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读】新华社智库重磅发布:浙江特色小镇经验与江苏启示!!!
【必读】新华社智库重磅发布:浙江特色小镇经验与江苏启
示!!
导读:
随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力推全国特色小镇建设以来,各地都把特色小镇提上了重要日程。对于特色小镇而言,浙江可谓是先行者,中财办编写的《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曾受到总书记的批示和高度赞赏。我们注意到,近期新华社智库近期对浙江特色小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江苏等地的一些启发,对各地有重要参考价值。“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发展空间载体。它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和浙江特色,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而是产业发展载体;也不是传统工业园区或旅游功能区的“区”,而是同业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企业社区;更不是政府大包大揽的行政平台,而是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空间边界明确的创新创业空间。
根据规定,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淳安等26个加快发展县(市、区)可放宽到5年。支持各地以特色小镇理念改造提升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的特色产业。
浙江计划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分批筛选创建对象。力争通过3年的培育创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发展背景
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贯彻总书记在浙江讲话精神“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重要实践,更是具有历史传承、切合浙江实际的重大决策和创新。从历史渊源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培育并形成了一大批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和“特色”,成为浙江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浙江经济的重要“符号”。
时至今日,浙江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后,面临一个重大课题:传统块状经济强镇和区域特色产业在推进浙江经济前行的进程中,渐显乏力,显现出“产业竞争力日趋下降、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资源利用效率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旧有路径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如何走出转型升级的新路? 创建特色小镇是浙江深化和集成各项转型升级政策措施基础上提出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其充分利用了浙江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的比较优势,以及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和新业态发展中的领先优势,通过资源整合、项目组合、功能集合,助力产业转型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历程
2014年10月17日,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云栖小镇举行首场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在参观小镇“梦想大道”后,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鼓励说:“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天上多飘几朵创新‘彩云’。”“特色小镇”首次被提及。2014年10月30日,李强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说:“小镇故事多,浙江将通过系列小镇建设,打造更有激情的创业生态系统。”此后,在乌镇召开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精英们汇聚论道,畅想着让古镇在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同时接轨未来,孕育新经济,并指出“浙江可以有更多这样的小镇”。小镇被各界寄予厚望,让省委、省政府坚定了打造特色小镇的信念。
2015年1月,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色小镇”作为关键词被提出,其重要性被提升到了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战略布局:“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按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原则,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得到了浙江全省上下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响应。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时,征集到了260多个,最终筛选出了50个初选名单。
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公布《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特色小镇概念,以及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创建程序、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要求入围的特色小镇必须符合“7+1”产业定位范围、四至及规划清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叠加、投资主体明确、项目具体可行,投资额达到50亿元以上。
2015年6月4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全省10个设区市的37个小镇列入首批创建名单,计划三年投资2400亿元左右,预计2017年可实现税收收入190亿元左右。6月24日,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进一步明确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至此,特色小镇正式步入全面实施阶段。
近期,特色小镇的工作重点是指导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单位编制完善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并于9月启动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和培育名单筛选工作,同时做好特色小镇统计监测和年度考核。目前,位于杭州市的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已经初具规模与气候。
图表1: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主要特征
1、产业特色鲜明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面向未来,主攻浙江重点打造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7大万亿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石雕等历史经典产业。每个小镇将立足一个主导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每个历史经典产业原则上只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小镇。根据每个特色小镇功能定位实行分类指导。2.体制机制灵活
特色小镇是综合改革实验区,凡是国家、省级或是市级的改革举措率先在特色小镇推开。主要特点是运作方式新,采用分批建立创建对象,中间动态优胜劣汰,建成后验收命名的“创建制”。规划建设理念新,融入了四大功能叠加、培育上市公司等新理念。建设机制新,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扶持方式新,实施有奖有罚的土地供给方式、期权式的财政奖励方式,助力特色小镇务实建设。3.人文气息浓厚
特色小镇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气息或现代文化气息。特色小镇是高校毕业生等90后、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创新创业地,有望凝聚独特的人文气息;是历史经典产业的传承新生地,散发浓浓的历史底蕴;是传统特色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新高地,拥有活跃的创新文化;是新产业新业态的孵化诞生地,将形成独特的产业文化。4.生态环境优美
特色小镇是远离城市中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美丽小镇。
特色小镇一般规划在城郊结合部,规划面积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用地面积在1平方公里左右,将按3A景区目标建设,其中旅游特色小镇按5A景区标准建设。每个小镇的建筑、旅游设施和植物群落、自然环境将与产业融合协调、相得益彰,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美丽浙江新样板。浙江创建“特色小镇”过程中的政府工作创新
创建方式:明确目标、竞争入队、优胜劣汰、达标授牌 按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要求,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创建不采用审批制,而是使用“宽进严定”的创建方式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符合基本条件的纳入培育名单,条件成熟的纳入创建名单,达到目标要求的纳入命名名单。这是政府工作的重大创新。
所谓创建制,是指由县(市、区)政府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自愿报送创建特色小镇书面材料,省级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分批审核,凡符合特色小镇内涵和质量要求的,均纳入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纳入创建名单只是规划建设的开始,入围后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也不能直接享受到省里有关支持政策;只有在年度考核合格或验收命名后,特色小镇才能获得土地和财政方面支持。
概括来说,创建制就是一个明确目标、竞争入队、优胜劣汰、达标授牌的过程。
图表2: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程序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谢力群认为,通过创建,浙江探索的是“目标先导、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新机制,走出的是“宽进严定、动态管理、政策激励、验收命名”的新路径。明确目标、鼓励众创。创建制鼓励各地按照特色小镇的目标要求,积极谋划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分批公布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和培育名单,原则上一年公布两次。
在选择省级特色小镇的创建对象时,以是否符合内涵要求、编好建设规划、落实建设用地、确定建设主体、排定投资计划、明确具体项目为选择标准,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数量限制。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在申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落选名单中择优产生,主要由各市重点培养。鼓励各市积极谋划推进,形成后备力量,全省形成“培育一批、创建一批、验收命名一批”,省市联创的梯次众创格局。实绩为王、动态管理。特色小镇的建设期为3至5年,为确保在建设期内真正建成一批特色小镇,将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
一是坚持把年度实绩作为实施进退机制的唯一标准,对完不成年度目标的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予以退出;对年度投资完成10亿元的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次年直接进入创建对象,形成落后退出、优胜者上的竞争创建机制。二是建立特色小镇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开展季度和年度监测,作为兑现政策和动态调整的基础,促使特色小镇紧盯目标,主动创建,快跑快干快出成效。
严格验收、达标命名。凡是认为达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目标的,可由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所在县(市、区)经过自检后,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申请,要求开展现场验收。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组成专家组,赴特色小镇进行现场踏看、逐项对照、提出意见。对于达标的特色小镇,经省政府同意后,给予正式命名。扶持政策:土地供给有奖有罚、财政扶持验后返还 纳入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并不能直接享受省里的相关扶持政策,只有在年度考核合格或验收命名后,才能获得土地和财政方面扶持。
土地政策方面,要求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将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特色小镇建设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
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
财政支持方面,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发展经验分析
基金小镇:打造良性发展的基金生态圈与优质生活圈 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由2008年成立的玉皇山南国际创意金融产业园演化而来。当时,为给园中的文创企业找到融资渠道,政府有意识引进了一批投资基金公司,没想到形成了创投产业。
2014年8 月,《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业态及功能规划》通过评审,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正式成立。截至2015年一季度,该基金小镇已集聚了各类基金机构160家,总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成为杭州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最多、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区块。据称,思科中国落户杭州上城区,很大原因就是基金小镇对其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形成智慧产业基地,具有促进作用。
青山绿水的低密度办公环境是吸引众多基金公司的最大原因。在基金小镇,可以看到散落在绿色中的一幢幢中式小楼、中式庭院;串起这些小楼的,是不宽但异常整洁的小道。此外,基金小镇交通便利。玉皇山南距离上海高铁45分钟路程,在90分钟交通圈内,可搭建连同上海、南京、宁波及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大金融空间;距离西湖3公里、杭州新 CBD 钱江新城6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半小时车程。总结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发展实践,以下几点建设经验值得参考与借鉴:
1、活用政策资源,探索与实施科学的扶持机制
与国内已建成的金融产业园区相比,管辖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上城区区级政府财力有限,税收等政策没有明显优势。事实上,该基金小镇的所得税返还只到国内大多数金融产业园的二分之一。但上城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区私募(对冲)基金小镇领导小组,对基金小镇的政策优惠等进行研究、创新;活用现有政策资源,制定并实施了较为科学的扶持机制,实现了省市区三个层次扶持政策的叠加。目前,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扶持政策涵盖了企业所得税、营业税、落户奖励、购房补贴等诸多方面(见图表3)。图表3: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扶持政策
如今,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已被列入杭州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试点,受到浙江省金融发展促进会、省金融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2.政府配套,企业自主,构建基金良性发展生态圈 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采用“政府+新型运作主体”的发展机制,政府主要为机构入驻提供硬件环境、政策配套、服务配套。同时,委托私募(对冲)基金行业代表性机构组织运作主体,通过“产业链招商”和“生态圈建设”模式,发挥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的影响力与引领作用,开展专业化的园区发展和促进工作,有效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快速积聚。
事实上,对于基金公司,“金融生态圈”与“私募金融产业链”十分重要。上城区政府在培育和引进各类私募(对冲)基金等核心业态(私募证券基金、私募商品期货基金、对冲基金、量化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时,配套引进与其业务密切相关的私募中介服务机构、辅助性产业、共生性产业和配套支持部门等,共同构成五层次生态圈,利于打造私募(对冲)基金与上下游企业的“零距离”战略关系,构建完备的私募基金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图表4: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专业配套服务机构
目前,小镇内外(均属上城区)有近400家金融类企业散落其间,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0余家;其中,银行、保险、期货、证券四大行业的省市以上区域总部已达27家,有25家各类银行(包括13家省市分行)机构入驻。此外,小镇还成立了私募(对冲)基金研究院,为入驻企业提供专业配套服务;其主要功能将包括组织私募(对冲)基金论坛、开展私募基金领域研究,建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评价和监测系统,发布国内最权威的私募基金行业研究报告,举办金融人才交流活动等。
3.衣食住行安排有序,打造高级金融人才生活圈
配合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建设,上城区政府出台了多个服务金融从业人员生活的政策文件,在购房、租房、信息化应用、经营用房装修、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高额、细致的资助、补贴,全力构建高级金融人才的生活圈。小镇上建设有人才公寓,引入了超市、娱乐中心、特色餐饮、配套酒吧、茶楼、美容健身等生活娱乐设施,形成了完整的生活配套服务体系。首先,小镇周边为杭州市高端生活区,尤其是钱塘江北岸沿江大片的高档住宅区,可以为高收入金融界人士提供理想的居住环境。其次,附近餐饮设施齐全,小镇内设有杭帮菜博物馆,毗邻传统餐饮汇聚地高银街、中山南路美食街、创意餐饮集聚地满觉陇。此外,医疗、教育等资源也很丰富,上城区拥有浙江省最好的医疗资源,浙
一、浙
二、省妇保、省中医院等三甲医院密度全省最高;全省知名的中小学也遍布小镇周边,更有一所国际化学校在建。浙江创建“特色小镇”对江苏的启示
在全国各地探索转型升级,适应与引领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浙江率先提出创建“特色小镇”,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江苏深化创新创业空间载体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启示。借鉴浙江经验,江苏应在苏州纳米技术、无锡微电子、泰州医药城、南京“无线谷”等九大创新载体中融入旅游、文化与社区功能,探索多种功能叠加的新思路,进一步优化省内创新创业空间载体的功能;围绕创新创业空间载体的产业定位,结合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和资源禀赋,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项目、资金、人才”匹配的建设规划。试点载体创建制度,鼓励地方自主规划
浙江省创建特色小镇的不再采用审批制,而是采用“宽进严定”的创建方式。借鉴浙江经验,江苏未来建设创新创业空间载体可改变“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试点各地自主规划、自行审批,省政府不再审批。地方政府根据原有产业基础、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或开发区改造提升需求,因地制宜,编制相应规划、落实项目、引进领军型企业;省政府根据既有标准,考核达标后“授牌”。
在此过程中,应制订量化工作计划、加强事后监督:一是明确载体的投资计划、建设主体、建设项目、形象进度,二是实施项目化管理,做到季度有项目、有投资、有形象,年度有总结、有成果;并根据上述结果,给予载体相应的土地与财政补贴。
明确政府主要职能,深化改革引领作用
浙江省在推进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逐步明确政府主要职能,改革企业审批制度,不断释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各地创建特色小镇营造出良好环境。借鉴浙江经验,江苏应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定位,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包括编制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等;二是选择投资主体,每个创新创业空间载体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由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
同时,探索改革企业审批制度,深化改革的引领作用,具体包括:试点企业“零地”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企业独立选址项目高效审批,探索企业非独立选址项目要素市场化供给机制,以及以区域环评与能评替代项目环评与能评的机制。
第二篇: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的体会与建议
学习浙江经验
打造文创小镇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的体会与建议
近日,市委宣传部派员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2017第七届中国特色小镇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高端总裁峰会”,业内一流专家、著名企业家深度分享全国特别是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对特色小镇建设有了更直观生动的认识,对xxx如何打造 “中国·xxx5A级文创小镇”项目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一、浙江打造特色小镇的基本经验
总体感受,浙江 “特色小镇” 产业定位突出“特而强”、小镇功能力求“聚而合”、建设形态力求“小而美”、制度供给力求“活而新”。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特色小镇搭建要素聚集平台。特色小镇既不同于建制镇、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区,又不是四者的简单叠加。它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质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聚集产业、人才、土地、政策、资金、运营六大要素,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
形成“人无我有”的区域特色文化,把文化塑造成特色小镇的“灵魂”,把特色小镇打造成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生活空间。
(五)特色小镇强化管理考核和政策扶持。特色小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避免盲目扩张和贪大求全。原则上要求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确保产业核心和项目载体。政府定期从投资建设进度、用地情况、新增税收、高端要素聚集、产业特色打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级。对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土地使用指标的50%或者60%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以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一半给当地财政(三免两减半)。
二、主要认识和体会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取得的成功,关键在于他们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胆探索出一条新路。主要有以下认识和体会:
(一)要更加注重整体谋划布局。不能用建新城的思路和模式来规划建设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关键不是规模大小、不是规划设计,重点在于项目的综合谋划。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立足于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文风情,因地制宜,找准定位,三、打造“中国·xxx5A级文创小镇”的对策和建议
对照学习浙江的先进经验,就如何打造“中国•xxx5A级文创小镇”主要有以下对策建议:
(一)总体谋划,分步实施。我们打造特色小镇也要善于讲故事、造“文化”,抓好有针对性的产业配套发展。金点子比金子还金贵。目前要充分依托专家团队深入论证“打造以当代舞蹈为主题的特色小镇”的可行性,重点就小镇定位、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产业项目等进行总体谋划,后期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开展投融资工作,分区域、分项目、分时段完成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
(二)因地制宜,产城相融。从xxx近年来的发展基础和实际来看,特色小镇建设对“高端要素”的集聚功能还不够强,但在推进“全域旅游”和“阳光康养”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结合xxx多民族性、开放性、融合性特点,建议将“5A级文创小镇”的定位调整为“歌舞小镇”,并按5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主要理由:一是“5A级文创小镇”这个名称定位不太准确,外人不知道主题是什么?“歌舞小镇”这个名称定位突出,容易识别传播,且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先例;二是我市有众多优秀民族音乐、舞蹈可以培育传播,有一定产业基础;三是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投资建设艺术教育院校、艺术家工作室等,以教育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四是通过xx团队等开发国际舞蹈艺术节品牌,强化对外营销宣传。这样的特色小镇有产业基础,有品
第三篇: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总结
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总结
特色小镇怎样造?为什么我们的小城镇没有国外那种强大的吸引力?让我们一起来概览下国外经验,通过对以下几个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的案例分析与对比,或许我们能得到一些启发。
国外小城镇的三种类型
小城镇不仅能帮助不堪重负的大都市实现功能转移,它本身也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极。实际上,着眼小城镇发展也是我国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住建部不久前刚公布了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决策部门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小镇目前也正处于探索之中。在此背景下,吸收和借鉴国外小镇建设和发展模式不失为一条捷径。总体看来,国外小城镇发展至今,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企业总部基地
环境宜人、地价低廉、基础设施完善是这类小城镇的基本特征。美国企业从五十年前开始便热衷于将总部从市中心搬往小城镇。例如,沃尔玛总部位于阿肯色州北部的小镇本顿维尔,全镇人口只有2.5万;美孚石油的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县的欧文小城。
在欧洲,雀巢公司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湖东岸、人口只有1.8万的小城沃韦;奥迪总部设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小城英戈尔斯塔特。
发展特色产业
这类小城镇凭借自身的特色资源或地理区位优势,以某一类主导产业为支撑,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例如,美国康涅狄格州西南部的格林尼治镇被誉为“对冲基金之都”,该小镇凭借沿海的地理区位,距海底电缆非常近,拥有网速优势,再加上靠近纽约这一金融中心,如今已聚集了超过500家对冲基金公司。
宜居城镇
一般来说,这类城镇的兴起源于“大城市病”的蔓延: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促使人们将居所迁移至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1970年代后,美国一度出现“逆城市化”浪潮,大量人口从大都市中心地区向周边城镇扩散。
2007年,英国政府宣布要在全国启动生态城镇建设项目,旨在为居民提供高水平、可持续的居住条件和环境,缓解都市住宅面积紧张、购房机会紧缺的局面,并以此为契机,探索“零排放”环保住宅的可行性。同时,每个城镇中还有30%-40%的居民用房,要预留给那些在购房等待名单中的居民。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路径
根据政府和市场扮演的不同角色,可将国外小城镇发展的路径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引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最典型的例子是英国在二战结束后发起的“新城运动”。英国政府分别于1946年、1965年和1981年颁布了《新城法案》(New Towns Act),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小城镇的开发建设,疏解伦敦、伯明翰、利物浦等大城市的过剩人口。
在初期阶段,英国政府将开发重点放在那些距大城市较近的小城镇,如距伦敦50公里内的斯蒂夫尼奇、克劳利、哈洛等。在开发后期,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上升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新城运动逐渐向更远的地区扩展。
第二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下,小城镇因逐渐获得了企业或居民的青睐而兴起和壮大,政府只承担辅助支持作用。例如,美国许多小城镇的繁荣就是人口和企业的自然选择和聚集的结果。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美国便出现了人口向郊区转移的趋势,一些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由于地价便宜、环境宜居,成为居住首选地。此外,部分老城区犯罪率飙升,也导致许多企业将总部迁到小城镇。
发展经验总结
(一)拥有强大的地方自治权
具体包括以下三点。第一,独立的财政权利。瑞士中小城镇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居民和企业的税收,每个城镇可以设定各自的税率,因此为吸引更多的居民和企业进驻。第二,总规划师制度。如德国所有中小城镇的地方政府管理机构都雇有专业城市设计师,负责指导当地的土地发展,颁发建筑许可,调解相关的法律纠纷,为当地发展寻求公众支持,参与区域规划战略,与市民沟通并了解其需要。第三,重视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如德国设立公共设施的等级配给制度,完善各级中心相应的属性成为地方公共管理机构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地方政府在发展和运营公共服务中能够得到相应的支持等等。
(二)专业化的产业集聚氛围
第一,具有悠久的手工艺传统,对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的重视和支持,使这些企业各自活跃于地方、区域或全球市场。第二,拥有合格的人才,注重对年轻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使雇员具有可靠、勤奋、受教育程度高等久负盛名的优秀品质。第三,较高的服务水平,由中小企业形成的互补、灵活、创新能力强的工业肌理以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体制的互动和政治环境,使企业在全球化市场中凭借城市网络的聚集效应增强自身竞争力。
(三)重视与大城市的合作疏通
在“大都市化”历史背景之下,小城镇成为大都市区域和地方空间的交界点,扮演着“枢纽角色”,起到了“衔接功能”,让所有的地方都能和那些向世界经济开放的大都市相联系,故而国家的医疗政策、高等教育政策和交通政策都给予这些“中介城市”以极大关注。国家通过“城市契约”推动地方性项目的进程并促进了中小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
对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三点启示
综观国外小城镇的建设历程和经验,可以为我国带来三点启示。
一是注意与周边地区统筹发展。小城镇在环境、资源、文化积淀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开发
潜力,但往往受限于发展空间狭小。通过与周边地区、特别是大都市保持良性互动关系,小城镇可以在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中受益良多。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员布鲁斯·凯兹(Bruce Katz)和欧文·沃什伯恩(Owen Washburn)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名为《美国小镇与大都市》的文章中提出,那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小镇,大多都是大都市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给自足的“孤岛”。
各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上世纪初,美国行政管理与预算局就提出了“都市统计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的概念,将具有一定规模的大都市与周边辐射范围内的多个小城镇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日本在1950年代颁布了《首都圈整备法》,确立了东京与周边地区共生发展的理念,将首都周边的108个农村小城镇纳入到东京都市圈的规划范围,让这些小城镇既可享受到首都圈的政策红利,又能充分开发周边地区的广阔市场。
不过,此举也可能会带来风险。小城镇在承接产业梯次转移、疏解大城市功能的过程中,反而会进一步拉大与大城市经济水平的差距。《经济学人》近期在《奔往城市》一文中称,近年来美国一些总部型小镇正面临大城市的“分羹”,部分企业正在将高管和数字类精英搬往大都市,留下中层人员镇守城镇总部,这无疑会拉大社会裂痕。
二是确保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扮演的角色各异,但总的来看,二者都不曾缺位。
小城镇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完善基础设施。即使是像美国这样以市场为主导的城镇发展模式,地方政府也要牵头负责完善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以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对于上级政府而言,维持公平的市场秩序至关重要。在澳大利亚,为防止城镇之间因招商引资而引发恶性竞争,一些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协调措施,帮助各个城镇实现信息互通和利益共享。
三是突出地方特色。小城镇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如若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路径,只会造成同质化现象泛滥,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于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主导的小城镇,在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商业化开发的同时,还应注意保留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风貌,避免出现“千街一面”、“千楼一面”的现象。
实际上,日本九州东北部的大分县在1980年代初发起的“一村一品”运动,就取得了巨大成功。该运动旨在鼓励各地发现和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包括文化遗迹、农产品等,并将其打造成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产品。而在中国,“特色小镇”这一理念的提出也为探索差异化和特色化的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
国外产业特色小镇案例一览
(一)全球体育用品公司总部所在地——德国赫尔佐根赫若拉赫(Herzogenaurach)
2011 年人口为23 232 人,是巴伐利亚州埃尔朗根—赫西施塔特县的一座古老的城市,距离纽伦堡 23 km。中心历史城区、手工业发展传统以及就业市场的吸引力让这座小镇有着高品质的生活,也是三家全球企业阿迪达斯、彪马、舍弗勒的总部,且为当地经济带来 1.67 万个就业岗位(2011 年)。作为全球体育用品商的阿迪达斯是城市区域里最大的公司,每年营业额为 145 亿欧元,在全球共拥有 4.7 万名雇员。
(二)内陆型工业城镇的成功转型案例——法国维特雷
在全球危机中仍活力四射的小型工业城市维特雷是一个中心城市人口 1.6 万(城市地区内有 2.8万人)的小型内陆城市,位于布列塔尼大区东部,开车经免费快速路到布列塔尼省会雷恩只要半小时,乘火车到巴黎只要两小时。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受劳动力较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冲击,传统工业彻底垮掉,维特雷却依靠一些致力于奢侈品鞋业的家族企业惨淡经营维系生存。
同样是传承于 19 世纪的纺织业也依靠类似的高端战略得以存活。1950—1960 年间,标志汽车厂从巴黎地区迁到雷恩,促生了周边地区的机械工业和分包加工业。雷恩的印刷厂在维特雷生产的芯片银行卡,三分之二都用于出口。印刷厂还在这里设置了一个研发中心,由于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较低的房价,在这里很容易招收到毕业于巴黎和雷恩的工程师。
(三)全球纺织品企业总部中心——瑞士朗根塔尔(Langenthal)
5世纪至16世纪,朗根塔尔是重要的集镇,不仅发展贸易,在亚麻生产领域也非常活跃,为其后期培育专业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和生产经营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20世纪初朗根塔尔成长为一座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城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朗根塔尔始终保持着作为重要工业中心的地位。一些新公司相继成立,20 世纪 60 年代,朗根塔尔经历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多数公司不得不削减产量,而将重点放在市场和产品创新上。
如今,朗根塔尔已成为许多全球企业如蓝拓纺织品公司和阿曼集团的总部,它们拥有全球化的分支机构和供应商网络。尽管这些全球性的公司距离苏黎世、日内瓦等瑞士最大的城市群尚有一定距离,但它们仍受益于驻扎于朗根塔尔这样的小城镇。这个小城镇为它们提供了充足可用的劳动力以及长期形成的支持本地产业发展的传统氛围。
【版权说明】
文章来源:元立方金服
作者:钱玉波
第四篇: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特色小镇”的提出与“新型城镇化”战略颇有渊源。“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相关的文件中。党的十八大对其内涵做了高度概括,并指明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发展方向。随后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深入详细地阐述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新型城市化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达到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2013)。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小城镇的发展尤其受到关注。而我国现有的小城镇大多数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自然形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小城镇的发展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在产业升级、科技发展、人才引入、生态环境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深入贯彻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特色小镇”应运而生。从创建程序上看,特色小镇采用“宽进严定”的创建方式推进,通过自愿申报、分批审核、考核、验收命名等程序在全省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力争通过3年的培育创建,规划建设一批具有经济社会功能和文化素养的特色小镇。2015年6月4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全省10个设区市的37个小镇列入首批创建名单。2016年1月29日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正式出炉,42个小镇入围第二批名单。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浙江特色小镇从提出设想到落实推进,引发了社会、媒体、专家、学者等的广泛关注。正是特色小镇建设备受各界的关注,我们才觉得有必要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内涵、意义、经验、启示等做一个精要而又系统的梳理。
一、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内涵
“特色小镇”到底是什么?特色小镇是以某一特色产业为基础,汇聚相关组织、机构与人员,形成的具有特色与文化氛围的现代化群落。确切地说,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它虽然独立于市区,但不是一个行政区划单元;特色小镇也不是地域开发过程中的“区”,有别于工业园区、旅游园区等概念;特色小镇更不是简 单的“加”,单纯的产业或者功能叠加,并不是特色小镇的本质。特色小镇是以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基础,来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生态系统,以此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创新载体。
从特征内涵上看,特色小镇具备四个特征: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总的来说,特色小镇不是“镇”也非“大拼盘”,而是发展平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创新载体。
从特色小镇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系来看,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紧密联系。概念关联性:从概念上看,新型城镇化关注的是“镇”的实体概念,而特色小镇关注的是“镇”的功能性概念。但是两者在概念的外延上是一致的,都强调“镇”的概念在产业集聚、经济创新等方面的功能性拓展。
本质同根性: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要素在空间的自由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就地城镇化的概念,更加强调通过地方产业特色,促进城镇的内源化发展。而特色小镇建设也是强调要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通过单个产业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目标一致性: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在于通过破除城乡二元发展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而特色小镇的建设将对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城乡均衡发展产生重大的意义。从目标上讲,两者具有一致性。
功能趋同性:从功能上看,特色小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施行都将在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扮演重大角色。通过产业的集聚优势,促进内需的扩大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两者都能有效破除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
二、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一)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基础
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经典的论述(惠宁,2005)。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 ,1998)。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合作中的竞争角度(Stamer,2002)、创新环境角度(Lundva11,2009)、经济增长角度(Martin &Ottaviano,1999),资本市场角度(阮建青等,2011)等来分析产业集群。从历史发展 脉络来看,产业集群理论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分工协作理论,到马歇尔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再到后来的产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技术创新理论等。
从特色小镇的特点来看,正是基于某一特色产业的优势才得以推进实施,它的理论基石是产业集群理论。值得注意的是,特色小镇往往是通过一个主导产业,一家大型企业为载体。从本质上说,产业集聚理论为特色小镇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提供了规范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解释。
除此之外,特色小镇与卫星城镇建设也有类似之处。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卫星城镇的发展同时与增长极理论息息相关。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并非都在均衡条件下均衡地发挥作用,增长并非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现在不同的部门的,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而这些增长极体现在卫星城镇中,就是其中心城市所在。
但是卫星城镇的发展,在后期也遭遇了很大的瓶颈。由于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一般距离较远,很多外围小城镇最后由于要素流动受限,变成了“空城”。与之不同的是,特色小镇往往处于近郊,距离城市中心近,有效地避免了“空城”现象。但是卫星城镇发展的相关理论还是给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理性分析的思路与视角。
图1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基础(二)特色小镇建设的现实意义
自2003年十六大以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小城镇的发展也逐渐得到重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城镇发展依旧面临着一系列瓶颈和障碍:产业结构不合理,重点产业不突出;人才引进困难,科技创新缺乏;管理系统落后,生态问题严重;文化内涵单调,城镇缺乏特色。
而“特色小镇”的出现,很好地规避了这些问题。因为特色小镇与传统小镇有所不同,在形态上,它既可以是大城市周边的独立社区,也可以是内部相对独立的街区,可以共享大城市的社会服务和福利;在产业上,依托某一特色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吸引人才,推动创新;在环境上,要求小镇着力打造至少3A级景区,有力地推动了小镇环境问题的解决。
从宏观层面来看,特色小镇的建设与目前所提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市民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等大战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些战略的实施可以通过“特色小镇”这个“抓手”去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又有这些大战略的“保驾护航”。通过这样一种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同时,浙江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首先,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日趋成熟,己经累积了大量实践经验。其次,特色小镇并非行政意义上的“镇”,推广过程无行政障碍。更为重要的是,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土地要素保障与财政支持。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对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从财政支持来看,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这样的政策保障体系,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相关企业和机构申报特色小镇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不额外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切实地增强了在全国推广的可能性。
三、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国际经验
从国际视角来看,关于城镇发展与建设的经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模式:Desakota理论模式(McGee ,1991)、城乡一体化模式(Mike Douglass ,1991)、城市化三维发展模型(Toppeta,2010)、智慧城市模式(Giffin}er et al , 2007)等。而近些年,小城镇模式((Bajracharya,1995)受到重视,并逐渐演化为以某一产业为基础的“特色小镇”模式。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通过产业引领来实现小镇的发展。而这种产业的分布也非常广泛,包括高新技术、金融业、农业、旅游业、工业等等。
这些国际经验对于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最大的启示是,如何利用中国不同地域的不同产业特色来发展特色小镇。中国东中西部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有差异,但是各个地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完整,同时具有非常显著的地理区位优势。中部地区生态林密布,空气纯净,旅游产业潜力巨大。西部地区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但是具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产业特色。由此可见,虽然浙江的特色小镇模式并不一定适合在全国各地简单复制,但是一定可以为其他地区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四、政策建议
(一)一统多动,上下互通
特色小镇的建设耗时、耗力,政府应扮演好引导者角色,统领全局,招商引资,合理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组织等加入到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同时要赋予这些企业、组织足够的自由度,破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制度性障碍,保障组织发展的科学性。要处理好省级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一方统筹,多方联动”的方式,实现上下互通,由下而上反映问题,由上而下传达政策,保障特色小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合理布局,有序推进 特色小镇的建设着眼于“特”。小镇能否建成关键在于能否发掘地方产业特色,能否通过招商引资将企业的发展与地方产业特色相结合。因此如何通过合理布局,设置具有不同产业特色、不同规模的小镇,将成为特色小镇能否成为经济发展引擎的关键。同时,为了保障特色小镇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及时发现小镇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合理建设一批试点小镇,给与一定的政策性支持和发展空间。通过试点小镇的建设,将为特色小镇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三)多重标准,科学评价
从目前对于特色小镇的相关评价体系来看,己经较为完善和完整,但是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大体上要求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建议在后续的评价中,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通过多重标准的设置,更为科学地对特色小镇进行考核。
(四)政策优化,保驾护航
目前对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支持主要着眼于土地和财政两个方面,这是小镇建设最为关键的着力点。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探索政策支持的可能性,诸如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创新小镇后期业态招商机制、创新小镇居民招入机制等等。这些机制的引入都将为特色小镇的建设保驾护航,确保不仅能建成特色小镇,更能建好特色小镇。
(五)浙江经验,全国推广
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为浙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动,也开创了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浙江可以在总结自身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国。各地区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开展特色小镇的推进工作。这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转型都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