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探讨(范文模版)
摘 要:在对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同时,针对灌区渠首泵站结构布置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灌区设计
1、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
电力提灌是当前农村灌区进行大面积引水灌溉的工程,在灌溉系统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各个区域的不同地形特点,灌溉需求以及作物生长需求情况对电力提灌的泵渠体系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农村的电力提灌设施发挥最大的效益。由于传统的电力提灌设计过程中,泵站与渠道的设计是分开进行的,泵站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渠道的引水需求;渠道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泵站的供水能力,容易造成提灌供水不足或者灌区引水效率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因此,综合考虑泵站的供水能力以及渠道的引水需要,对泵渠进行一体化设计。
2、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主要的技术设备构成
主要包括泵站的技术设备、pe输水管道。在主输水管道中,主要是指与提灌泵站出水口相连接的干渠、支渠,而不包括陡渠、衬渠以及毛渠等。
2.2 设计基本原则
一体化设计古城中将泵站输出的具有动能与势能的水,通过密封的pe输水管道将水输送到引水目的地,同时尽量减少岩土输水损失量,实现对远距离以及不同高程的地点进行供水。
2.3 主要的设计技术内容
(1)对灌面a进行确定,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水源的水资源情况、实际规划要求以及地形和地貌等来确定灌区面积,计算得到提灌区的灌溉面积;(2)对进出水的高程差h进行实地勘测;(3)计算得到灌区的灌溉流量q;(4)对输水管中的水流速度v进行查询;(5)按照流量q计算得到输水管道的直径d;(6)在确定输水管道直径d之后,按照管径d、管材计算得到输水管道的水头损失h;(7)确定计算得到扬程。(8)计算得到满足q、h的水泵型号、配套的电机功率等。
设计根据:**省《小型泵站设计规程》、《小型泵站施工规程》、《农业灌溉渠系设计水册》。
设计内容:从传统的提灌站出水方式逐步扩大至从渠系的末端出水,沿途进行分水控制,并进行定点的供水。
建设内容:对泵站进行建设,沟渠开挖、pe输水管埋设、分水口设置、确定最高程供水点以及最远供水点,形成全系统的规划及建设。
材料选择:因为提灌站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规范化的建设标准和体系,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pe管以及响应的连接部件等,诸如不同压力、不同管径的钢管、连接附件等。同时,还要充分考虑pe管的结构特性,最终确定需要铺设管道的方式以及pe管道的压力等级。
技术难点:设计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泵站的动力设备布置、最高程地点以及技术工况等。同时,水泵的选择以及输水pe管道的长度的配置等需要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3、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中的灌区渠首泵站结构布置
泵区首泵的结构布置是一体化设计工作的重点内容,是为了实现泵站与渠道体系合理配置的关键内容。
3.1 主厂房的配置和设计
主厂房中安装了包括6台混流泵以及三台轴流泵900hd-9,同时布置成为u字型,采用了沿前池方向布置三台和侧向布置三台的方式进行整体布置。其中,在厂房的两侧同时还设置了前池翼墙。其中,泵房采用了湿室型泵房,其包括吸水室、水泵层以及电气的设备层等部分。为了保证泵站工作效率,其主厂房的下部设置为矩形沉井结构,该厂房的净宽是7.8 m,高为9 m。
u字型厂房中的两个转角处形成了一个相对空旷的场地作为安装间,其采用了混凝土型基础,地面的高程为78.5 m,主要用于设备的检修、维护以及设备的安装通道。
3.2沉井的设计
泵站采用了u字形的结构,分别使用了不同尺寸高度的沉井组合,而且两侧沉井保持一致,其平面尺寸设置为15.2 m×13 m,高15.75m。而中间的沉井平面尺寸为15.2 m×13 m,高度为14.2m。沉井中设置了隔墙,而且在其靠前池侧面设置了闸门室,在外侧则设置了厂房。在输水压力管道处设置了出口井壁以及二期混凝土的孔口。
整个沉井的封底一共包括三层。其中,底层使用了0.5 m的厚块石作为压渗层;第二层使用了厚度为2m的素混凝土封底,主要用于井外的浮撑。在将井内部的水抽干之后,在第三层中浇注了厚度为1 m的钢筋混凝土。第二部分沉井的高度则控制在73.6-77.00m左右,采用了现场浇注的方式。
3.3 渡槽的设计
由于渡槽的长度相对较长,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纵坡进行重点研究,保证渡槽的出口与之前的总干水位相连通,且槽中的水深较浅,需要形成回水进行淹没。当槽中的水深过大时,则会形成水跃,增加了出口消能工程。在经过槽内的设计水深设计之后,确定水槽中的高度为1.94 m,增加水深至2.30m,确保水面刚好与水面相衔接。在此基础上,通过纵坡比较之后,确定纵坡较陡,则槽中的流速增加,渡槽的断面将能有效控制,从而节省土建的投资,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第二篇:电力提灌站管护长效机制之我见
关于电力提灌站管护长效机制之我见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电力提灌站的建设实实在在的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降低农民提水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在大旱之年土地不摞荒,种满种尽,确保农业粮食产量连年稳中有升,解决了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极端性气候成常态,干旱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农业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生产风险越来越大,电力提灌站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针对今年川南地区、特大的旱情,自贡市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为此对×××四区两县、农村电力提灌站的建设运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电力提灌站的建设管理运行情况
全市有电力提灌站1079处、1138台/44740.5千瓦,能灌溉面积80.58万亩,受益人口109万,能正常运行的397处、420台∕16382千瓦,灌面18.6万亩,占36.8﹪,带病运行的498处,522台∕20556千瓦,灌面37.89万亩,占46.2﹪,不能运行的184处、195台∕7983千瓦,灌面14.05万亩,占17﹪。全市有江河提灌424处、452台∕20361千瓦,灌面36.25万亩,其中﹕能正常运行的158处,167台∕7633千瓦,占37﹪,灌面11.49万亩,带病运行的189处,197台∕8546千瓦,灌面18.21万亩,不能正常运行的77处,88台∕4182千瓦,灌面8.55万亩。
从电力提灌站建设时间来看,上世纪70年代及以前建设的54
4处,80年代建设的295处,90年代建设的173处,2000年以后建设的67处。
从管护情况看:按照机改职能,农机及电力提灌部分管理职能全部移交给了市农牧业局和各区县农牧业局,经调查在管护方面几乎是以口头形式明确到了镇(乡)、村、组进行管理,其中:镇(乡)管理的8处,村管理的1047处,其他24处,电价执行:0.23元/度,0.26元∕度。在管理方面没有建立电力提灌站管护的长效机制,主要是没有专门的维修管护经费,村、组虽然落实了管护人员、但其责任根本就没有落实到位,造成盗的盗、锈、破坏、老化等。遇天旱需要用时镇村组才组织维修,有的由于建设时间长、损坏严重,有的使用的原苏联和韩国机电设备等根本无法维修。××县在管护上是安排了管护基金,责任落实到镇(乡),并与镇(乡)签定目标责任书,每年经考核合格者每处提灌站补助1000元的管护费。初步统计全市带病运行和不能运行的电力提灌站需维修改造资金3030万元,其中江河提灌站需要1523.9万元。
二、电力提灌站管理维护的建议
管护电力提灌站就象国家养消防队,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代农业的发展,水源是关键,电力提灌站成为了现代农业的保障水源,切实维护好电力提灌站,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稳定增收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去冬今春各级都投入大量资金对大多数电力提灌站进行了维修改造,借此机会我们可以把电力提灌站的管护机制建立起来)。
(一)建立提灌站管护投入机制。
一是坚持主体投入为主,社会、政府投入为辅,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二是政府建立提灌站管护补贴基金(由财政预算安排滚存使用,接受社会捐赠),基金的使用:第一是管护补贴:区、县与镇,镇与村层层签定电力提灌站管护目标责任书,对管护完好的给予每年每处提灌站1500--2000元的管护补贴奖励,第二是提水补贴,对多级提水成本达到50元/亩以上的,政府可以考虑对农户实行提水补贴20―30元/亩;三是因地制宜征收提水费,在主管部门和镇(乡)的指导下,根据提水成本对受益农户收取水费,专款专用;四是探索提灌站雷击等自然灾害损失保险,五是探索电力提灌站管护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
(二)明细电力提灌站的产权。
当前所有的电力提灌站,投资主体,都是政府在投入,投入的方式:90年代以前,都是以抗旱减灾资金、电提灌站的专项建设资金为主,国家集体农户共同筹资建设,90年代以后,主要是以“金土地、农发、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投入建设;其次是电力提灌站的建设专项资金,占用土地均是所在村组负责,建好以后的电力提灌站没有办理正式产权移交手续,只是口头上或没有将管理使用权明确给村、社,且电力提灌站主管部门也没有纳入台帐建档管理,形成的国有资产就放在无人问津的荒野,有天旱时才有人去过问。1--2年天不旱说不定就被盗或被破坏了。我认为可以把它变为农业的资本明细其产权,凡是国家资金投资建设的电
力提灌站,建好经验收后,根据电排的灌溉范围,由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农牧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把产权办理给村、组、专合社、用水户协会等。明确的方式以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灌溉面积涉及两个以上的镇(乡),产权办给所在镇的农技服务中心,电力提灌站灌溉面积涉及两个以上村的产权办给所在村民委员会,灌溉面积涉及一个村的,产权办给该村村民委员会,灌溉主要是为该产业而建设,又建立了专合社的,产权办给专合社或种养大户,电力提灌站建在成立了用水户协会的村,也可以把产权办给用水户协会,如果电力提灌站的投资涉及国家集体和农户的要征求镇、村、社及农户的意见后,再明确产权主体。产权主体对提灌站主要设备拆卸、租用、改变用途等要征得行业主管部门、镇、村同意。产权证的内容主要明确主体功能不变,不能灭失、破坏,收取一定标准的提水费,明确灌溉的范围面积,可以融资抵押等。
(三)明确产权人的管护责任
产权人对电力提灌站的管护应落实人员和经费,每个电力提灌站均要落实日常看守人员、机电操作人员并明确其各自的岗位责任。
建立完善电力提灌站的管护办法:安全操作规程;日常维护、年检制度;防雷、防潮、防盗、防锈管理制度;日常维护管理制度;运行日志制度;机电操作员、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县(区)对镇、镇对产权人的考核奖励制度、可以一年考核2次,对合格者给予奖励并兑现管护补贴;电力提灌站有偿提水制度,对受水农户直接收取,其水价的构成,是根据电价、操作工工资、基本的日常维
修费来确立,收取标准的确立必须在镇(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进行,防止乱收费和挪作他用;建立电力提灌站产权变更,设备报废,用途变更等制度。
(四)加大对电力提灌站的更新改造力度
全面普查清理全市所有的电力提灌站,对布局不合理、作用不大的进行取缔,对需要保留的重新建档造册,建立台账进行管理。对带病运行和不能运行的要加大投入纳入计划进行改造。一是尽可能依托涉农项目进行改造;二是不能纳入涉农项目改造的,按照各级政府分别承担的原则,建议利用1—2年的时间对所有不能运行或设备老化的提灌站进行更新改造。改造验收合格的立即明确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纳入提灌站管护的长效机制进行管理。
(五)规范电力提灌站的设计,施工管理。
电力提灌站的设计要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用管理成本,并结合不同地型、作物品种等各种因素考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工艺。新建、改建的电力提灌站由农机部门实行归口管理,要求设计人员有资质、并具有现代农业装备理念,懂得机电设计规范、农学知识,农业生产经验。对电力提灌站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由农机部门派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负责。
根据当前一些涉农项目建成的电力提灌站来看,有一部分建成后就不能使用,主要问题是:设备配备不完整、机电设备不匹配、机电设备技术落后等,主要原因在于:设计、验收、施工的有些技术人员不熟悉农业生产、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为此,建议全市以后的所有涉农项目中要新建或改造电力提灌站的,在规划、设计、评审、施工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涉农项目主管部门要请区县农牧业局农机方面的专家参与并签字认可,如果该涉农项目是“一事一议”项目,电力提灌部分的建设,由项目主管部门和镇(乡)要委托农机部门全程参与负责
(六)加强电力提灌站的规划和项目申报管理。
区、县农牧业局要根据产业布局、新农村建设、水源分布、水利发展和小城镇发展规划,按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要求,对需要建立电力提灌站的地方编制建设规划,并编制建设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由农机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篇:农村机电提灌站管护责任书
农村机电提灌站管护责任书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为加强各村机电提灌站的运行、经营、管护,确保其发挥更大效益,切实维护受益群众的利益,经讨论,XX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决定建立农村机电提灌站管护责任制,并与.(以下简称乙方)签订管护责任书。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具有对乙方的提灌站管护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权力和义务。
2、甲方具有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经费,落实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3、甲方具有对农田提水灌溉时产生的民事纠纷进行协调、仲裁的权利和义务。
4、甲方有权对乙方的违约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并有收回管护权的权力。
二、乙方权利和义务:
1、乙方承担辖区内的提灌站经营管理,享有其经营、管理及优先使用 权。
2、乙方对辖区提水户有监督管理和合理分配水资源的权力。
3、乙方须加强对提灌站内外一切电器设备、线路和机泵的管理维护,并及时上报设备所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案,确保安全、高效提水,保证辖区农田灌溉的需求。
4、乙方须及时上报在洪水期间机电设备防洪转移情况。
5、乙方须及时向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报告提灌站运行情况。
三、违约责任:
乙方未能按规定进行提灌站维护及运行的,甲方根据实际情况,可责令乙方进行整改、完善,情节严重的,甲方可收回乙方的管护权。
四、本责任书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县农机局备案一份。
五、本责任书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 XX镇人民政府(章)乙方:
年月日年月日
第四篇:关于城市化和农村一体化
关于城市化和农村一体化
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近日出席中欧工商峰会时提出—— 中国城市化目前只有46%,而欧洲早已达到61%以上,超出中国15个百分点
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力争使城市化提高10个百分点。
二、年初,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在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必须把推进新型城市化作为统筹“三农”发展的重要抓手,城乡联动、统筹谋划,通过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支撑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而以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一是把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加快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
二是把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三是把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
第五篇:农村电力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本人自担任电管员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依照岗位目标责任要求,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以积极服务农村电力为己任。作为一名电管员,我积极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及时传达到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中去,并狠抓落实。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地方工农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现将本人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我主要负责红卫、大树、玄真三个村的管电工作,涉及3村 个社的电力管护工作。其中10KV线路 KM,220V线路 KM; 变压器 台,总容量 Kva,最大容量是 Kva,其中20 Kva及以下变压器 台,幅员面积平方公里。
今年,辖区新增变压器 台。在、、村分别新增变压器、、台。新增10KV线路 KM,低压线路 KM。
二、工作完成情况:
农村分类综合电价执行到户率为 %,电能表实抄率 %。截止目前,今年全年共销售电量 Kwh,应交电费 元,实交 元,占总销售量的 %。低压线损率9.62%,同比下降 %。另外,今年新增用户 户,新增销售额达 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
三、2010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
2、;
3、;
4、;
5、;
6、;
7、。
四、工作的突破和创新与成绩经验:
1、安全管理是各项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我围绕安全目标管理目标责任,加之上级加大安全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及备品备件的资金投入,改善安全作业条件,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步明显。
2、推进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基层电管是工作直接面向农业、农民、农村供用电服务的“窗口”。所涉及的业务事项相对琐碎繁杂,服务范围点多、面广,记录台账多、基础数据量大,且处理过程复杂。对10千伏线路及变台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统计出线路长度、杆型、变台数,绘制了地理接线图,为供电所专业管理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我将积累经验,逐步建立有关数据库,使之成为提高农电管理效率,提升农电管理水平的有力工具。
3、加大营销普查力度。对违章、违规用电、窃电、内外勾结窃电等现象,堵塞管理漏洞,防止电量隐性流失。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安全生产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从各季安全大检查来看,辖区各线路,设施基本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但很多线路设施仍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有些地方甚至是“老牛拉破车”只能免强支撑,一到吹大风,下大雨,和春节、夏季等用电高峰时,就会造成部分区域停电,主线烧断,用户表计过负荷烧坏等现象。
2、单台线损达标率仍不尽人意,这主要是有部分台区线路未撤底整改,有些整改完的台区新建房太多。
3、同杆架设,“三线交叉”等问题仍比较严重,且难以进行清除。
4、线损仍不稳定,有时会出现反弹现象。
六、2011年农电工作目标
1、实行一户一表。强化工程管理,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完善审批和招投标手续,加强工程资金管理、合同管理制,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把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和竣工验收各个环节,严格程序审批,确保户表工程的建设质量。
2、继续执行大修技改工程。坚持大修为农村服务的指导思想,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大修重点是低压台区整治,网改以来负荷增加3-5倍,配变、线路及附属设施严重过负荷,必须根据设备运行情况、负荷增长情况、变线损情况及缺陷隐患情况来上报大修建议计划,便合理安排农村检修计划。
3、进一步加强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工作上加大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力度,确保不发生特大和有人员责任的重大电网、设备、火灾事故;不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进一步加大反违章和电力设施保护力度。
4、加强供电所营销基础管理,加强电费回收,加强计量管理、积极堵漏增收,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实现供电量年23%的递增;销售收入实现年24 %的递增;低压综合线损保 %,争 %;供电可靠率保 %,争 %;电压合格率保 %,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