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建设专题报告
务川自治县教育科技局关于 小花小学校园建设问题的专题报告
自治县人民政府:
我县小花小学属2008年审核批准办学的民办学校,现有在校生1070人(留守儿童450人),六个年级(含学前教育),共22个班。由于现有的校址建于山腰(都濡镇希望路),占地面积58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教室15间,已完全不能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求,急需易地新建。
小花小学于2010年8月向自治县发改局提出了易地迁建的备案申请,县发改局根据《贵州省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出具了小花小学迁建项目备案通知书(务发改备准字 [2010]5号):备案通知中建设面积为6000平方米,总投资为300万元,建设资金由学校自筹;建设地点为都濡镇洋溪村洋溪组,但备案通知书明确要求建设单位小花小学在接此通知后,必须桉建设程序到相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县委办公室于2011年1月5日将小花小学的迁建列为县委、县人民政府2011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务委办通[2011]6号)。
2011年8月3日,县人民政府邹小莉、何黔副县长带领住建局、国土局、都濡镇、教育科技局等相关人员实地踏勘,现场检查校园周边情况后,会议一致明确如下事项:
一、该校园建设属典型的违法违章建筑:一是未取得土地使用权,且校园所在地属县城规划区域内的工业用地;二是未履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除在发改立项备案外,其余报建手续均不完善,施工过程中无建设主管部门监管。
二、小花小学迁建校园处不适于办学:一是处于原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边上,正处于易滑坡的山体之下,且后立面正临公路,存在较大的地质及交通安全隐患。
三、小花小学新建校园占地约9.7亩,且处于两山之间的狭谷地带,所处的地理位置不适合用于办学。
四、小花小学迁建校园周边的洋溪组村民违法违章建筑多达90多栋,如果该学校不进行拆除,有可能会影响其余违法违章建筑的拆除。
五、小花小学在校园迁建的前期及施工过程中,均到住建局、国土局、都濡、教育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校园建设有关手续办理事项咨询,但因项目建设前期报建手续办理时有关部门互相设为前置条件,导致手续没能及时完善;但因小花小学现有的教学资源已不能容纳下所有的学生,校领导迫于生源压力,不得不在国土局、教育科技局下发停工通知的情况下继续修建。
六、小花小学校园建设现已完成的工程量主要有:主教学楼工程正进行二层主体施工(共二层,8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工程正进行四层主体施工(共四层,2400平方米);根据学校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总投资约193.6万元;另学校购买洋溪组八户私人土地共计花费120多万元,前期费用约88万元(含地基、化粪池、挡土墙、施工管理费、监理费、施工图设计费、勘界费、地质勘察费等)。
七、小花小学现能保证自行拆除校园内所有建筑,但恳请县人民政府在补助时予以考虑学校已投入的所有经费。
八、学校面临的实际困难:由于小花小学现有的校园内约有450人的留守儿童及农民工子女暂无教室及宿舍,下学期无法正常开学,由教育科技局牵头,协助在县城适当的位置予以安置,以便在新校园建成前能保证学生正常入学。
九、下步校园建设选址问题:因近年外出务工人员及进城农民工增多,导致留守儿童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增多,县城仅有的几所公办学校已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问题,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以有效促进我县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小花小学的校园易地迁建选址由教育科技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在近期内确定新的校园建设用地,以便在年内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明确的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特此报告
务川自治县教育科技局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日
第二篇:校园信息化建设报告
校园信息化建设报告
为了加快推进我校信息化建设进程,有效整合学校多方面力量,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统筹管理及组织协调,深入了解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申请整合我校网络资源,建立合理的数字化信息平台。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1.2.学生认为我校网站内容单一,信息量太少,不利于我校的宣传。教师认为我校网络资源匮乏,相比其他高校电子书、论文、期刊等资源我校为零,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需要网络的联系。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计划利用寒假时间积极探索我校信息化建设。
其一:开辟自己的网络空间,其中包含,电子图书馆、档案馆、学报、财务综合查询系统、教务查询系统、站内资源下载。满足学生电子刊物的阅读、课件的下载、个人选课信息等的查询。
其二:积极与教育网联系,申请加入中国教育网,尽快利用万方、维普、同方等数字资源,引入大量论文,让我校教师在教科研发挥各自特长,将网络成为教师进修学习的平台,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老师与学生的迫切需求,以及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要求,我们急需采购教学管理系统软件、配备我们自己的网络服务器。
备注:
1.中易银泰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2.“高校协同工作管理平台”,陕西梦龙科技有限公司。
调查中发现(北京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新疆农业大学、西安邮电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延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校使用良好,建议使用。
3.“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杭州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篇:数字化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教学信息化、数字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手段和教学水平,培养人才的迫切需要,只有予以充分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才能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学校工作中顺利进。
下面就本校的数字化教育教学建设情况做一简单介绍
一、加强领导,把信息化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为增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我校及时构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三个层面的管理体制:1领导层面:由校长、分管副校长、专职教师等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体规划协调,并制订相关制度。2管理层面:教导处、教科室和总务处等部门按各自职能,突出抓好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工作。我校还专门设立了“信息技术处”这一中层职能部门,配备精干力量,以加强管理。3参与层面:全体师生努力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二、学校园网数字化硬件系统建设
1、教学及校务管理系统
各处室级部配备公用办公计算机,并在部分处室配置打印机,充分利用校园网一这平台将各处室级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
2、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加强电子图书、文献资源库建设,学校购置数字化电子图书馆一套,计130万册图书,并接入校园网,使全校师在工作学习之余,通过校园网浏览阅读全面升级图书馆现有硬件设备。完备电子阅览室的使及管理;增加馆藏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形成校园电子图书文化。
3、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强大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内容包括教学课件、教案、教学方法指导、论文等,并将寿光市教育网教学资源在网上公开,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建成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实现网上授课、网上辅导、网上答疑。学校充分利用FTP服务器方便宜操作的优势,增大教学资源库容量,以便学生能更方便全面进行网上学习。通过光纤与Internet相连,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了地面教育资源网;
4、多媒体应用平台建设
学校购置高性能计算机,建立功能强大的视频服务器、音频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内容涵盖学校管理、网络资源、电子图书、信息发布、知识资源及电子图书等内容,为学校管理、师生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强大的平台。
5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持
学校将建成百兆到桌面、技术先进、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学校各教室、办公室全部设有网络端口、提供一台公用计算机和打印机,并设置专业服务器,安装教务管理软件、学生管理软件、图书管理等软件等。
6电子实验室建设(1)计算机教室系统
在原有设备基础上,2007年9月,学校新购置高档海尔品牌计算机30台,组装服务器一台、教学用机一台,保证了计算机教室和高效运行。
(2)多媒体教室系统
学校设有高标准多媒体会议室、公用多媒体教学教室和多媒体教学班共9个,配备教学用机、投影设备各一套,并接入校园网。
三、数字化校园软件建设
1加强数字化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为了真正发挥数字化手段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注重教师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研究,一线教师人人掌握了现代教学教学手段,熟练运用计算机多媒全技术用于办公和教学。
2培养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随着寿光市教育网的开通,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丰富多彩,信息传递速度快,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给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我校校园网上建有教师备课系统和教研论坛,教师可以高度共享信息资源,利用便利的备课系统和教研论坛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教育信息化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知识,方便了教学教研工作,提高了教师教学教研效率和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利用数字化段教学的水平,充分发挥数字化设备优势,在教学培训中采取集中培训、自主培训、技能大比武,网课评选项等措施在教师中开展“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通过推荐和介绍运用信息技术的优秀教学范例,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程序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培训,每个阶段结束时都进行了相应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检测,活学活用,务实求新,保证了培训效果。建立了与普及推广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学以致用,把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同时作为信息技术学习提高的过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同时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新教育理念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手段的更新来带动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
3开足开全课程,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
学校安排充足的信息技术课程,保证每周1节信息技术课,且上机操作时间保证在80%以上,以此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深刻的认识,树立信息意识,提高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讲解和上机实践,使学生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并提供网络在教师指导下健康学习,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认识能力和利用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在网络上“安家”,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交流自己的思想,体会做为一个社会人在网络上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最终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校数字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设备的应用更加科学化,实际化,教师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教学出现质地飞跃,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的数字化教学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数字化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的融合,学校将加大资金投入,更新硬件设备,为数字化教学提供保障。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发展、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现代化学校,真正实现我校教学的信息化,数字化。
第四篇:绿色校园建设中期报告
绿色校园建设中期报告
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春来早,走进邢庄子小学,春意渐浓。山桃绽放、杏梅吐蕊、碧桃含苞、红李萌芽……在冬青的黛绿映衬下,显得异常活泼、俏皮,辅以点缀其中的黄色连翘、绯红榆叶梅,给邢庄子小学更添几分盎然春意。
花间戏蝶翩然飞舞,清朗飘逸,树上候鸟的旧巢犹在,又添几声莺啼,使得“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不再是空谈。
学农基地疏松的泥土内悄然萌动的嫩芽,吐绿的韭菜和留葱预示着新一年的劳动即将开始,它将继续发挥“劳动实践场所“示范基地的光荣使命。
邢庄子小学建于2005年,占地面积1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是一所省级项目学校。学校配有图书阅览室、实验室、少科室、音美教室、远程教育接收室、播放室,今春又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组建微机室,教学设备日趋完善,教学条件日益优越。
建校之初,邢庄子小学就以“创办花园式学校”为目标,争创“绿色校园、生态校园”,走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办学之路。通过三年来的不断努力,“绿色、生态校园”初显成效。
一、设计合理、寓意深刻
邢庄子小学的绿化方案设计彰显个性,校园绿化的主体是前院左右对称的大花园,其间为中红外绿,中间主要是红叶碧桃,四周配以常绿的冬青,形成了色彩的映衬;点缀作用的树种主要是梅(杏梅、榆叶梅、珍珠梅)和李树(红叶李和果树李),另外花园两侧各有三株高大乔木(垂榆、合欢、龙须槐)形成了高低错落的层次。
整个花园喻示着邢庄子小学“桃李满园”,高低错落的层次喻示着邢庄子小学的学生分布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梅的使用象征一种性格,取其娇而不媚、香而不溢的卓越品质;合欢代表着共创和谐校园的决心,而垂榆、龙须槐那蜿蜒的虬枝则彰显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是老师们对孩子寄予的美好希望“尽管学习的道路不是一马平川,尽管成才之路不是一帆风顺,但却永远不是失美丽”。
校园两侧是一排整齐的法桐。三年来已经小有冠形的梧桐树不久就会伸出它手掌般宽阔的枝叶,撑起一把把绿绒大伞。“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然是美好的祈愿,而坐听“梧桐雨”更是一种诗样意境。孩子们早间、傍晚微风轻送,或是细雨霏霏时流连在树下,或许也会激发灵感吧!
宽阔的甬路两旁栽种了“多花期”香花槐,俗称富贵树,初春萌生的新芽紫中带绿,给人一种心静的感觉。“富贵花开富贵地,富贵地育栋梁材。”希望树下戏耍的孩子们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操场四周香花槐间以国槐,取用国槐的药用经济价值,几十株国槐成材后会有颇丰的经济价值,为勤工俭学铺路,为校园经济架桥。合理的设计,深刻的寓意,给邢庄子小学带来了无限的美丽,给孩子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使得教学质量逐年上升,使得学校知名度日益提高。
二、闲地统用,学农结合
学校位于农村,肩负着职教、成教的使命,“如何将农业知识用于实践?”一直是学校职教、成教的一个盲点。学校新建,硬化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还不到,这些地方滋生的杂草让老师们忽然间冒出个想法:“何不种些作物,即解决了杂草丛生的问题,又便于观察和实践?没想到这一偶然的突发奇想却一发而不可收拾。老师们越干越爱干,越干越有劲。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农基地”建设起来了。从学校后园西侧的每人一畦又扩大到了后院东侧、操场边缘、花园空地……
学校职教、成教人员均为教师兼职,只是多看了点农业知识,没有劳动实践经验,纯属纸上谈兵。“学农基地”建成后,我们多次请菜农入校讲解有关瓜果蔬菜的种植常识、管理经验,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丰富教师视野的同时也使职教、成教的培训的学员们真正体会到了科学管理来自长期的实践积累。品尝着自己种出的绿色果蔬,看着瓜果飘香的青青校园,甜在嘴里,美在心头。三、六园共建,创建绿色校园
今春,乘着六园共建的春风,我校被定为“绿色校园”示范校,为了更好的完成“绿色校园”的评估验收,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劳动,后院学农基地内种植了各色蔬菜,前院花间种植了瓜类;完成了花树的整修;植树节又在学校周边种植杨树50余株;校园内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各班外墙文化正在建设中,不久的将来邢庄子小学会旧貌新颜相称,书香、环保协调发展,邢庄子小学会更加“春意盎然”。
第五篇:数字校园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市实验中学数字校园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市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我校加大投入,软硬件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近一年来作为**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开展的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硬件建设进展情况
(一)加大投入,新配置十四口高标准多媒本教室
根据《**市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我校在已有软硬件的基础上加大投入,于2013.9月新配置十四口高标准多媒本教室,更换为70英寸最新式的触摸式投影电视。触摸式液晶屏教学一体机才艺目前最先进的触摸技术,创造性的将液晶电视、电脑、音响、投影仪、电子白板五大硬件合而为一,屏幕表面使用防爆钢化玻璃,经特殊处理,抗划痕、抗撞击,防腐蚀、易清洁、书写时屏幕无阴影,将鼠标和键盘才能实现的纷繁复杂的操作步骤完全集中在触摸上。单击、双击、移动、旋转、以及弹奏钢琴、翻阅图片都可以轻松实现。目前我校42口多媒体教室配置齐全,配置标准高。
(二)新配备了一口高标准微机室。
依据《**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我校于去年又新建设一口高标准微机室,目前我校配有三口高标准微机室,机器数为200台,生机比达到12∶1。
(三)改造了网络中心机房,新购置一台高标准浪潮服务器,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硬件保障。
近几年,我校投资十余万元对网络中心机房进行了改造,铺设了防静电地板,购置了一台高标准浪潮服务器。
(四)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平安校园工程监控系统。在学校各个重要场所安装摄像头,在相关处室设置管理终端和报警中心,实现数字化平安校园。
二、软件建设及应用进展情况
(一)新购置了苏亚星校园网系统平台,经过多方认真考查,购置了苏亚星校园网系统平台,校园网平台共6个模块,分别为资源库、VOD点播系统、校务管理系统、网络备课、虚拟社区和校园网站。各模块基础建设工作已初步完成,并对一线教师进行了分层培训,目前已经使用的有校务管理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和VOD视频点播系统,使用效果良好。目前我校已初步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二)网站维护工作规范,责任明确。学校领导对信息宣传工作一直高度重视,网站信息上传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革,由原来的专人负责变成各科室分工负责,各科室信息上传先由科室负责人审核,合格后由科室人员直接上传,并设立年终奖励机制,使信息上传更加及时,学校网站正常运行,版面内容及时调整。
(三)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维修工作管理规范。我校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维修工作管理规范,分工明确。日常维护工作由网络信息中心负责,负责全校42个班的多媒体设备管理与维修和维护工作,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对各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员进行全面培训,实行责任到人,并每月定期检查多媒体设备卫生情况及管理情况并汇总给政教处,并将结果纳入班级达标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及时高效地搞好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修及维护工作,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为全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四)学校网络维护工作管理规范。学校网络维护工作由网络中心专门负责,及时维修各网络线路,保证使各处室组信息点的畅通。对校内教师Ip地址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做到实名制上网,保证了校园网络安全。
(五)QQ和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老师们对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QQ及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即时性、高效、省钱等特点,进行内部通知的传达和文件资源信息的共享等。领导和老师们经常在QQ群里进行教学经验交流。许多领导和班主任们利用飞信进行通知传达,利用飞信和家长进行短信沟通,既节省大量时间同时节省很多电话费。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学生信息技术素养高,在历次电脑作品大赛中,成绩优异。我校领导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每年在初
一、初二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组织全校学生积极参加省、市电脑作品制作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作品获省市级奖项。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成绩显著。我校特别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并且成绩优异。在历次省、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都有很多教师获得省级市级奖项。
(三)充分利用教师工作博客在教学中的作用。校领导对教师利用工作博客作为家校沟通的有利手段,鼓励一线教师建立工作博客,在博客上谈教学心得,上传教学资源,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介绍、班级日志等,许多家长看了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博客,都能收益颇丰。我校教师代士晓和王平静老师的博客被评为**市明星博客。
(四)加强课题研究。近年来我校教师承担省市课题研究的越来越多,课题研究氛围浓厚,成果显著,真正实现了研究引领和推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四、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持续推进和创新发展离不开相关机制的保障。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学校成立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闫纪华校长担任组长,张永熙书记、丁兆森副校长、马锋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我校数字化校园工作组织领导和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教育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做好技术指导、咨询等工作。切实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全力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
(二)切实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充分利用校园改造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项目经费,并多方筹措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优先安排信息技术经费,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三)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督查。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为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基础。加大督查力度,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各处室考核评估的内容之一,以评促建,加快发展。
**市实验中学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