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淄博古桥大观
编辑:七色彩虹 识别码:20-557829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04 03:27: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淄博古桥大观

淄博古桥大观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34 更新时间:2003-11-17 15:06:00

“山东的路,广东的桥”,这是新时期的人们耳熟能详的赞语。其含义是鲁粤两省的路与桥建设得数量多速度快,并且质量好造型美,成为足以使同胞们竖大拇指的地方特色。

山东以路著称,并非不擅长造桥。事实上,从古代起,山东的桥梁建设历朝历代都有可圈可点的记录。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是山东桥梁建设的重要发展时期。据清乾隆年间《山东通志》记载,当时全省共有桥梁1035座,其中元代11座,清代开国到乾隆之前91座。其他900余座有少数建于宋金时期,绝大多数说不清修建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这些桥梁在全省还有100余座,大部分在鲁中地区,其中淄博市有31座,有许多桥梁直到今天仍然在发挥着作用。诸如乾隆年间初建、道光二十八年重修的会川桥,建于康熙五十三年、重修于道光三年的龙仙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咸丰三年重修的太古石桥,建于道光十年、民国二十四年整修加宽的永宁桥,建于明成化年间,在嘉靖、万历、康熙年间重修数次的幸福桥,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重修于清光绪九年的栖凤桥,建于明代、民国三年重修的鸣凤桥,建于明嘉靖年间、重修于康熙年间的萌水桥„„始建年代无考,在明万历四十四年、清康熙二十六年、乾隆三年、道光二十一年、二十四年重修或整修过的玉带桥,清嘉庆三年增修过的兴隆桥,清乾隆五十六年、道光十四年重修的清济桥,清嘉庆年间重建的利济桥等等,不胜枚举。

现在,淄博地区还保留着宋金时代的古桥。建于金泰和元年(公元1204年)的沣水桥是一座石台墩石拱桥,位于张店区沣水镇沣水村,是淄博市境内现存有据可查的建造时间最早的桥梁。它南北横跨当时的丰水(今猪龙河),四孔,跨径3.5米,宽4米,总长18米,足以排泄夏季由南部丘陵地区汇集而下的滚滚山洪。直到明清时代,沣水桥仍然处于繁忙的交通驿道上,为车马行人提供着交通便利。民国后公路兴起,交通要道变迁,车辆行旅减少。此后由于众多的原因,河水流量逐渐减少以至断流,沣水桥上部损坏严重,桥身大半已经埋于地下。

淄川区是淄博市古桥最多的区县之一。灵虹桥位于淄川城南首南门外,跨越般阳河。据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淄川县志》记载,成化十年(公元1526年)由淄川县丞崔志创建,嘉靖丙戌年(公元1537年)知县张文全重修。桥长86尺,高22尺,宽15尺,9孔。明清时期,淄川至博山的驿道由此桥通过,民国时张博公路建成后,行人逐渐稀少。1978年在桥上游倚桥石砌拦水坝,与桥连为一体,顺桥长50米,坝顶宽2.3米,高4.8米,利用桥孔设4个闸门。今天从上游看是拦水坝,从下游看是石墩台石拱桥,8孔跨径不一,桥上车辆行人络绎不绝。

六龙桥俗名西关大桥,位于淄川城西关大街东首的孝妇河上,它的前身是孝感桥,始建年代无考。地处由淄川县西去省府、南达博山、北去张店的三通路口上,当时即有“喉道”之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知县王时和(字念荩,魏县人,进士。万历四十五年升礼部主事,官至苏州知府)始建石桥。因为这一年秋天,淄川县一科中了6个举人,地方官宴请6人于桥上,遂名“六龙桥”。但工程未竣因故中断。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廷尉张至发、中丞韩浚义劝乡绅士庶捐资出力,接前次工程续建,历时三年完成,世人称之为“王公任始,张公成终”。桥长13丈9尺,宽2丈4尺,15孔,两侧设白石楯槛,两端立木坊,额曰“六龙桥”。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被大水冲毁,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重修,翌年将成时又毁于大水。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知县赵锡仁(江阴人,进士。在任3年,以疾卒于官,吊奠者无不失声痛悼)捐献俸禄组织修复,改为石板桥,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又被冲跨。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知县李永年新上任即行倡修,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知县张为矱(直隶景州人,贡生)又捐款将修,但两次因故均未完工。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知县张鸣铎(直隶静海人,乾隆癸酉经魁,后升直隶州知州)用存钱并捐献俸禄50千,在大桥的西截建石桥六孔,东截没有全部修铺,往来行人已经很便利。道光年间(公元1831至1837年)由县署王廷柱主事建六龙桥21孔。道光十八年(公元1837年)、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又三次冲毁三次整修。年逾八旬的主事人徐永昌,曾经根据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提出了“桥系沙底,终有坍塌”的见解。这一座多灾多难的桥,又在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被大水冲毁。新中国建立后,1956年整修六龙桥,砖砌栏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栏杆。1981年,为适应交通量增长的需要,以钢筋混凝土板加宽桥面,两侧安装铸铁栏杆,整修成一座跨径不

一、“七大八小”的15孔石墩台石拱桥,长98米,宽9.6米,高5.6米,型式别具一格。六龙桥上游120米处是张博公路上的淄川大桥,下游500米处是济青公路上的淄城桥,再下游是张博铁路大桥。四座建于不同时代的大桥交映生辉,分外雄伟壮丽。

位于淄川区城南镇南苏村西南的苏相桥,因桥旁有苏相墓而得名,明清时期淄川县通向济南府的要道经过此桥。桥旁有石涧寒泉青蒲,夏日绿树浓荫,风光宜人,往来客商常常在桥畔歇脚,留连忘返。旧县志誉之淄川八大景之一。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为了阻止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我军民曾经拆毁苏相桥,后又修复。

鸳鸯桥曾名磁窑坞桥,架在淄川区磁村镇的鸳鸯谷上,总长78.4米。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淄川县志》有磁窑坞桥的记载。相传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鸳鸯桥竣工时,住在磁村客店的4名章丘籍串乡艺人到场庆贺,表演打花鼓。清代和民国时期,鸳鸯桥是连接王村至博山大道的重要桥梁。

永济桥位于博山区凤凰山东麓,东西方向横跨孝妇河,是连接城区沿河东路与西路的重要桥梁,俗名七孔桥,始建年代无考。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颜神镇志》有“永济桥在城南三里,跨孝水之上”的记载。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六月被洪水冲垮,二十一年重修。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大水暴涨,桥拦全毁,翌年冬季开始整修,三年后完工。光绪二十一年至民国十四年的30年间,永济桥石栏4次毁于山洪,又四次修复。先民们十分喜爱这一座与大自然抗争了数百年的古桥,亲切地称之为“长虹卧波”。桥西侧山麓建有台阁祠宇,名曰“红门”,也是博山城区的重要景观。桥原长46.69米,后因沿河马路整修,两端各有一孔埋于地下,现露出五孔,跨径5.5米,总长度33.35米,高5.6米,净宽5.9米,古色古香,雄伟壮观。如今桥的西端,正是原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入口处。

博山东关有座闻名遐迩的“后乐桥”,曾经叫做荆山桥,东西方向跨于范河之上。自东关去范公祠、因园和怡园,此桥是必经之地。《颜神镇志》上说,荆山桥从荆山西麓连接东关,桥上建有石槽,范水流经桥下。平时水流甚浅,到雨季洪水从东南山峪汇集而下,非此桥无法通行。沿着桥东端的山路,可以到达西河、源泉、太河、马鹿、朱崖等地,也是去府治青州的重要通道。后来因旁边有范公祠,遂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句中取义,改名后乐桥,并从平地引来范泉水,流经桥上石槽,缓缓进入城内。旧时桥下范河潺潺北流,人在桥的孔洞中穿过,形成“桥上流水、桥下行人”的奇特景观。这座单孔跨径5.4米的石拱桥,全长20.2米,净宽4.35米,高6.2米;桥面北侧凿槽为渠,宽0.35米,深0.2米。现在范泉干枯,桥上断流,桥下淤积严重,美景已不复现。游人行至后乐桥畔,仍然会被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所感动。

兴隆桥位于周村丝市街西首和南下河街的连接处,横跨淦河。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长山县志》记载,此处曾经有一座狭窄的石桥,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增修后,取名为兴隆桥,并刻立《周村重建兴隆桥碑记》。1965年因城市建设需要,将淦河河床西移30米后,在新开河道上建起石台墩钢筋混凝土板桥,仍名兴隆桥,为沟通城区东西的商业网点,繁荣城乡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萌水桥横跨范阳河,位于周村区萌水村西北。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淄川县志》记载,此桥在明嘉靖年间由淄川人胡应命建立,后来由韩茂柯、胡宜春(胡应命之四世孙)重修。康熙丙寅年(公元1686年),韩冲倡议重修。明清时期由长山去淄川的驿道,民国期间由周村至博山的公路都经过此桥。1950年淄川县政府组织了对桥面石板的翻修,并由原21孔改建为15孔,跨径2.5米,桥长47.3米,下游每个墩帽处雕有石质龙头,颇具古建筑色彩。1971年庆淄公路改线东迁,在下游300米处兴建萌水大桥,萌水桥便为乡镇公路上的桥梁。

时源桥是临淄区的一座古桥,位于大武镇矮槐树村东首,因建于时水(乌河)发源处而得名。初建于明永乐年间,重修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此桥东邻牛山,西接金岭,南逢黄峰,北达马踏湖区,是山东半岛东西古大道的主要桥梁之一。清代诗人谢宾王《时水道中》诗云:

风前涛发带云流,桥外马嘶古木秋。

水曲尝邻如远腕,山佳倡喜是平头。

田夫望容凭垣立,野马狎围僦石休。

日暮陶家寻菊饮,出门不厌是清游。

时源桥为石台墩石拱桥,3孔,跨径3米,拱厚0.5米,桥长35.8米,净宽5.8米。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八路军为阻挡国民党军队进攻将桥炸毁,事后矮槐树村民众再次修复。

申桥位于临淄区路山乡东申、西申二村之间的乌河之上,长22米,宽4.1米,高1.8米,下部以石墩支撑,上铺条石作桥面,下分三隔四孔水道,构筑简单,桥面低矮,盛水期大水漫桥而过。相传申桥建于元代,重修于清咸丰二年三月,现存重修碑刻一方,碑高1.5米,宽0.7米,厚0.23米,由临淄知县邹崇孟撰文,段承烈书丹。

索镇大桥曾名玉带桥,位于桓台县索镇街里,东西方向横跨乌河,因桥映水面宛如玉带而得名。始建年代无考,旧时桥面叠石低凹,行走不便。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乡宦杨起震加高桥面使之畅通。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乡宦于觉世重修,乾隆三年(1738年)乡民募捐整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新城知县周凤喈、乐安知县协捐相继重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索镇绅商高、苗两大家族带头捐资,更换为花岗岩石桥面,两侧设立铁管栏杆。清代,新城通往临淄的大道即经过玉带桥。1964年,桓台县人民政府又进行改建,在原台墩基础上加高,拓宽桥面,安装路灯,更名为索镇大桥。桥长47米,高5.35米,净宽5米,7孔,跨径4.65米。玉带桥北侧的河中有一船形高埠,南北长87米,东西最宽处31米,面积2400平方米。古时乌河碧水长流,玉带桥下、高地四周水花飞溅,激起翡翠万千。天将下雨前,云气盘郁在高埠之上,若云似涛,因此得名“云涛古迹”。雨后河水暴涨,滔滔而下,有时略高出云涛地面,古迹却不会被淹没。站在桥上观望,云涛两侧巨浪滚滚,埠上景物笼罩在一片白蒙蒙的水雾之中,近在咫尺而时隐时现,世人引以为胜景。

张家桥也是架于乌河之上的一座桥梁,地处桓台县耿桥乡张桥村东首,清末民初时候,此地是由张店去博兴的重要通衢。原来是一座木桥,为使河道通航,中孔桥面可以斜拉升降,分别为桥上车马和桥下船只提供方便。汛期常被洪水冲毁,随后又修起,张店至博兴的大道因此时通时阻。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乡民陈茂文等人改建为石板桥,桥宽2.5米,11孔。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乡民张泗桥等人重建此桥,为九孔石拱桥,中孔为大孔,两端各四孔均为小孔。1963年桥西端两孔塌陷,张桥村组织群众修复,九孔,跨径不等,中孔3.3米,两端各四孔均为1.85米,桥长34.3米,高2.5米,净宽4.5米,两侧设铁管栏杆,现为乡镇公路使用。

衮龙桥位于高青县高城镇北门外。桥体为石质结构,单孔,券拱,系镶边纵联砌石。桥的两端与道路衔接处,有后人维修的痕迹。衮龙桥原为土筑,不知始建于哪朝哪代,到明代,高苑人王宁改为石质建筑。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曾经从这里路过,因御马失足而滚落桥上。民间习惯上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因用“滚”字有不敬之嫌,而把桥命名为“衮龙桥”。

河流形成障碍,桥梁构成沟通。河流是自然,桥却是文化。正因为桥梁有着把两端、两极、两岸连接起来的功能,古今中外的人们对桥梁赋予了诸多的象征意义,以桥为载体阐述“人生如渡”的道理。淄博地区的古桥梁建筑,是先民们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第二篇:福州古桥

福州古桥(14)——虹桥

【相关介绍】虹桥,横卧于福州市鼓楼区光禄坊南至玉山涧段的五代闽国罗城大濠上。始建于五代,旧名板桥,木构,有亭,后圮,易以石,俗名老佛亭桥。现存为5.35米长、3米宽、南北走向的单跨平梁石桥。四条长5.35米、厚0.37米的条石与多块石板纵横镶接,铺就坚固的桥面,两侧护栏由六根0.8米高的石望柱共四块栏板相连而成,石望柱现只剩五根半。桥梁与望柱、栏板间的衔合皆为榫卯结构,形制朴拙,除望柱顶部的宝珠状柱纽外,再无别样雕饰了。东向桥梁之侧镌有一行铭文:“万历壬寅年(公元1602年)仲春十方仝立”。

正对虹桥的“老佛寺”是一座两进的清式建筑,原祀“五瘟神(即五帝)”,相传福州“三山藏”之“闽山(也称玉山)”就藏于殿内“闽山井”下。老佛寺的歇山顶檐与寺旁的封火墙古意犹存。

【相关介绍】高峰桥,在福州市鼓楼区陆庄河上,北通柴巷,南连高峰里,属石构平梁桥。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桥长13.9米,宽3.64米,跨度7.5米。桥两端有石台阶,南端4级,北端8级,桥面直铺7条石坂,4对望柱,6块1.8米长桥栏板,上浮雕仙鹤、鲤鱼、麒麟、花草图案。该桥屡经整修,1986年又重新加固添砌石栏板。西侧一株“人”字形榕树也是福州榕城的一绝,树下建一亭为“怀里阁”,对联:“高贤奇榕通西涧,峰横古桥连湖堤。”

相传建高峰桥时,于河岸一侧种一榕树,后有一棵根堕落对岸土中,生根发芽,形成一树两根,两岸落根,呈“人”字形状。过往船只自“人”底下而过,堪称奇观。人字榕至今仍枝叶繁茂,可惜上部枝干因年老枯朽,已被锯断。

【相关介绍】金斗桥,在福州市鼓楼区文儒坊西口,原为五代闽国罗城金斗门桥,横跨罗城大濠,是连接仓门街、通湖路通道。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修。桥为石结构,总长10.2米,桥宽3.7米,跨度为4.7米。桥东向有台阶七级,西向八级。望柱6根,栏板4块。桥面由四条长5.4米、宽0.75米、厚0.20米石板条铺成。1986年重修。

【相关介绍】馆驿桥,旧名车弩桥,在福州市鼓楼区衣锦坊西口,横跨五代罗城闽国大濠。先为木桥,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改为石桥。因桥可通三山驿,故名馆驿桥,俗名驿前桥。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春,七十叟里人雨村重建时又改为石拱桥。长7米,宽5.05米,桥面由六块石板连成。南侧桥栏板刻“馆驿桥”,北侧刻“道光戊戌年建”,有仰莲望柱4对。1985年修建道路时,桥面覆盖混凝土。

现桥面因不堪重负,覆以钢板以敷衍了事,两侧桥栏也用钢管围起,防止进出车辆碰撞。一座古桥,担负左右“高尚住宅区”天盛小区和“三坊”所有人员和车辆的交通重任,竟至于无人出资维护,破败到如此程度,也是奇事一桩。

【相关介绍】观音桥,在通湖路馆驿巷天盛小区内,西关水古河道上方,文藻河和车弩河的交汇处。因古时桥旁奉祀观音大士,故名。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原为木桥,后改为石板桥。清道光18年(1838年)和光绪33年(1907年)两次重修,改为单孔石拱桥。桥长8.5米,宽5.1米,桥面跨度5米,横铺16块石板,是鼓楼区最早的石拱桥。

近年来桥体又经修整加固,状况尚好。其一边桥头中间还砌了一块水泥墩,以防汽车上桥。保护措施令人满意。

原为罗城金斗门桥。联接仓门街、通湖路通道。今文儒坊西口。清嘉庆戊寅二十三年(1818年)修,1986年重修。

三坊七巷西、南两边界均为福州唐代罗城西、南城墙之界址。目前城墙已不存在,但护城河罗城大濠遗迹依然可见(这些护城河还是当年货运的航道),并保留有馆驿桥、金斗桥、金斗二桥、观音桥、虹桥(老佛亭桥)、澳门桥(鸭门桥)、安泰桥等多座古桥;其东界为福州古城历史文化轴线南街。这既是福州城市建设历史的实证,也是研究我国城市里坊历史的“活化石”。

位于闽江口下游马尾闽安镇邢港出口处的“迥龙桥”,又名“飞盖桥”、“沈公桥”,也始建于唐代,宋郑性之重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和1922年曾修缮过。系石构多跨伸臂平梁建筑,南北走向,全长65.65米,宽4.46米。5墩6孔,桥墩呈船形,每两墩之间均铺3根巨大石梁。桥面两边设石栏杆,栏柱截面为方形,柱子雕饰狮子、莲花、圆球等。桥南有玄帝亭,亭为木构4角,边竖2通石碑,一为郑性之书刻“飞盖桥”,一为康熙年间士民题刻“沈公桥”。桥北有圣王庙(供奉齐天大圣孙悟空),庙为土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庙前有跨街亭,亭把庙、桥连成一体。亭内有3通石碑,记载“迥龙桥”的历史沿革。

注1:迥(音jiong;同“炯”),当地人习惯误读为廻(音同“回”)龙桥。

注2:中国民间很早就有把齐天大圣奉为神明的记载。根据《诸神传奇》的叙述,福州人从前都有在家里和庙里供奉孙行者的习俗,而祭祀齐天大圣的庙宇都很壮观。

在中国宋代就有孙悟空的故事。齐天大圣庙以福建的福州和附近的莆田为多,一些庙宇历史久远,如福州闽安镇的迥龙桥桥北的圣王庙,宋代已有,比《西游记》早了两个朝代(按:唐僧取经与孙悟空的故事早在宋代已流行)。

注3:玄帝亭,祀玄天上帝。玄天上帝系传说中天庭玉皇上帝令其平妖北极,数千年前曾在武当山得道,升天时来闽,于洛阳江化身成佛。

立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的“林桥”,单门石板桥,桥以巨石为梁,上铺石板,两旁设石柱石栏,柱顶雕有石狮等,建于宋咸平年间(999~1003年)。据《宋史》记载,宋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大元兵至皐亭山”,宋恭宗赵显“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降”,二月“率百官拜表祥曦殿,诏谕郡县使降”。元军占领临安(今杭州)都城,宋恭宗赵显被俘,其两个弟弟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在大臣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领着仅余的30多万兵马乘船南下,在闽江口的林浦停泊。当年11岁的赵昰,被大臣们扶着在福州的大都督府(今省府路附近),于5月登基,“以为宋主,改元景炎”,是为宋端宗。11月元军从陆路逼近福州时,宋端宗赵昰和他的大臣们从林浦绍岐码头离开,退往广东。南逃前,文武官员在“林桥”下马候旨,前往帝王行宫晋见。赵家王朝在林浦匆忙而悲怆地降下纬幕。出生于林浦,明朝曾任过吏、兵两部尚书的林瀚在《平山怀古》一诗中曾掬过一把感怀之泪:“王气销沉天地老,胡尘溟漠古今愁。伤心最是濂江水,还绕行宫山下流”。林浦,历史上曾称为濂浦。闽江流出福州市区,到了濂江地段,江面就宽阔起来。

立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原称濂浦,因濂浦村乃林姓族人聚居之地,故又名林浦)“断桥”,建于宋绍兴三年(1133年),原结构不详,残存的桥身长 22米,宽2.8米,3个桥墩,5条石梁,靠岸1孔保存完好。桥面由4条长石梁构成,中门石梁长9米,临江1门已毁,只有桥墩沉在水中。顶部面积14平方米,盖有一座小庙宇。断桥,实为岸上桥,桥身入江处已断,故名。

小桥位于福州市南禅社区(洋中路348号济南巷内),建于光绪五年,长3.5米宽1.7米小小的桥就架在济南河上,是一座典型的福州小桥。

观音桥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原为木桥,后改为石板桥。清道光18年(1838年)和光绪33年(1907年)两次重修,目前保留下的是距今百年的“光绪”年造。该石拱桥为单孔,桥长8.5米,宽5.1米,桥面跨度5米,横铺16块石板,是鼓楼区最早的石拱桥。

观音桥位于通湖路馆驿巷天盛小区内,西水关古河道上方,文藻河和车弩河的交汇处。桥下河水潺潺,桥头绿树成荫,景致十分静美。桥上刻有“观音桥”和“光绪丁末年”、“仲冬吉旦修”等字样。现桥面石板错位,高低不平,驳岸下沉,拱桥券顶石板下垂,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桥头立着一块“危桥,请过往车辆和行人绕道通行”的警示牌,另一头桥中间还砌了一块水泥墩,以防汽车上桥。不过仍有摩托车从桥面驶过,桥头还停放着多辆汽车。

古桥成危桥,除年久失修外,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与当时天盛小区基建有关。两岸建多座多层建筑,基建使地基受影响,驳岸下沉,石板错位,无法承载重量。二是古桥使用不当造成。古桥当年是用来步行的,但后来机动车都上了桥,加快了古桥的衰老。

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的“午桥”,俗称“五门桥”,宋元祐四年(1089年)造,南北走向,石构平梁建筑,4墩5孔,桥墩为船形,桥墩上部采用悬臂墩办法,层层重叠,出挑5层,桥墩之间架以巨大石梁,全长34米,面宽3.25米。桥面两旁设栏杆,栏柱有“黄州八娘”等楷书题刻。民国《福建通志》记载:阳岐午桥“每石俱有刻字,笔势似蔡君谟”,今字已磨损。

济美桥,位处马尾区君竹村,始建於北宋景佑五年(1038年),历经清雍正、嘉庆、同治年间重修。石构平梁桥,二墩三孔,桥面石梁板铭有兴建和重修的题刻。

一道石桥伴着一座古寺,磐石、古佛、青灯、水流、老榕,情境独特。

石桥名曰“虹桥”,横卧光禄坊南至玉山涧段的古罗城大濠(旧护城河,今称安泰河)上。据史料记载,是桥始建于五代,旧名板桥,木构,有亭,后圮,易以石,俗名老佛亭桥。现存为5.35米长、3米宽、南北走向的单跨平梁石桥。四条长5.35米、厚0.37米的条石与多块石板纵横镶接,铺就坚固的桥面,两侧护栏由六根0.8米高的石望柱共四块栏板相连而成,石望柱现只剩五根半。桥梁与望柱、栏板间的衔合皆为榫卯结构,形制朴拙,除望柱顶部的宝珠状柱纽外,再无别样雕饰了。东向桥梁之侧镌有一行铭文:“万历壬寅年仲春十方仝立”,字犹明晰可辨。“万历壬寅年”即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仲春指阴历二月,“仝”通“同”。可见,当年重建虹桥非因某人或某几人之功,乃合十方乡邻之力而成。

正对虹桥的“老佛寺”是一座两进的清式建筑,原祀“五瘟神”,相传福州“三山藏”之“闽山”就藏于殿内“闽山井”下。寺设拱券门三:两边小门横额分题“过去”、“未来”,居中直书“老佛殿”的大门,则寓意“现在”。

1992年,虹桥与太平、观音、馆驿、金斗、二桥亭、新桥等七座古罗城大濠上的古桥一起,以“琼东河七桥”之名,同列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昔时护城河及夹岸的绮丽风光,从史诗篇章中可见端倪。宋曾巩有《夜出过利涉门》:“红纱笼烛过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清叶毅庵(观国)亦有诗赞:“画桥低亚若篷轻,酒肆歌楼夹岸迎。见说琅琊繁盛日,三山城似阖闾城。”

注:太平桥、新桥今不存。

福州叫浦东的地名有七八个,仓山区二个,台江区二个,鼓楼区一个,晋安区三个,以前从福州到晋安区鼓山,人往的人很多,人们就顺着福马路的河边走,走到浦东时,被从鳝溪流出的河水挡住,过不去,因此,修了一座桥,叫浦东桥,去鼓山必过浦东桥,宋代时在浦东桥头建了一个庵,就是浦东庵,在福州非常有名。后来,福马路修建后,浦东被人忘了。

浦东桥二墩三孔平梁结构,为宋代建筑。石梁上有“弟子李厚”“女弟子谢什娘”等题刻。

荷泽寺始建于唐,初为荷泽庵。取“荷泽”为名,固因寺周围广种荷花,水泽连天之故,大抵还隐喻禅宗大师荷泽神会的故事。荷泽亭下荷泽桥,亭实属石桥的桥屋,由当地村民清道光年建。因开辟新路,河床被填,桥形也因此隐遁,但寺内还留有一小方拟作放生的池塘,使桥墩尚露。桥面由宽厚的石板条铺成,约9米长、7米宽,仍相当坚固,此即“荷泽桥”,亭称“荷泽桥亭”。保存完好的木构亭子坐北朝南,单檐四角,以14根圆柱承重,檐角起翘的亭盖曲线婉美,滴水瓦当,檐口施垂莲悬柱。一面设美人靠坐椅。梁柱间斑驳的红漆与檐下褪色的彩画,在不动声色地描摹古雅的格调。亭中置佛龛香炉,供奉滴水观音。

五竹村桥,两墩三孔,双侧均为船形墩,平梁石构。为便于物资运输,对古桥进行过改建,在石梁上铺上了水泥,在桥墩上用石头加筑了支撑,虽经改建,古桥的风貌尚存。

福州平桥

下桥形制和龙桥(街当桥)相似,两桥相距仅20米余米。

福州龙桥

〖街当桥〗 福州三溪下桥

七星桥为平梁结构,建于宋天圣十年(1032年),石梁上镌有“天圣十年壬申九月八日”题刻。七星桥上万寿桥亭为1981年建。(郭宅)

盘屿桥,又称桥头亭,原为石构平梁建筑,系张遂於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建造。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林琛等人在石梁两侧增设木构桥面,并覆以木构四角亭。

宦溪桥为石构平梁建筑,一墩两孔,建於宋元祐六年(1091年)。抗日战争期间部分桥面遭破坏,抗战胜利后重修。

保护范围整座石桥及桥旁横跨。小溪上有元祐六年题刻的石梁。

宏屿桥 在青口镇宏屿村东30米,唐代上元年间建,宋清两代重修。桥东西走向,由引桥和正桥两部分组成,全长30.5米。东、西两向是伸入河内的引桥,外面用块石垒砌,中间填土,桥面条石横铺。正桥系石构平梁桥、桥面宽2.8米,单孔,净跨3.5米,桥面用三块长4米,宽0.7米,厚0.36米的石板条平铺。右侧石梁上阴刻有“前上元丁卯岁僧维宿□立石”等字。桥保存较好。1992年列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备注:几年前因厂区建设,古桥的引桥已不复存在。

福清城关的龙首桥又称利桥。每逢元夕,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倾城出动争过利桥,祈求岁岁吉利。过了利桥再游瑞云塔。《福州地名志》载,瑞云塔为明万历年间宰相叶向高之子叶成学所建。其后,每60年逢甲子岁首,就在塔顶点灯,以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明天启四年(1624年)始,每逢点灯年份,此夕尤为隆重:许多民间诗社纷纷举行盘诗盛会,众多诗人墨客举杯抒怀、对月吟哦,气氛雅致而热闹;孩童们则在乡间空地拾瓦片叠垒“瓦片塔”,中置柴火、鞭炮,夜半点灯烧塔,此时,爆竹声,欢笑声直冲云霄,别具一番情趣。据说,此俗至今仍在一些乡间沿袭。故有“六十年来一盛会,人生难得两回逢”之叹!

福州市涌泉寺山门东边,有一石砌拱门,上书“灵源深处”。傍崖而下石阶60余级,中裂一涧,宽约3米,深约10米,似石洞,故名“灵源洞”。洞中有一座跨涧石桥,称“蹴鳌”。

灵源洞两侧,荟萃了自宋以来摩崖石刻200多段,约占鼓山现存摩崖题刻的一半,行、草、隶、篆诸体俱备,犹如一座天然石刻书法宝库,誉为“东南碑林”。题刻中有宋刻近百段,元刻12段,明刻30余段,清朝至今百余段,其中尤以宋代名书法家蔡襄的“忘归石”,施元长的“喝水岩”以及理学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纲石刻最为著名。

天井中央的水池,引入山泉,清澈见底,池上卧着的小桥,名石卷桥,于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砌成。

石闸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门,为一座人行和水闸两用的小石桥。

古桥古河绕坊巷

[日期:2007-08-21]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利本林山杉

[字体:大 中 小]

福州“襟江带湖,东南并海,二潮吞吐,百河灌溢”,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清《榕城考古略》云:“城内之河,萦回缭绕,与大江潮汐通,皆唐宋以来城壕故迹也。”可见福州城内河的历史十分悠久,已越千百年矣。

古代福州城的内河主要有两派:东南派和西南派。东南派的闽江水从琼东河入古仙桥,经武安桥、津门桥,“又西经福枝桥、新桥,至安泰桥、澳门桥、虹桥,稍转向北,过常丰仓前,经金斗桥、馆驿桥,而会于观音桥。”这一派河,今名安泰河,是闽王王审知时代修筑罗城时留下的护城河。西南派的河水是引洪塘江水流入城的,也会于观音桥下。斗转星移,风吹雨打,留到今天,萦绕三坊七巷西侧的河桥等古迹,主要有金斗桥、馆驿桥、观音桥和西水关关闸。

金斗桥

清《榕城考古略》载:金斗桥“在文儒坊西口,旧罗城金斗门桥也。”又宋《三山志》记:“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创筑罗城四十里,设大门及便门十有六,水门三。”金斗门系罗城西南之一城门,金斗桥就是这城门外濠的一座桥。《三山志》又云:“水从外濠入城至金斗门”,“桥近之,故名”。桥因城名,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

现存的金斗桥是清嘉庆年间重修的石构单孔平梁桥,东西走向。桥北栏板上阴刻“古金斗桥”四字,硕大,楷体,苍劲有力;桥南栏板上阴刻:“嘉庆戊寅年季春吉日奉宪重修。”嘉庆戊寅是公元1818年,当时清人称此桥为“古”,可见此桥始建期更“古”。桥面铺着四块长而厚的石梁,桥两端有石阶下。东端现居住着清代“台湾总兵”、“福建水师提督”甘国宝之后裔。据说,1948年的巨大洪水冲垮了甘家在文儒坊内的祖宅,后人就迁居于此了。

苍老的古桥及桥下的流水,与岸边的古榕、古道、古民居组成了一幅历史与自然相融的画卷。

馆驿桥

金斗河北流,至衣锦坊西口,有一座馆驿桥,也位于唐罗城护城河上。

馆驿桥旧名车弩桥,系木梁小桥。《榕城考古略》说:“明成化间,易以石,以近三山驿,故名,俗名驿前桥。”原来,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人们以石梁代替木构,取名“驿前桥”。又由于桥面偏低,影响涨水时舟船通行,所以到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由本地人70岁的老人雨村出资,改平梁桥为单孔石拱桥,仍东西走向。桥面上铺6块石板条,桥栏上有两对仰莲望柱。桥南栏板阴刻“馆驿桥”大字,楷书。桥北栏板上阴刻:“前明成化戊戌建造。旧址。大清道光戊戌仲春七十叟里人雨村重建,”记下了桥史。

如今,这座馆驿桥遗构皆是道光年间所留,依然完好。

另据《福建通志》载:“宋承唐制,三十里有驿,非通途大道曰馆”。驿为交通要道上设置的用于传递公文、接待来往官员的处所。《三山志》云:“三山驿,赡夫95名,递夫14名,兜夫40名”,可见三山驿是大驿馆,而“馆驿桥”近三山驿,可判断是当时重要的桥梁。

观音桥

观音桥,位于安泰河与西水关之江潮交汇处,因古时桥旁奉祀观音大士,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面铺石板条,南北走向,南面石阶4级,北向石阶2级。桥东栏板上刻着“观音桥”大字,楷书;西栏板上刻:“明成化丁酉建造,清道光戊戌重修,光绪丁末年仲冬吉旦修。”可以看出,该桥始建于公元1477年,1838年和1895年两次重修。

观音桥控扼两河交汇处,实属通津要道,去东南派、西南派河的舟船,多由此过。

西关水闸

由观音桥西行百余米,到了今白马北路上的柳桥,就可见到西水关水闸。《榕城考古略》写道:“西水关引洪塘江潮,从西禅浦三十六曲而入城,过太平桥与南潮合”,汇合于观音桥。西关水所引进城的闽江水,水量极大,成为古代福州城区四大水系之一大系,举足轻重。为了控制水量,故在柳桥下设闸。现存的西关水闸系元代所建,是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的是如今只留下水闸之石构凹槽。

西关水闸东岸上竖着福州市人民政府1992年立的石碑,碑文曰:西水关水闸,位处鼓楼区环城路。福州古有东西二潮江水汇流于城内之壮观。此即引入西潮江水的水闸。关闸石构,高4.8米,宽0.6米,闸面题刻“大元至元三十年,岁次甲午十一月丁丑吉日。福建行省官高兴等亲造”„„大元至元三十年系公元1293年,此闸能留存至今实属不易。

清季《闽县乡土志》载:上述这些河皆是福州“城中可通舟船之河”。水量丰沛,不仅具有排涝、灌溉、饮用、美化净化市容之功,而且富有航运之利。安泰桥码头曾“人烟绣错,舟楫云连”。如今,这些河桥古迹,也为三坊七巷增添了许多灵秀。

三坊七巷西侧

河边古桥点评:

金斗桥这是一座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儒坊西头的石构单孔平梁桥,有历史记载已经一千余年历史,最初为福州唐罗城的金斗门桥,在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经过重修并一直被使用到现在.桥身为西走向,长10.2米,宽3.7米,跨度为4.7米。桥东端有台阶七级,西端八级,望柱6根,栏板4块.桥面由四条长5.4米、宽0.75米、厚0.20米石板条铺成。整座桥都由大石板干砌而成,几乎没有装饰构件,显得非常的古朴和厚重,有一种“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势。

馆驿桥旧名车弩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衣锦坊西口。此桥经历过明清时期的三次变迁,由木构到石板桥再到如今的单孔石拱桥。桥身为东西走向,长7米,宽5.05米,桥面由六块石板连成。北侧桥栏板刻“馆驿桥”,南侧刻“道光戊戌年建”,望柱4对,雕刻莲花首。和金斗桥相比,其作为官式桥梁虽然多了一些装饰,但是整体看来仍然不觉得华丽,而自有一股质朴淳厚的气质散发出来.今天我们看到的馆驿桥由于长年累月超负荷的被使用,桥上的石板已经开始出现裂痕,出于保护的需要,桥面上被铺上了一层铁板,虽然如此,曾经作为官道桥梁的馆驿桥还是让我们依稀能够看到其昔日的气派。

观音桥和馆驿桥一样,观音桥为单孔石拱桥,位于文藻河和车弩河的交汇处,西水关古河道上方。桥身为南北走向,桥长8.5米,宽5.1米,桥面跨度5米,横铺16块石板。桥上刻有“观音桥”和“光绪丁末年”、“仲冬吉旦修”等字样。由于年久失修,如今的观音桥桥面石板已有些错位而显得高低不平,驳岸下沉,拱桥券顶石板也有些下垂。桥下河水潺潺,桥头绿树成阴,站在桥头,无形之间便已给人一种幽静,一份淡定。

西关水闸位于福州市环城路北段。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建。闸高4.45米,宽0.6米,闸槽旁刻“时大元至元三十岁次甲午十一月丁丑吉日福建行省官高兴等亲造。”如今的水闸只剩下石构凹槽,见证了古时城市水利工程的发展.河水由此往南,携西关水闸流出的湖水,向南之后折向东,流到安泰河,汇入市区水网,最后流进闽江,奔腾入海。

潺潺的河水,班驳的古桥,曲折的古道,苍劲的榕树和古老的三坊七巷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一起构成了一幅绵长的风景,静静地诉说着福州和威尼斯一样久远的水城历史。(福州市规划院古建所提供)

西边河渠上还保留着馆驿桥、金斗桥、金斗二桥;南边河道上有老佛亭桥、澳门桥、安泰桥。这些河、桥是罗城建筑史的实证;护城河当时是福州货运的重要航道。河是福州的动脉,水是福州的血液。有河、有水才使福州充满了灵气。据考证,先有...

第三篇:徽州古桥

徽州古桥

导读:小桥,流水,人家。徽州,遍地是桥——古桥。

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桥的影子

在我们到徽州的几次寻访中,大大小小的古桥,让人印象深刻,它们或沉稳,或精巧,或朴拙。人们说,“川河似练水如天,千年徽州皆古桥”,徽州境内天然多水,河流纵横,河面上也就有了大大小小的桥梁。在这些桥当中,有拱桥、平桥、月桥、廊桥之分,等等。

对于外出谋生经营的商旅来说,险峻的地势,湍急的水流,是一大障碍,而桥,当然成了帮助人们克服障碍、渡人于难的“神杖”。当年,一个个徽商就是从这些古桥上走过,他们别妻离子,斜背着雨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了深山外的大千世界。

烟雨迷蒙中,新安江上驶过一只只乌篷船,两岸不断地在变换着风景,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和石桥,后退得越来越远。

而在经过了多年的商场摸爬滚打后,他们致富发达了,携带着巨额财富,回归到故里。回来后,他们总是要购田置业,建屋修桥。桥,在他们的心目中太重要了:桥,就是登云梯,就是飞腾所需的翅膀;桥,连接着梦想、财富,连接着大千世界。经过历练的他们比一般人更加意识到“通途”的重要性,也因此捐资修路搭桥之举,总会前仆后继。这样的行为,有感激回报的成分,有行善积德的意义,还有方便乡邻和后人的考虑。

当然,徽州的桥,远远不止是跟徽商这一层关系,它还有着地理、民俗、文化等多重的蕴藉。可以想象的是,当年徽州桥影柔波,竹木环合,一派桃花源景色,江南水乡的气韵,恣意泅散。

练江上的三座名桥

春天的新安江,美丽如画。站在岸边,我们不住地轻声而叹。歙县县城一带的新安江,被称为练江,它是富资、布射、丰乐、扬之四水交汇后形成的。练江平日里娴静如村姑,可是一遇到山洪暴发,便跟猛兽下山一样狂野,势不可挡。

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往来两岸,依靠摆船渡江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就求助于桥梁了。从前所建的大多是木构桥梁,经洪水一冲击,木桥不是被冲垮,就是所铺的木板随水漂流而去。面对滔滔江水,两岸的人们无计可施。到了明代,徽州各地开始“垒石建桥,以求坚固”。

练江长仅6.5公里的江面,负载了9座古桥。其中著名的要算建于明朝的太平桥、万年桥和紫阳桥了,三座桥又合称古歙三桥,如长虹卧波一样,横跨在练江之上。

古歙三桥中名气最大的太平桥,过去是婺源、祁门、黟县、休宁等县进入徽州府治歙县的必经之桥,在今天,也是要津之处,三条公路干线交会于此:往东北通向长江边的商业重埠芜湖,向东南抵达美丽的杭州,向西通到瓷都景德镇,而经由岩寺往北,就是名闻天下的黄山了。

那一年,来歙县寻访隐士许宣平的李白,曾在太平桥附近喝酒赏月,他朗声吟道:“卉木划断云,高峰顶参雪。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四水交汇的这里,风光确实美好,白沙成滩,水静如练,不过那时还没有石头砌就的太平桥,要不然,李白会更加流连忘返、诗兴大发,留下更多的动人故事。

太平桥是明代建造的,是安徽省境内现存的最长的石拱古桥了,它全长268米,宽7.1米,高13米,有16个桥孔。桥的中心原先有桥亭,亭内供奉有佛像,桥两边有碑记,凡是在历次石桥维修中捐款的,他们的姓名都被刻在了石碑上。解放以后,为了便于通车,就将桥亭和碑记拆除了。1969年一场洪水,冲毁了栏杆、桥面,后来桥面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用“悬挑”加筑两侧人行道,架装栅栏。

在民间,石拱桥的桥孔绝大多数是单数的,为什么太平桥是双数的呢?原来,在太平桥所在的地方,曾有座木浮桥,始建于宋端平元年(1234),由徽州郡守刘炳所建造,这座名为“庆丰桥”的木浮桥,不是毁于战乱,就是被洪水所冲坏,明代弘治年间,这里建起了石拱桥。

相传,发起建造这座石桥的,是位年轻丧偶的妇女,他的丈夫外出做生意时,不幸和木浮桥一起被洪水冲走了,她暗下决心,要积攒起钱财建造一座石桥,但是,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小了,在临终弥留之际,她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拿了出来,请求官府能在这里建一座稳固的石桥。她的义举和精神感动了城里的百姓,大家纷纷集资出力,终于建成了这座太平桥,又叫寡妇桥。为了反映石桥发起人生前对乡亲们“成双成对,白头偕老”的良好祝愿,这座桥也就被建成了双数字的石拱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不幸的女人,也是通过修桥善行,来超脱苦难,求得所谓的来世有个好报应。

人生如渡桥,世事如渡桥。桥,有着许多的象征意味。且不管这个感人的故事是否为真,在历史的长河中,桥的的确确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生命历程,关乎爱情、事业、理想,等等。桥的一端,也许是愁苦缠身的现实窘境,另一端,系着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可以说吧,走太平桥,过太平日子,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共同心愿。或许,这也就是桥名所寄寓的意思。

练江之水缓缓地从太平桥经过,流淌了两三里路,便到了惊涛拍岸的渔梁坝,古歙三桥中的另一座石桥,高大、宽阔的紫阳桥,就横跨在渔梁坝下游。紫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末时进行了重修。

紫阳桥因地处紫阳山麓而得名,这座桥还被称为“寿民桥”。桥身全长140米,八墩九孔,宽10米,高却有14米,是目前安徽境内最高的古石桥。紫阳桥一带风景优美,尤其是清晨,雾气飘逸着穿过桥洞,笼罩在古坝水埠的渔船上,好似片片白帆。紫阳桥的北端建在山崖上,崖壁陡峭,气势雄伟;桥南头,为紫阳山支脉龙井山,山上有禹王台旧址。朱熹的父亲朱松,曾在桥南这里结庐而居,朱熹从福建回来省亲,也在这里居住过。每天旭日未出时,紫气弥漫,山光朦胧,群峰默然对峙着,不远处,水声訇然。这一带,算是歙县县城边最好的地方了。明代程嘉燧有诗赞叹说:“禹庙渔梁口,浮舟落日过。瀑声冲峻壁,经影漾层河。楼煤青山廓,律亭锦树彼。„„”

由于紫阳桥涵洞宽、前身高大,船只一般可以不落风帆地畅游而过。如今,站在高耸的紫阳桥上,向西北望去,但见滨江而建的古镇渔梁,屋楼瓦舍,鳞次栉比,烟树葱茏之间,尽显无限婉约意境。清乾隆年间的诗人黄仲则,有一回来歙县游玩,返回那天,正是“七夕”节,友人送他到紫阳桥上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躲在紫阳桥下避雨的他,还即兴作了一首诗,诗中写道:“天上团团,人间离别,一般徒依长桥。”

歙县的万年桥,位于扬之、布射、富资三水汇合处,在从前的日子,它是通往太平,抵达省府安庆的交通要道,如今仍是往来于歙县北乡的必由之路。桥东端原来有一块石碑坊,上面就刻着“北钥云龙”、“道岸津梁”的题额,可惜毁于清乾隆年间。

当年取名万年桥,大概就是希望这座桥万年巩固的意思。桥建成于明万历元年(1573),桥长150米,高10米,建有9孔。桥落成时,明代兵部左侍郎、歙县人汪道昆,曾赋诗一首:“使君遗泽五溪东,驱石桥成利涉功,地踞金汤三辅郡,天回砥柱万年同。参差石势疑乌鹊,缥缈江流见白虹。亭上至今留醉处,莲花面面似山公。”大桥全部采用大青石建成,石质优良,工艺考究,至今保存完好。

美丽的廊桥

当我们沿着新安江的支流富资水,走进葫芦状的歙县许村时,迎面是一座30多米长的跨溪而建的古桥,在桥上,有遮蔽风雨的走廊。这就是许村著名的“高阳桥”。关于高阳桥,还有着一个家族血脉传承的故事,按《许氏族谱》记载,当年许姓是从河南高阳来到徽州的,为了告诫子孙,许氏村庄凡是有条件的,都要建一座这种廊桥形式的“高阳桥”。在同样为许姓村落的徽州区唐模村,也有这样的一座高阳桥;而且,在曾是徽商重要的侨寓地江苏宜兴,也有一座高阳桥,同样是廊桥。由此,大略可以看出许氏家族的良苦用心。

歙县许村的高阳桥,是由宋末元初的处士许友山捐建的,一开始是石垛木桥,到了明弘治年间,改为了单墩双孔的石拱桥,以后重修时,在上面建了7间廊屋,分明间和次间,里面设置了木质的坐凳,因为时间长久的缘故,两侧的坐凳被摩挲得很光滑了;桥廊的中间顶部彩绘了云龙飞凤的图案;桥廊两端,是阶梯形的三山风封火墙。在清代,桥廊的明间南侧供奉了观音像和烧纸炉,人们既祈祷观音菩萨护佑廊桥永固,也希望能保一方平安。明间的北面墙上,开有圆形的漏窗,好让阳光能够洒进来。

许村村头的这座廊桥,现在主要供行人歇息。最初,它还有着风水方面的考虑。在过去,廊桥所在的地方,属于水口,水口是一个古村落的咽喉,所以水口的地方,往往建有标志性的建筑,常见的是桥,或者是塔,辅以树、亭、堤、塘等,形成“关锁”,用来镇住象征生命、财富的水口的风气。水口桥在徽州比较常见,比如西递宏村的古桥,整个村落的布局是“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其中吉阳河上架起的4座古桥好比牛脚。在祁门桃源村,有一座水口廊桥,桥内有块碑,碑上刻着这样的内容:“而斯桥伟,为千古不易之津梁矣,何其壮哉。”等等,所谓桥之千古不易,也就是说村之千古不易;而正因为桥是村落的命脉所系,所以水口桥也就要做得考究了。

在歙县,类似许村这样的廊桥,还有10多座。这是歙县北岸村的廊桥,枕在棉溪河上,看上去比许村的高阳桥要大许多,它建于清代中叶,2墩3孔,长33米,高6米,砖木结构。南端门额有“乡贤星”三字,北端门额则为“廉庵旧址”字样。廊内分11间,中间原有佛龛。北端西侧第二间置一敞窗,外装“美人靠”;东侧墙上辟8个大方窗,砖砌龟纹、梅花纹等花格;西侧辟8个风洞窗,样式各异,有满月、花瓶、桂叶、葫芦等形状。在当时,这样的设计,为造成佛光效果提供了条件,因为廊西墙开设了水磨砖漏窗,东墙上又有各式各样的空窗,让外面的光线从各个方面投射到神像上了。

由于桥对河两岸居民来说,是最方便的集合处,自古以来,设在桥头或桥上的“桥市”,就容易形成了,他们互通有无,交易活跃。《清明上河图》中就十分生动地描述了汴京东南郊一处热闹的桥市景象。而我们在北岸廊桥看到,桥内也摆设了不少摊点,已成为一条商业走廊。

被宋代理学家朱熹誉为“江南第一村”的呈坎,除了水口的古桥外,始建于元代的环绣桥,也是一座简单的廊桥,上面的桥廊,比较简易,相当于一个供人休息的亭子。桥两岸,店铺众多,商业气息浓厚。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唐模村看到的高阳桥,竟成了一处地方戏剧表演的舞台。

属于廊桥的岩寺镇洪桥,原名“洪福桥”,明成化五年(1469)建造,四垛三洞,上置五间廊屋,设佛龛,清代及民国时期都有重修。抗战期间,该桥为新四军的哨卡所在,叶挺将军等常在桥廊与百姓促膝谈心,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于廊桥,有几种说法,如称作风雨桥、屋桥,有的地方还称作花桥。廊桥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而形成的特殊桥梁,有木拱、平梁、石拱之分。据专家考证,中国廊桥的起源,可能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唐代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中,说到“登寺桥一所,连桥廊七间”;宋代遗留下的画作中,也有廊桥的风貌。当时,廊桥还成了一些文人墨客聚会游乐的场所。

曾是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婺源县,也有许多廊桥,同样非常有特色。曾是电视剧《聊斋》拍摄地的思溪村,有一座“活着的廊桥”。之所以称它为活着的廊桥,是因为这里的廊桥,完全成了村民们休息、娱乐的公共场所。思溪村廊桥实质上是将亭子和桥结合起来的,不像许村的廊桥是封闭型的廊屋,称之为亭桥,或许更为恰当些。思溪桥是两孔的木构架古桥,所用的木料大部分是原木,又粗又有些年月了,桥身旁竖立着如来佛柱。廊桥连接着村南村北,村民们闲暇无事,就坐在上面聊天、打牌、嗑瓜子,或者闭目养神,悠闲而自在。

婺源县清华镇双河村的廊桥,更是别致,号称徽州最小的廊桥,长约2米,跨在双河上,连接着两户人家,所以也称之为家庭廊桥。廊桥里堆积着一些杂物,看起来破败不堪,但在来此写生的画家眼里,却是韵味悠长。

被誉为徽州最美的古廊桥,就是婺源清华镇的彩虹桥了,它是婺源的一个标志性景点。唐开元二十八年,即公元740年,婺源建县时,县治就设在清华。而建在这里的彩虹桥,便于两边的商旅、居民往来通行。

在古代,彩虹桥的东岸是婺源的核心地带,西去的古驿道通往浮梁、景德镇、波阳的饶州府,经此东去北上可达徽州府歙县。因此,彩虹桥是古驿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

徽州古桥多采用船形桥墩,可减少水流对桥体的冲击。彩虹桥的桥墩就是船形的,朝向婺水上游的一面,像船尖,俗称“燕嘴”;向着下游的一端就很平整,显得牢固。彩虹桥全长140米,桥身宽7米,五孔六墩,桥墩都是用长短不一的条石砌成的,桥墩的间隔距离也不完全相等,据说在建造前,根据洪水主流量流经的位置,反复比对而确定的。每个桥墩上都建有一个亭子,每个亭子以及回廊,都是相对独立的,不会因为一处损坏而影响到整座桥的使用。

修建彩虹桥前后花了四年时间,竣工当日,彩虹挂空,所以就叫彩虹桥了。也有人说,彩虹桥的名字是取自唐诗中的,这首唐诗写道:两岸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中所提到的“双桥”就是指彩虹桥和其下游的“聚星桥”。据记载,唐代这里就有木桥了,南宋年间改为了石墩木梁廊桥。不知道是桥入了唐诗而更有生气,还是唐诗让桥更有美名。彩虹桥上有副嵌字联:清景明时彩画长辉唐旧邑,华装淡抹虹桥常映小西湖。清华镇和彩虹桥、小西湖的名字,都被巧妙地嵌进了上下联。桥上的楹联,通常多见刻于两边的石柱上或者是悬挂的木板上,内容多是描述桥的位置、环境、特征、气势,以及建造者的业绩等。

在彩虹桥的上游不远处,有座形似笔架的五山峰,还有个名叫小西湖的景观。明嘉靖年间,徽派篆刻创始人何震,邀请自己的老师,当时的大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也是吴派著名的篆刻家文彭,到婺源清华镇游玩。两人在彩虹桥边乘上竹筏,逆流而上,看见这里碧波潋滟,风光旖旎,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此乃小西湖也!文人绣口一吐,小西湖由此而留名。

彩虹桥以水为脉,以山为背景,以村落为点缀,连同游人,一起融入画中。当日在彩虹桥下,我们听着桥边水车轱辘声,迎着微风,在青山绿树的倒影中恣意扬波。

四类古桥

关于桥的建筑,在中国由来已久。现存的古桥不仅数量多、种类多,而且构筑精、造型美。古代桥梁主要有四大类型:梁桥、拱桥、索桥和浮桥。梁桥,也称平桥、跨空梁桥,桥面平坦,并以桥墩立于水中来承托横架的桥梁。梁桥是中国桥梁史上出现最早的桥,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桥;索桥,也称吊桥、悬索桥、绳桥,是用竹条、藤条、铁链等为骨干拼接悬吊起来的大桥;浮桥,也称浮航、舟桥等,多是一种临时搭建的渡河设石;拱桥,是中国古代桥梁中出现较晚的一种桥型,却是发展迅速、最富有生命力,拱桥的材料有木、石、砖等,其中以石拱桥最为常见,根据河的宽度不同,拱桥的拱有单拱、双拱和多拱之分,一般来说,在多拱桥中,处于最中间的拱洞最大,两边依次缩小。

建桥的风俗传统

2007年底,我们来到有着“中国第一状元县”之称的休宁,其时正值严冬,天气虽然寒冷,却阻止不了我们寻访的步伐。一路奔波,连看了几座当地遗存的古桥。休宁西街的惠政桥,是为了纪念宋代知县邢钺修桥,以及他在休宁主政时施行惠政而命名的,纪念意味浓厚。而仅万安古镇,就有富来桥、轮车桥和观音桥等,也各有寓意,其中轮车桥长仅15米,玲珑别致,轮车桥所在的村子也叫轮车村。

当我们走进万安古镇古城岩景区时,没走多久,一眼就瞥见了古城岩附近的古城桥。由于是枯水季节,横江水浅,古城桥下露出了一块块沙滩。桥连通的是水南村,村里矗立的几栋新式房屋,在传统的徽州民居群里显得特别扎眼。

古城桥长180米,宽6.4米,11孔,桥上原有桥亭,以方便行人憩息。这座桥是明万历十年徽州知府高时倡建的,为了纪念他,这座桥又叫高公桥。高公桥在清康熙五十五年进行了重修,乾隆三十八年桥圮了,14年后,当地人捐资进行了重建。

像古城桥一样由官员倡导建设的古桥,在徽州还有不少,比如登临齐云山所经过的登封桥,倡修者为徽州知府古之贤,后来他远赴广东升任按察副使,为表示对他的祝贺,当地人便将桥取名为“登封桥”。历史上,徽州的桥,有官倡民建的,有官资建设的,还有民建自发建桥等多种方式。民建建桥多以募捐集资方式,或由受益者分摊费用与工役等方式进行,也有一家、一族、一村、一姓单独或者合力营建桥梁的情况。

在祁门秀丽的阊江上,有一对姊妹桥,引人注目,这就是建于明代的平政桥和仁济桥,通常称为“阊江双虹”,也称“双桥夜月”,入选《中国名胜词典》,上桥名为“平政”,长78米;下桥被称为“仁济”,长79.4米。两桥各宽7米,两端各有石阶上下。两桥相距半里长,均为五孔,都是用紫砂石砌成的,造型结构相近,在清代曾多次被洪水冲坏,屡坏屡修,规制不变。

“阊江双虹”中的平政桥,原为木桥,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为当时县里一干官员相继领修德。到了明嘉靖十九年(1550),知县龙烈率众改建为石拱桥,基本上奠定了遗留到今天的古桥规制。仁济桥为明嘉靖十年(1532)县主薄卢默捐俸倡建的。清乾隆十二年(1748)知县游得宜倡导重修。相传,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扬州盐商中的祁门人马曰琅、马日璐兄弟,以高超的棋艺胜了微服私访的乾隆,乾隆非但没生气,还准许他们在经营上有一些便利的特权。兄弟俩发财后,为回报故乡,就捐款整修了仁济桥。徽州现存年份最长的桥,要算婺源李坑村的中书桥了,它建于北宋年间,一开始是木桥,在宋大观三年(1109),由村中的中书舍人李侃捐资建成了单孔的砖桥,桥长4米,宽2.5米,高3米。

在婺源汪口,有一座曹公桥,该桥就是一个家族营建的典型。从唐代开始,曹氏先人曹仲泽在这里建桥,之后,经历宋元明清几代,其间,桥虽然多次被洪水所冲圮,但曹仲泽的后人曹珏、曹俊、曹鸣远等,都及时捐资,或者是动员族人出钱出力给予修复、重建。曹氏一族也因为桥而留了“名”。

在旧时,建桥修桥虽然是一种自发的公益行为,但参与建桥的人们,大多还是希望通过建桥的业绩,为自己留下名声。尤其是对于那些并非是社会名望的普通人士,建桥就成了他们出名、留名的最寻常的实践行为了。

过去妇女的社会地位一般不高,不过,她们中间有些人通过建桥等善举,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方圆百里人们的积极评价和承认。在徽州岩镇颍溪上,有一座名为“得济桥”的桥梁,也叫“寡妇桥”,它是南山到荫山的必经通道,桥单孔,长10米,宽3。7米,拱高3。4米,红紫石砌筑。明正德年间,当地人汪世昂不幸早逝,他的妻子胡氏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她一如众多的徽州女人,遵守着传统的道德规范,孝顺公婆,还将平时省吃俭用留下的积蓄拿出来,建起了这样一座单孔桥,方便乡邻往来,一时为当地人所称颂。

当然,这样的一座古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座贞节牌坊,它浓缩了一个徽州女人的青春年华,以及辛酸、无奈。

在岩镇,曾有一座很有名的桥,名叫“佘公桥”,位于文峰塔下,又名新桥。明嘉靖十五年(1536),当地人佘文义独资建造了这座桥,它比文峰塔早建八年,而文峰塔、佘公桥、长坦山、凤山台,被后人喻为笔、墨、纸、砚,视为岩镇水口上的名胜杰作。可惜的是,该桥毁于20世纪60年代一场特大洪水。据记载,独资建桥的佘文义,曾经贫困不已,后辛勤起家,以布衣之身游历于名卿大贾之间,而且喜欢行善事,置义田、义屋、义塾、义冢等,到了80岁时,还时不时地做些好事。

由于修桥铺路被视为方便他人、普渡众生的善举,所以,古代一些宗教人士往往也参与其中。在潜口民宅“明园”中,一座秀气的石拱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桥名为“荫秀桥”,边上有碑刻,单孔跨溪,为紫红砾石砌筑。这座桥是从徽州区塘贝村移建而来的,始建于明嘉靖甲寅年(1554),是当时桥对面山上尼姑庵的出家人集资修建的。

徽州古桥的名字,有不少也与宗教有关,如歙县、休宁、婺源、祁门等都有被称为“观音桥”的古桥,还有比较常见的通济桥等。在《古歙山川图》中,我们就发现歙县丰南(今为徽州区西溪南村)曲水园附近数座古桥中,就有名为通济桥的。

在今天岩寺小学边上,还有一座遗存的“通济桥”。颖溪水从南山穿过上街村舍,经通济桥流入丰乐河。这里原先是一座木桥,明成化十年(1474),周知府敦促乡人建造石桥,当地人汪用木在这里建成了一座单孔石拱桥。清康熙年间时,汪氏后裔宏佐、宏用,奉母程氏之命进行了重修。

有意思的是,在徽州区的唐模村,清初时该村的一位许姓徽商,为了让老母亲足不出户就欣赏到西湖一样的美景,就在唐模村的水口,建起了有“小西湖”之称的檀干园,檀干园最令人称绝的地方,就是内“十桥九貌”的桥群了。清澈美丽的檀干溪,自西向东将唐模村分成南北两片,架在溪流上的十座古桥,又把被分割的南北两半连成了一个整体。檀干园内的这些古桥,规模比较短小,但式样座座不同,所以有“十桥九貌”之称。

称为“石头桥”的第一座桥,没有桥墩,是由三块等长的青色茶石架成的,桥南原来有一个大型的拱门,进入拱门,就算进入村庄了,过去村民们迎宾送客、送丧接嫁、耍灯舞龙,都是以这座桥为界的;称之为“戏坦桥”的,是第三座桥,桥北原有一个大广场,旧时秋后或者年边,常在这里搭台唱戏,看的人多,村民们就在桥边放置大量的桥板,防止看的人不慎落入水中;有着两个桥墩的第五座桥,名为“五福桥”,桥北有“五福庙”,五福桥与檀干园大门遥遥相对,有着五福捧寿的含义;第十座桥,因为桥身状如蜈蚣,而称之为蜈蚣桥。桥头有一颗百年的古樟树,枝繁叶茂,将古桥隐在了树下。

在徽州,还有一些桥与功名利禄有关。这可视作科举制度下的产物。像歙县八都的登第桥,当初建桥时,村里人余献可兄弟,同时登第,考中进士,为了彰显这一功名,同时激励后生,桥也就被命名为“登第桥”了。比较能反映当时行业性质的,当以歙县潜口坤沙村的簸箕桥、上丰乡蕃村的草鞋桥为代表,这两座桥的始建者分别是以簸箕、草鞋织编为生的小手工业者,他们把编织簸箕和草鞋所得来的微薄收入,用于修桥事业。

此外,徽州还有一些古桥,与神话传说有着联系,歙县沙溪上村口隆堨的仙姑桥,传说是郑仙姑用石头建造的,而绩溪城西的来苏渡桥,据说是当地百姓为迎接苏轼的弟弟苏辙来此当官,而建造命名的。至于为祈求生子的求子桥、福荫后世的荫嗣桥,等等,在徽州也不难发现。这自然是传统风俗的一种表现,乡土民俗,在古桥上或多或少有着折射。

名人与桥

位于新安江上游,丰乐河畔的西溪南村,有一座明代石拱桥,桥两边挂满了绿色的藤蔓。当年,慕名来访的大书画家董其昌,就是从这座桥上走过的,他径直往西溪南村的“余清斋”主吴廷家走去,吴庭是富商,好书画收藏,精于鉴赏,董其昌是来欣赏吴廷的宝藏的。不仅仅是董其昌,陈继儒、杨明时、吴国逊等名流,都曾是他的座上客。

新安江的上游,横江边的一个古镇万安,陶行知的外公、外婆曾住在万安的涨山铺,7到14岁时,陶行知一直在这里读书。万安的水蓝桥,同西溪南村的古桥一样,毫无雕饰,就是这样平平常常的一座石桥,曾经见证了陶行知出发的身影。17岁那年,陶行知要负笈到杭州学医,走下水蓝桥的他,回身张望了一下不断挥手的父亲,独自一人迈过桥下的水埠,登上了扬帆的船只,刻苦求学的他,日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平民教育家。

徽州的古桥,平淡而神奇,一座座都负载了曾经的梦想和辉煌。

离万安古镇不远的休宁县,有一座以丹霞地貌闻名于世的齐云山。位于齐云山下岩前镇的横江上的登封桥,是登临齐云山的必经之处。

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登封古桥,全长180米,八孔九墩,桥面平铺条石,两边立有将近1米高的栏杆。兴建之初,徽州知府古之贤,亲自来休宁督察,对工程要求极严,凡“材必中度,工必中程”。登封桥在徽州一直有比较大的名气,曾任明兵部左侍郎的歙县人汪道昆曾专门撰写一篇长长的《登封桥记》,记述了桥的建造经过。后来,登封桥又经几次修葺。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当地人采用了上等石料,历经四年完工。

站在登封桥上,远眺齐云山,但见群峰林立,山披翠微,云蒸雾绕。古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就是沿登封桥这条老路攀上齐云山的。徐霞客第一次游览齐云山是明万历丙辰年(1616)正月,那时,徐霞客刚刚游罢浙江的天台和雁荡,到了徽州后,先是爬了黄山,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休宁。两年后,他又找了一个机会重游齐云山。

到了1934年,郁达夫上齐云山还是走登封桥这条路。当年的4月3日,郁达夫与数日前同来的林语堂、潘光旦等四人分手后,自己同另外四人踏上了登封桥,开始攀登齐云山。

在横江和率水汇合的屯溪,古老的屯溪大桥,固若金汤,桥下河水汤汤,这也是徽州有名的一景。屯溪大桥,又叫老大桥、镇海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了。大桥为六墩七孔石拱桥,长133米,宽6米,高10米,桥孔跨度13米~15米不等,大桥旧时为进出屯溪的门户,现为通往机场、西郊和江西婺源的重要通道。

屯溪大桥边有一面石壁,上面镌刻着节选的朱彝尊的《屯溪桥记》,这篇文章记述了古桥的由来。在水边的台基上,立有一块碑,上面镌刻着1934年郁达夫来屯溪时所写的一首诗:“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风流才子郁达夫白天在徽州游山玩水,夜宿于屯溪老桥下的船舱中。他大概由徽州的山水美景,想到了杜牧笔下的扬州,想到了二十四桥的明月,以及桥上教吹萧的玉人。

在黟县屏山村,有着群桥耸立的景观。屏山村是著名电影演员舒绣文的故里。从黟县屏山村流过的吉阳溪是横江的另外一条支流,吉阳溪从村中流过,呈现出“S”形,村落散落在河水的两边。明代成化年间,为了方便溪流两岸住户往来,村民就在溪流上建起了八座石拱桥,俗称“长宁八桥”。屏山村水边的石阶不时传来村妇浣洗的棒槌声,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这样的情景,真是名副其实的“小桥流水人家”。

依山傍水的黟县南屏村,有一座长40米的三孔石拱桥,横卧在武陵溪上,桥上有石柱、石栏,桥额为斗大楷书“万松桥”三字石刻,据说出自桐城派文人姚鼐手笔。走过万松桥,迎面是雷祖殿、文昌阁和万松亭等建筑,再往后面就是万松林,有上百棵古木参天而立。

曾属于徽州的旌德,有一座古桥,名叫新桥,在胡适的日记中出现过。胡适14岁离开绩溪上庄去上海时,曾在新桥住了一晚,胡适匆匆地在日记当中写了一句“宿新桥”,便笔尖一转,移到他处了。想必胡适当年是从上庄走到新桥的,在驿站新桥住了一晚之后,便又步行到泾县,从泾县乘船去芜湖,再转到上海。

不知当年的新桥给了胡适怎样的印象。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徽州小山村,依山面水,它坐落在徽水河畔,背靠高高的牛山。徽水河上,横跨着一座漂亮而精致的石拱桥,那就是新桥。新桥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如今,桥的两边,有着窄窄的小街,小街的两边是简朴的徽州民宅,青石板铺就的路总是干干净净的。而离桥不远处,有一个油坊,黑咕隆咚,里面一直有水碓在转动,声音绵长而幽远„„对于生长在徽州的人来说,记忆里都会有一座“新桥”;而这样的“新桥”,遍布徽州各地。

第四篇:描写古桥

描写古桥

1、词语

二字词:

桥洞桥头桥身桥墩桥梁桥孔石桥

木桥铁桥拱桥吊桥竹桥栈桥浮桥

彩虹桥栏弧形雄伟横卧横跨

三字词:

玉带桥石拱桥独木桥铁索桥赵州桥卢沟桥

四字词:

雄伟壮观小桥流水彩虹飞架姿态各异

造形美观设计新颖四通八达

2、句子

展现在眼前的是纵横交错、呈龙形的河道和凌加于河面上的大小不

一、姿态各异的桥。

一个个巨大的桥墩,恰似一个个巨龙的爪子,深深地插进急流之中,稳稳地托住了这条钢铁巨龙。

在这条河的上游,有一座摇摇欲坠的木桥跨过这条小河。

横跨在水面的三个弧形桥洞,倒映在水里,像是用圆规画的一样,滚圆、精巧,月宫般的迷人!

那银灰色的古桥像一条宽宽的腰带,束在蜿蜒曲折的小河上,给汹涌的黄河增添了风采。

远远望去,石桥像一条白玉腰带,系在河水柔软的腰间。

桥拱像一个单峰骆驼的背,从正中突然向空中隆起,像一个山尖,给人一种险峻的印象。

桥成“八”字形,架在小河上;人走上桥,它会吱吱嘎嘎地响,仿佛是承受不了人体的重量似的在叫。

3、段落

【普济桥】

普济桥位于山塘河上,是座明朝建的三孔石拱桥,桥的楹柱上有一副“东望鸿城水绕山塘连七里,西落虎阜云岩塔影立春秋”的对联,这副对联,不仅写了桥的地理位置,还描绘了四周的自然景色。游人站立桥头,东望碧水蜿蜒,西眺虎丘拥翠,西岸粉墙黑瓦的房舍临河而立,看到这美丽的景色,真令人流连忘返

【木桥】

那木桥的桥脚由粗粗的圆木组成;桥面是条木拼合起来的,条木之间留有明显的缝隙,一眼就看见桥下清清的河水。

【赵州桥】

在我国河北省赵县淆河上,有一座赵州桥,相传是隋朝一位普通的石匠李春建造的。桥长50多米,宽约10米,整体设计为单孔圆弧拱桥。

4、范文

先说说周庄的桥。那儿的桥有古老的,也有新建的,种类繁多,式样不一。桥可真多啊!走上个百八十米便是一座。我数了一下,大约走过了一百余座桥。每座桥都各不相同:有的很直,搭在河岸上;有的拱起很高,走上去颇觉吃力;有的好似大海中的浪涛,起伏绵延很长;有的十分平坦,走起来挺舒服。最有趣的是用木板搭在几艘船上的浮桥,走上去吱呀吱呀地响„„奇怪的是,每一座桥身上都精雕细琢了几个兽头,有龙、虎、豹、麒麟„„雕刻精美细致,栩栩如生。问了导游才知道,原来这是用来拴船的。古代人民真是巧夺天工啊!能做出既能观赏又很实用的工艺品,令人叹为观止!

【点评】作者先总写周庄桥的特点,“种类繁多,式样不一”,然后用一长串的排比句式,写出了不同形状的桥的特点。

5、古诗、歇后语

古诗: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水调歌头》

歇后语:

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过河拆桥——不留后路

九曲桥上拖毛竹——转弯抹角送人过河拆桥板——断人后路

6、小知识

重庆是我国的“桥都”,重庆桥梁数量最多、桥型种类最齐全,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重庆有桥梁4400多座,有拱桥、斜拉桥、悬索桥、连续钢构桥、t型钢构桥等桥型,并拥有几个世界第一:万县长江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混凝土拱桥,巫山长江公路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桥,菜园坝长江大桥是世界上公路和轨道交通两用拱桥中跨度最大的。

第五篇:闲话泰州古桥

闲话泰州古桥

“周围二千三丈二尺,计一十二里四十七步,高二丈七尺,趾阔四丈,面二丈。”这是《道光泰州志》中对泰州城池的记载。明初沿宋代城基重建泰州城,在四门修建月城与城门楼,并对城濠进行疏浚加宽,奠定了今日泰州城河内古城的基本形制。明万历十四年(1586),罕见的江淮大水导致泰州城垣大面积坍塌,知州谭默主持重修包砖城墙,重设南北水关连通城内市河,并在城内市河上整修和新建十数座桥梁。俯瞰泰州,城外护城河水环城旖旎,城内市河纵横交错,“双水绕城”堪称风水佳地,而横跨城内水上的一座座桥更是拈名问故事,到日登临一惘然,各有一段动人的传奇。

天下唯一税务桥

明崇祯六年(1633),《崇祯泰州志》刊刻完成,主持纂修的州人刘万春功德圆满。刘万春,字延之,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兵部员外郎等,官至浙江布政司参政,晚年归乡辟秋实园,历时近十年主修志书,著《守官漫录》以自娱。

秋实园为泰州名园,其地位于税务桥东街,街因税务桥而名,《崇祯泰州志》载之为“太平桥,淳熙十一年守万钟建,嘉定十一年李骏重建,又圯,洪武三年守张遇林建,南水门入第四桥也,以近税务俗谓之税务桥”。对于宅旁这座始建于南宋孝宗年间的古桥,刘万春再熟悉不过,他不仅在其主修的志书上对其详加记叙,亦有《税务桥次韵》咏曰: 中市虹飞处,当炉酒易赊。棠郊邻此地,杏馆属吾家。小割西湖水,遥分东岳霞。一从蠲税后,不复榷舟车。

诗中与志书都交代了税务桥所处的位置,即城内中市河上。桥东旧有盐运司署,桥因此而得名。泰州之地自古以来“咸鹾赡溢,职赋殷繁”,早在唐开之元年即始置盐税官,到大历年间一跃而登全国十大盐监榜首,北宋一批名臣先后来泰监盐,南宋在此设淮南东路提举盐事司,明初两淮都转盐运使司也曾设在泰州,曾创下多项全国最高纪录,达到“两淮盐赋过天下之半,泰州盐赋过两淮之半”的巅峰。明洪武朝后期,两淮盐运司迁往扬州,泰州税务桥一带也随之冷清,也就有了刘诗中的“蠲税”后连雇佣舟车也难的景况了。

好在税务桥仍在,桥之东西因之名税务桥东街与税务桥西街已久,已被州人广泛认同。斯桥为砖砌单拱弧形,跨度近六米、高约四米,东西各有十五六级台阶,桥上另有高约一米的砖砌栏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后,由于河道淤塞,税务桥河床渐被填平,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税西街道路拓宽垫高桥身埋入地下。1996年9月,因铺设城市下水管道,挖沟施工时意外挖出古税务桥,国家税务总局领导曾专程来泰考察,后因保护计仍暂封存地下。

税务桥除太平桥的本名外,此外另有崇明桥之名,明末宫紫阳《庭闻州世说》中曾有记述。作为我国唯一以“税务”命名的桥梁,税务桥注定在中国的桥梁文化史上占有一席。

宋皇遗踪伏龙桥

甃石古藤封,君王此暂容。海神应未见,钓叟岂曾逢。梦已忘征鹿,名犹记伏龙。伤心南渡事,不忍问遗踪。

依旧还是刘万春的诗,诗名《伏龙桥》,桥在泰州城内玉带河上,位于州治西三官殿西南,《道光泰州志》记之曰“相传宋太祖从周世宗兵至泰州,避难桥下,及太祖受禅,遂名”,一座古桥原来与这样一位开国皇帝还有关系。

南唐昇元元年(937)冬月,海陵县因其“水陆要津,咽喉剧郡”地位得升泰州。至保大十五年(957)周世宗柴荣亲自率兵出征南唐,双方在在泰州打得激烈,你争我夺,历经十来个回合。相传赵匡胤此次亦随军南征泰州,一次作战中,被南唐兵追至城西三官殿前无路可去,急中生智翻身躲在宫旁一桥下。南唐兵马从桥上冲过,小桥难以支撑,赵举起手臂托住桥身,追兵从桥上杀去后,其这才安然躲过一劫。几年之后赵匡胤做了北宋的第一个皇帝,因其曾藏身此桥,泰州人随称之为“伏龙桥”,又因桥下有赵匡胤托桥留下的巴掌印,亦有人就唤为“巴掌桥”。亦有故事说赵匡胤当年脱险后,重整人马,就在由此桥向东至小八字桥的长街上,一连打了许多个胜仗,后人称之为“十胜街”,明御史方岳有《伏龙桥》诗云: 十胜街前事,君王勇未消。空余一片石,犹记伏龙桥。

值得补述的是,在泰州城东北二里有齑汤桥,亦与赵匡胤此次南征有关,《道光泰州志》载言“相传宋太祖兵至此,民有献齑汤者,啜而甘之,遂以名桥”。保大十六年(958),周唐之间的战事以唐献江北淮南十四州,对周称臣奉正朔作为附属国而告结束,南唐中宗李璟使泰州人陈觉请求周世宗,说江南不产盐,愿得江北海陵盐田。周世宗只许每年给唐国盐三十万斛。南唐失去江北和盐税,食盐又不能自给,国力更加低落。

暮春桥下说徐铉

说到南唐时的泰州,就不能不说徐铉,说到徐铉在泰州,就不能不说暮春桥。湾头东去水如烟,最好清明祓禊天。可忆南唐徐骑省,暮春桥下过年年。

这是晚清泰州诗人康发祥的一首竹枝词,诗中的徐骑省即徐铉。徐铉,字鼎臣,广陵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

南唐保大七年(949),徐铉与弟弟徐锴同被诬“泄机事”,“铉坐贬泰州司户掾,锴贬为乌江尉”。这是徐铉生平第一次遭受贬黜,出城道上,徐铉作《贬官泰州出城作》、《过江》、《泰州道中却寄东都故人》等六首诗,诗中有“别路知何极,离肠有所思”等句,倍为哀伤。好在时任泰州知州陶敬宣本与之有旧,故人虽为贬来,却也颇为礼遇之,将之安排在城西南闲居。

徐铉这年才三十三岁,在感慨“海陵郡中陶太守,相逢本是随行旧。乍申拜起已开眉,却问辛勤还执手”之余,竟也风流不忘迁客时,作《暮春桥下》诗寄给京中好友钟谟,请其转交越宾。越宾者,京中名妓也,诗云—— 暮春桥下手封书,寄向江南问越姑。不道诸郎少欢笑,经年相别忆侬无。

多情的越宾收到信后亦多感伤,请钟谟代答徐铉曰: 一幅轻绡寄海滨,越姑长感昔时恩。欲知别后情多少,点点凭君看泪痕。

这首诗后来被收入了《全唐诗》,贬黜中的一段故事也因此被永久地流传下来。徐铉诗下曾有作者自注曰“暮春,海陵桥名”,可见五代十国时,这座暮春桥已然存在,这或许也是泰州可考的桥名最早的一座了。至《崇祯泰州志》中有“丰利桥”,下注曰“自南村负草来鬻者多聚此,俗呼高草桥,此南水门入第一桥也,旧名暮春桥”,《道光泰州志》加注“今呼为里高桥”,以与南门外的高桥相区别。保大九年(951)春,徐铉蒙召还京复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回首这座相伴他近两年的暮春桥,越姑之思,是否愈发浓烈……

昇仙桥仙名长存

暮春桥北即为登仙桥,《崇祯泰州志》记曰“乾道元年建,南水门入第二桥”,桥名之仙指北宋泰州道士徐守信,州人亦俗呼桥作“昇仙桥”。

乾道是南宋孝宗的年号,乾道元年即公元1165年,是年距离徐守信驾鹤羽化的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才过去57年。泰州历史上一度十分崇道,曾经涌现出著称南北的“海陵十仙”,徐守信即为其中之一,被称为徐神翁。

据徐守信墓志所言,其“少孤,不治产,遂依本州天庆观道正冲寂法师唐日严出家”。在老师的指导下,徐守信深入钻研老子和庄子等道教经典,练就了随机应变、能言善辩的本领,谈论人的死生祸福,滔滔不绝似有先知,以至于达官贵人纷纷上门求教,辐辏鳞集。时苏东坡在扬州任上,闻之也遣人前来求字,询问平安。有大臣将这些事奏闻到皇帝那儿,笃信道教的哲宗皇帝亲赐紫服,授徐守信“圆通大师”的称号。宋徽宗登基后,徐守信更得信任和礼遇,从泰州“召至都下”,徽宗“用太宗见陈抟故事,御绦褐,即便殿,以宾礼接之”,赐号“虚静冲和先生”,长期驻上清储祥宫,以备皇帝问道。

宋徽宗大观二年,一朝神翁徐守信飘然而逝,葬故里泰州城东响林庄,《道光泰州志》释曰“其地树木高幽深密,风过瑟瑟作声,故名响林”。但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徐神翁并未死去,而是骑着扫帚白日飞升而去了,后来人们在其飞升之地建起一桥,是为登仙桥,即昇仙桥。徐神翁成仙后很快即便排进了道教的“八仙”之一,元代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依次介绍八仙云“第一个是汉钟离,现掌着群仙篆;这一个是李铁拐,发乱梳;这一个是蓝采和,板撤云阳木;这一个是张果老,赵州桥骑倒驴;这一个是徐神翁,身背着葫芦;这一个是韩湘子,韩愈的亲侄;这一个是曹国舅,宋朝的眷属;则我是吕纯阳,爱打的简子渔鼓”。可能上述八仙均为男性,人们感觉需要加一个女仙进去,徐神翁很不幸地被何仙姑挤下来,被安排进了所谓的下洞八仙,好在不失仙籍,仍让泰州留了个“神仙故里”誉称,昇仙桥也仙名长传。

八字桥

八字桥之名,自因“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两水交陌,其上各自架桥,若桥路相邻而连,即自然形成所谓的八字桥。中国很多城市都有八字桥,比较著名的有上海与绍兴两处。上海八字桥又名宝安桥,为1932 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激战处,始建年代无考。绍兴八字桥以古著称,为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所建。在古城泰州,中市河上的八字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至少要比绍兴的那座八字桥早上整整61年。

《万历泰州志》载曰“嘉定桥与乐真桥共谓之八字桥”,玉带河上嘉定桥一撇,中市河上乐真桥一捺,泰州的八字桥也就有了。

嘉定桥初名日中桥。绍兴十年五月,宋金淮阳之战,淮东宣抚处置使韩世忠率军痛击金军,金人一时转入防御,江淮间得以一时太平。是年秋,王瑍接替刘景真任通泰制置使兼泰州知州,在城内“开挖东、西市河”即后来的玉带河,同时在河与中市河相交之东侧建一桥,因与当时商业比较集中的东西门大街相近,取《易经·系辞下》里“日中为市,各得其所”之意,命桥名作“日中桥”。嘉定七年(1214),陈伯震来任泰州知州。陈伯震,字震之,绍熙进士,曾奉命使金而“以口舌折强敌”。其到任后多有政绩,在其主持下,日中桥得以进行大修,完工后改以年号为名,始有“嘉定桥”之名,这也是《崇祯泰州志》中“嘉定桥,旧名日中桥,俗名八字桥,又曰小市桥”的由来。

八字一捺乐真桥位于中市河上,桥通东西比嘉定桥略小,州人俗呼作“小八字桥”。“乐真”二字取自乐真观,乐真观为乐真人所建,乐真人即乐子长,为汉代泰州人,位列“海陵十仙”之首,在徐神翁之前,《列仙传》记其游霍山,遇韩襄受巨胜而得道,世人尊之为乐真人。南朝梁大同元年(535),昭明太子与邵陵王纶游至泰州,以乐子长故宅为观,名“乐真观”,五代南唐僧若虚曾游览之有诗云:

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悟来大道无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钱。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松倾鹤死桑田变,华表归乡未有年。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诏改乐真观为天庆观,大观元年(1107)御赐名为“仙源万寿宫”,成为泰州又一仙人徐神翁的道场。好在乐真人仙名仍不为州人忘记,即将徐神翁白日飞升的登仙桥北面之桥命名为乐真桥,意在不失尊崇。

乐真桥

乐真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比日中桥晚了近50年,为知州万钟所建。陈伯震嘉定七年重修日中桥后,嘉定十年(1217),又一位新任泰州知州李骏遂重修乐真桥。李骏在泰州多有创建,曾于泰山南建李公园,取“方丈瀛洲”意名方洲,占地约百亩,规模之大,可谓泰州历代园林之首。入明代后,州人凌儒曾有诗咏八字桥云:

孔道当南北,桥回左右分。地形横似字,梁势拟如云。隔市人烟静,连营鼓角闻。观风问民俗,萧艾化兰芬。

明洪武三年(1370),嘉定桥与乐真桥得以重修,入民国后皆改为平桥以利通行。而后随着中市河与东西市河的相继淤没,二桥也逐渐不见踪影,八字桥之名仍存,八字桥东街、八字桥西街以及八字桥南小街这些旧日的巷道依旧还在,亦仙亦俗,春老莺花八字桥,总还深深地印在泰州人的记忆里。

说诗解读大宁桥

大宁桥与乐真桥一样,同为淳熙十一年(1184)泰州知州万钟所建,《崇祯泰州志》记之曰“ 淳熙十一年万钟建。嘉定十一年李骏重建。南水门入第五桥也”。可能淳熙朝时宋金两国仍在对峙相持阶段,亦或期许自己治泰安顺,万钟给这座桥定名“泰宁桥”。

万钟终究如愿。《南涧甲乙稿》中收有《泰州水门鼓角楼记》,其中有云“钱塘万侯以儒雅饰吏事,守郡之明年,政成而令修”,在留下泰州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志书《淳熙吴陵志》后,万钟结束了自己三年的泰州知州日子,返归故里杭州。泰州一直安宁,也算如万太守之愿。可泰宁桥却没能一直叫下去,及至明初,此桥已被唤作“大宁桥”,以“大”易“泰”,可能并不是语义上的变更,有学者考证,古代泰州属吴语方言区,“大”“泰”同韵,换称实属正常,这也是一说吧,总之,大宁桥这个称呼在明初已被州人认可。嘉靖年间,凌儒遍咏州中八桥时,作《大宁桥》诗云:

锁钥声闻远,通津第二桥。坊临官阁直,路入泰山遥。阀阅门相倚,秦淮水不朝。当关谁为诉,烽警日来销。

“锁钥”取《左传》中典故,点出大宁桥地近北门之位置,“通津第二桥”续释此桥为城河从北门水关入中市河后继王家桥的第二座桥。颔联一来寓意大宁桥相邻官署,为通往城西泰山之主要街道,也透露出大宁桥周边的一大胜景,即牌坊林立。《诗经》有云“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自古以来,牌坊多用来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据《崇祯泰州志》记载,昔日大宁桥两边多有牌坊,桥西大街上有泰州唯一的文状元北宋王俊乂的状元坊,桥东大街有明都察院右副御史冒政的方伯坊、明丰城侯李彬的进士坊,桥南大小街上有曾疏劾严嵩的明兵部右侍郎沈良才的都谏坊以及张存仁的绣衣坊、林正茂和张文的进士坊、秦朴的登科坊,桥北大街有林春的会元坊、王陈策与张献的进士坊、陈渌与陈扬的乔梓扬芬坊,除此之外,还有难以计数的官署和节孝坊杂于其间。曾几何时,漫步大宁桥,隔水几深坊,鹤表且相望。

凌诗尾联中的“烽警日来销”亦记录了泰州历史上“不宁”的一段历史。自元末以来,泰州沿海一带倭患不断。嘉靖三十三年(1554),朝廷在泰州设海防兵备道,不久又在泰州增设淮扬巡抚专司抗倭,衙署均设于州署附近,来往必定通过大宁桥。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进犯至泰州城下,三十八年(1559)倭寇乘船数百艘分三路犯境,均被明兵奋战堵击,分别歼倭寇于刘庄、庙湾,直追至虾子港,江北倭患始平。

烽烟警报已无,泰宁已告老家居的凌儒更加用心于地方公益,向当道提出修学、筑堤和救荒等条议,多有造福桑梓之举。乡人感其恩德,在其逝世后亦在大宁桥东南恭立都宪坊以崇之。

民国后期中市河几近干涸,民国二十二年县署将之改建平桥,其施工期间曾发生垮塌压死十数工人的事故,此即夏耐庵《春红晚白轩杂缀》中所记的“泰宁桥惨案”。泰宁不宁,大宁桥此时已被易为“大林桥”为州人所呼之了,仍从方言语音上去解释,于此也可看出泰人“n”与“l”混淆以及前后鼻音不分的特点吧。

洧水桥畔说“洧”音

泰州的桥要是论在语音上最独树一帜的,自然非洧水桥莫属。

洧,音与“伟”同,《广韵》中有注曰“洧,水名,在郑”,《说文解字》释“洧”亦作“水,出颍川阳城山,东南入颍”,皆指洧水是河南陕西一带的一水名,泰州地处吴头楚尾,与秦豫之地甚远,千里外的洧水怎么可能流到长江之畔的泰州呢?

一切且从《诗经》说起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泰州北门旧额作迎淮门,入北门上北门大街须过一跨东西市河之桥,亦名之曰迎淮桥,其正式名称作“且乐桥”。且乐桥之西隔中市河相望另有两桥,《道光泰州志》皆有载,一曰“沈家桥,在右水桥东”,一曰“右水桥,在念佛庵东”。所谓“右水”,指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泰州知州徐正卿开挖的由中市河向西通向预备仓的“新河”,因位于中市河之右,故名“右水”,水上之桥即名“右水桥”。

光绪年间,州中有肖姓士绅出资重修右水桥,觉得这个桥名太俗,想乘此机会为其改个文雅之名,当他想到北门内的且乐桥时,脑中灵光一现,联起《诗经·郑风》中的“溱洧”篇不由浮上心头,既有且乐,何妨不以“溱”与“洧”二字冠之?于是便把右水桥改名为“洧水桥”,把将沈家桥更名为“溱水桥”,同时勒石于桥栏之上以示人。

白丁几人读《溱洧》,那士与女在溱水与洧水边相聚互赠香草的情景更有几个老百姓能意会?取自《诗经》的桥名尽管很高雅,但毕竟冷僻而不为普通人所接受,加之“洧”本有一边为“有”,群众干脆仍呼“右”音不改,以致后来洧水桥旁创办了一所洧水桥小学,即便读书人也随众念“洧”作“右”,泰州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洧水菜场”设于此后,“洧”音一直没能改过来,“洧”读“右”音,已成为泰州洧水桥这一地名专用,这一现象已引起一些语言学家的重视和关注。

至于那个“溱水桥”的桥名,则一直没能太响过。除此之外,洧水桥附近还有水关桥很是有名。桥在北门水关之南,《道光泰州志》称作“北水关板桥”,因桥旁有一老根空干之千年古槐树,春夏之交枝叶茂盛而槐花盛开,秋冬之岁落叶有形如虎踞桥头,因此这块地方也被州人称为“槐树脚”。

重叙海陵城里的古桥,有些依旧安桥压古堤而选石铺新路,有些已淤没无影而难觅踪迹。除了以上七桥——税务桥、伏龙桥、暮春桥、登仙桥、八字桥、大宁桥、洧水桥及已叙的姓氏桥外,泰州城里还有天宁桥、百子桥、泓园桥、彩霞桥、经武桥、虹桥、度僧桥、三元桥、金兰桥、军务桥等。桥古碑横记何年?或陶醉于凭栏远眺,或沉迷于阅思旧容,双水绕城的古海陵,总有一座桥梁让你会心而欢喜……

淄博古桥大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