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药物研发与技术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五篇范文)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20-557823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04 03:23: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药物研发与技术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

药物研发与技术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

(试行)(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申请人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之间的沟通交流,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和《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沟通交流,系指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经申请人提出,由药审中心项目管理人员(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人员)与申请人指定的药品注册专员共同商议,并经药审中心适应症团队同意,就现行药物研发与评价指南不能涵盖的关键技术等问题所进行的沟通交流。

第三条 沟通交流的形式包括:面对面会议、视频会议、电话会议或书面回复。鼓励申请人与审评机构通过电话会议沟通。沟通交流的提出、商议、进行,以及相关会议的准备、召开、记录和纪要等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本办法规定的沟通交流会议适用于创新药物、改良型新药、生物类似药、复杂仿制药以及一致性评价品种等研发过程和注册申请中的沟通交流。

第五条

沟通交流是申请人与审评人员就技术问题互动的过程,双方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可就讨论问题充分阐述各自观点,最终形成的共识可作为研发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 沟通交流会议类型

第六条 沟通交流会议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会议。

(一)Ⅰ类会议,系指为解决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安全性问题和突破性治疗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而召开的会议。

(二)Ⅱ类会议,系指为创新药物在研发关键阶段而召开的会议,主要包括下列情形:

1.临床试验申请前会议。为解决首次递交临床试验申请前的重大技术问题,对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问题进行讨论:现有研究数据是否支持拟开展的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受试者风险是否可控等。对新机制新结构药物全球首次申报进行临床试验的,申请人应与审评机构进行沟通,明确申报技术要求。

2.Ⅱ期临床试验结束/Ⅲ期临床试验启动前会议。为解决Ⅱ期临床试验结束后和关键的Ⅲ期临床试验开展之前的重大技术问题,对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问题进行讨论:现有研究数据 是否充分支持拟开展的Ⅲ期临床试验;对Ⅲ期临床试验方案等进行评估。

3.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前会议。为探讨现有研究数据是否满足新药上市审查所需资料要求,对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问题进行讨论:现有研究数据是否支持新药上市申请审查所需资料要求。经讨论符合要求,或经补充完善后符合要求的,方可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4.风险评估和控制会议。为评估和控制药品上市后风险,在批准新药上市前,对药品上市后风险控制是否充分和可控进行讨论。

(三)Ⅲ类会议,系指对创新药物召开的除Ⅰ类和Ⅱ类会议之外的其他会议。

第七条

申请人有以下情形的,可按照Ⅰ类、Ⅱ类、Ⅲ类会议规定提出沟通交流。

(一)拟增加新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申请人应结合新适应症特点,在已有数据基础上开展相应的研究,必要时可与药审中心沟通交流。

(二)临床急需或治疗罕见病的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申请人可提出沟通交流申请。

(三)一致性评价品种的重大研发问题(参比制剂的选择、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标准等),申请人可提出沟通交流申请。

(四)复杂或无明确指导原则的重要非临床研究(致癌性研究,扩展的发育毒性研究等)的设计方案,申请人可提出沟通交流申请。

(五)审评过程中有技术分歧的,申请人可提出沟通交流申请。

(六)对前沿技术领域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沟通交流申请。药审中心需追踪前沿技术进展、制定相应研发技术指南的,应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与申请人在研发和评价过程中保持沟通交流。

第三章 沟通交流会议的提出与商议 第八条 召开沟通交流会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提交的《沟通交流会议申请表》(附件1.1)和《沟通交流会议资料》(附件1.2)应满足本办法要求;

2.《沟通交流会议资料》应在本办法规定时间内提交:Ⅰ类会议的《沟通交流会议资料》应与《沟通交流会议申请表》同时提交,Ⅱ类和Ⅲ类会议的《沟通交流会议资料》应在会议召开30日前提交;

3.参加沟通交流会议人员的专业背景,应当满足针对专业问题讨论的需要。

第九条 符合上述沟通交流条件的,申请人应通过药审中心网站“申请人之窗”提交《沟通交流会议申请表》,申请时 应注明面对面会议、视频会议、电话会议或仅书面回复。

第十条 项目管理人员收到《沟通交流会议申请表》后,应在3日内送达适应症团队组长,适应症团队组长与团队成员讨论后应在申请后10日内通过项目管理人员是否同意沟通交流。

第十一条 确定召开沟通交流会议的,项目管理人员需在确定后5日内通过“申请人之窗”将会议议程告知药品注册专员,包括会议类型、日期、地点、会议内容,以及药审中心拟参会人员等信息。

第十二条 有以下情形的,不能召开沟通交流会议:

(一)拟沟通交流的问题,还需要提供额外数据才具备沟通交流条件的;

(二)参会人员专业背景,不能满足沟通交流需要,无法就技术问题进行沟通的;

(三)没有在本办法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沟通交流会议资料》的;

(四)不能保证有效召开会议的其他情形。

不能召开沟通交流会议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向药品注册专员说明具体原因。申请人需在完善相关工作后,另行提出沟通交流。

第十三条 确定召开沟通交流会议的,Ⅰ类会议一般安排在提出沟通交流后30日内召开,Ⅱ类会议一般安排在提出沟 通交流后60日内召开,Ⅲ类会议一般安排在提出沟通交流后75日内召开。

第四章 沟通交流会议的准备

第十四条 申请人应按照《沟通交流会议资料》要求提交电子版沟通交流会议资料。电子资料通过“申请人之窗”中的“沟通交流”平台提交。

第十五条 为保证沟通交流会议质量和效率,会议前药品注册专员应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充分协商。药审中心参会人员应在沟通交流会议前对会议资料进行全面审评,并形成初步审评意见。

第十六条 在正式会议召开至少2日前,项目管理人员通过“申请人之窗”将初步审评意见告知申请人。在正式会议前申请人不应提出新问题。若申请人认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应通过“申请人之窗”告知项目管理人员撤消沟通交流申请。项目管理人员确认后应及时通知药审中心相关参会人员,将审评意见作为双方共识存档,同时记录取消会议的原因。申请人认为大部分问题已经解决的,可申请将面对面会议改为电话会议等其他形式讨论。

第五章 沟通交流会议的召开

第十七条 沟通交流会议由药审中心工作人员主持,依 事先确定的会议议程进行。项目管理人员全程参与会议,并记录会议情况。一般情况下,沟通交流会议时间为60分钟。

第十八条 会议纪要应按照《沟通交流会议纪要模板》(附1.3)要求撰写,经适应症团队审核确认,由项目管理人员上传至沟通交流系统,申请人可通过申请人之窗查阅。会议纪要主要包括会议共识和会议分歧两部分内容。鼓励当场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作为重要文档存档,并作为药物研发、审评和审批的重要依据。

第十九条 药审中心必要时对会议进行全程录音、录像,作为工作档案存档备查。申请人及其他参会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录音、录像。

第六章 沟通交流会议的延期或取消 第二十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议延期:

(一)会议资料不充分,需要补充更多信息的;

(二)申请人在会议议题之外增加了其他拟讨论的问题,或药审中心认为会议议题之外有其他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的;

(三)会议资料过多,以至于药审中心没有足够时间审评的;

(四)关键参会人员无法按时参会的;

(五)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等。会议延期由项目管理人员与药品注册专员商议,一般延期时间不应超过2个月,超过2个月的,视为不能召开会议,申请人需完善资料后,另行提出沟通交流。

第二十一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议取消:

(一)会议资料没有在确定的日期内提交的;

(二)提交的会议资料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

(三)申请人提出取消会议并经药审中心同意的。会议取消后,申请人可按本办法要求另行提出沟通交流。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申请人需要对一般性技术问题进行核实或咨询时,可以通过“申请人之窗”一般性技术问题咨询平台、电话、传真、邮件等形式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一般性技术问题的咨询,不对药物研发与技术审评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讨论。

第二十三条 申请人在提交药品注册申请时,应指定1—2名药品注册专员,并提供药品注册专员的姓名、电话等具体信息和联系方式,药品注册专员专门负责药品注册事宜。申请人应通过药品注册专员与药审中心进行沟通,项目管理人员也仅与申请人指定的药品注册专员进行接洽。如果药品注册专员发生变更,申请人应及时书面告知药审中心。第二十四条 药审中心在审评过程中根据需要提出沟通交流由项目管理人员与药品注册专员商议,确定沟通交流会议时间、议程和资料要求。

第二十五条

用于沟通交流的会议资料,应归入申报资料(可单独整理成卷)作为审评依据。

第二十六条 药审中心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办法,不得通过本办法规定之外的其他方式与申请人私下接触,特殊情况需经药审中心批准。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1.沟通交流会议基本信息表

1.2.沟通交流会议资料 1.3.沟通交流会议纪要模板

附件1.1

沟通交流会议申请表

一、药物研发基本情况 1.申请人 2.药品名称

3.受理号(如适用)

4.化学名称和结构(中药为处方)5.拟定适应症(或功能主治)

6.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用药频率和疗程)7.药物研发策略,包括药物研发背景资料、药物研制计划、研发过程的简要描述和关键事件、目前研发状态等。

二、会议申请具体内容 1.会议类型:Ⅰ类、Ⅱ类或Ⅲ类。

2.会议分类:如I期临床试验申请前会议、Ⅱ期临床试验结束/Ⅲ期临床试验启动前会议,或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前会议等。3.会议形式:面对面会议、视频会议、电话会议或书面回复。

4.会议目的:简要说明。

5.建议会议日期和时间:请提供3个备选时间。6.建议会议议程:包括每个议题预计讨论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所有议题讨论时间应控制在60分钟以内)。

7.申请人参会名单:列出参会人员名单,包括职务、工作内容和工作单位。如果申请人拟邀请专家和翻译参会,应一并列出。

8.建议参会适应症团队:如消化适应症。

9.提交会议资料时间:对于Ⅰ类会议申请,应同时提交《沟通交流会议资料》;对于Ⅱ类和Ⅲ类会议申请,提交《沟通交流会议资料》的时间不应少于会议前30天。

10.拟讨论问题清单:建议申请人按学科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从药学、药理毒理学和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提出问题,每个问题应该包括简短的研发背景解释,该问题提出的目的及申请人对该问题的意见。一般情况下,一次会议拟讨论的问题不应超过10-15个。附件1.2

沟通交流会议资料

一、药物研发基本情况 1.申请人 2.药品名称

3.受理号(如适用)

4.化学名称和结构(中药为处方)5.拟定适应症(或功能主治)

6.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用药频率和疗程)7.药物研发策略,包括药物研发背景资料、药物研发计划、研发过程的简要描述和关键事件、目前研发状态等。

二、会议资料具体内容 1.会议目的:简要说明。2.会议议程:列出会议议程。

3.申请人参会名单:列出参会人员名单,包括职务、工作内容和工作单位。如果申请人拟邀请专家和翻译参会,应一并列出。

4.拟开展临床试验方案或草案。

5.讨论问题清单:申请人最终确定的问题列表。建议申 请人按学科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从药学、药理毒理学和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提出问题,每个问题应该包括简短的研发背景解释和该问题提出的目的。

6.支持性数据总结:按学科和问题顺序总结支持性数据。支持性数据总结,应当用数据说明相关研究、结果和结论。以Ⅱ期临床试验结束会议为例,临床专业总结应包括下述内容:(1)应提供已完成的临床试验的简要总结,包括数据、结果与结论,同时应包括重要的剂量效应关系信息,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提供完整的临床试验报告;(2)应对拟开展的Ⅲ期临床试验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以确认临床试验的主要特征,如临床试验受试者人群、关键的入选与排除标准、临床试验设计(如随机、盲法、对照选择,如果采用非劣效性试验,非劣效性界值设定依据)、给药剂量选择、主要和次要疗效终点、主要分析方法(包括计划的中期分析、适应性研究特征和主要安全性担忧)等。附件1.3

沟通交流会议纪要模板

会议类型:Ⅰ类、Ⅱ类或Ⅲ类会议。

会议分类:如I期临床试验申请前会议、Ⅱ期临床试验结束/Ⅲ期临床试验启动前会议,或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前会议等。

召开日期和时间: 会议地点: 受理号(如果有): 药品名称:

拟定适应症(或功能主治): 申请人: 主持人: 记录人:

参会人员:包括申请人和药审中心全部参会人员名单。

正文部分: 1.会议目的: 2.会议背景:

3.会议讨论问题及结果:(1)问题1:XXXXXXXXX 双方是否达成一致: □是。

共同观点:XXXXXXXXX □否。

申请人观点:XXXXXXXXX 药审中心观点:XXXXXXXXX(2)问题2:XXXXXXXXX ……

第二篇:药品技术审评申请与审评双方沟通交流会议管理办法(试行)

药品技术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申请人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之间的沟通交流,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沟通交流,系指在药物研发或技术审评过程中,经申请人提出,由药审中心项目管理人员(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人员”)征求相关审评部门意见后,与申请人共同商定,就现行药物研发与评价指南不能涵盖的关键技术等问题所进行的沟通交流,包括沟通交流会议和一般性沟通交流。

第三条 沟通交流的提出、商定、进行,以及相关会议的组织、召开和记录等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本办法优先适用于创新药物及临床急需药物的研发。

第二章 沟通交流会议类型

第五条沟通交流会议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会议。

(一)Ⅰ类会议,系指为解决创新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或重大安全性问题而召开的会议。

(二)Ⅱ类会议,系指为创新药物在研发关键阶段而召开的会议,主要包括下列情形: / 10 1.I期临床试验申请前会议,为解决首次递交临床试验申请前重大技术问题,对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问题进行讨论:现有研究数据是否充分支持拟开展I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受试者风险是否可控。

2.Ⅱ期临床试验结束/Ⅲ期临床试验启动前会议,为解决Ⅱ期临床试验结束后和关键的Ⅲ期临床试验开展之前的重大技术问题,对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问题进行讨论:现有研究数据是否充分支持拟开展的Ⅲ期临床试验;对Ⅲ期临床试验计划和临床试验方案进行评估。

3.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前会议,为探讨现有研究数据是否满足新药上市要求,对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问题进行讨论:现有研究数据是否充分支持新药上市申请。

4.风险评估和控制会议,为评估和控制药品上市后风险,在批准新药上市前,对药品上市后风险控制是否充分和可控进行讨论。

(三)Ⅲ类会议,系指不属于Ⅰ类或Ⅱ类会议所述情形、但经申请人与项目管理人员商定后召开的其他会议。

对改良型新药和仿制药的特殊问题可提出召开Ⅲ类会议。

第三章 沟通交流会议的准备、提出与商定

第六条 召开沟通交流会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提交的《沟通交流会议基本信息》(附件一)和《沟通交流会议资料》(附件二)应满足本办法要求;

2.《沟通交流资料》应在本办法规定时间内提交:Ⅰ类会议的《沟通交流会议资料》应与《沟通交流会议基本信息》同时提交,Ⅱ类和/ 10 Ⅲ类会议的《沟通交流会议资料》应在会议召开30日前提交;

3.参与沟通交流人员的专业背景,应当满足针对专业问题讨论的需要;

4.与药审中心协商确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符合上述沟通交流条件的,申请人应通过药审中心网站“申请人之窗”提交《沟通交流会议基本信息》。

第八条药审中心在接到《沟通交流会议基本信息》后,项目管理人员组织相关部门在15日内对是否符合沟通交流条件进行研究后,与申请人进行协商。

第九条经商定能召开沟通交流会议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将会议议程告知申请人,包括会议类型、日期、地点、会议内容和药审中心拟参会人员等信息。如果药审中心拟邀请部分专家参与,应将专家相关信息一并告知申请人。

第十条 有以下情形的,不能召开沟通交流会议:

(一)沟通交流的问题,需要提供额外数据才具备沟通交流的条件;

(二)参会人员的专业背景,不能满足沟通交流需要,无法就技术问题进行沟通;

(三)没有在本办法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沟通交流会议资料》;

(四)与药审中心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其他情形。

不能召开沟通交流会议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向申请人说明具体原因。申请人需在完善相关工作后,另行提出沟通交流。/ 10

第十一条 经商定召开沟通交流会议的,Ⅰ类会议一般安排在提出沟通交流后30日内召开,Ⅱ类会议一般安排在提出沟通交流后60日内召开,Ⅲ类会议一般安排在提出沟通交流后75日内召开。

第四章沟通交流会议资料的准备与提交

第十二条 商定召开会议后,申请人应按照《沟通交流会议资料》要求,以及项目管理人员反馈给申请人的沟通交流会议议程要求准备会议资料,并按照要求提交电子和纸质两种文本的沟通交流会议资料。

第五章沟通交流会议的准备

第十三条 为保证沟通交流会议质量和效率,会议前申请人应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充分协商。药审中心参会人员应在沟通交流会议前对会议资料进行全面审评并形成审评意见。

第十四条 在距正式会议日期至少2日前,项目管理人员应将审评意见告知申请人。申请人认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应通过申请人之窗告知项目管理人员,同时提出撤消沟通交流会议。项目管理人员据此取消沟通交流会议,审评意见存档、记录取消原因,并及时通知药审中心相关参会人员。

第六章沟通交流会议的召开

第十五条 沟通交流会议由药审中心工作人员主持,依事先商定/ 10 的会议议程进行。项目管理人员全程参与会议,并记录会议情况。

第十六条 沟通交流会议结束后,应当场形成会议纪要,并列明议定事项。会议纪要由申请人和药审中心共同撰写,主要包括会议共识和会议分歧两部分内容。会议纪要由申请人和药审中心双方参会人员共同签署,一式三份。会议纪要格式参照沟通交流会议纪要模板(附件三)。

第十七条 药审中心对会议进行全程录音和录像,作为工作档案存档备查。申请人及其他参会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录音和录像。

第七章 沟通交流会议的延期与取消

第十八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议延期:

(一)会议资料不充分,需要补充更多信息;

(二)申请人在会议申请之外增加了其他拟讨论的问题,或药审中心认为会议申请之外有其他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三)会议资料过多以至于药审中心没有足够时间审评;

(四)关键参会人员无法按时参会;

(五)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等。

第十九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议取消:

(一)会议资料没有在商定日期内提交;

(二)提交的会议资料不符合本办法要求;

(三)申请人申请取消会议并经药审中心同意。

第八章 一般性沟通交流 / 10 第二十条 一般性沟通交流系指申请人与药审中心对一般性的技术问题进行核实或咨询时采用的一种交流方式:

(一)一般性沟通交流主要在申请人与项目管理人员之间进行,包括通过申请人之窗、电话、传真、邮件、信函以及视频沟通等形式。

(二)一般性沟通交流不对技术审评过程中的重大决策性问题进行讨论。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由药审中心提出的沟通交流会议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二条 药审中心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办法,不得通过本办法规定之外的其他方式与申请人私下接触,特殊情况需经药审中心批准。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10 附件一

《沟通交流会议基本信息》

一、药物研发基本情况

1.药品名称。

2.药品受理号(如适用)。3.化学名称和结构。4.拟定的适应症。

5.药物研发策略,包括药物研发背景资料、药物研制计划、研发过程的简要描述和关键事件、目前研发状态等。

二、会议申请具体内容

1.拟申请的会议类型(Ⅰ类、Ⅱ类、Ⅲ类)。2.会议目的简要说明。

3.建议会议召开的时间(请提供3个备选时间)。4.初步的会议议程,包括每个议题预计讨论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所有议题讨论时间应在60分钟以内)。

5.申请人参加会议的名单(包括职务、工作内容和工作单位等),以及顾问和翻译。

6.建议参加会议的中心人员名单。7.拟提交会议资料的时间。

8.拟讨论的问题清单。建议申请人按学科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从药学、药理毒理学和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提出问题,每个问题应该包括简短的研发背景解释和该问题提出的目的。/ 10 附件二

《沟通交流会议资料》

提交的沟通交流会议资料应按照商定的会议议程进行编排,基本要求如下:

一、药物研发基本情况

1.药品名称

2.药品受理号(如适用)3.化学名称和结构(如适用)4.拟定的适应症

5.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用药频率和疗程)

6.药物研发策略,包括药物研发背景资料、药物研发计划、研发过程的简要描述和关键事件、目前研发状态等。

二、会议资料具体内容

1.会议目的简要说明。2.建议的会议议程。

3.申请人参加会议的名单(包括职务、工作内容和工作单位等),以及顾问和翻译。

4.申请人最终确定的问题列表。建议申请人按学科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从药学、药理毒理学和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提出问题,每个问题应该包括简短的研发背景解释和该问题提出的目的。

5.按学科和问题顺序组织总结材料。/ 10 总结材料应该用数据说明相关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以及临床试验结论,一般不需要提供完整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报告。例如,对于Ⅱ期结束会议,相应部分应包括下述内容:实施的对照试验介绍和结果,以确定剂量-反应特征信息;对计划的Ⅲ期临床试验的充分详细说明,以确认主要试验特征,如试验人群、关键入排标准、试验设计(如随机、盲法、对照选择,如果采用非劣效性试验,非劣效性界值设定依据)、剂量选择、主要和次要试验终点;主要分析(包括计划的中期分析、适应性研究特征和主要安全性担忧)。/ 10 附件三

沟通交流会议纪要模板

1.会议名称。通常格式为:申请人名称+产品名称+会议召开日期+会议类型

2.产品名称和受理号(如果有)。3.化学名和结构。

4.会议召开日期、时间和地点。

5.会议参加人员名单。包括申请人和药审中心全部参会人员名单。

6.会议主持人。7.会议记录人。8.会议讨论问题及结果。

(1)问题1:XXXXXXXXX 双方是否达成一致:

□是。共同观点:XXXXXXXXX □否。

申请人观点:XXXXXXXXX 药审中心观点:XXXXXXXXX(2)问题2:XXXXXXXXX ……

9.双方签字。/ 10

第三篇: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办法

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建立适应市场的产品开发激励机制,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司产品质量,特制定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项目。

3、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小组的设立

3.1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计划、实施及控制的过程,以保证项目目标的成功实现,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负责人由公司主管领导或技术副总直接指定。

3.1.1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保证项目目标与公司经营目标相一致;

﹒对公司分配给项目的资源进行适当管理,保证资源充分利用; ﹒负责策划项目具体工作计划;

﹒负责项目的技术工作,包括产品和工艺方案的确定、文件的校对、各阶段的评审、各种新品资料的准备等;

﹒按项目具体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对项目的总体进度负责

3.1.2项目负责人的权力

﹒有权指挥项目小组成员完成与项目相关的工作; ﹒有权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有权对项目涉及到的各部门提出考核建议; ﹒有权制定项目奖励的分配方案。

3.1.3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的素质

﹒有管理经验,是一个精明而讲究实际的管理者; ﹒有个性魅力,使项目组成员快乐而有生气; ﹒有全流程的丰富的工作经验; ﹒具有创造性思维; ﹒具有灵活性,同时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3.2 项目小组

项目小组成员由项目负责人和研发副总提名组成,可包括技术部、市场部、财务部、质量部、客服部、采购部、生产部等部门人员。

4、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的三个阶段

4.1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

4.1.1项目的确定需包含以下内容

 ﹒项目目标陈述(对项目交付成果、工期、预期成本或人力进行高层次的描述) ﹒项目回报(包括商业案例或投资分析的回报) ﹒使用中的信息或客户需求

﹒对项目范围进行定义,列出所有预期的项目成果 ﹒成本和时间预算目标 ﹒重大困难和假设

﹒描述该项目对其他项目的依赖

﹒高风险、所需的新技术、项目中的重大问题

4.1.2项目计划

进度控制主要是监督进度的执行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错误。在控制中要考虑影响项目进度变化的因素、项目进度变更对其他部分的影响因素、进度表变更时应采取的实际措施。项目开始后项目负责人要建立一个“工作日志”,完整、准确记录自己时间是怎样花费掉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团队成员都要养成写“工作日志”的良好习惯。对于有些问题,不能靠回忆来讲做了些什么,因为“想象”和“现实”常常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有时会完全不同。在通常情况下,每周项目负责人要向技术副总汇报一次项目进展情况。记录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时间间隔不要太短,防止产生负面效应;二是不要在一个时间周期结束之后再去填写,防止记录结果带有欺骗性;三是记录“工作日志”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2产品设计可开发及确认阶段研发设计过程控制是项目管理中最难、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产品研发的全过程,具体有决策评审点设置、计划修改、项目报告、项目测评等

4.2.1阶段决策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产品规格、系统总体方案、各分项方案、产品计划及预算、关键技术解决的可行性、产品采购及制造策略、产品开发综合风险评估,以及后续产品计划(包括物料、产品测试、验证、数据、文档、资料等)。

4.2.2项目计划滚动

﹒项目计划滚动的操作过程; ﹒评估项目组计划的延迟,根据标注的配合点通知调整相关计划,判断对项目总计划的影响;

﹒评估项目总计划的延迟,要对项目总计划进行修改,向公司高管或技术副总提出申请;

﹒所有滚动后的计划要与真实工作进度相吻合,并符合计划制定的要素,满足完整性、层次性和合理性的要求;

﹒用各层计划的统计测评来牵引计划的执行和滚动。

4.2.3项目例会

﹒自上次项目例会以来的主要成就; ﹒项目的进度情况; ﹒重大问题及行动计划;

﹒向公司领导要求的特定援助,以及向公司内部任何职能部门要求的特定援助; ﹒下阶段的工作计划;

﹒决定下次回顾检查会的召开时间。

4.2.4项目的质量控制

﹒制定质量保证计划;

﹒标准的设定和严格的规格更改控制; ﹒对开发全过程需求、规格和配置的监控;

﹒阶段的技术评审-规格和方案评审、概要设计评审、详细设计评审、单元测评评审、样机评审;

﹒系统测试、一致性测试及可生产性的验证;

4.3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在项目完成产品挂网试运行之后,项目负责人要密切关注现场装置运行情况。产品运行一段时间后项目负责人必须去用户单位对客户作一次回访,调查客户对产品使用情况,及时掌握客户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意见,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拿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使产品可以得到持续改进。

4.3.1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完成后,应编写项目总结,说明实际取得的开发结果,并对整个开发工作的各方面作出评价,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项目进展整体状况 ﹒产品质量及开发方法 ﹒文档完成情况 ﹒获得经验及教训

4.3.2项目测评

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由公司组织人员对该项目作整体的测评。测评指标构成:

﹒准确规划——规划质量、规格符合度、技术评审要素通过率; ﹒快速实施——开发计划完成率;

﹒质量保证——问题管理力度、规范遵从度、产品成熟度; ﹒成本控制——预算正确率、毛利率、销售计划完成率;

﹒市场竞争力——客户满意度、产品故障率目标完成率、技术支持力度; ﹒流程执行——主要流程执行符合度。

第四篇:药物研发流程

通常,从药物研发到普通药品上中须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①研发筛选(R&D Screening),包括市场凋查(Market Survey)与专利调查(Patent Survey);②临床前研究(Preclincal Studies);

③临床阶段(Clinical Phases);

④新药批准上市(New Drug Approval);

整个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缺一不可。在药物研究过程中,更多的是依赖精心加上处理过的专业信息。我们应该选择针对性强、质量高、覆盖面大、有权威性的检索工具。另外,信息源的可靠性、获取数据的方便性、检索的效率都是是我们要考虑的首要因素。DIALOG系统具有600多个数据库,其中和制药相关的数据达200个,这些数据库在为制药企业提供各个环节数据和信息的同时,还利用其功能庞大的指令检索系统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信息和情报的解决方案。研发筛选阶段

药物的研究开发途径主要包括:合理药物设计,组合化学技术,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药,仿制安全、有效、市场需要的国外新药,开发新制剂、新剂型、新药用辅料等。在此阶段可选择下列数据库。

1.1 Current Contents(科研近期报道)

该数据库主要提供临床医学,生命科学,工程学,技术与应用科学,农业,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与地球科学,社会与行为科学,以及艺术与人类学等方面信息。

1.2 Chemical Abstracts(美国化学文摘)

该数据库主要收载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大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理论化学、环境化学、农业化学、化合物和化学物质性质与反应,技术与操作规程,材料,仪器设备,理论与应用等信息。

1.3 Beilstein(贝尔斯坦文摘)

该数据库提供了900多万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资料和一千多万个化学反应资料以及两千万有机物性质和相关文献,包含可供检索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相关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详细的药理学和生态学数据在内的最全面的信息资源。收录的资料有分子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生物活性,化学反应和参考文献来源,最早的文献可回溯到1771年。其中收录的性质数值资料达3000万条,化学反应超过500万种。

1.4 Biosis Previews(美国生物文摘数据库)

该数据库收录了1969年以来的《生物学文摘》(BA)和《生物学文摘综述、技术报告、会议文献》(BA/RRM)以及BA/RRM 1980年创刊时的前身检索刊物《生物研究索引》(Biobesearch Index)。内容涉及细胞学、动物学、基因学、植物学、微生物学以及相关学科:包括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农业、生态学、食品科学与研究、医学、生物技术、环境研究及药理学等。

1.5 Incidence &-Prevalence(发病率与患病率)

该数据库提供流行病学、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疾病趋势、花费、风险因素、以及疾病分类等信息。

在药物筛选阶段,还应该进行市场调查(Market Survey)和专利调查(Patent Survey)。

在市场调查阶段,使用Dialog Newsroom和Dialog Profoud数据库可以获得全球超过10,000种新闻期刊和来自130多个市场研究机构超过20万份市场调研报告。我们也可选择以下数据库资源:①Pharmaco-economics(药物经济学);②SCRIP(World PharmaceuticalNews世界制药新闻)等期刊。③FREEDONIA(Freedonia Market Research)(美)国际市场研究;④DATAMONITOR(Dtamonitor Market Research)(英)国际市场研究等。

专利调查:在药物筛选阶段,应全面系统地做好药物专利的调研分析工作。由于药品的特殊性,药物专利的查询需要从化合物专利、制剂专利、应用专利、甚至是近似专利等多方面进行。同时还需要对相关专利做好侵权分析、技术分析、权利要求分析、法律状态分析等深入的调研工作。因此,在此阶段可选择下列数据库:

① IMS Patent Focus(IMS药物专利数据库)

该数据库提供了超过1,000种商业药品及其相关产品的专利申请状况,市场动态和III期临床试验之后的信息,包括药品的属名、药厂编号、CAS注册号、化学名称、同义词、治疗说明、专利文摘、发展历史、世界范围发展的最新阶段、商业潜力和公司活动。

②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WPI,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

该数据库是Thomson Derwent公司的产品。每条数据记录除了都包含相关的同族专利信息,还包括由各个行业的技术专家进行重新编写后的专利信息,如新颖性、技术关键、优点等。该数据库的重点在于专利的重新改写和修复,把模糊的技术信息明确化,把冗长复杂的专利信息简单化,方便信息人员了解和掌握专利的核心信息。

③ INPADOC(同族专利/法律状态数据库)

INPADOC同族专利/法律状态数据库是欧洲专利局的产品。数据来自66个国家和组织的专利信息。记录内容除了相关专利完整的同族专利,还包含27个国家的详细法律状态记录。该数据库重点在专利的全球同族专利及专利的详细法律状态。

④ 全球主要国家专利信息

美国专利(全文)

欧洲专利(全文)

德国专利(全文)

PCT专利(全文)

日本专利(摘要)

中国专利(摘要)临床前研究阶段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包括:药物的制备工艺、理化性质、纯度、检验方法、处方筛选、剂型、稳定性、质量标准、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等研究。在此阶段可选择下列数据库:

2.1 Derwent Drug File(德温特药物文档)

该数据库收录1983年至今几乎所有关于药物科学的文献,年收录量约10万条,数据来源于1200种科学出版物,包括世界范围内的期刊和会议录。其中大约11%的资料来源于非英语语种文献。内容涉及药品开发、生产制备、药物评价等方面;包括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内分泌、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制剂学、药理学、生理学、毒理学等。

2.2 Embase(荷兰医学文摘)

该数据库每年收录50万条记录,其中80%附有文摘。和其它医学文摘不同的是,该数据库收录了更多药学方面的信息,50%以上的内容来源于欧洲地区的期刊。EMBASE对每一条记录都进行了分类,医学研究专家还可以使用EMTREE中的关键词查找所需文献,EMTREE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分类表和可控词汇表,由46,000个词语和20万个同义词组成,涉及药学、毒物、临床、实验医学、生物、公卫、环境、精神、法医、生医等诸多学科。

2.3 Medline(美国医学文摘)

该数据库收录了1966年以来美国和70多个国家出版的近4000种国际性杂志的文献,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营养卫生、职业病学、卫生管理、医学保健等领域。目前,有70%以上的记录带有原著者自撰的摘要,每周更新一次,年更新量达36万多条记录。临床研究阶段

新药的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Ⅰ期临床试验:为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功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Ⅱ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Ⅲ期临床试验:为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Ⅳ期临床试验:为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在此阶段可选择下列数据库:

3.1 ADIS R&D Insight(ADIS药物研究与开发数据库)

该数据库偏重药物的商业信息,信息来源于药物公司调研、高层访谈和官方发布的资料,还包括一些医学期刊、国际会议,科学论文和专利文献等。数据库内容包括每种药品的属名、药厂编号、CAS注册号、化学名称、同义词、治疗说明、专利文摘、发展历史、世界范围发展的最新阶段、商业潜力、公司活动、科研进展和专利信息。

3.2 Pharmaproject(PJB,药物/生物技术项目数据库)

该数据库的信息来源包括非公开渠道和公开渠道,非公开渠道来自与药物公司相关人员的访谈,国际会议和各种调研活动;公开渠道包括期刊、学术资料和会议论文等文献。数据库内容包括正在研制的药品,和已经广泛投放市场的药品,以及由于毒性或商业而终止发展的药品数据,数据记录包含行业名称、化学名称和同义词、治疗说明、药学机理,发行公司与登记号、发展状况等。

3.3 IMS R&D Focus(IMS药物研究与开发数据库)

该数据库偏重药物的商业信息,信息来源于药物公司调研、高层访谈和官方发布的资料,还包括一些医学期刊、国际会议,科学论文和专利文献等。数据库内容包括每种药品的属名、药厂编号、CAS注册号、化学名称、同义词、治疗说明、专利文摘、发展历史、世界范围发展的最新阶段、商业潜力、公司活动、科研进展和专利信息。

3.4 Medline(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

3.5 Embas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新药上市批准(申报与审批)

新药批准上市之前,为了保障上市药品的安全,需要对药物进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评价和预防,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通过以下数据库可以实现这些方面信息的查询和监控。

4.1 Toxfile(毒理学数据库)

该数据库收录了1964年至今有关化学品、药物和试剂对生命系统的副作用信息,部分数据来源于《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中派生的《毒物学目录》(TOXBIB)于文档。内容包括毒物学、药理学、生化学、药品化学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致癌作用、突变性、畸形性、辐射、环境污染、食物污染等。

4.2 Embase Alert(荷兰医学文摘警示)

该数据库提供最新的生物医学和有关药物研发方面的文献,包括药理毒理、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文摘型数据库,信息每周更新一次。

4.3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Abstracts(IPA,国际药学文摘)

该数据库收录了1970年以来全世界750多种药学核心期刊文献,总记录接近40万条,每半个月更新一次。内容包括药物副作用、生物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评估、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和体内分布、药物稳定性、历史、信息进展和文献;公共药物实验、调查研究的药物、立法、法律和法规;方法学和药物测试、药物化学、制药学、药物经济学、生物学、制药试验、药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伦理学、毒理学等诸多方面。

4.4 ADIS R&D Insight(ADIS药物研究与开发数据库)

4.5 Derwent Drug File(德温特药物文档)

4.6 Medline(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

4.7 Embas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

第五篇:药物研发-工作总结(推荐)

工 作 总 结

工作3个月以来,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公司同事的热情帮助下,我对目前所从事的新药研发工作有了一个较清楚的认识。在我到公司上班的这3个月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下面就我在这3个月时间里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并将未来的工作计划及思路向各位领导做一个汇报,以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在未来的的工作中能扬长补短,为今后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及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及效果提供依据。

工作总结:

(1)在实验技能方面,初到公司,公司给我们安排了指导人,详细讲述了各种试验仪器使用应该注意的事项,使我在后面的工作中能熟练快速的使用各种分析仪器。目前这方面块的基本知识已经掌握,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加强各种分析仪器的维护及使用方面知识的学习。

(2)在项目研究方面,通过3个月的工作和学习,在领导的指导和指导人及同事的帮助下,我对项目研究方面的知识有了整体的认识。对质量标准的建立,分析方法的验证,申报资料的撰写等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3)具体工作方面,通过对XXX和XXX这2个申报生产的项目资料的整理工作,我对项目研究过程及资料整理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相信这也会为以后的工作打好一个基础。

(4)此外,通过部门组织的一些活动,增进同事之间的交流,让我们在新员工工作之余能更快的融入公司这个大家庭。

工作计划

(1)继续努力熟悉仪器使用方面的细节问题,争取做到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避免因仪器问题而影响实验工作的进度及准确性。

(2)努力学习药物分析研究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养成更加严谨的思维方式,在试验方案设计方面能够考虑到研究的整体性及全面性,及时学习最新的规范性的知识法规,同时,在整理撰写申报资料时不断总结经验,注意到书写格式、规范性及完整性等方面的问题。

(3)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力争做到在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时,尽快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取得长足的进步。

(4)注重同事间的交流,像经验丰富的同事多学习,并不断对工作进行总结,注意平时的积累。

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宽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的梦想有多大,这个舞台就有多大。在前进的路上也许风雨兼程,也许荆棘丛生,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自信自强,努力工作,一定会在未来的路上克服困难,收获阳光雨露。

药物研发与技术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五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