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新城区应急避难广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小文档推荐)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20-505988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05 03:33: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新城区应急避难广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小文档网推荐)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及项目业主

项目名称: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业主:定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建设性质:新建 1.2 编制依据

1.2.1《汶川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1.2.2《国家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1.2.3《关于加强“5.12”汶川地震后我省城乡规划编制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工作的意见》(甘建设[2008]249号);

1.2.4《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国办发[2005]46号);

1.2.5《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2006]288号);

1.2.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 1.2.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1.2.8定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1.2.9《定西市城市总体规划》;

1.2.10《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计》(GB21734-2008)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1.2.11《甘肃省应急避难场所功能与项目建设基本要求》

1.3 研究范围

本可研报告的重点对该应急避难场所项目的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工程技术方案、节能环保、投资估算、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和论证。

1.4 项目概况 1.4.1 项目场址

本项目拟建于定西市新城区新城大道以西、规划路以东、内环北路以南、内环南路以南市政广场用地范围内。场址地势平坦,地块规则,目前项目场址周边环境良好,交通便利。

1.4.2 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5.9公顷,有效使用面积30200平方米,其中篷宿区26000平方米,新建应急指挥中心(含应急物资临时存放点一处)2200平方米,应急停车场2000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人数15000人。

1.4.3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个10月。即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1.4.4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488.7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和省上补助1000万元,地方自筹488.76万元。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本报告简称5.12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地震局、统计局、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会同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的评估,四川省某某被评估为重灾区,名列全国51个极重和重灾县(区)第14位。此次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惨重的损失。全区25个乡镇、214个村、1465个组、5.1万户、20.7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重灾人口17.7万人,占总人口的85.5%。全区因灾伤亡2746人(死亡20人、受伤2726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17.48亿余元。

为避免人类在自然灾害中失去更多亲人,建设避难场所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城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为民生考虑的重要工程,列入了政府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建立抗灾减灾应急避难场所,是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必然要求。

为提高定西市抗击重特大自然风险能力,减轻灾害损失,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通知》(发改厅[2008]2952号)和省委“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和“加快重建步伐,提前完成任务”的总体要求,定西市住建局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

在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定西城区尚无具备基本功能的应急避难场所,供需矛盾相当突出,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产财产安全没有保障。国家应尽快恢复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定西市已在新城区建设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广场、体育场、绿地公园等,用于群众休闲娱乐同时兼顾紧急避难的需要,但是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长,这些显然不够。

应急避难场所是政府应对战争和突发灾害时紧急疏散安置灾民的主要场所,是加强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能增强城市综合防护功能,提高某县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定西市新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与流动人口平均保有量大约在20万人,人口密度大,现仅有新城区体育公园一个主要应急避难场所,最多临时安置2万人,且配套设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施不完善,供需矛盾相当突出,迫切需要建设新的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极其必要的。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中央对应急避难场所提供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且项目资金业已到位。

2.3.2 该项目重建所需的河沙、水泥、卵石等建材可以就近取材。

2.3.3 该项目的建设是广大群众迫切期盼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3.4 新城区应急避难广场建设是广大群众迫切期盼的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项目建成后,能使数万人受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 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

3.1 场址选择 3.1.1 选址地点

本项目拟建于定西市新城区新城大道以西、规划路以东、内环北路以南、内环南路以南市政广场用地范围内。场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址地势平坦,地块规则,目前项目场址周边环境良好,交通便利。

3.1.2 场址选择的原因

定西市新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与流动人口平均保有量大约在20万人,人口密度大,现仅有新城区体育公园一个主要应急避难场所,最多临时安置2万人,且配套设施不完善,供需矛盾相当突出,迫切需要建设新的配套设施以提高城市应对灾难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本项目场址位于新城区政治文化中心,广场市政配套设置齐全,是设置应急避难场所的理想场地。

3.2 场址条件 3.2.1 自然条件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地跨北纬35°17′54″至36°02′40″、东经104°12′48″至105°01′06″之间,南北长82.9公里,东西宽73.3公里,总流域面积3638.711平方公里。东北及东部邻会宁,东南接通渭,南部与陇西、渭源毗连,西南连临洮,西部至西北与榆中接壤。全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最高处为西南部高峰乡城门寨,海拔2577.3米;最低处为北部关川河谷地,海拔1671.3米。城区所在地海拔为1898.7米。全境处祖厉河支流关川河流域,在关川河与渭河流域分水岭之北,关川河与秦祁河、苑川河流域分水岭之东,西巩河与厉河分水岭及祖厉河之西。大地构造属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东部、陇西旋卷体的一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部分。建国以前土地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梁峁纵横,土地贫瘠。

3.2.2 地质状况

根据定西市安定区地质资料,拟建场地位于定西市新城区,地貌单元上划属关川河东侧二级阶地地带,场地位于陇西黄土高原,据区域资料,场地及其周围无第四纪活动性断裂。场地的沉积地层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3.2.3 抗震设防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定西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期为0.45s,地震基本烈度7度。

3.3 建设条件 3.3.1 供电

本项目拟从周边市政电力管网引入两路10KV供电电源。电源进线室外采用电缆直埋引入方式。供电管网及供电量均可满足项目需求。另配备一台移动应急发电车。

本项目动力用电接自市政10KV高压电网,项目总需求容量400kW,安装2台250KVA变压器。

3.3.2 给排水

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150m/d,最大时用水量14.2m/d。目前项目附近已有市政供排水管网,能满足项目用水的需要。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3.3.3 供暖

目前场址具备集中供热条件。项目采暖热负荷20kW。

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

4.1 工程设计依据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计》(GB21734-2008)

《甘肃省应急避难场所功能与项目建设基本要求》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2 设计原则

4.2.1符合城市规划和公交发展规划; 4.2.2设计和规划要具有前瞻性;

4.2.3体现经济实用的原则,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投资;

4.2.4把握公交的特点,满足公交的特殊要求,做到人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性化设计。

4.3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项目,该场地位于定西市新城区新城大道以西、规划路以东、内环北路以南、内环南路以南市政广场用地范围内。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发,特别是地震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提高通渭县抵御自然灾害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势在必行,本工程选址在定西市新城区市政广场内。依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甘肃省防灾减灾专项实施规划》(甘政办发【2008】194号)的要求,参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标准,结合定西市新城区的实际情况、定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筹建通渭县应急避难场所。新城区市政广场总用地面积70000.0平方米(50.0亩)。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划总占地面积为59000平方米(89亩)。建设用地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建设场地良好,基础设施完善,是理想的避难场所用地。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5.9公顷,有效使用面积30200平方米,其中篷宿区26000平方米(可容纳人数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15000人,人均1.73平方米),篷宿区场地采用20厚C30素混凝土硬化处理;新建应急指挥中心2200平方米(包括临时储备用房、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和应急物资临时存放点一处);应急停车场2000平方米,场地采用30厚C30素混凝土硬化处理;配置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附属设施及设备。

本工程主要的配套房屋有:新建应急指挥中心(包括临时储备和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布置在场地的西南侧,建筑面积为1985.16平方米,充分利用现有广场场地将应急蓬宿区布置在市政广场场地内,周边设应急供水、排污和垃圾储运设施、应急停车场等,另新建应急公厕2座,设置移动应急厕所6处。同时围绕建筑布置集散场地、广场、供水处、垃圾收集点、应急消防防火等功能,场地内设有配套的供水、供电管网及消防设备,应急避难指示标志及功能介绍设施等,形成开阔的避难场所环境等。4.4 总平面布置 4.4.1 总平面图布置原则 1.合理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

2.生产和办公区相对独立,减少互相干扰,又便于管理调度。

3.合理组织车流、人流,做到顺畅、便捷,并相互独立。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4.出入口的设置与道路及公交路线的设置相结合。5.公用工程深入负荷中心。4.4.2 停车场设置

场址位于新城中心地带,考虑到减少投资,方便发展,停车坪设置按地面停车设计。为了提高场地的利用效率,公共交通车辆的停放方式采用垂直式布置(面积系数垂直为0.35,斜排式为0.30)。小车停车位5.3mX2.4m,大车停车位10.8mX3.5m。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停车坪采用220mm厚钢筋混凝土地面硬化,设有雨水、污水排放系统。停车坪的排水坡度(纵、横坡)不大于0.5%。在路面采用划线标志指示停车位置,并设有相应的行车标志和照明设施。

4.4.3 交通结构

根据现有广场道路现状,该避难场所设六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结合,与现有道路相接。出入口宽度设置在12m以上。场区内道路形成环状,方便车辆通行和改变方向。

4.4.4 竖向设计

场区内地形较为平缓。场地设计时,需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建筑物基础深度和处理方式,进行场地坡度和土方量计算,场地排水采用平坡式排水方式,预计场区内填挖土方量不大。

4.5 公用工程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4.5.1 给排水工程

本项目给排水工程包括各建筑物的给水,建筑物、停车场地的排水、消防系统,雨水集蓄系统,污水处理系统。

4.5.1.1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4.5.1.2 给水

本项目水源采用市政管网供给和机井供水两种方式,市政管网由场址附近道路DN200干管引入场区,另在场址内设应急机井一处,水井处设净水设施以满足市政管网受损情况下避难场所的供水要求。

4.5.1.3 给水系统

场区内给水管网为生产、生活、消防联合管网,主管网形成环网,建筑内生活用水支状供水。本项目建筑均为多层建筑,平时室内给水系统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4.5.1.4 排水

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建筑物内采用污、废分流,室外采用雨、污分流系统。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结合地域及地形特点,对绿地处的雨水采用先就地自然吸纳,短期超量雨水排入雨水管路,院区内适当部位采取土壤截流,深化与软式透水管收集的组合系统,以科学、生态方式对雨水资源加以利用。雨水由道路、停车坪雨水口收集进入雨水池,可用于洗车或浇洒用水,多余部分排入可外排。

4.5.2 消防

场区内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布成环状,其两条进水管从两条市政给水管道引入,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在建筑室外及停车场区设地下式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米。

各建筑物耐火等级按二级设计。各建筑物设室内消火栓给予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管网在室内布成环状。区域建筑群最高建筑物的最高部位设置消防水箱,储存火灾初期消防水量并对区域内各建筑物内的消火栓给水系统稳压。项目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加压泵站内设置有效容积为500m3的消防水池一座和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三台(二用一备),发生火灾时系统用水由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从消防水池取水加压供给。

4.5.3 安全防范系统

4.5.3.1 周边防范报警系统:

主要用于非正常入侵的周边警戒,安装各种类型的入侵探测器。各类入侵探测器应根据防范的需要选择和设置,构成立体和组合的防护系统。并能与电视监控系统及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4.5.3.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依防护和监视的具体要求,对重要部位如主要通道、车库及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设摄像装置。各单元监控点的信号通过同轴电缆传至保安监控中心。

第五章 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

5.1 土地利用 5.1.1 土地利用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定西市新城区总体规划》 5.1.2 项目场址位置及占地规模

本项目拟建于定西市新城区新城大道以西、规划路以东、内环北路以南、内环南路以南新城广场用地范围内。场址地势平坦,地块规则,目前项目场址周边环境良好,交通便利。项目总占地面积5.9公顷,有效使用面积30200平方米,其中篷宿区26000平方米,新建应急指挥中心2200平方米;应急停车场2000平方米。

5.1.3 土地现状

项目场址现状为新建新城区市政广场。场地地势平坦,为规划的城市市政建设用地。

5.2 环境保护 5.2.1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2.2 环境现状

场址附近有部分居民住宅,不存在对本项目建设的环境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业企业和场所。

5.2.3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施工期、运营期)主要的污染表现在污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等方面,但污染量有限,对环境影响不大。

5.2.3.1 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

施工噪声:施工过程中有部分大型施工机械,在运行时产生噪声。不过项目场址较大,与周边居民区较远,施工期短,对周边影响不大。

建筑扬尘:施工期在挖土、堆土及砂石、水泥等壮年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尘埃散逸,汽车运送材料时引起的道路扬尘以及施工场地的地面二次扬尘。

建筑垃圾:施工期产生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土建施工量不大,产生的建筑垃圾有限。

施工结束后施工期影响随之结束。5.2.3.2 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

废水:该项目无工艺废水等产生,排放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等。

废气:汽车尾气排放。

噪声:随着机动车交通量的日益增长,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噪声污染不断加剧,全国80%以上大城市交通干线噪声超标(大于70Db),大型公交车辆进出站时的噪声很大,严重影响了居民休息和教育、文化活动。项目运营期噪声有运营路线的噪声和停车场内保修车间的噪声。

5.2.4 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5.2.4.1 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建设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源有:施工期机械噪声、扬尘、生活污水及固废等,这些均会对周边区域的大气环境、生活环境、道路交通和附近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到环保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并按环保部门要求,采取必要的降噪抑尘措施,及时清理外运建筑垃圾,以减少对环境不利影响。

5.2.4.2 运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废水:该项目无工艺废水等产生,排放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等,主要污染物为COD、NH3-NH和石油类,产生浓度分别为400mg/L、38 mg/L和45mg/L。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废气: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某县城市污染尤其严重。有资料显示,城市大气中碳氢化合物(HC)的73.5%,一氧化碳(CO)的63.4%,氮氢化合物(NOX)的46%来自机动车尾气,特别是非采暖期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所占的比例更高。由于机动车的排放位置低,实际对低空环境浓度的分担率达70%以上。

噪声:车辆在停车场内低速行驶,禁止鸣笛;在厂区周围种植高大乔木,以减轻停车场噪声对周围村民的影响,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Ⅰ类标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进出中间站时噪音很大,甚至达到80Db(A),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大,但该噪音难以控制和避免,主要依靠汽车技术进步逐步解决。

第六章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6.1 成立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加速推进力度,定西市规划和建设局成立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党政一把手担任,基层各部门具体负责做好协调、安全、质量、监管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全力抓好项目重建工程的建设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完工。

6.2 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相互协作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各职能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把该工程作为为民谋福利、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件大事来抓,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跟踪审核力度,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项目建设单位要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实施工作。

6.3 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重建工程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四制”管理,积极推行工程建设公示制。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建设内容和要求组织实施,提高建设标准,严格项目计划管理。工程建设期间,各相关部门(单位)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督查项目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督促项目建设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全力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程施工质量内部自查等日常性工作,力促项目实施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严格项目资金使用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挪作他用。按合同、按进展及时拨付,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建设资金进行跟踪检查和审查,确保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

工程完成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验,并完成竣工报告,竣工图纸和财务决算报告等竣工资料,写出书面验收申请报告,并上报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七章 工程招标方案

7.1 招标方式

该项目采用公开招标形式进行比选招标,选定好合同方式与承包人签订合同,确立项目承包的范围以及内容划分。7.2 招标文件的编制

该项目工程的招标由建设单位主持并组织专业人员编制招标文件、标底。招标文件分为以下部分:

7.2.1 招标邀请信和招标人须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招标人发出参加工程投标的邀请信以及向投标人提供和投标有关的规定及相关信息。

7.2.2 合同通用条件:FIDIC合同条件是国际招标、投标及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国际通用的、权威性的文件。它具有条款脉络清晰、逻辑性强、风险分担合理,对业主、承包人和监理的权利职责界限分明等优点,减少了合同执行中发生纠纷和索赔,使该项目有章有序的进行。

7.2.3 合同专用条件:根据每个工程性质和规模以及地区差异性较大,加上资金来源不同,把通用条件的某些条款结合本项目的情况加以具体化,编制一份专用本合同的条款。7.2.4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主要规定合同范围和技术要求,直接反映业主、监理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意图、质量要求及计量支付的方法。技术规范内规定了本项目的土方、地基、砌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绿化和房屋拆迁等各个章节的材料质量要求、施工要求、技术质量及计量支付的规定,并要求所有材料和施工工艺亦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7.2.5 与招标相关的有关资料:投标书和投标保函、工程量清单、补充资料表、合同协议书、履约担保及银行保函、工程施工图等。

7.3 资格预审

对一个较大项目的工程,资格预审的目的在于审查参与投标的承包上是否具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和实施工程的经验。资格预审的程序一般分为四个步骤:①邀请承包商参加预审;②发出资格预审申请文件;③编制预审方法并进行预审;④约请需要进一步补充资料的承包商商谈并确定参加比选商名单。

7.4 标底编制

标底是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标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供建设单位掌握在拟建工程上应承担的义务;给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核实建设规模的依据;作为评定投标单位标价高低的一种依据。

根据规定:标底由招标单位负责编制,本项目进行由业主组织力量编制标底,标底的编制程序和步骤如下:

7.4.1 根据有关资料分别进行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计算。

7.4.2 按计算的工、料、机械单价和工程预算定额,进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行工程基础单价计算。

7.4.3 工程基础单价计算分析,统计工、料、机械台班数量,并计算其费用。

7.4.4 根据有关基础资料,计算工程直接费以外的各项费用,并进行初步汇总。

7.4.5 按直接费的比例,将直接费以外的其它费用摊入各分项工程,完成工程拟定的单价计算。

7.4.6 根据工程拟定单价和工程量清单所列工程数量计算各细目费用,然后汇总得出标底。

7.4.7 编写编制说明,介绍工程概况及各项指标、定额、依据、费率、价格的选用。

标底编制完毕后进行严格复核,检查是否合理并报上级部门核备。

7.5 招标

业主或招标人对投标申请人进行资格预审并做好以上工作后,通过有关方面审查,即可向合格的承包商发出比选投标邀请信。

招标工作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组织现场考察;标前会议;开标。

7.6 评标

评标的过程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审标。即审查投标书对招标文件规定的符合性及实质性的确认。第二阶段是标价对比,对校正的投标报价算出评比标价,进行比较,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排出名次,最后进行决标。

7.7 授予承包人施工合同

这个阶段主要是写出比选评标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评标领导小组汇报评标结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7.7.1 评标报告:决标后,评标小组将开标、评标的经过,审批和评比的情况以及决标的结果写成评标报告。

7.7.2 中标通知:在投标书有效期截至前,业主应对拟受标的投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

7.7.3 下达开工令:中标通知书颁发后,由该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向承包人开出开工通知。

第八章 项目实施计划

在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筹措到位,并取得土地征用许可证后,即可开展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包括附属工程设计及文件审批、施工准备以及工程施工。

根据该工程的情况,将工程建设进度建议如下: ·2012年8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及评估、论证。

·2012年9月进行工程设计、勘探,同期进行工程及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

·2012年10月~2013年6月土建工程施工,2013年6月底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实施总工期为9个月(未含项目可研报告、设计及项目申报阶段。)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1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中土建部分依据定西市城区同类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参照甘肃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定西市(地区)基价、调价系数进行编制;设备价格采用厂家报价或市场价进行投资估算。

9.1.1估算依据

1、《甘肃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地区基价》

2、《甘肃省安装工程概算定额地区基价》

3、《甘肃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及文件汇编》

4、《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5、《甘肃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项目组成》

6、有关文件汇编及相关投资估算文件资料等 9.1.2投资估算有关说明

1、工程费用

①建筑工程造价:根据其结构形式和建筑面积,结合同类工程项目建设投资额进行估算;

②安装工程造价:根据其结构形式和同类工程项目的安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装价格,参考同等级设计和现行市场价格进行估算;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①建设单位管理费按1.2%计取; ②工程监理费按1.4%计取;

③勘察设计费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 价[2002]10号)的有关规定计取;

④预算编制费按工程造价2.5‰计取 ⑤工程结算审核费按工程造价3‰计取 ⑥工程保险费按工程造价1.8‰计取 ⑦招投标交易管理费按2.0万元×40%计取 ⑧施工图审查费按2.0元/㎡计取

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按工程造价4.0‰计取 其余费用均按国家及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3、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按5%计算,未考虑涨价预备费。9.1.3工程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488.76万元,其中:建筑(建设)部分工程费用1162万元,配套设施部分工程费用199.65万元,其他费用56.22万元,基本预备费用70.89万元。

详见定西市市政广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9.2资金筹措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定西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本项目建设资金1488.76万元,申请国家和省上补助100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88.76万元。

第十章 经济效益与社会评价

10.1 评价依据

10.1.1 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989年第二版)

10.1.2《城市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10.1.3《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 10.2 综合效益分析 10.2.1 直接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平时做为新城区居民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场所。

10.2.2 为某县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以恢复定西市的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和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某县经济的发展。同时,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定西市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条件,也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商业的发展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

10.2.3 社会综合效益

项目建成后增加了县城紧急避难场所,可满足市民紧急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避难需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紧急情况下保存社会稳定。同时将为稳定社会,构建和谐某县,提升定西市的城市形象,推动定西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10.3 综合效益评估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项目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说明项目是可以成立的。项目建成后,将对构建和谐定西,稳定社会秩序,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定西市形象做出重大的贡献,为定西市的和谐发展进一步提供必备的条件,也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十一章 结论及建议

11.1 结论

11.1.1拟建的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国务院刚刚通过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方案》明确提出“灾后重建将首先从灾区群众最现实、最迫切的需要入手,优先解决灾区群众居住以及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应急避难场所是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基础工程,是改善人民群众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1.1.2项目建设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

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会具有重要作用,为创造繁荣、富强的定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1.1.3项目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创建和谐定西、平安定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拉动内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上章节对工程建设条件、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工程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等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通过各章节的论述,该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极其必要、切实可行的。项目的实施将改变定西区域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及精神面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定西形象,稳定定西的社会秩序,推动构建和谐定西的进程。

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是合理的,建议尽快实施。

11.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1.2.1 据国内有关设计经验,建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市政管线、工程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以避免反复开挖路面,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11.2.2 本建议书报出后,建议建设单位尽快组织评审,以便为下阶段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11.2.3 与之相关配套建设应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使工程发挥更大的效益。

11.2.4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应积极争取项目建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定西市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更多的支持。

11.2.5 应抓紧重建项目实施,在条件允许后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维修周期,使该工程早日正常使用。在实施过程中精打细算,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力争达到投资省、质量好、见效快的投资效果。定西市经发工程咨询中心 2012.8

第二篇:公共广场避难场所应急预案

公共广场避难场所应急预案范文

1.总则

1.1编制目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为加强并提高xx区城区公共广场预防和控制各类灾害性天气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游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稳定,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各种自然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切实保障广大游客和市民的生命安全与国家的财产安全,确保公共广场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xx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范围为xx区中心城区内的(xx路街道)公共广场(公园)各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工作。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筑牢生命安全防线,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风险和损失。

2.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坚持预防与救援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统一,落实公共广场(公园)范围内突发事件的救援处置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各部门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2.公共广场(公园)危险性现状

2.1公共广场(公园)财产安全

公共广场(公园)内大树枯枝下坠,容易对游客造成意外伤害,故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

2.2拥有大量的健身器材

虽然器材自身都具有安全保障系统,而且公共广场(公园)在安全管理上,有着严密、完善的安全检查保障制度,但由于广场游园人数较多,有可能存在危害游客人身安全的情况发生。

2.3室外活动区域易受恶劣天气影响

作为市民日常活动及大型集会场所,公共广场(公园)在遭遇恶劣天气时(如雷电、冰雹以及其他影响运营的特殊天气),容易导致游客惊慌。公共广场(公园)需对这种情况采取有效的控制办法,及时疏导、合理安置游客,避免危害人身安全及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2.4常规性安全预防措施

公共广场(公园)由于人员密集、混杂,也应采取措施预防和避免治安事件等其他各类危险事件的发生。

3.指挥机构

3.1区城市管理安全应急[公共广场(公园)]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

总指挥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常务副指挥由区城市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局局长担任,副指挥由区城市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局分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xx、区水务局、区商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气象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广播电视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局、区消防大队、xx市交警支队xx大队、xx市公安局xx分局、xx供电有限公司、联通公司xx分公司分管负责人,xx路街道办事处、xx路街道办事处、xx街道办事处、xx街道办事处、xx街道办事处主任组成。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城市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局,下辖x个城市公共广场(公园)抢险专业突击队。办公室承担指挥部日常事务。值班电话:

3.2指挥部职责

主要职责:指挥部在区应急委的领导下依法开展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应急工作精神,执行上级命令和重要决定;负责城区内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应急防御全面工作;当遇到自然灾害、人为等非常态下并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时,全面指挥抢险救援行动,调用救援所需器材和人员。组织协调各部门和人员实施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3.3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负责督办落实指挥部作出的各项决定,协助指挥部指挥和调度公共广场(公园)抢险救灾工作,协调调动成员单位、专业突击队等参加城市公共广场(公园)抢险救援。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

3.4城市公共广场(公园)抢险突击队职责

按照指挥部命令,进入城市公共广场(公园)抢险救灾一线,进行突击抢险作业,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3.5成员单位职责

各成员单位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公共广场(公园)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预案中已明确(未明确的,各成员单位按照本单位职责开展相关工作)应准备和应实施的工作任务,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1)区气象局:负责气象监测预报和暴雨的监测与预警,密切监视雨情,及时发布天气实况和天气预报,向指挥机构及全区各街道等相关单位提供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做到信息发布准确、及时、快捷。

(2)区城市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局:按指挥部要求负责组织编制修订城区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预案,对预案进行风险点评估和评审,保证预案的实用性、可行性、合法性。对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设备)按需采购和储备。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广场(公园)日常监管,对公共广场(公园)设施进行抽查,对抽查不合格的设施进行督查整改;为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修提供技术服务。

(3)xx市公安局xx分局:负责维护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秩序和社会治安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群众转移,保护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xx市交警支队xx大队:负责维护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交通秩序,确保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车辆优先通行,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群众转移。

(5)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监督组织城区内物业公司做好小区内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应急抢险工作。

(6)xx供电有限公司:负责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期间的供电安全,必要时及时切断危险地区的电源,编制重要用电单位双电源供电方案,指导协助有关单位配备足够容量的自备电源。

(7)区应急管理局:协助调用抢险救援队伍参加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救灾工作。负责灾情核查、统计、报告工作。

(8)区卫生健康局:负责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期间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

(9)区财政局:负责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经费预算,优先提供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所需(物资、设备、)及生活保障等资金,监督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救灾资金的使用。

(10)联通公司xx分公司:做好应对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通讯准备工作,负责城区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期间通讯设施的通信安全,确保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期间通讯畅通。

(11)区广播电视台:负责协调做好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期间的宣传工作,宣传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导,总结并宣传亮点工作。

(12)区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和提供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物资、人员、设备的运输工具;确保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车辆优先通行。

(13)区xx、区消防大队:遇公共广场(公园)自然灾害、火灾等紧急情况,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营救群众、转移物资、抢险救灾、保护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14)各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应急抢险工作;一旦发生有关公共广场(公园)安全事件或接到上级指令,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调查了解情况,积极组织抢险救援行动,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其它有关单位、部门,有责任在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期间负责其本行业(辖区)的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突发事件抢险工作,同时应按照指挥部统一部署调度进行应急抢险工作。

指挥部下设紧急疏散救援组、健身器材事故救援组、消防抢险救援组、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组。

1.紧急疏散救援组

组长:区城市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局分管副局长

组员:建设路、公园路、xx、兰河、萧乡街道办事处分管副主任

2.健身器材事故救援组

组长:区应急管理局分管副局长

组员: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分管副局长、区卫生健康局分管副局长

3.消防抢险救援组

组长:区消防大队副大队长

组员:区交通运输局分管副局长、xx市交警支队xx大队分分管副队长

4.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组

组长:xx市公安局xx分局分管副局长

组员:区xx分管副部长

4.灾害分级标准

4.1公共广场(公园)健身器材事故专项灾害分级标准

按照健身器材故障程度和对游客造成伤害的程度将事件分为三级状态:

三级状态:器材轻微事故,未对游客造成伤害。

二级状态:器材事故较重,对游客造成轻微伤害。

一级状态:器材事故严重,对游客造成较大伤害。

4.2公共广场(公园)治安突发事件专项灾害分级标准

按照治安突发事件的事态严重情况将事件分为二级状态:

二级状态:治安突发事件不严重,影响范围小,参与人数不多。

一级状态:治安突发事件严重,影响范围大,参与人数多。

5.应急响应

5.1紧急疏散专项预案响应行动及措施

1.当发现灾情后,发现人员首先向附近人员发出报警信号,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向消防部门报警;报警时要讲明灾情地点、灾情大小、被困人员情况。并立即报告指挥部办公室。

2.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应急救援有关负责人应立即赶赴现场,各专业组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到位展开工作。

3.及时公布灾害发生地点,需要疏散的范围,及时准确将各种指令、情况及信息上传下达,统一向外界发布信息。

4.迅速检查是否切断灾害现场电源、火源和气源,检查是否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利用就近配置的灭火器、消火栓等灭火器材进行扑救,转移重要物资和危险物品。同时对现场实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避免人员伤亡。

5.紧急疏散救援组应立即疏通紧急疏散通道,疏散现场员工,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在到达指定集中地点后,由紧急疏散救援组成员维持秩序,保持人员安静,并清点人数,稳定人员情绪并等待进一步指令。

6.迅速调集所需物资、设备,为完成疏散、救护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7.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并充分做好现场保护措施;所有游客全部疏散完毕。无关工作人员撤离现场,应急工作结束。及时做好事后总结,针对发生此次事故提交分析报告。

5.2公共广场(公园)健身器材事故专项预案响应行动及措施

三级预案响应:器材不能正常运行;且不会对游客造成伤害,则属于三级状态。现场指挥是公共广场(公园)所属负责人,负责统筹、调度现场员工,启动三级预案。

二级预案响应:器材故障较重,部分游客受到轻微伤害,属二级状态。此时应急处理则升级,现场指挥是指挥部总指挥,及时报告区应急委,在区应急委统一指挥下启动二级处理预案。

一级预案响应:器材故障严重,游客受到较大伤害时,则状态升级为一级状态,现场指挥是区应急委主要负责人,区应急委向市政府、市应急委报告,在市政府、市应急委统一指挥下启动一级处理预案。

5.3公共广场(公园)消防专项预案响应行动及措施

1.火灾事故发生时,现场先知人员应立即报警,并在电话中说明以下内容:单位名称、位置在哪里;燃烧物是什么;报警人的姓名、电话。

2.知情人应通过各种方式报告公共广场(公园)工作人员,并向其确认是否已报警,如未报警,由接警人立即报警,并通知指挥部办公室。

3.根据火灾具体情况,由指挥部办公室请示指挥部后,请求有关部门支援。

4.公共广场(公园)负责人接到通知后立即派人员接应抢救车辆和人员入园,安排好车辆和驾驶员待命,并及时报告指挥部办公室,确保与各方通讯畅通。

5.火灾发生后,公共广场(公园)应立即切断火灾地区电源,现场员工使用各类灭火器材,及时扑灭初起火灾,防止火灾扩大。

6.紧急疏散救援组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人员,合理、迅速引导游人疏散到安全地带。

7.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人员维持现场秩序、保护现场、留置人证,以便于调查取证,配合120急救人员及时抢救输送伤员,防止因恐慌造成人员的进一步伤亡。

5.4公共广场(公园)治安突发事件专项预案响应行动及措施

一级预案:各保安点安保人员发现治安突发事件,应第一时间通知110并报指挥部办公室,同时维持好现场秩序,确保非相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现场,保证现场不被破坏。指挥部办公室接报后立即安排人员赶赴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对治安事件进行协调并同时上报区应急委,在区应急委统一指挥下进行现场应急救援。

二级预案:各保安点安保人员发现治安突发事件,应第一时间通知110并报指挥部办公室,同时维持好现场秩序,确保非相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现场,保证现场不被破坏。指挥部办公室接报后立即安排人员赶赴现场,根据现场情况请求有关部门支援同时上报指挥部。

1.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随时报告工作情况,以便指挥部尽快掌握情况,进行决策。

2.在基本情况没调查清楚前,不得接受新闻采访和表态。

3.请求公安、消防、卫生部门支援时应说明:什么单位、在什么位置;发生什么事情、请求支援什么;报警人的姓名、职务。同时派人接应抢救车辆和人员入园。

5.5紧急疏散后期处置

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并充分做好现场保护措施;所有游客全部疏散完毕。无关工作人员撤离现场,应急工作结束。及时做好事后总结,针对发生此次事故提交分析报告。

5.6应急响应的组织工作

5.6.1信息报送

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详细情况随后补报。

5.6.2信息处理

出现公共广场(公园)健身器材事故、消防事故、治安突发事件或其他重大险情后,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件性质,迅速对事件进行控制和追踪,并立即与上级和相关部门联系。

5.6.3指挥和调度

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并及时上报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按规定的处置程序,指挥调度有关单位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5.6.4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重视人员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消毒药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必备的器械等,以备随时应用。

抢险人员进入和撤离现场指挥部视情况作出决定。抢险人员进入受威胁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

对转移的群众,由当地街道办事处负责提供紧急避难场所,妥善安置灾区群众,保证基本生活。

公共广场(公园)灾害发生后,应立即联系医疗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必要时,指挥部可紧急动员当地医疗机构在现场设立紧急救护所。

5.6.5信息发布

事故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抢险情况动态等信息,由指挥部统一审核和发布。涉及灾情的,由区应急委审核后发布。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在基本情况没调查清楚前,不得接受新闻采访和表态。

5.6.6应急结束

事故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由指挥部宣布解除。

依照有关规定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工具等,在应急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

紧急处置结束后,进一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工作秩序,修复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事故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6.应急保障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区电视台、联通xx分公司有依法保障信息畅通的责任。

在紧急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公共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手段发布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6.2救援保障

对历史上重点易受灾区域,应提前编制应急抢险预案,做好应急演练工作,出现险情时,应派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研究优化除险方案。

受灾害威胁的其他单位,储备常规的抢险机械、物资和救生器材。

6.3供电保障

xx供电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公共广场(公园)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6.4医疗保障与治安保障

健身器材事故救援组:负责公共广场(公园)疾病防治的业务指导,抢救伤员及灾区防疫消毒工作;负责防疫药物及器械的供应。

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组:负责做好公共广场(公园)的治安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负责搞好抢险应急时的戒严、警卫工作,维护公共广场(公园)的社会治安秩序。

6.5物资保障与资金保障

公共广场(公园)应储备足量的应急物资,本级财政在预算中安排公共广场(公园)抢险救灾资金。

7.培训和演练

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演练工作。

(1)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并按照预案分工,以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各负责人应根据预案规定落实好人员,每年初要根据人员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按各自的职责及分工,每年训练一次,以提高指挥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8.后期处置

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公共广场(公园)修复、恢复等善后工作。

8.1灾后救灾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应及时调配救灾物资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作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

卫生部门负责调配医务人员,抢救因灾伤病人员。

8.2抢险物资、设备补充

针对抢险物料消耗及设备的损坏情况,及时补充到位。

8.3受灾工程修复

遭受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市政基础设施及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8.4灾后重建

各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

8.5xx与补偿

此工作由xx部门明确xx与补偿的适用条件、承办机构职责和任务、工作原则、工作流程等。

8.6调查与总结

在事故正式宣告结束一周内将工作总结报送指挥部办公室,由指挥部办公室审核汇总。

9.附则

9.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xx区城市管理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管理,并负责组织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每x年对本预案修订一次,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

9.2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抢险救灾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个人,由xx区城市管理安全应急指挥部联合表彰;对抢险救灾工作中英勇献身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抢险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9.3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xx区城市管理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修订并解释。

9.4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x年。本预案启动后,相关城市应急工作按照本预案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篇:新农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3

1.1概论……………………………………….….………………….3

1.1.1 专题报告的依据................................................................3 1.1.2 项目的背景………………………………..……..………3 1.1.3 建设的重要性..................................................................4 1.1.4 建设的必要性…………………………………………..4 1.2 建设项目内容…………………………………………………...5 第二章 项目单位概况………………………………………………….…5 2.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5 2.2 项目优势………………………………………………………...6 2.2.1 选址优势………………………………………………...6 2.2.2 广场功能………………………………………………...6 第三章 建设方案………………………………………………………….7 3.1 投资预算表……………………………………………………...7 3.2 资金来源………………………………………………………...7 3.3 实施进度………………………………………………………...7 3.4 项目责任………………………………………………………...7 第四章 结论……………………………………………………………….8 4.1 发展目标………………………………………………………...8 4.2 社会意义…………………………………………...……………8 4.3 结论……………………………………………………...………8

第一章 总论

1.1 概论

项目名称: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 申报单位: 项目地点: 项目性质:新建 1.1.1专题报告的依据

该项目依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认真做好2010年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该[2010]1号)及《甘肃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甘税改办[2010]7号)文件精神。

1.1.2项目的背景

茁壮强健的体魄、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是中华民族持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直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北京奥运会上,我英雄健儿奋勇争先,大显身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我 国人民敢于创造、志在一方的豪迈气概!这是在党和国家“全民健身运动”的体育方针指引下取得的伟大胜利。“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全民体质的整体增强将成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因此,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将比以往表现出更为强劲的态势,前景令人鼓舞。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运动的体育方针和政策,无疑是群众性体育活动设施建设项目的时代背景。

1.1.3 建设的重要性

**村位于平川区东南部,山大沟深,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全村共有4个社,236户、1010人,耕地面积6000亩,退耕还林面积4650亩,该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因此,加强该村文化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何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1.1.4 建设的必要性

**村群众有着热爱体育事业的优良传统,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群众舞狮子、玩龙灯、看戏曲表演、篮球赛等各种活动。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的改善、视野的开阔、观念的变化,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但是,由于没有规范且开阔的活动场所,群众体育活动受到很大的制约。在此情况下,建设群众体育健身广场,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国家体育总局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将农村 体育设施建设的重点由以行政村为主要对象向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转移。**村建设群众体育健身广场,对于满足全村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保健需要、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增强人民体质;对于丰富农村文化,繁荣文明村风,构建和谐农村,都是十分必要的。

1.2 项目建设的内容

广场总面积1150平方米,其中:(1)篮球场地:占地面积512平方米;(2)乒乓球活动场地:占地面积80平方米;(3)室外健身场地:占地面积558平方米;(4)文化活动室:占地面积135平方米;(5)文化戏楼:占地面积190平方米;(6)围墙350米

第二章 项目单位概况

2.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乡人民政府历来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群众体育事业,**村每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组织舞狮子、玩龙灯、篮球赛等活动。近年来,**乡引导群众开展日常体育活动,广大群众兴趣盎然,群众体质不断增强,促进了文明风尚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处于边远山区的广大群众渴望能有条件更好、功能更完善的健身广场。2.2 项目优势 2.2.1 选址优势

文化广场位于**村村中心,**小学及村委会前的空地上,规划总面积1150平方米,该区域具有以下特点:

(1)文化广场位于该村的中心地带,就近有小学及村委会,方便群众开展活动;

(2)115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可容纳400余人,能满足群众的健身和文化活动需求;

(3)乡村公路已通各社,群众来往方便;

(4)群众习惯、也都乐意在此聚集活动,有很好的群众基础;(5)水、电、路等基础条件好,不用再次占用耕地。2.2.2 广场功能

广场建成后,可以同时满足400余人开展活动,安排专人管理,提供以下服务:

(1)健身设备:安装篮球、乒乓球等设备,健身器材10套;(2)健身指导:定期刷新宣传栏,宣传有关运动保健知识;(3)竞赛活动:组织各类人群的体育赛事,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4)健身组织:定期组织全村体育协会负责人会议,促进健身活动;

(5)休息娱乐:在文化活动室里安排棋牌、茶社等设施。

第三章 建设方案及投资预算

3.1、工程建设方案

广场总面积1150,主要完成场地土方夯填和硬化,文化活动室建设130平方米,文化戏楼建设180平方米,围墙建设350米,购置篮球、乒乓球和健身器材等体育用品。

3.2、投资预算

工程预算总投资41.3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39.90万元,其他费用1.46万元。

3.3、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为:工程预算总投资41.3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0万元、区及区以下财政奖补资金1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1.36万元。

3.4、实施进度

建设期为3个月(2011年3月——2011年6月)3.5、项目责任

项目单位:**乡**村委会 项目负责人:法人代表*** 责任措施:分工负责,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

资金管理:建立专账,专款专用,接受组织审计和群众监督。

第四章 结论

4.1 发展目标

全民健身运动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华民族持久屹立于世界英雄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符合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精神和发展目标完全一致。

4.2 社会意义

新建**乡**村文化广场,能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通过有组织的竞技运动和松散型的自由健身活动,培养群众的审美意识、运动情趣,增进人际交往,丰富文化生活,有效实现全乡群众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精神面貌的改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全乡经济社会进步,因而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

4.3 结论

该项目符合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方案,顺应群众愿望,乡政府大力支持,经论证切实可行。

第四篇:南山村文化广场立项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报告

南山村文化广场立项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报告

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并呈现多元化发展,我镇南山村也呈现出新的风貌,人民对当地的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提出了新的需求。其文化素材和资源相当丰富然而没有比较健全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如广场,造成该村在这一新的文化背景、新的经济形势下望而却步。因此,为满足老百姓的业余生活改善村容村貌,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经我镇镇委、镇政府与相关部门精心的测评和研究一致认为有必要在南山村建设文化广场。

一、建文化创意广场的必要性

(一)建文化广场是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文化广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将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南山新的经济增长点。乡镇经济的发展必须多角度、新思维,成产业发展,而文化广场也必将作为最好的经济发展基地,吸引更多的店铺、小工作坊等从而有力的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我镇南山村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充分发挥特色文化资源如民间艺术、乡村杂技等,针对有技术的村民进行必要的培训、调整经济结构形成产业体系再有效的规范管理就能刺激消费,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文化广场这么一个交易平台将老百姓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拿出来交易流通,从而形成一种在广场上交 1

易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建文化广场是人民群众生活、休闲、活动的迫切需要。我镇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对他们的生活需求高度重视。当前该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老年人对集体活动热切期盼,强身健体意识非常强烈,青少年对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更是十足热爱,所以建设文化广场是该村当前重大项目之一。我镇特别南山村是保存客家文化最好的地方之一,其特色活动和习俗如客家山歌和独特的结婚“六礼”,这都是群体性的活动迫切需要广场作为活动基地而且我县把精神文化放在突出位置,所以我镇南山村建文化广场是符合县情、顺应民心。

(三)建文化广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的关键环节。文化广场是一项惠民工程、民生工程,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具体落实,展现村容村貌的重要标杆。文化广场由于其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老年人可组织跳集体舞、下棋、品茶等活动愉悦身心;对青少年可以开展运动强健体魄以杜绝进入网吧等不健康的文娱场所从而规范周边环境引导广大人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形成良好的文化体系和和谐、稳定、健康、干净的村容村貌。

二、创建文化广场的可行性

(一)政策支持。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都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重点项目来抓,在各种会议上都重点强调和鼓励乡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文化类的设施,因为文化是一个乡镇内涵深度的重要体现。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唯有具备文化底蕴地区没有被时代淘汰相反

一个城市因为有了文化底蕴而经久不衰。

(二)、资金来源比较广泛。我镇高度重视创建文化广场这一项目通过镇委、镇政府的亲力亲为、全镇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努力下自发筹措部分资金,我镇在外地人员也积极响应。这一方面反映创建文化广场是民众的期盼。

(三)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在宣传动员创建文化广场之时,我镇全体人员尤其是南山村村民都是积极响应、因为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横幅、宣传稿等口号随处可见,正如一村民所说“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于后代的伟大工程”。

(四)、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拟建地址设在南山村村口,靠近省道,该村80%的人口到文化广场也只要十分钟,这里还时常有外地人员在此止步休息。该处空闲区域比较大,很少占用居民用地和农田。

(五)、组织活动和规范管理便利。该广场场址处于南山村中心地带,离南山镇人民政府只有几步之遥,在今后开展活动过程中村委便于直接直接管理和开展当地的客家特色文化如舞龙灯、集体舞等和镇委、镇政府也方便统筹安排重大项目和活动。

三、主要结论

1、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符合我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加强了客家文化和民间艺术产业的配套交融和文化的相互渗透。其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

2、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建设一个集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宣传为一体的大型展览基地活动基地。文化广场建成后,能带动我镇

文化,餐饮,文具店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青少年迷恋上网和老年人晚上休闲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活跃了本镇的文化艺术有地方施展。

3、文化广场建设是具有地标性意义的项目工程,将促使该村广大人民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进而在整体上推进该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整个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

4、对本项目的开发,我镇对该项目经验丰富,基础浓厚,具有顺利实施本项目的保证。

2012

中共***镇委 年8月9日

第五篇: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分析报告

项目名称:酒店管理

组长: 李梦 0994050420

组员: 王石佳 0994050420

任俊佳 0994050412

刘凯0994050415

王擎宇

刘博熊 099405042

32012年3月-29日

目录

1.引言..........................1.1 编写目的:........................3344-

2.1要求:......................2.2目标...........................2.3条件、假定和限制........................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2.5评价尺度..........................3 现行系统的调查研究..........................555555-

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4.2处理流程......................4.3 与当前系统比较的优势.........................5 可行性研究............................6666-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酒店管理系统是为了旅客旅行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加快公司发展步伐。

预期读者:具有相关需求和设计人员。

1.2 背景

a 软件名称:酒店管理系统

b 提出者:某酒店开发者:软件开发小组用户:某酒店

c 项目与其他软件的关系:此系统仅是总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数据库可以建立链接,为其他模块相应功能的实现提供信息来源和依据。

1.3 定义

酒店管理系统:为酒店和顾客提供方便与自动化办公的软件系统。

1.4 专门术语的定义

对可能出现在文档中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系统的要求(目标、功能、性能、期限、输入输出等)2.2目标系统实现的目标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2.5评价尺度现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3.1现行系统的流程分析

3.2 工作负荷分析

3.3 费用

3.4 人员

3.5 设备和计算机应用情况所建议的系统

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功能说明

4.2处理流程

4.3 与当前系统比较的优势可行性研究

5.1技术可行性 5.2 经济上的可行性 5.3 系统运行可行性分析6 结论

新城区应急避难广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小文档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