因。
作为边远乡村的寄宿制学校,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1、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与城镇区域的学校相比较,学校具有极为明显的差别,比如,在目前家庭条件已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学校教室和学生宿舍没有基本空调设备,基本上仍然夏季靠吊扇,冬季靠火炉;学校的微机室已有近九年没有更新,教师的办公电脑平均三人一台,有的甚至五六人一台,并且多已使用五六年之久,2、师资力量十分薄弱。根据过去的19:1的教师编制,目前学校缺编4人,由于地处边远地区,致使优质师资大量外流,为了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不得不动用公用经费来聘请代课教师,学校尽管能够开齐课程,但由于教师素质的限制,教学质量难以有较好地提高。致使辖区内有近六分之一的学生宁愿付出较高的代价,也要到市、镇区就学。
3、安全隐患频发。目前除了东、西添浆村、新峡村的学生离学校较近外,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距学校均在2公里以上,符合在学校住宿的条件,但由于学校的住宿条件差,没有基本的空调设备,致使大多数家长宁愿早晚接送学生,也不愿让学生在学校受罪。这就有了学校早晚只有10余名师生在学校餐厅就餐,而中午却有200余人就餐的现象;同时由于属于边远乡村,学生的家庭条件也十分困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属于低保家庭,因此,家长们接送孩子的条件也十分落后,有骑自行车,电动车的,有开摩托三轮、面包车的。更有的学生家长为了拼车而不考虑所拼车辆的载人数量。而学校周边又是交通繁忙的207国道和省道温邵线,致使交通隐患频发。学校不得不一次次地检查、暗访,或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教育学生、家长注意交通安全,不要乘坐三无车辆,客货混装车辆,报废车辆,超载车辆等。但仍避免不了个别家长抱着侥幸心理,执意冒险接送学生。
同时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即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送孩子到学校周边的辅导班补习。而周边的辅导班大多为农户个人房屋,其学习、活动面积、安全设计均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标准,这也为学生在补习期间埋下了安全隐患。
所有这些寄宿制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归根结底在于农村经济的薄弱,致使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地区。
三、促进寄宿制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
为了促进农村寄宿制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领导参考.1、国家应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发展,这是促进农村寄宿制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和途径。
2、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下大力气改善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教育扶贫,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学校紧跟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从而促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健康发展。
3、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通过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改善农村教师的办公条件,交流轮岗,设定晋职晋级条件等,来吸引优质师资来农村任教,到农村发展。
第二篇:寄宿制小学调查报告
完善寄宿制小学管理,创新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202_年,我县率先在全省进行学区建设改革,实行集中办学,规模办学,优化教育资源,提高了农村小学的竞争力,提高了办学效率和办学效果,为真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城市化的教育迈出了第一步。
202_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到我校慰问师生,给我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2_年,省市拨专项资金,投入530万元,建成了现在的御道口小学。学校建成后,省市县各级领导倾注了大量心血,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在办学方向上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建议。诸如小班化教学、建设生态校园等,经过学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提出,供上级领导决策参考。
一、取得的成绩:
1、发挥师资作用,走集中办学之路
过去由于各村都存在一校一师,一师多用现象,教师既要负责各年级各科目的教学,还要管理行政、财务等全部事务,难以集中精力教学,师资资源浪费,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学校无法按课程计划开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外流严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当地群众反应十分强烈。集中办学之后,师资集中使用,优化组合,充分发挥特长,使学科开齐率和教师专任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教学质量也明显有了提高,外流学生开始回流,人民群众满意度也不断提高。12、使有限的教育资金能够集中使用,发挥较大效能。
202_年到202_年,学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了充实,先后购置了蒸饭车、馒头机、开水锅炉、洗衣机、学生就餐实行卡式管理,充实了伙房工人,力争每天的食谱都有变化;增加了生活工人,负责给孩子洗校服和被单;建设了太阳能浴室,每大周组织孩子洗一次热水澡;安装了宿舍校园卡电话,方便了学生与家长沟通;这一切都改善了坝上孩子的生活质量,这也必将对人民群众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
3、优化了教育资源,使之发挥更大的效能。
集中办学之后,各村校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期购置的图书、仪器、微机等其他资源也进行了整合,提高了演示实验和操作实验开出率,几乎全部达到了100%。这一切都为在农村小学顺利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三年以来,从派学生参加县艺术节、组织学校艺术节、参加各种征文、演讲比赛等所获成绩来看,都充分展示了集中办学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学生的精神面貌、教师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到了省市县领导以及外市县参观人员的一致称赞,他们由衷的赞叹道:城市的小学生也不过如此!
4、从培养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入手,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小学生年龄小,在家里的时候一切还是由家长代劳,有的小学生入学后连最起码的洗脸、穿衣、上厕所都需要帮助。学校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下了相当大的功夫。首先是教师要形成教会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共识,并把它不折不扣地贯彻下去;再用高一年级的的好学生来辅导低年级的学生,组成帮扶对子,直到教会为止。
除此之外,学校还对学生的在校一日常规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建立了一系列的考核评比制度,制定了《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住校生标准》、《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等。同时充分发挥少先队以及其他学生组织的作用,建立一支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制度,纠正错误、指导学生行为。这一系列措施的有力实施,使得新生入学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基本达到要求,经过一年的持续训练,到二年级就能够全部到到标准。
6、扩大了学校对社会的影响。
在学校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动手、劳动、安全、生活的各种技能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学生把从学校学习到的文明生活知识带到家里,影响了家人,也影响了邻居,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这样的影响势必对于推动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促进作用。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面临的问题
1、师资问题严重。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现有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学校运行和发展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老师每天要上一整天的课,还要编写教案,批改作业,管理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同时每周还要值周几天,24小时与学生在一起,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事务,辅导学生的在校生活与学习,不堪重负。虽然每周只有那短短的一两天,但对老师的身心影响是全面而持久的,教师压力加大;建议加大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教师配备比例,安排一些专门的生活老师
负责学生的生活指导,及时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实际困难;再增加一部分学习指导老师,负责在正式上课时间以外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技能方面的训练,把学生的在校生时间更有效地组织利用起来,开办各类学习班,辅导后进生,开发绩优生,培养特长生,那么,我们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就更有希望了。
第二,现有寄宿制小学绝大多数建立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师资结构不合理。坝上土生土长的教师现在已经逐步进入临近退休时间,年轻教师几年也得不到充实。况且现在,人们追求城市舒适生活的愿望强烈,绝大多数年轻教师已经或正在打算在城里购房。同时,到城里教学,同样的工作,下了班就可以回家,而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老师却还要值班,而且又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补助与待遇,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而,教师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长久的质量难以保证。即使是现在将要实行的农村教师住房流转制度真的实行起来,冬季取暖也是大问题。一家一户的取暖麻烦,不卫生,但却费用低;假如集体供暖,除非学校全额一管到底,否则支出大量增加,教师家庭难以承受。况且学校也管不起。这样的条件,不能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现在再谈“奉献精神”、“扎根坝上”,已经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了,还是应该制定一些鼓励性的政策,比如增加农村老师的工资、住房、冬季取暖、子女入学、医疗保险待遇等,能够真正体会到在农村工作是既光荣又有实惠的,才能真正的留住人才。现在那些在坝上每月多的几十元工资,还是朝不保夕,今天有,明天没的,现在哪个人能够把这每年的几百元当成一回事呢?
2、经费问题:农村学生相对较少,上级按照人头拨付教育经费本身就是个错误。县城里面几千人的学校,拨付的经费可以统筹使用,资金较宽裕;而到了农村,即使现在的规模小学,也只有几百名学生,所拨经费比例一样,而且农村环境恶劣,设备损耗率也比城里高,维修成本加大,再加上正常运转,实在是支出面大,捉襟见肘,难以为继。要维持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运转,起码要城里学校经费的2倍至3倍。
3、交通问题: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道路也不尽相同。就我校而言,最远的后沟学生到校要绕道多伦县,大约80公里左右。虽然这几年“村村”通工程解决了农村大部分的交通道路问题,但是,村以下的自然居民点依然很多,很多地方不通班车。学生上学通常就是家长接送。因为家长条件不一,就有摩托、小型轿车、农用货车、面包车、还有的开小四轮拖拉机,绝大多数没有手续,安全难以保障。而且,目前也没有条件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涉及面广,资金太多,只有保持现状,提醒教育家长上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心上,只此而已,别无他法。有的家长因为离家较远,来接孩子的时候就要在附近吃饭,喝点酒,还要骑摩托带学生回家,有的时候老师遇见了,没办法,只好自掏腰包打车往回送家长和孩子。当然,有些事情也许说起来与学校无关,但是,真的出现问题,我们怎能够心安理得呢?
4、幼儿园不宜与小学在一起。现在很多地方的乡级寄宿制小学都有附设的幼儿园,实际上,这样的过渡还可以,要是长期如此,弊病就大了。首先是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不能与小学同步。其次活动和教
学内容方法都不一样,管理上小学化,制约了幼儿园的独立开展教育保育工作。按照《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在一定的时期内实现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就必须按照标准建设合格的、单独的幼儿园。管理上也尽量脱离小学的管理。还有就是现在的幼儿园教师不能胜任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专业人士缺乏,教育小学化,办法小学化,老师年龄老化,极大地限制了幼儿的初期发展,本来应是普及学前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却成了阻碍这个目标实现的绊脚石。在这里,保育教师的作用就是把孩子看起来,不让他们打架,等孩子家长工作完了来接孩子,这倒是比雇保姆看孩子省了许多钱。况且,因为教学考核目标的关系,学校规定了学前班要学会的文化的东西,每天还有作业,认真的老师,教的规范一些,到小学可以减轻老师的一点压力,可是大多数没有好好教,吃了夹生饭,养成了毛病,到小学难以改正,增加了老师负担,甚而为成为绩差生埋下了伏笔。我们这样的学前教育目标又怎么实现呢?搞好这个工作,涉及到的事情很多,比如领导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培训、教师的培训、资金的投入等等,也许会在未来《纲要》实施过程中实现吧。
第三篇:小学寄宿制学校简介
野猪沟寄宿制学校简介(202_.9)
野猪沟寄宿制学校位于我旗西南部,距林东镇30公里,校园占地总面积4894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75.43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970平方米,生均24.98平方米,绿化面积18837.0平方米,生均67.52平方米,学校被评为:家长满意学校;德育示范基地;自治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素质精良、争创一流的教师队伍,我校班级总数13个,学生总数279+52人(小学13个班279人,幼儿园2个班48+4人)住宿生279+52人;现在岗教职工总数68人,专任教师34人,高级教师11人,中级教师31人,初级教师11人,本科25*人,全日制本科6*人;专科12*人,全日制专科7*人,中师13*人;市级教学能手1人旗级学科带头人1*人;
图书总量8424*,生均27*册,图书室1个,21平方米,阅览室1个,63*平方米,微机室1个,近几年来,野猪沟寄宿制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教,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学校管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勤学善导,团结进取为校训,已形成了创建安全、卫生整洁、文明和谐的校园,学校在管理、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我校发展目标是:以“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校园环境,创一流的教学质量和一流的管理水平”,坚持“尚德、乐知、阳光、和谐”的教育理念,把我校办成一所更具农村特色的一流寄宿制学校。
第四篇: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调查报告
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调查报告
09级教育管理丁子扎西学号:096200145736
完善小学寄宿制,创新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心和重视。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卓尼县恰盖乡中心学校实行农村集中办学、建立和完善小学生寄宿制度,走出了新路子。笔者就该在校寄宿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进行调查,采写了这篇调查报告。恰盖乡政府驻温布滩村的恰盖寺。乡名以当地由恰盖**创建之寺院而得。南以斜藏大山与申藏乡为界,北跨美日扎尕梁与康多乡接壤,东出八达脑索沟口与临潭县羊沙乡毗邻。乡境西有临北公路,东起乡政府驻地,西经申藏乡至临潭与岷合公路相接。东有北(山)羊(沙)林区便道相通。南距县城卓尼56公里。全乡以发展牧业牧为主,境内有县境牧草最丰美的天然草场49万余亩;森林覆盖面积仅次于洮河南岸林区。全乡总面积590.2平方公里。辖4个村委会,27个村民小组,农牧业人口498户3233人。目前,全乡有中心学校一所,村学两所,在校学生299人。
一、发挥师资作用,走集中办学之路
在上世纪80年代普及初等教育时期,卓尼县按照分级办学原则,各乡镇和村组普遍兴办了乡、村学校以及教学点,形成了村村办学的格局。进入9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小学在校
生以每年40%左右的数量锐减,一些学校不得不实行隔年招生。加上居住分散,有的学生需走十几里山路,致使许多孩子到八九岁甚至十岁才上学。这也造成一些学生到初中阶段就因年龄偏大而辍学,前些年该乡初中辍学率高达14%,小学也达到8%以上,“普九”目标难以实现。由于生源减少,有些教师不安于在偏远农村教学,积极性难以发挥,办学效益低下,由于有的村还存在一校一师,一师多用现象,教师既要负责各年级各科目的教学,还要管理行政、财务等全部事务,难以集中精力教学,师资资源浪费,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学校无法按课程计划开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当地群众反响十分强烈。为改变不利局面,恰盖乡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密论证和精心准备,于202_年施行了集中办学,将村级小学全部撤销,保留两所村学,全乡只办三所学校,一所中心学校两所村学,在校生达310人,服务半径21公里。开始走上创办乡镇中心小学的集中办学路子。
二、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农村学童寄宿制
农村尤其是小学年级集中办学,面临着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过远的难题,家长和校方均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方便及人身安全问题存在较大顾虑。如离中心校最近的土桥村学生上学需走10公里村道。最远的洒色村则为20公里,创办小学生寄宿,学校,家长、学生和老师都认为是较好的办法。为此,中心校在当地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集中办学的当年即开始筹办并实施了农村学生寄宿制度。突击整修和改建了学生住宿房18间,面积360平方米,订制上下学生床铺144位。设学生食
堂一处,面积400平方米。添置了开水桶、餐桌等等。配备了卫生、健康、负责的炊事员,因此,实施寄宿制后,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即走上正常轨道,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同。从当年在全乡进行民意调查中,召开2次座谈会,发出征求意见表300份,对集中办学,学生寄宿制的实施效果感到满意的达262人。
三、健全制度,加强完善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恰盖乡中心学校的集中办学和实施学生寄宿制走过的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路子。在集中财力解决好基础设施的同时,校领导十分重视有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努力使全新的办学方式和物质资源收到最好的成效和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他们的办学和学生寄宿管理模式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1、以管理约束人,建立完善制度。寄宿制学校师生几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一个小社区。学校及时拟订并实施了《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住校生标准》、《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等,使学生个人、班级集体、寝室集体都有道可循、有据可依、有效地促进学生生活秩序的正常化。一是加强宣讲教育。利用集会、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结合发生在学生当中的好习惯或不良习惯展开剖析,使学生明辨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二是建立校监督岗和班监督岗。成立值周班监督岗,负责全校教室的卫生包干区的监督。对全住校生早、中、晚三餐就餐情况进行监督。通过记录和文明班级评比挂钩,督促了学生良好卫生、生活习惯的形成;三是大力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美化自己的寝室、教室。让学生大胆、自由地发挥他们自
己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通过活动来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的观念,感受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
2、配齐配全生活指导老师,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一是配齐了生活指导老师。特别是对小学寄宿生,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因此,生活指导老师注重加强了对学生夜间就寝的管理。如在晚上,每隔两个小时生活指导老师起床一次,给学生盖被,叫学生上厕所,监督寝室纪律等。每周二、四开设劳动兴趣课,由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帮助寄宿生学会洗脸、洗脚。叠被晒被、洗饭盒、蒸饭、系鞋带、换洗衣服、洗浴、伤风的防治等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了班主任的指导作用。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重任。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班主任更成了联系学校工作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班主任每学期都制定出学生生活能力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如定期开展生活能力实践活动,举行生活能力分项、综合竞赛等。
3、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采学习教育活动。抓好学科渗透。《生活与劳动》课的老师将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都落到实处。在生活与劳动课堂上,教师还结合本校实际,教给学生如何蒸饭、洗衣、刷牙、洗浴、管理财务、与人交往等一些常识。同时对学生行为习惯可以提出一定的要求,采用直观的、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有的学生身上的零用钱较多,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钱,教师就适当加以引导。如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教师就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并建议他
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或学习用品。通过认知、对比,学生渐渐主动地能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4、家校配合,建立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学校和家庭的联系至关重要,该校充分利用开办家长学校这种有效形式,加强了校内外教育的衍接沟通。学校每学期至少两次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及时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既使家长能放心孩子的学生和生活,又更加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同时抓好定时家访,填写家访联系单,记录每个学生的家庭档案。做到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经济水平、智力水平、思想情操等有全面的了解。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收到对孩子的最大教育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恰盖中心校在办学管理模式改革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不可避免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如:一些学生很少做过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存在着生活能力过低现象;一些学生自制力较差,常常将家中带来的钱用于吃零食,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维持;一些学生家庭经济太困难,生活费用太低,有的孩子只到食堂蒸饭,从不买新鲜热菜,一周仅靠一瓶自带的咸菜维持。既无营养,也不卫生,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等等。以上问题的存在,既有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有关政策扶持的因素。本人认为,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能力过低的现象,学校和家长要认真挖掘成因,积极采
取策略,要将培养寄宿生的基本生活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抓实,通过和课堂教育相结合,寻求相应的教育对策及其途径,使寄宿生能在生活中获取丰富的、有益的营养,为以后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有些学生自制力差等问题,教师与家长更应加强联系,共同对学生进行树立积极健康人生观、生活观教育,促使他们从小养成健康朴素的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贫困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学校都要对他们予以关注和扶持。家庭贫困不是孩子的过错,他们同样需要关爱、欢乐和营养。我认为,在小学校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一级政府要承当起应有的责任。
总之,办学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作和配合。
202_年8月
第五篇: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调查报告 (范文)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实践单位(基地)实践活动时间实践课题*年3月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调查报告指导教师情况姓名工作单位学历专业专业技术职务本科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调查报告我于*年3月10日到4月10日带着“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这个题目来到*开展了专题调查,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调查报告。我主要采用的调查方法有:
1、座谈交流。广泛听取学校各有关领导、有关教研组、部分班主任的意见。
2、个别交谈。与校领导、生活老师、教师、校医和班主任等分别进行交流,征求他们的观点、意见。
3、问卷调查。主要是在3-5年级小学生中开展,以不记名方式答卷。我对此次调查做出了一个简单的总结报告。希望通过对*这所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的调查,能够了解现今全国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并对此做出全面地分析,为寄宿制小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份参考意见,希望能为社会、学校、家长提供一些帮助。
一、实行农村学生寄宿制,初见成效(一)、有利于发挥师资作用在上世纪开始普及教育的时期,*县按照分级办学原则,各个农村都建立了学校。由于人口的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小学的在校生人数锐减,一些学校一个年级只有几个学生。由于学生的减少,有的学校存在一校一师,一师多用现象,教师既要负责各年级各科目的教学,还要管理行政、财务等全部事务,难以集中精力教学,师资资源严重浪费,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农村小学教育的课程不完备,加上经济的制约,小学课程往往缺少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改变这些不利的局面,*县委、县政府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密论证和精心准备,于202_年9月开始施行了集中办学,将十几所农村小学全部撤销,合并为*,共有24个教学班,使在校生达到了1350人,教师70多名,服务半径二十多公里,实施了农村学生寄宿制度。县委、县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设备齐全的多功能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学校有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卫生室、舞蹈房。并购入先进的音体美教学工具。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发展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等。教师对学生有爱心,能进行生理和心理健康、文化艺术、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所以形成了文化课教师、课余辅导教师和生活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发挥师资作用。(二)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形成,学习成绩的提升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学生全部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形成,且学校的学习管理到位,教师的个别指导专业及时,同学的互帮互助方便快捷,既有利于后进生补漏补缺和优等生拓展延伸,又有利于全体寄宿生文化成绩的整体提升。寄宿制学校时间安排紧凑,学习时间相对充裕,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到有针对性辅导,对提高学生成绩帮助很大(三)、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由于学生是集体生活,半军事化管理,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寄宿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在学校集体的大家庭中生活,有积极进取的集体舆论导向,有科学文化的激励机制,有健康文明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的熏陶,有统一规范的作息时间安排,有不同时段纪律的约束,有朝夕相处师表形象和言谈举止的正面影响,更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宿舍管理教师全面的指导、督促,全方位、人文化、人性化、人情化的管理,调查报告《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调查报告》。(四)有利于学生自理能力提高寄宿生基本以独立生活为主。在这样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寄宿生与在家庭温室呵护成长的走读生相比,自主、自立、自强、自理、自律的能力理所当然要强得多。学校按学生身体发育规律安排生活起居,从小弱化父母溺爱和对家庭的过分依赖,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变成生活小能手。孩子适当离开父母,到寄宿制学校就读,使孩子从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获得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从而培养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其心理更加的成熟。(五)、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寄宿生课余生活基本以自主活动为主。孩子们在自主活动的空间里,放开思维,放胆想象,放飞理想,加之寄宿生课余时间充裕,占有学校室内外训练场地和电脑、图书、音像资料,文体娱乐器材机会多,训练机会多,教师专业辅导次数足,同学交流切磋技艺方便。
二、各项制度逐渐完善,加快规范化管理进程校领导十分重视有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努力使全新的办学方式和物质资源收到最好的成效和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办学和学生寄宿管理模式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寄宿制学校师生上千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一个小社区。学校及时拟订并实施了一些制度,使学生个人、班级集体、寝室集体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地促进学生生活秩序的正常化。在交通安全上,先后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家庭、学生互动卡》,将制度与卡打印后发到每位学生及学生家长手中,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解决。学生在离归学校时要求他们严禁乘坐“三无”车辆,农用运输车辆,以免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在学校的活动中,制定了《教师师德管理制度》、《师德考证细则》、《教师管理制度》、《小学学生自我防范措施》、《学生安全求助反映》、《学生安全预警措施》、《安全考评细则》等。在后勤服务上制定了《厨房卫生安全制度》、《食物保管卫生制度》、《餐厅卫生安全制度》等。在生活上,制定有《学生就寝管理制度》、《寄宿制学生监护、管理联系卡》、《家长接送学生签单》、《寝室管理应急措施》、《学生就寝须知》等,生活指导老师注意发现学生有病和不适及时送医院治疗。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指导作用(一)、配齐生活指导老师由于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生活指导老师特别注重了加强对学生夜间就寝的管理。比如在晚上,每隔两个小时生活指导老师要起床一次,给学生盖被,叫学生上厕所,监督寝室纪律等。每周二、四开设劳动兴趣课,由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寄宿生学会洗脸、洗脚、叠被、晒被、洗饭盒、系鞋带、换洗衣服、洗浴、伤风的防治等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二)、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指导作用班主任一方面要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重任。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班主任就成为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班主任每月都制定出学生生活能力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如定期开展生活能力实践活动,举行生活能力分项、综合竞赛等等。
四、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采的学习教育活动教师结合本校的实际,教给学生如何洗衣、刷牙、洗浴、管理财务、与人交往等一些常识。同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出一定的要求,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得到理解和认识。比如有的学生身上的零用钱较多,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钱,教师就适当的加以引导。再比如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教师就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并建议他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或学习用品。通过认知、对比,学生渐渐主动地能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的氛围不断加强。
五、家校配合,建立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学校和家庭的联系至关重要,学校充分利用开办家长学校这种有效形式,加强了校内外教育的连接沟通。学校每学期至少两次开办家长学校。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可使家长能够放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加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同时学校抓好定时家访,填写家访联系单,记录每个学生的家庭档案。做到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经济水平、智力水平等有个全面的了解。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使对孩子的教育受到最大化的效果。
六、存在的问题*在办学管理模式改革中取得了较大成效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比如:一些学生很少做过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存在着生活能力水平较低现象;一些学生自制力较差,常常将家中带来的钱用于吃零食上,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维持。以上问题的存在,既有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有关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本人认为,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低的现象,学校和家长应认真挖掘原因,积极采取策略,将培养寄宿生的基本生活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抓实,通过课堂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寻求最好的教育对策及其途径,使寄宿生能在生活中获取丰富的、有益的营养,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有些学生自制力差等问题,教师与家长应加强联系,共同对学生进行树立积极的健康人生观、生活观教育,促使他们从小养成健康、朴素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文化娱乐市场的整治力度,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三厅两室”,给小学生们营造一个清新、健康成长环境;针对贫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学校都要对他们加以关注和扶持。目前,在大学阶段已有了相对完善的贫困学生扶持救济机制。但是在小学,还停留在开学时对特殊学生给予部分的减免,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尤其在对待小学生的生活上存在困难方面,社会普遍还存在比较漠视的现象。家庭贫困不是孩子们的过错,他们同样需要关爱、欢乐和营养。我认为,在小学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政府一定要努力承当起应有的责任。总之,办学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深入探索、研究和实践,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作、配合。*的集中办学,实施学生寄宿制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借鉴。学生签名:*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