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应用公文写作专题
编辑:眉眼如画 识别码:20-864379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8 00:24: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应用公文写作专题

应用公文写作专题

党政机关公文共14种: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1、决议(下行文):发布经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标题上的发文机关不能省略,无主送机关,发文时间加括号标写于标题下行中间,落款一般省略。

正文三部分:交代背景、主题、提出希望和号召。

2、决定(下行文):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标题上的发文机关可以省略,无主送机关。标题上有发文机关的署名可以省略。

正文三部分:依据及目的意见、主体(决定的内容,落实的措施和要求)、提出希望和号召。

3、指示(下行文):对下级布臵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指示,转发、批转或发布周知事项。

标题的发文机关和事由可以省略,有明确主题单位,普发性的通知要在附注处标明文件的发至范围。

批示性通知正文包括三部分:发文缘由“为…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通知事项,通知尾语“各地要…”(可以省略)

批转性通知包括四部分:转文的原因、依据和目的,转文的一般性要求,强调重要性,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

事务性通知包括三部分:背景、依据及目的,通知事项,通知尾语。

任免通知包括两部分:任免依据和任免事项。

6、通报(下行文):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主送机关常需标明但也可省略,成文日期可落文后也可落于标题之下。

通报有三种:

表彰性通报正文三个部分:表彰缘由、表彰决定,希望

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主送机关原则上只报一个直接的上级机关,可抄送有关部门。结尾一般有较为固定的结束语。“特此报告”、“专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报告”。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工作报告(常规性工作):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教训、意见或建议。

情况报告(多用于突发或偶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查处意见。

建议报告:反映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意见或办法。答复报告:扼要叙述交办的事项或任务,大致过程,处理结果,征求处理结果意见。

9、请示(上行文):请求指示和批准。

一文一事。单头请示(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不越级请示(特殊情况下要同时抄送直接上级)。不抄送下级。事前行文。

正文包括三个部分:请求缘由(简明扼要),请示事项,请示结语“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特此请示,请予

三部分构成,先写制发本规定的目的、依据和适用范围,用“特作如下规定”或“制定本规定”语承上启下,其次分条陈述具体措施和办法,最后说明适用对象、解释权限、生效日期等);签署(若题下标明的,可省去)三部分构成。

13、函(平行文):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坚持一函一事。主送机关只有一个,一般不抄送。商洽函一般两部分:商洽缘由,商洽事项,最后用“如果你们同意,请即复函”。

询问函一般两部分:询问目的,询问内容。

答复函三个部分:告知情况,答复意见,结尾“此复”、“特此函复”。

告知函两部分:告知缘由,告知事项。

请求批准函三个部分:请求批准的缘由,事项,请求语“可否,请函复”。

14、会议纪要(记载和传达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会议纪要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第二篇:应用公文写作

公务文书写作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公文的历史沿革 公文写作常识

第三部分 公文写作常出现的差错

第四部分 公文写作体会

第一部分 公文的历史沿革

文书分为私文和公文两种。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公文又分为一般公文和法定公文,我们今天所讲的是法定公文。

在讲公文之前先讲讲文字。文字是公文的基础,文字的创造是人类最大的发明创造,是人类聪明智慧的体现。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有三个方面: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文字。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需要,大家族中事物管理的需要,人类创造了文字。初始的文字只是作为记录物品的数量,记录事物、事件的一种符号,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和方法。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不断的进化,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炼,形成了地球上也是我国最早期、最规范、最完整的文字——甲骨文。这也是我们古老的中国开始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象征。

人类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阶级的产生,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出现了奴隶主国家。奴隶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必须寻求有效手段,维护本阶级利益和管理国家机构运作。其中之一就是利用文字作为传达命令、记录活动的工具,从而形成了以反映国家活动为内容的各种公务文书。由此可见,人类划分出阶级之后便出现了国家,随之产生了公文。公务文书作为统制者管理事务的一种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奴隶社会的公文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后(距今4000多年)的夏代,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体。史料记载的《甘誓》是当时军队作战前发布的誓词。出土文物学者鉴定《甘誓》就是当时的一种文书,也是我国目前从出土文物中发现最早的文书之一,说明在夏代公务文书就已经萌发了。到了殷商代时期国家机构已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甲骨文字就有近五千个,这一时期在各个领域里开始广泛使用文书。其种类有:典(国家的法律);训(君主教训百姓之词);诰(君主告晓臣下之词);谟(臣下谋议之词)。

二、封建社会的公文

西周王朝以后,尤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社会经济、国家机构、民风文化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此时的文书材质进步到了使用竹木、绢帛,携带方便。文书的种类多了,文体多了,表达事物的方法也有了很高的水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国统一通行的文字为小篆,到了汉代发展为隶书,更加便于书写。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为文书的书写提供了更为方便的物质条件。唐宋时期的文书和体式则更加完整,文书工作已形成了严格的制度,文书的种类、行文方向、管理办法都有了明确的、严格的规定。

皇帝用的文种有:册(用于立皇后、太子、诸王)、敕(用于封赠戒约臣下、变动机构、答复百官奏请)、批(回复臣下奏疏)。

上呈皇帝的文种:表、状、榜子 机关上行文:牒、申状、呈状 机关下行文:符、堂帖、故牒平行文:关、移、刺、咨、公牒

此时期对于公文的撰写、誊抄、签押、用印、封装、收发、传递、承办、催办、移办、保密等都有了严格的工作程序和规定。如唐朝的法律规定:对于泄密的人,严重的处“绞刑”,较轻的处“徒刑”;对于送文书误时的人也要处以“杖”刑。

到了明清朝时期,等级制度更加严明,文书的种类就更加繁多了,归纳有: 皇帝的下行文:诏、制、敕、谕、旨 呈皇室的文件:题本、揭帖、奏折

机关下行文:箚付、下帖、札、牌、告示

机关上行文:咨呈、牒呈、牒上、呈文、申文、详文、手折、禀。机关平行文:平咨、平牒、照令、咨文、关文

三、辛亥革命后的公文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统治,在南京成立的临时政府颁布了新的公文程式条例。废除了历代封建王朝使用的制、诏、题、奏等文种名称,改用令、咨、呈、批、状、函、布告等公文体式,对中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公务文书作出了重大改革。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在1927年至1945年期间,陆续颁布了一些公文工作管理办法,提出了使用标点符号、公文档案统一编号、登记注册等规定。这些举措对我国的公务文书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公文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公务文书以及文书工作制度诞生了,瞿秋白同志还亲笔草拟了《文件处置办法》。此时的文书有:

下行文:命令、指令、指示、决定 上行文:报告书平行文:信、电 告晓文:布告、通告

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党和人民政府的公务文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公务文书趋向于统一和正规。此时的文书有:

下行文:令、训令、报令、通令、指示、条例、批复、通知、通报、布告 上行文:请示、报告、呈文、签呈、转呈平行文:通知、公函、便函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务院总结、吸取了战争年代的文书工作经验,清除了旧政权文书的影响,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文件,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全国统一的文书工作制度。1951年发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政务院所属各部门各级政府行文关系的暂行规定》;1954年公布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县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办法》;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87年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重新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这些文件对我们的公务文书工作、对档案工作、对历史资料的归整、对党的建设、对国家行政工作以及对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人们的行为规范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由此可见,公务文书在国家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在历史上的作用和现实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常识

一、公文的种类、作用、特点和要求

(一)公文的定义和种类

1.定义: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实施管理、开展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体式的一种应用性的文体。

注:公文作者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说明公文的职权范围,制定的权力。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体式的文书,说明公文有法定效力,有规范体裁,说明公文的严肃性和应用的作用。

2.种类:党的机关公文有14种:其中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是特有的。

行政机关公文有13种:其中命令、公告、通告、议案是特有的。

共同应用的有9种:意见、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纪要。

注:以上为法定公文。此外还有一般公文,如:规划、计划、总结、讲话、方案、以及办法、细则、规定等等。这些一般公文虽然也称之为公文,但不能够作为法定公文行文,也就是我们说的不能作为“红头文件”行文,只能作为附件应用。

(二)公文的作用 1.明法传令作用 2.领导指导作用 3.公务联系作用 4.传递信息作用 5.凭据记载作用

(三)公文的特点 1.法定的效力 2.规范的体式

3.特定的作者和读者 4.严格的处理程序

(四)公文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准确 2.语言要简练 3.文体要得当 4.文风要庄重 5.文辞要质朴

二、公文的文面格式

(一)眉首: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公文份数、签发人。

(二)主体: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公文生效标识、附注。

(三)版记: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时间。

三、公文的行文关系 指发文组织(部门或单位)与收文组织(部门或单位)之间的公文来往关系。

(一)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业务上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平行关系,不相隶属关系。

(二)以上关系决定行文方向: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四、公文处理的基本程序

(一)收文办理程序:传递、签收、登记、分发、拟办、批办、催办、立卷、归档、销毁。

(二)发文办理程序:拟稿、审核、签发、核对、用印、登记、分发、立卷、归档、销毁。

五、几种常用公文的用途及注意的问题

(一)通知

通知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使用频率最高、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法定公文。

通知按其功能可分为四类:发布性通知、任免性通知、事务性通知、批转或转发性通知。

通知的特征有:广泛性、周知性、指导性。

通知的正文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成文日期等组成。

由于通知的种类比较多,结构和写法也比较复杂,应根据不同的种类采取不同的行文方式。

例如:就其标题而言,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或“事由+文种”也可以只写文种“通知”。

(二)请示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陈请性公文。

请示按其行文的目的作用不同分为两类:直接性的请示,请求批转性的请示。

请示的特征:针对性、求复性、单一性、时效性、超前性。

请示的正文结构一般由缘由、事项、结语等组成。

请示行文时的注意事项:

1.请示应一文一事,只主送一个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2.请示一般不直接呈送领导者个人。请示的写作要领:

1.要准确理解请示的行文对象,必须是自己的上级机关或者是直属上级。

2.要把握请示的内在逻辑,要清楚“为什么请示”与“请示什么”两部分内容。

3.要内容充实,语调恰当。防止一文多事、虚构情况、态度卑亢。

(三)报告

报告是下级单位或部门向上级单位或部门陈述事项的公文,适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单位或部门的询问。

报告按其内容可分为两类:工作报告、情况报告。报告的特征:重陈述,有见解。报告的正文结构组成:

1.工作报告的正文结构由导语、过去工 作回顾、未来工作展望三部分组成。

2.情况报告的正文结构由“三段式”构 成。如:①基本情况—做法—问题

②基本情况—问题—今后意见 ③基本情况—原因—下步做法 ④基本情况—原因—处理意见 报告的写作要领: 1.陈述情况要清楚、扼要、避繁就简,力求短小精悍。2.要文风朴实,有一报一。3.要注意时效性。注: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报告与请示的区别运用,准确把握住两者之间的异同。

报告与请示的相同点:二者在行文方向上有着同一性,都是上行文。

报告与请示的不同点:一是报告对上级没有肯定性的批复要求,而请示则相反;二是在行文时间上,报告是事中和事后行文,而请示是事前行文;三是上级对下级呈送的报告,可做批示也可以不作批示。请示则相反,不论对下级的请示的事项同意与否,都应及时作出批示,而且使用文种只能是批复。

(四)批复

批复是直接上级用来答复下级请示的公文,请示与批复紧密结合,是一个事件有机的一体,这在公文中是唯一的。

批复按请示的内容可分为两类:表态性批复,指示性批复。批复的特征:被动性、针对性、权威性。

批复的正文结构一般由:首部、正文、尾部三个部分组成。

首部内容: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内容:开头、文体、结语。尾部内容:署名、成文时间。批复的写作要领: 一是先回应后批复。

二是态度鲜明、措辞明确。三是批复要及时。

四是语言精炼,篇幅短小。

注: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批复与批示的区别应用。1.批复是法定的公文文种,而批示则不是。

2.批复是针对请示所必须作的回应,一来一往。而批示可以对报告、工作总结作出。

3.批复的主送机关就是请示的单位,如需要可抄送其他下级单位。而批示可将上报文件及其他下级单位并列为主送机关,不存在主送与抄送。

(五)函

函是无隶属关系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办理日常公务的法定公文。从行文方向看,函分为来函与复函。

函按其功能可分为三类:商洽函、问复函、请准函。函的特征:适用性强,务实性强。

函的正文结构一般由:原由、事项、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函的写作要领:

1.叙事清楚明白,说理有节令人信服。2.掌握分寸客观,用语平和冷静恳切。3.短小精悍意丰,注意技法灵活实用。

注:在工作中特别注意函与以下三个文种的区别运用。

1.请批函与请示的区别:相同点是两者都有请求批准的功用。不同点是:①请批函用于向不相隶属关系的有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事项。②请示则是用于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之间,下级向上级请求指示、请求批准的有关事项。

2.复函与批复的区别:相同点是两者都有答复有关事项的功用。都属于被动行文,有来函才有复函,有请示才有批复。不同点:①复函用于回复平级或者不相隶属机关单位的来函,也可以回复上级单位的来函。②批复则只能用于批准答复下级的请示。③从使用范围看,复函要比批复有更广泛的使用性,使用上更为灵活。

3.函与平行的意见的区别:相同点是两者都可用于隶属机关之间相互行文。不同点是对涉及某一重要问题所提的见解和处理办法,如属供对方参考而不需要回复时应使用意见,反之,则用函。

(六)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记载会议情况和会议精神用以公布或传达的纪实性文件。

会议纪要按性质分为三类:决议性会议纪要、协议性会议纪要、座谈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的特征:纪要性、约束性、知照性。会议纪要的正文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组成。会议纪要的写作要领: 1.布局巧妙,结构严谨 2.明确宗旨,突出中心 3.讲究用语,注意条理 4.忠实会议,做好记录

5.行文方式上则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单体和复体行文相结合 6.撰写形式得体。概述式,归纳式,发言摘要式 注: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注意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运用,与会议决议和会议简报的区别运用。防止写成流水帐。

六、公文写作的一般技巧

(一)、公文主旨的确立

1.主旨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行文目的或用意,也可以说是文章的主题思想。2.主旨的作用就是在文章中起统帅作用,主旨决定着材料的取舍,决定着结构,决定着标题的确立。材料、结构、语言等都是为主旨服务的。

可以这样说,在一篇文章中,如果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架,语言是细胞,那么,主旨就是灵魂。

3.主旨的要求:要正确,要集中,要鲜明 4.显旨艺术:可以简单地用20字要诀来表述,“题目显旨,开宗明义,篇末点题,片言居要,一气贯通”。

(二)公文材料的选取

1.公文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和公文中的事实、理论、事项,尤其重要。有一种说法“七分材料,三分写”指的是材料对于文章质量的重要性(巧妇难畏无米之炊)。

2.材料收集方法:一是平时注意积累;二是根据任务查阅文件(二手资料);三是实地调查(一手资料);四是参加会议。

3.材料取舍原则:要为主旨服务,要注重典型性。

(三)公文结构的确定

1.公文结构是公文的整体构造,包括文面格式和内容安排两个方面 2.公文结构原则:为主旨表达而服务; 要适合公文文种要求

3.公文结构方法,有以下五种:层次安排法,段落构成法,连接转折法,开头方法,结尾方法。

(四)公文的语言与表达

1.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明、庄重

2.表达方式。公文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说明三种,表达方式应区分不同文体而使用不同方式。在多数情况下,公文对表达方式是综合运用的,无法绝然分开,通常以说明方式较多。

(五)公文常见的语病 空发议论、言之无物; 描写抒情,言不得体; 修辞不当,语法错漏; 主旨不清,文种错误。

七、案例:描写抒情,言不得体 XX厂:

贵厂女工孙XX与鄙厂宣传干事王XX,是一对恩爱伴侣,两人苦于相隔两地,鸳鸯分飞,双方爱情受煎熬不说,还加重家庭负担,年迈双亲随女方缺人照料而苦不堪言,幼弱女儿随男方缺少母爱而目不忍睹,这实在是现代生活的一幕悲剧。

鉴于以上实际情况,双方都曾多次提出,希望把两人调在一起,结束这牛郎织女的生活,使一家人团聚,合家欢乐。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是国家的主人,工人的疾苦就是我们的疾苦,从革命人道主义出发,我们决定同意王XX调往贵厂,或请你们同意孙XX调往鄙厂,两者任选其一,你们意下如何?

XXX厂

XXXX年X月X日

案例:短小精悍,字约意丰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位寡妇,给衙门递了一份呈状,被后人称为千古奇状——公壮叔大 瓜田李下 是否当嫁

第三部分 公文写作常出现的差错

一、文种使用不当。请示与报告常出现错用;通报与通知混为一谈。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错误的话:此事要给上级写一份请示报告。

二、标题不合适。标题没有直接显旨;标题中错误使用标点符号。公务文书与文学作品的明显区别之一在于标题是否显旨。

三、主送单位差错。公文一般不能多头分送,尤其是请示;需要多头送的可用抄送。公文原则上不送领导个人。

四、语言使用不恰当。在我们的公文中语言使用不当的很多,言不达意,言过其辞不行;过于修饰的不妥;量词使用错误;方言使用不合适;特别是函的结束语“为荷,为是,为盼”的使用分寸掌握失度。

五、结构层次序数使用错误。在序数使用上,即不能减少更不能倒置,正确的先后次序应是:

一、(一)、1、(1)、①。

六、文种与公文模板使用不一致。公文规定请示需要签发人,报告不需要签发人。写请示使用了报告的公文模板,造成请示中缺少签发人,致使该份文件出现错误。

七、主送单位随意使用简称。写请示或写报告,特别是送上级和不隶属关系单位的公文要用全称。如“广电公司”就很难理解。

八、忽略细小问题。汉数字与阿拉伯数字的使用区分;印章盖在有正文的一页;文件的版面数为偶数;文件必须正反面打印等,经常出现不符合公文规范要领的问题。

以上问题反映出我们局有的公文拟稿人、核稿人、签发人对公文的规范要求掌握不好,工作质量不高,标准不严。问题虽小但影响和损害着一个单位的形象。

请认真学习我们局印发的《广州供电局收发文管理业务工作手册》(广供电办[202_]66号)。

第四部分 公文写作体会

一、加强学习

(一)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法律法规,党的有关知识等

(二)国际国内时事政治、新闻事件等

(三)企业的规章制度、规定等

(四)上级的文件、指示精神等

(五)专业知识科技知识等

(六)哲学分析问题的基本观点

二、讲究方法

(一)理解意图。深刻领会吃透精神

(二)积累资料。收集素材去伪存真

(三)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准确无误

(四)取长补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掌握技巧

(一)掌握公文的基本内容、写作套路(规范的体式和规定)

(二)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要领

1、公文起草前的准备

(1)准确地理解、领会领导意图。(2)学习有关的政策、法律、规章。(3)搜集有关的材料并进行筛选。(4)确定观点、组织架构、建立提纲。

2、公文写作的拟稿

(1)肆笔而成。提纲有骨架,拟稿增血肉。

(2)反复斟酌。遇难则停,切忌凑合,不耻下问虚心求教。(3)完备体式。精心撰拟标题、注重文体格式。

3、公文写作的复查把关

(着重从政策、情况、文字三个方面把关)

(1)文稿观点是否符合政策,中心思想是否突出,有无言不及义之处。(2)文稿陈述的情况根据是否充分,有无失实之处。

(3)文稿提出的措施、办法是否切实可行,条件是否具备。(4)文稿提出的要求、意见是否合理。

(5)文稿与过去发出的同类文件有无矛盾或重复。(6)文稿涉及有关单位的问题是否经过协商、会签。(7)文稿引证的观点、论据是否准确。

(8)文稿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严密、文字是否符合语法、标点符号使用的是否正确。

(9)文稿格式是否正确,行文关系是否妥当。

(10)文稿的收发文单位名称是否正确,文件编号有无重复,年月日的书写有无错误。

4、文稿的修改范围

(1)主题修正。这是文稿最大的修改。

(2)观点订正。这是准确体现主题的关键之一。

(3)材料增删。本着观点统帅材料、观点和材料统一的原则审查。(4)结构调整。其目的为了增强文稿的逻辑性。

(5)论证加强。加强论证与论据间的必然联系,材料有力地说明观点,从论据中能推导出合乎逻辑的论点。

(6)字句锤炼。斟酌不准确的字句,把冗杂的改简明,把生涩的改通顺。

四、履行职责

(一)胜任本职。认真负责、兢兢业业

(二)谦虚好学。多看、勤写、苦练

(三)吃苦耐劳。善于揣摩、经得住寂寞、受得起折磨

(四)顽强毅力。学海无崖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第三篇:欢迎词 应用公文写作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迎来了xx企业经贸考察团的贵宾,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谨代表xx班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在百忙中抽空与会的院级领导,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企业领导和学院领导、老师为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继续完成学业、成才成才做出的努力表示诚挚的感谢!

xx班是一个团结奋进、朝气蓬勃、温暖和谐的集体,33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33张意气风发的笑脸,我们在美丽的校园里演绎着一个个富有激情的青春故事,我们33颗热血澎湃的心汇集在这里为了梦想共同奋斗。自我们踏入校园的那一起,我们就不断的在努力奋斗,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先后在不同期刊报纸上发表文章,多位同学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202_年我们获得了“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并积极申请国家级先进班集体,我班计算机一级和英语四级通过率100%,也有大部分同学通过了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六级考试,还有部分同学正在考取会计证、驾照、辅修证等。除了学习方面,我们班的同学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勤工俭学活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轻父母的压力,并从中获得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成绩的获得,并没有让我们恃才自傲,因为,在我们的字典里,永远不会有满足,永远不会把“最好”的标记打下。“学海无涯!”这份信念,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心田。我们这样一个班集体,犹如大渡河流水,能滋润每一颗年轻跳跃的心;犹如巍巍雪山,为每一位同学一飞冲天积蓄力量;更犹如大海,汇集着跨世纪的大学生博学济世的理想!我们坚信,在各位企业领导和学院各位老师的关心和班委的坚强领导下,xx班将创造一个更辉煌的未来!

各位企业领导你们对我班贫困生的考察资助,可以帮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地继续他们的求学之路,对我们班每位被救助的同学来说,我们会记住“贫穷是一种财富”。我们会坚强,会直面挫折不惧怕任何困难,体谅父母的难处,多替父母分忧,对人对己要宽容,常怀感恩之心,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我们不会辜负领导们的殷切希望,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努力磨砺意志,不畏贫困,好学上进,以优异的成绩为父母和老师争光;争取早日长大成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各界,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第四篇:128100280-应用公文写作辅导材料

第七章

第四节

工作研究

一、文种特征

1、课题的迫切性

2、见解的创新性

3、研究的科学性

二、结构模式

1、标题

(1)公文式标题。用介词结构“关于”领起,由事由和文种两要素构成。如《关于改革办公室信息管理工作的建议》

(2)论文式标题。标题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课题研究的范围等,如《提高干部监督工作的水平》

(3)提问式标题。在标题中设问,以引起阅者关注,如《如何改进机关的工作作风》(4)复合式标题。也即是正副标题。

2、正文。工作研究的正文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组成。

三、写作要点

1、选题要新颖

2、探究要深刻

3、表达要周密

第五节

组织鉴定

考察材料

一、组织鉴定

(一)文种特征

1、客观性

2、严肃性

3、概括性

(二)结构模式

1、标题

一般由三种形式:一是直接以文种“组织坚定为标题”;二是由组织名称与文种构成,如《党组织鉴定》;三是由介词“关于”引出被鉴定人姓名和文种,如《关于xxx同志的组织鉴定》

2、正文 正文应具体载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概况介绍被鉴定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学历、政治面貌、参加工作时间、现任职务、职称及其主要经历等。(2)简要充分地写明被鉴定人在思想政治及工作学习方面的实际表现、能力水平以及所取得的成绩。(3)直捷了当地指出被鉴定人存在的不足之处。

3、结尾

一般是对被鉴定人提出希望,并明确其今后的努力方向。

4、落款

(三)写作要点

1、评价要全面恰当

2、语言要简洁朴实

二、考察材料

(一)干部选拔任用考察材料的概念和干部选拔任用条件资格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精神,考察材料是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派出的考察组对选任党政领导干部已确定的考察对象,进行考察后将考察情况写成的文字材料。这个书面材料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反映考察到的情况和意见。考察组成员即是材料的法定责任人。

考察材料应当直接反映选拔任用干部的条件和资格。根据《条例》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一下基本条件:

1、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政策水平,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作出实绩。

3、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讲实话、办事实、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5、正确行使人们赋予的权利,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6、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同时,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还应具备以下资格:1.提拔县(处)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2.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具有在下一级两户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3.担任副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由副职提任正职,一般要在副职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一般要在下级正职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4.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省级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5.必须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者其他培训机构三个月以上的培训;6.身体健康;7.担任党的领导职务的,除具备上列规定资格外,还应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二)考察材料的写作规范

考察材料属于新型文种,虽无模式,但根据《条例》的要求,其写作规范是可寻的,一般讲,应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标题。这种文书的名称称作干部选拔任用考察材料,简称“考察材料”,其名称与这一文种的标题并不一定一致。其标题有两种拟写法,一是拟作《考察材料》,二是拟作《关于同志的考察材料》。应当说,第二种拟法比较好,考察对象的姓名与文种名称前面加介词“关于”组成标题,明确、具体、醒目,使于查阅。

2、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这部分内容既要写出考察对象的身份情况,又要反映其任职资格的内容。应当依次写清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称、入党时间、现任职务、身体健康状况、院校培训情况、表彰和受过处分情况以及其学历和简历。学历是其主要学习经历及所学学校专业;简历是写其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任职阶段的职务变化情况。

3、正文。正文是考察材料的主要内容,它反映材料的主旨,是决定考察对象赖以选拔任用的依据,因此,写好这部分内容关系重大。这部分必须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1)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主要特长。这是正文的核心内容,应当紧扣主旨,笔不旁,将考察到的内容写得眉目清楚,层次分明,内容显豁,实在具体;准确、客观地反映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要紧紧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要求,全面叙述其德、能、勤、绩,并注重反映工作实绩。这部分一般采用总分式结构方法来写,即先总说,后分说,先总述对考察对象总的评价,而后分述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情况。德是思想品德,包括立场、观点、思想作风、道德修养;能是指一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包括文化水平、专业技术知识和理解力、创造力、对应力、统率力、规划力、指导力、决策力等,其中决策力是这些能力的综合反映;勤是指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和责任心;绩是指工作业绩、工作成绩,包括工作数量、质量、工作速度、效果等等。这样,先总述使人对考察对象有了总体认识,接下来分述其各方面的表现,既有抽象的认识,又有具体方面的内容,总分内容相互映衬,珠联璧合,能使考察材料写得理析入微,眉目清楚。主要特长是要写考察对象足以胜任这一职务所具备的特别擅长的技能或其特有的工作经验。这里常常例举二三事,以说明其主要特长的确实性。

(2)考察对象的主要缺点和不足。前一点是写考察对象的瑜,这点是写其瑕,一般讲应是写白壁微瑕之处,瑕不掩瑜。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要如实地将其缺点和不足的主要方开列出来。这部分的写作分量一般不会与前部分等同来写,应当是前者重后者轻。因此,写起来通常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用简短概括的几句话将其主要缺点和不足反映出来,以全面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另一种是加序数语一一开列出来。如果其缺点和不足关系不到重大政策问题,或者不影响考察选拔任用的问题,则不具体写其缺点和不足的内容,往往以概括的方法一条一条地写出来,以述其要,不写其具体内容。

(3)民主推荐或者民意测验情况。民主推荐或者民意测验是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一种程序。根据《条例》的规定,民主推荐是确定考察对象,民意测验是对考察对象的民主测评。这部分是要求反映民主推荐的情况或民意测验的情况。民主推荐的情况是写进什么部门组织的民主推荐,参加人员范围,推荐的结果,推荐的职务和得票多少等。这些内容虽然不长,但应当努力写好,因为民主推荐结果是确定考察对象的重要依据之一。主义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人选,要写出民主党派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参加的意见,这是法定情形。推荐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某些领导成员人选,还可以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和考试、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应当将这些情况一一写清楚,以符合法定的程序和情形。

民意测验是广泛了解考察对象情况的一种方法。写民意测验情况主要是反映组织民意测验的部门、人员范围、人数及得票情况以及在考察对象中排列序位等等。

4、落款

落款有两项内容:

(1)在正文末页的右下方,签署考察组单位名称及考察人员的姓名,有组长的署上组长称位;

(2)写明考察材料的形成时间。

(三)写作考察材料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

1、根据《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考察组成员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地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考察材料负责。”因此,考察材料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是一,二是二,不得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对主要表现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纲上线,也不要轻描淡写,要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为组织负责,也要为个人负责。

2、考察材料要注意写得符合《条例》所规定的原则。《条例》第二条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办事的原则”。为政之要,在于用人,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这些原则,这是写作考察材料的基调和主旋律。因此,考察材料的字里行间必须处处符合这些原则,以使材料写得成功,不失之法定情形。不然,上述六条原则文中有违一条或者失之偏颇,将会前功尽弃,其他内容写得再好,也是一篇败笔之作。

第六节

简报

一、简报的概念特点

简报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内部用来通报情况、交流信息的一种简短的文字材料。常见的“工作动态”、“情况反映”、“简讯”、“内部参考”、“快报”等,都属简报。简报的特点:

1、简。简就是内容集中,篇幅短小,文字简要。内容集中,是指每份简报的内容要做到单

一、集中,一事一报,不要在一份简报中写许多项内容。如果为了集中反映某种情况、某个问题,也可以把几个内容相关或有共同性的短文编在一期内。篇幅短小。一份简报最好不超过一千字。有些综合性的简报,内容较多,但字数也应控制在两千字之内为宜。文字简要。是指写作简报时,文字要精炼,利索、无假、大、空话。

2、真。简报的内容必须绝对真实。简报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领导机关反映情况,而领导机关有时可能根据简报所反映的情况做出决策。正是基于这个特点,决定了简报所写的事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或单位)、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引用的数据、人物语言等,都必须准确无误。对上级既报喜也报忧;既不以偏概全,也不以面盖点,力求准确全面,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3、快。这是对简报时间上的要求。简报的时限性很强,它必须及时地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典型、新动向,报告给有关上级机关和业务部门。如果简报编写不迅速及时,作用就会大大缩小,有时甚至会变成“马后炮”,失去其意义,毫无作用。

4、准。就是针对性强。简报应根据国家的法律、法令及各级政府的指示或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围绕本单位工作的重点,抓住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准确地加以反映,为领导运筹决策提供依据。

二、简报的种类

从内容和作用上划分,简报大体上有三类:

1、会议简报。会议简报主要用于报道会议情况和主要精神,反映与会人员的意见、建议。会议简报一般用于较大型会议。内容简单的会议就不需要简报。

2、专题性简报。专题性简报是就人们关心的、重要的某一议题专门出一期简报。专题性简报的内容集中、单一,一般是写一个问题或一件事。语言简洁,篇幅短小,时效性很强。

3、综合性简报。综合性简报是指在内容方面对某些情况或问题作全面的、综合性的反映。这种简报的主要特点是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材料丰富,带有综合性,能给人以全面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简报的写法

简报的格式是固定的,由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构成。

1、报头。用16开白纸印,报头部分占1/3篇幅。报头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简报名称。常见的名称有“简报”、“工作简报”、“工作动态”、“内部参考”等。名称确定后,一般不要经常更换。为了醒目,简报名称字体应大些。字可用印刷体,也可用书写体。名称一般套红,也可不套红。名称的位置应固定在第一页上方正中。

(2)期数。简报期数一般放在简报名称下方,横隔线之上。

(3)编发单位。一般在名称下面的左侧。

(4)印发曰期。标在名称下面的右侧。

(5)密级密级程度一般标在报头的左上角。根据简报内容所涉及机密的程度,可注明“绝密”、“机密”、“秘密”或“内部参考”等字样。如果有传阅范围限制,可以在密级程度下面注上“供××级以上领导参阅”等字样。

(6)编号。根据印发份数依次编号,每份一号,以便登记、保存和查核利用。编号一般放在报头的右上角,与密级形成对称。

(7)横隔线。在报头的下方,也就是在第一页上方1/3处用一条醒目横线将报头与报文隔开。

2、正文。正文是简报的核心部分。简报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标题、正文、供稿单位三个部分,如有按语,先写按语,然后再写标题。

(1)标题。简报的标题和新闻的标题相似,有单行标题、双行标题、多行标题。简报无论采用哪种标题形式,都应该尽可能地概括出正文的主旨,让人见题知意。

A单行标题。用一句话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

B双行标题。正标题揭示正文的内容或意义,副标题起补充说明作用,强化正标题的含义。

C多行标题。引题交代背景或揭示意义,正题概括正文的内容,副题补充或说明正题。

(2)正文。简报正文的内容最关键的是要抓准主要问题,一份简报写出,效果如何,起的作用大小,主要在于反映的问题抓得准不准。写简报,要认真地研究本单位、本系统在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令、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指示,开展各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抓住这些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有利于我们做好工作。

简报的正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A前言部分。一般用简洁、明确的一段话(有的仅一句话),总括全文的主要事实,先给人一个总的印象。接着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简报的开头类似新闻开头中导语的写法。

B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简报的主要部分,是对开头部分概括内容的进一步具体化。这部分要选择富有说服力的典型材料,加以合理地安排,中心内容要突出、具体,条理要清楚,语言要简洁。一个自然段最好写一层意思,不要把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汇集在一个自然段里。段与段之间应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使之无懈可击。(3)结尾部分。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或指明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发出号召,或提出今后的打算。事情单一,篇幅短小的,可不写结尾部分。

C供稿单位。简报一般不具名,必要时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明“×××供稿”。

D按语。对于内容重要的简报,有时要在正文之前加写一段文字,以表示发文单位的意见,这段文字就是简报的按语。按语常常是根据领导的意见起草,对简报的内容加以提示、说明和评注,用以表明简报编者的意向,转达有关领导的看法和意图,以引起读者注意。

(3)报尾

报尾位于简报最后一页下方。一般在最后一页的下端用两条间距适度的平行横线画出,在两条平行横线之内写清简报的发送单位,包括:报(指上级单位)、送(指平行或不相隶属的单位)、发(指下级单位)。并在平行横线内的右端注明共印份数。

四、简报的写作要求

1、材料真实,有新意

材料的真实是简报写作的“生命”。简报是向领导和有关部门传递信息、报告情况的,上级部门将依据这些信息、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因此,材料的真实可靠应该特别注意。

简报不但要注意材料的真实,还要注意所用的材料一定要有新意。那些缺乏新意,尽人皆知的事情或过时的信息,只会使读者失望。简报所反映的问题、经验、观点、信息,都必须具有新意。只有具有新意的东西,才能给人以启发、借鉴。

2、以叙述为主,议论为辅

简报写作的特点在于让事实说话。简报有观点、倾向,但不象总结和调查报告那样由作者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事实的叙述显示出来。因此,简报在表达方法上应以叙述为主,为读者提供反映客观情况的真实材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不过多议论。读者自会对事实、情况加以理解分析,作出判断。

第七节

典型材料

一、概念

典型材料可分为典型事迹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就是为宣传表彰典型的事迹所写的材料,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叙事性和生动性等特点。一般可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叙述。典型经验材料是一种主要介绍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或成功做法的文字材料,它与专题经验总结的定法相似。

典型事迹材料与典型经验材料之区别:典型经验材料,是一种介绍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或成功的做法的文字材料,它与专题经验总结相类似,着重于叙述典型“怎么做”。事迹材料是一种通过对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的介绍,表现其思想、品德和情操,给人们树立行为榜样的文字材料,着重于叙述典型“做了什么”取得什么成绩,如写一个连队党支部,如果是经验介绍,重点要突出写怎样抓好党支部建设,可从坚持组织制度,严格管理党员,积极开展党内斗争等方面入手,而事迹材料则要突出反映这个党支部的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可以从党支部的思想政治领导坚强有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强等方面来展开。

二、典型材料的写法:

一般包括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一)标题:典型材料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典型事迹材料的单标题通常要反映典型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如《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水电事业,在雪域高原展示巾帼建功的风采》(武警水电第三总队总工程师赵秀玲事迹)。一般而言,用第一人称来介绍事迹的典型材料,多采用单标题形式。双标题一般主标题反映先进典型的精神品质,副标题由单位+职务+姓名+某方面的事迹构成,如《化作春雨育新枝----总后嫩江基地教导员郭华关心战士的事迹》。通常以第三人称叙述的典型材料,多采用双标题形式。典型经验材料的单标题通常要揭示文章所介绍的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如《从知兵入手,扎实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双标题,正标题揭示文章的核心经验,副标题由单位+某方面的经验构成。如《用先进文化服务基层---军区政治部文化站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开展为兵服务活动的经验》。

(二)开头:典型事迹材料的开头主要写典型在什么情况(背景)下,经过怎样的努力,完成了什么任务,做出了什么贡献,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受到了怎样的评价。如卢伟昌事迹材料的开头:入伍14年来,(什么情况下)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改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安心服役,牢记职责,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默默奉献(精神境界),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特别是调到军械股以后,能时刻把枪弹的安全使用放在心上,脑子里始终绷紧一根弦,(怎样的努力,完成了什么任务)。三年来,团队没有发生一起枪弹方面的事故,枪弹维修保养一直处在全师先进行列、(做出的贡献)。我个人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党员”、“学雷锋先进个人”、“军民共建积极分子”(受到了什么评价)。

而典型经验的开头一般概述在什么情况(背景)下,从事了什么工作,创造了什么经验,做出了什么成绩。如某“模范通信站”的经验材料开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贯彻新时期军事战备方针的新形势下,(在什么情况背景下),她们始终牢记和努力实践军委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全面落实《军队基层建纲要》,(做了什么事),把握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正确方向,以总部站“龙头站”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纲建站做表率,全面建设用真功(创造了什么经验),为国防通信事业建立了卓著功绩,不愧为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取得了什么成绩)。

(三)主体:是材料的主要部分,材料中的事迹要在这一步展开介绍,写好主体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安排好主体的层次。也就是结构安排,通常有两种:①横式结构:紧紧围绕中心思想,不受时间限制,采取大跨度,多侧面的结构层次,从几个角度把典型事迹按类别集中,归纳在一定的观点之下,使之为突出典型的主要特点服务。②纵式结构:时间脉络为主要线索,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记叙典型的成长过程和事件的先因后果,它的优点,在于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能使典型材料步步深入。

2、提炼层次标题。层次标题,需要对典型的主要事迹进行高度的概括,标题需围绕文章主题,对不同性质的事迹分别进行归纳,层次标题的提炼是写作中非常关键的步骤,应下大功夫把他提炼好,如卢伟昌的事迹材料《把工作当事业干,立足岗位作奉献》,围绕“干事业,作奉献”这个主题,将其事迹归纳成刻苦学习、爱岗尽职、坚持原则、直面困难等四个方面,并且提炼标题:

勤于学习,刻苦钻研,把本职岗位当成成才的支点 尽心尽责,爱岗敬业,在本职岗位上奉献人生的亮点 坚持原则,敢于较真,在人生道路上不留下任何污点 不畏困难,敢于承担,勇敢面对人生的难点

这样的标题,思想突出,语言精炼,而且对仗比较工整,也比较新颖,能给人予比较深刻的印象。

3、选择好材料。典型材料的写作要做到形象生动,血肉丰满,特别应注意好材料,具体说来,一是要详细调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二是要从中选择最切合主题、最典型、新颖的材料,并深入挖掘动人细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结尾:实际运用中,有的写结尾,有不写结尾。一般来说,在会议上发言的事迹材料应当有个结尾,不能收束得太快,以书面文章发表的典型材料,结尾可写可不写。写结尾时,如果是第三人称,可对典型做概括性结论;如果是第一人称,则主要表明自己对今后工作的决心打算或表示谦虚的话。

三、注重事项

一忌“合理想象”,虚构情节;二忌随意提高,移花接木;三忌突出先进,贬低他人;四忌大话绝话,不留余地;五忌添枝加叶,画蛇添足;六忌一好百好,有意护短。

四、几个重点问题:

1、要精心选材。典型事迹材料是观点+例子,选材十分重要。一方面是要详尽地占有材料,要对写作对象的情况从各个方面作详尽的调查了解。因为一切事物的发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凡与写作对象有关联的人和事,调查了解得越具体越好,如要写一个连队党支部的事迹材料,不仅要对连队的战士干部做调查,对该连队的友邻,连队所属的营党委、共建单位的人员、官兵的亲属等都要进行了解。这样才能详尽占有资料,开阔思路,并在调查中逐步形成观点。对个人事迹材料的挖掘,不仅要了解本人的现实表现外,还要对人物成长过程、主要经历、志趣爱好等进行多方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只有充分占有材料,才能获得写作的主动权。选材还要突出一个“奇”字,也就是要有独具特色的事迹,要找到能体现事物共性的个别材料,有的人写材料之所以平淡无味,看起来有似曾相识之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写作对象的“奇”处,同是名山,黄山奇、泰山雄、庐山秀、华山险。辩证法告诉我们,共性处于个性之中。如果没有找到写作对象区别于同类事物的最主要的特点,就难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赵秀玲的事迹材料中,同样是反映武警官兵为了事业顾不上家庭的事迹,文章却没有落入俗套,而选择了一个独特的细节来反映这一点:有一年假期,在我将归队的前夜,我第一次为儿子点燃了生日蜡烛,看着儿子被烛光印红的小脸,我真想留下来陪他,但又怕儿子看出我的心思,就对他说,快许个愿吹蜡烛吧,可儿子忽然泪眼汪汪,委屈的对我说:“妈妈,我不吹灭它你是不是就可以不走,求你送我上一次学吧,要不然同学们都说我没妈妈。”那一刻我心都碎了。这个独到的细节,一下就将人的感情推上了高潮。

2、要掌握剪裁艺术。占有了材料。如何运用材料至关重要,运用材料,首先要学会点睛之笔。写典型材料,要防止“见事不见人”,也就是要写出人物的思想面貌和精神世界,这就需要画龙点睛。毛主席曾经批评说:“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这是很坏的方法。”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赵秀玲的事迹材料之所以感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的思想面貌和精神世界往往在关键时刻突显出来。如,在讲述她与武警官兵攻克一个个难关,在西藏建成了七个水电站的感人事迹之后,接自就有一段她内心的独白:“我认为,在西藏创业,坚强和理想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从心理和生理角度讲,任何人都不是坚强的,没有任何一种虚名,值得人们咬紧牙关去,忍受痛苦,只有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在艰难困苦面前,意志淬火,理想生辉。又如,面对难以割舍的母子深情,文章中十分自然地流露出了她的真情世界:“确切的讲,面对艰难的选择,我也有过忧虑和徘徊,但一想到长年累月默默奋战在生命禁区的建设者们,想到他们为点燃世界屋脊的万家灯火献出了青春鲜血及生命,我就觉得我的付出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作为一名当代女性,我把青春韶华般的岁月留在了西藏,生活中虽然缺少了一点华丽的色彩,但生命中却拥有了美好的回忆,我由衷的感谢党组织给我在西藏的奋斗经历,倘若没有这十年的奔波锤炼,我怎么能得到人生价值的启示,我的人生又怎么能变得如此厚重和美丽。”这样如珍珠般的语言,错落有效地镶嵌在文章里,极好地提升了文章的主题,感染了听从,整个文章读起来,就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

巧用材料,还要学会使用表现全面的概括性材料和表现事物本质的个别材料,这一点很重要。一些同志写作总喜欢罗列个别事例,好象多举几个例子就能凑成一篇文章。却不知道个别事例是有偶然性,并不一定能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尤其是随意罗列几个例事,是没有任何意义或起完全起相反作用的。例如:有的人写党支部班团结,就举了一例子:有一次连长的小孩生病了,指导员立即把孩子送到了卫生队。这样的例子反映的班子成员生活上相互照顾的一个小侧面,但我们并不能推断出这个班是真正地团结了,说服力不强,如果我们把表现全局的概括材料和个别材料统一起来,文章的可信度就会大大增加。同样是讲班子团结,我们再在前面加上一段:支部“一班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感情,处处讲团结,始终做到:工作相互补台,生活相互关心,错误相互指出,困难相互帮助,家庭相互照顾。有一次,……人们对于这个班子团结的形象就会更深刻一些。

运用材料还需要掌握归纳的技巧,必要的归纳可以使认识的思路更加清晰。比如写一个连队苦练精兵的事迹,将观点归纳为“三个常抓不懈”,从而保持了“三个始终不变”,即:“上一线、打头阵”的责任意识常抓不懈,当兵打仗的战斗队思想始终不变;爱军习武的积极性常抓不懈,精益求精的高强度训练始终不变;“夺红旗、争第一”的进取意识常抓不懈,争创一流的标准始终不变。杨政委写文章也非常注重归纳,在师党委扩大会议汇报提纲中,对团队存在的每个问题都进行了归纳为几个字,如把领导机关干部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四个不够”:一是工作方法不够科学。存在“三性”:协调性不强、连续性不够,统筹性不够。二是作风不够扎实。存在“三怕”:怕深入、怕吃苦、怕较真。三是工作进取意识不够强烈,满足于“三不”:领导不批评,下级不指责,同级不说闲话。四是表率作用不突出,表现“四个不严”:遵守纪律不严,作风养成不严,廉洁自律不严,思想修养不严。从而条理清晰,使人印象深刻。

4、注重实践。有道是“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写好一篇反映部队建设或专项工作的材料,就必须了解部队建设和专项工作的规律,否则写出来的材料质量就不高,比如,要写一个指导员的事迹材料,要写一个党支部的事迹材料,刚毕业的文学专业的本科生也有难度,因为没有经验。对如何当好一个指导员,抓好党支部建设的规律认识不够,感性的认识都没有,更不可能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这个实践,一个方面是进入工作,就是当一回指导员试一试,还有的就是搞调查研究,经常找指导员们聊天、座谈,同样能获得感性的经验。另外,还可在书刊、报纸、领导的讲话等方面获取经验,经常读一些经验文章,事迹材料,把文章的主人翁换成自己,在书本中实践,领导讲话、作指示,部署工作的时候仔细倾听,从中总结归纳部队建设中规律性的东西,同样也可把领导的经验为自己的经验。所以,实践,是要手勤、脚勤、脑勤,处处用心皆学习。

3、合理设计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也是文章的构架,设计文章结构是公文写作的一项基本功,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结构出来了就相当于一棵树有了枝干,只要添加一些素材作叶子,一棵树的形状就勾勒出来了。设计文章的结构,一是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围绕主题设计的观点,要能够为主题服务。如去年一营党委的经验材料《把干部作为经常性工作的重点对象常抓不懈》,主题是抓好干部的管理教育,而要抓好干部管理教育有什么规律呢?主要就是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教育到位,管理到位,激励措施到位等,由此就理出了文章的二级标题:统一思想认识,确保重点突出;加大教育力度确保基础牢固;坚持严抓勤管,确保行为规范;用好激励机制,确保最佳效应。二是要体现典型所具有的特性。规律性的东西,每一个单位都有,主要是哪个单位落实的力度大小问题。而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还有别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的特性。设计结构就要把他反映出来,如,去年团党委的经验材料《依靠经常性工作夯实基础,努力加强部队全面建设》,首先,根据我团由后进到先进,正是由于下大力抓了经常性工作的特点,理出二级标题:“统一认识,确立经常性工作的重要地位不动摇”,进而确定三级标题:无论环境多么复杂,始终抓住经常性工作不放松;无论工作任务多繁重,始终抓住经常性工作不放松;无论部队建设形势如何变化,始终抓住经常性工作不放松。其次,根据我团抓经常性工作善于把握规律,突出重点,抓出实效的特点,理出二级标题:把握重点,在狠抓经常性工作的关键环节上求实效;理出三级标题:紧紧抓住落实制度这个根本;紧紧抓住干部队伍这个关键;紧紧抓住内部关系这个突破口;第三,根据我团坚持从严治警的方针,理出二级标题:加强专项治理,固强薄弱环节求发展。进而理出三级标题:狠纠“三外”(不假外出,对外乱交往,参与外界经济纠纷是我团以信经常性管理工作连连出现漏洞的主要原因);横扫“三气”(惰、油、骄是我团官兵当时精神状态差的主要体现);力治“三差”(环境差、卫生差、伙食差是我团当时环境条件的写照),这些枝干结构,都是紧扣我团特点深入思考的结果,写出来就显得特色鲜明。三是要注意挖掘时代精神。总结一个单位,一个人的经验和事迹,首先要在开掘其典型意义上下功夫,一般来说,越是能够集中反映时代精神,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典型,其指导意义就越强,在设计文章结构时,应该把握好这一点。如,广州军区文化站的经验材料《用先进文化服务基层》,他们的二级标题分别是:确立用先进文化服务基层的意识;提升与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素质;创新用先进文化服务基层的手段;拓展用先进文化服务基层的领域。其内容也还是提高服务意识,增强素质,创新手段,拓宽渠道,但由于找准了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合点,就使文章从立意到结构都得到了升华。

第八节 公示

(一)公示概述

国内目前对公示的界定依然模糊,一般泛指将一些公众关注的内容或事项公开,以使社会各有关方面或者本系统内的公众了解和掌握被公示对象的基本情况,同时征询各方面的意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的一种新兴的文体。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织人事管理方面越来越强调民主化和公开化,讲究透明度。由此,一种新的党务、政务和公务的重要形式——公示制度应运而生。在发布形式上,公示也较为灵活多样,它既可以采取张贴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正规文件的形式,还可以采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或者网上传播的形式,将公示具有明显的公开性、告知性、时效性。公示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它既可以是发布有关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也可以是选拔后备干部公示,还可以是其他有关方面的公示,诸如招标结果公示、收费价格公示、发展党员公示、评先选优公示等等,涉及公务活动的方方面面。

(二)公示与公告、通告、通知的区别

公示不同于公告。发布公示的目的在与使社会各有关方面或者本系统内的公众了解和掌握被公示对象的基本情况,同时征询各方面的意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发布公告的目的在于将有关的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向国外告知。从中也可以看出,公告的发布范围要比公示更广。不仅如此,从内容上看,公告所涉及的内容事项具有确定性,它要将已经确定的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向国内外公布;而公示的内容具有可变性,可根据社会公众所提交的反馈意见,按实际情况和需要加以调整和变更。公示不同于告示和公告,因此写公示时,千万不可将告示、公告与公示混合在一起使用。因为那样做,不仅不规范,而且也会造成混乱,使人弄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文体。例如,全国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在《中国青年报》202_年2月17日第4版发表的公示,其标题是、就出了这个不该出现的错误:《全国青年文明号候选单位公示公告》。显然,其中“公告”两字是多余的,是混用。

公示也不同于通告。主要表现为作为行政公文的通告,在告知的范围方面虽然不及公告广泛,但要比公示相对宽些;更为重要的是,通告还对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公众和有关方面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而公示则显然不具备此种效能。

公示还不同于通知。通知作为一种知照性公文,具有用以公布有关人事任免事项的功能,而且这些事项是由法定机关经过法定程序确定了的;公示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事项则是尚未确定的,它要广泛征求社会公示的意见,而后方能作出定论。同时,就行文要求来看,通知所涉及的事项一般是需要下级机关遵照执行和办理的,而公示则要求有关人员对公示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有异议,可以向组织人事部门进行举报,或对公示内容的真实性和程序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但这种举报和监督系出自有关人员的自愿,而不是一种必然要求。

(三)公示的写作 一个完整的公示应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组成。

1、标题。

一是只写文体“公示”两个字;二是事由+文体;三是单位+文体;四是单位+事由+文体;五是只写事由,省略文体。只写文体“公示”的标题。这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公示标题。这种只写文体的标题,它十分醒目由于人们已经知道公示不同于通知、布告、之类的知照性文体,且内容都比较重要,特别有吸引力。

2、前言。正文的前言,即要开门见山交代公示的缘由、目的和要求,以增强透明度,向公众显示出诚意。公示的前言一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正文的开头的第一个层次或段落,不必冠以“前言”两字。现在,有些“公示”,根本不写前言,让人不明白这个公示的目的是什么,也弄不懂这个公示的内容是否是初定下的还是已经最终决定了的。

3、事由。公示的事由,就是指公示的人和事(事迹)。由于公示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是要让群众知道后参与其事,发表意见,如果不简明扼要地将人和事情或事迹写出来,群众就无从表意见,进行评议。

4、正文。公示的正文是公示的主体和核心,是公示的公开性、周知性、科学性和民主性的集中体现,它应包括前言、事由及要求等一些基本内容。公示的事由,如果事先在一定范围内已经公布过,群众已经周知了,那么公示时可以略写或简写;如果事先没有公布过,那么不写事由就使公示失去了意义和作用。此外,如果在公示正文中应写上联系电话(含举报电话、监督电话和网站)。如果在正文没有写,那么在下落款部分时也应交代一下。

5、落款。公示的落款,是公示的结尾部分。这个部分,一般应包括公示的拟文单位和拟文日期。在公示的“前言”部分,如果没有交代公示的拟文单位,那么在落款时务必写上,以示责任和庄重。同时,如果没有在前言部分交代公示的拟文或公示的发布时间,则在落款时一定要在单位下面一行写上,因为公示的过程有时限性,如不写明时间,群众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反馈意见,公示也就会失去意义。公示的结尾应当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发布公示的机关或单位名称,要写全程或者规范化简称,以示庄重、严肃;二是发布公示的日期;要写明完整的年月日,使用汉字数字。

第五篇:欢迎词应用公文写作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迎来了xx企业经贸考察团的贵宾,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谨代表xx班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在百忙中抽空与会的院级领导,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企业领导和学院领导、老师为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继续完成学业、成才成才做出的努力表示诚挚的感谢!

xx班是一个团结奋进、朝气蓬勃、温暖和谐的集体,33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33张意气风发的笑脸,我们在美丽的校园里演绎着一个个富有激情的青春故事,我们33颗热血澎湃的心汇集在这里为了梦想共同奋斗。自我们踏入校园的那一起,我们就不断的在努力奋斗,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先后在不同期刊报纸上发表文章,多位同学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202_年我们获得了“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并积极申请国家级先进班集体,我班计算机一级和英语四级通过率100%,也有大部分同学通过了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六级考试,还有部分同学正在考取会计证、驾照、辅修证等。除了学习方面,我们班的同学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勤工俭学活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轻父母的压力,并从中获得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成绩的获得,并没有让我们恃才自傲,因为,在我们的字典里,永远不会有满足,永远不会把“最好”的标

记打下。“学海无涯!”这份信念,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心田。我们这样一个班集体,犹如大渡河流水,能滋润每一颗年轻跳跃的心;犹如巍巍雪山,为每一位同学一飞冲天积蓄力量;更犹如大海,汇集着跨世纪的大学生博学济世的理想!我们坚信,在各位企业领导和学院各位老师的关心和班委的坚强领导下,xx班将创造一个更辉煌的未来!

各位企业领导你们对我班贫困生的考察资助,可以帮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地继续他们的求学之路,对我们班每位被救助的同学来说,我们会记住“贫穷是一种财富”。我们会坚强,会直面挫折不惧怕任何困难,体谅父母的难处,多替父母分忧,对人对己要宽容,常怀感恩之心,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我们不会辜负领导们的殷切希望,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努力磨砺意志,不畏贫困,好学上进,以优异的成绩为父母和老师争光;争取早日长大成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各界,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应用公文写作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