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_年中国旅游业报告
202_年中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202_,注定会被中国旅游行业深深铭记的一年。行业潮流风起云涌,各类 大事件层出不穷。但这其中,任何一个潮流都比不上出境游市场突飞猛涨的势 头和光鲜耀眼的形象。截至202_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 人次。下面是对202_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旅游市场。202_年,各大品牌和旅游机构将把中国 游客不再看作购物者,而是真正当做旅行者。202_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 总结如下。
1、旅游目的地更加分散
202_年前11个月,中国出境游游客达到1亿人次。其中有70%去了香港、澳门、台湾,89%的中国游客都在亚洲境内。尽管绝大多数中国游客都选择在亚 洲内旅行,而更多有经验的游客都会通过直接飞行航线去更远的地方旅行。同时,中国的各大在线旅游网站都想在出境游预定市场分更大一杯羹。
2、免签目的地增多
尽管中国在202_年“亨氏签证受限指数”排名较低,与约且和科摩罗并列第 83位。在202_年,在政府和旅行社的共同努力下,对中国免签的国家会更多,签证将会变得更容易。
3、中国公司收购更多旅游业资产
202_年,中国公司收购了很多旅游业相关公司,安邦保险以19.5亿美元 的价格买下纽约华尔道夫饭店,锦江酒店收购欧洲第二大酒店公司法国卢浮酒店 集团(Louvre
Hotels Group),海航集团增持西班牙酒店集团NHHoteles股
份,携程从皇家加勒比购买游轮,复兴欲收购Club Med,大连万达赴港进行 IP〇,为旗下全球150个酒店融资。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
4、战略性商业协议激增
今年,中外旅游行业合作成为热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合作包括:东方航空 和澳洲航空,法国雅高与中国华住集团,中国航空和新西兰航空,锦江酒店和州 逸酒店集团,首创置地和Pierre &Vacances-Center Parcs,穷游网和Airbnb,新加坡星网电子付款公司(NETS)和支付宝。马来西亚的LCC Air Asia也将 寻找中国合伙人列为优先事项。
5、屮国酒店品牌崛起
202_年,Hotels杂志将如家列为世界第九大酒店(锦江第十)。从经济型 酒店到豪华酒店,中国酒店品牌都在蓬勃发展。在202_年锦江成功开设中等规 模酒店Metropolo后,202_年在上海中心大厦高层揭幕J Hotel。北京首旅集 团和凯宾斯基饭店集团旗下合资公司诺金集团也将推出国内首家超五星级品牌 酒店一“诺金”。大连万达将会伦敦、马达里、芝加哥、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等各地 开设万达酒店和度假村。如家和锦江之星也在向东南亚扩张。
6、中国次级机场发挥重要作用
投资800亿人民币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还在建设中,而中国大型机场的容 量已经达到了极限,很多航线都开到了中国二线城市。The Centre for Aviation 指出,202_年,每天会有11条到达中国二线城市的国际长途航班,从202_ 年的4对城市增加到26对。在202_年,包括荷兰皇家航空、德国汉莎航空、阿提哈德航空、卡塔尔航空、英国航空和美国联合航空在内的8个航空公司将 开设次级航线,以及五条飞往中国的航线。
7、对美国旅游重要一年
美国将会迎来大批中国游客。202_年前9个;],赴美中国游客达177万 人次,同比增长21%,全年游客人数预计将从202_年的190万增长到200 万人次。游客、商务、留学生赴美签证有效期延长到十年将会带来更多的国际航 线、游客、海外房产购买者以及投资者。
8、邮轮行业高速扩张
国际邮轮协会表示,亚洲北部地区拉动全球邮轮行业的发展。该区域的邮轮 更大,主要邮轮商在中国的营销预算也更高。与此同时,厦门延长了其邮轮季,天津增设了邮轮码头,青岛计划开设通往迪拜的航线,上海计划成立自己的邮轮 公司,南京计划建设邮轮码头。中国的旅行社也在寻求多兀化的游轮利益:携程 购买了一艘邮轮,春秋航空明年也将签约15艘邮轮。
9、瞄准非洲市场 中国在非的商业利益继续扩张,旅游业也会繁荣起来。航空信息和数据解决 方案公司O.A.G表示:“在202_年,我们期待中国与非洲双向旅游都会增长,中非旅游市场都会增长。”从202_年9月到202_年9月,59个非洲国家中,有28个国家游客的增长超过60%。据中国媒体报道,202_非洲最受中国游客 欢迎的地方是南非、埃及、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
10、更精准的客户和市场分析
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旅游局会定期调查中国旅游者并分析新出现的趋 势。202_年,芬兰旅游局出版了分析中国出境游客的实证调查。在202_年中 国出境游研究所举办的“欢迎中国出境游客的网络研讨会”上,意大利的展示中包 含了一项中国游客喜欢什么和对什么不感冒的调查。
11、旅游高端市场蓄势待发
中国出境旅游的分散化以及对新体验,特别是高端市场的需求,正促使各国 旅游局关注高端山场推广。澳大利亚用当地美食引诱中国游客,而瑞士主打滑雪 旅游,加拿大则推出冬季假日旅游。豪华邮轮、冲浪、探险、冬季运动和境外自 驾游等项目将鏖战202_年中国出境游市场。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 发布的旅游行业前景预测报告。
12、支付方式不再拘泥于银联
世界范围内的机场免税店、零售店、酒店和ATM提款机都对系统进行了更 新以接受中国银联卡,并对持卡者推出季节性折扣。在WTO规则下,中国在 202_年必须消除银联各行间的结算垄断,使其他信用卡公司能够挤占更大的市 场份额。准备好接受信用卡公司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广告轰炸吧,支付宝和银联支 付App的崛起也不容小觑。统计数据:
202_年旅游收入数据预测:同比增长14.7% 202_年旅游收入数据预测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 202_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状况与202_年发 展预测的报告,报告对202_年旅游经济总体形势持相对乐观的预期,预计202_ 年全年旅游总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7%。该报告还预计202_年,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同比增长9.9%;国内旅 游收入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入境旅游人数1.3亿人次,大致与上年 持平;入境旅游外汇收入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出境旅游人数1.35亿人 次,同比增长。
202_年西藏拉萨旅游收入数据
202_年拉萨市旅游业向体验游、休闲游发展,接待游客925.74万人次,实 现收入111.67亿元。相关信息可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旅游行业分析及市场 研究报告。
西藏首府拉萨被人誉为高原旅游“圣地”,每年吸引大批的境内外游客前来观 光旅游。据拉萨市旅游局此前统计的数据显不,202_年1至9月,拉萨市旅游 市场游客接待量大幅增长,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817.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99.9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6.89%、37.84%,创历史新高。
每年进入8月以来,拉萨这座“日光城”迎来雪顿节、赛马节等节庆会展活动,许多游客锁定高原系列“盛会”,相约夏日拉萨,拉萨旅游市场实现持续升温。
据统计,202_年仅为期7天的雪顿节,拉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1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8亿元。其中,雪顿节开幕当天在哲蚌寺举行的展佛仪式,吸 引游客13.6万余人,比上年增长5万多人。
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6日表示,今年拉萨市将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商贸产业,发挥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以“文化兴市”战略为总牵引,推进中国西藏文化旅 游创意园等多功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升《文成公主》品质并常态化演出,带 动全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达到3.5%。
齐扎拉说,202_年拉萨市将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倾力打造一批旅 游精品,以拉萨河景观带为重点打造一批新的旅游项目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项目,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形成旅游产品生态圈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增长 15%〇
行业政策 202_年我国旅游产业政策:首次细分旅游市场规范
旅游政策是国家政权为了实现旅游发展的目的,根据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条 件和旅游发展的具体情况,所指定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
通过对旅游政策及环境分析认为,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发展旅游的 出发点,旅游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贯穿于旅游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利于国家旅 游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202_年我国旅游产业政策首次细分旅游市场规范。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更引起了旅游行业的高度警惕。4 曰,国家旅游局下发《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要求各大景区核算出游客最 大承载量,并制定相关游客流量控制预案,此外,《绿道旅游服务规范》《自行 车骑行游服务规范》《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建设与 运营规范》等共5项行业标准经国家旅游局公布,并将从202_年4月1日起实 施,首次细分旅游行业市场规范。更多旅游行业政策可以查阅旅游十二五规划报 告。
《导则》中最大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 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导则》指出,各景区要合理利用和分配景区内的各类资源,保护好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分配游憩用地、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用地和旅游管理用地 等,将旅游者人均占路长度、人均占地面积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基于人文旅 游资源或自然旅游资源不同的敏感度、旅游时段、旅游淡旺季等不同特性进行针 对性控制。
景区可建立包括门票预约、实施监测、疏导分流、预警上报和特殊预案五个 步骤在内的旅游者流量控制系统,逐步推进旅游者流量监测常态化,采用门禁票 务系统、景点实时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景区流量监测的点、线、面布局。这还将推动“智慧景区”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低碳智能运营模式。
此次《导则》给出了明确的测算方法和公式,结合景区面积、有效游览面积、年均客流量、停车场停车位数、景区周围缓冲区承载量、绿化面积标准、噪声管 理标准、垃圾最大处理量等数据核定最大承载量
概况及现状
中国旅游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 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雪球也进一步提升。近几年 来,我国的旅游业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有力的拉动了我国W民经济的提升。但同时,我国的旅游业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现状: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M际旅游业成为近年的发展势头,1990年代以来是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 黄金时期。据早前的旅游行业调查报告统计:1996年全球国际旅游总人数达592 亿人次,旅游业总产出达36万亿美元,占世界GD P的10.7%,已超过了石 油、汽车、化工等行,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二、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战略 性关联带动作用。据旅游行业调查分析显示,就202_年来说,全年国内旅游人 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旅 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旅游行业现状(1)旅游方式的单一化
我国旅游业的服务项目通常是以一般性观光为主,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可让 旅客直接参与的活动,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不愿长时间停留。同时,旅 游质量也不高,我国的观光产品目前还处于初级开发水平,还有待开发。
(2)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旅游消 费者的扩大的步伐,国家投资也相对较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几乎很少触及,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
(3)旅游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由于旅行社经营者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市场定位不明确,同时受经济利益 驱动,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旅游市场中普遍存在。
(4)不恰当的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在目前相关法律规章不健全的情况下,个 别旅游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厂,但总的说来我们仍然 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n前我国的旅游基础 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
行业特点
我国旅游的行业特点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已经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亚洲旅 游大国。而旅游热的兴起是我国旅游企业的机遇。但是,旅游业的兴旺并不代表 了旅游企业的利润高涨,多数旅游上市公司在旅游行业大背景向好的情况下,经 营业务并没有同旅游业的整体业绩一样,呈现出快速的发展。以下是对旅游行业 的特点分析:
旅游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随着人们低层次需求的满足而不断地提升,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可支配时间增加到一定水平,并保持着不断地增长的时 候,加上配套的基本设施也已基本齐全,旅游业就会快速发展起来。基于我国旅 游行业的特点分析,中国报告大厅了解到,我国的旅游业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当前正面临着四大机遇:
1)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节假日的延长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必要条 件。
2)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被确 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地采取很多扶持措施促进其发展,旅游业总体的发 展环境和投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3)4)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把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创造了基础条件。世界旅游业持续发展为我国旅游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背景。
由f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 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根据旅游行业研究报告了 解到,旅游行业的特点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它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所以也称 为无形贸易。
旅游行业的特点分析:(1)(2)(3)(4)(5)(6)(7)(8)旅游业的依赖性; 旅游业的综合性; 旅游业的脆弱性; 旅游业的波动性; 旅游业的季节性; 旅游业的带动性; 旅游业的涉外性;
旅游业是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产业布局
202_年我国旅游产业布局分析
随着传统旅游产业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程度的加深,在线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行 业的大势所趋。据统计,截止到202_年9月份,苹果的Apps Store上游旅游 相关移动应用数量已经达到23320款。在移动冗联网的影响之下,传统旅游行 业各个细分领域的应用模式和技术应用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传统旅游行业格局正 在发生着深刻的裂变。以下是202_年我国旅游产业布局分析详情:
传统旅游行业格局裂变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在线旅游的兴起。中国报告大厅 了解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市场的需要和 政策的支持,在线旅游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线旅游移动应用的出现,更刺激了在 线旅游业务的增长,传统旅游业的经济增长点已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在线旅游的兴起一方面给广大用户带来了 E大的出行方便,路线查询、机票 预订、门票购买、酒店预订等等都可以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来完成,用户还可以在 旅游过程中随时随地的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中进行分享,不仅大大提高了游客的 体验度,而且激发了游客们的热情,更缓解了过去线下旅游拥挤的局面,因此,在线旅游的兴起带给广大用户的是出行上的方便。
此外,在线旅游的兴起还给旅游相关行业带了了“意外之财”,诸多旅游产品 供应商、传统OTA都对在线旅游这个新接触点给予了高度重视。据旅游行业分 析报告调查发现,很多酒店都在抢先推出各种酒店预订移动应用,通过移动互联 网作为桥接对象实现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对接,大大提高了酒店入住量,提升了 经济效益。
在线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几乎成为整个旅游行业的“时尚”标志。移动互联网 的飞跃式发展,给传统旅游产业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预 测,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完成各类旅游支付或成 为现实,在线旅游将再次成为创业的红海之地,移动互联网将改变传统的旅游行 业,使其走在社会潮流的前沿。
针对202_年我国旅游产业布局分析观点指出:随着旅游产业与移动互联网 融合的加深,未来旅游行业的业务扩展将主要集中在移动互联网旅游,传统的旅 游行业格局将发生裂变,在线旅游将完全取代传统的线下旅游。
旅游热点
202_年旅游行业热门新闻事件盘点
已经过去的202_年,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亮点频出。202_年是旅游行 业快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里,国家提出“智慧旅游”概念,达到前所未有的理论 共识;旅游创业型公司密集成长,在线旅游市场格局动荡;签证便利化日趋明显,出境旅游增长态势持续走高,随之而来文明旅游问题也备受争议。
202_年旅游行业热门新闻事件盘点
一、“智慧旅游年”让出行更便捷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科技的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的出行服务 受到游客青睐。202_年初,国家旅游局将202_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智慧旅游 年”。全国各地围绕这一主题,积极推动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服务,积极推进旅游行业智慧化、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游客 提供更多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化的旅游服务,营造美好出行体验。
二、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意见》
202_年8月21 □,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继《旅游法》颁布实施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出的又一 重大部署。《意见》包括树立科学旅游观、增强旅游发展动力、拓展旅游发展空 间、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完善旅游发展政策五个部分,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旅游 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针对当前我国旅游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针对性举 措,有利于激发市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成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撤销全国假曰办
202_年9月,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宣告成立,运行了 14年 的全国假日旅游部际会议办公室亦即公众熟悉的“全国假日办”随之取消,其全部 职能并入新设机构之中。成立部际联席会议及撤销假日办,必将推动假日制度进 一步改革,促进旅游业迅速健康发展。
四、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
202_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中国出境游人数从有统计的1998年 的843万人次,到202_年破亿,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迅速增长。这既是中国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生动体现。出境游成 为新的旅游热点,中国也已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
五、中国公民签证含金量提升
202_年11月10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上,中美两国达 成了签证延长协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中国公民赴美商务和旅游签证(B类 签证)有效期延长至10年。此前,包括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给予中国公民3年、5年甚至10年的长期多次签证。中国护照的含金量日益上升,使得出境游“说走就走”。
六、中国入境游规模居全球第四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_》,此最新旅游行 业市场调查统计显示:202_年我国年接待入境游客12907.78万人次,同比下 降2.51%,市场规模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法国、美国和西班牙。入境旅 游实现年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法国和西班牙。入境市场虽受国内外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但从接待游客人次与旅游外汇收入综 合对比来看,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
七、京津冀旅游率先一体化
随着京津冀协调发展在今年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2_年4月,北京、天 津、河北三地旅游部门召开“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会议”,商定建立健全京津冀旅 游协同发展工作机制,编制协同发展规划,率先实现旅游合作一体化。同时,三 省市旅游部门联合推出10条红色旅游线路,整合了三地许多著名红色旅游景区 及周边的休闲旅游资源。
八、国庆黄金周遇冷,带薪休假受重视
与往年人满为患的火爆出游不同,202_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一些景点 遇冷,游客人数大幅下降,九寨沟、黄山、五台山等热门景区游客数量更是减少 了-:到四成。不少群众和新闻媒体呼吁实行假日改革,鼓励时间分散、自由安排 行程的带薪休假,缓解黄金周期间拥堵的出行现状,提高民众出游质量。
九、APEC为北京带来“惊喜旅游黄金周”
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期间,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调休放假6天,北京市民迎来难得 的旅游黄金周。因为避开了全国旅游高峰,北京市民出游热情高涨,周边热门旅 游城市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火爆状况。河北、山西、天津、山东、河南等省市以及 签证手续便捷的短线出境游受到追捧。
十、旅游电商展开激烈竞争
202_年,我国旅游电商之间的价格战不断升级,竞争领域从酒店返现进一 步向门票、签证等细分市场延伸。3月初开始,同程、携程、去哪儿等旅游电商 纷纷开展“1元门票”“免费签证”“优惠假日游”等低价促销,并与微信、滴滴、快滴 等移动端合作,抢占移动端入口。下半年,阿里巴巴进入旅游业,将淘宝旅行改 名为“去啊”,成为继携程网、去哪儿网之后又一大旅游服务平台。
第二篇:202_年一季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202_年一季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一、202_年1-3月旅游业发展概况
202_年第一季度我国旅游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国内、出境和入境三大市场出现“一升双降”的局面。国内市场旅游和入境旅游于202_年第一季度出现了轻微的下降,出境旅游出现略微升值。尽管入境旅游市场下行压力不减,高星级酒店和高端餐饮企业景气值仍处于低位,但受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大众市场信心和企业家预期相对较高的影响,旅游消费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中档酒店发力,基于互联网的旅行服务和住宿业创新活跃,旅游投资趋于理性。常态、理性、平稳是第一季度旅游经济的主基调。值得关注的是,202_年一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创下继202_年监测以来的史上最低水平。
1.国内游市场:202_年1季度国内旅游人次达到2.31亿人次
202_年1-3月,国内旅游平稳增长。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2.31亿人次,比上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4%;实现旅游收入1263.9亿元,增长16.4%。预计第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数为11.2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为8960亿元,同比增长17%。
2.入境游市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下降5.93%
202_年1-3月,我国全年累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018.21万人次,同比下降5.93%。其中,外国旅游者584.33万人次,同比下降3.29%;香港同胞1816.37万人次,同比下降7.12%;澳门同胞497.90万人次,同比下降5.32%;台湾同胞119.61万人次,同比下降2.45%。
202_年1-3月,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16.98亿美元,同比上升2.54%。其中,来自外国旅游者的旅游(外汇)收入达70.71亿美元,同比上升7.28%;香港同胞24.73亿美元,同比下降9.05%;澳门同胞7.15亿美元,同比上升3.17%;台湾同胞14.40亿美元,同比上升2.56%。
3.出境游市场:出境游市场冰火两重天
近期人民币出现贬值,但对上半年出境游影响有限。预计第一季度出境旅游人数为2640万人次,同比增长17%,出境旅游花费超过3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约226亿美元。202_年第一季度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满意度指数为78.92,处于“基本满意”水平。
但“马航事件”之后,赴马游预订量下滑幅度达70%,相对的,出境欧美日本航线客量增3倍。据游客的抽样调查,超过五成的市民表示,心理影响或者说心理阴影还是存在的,甚至会直接影响他们出游的选择。
二、202_年1-3月国内游市场分析
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称,一季度中国旅游经济运行总体稳定,预计接待总人数超过11.5亿人次,同比增11.8%,旅游总收入达96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5.2%。报告认为,一季度旅游经济发展环境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增强,国内经济运行平稳;社会消费需求旺盛,旅游相关投资需求强劲;交通运力不断增强,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支撑等。
另外,202_年一季度国内外游客对中国国内旅游满意度指数为72.62分,处于“一般”水平,是202_年开始监测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但本季度游客给国内旅游满意度打分创了历史新低,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博士何琼峰表示:“当旅游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选项以后,旅游越来越回归它的本质,那就是异地的短期的生活方式。游客到了目的地,进入了居民的常态化生活空间,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对日常的生活环境会变得越来越敏感,甚至越来越挑剔。”
游客的差评免不了谈到大范围雾霾、春运交通压力等外力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导致旅游产业满意度下降呢? 我们可以大体归结出以下几点:1.环境质量和无障碍设施等满意度水平较低。游客对样本城市的整体环境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环比基本稳定,空气质量的满意度下降幅度最大,处于70分以下。2.旅行社服务质量问题突出。仅餐饮行业的游客满意度达到70分以上的“一般”水平,游客对旅行社的满意度下降达7分以上,其性价比的评价得分最低,尤其是哈尔滨、昆明、三亚等冬季旅游热点城市的负面评价较多。据调查发现,旅游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强制性购物,导游诱导消费意图的现象仍比较突出。3.面向散客的旅游公共服务评价较差。游客对样本城市旅游公共
服务行业的满意度同比和环比都有所下降,处于70分以下的“及格”水平。团队游客对公共服务的评价相对稳定,面向散客的旅游公共服务评价下降幅度较大。对比团队与散客,团队就交通、酒店预订等方面会更加便捷。
三、202_年1-3月入境游市场分析
1.入境游市场总体概况
202_年1季度,我国入境旅游累计人数达到3018.21万人次,同比下降5.93%,其中,入境过夜1284.33万人次,同比下降了5.66%。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16.9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54%。总体来看,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202_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处于明显下降状态。
从入境旅游人数来看,202_年中3月份下降的最多,2月份次之,1月份基本持平。从外汇收入来看,2月份旅游外汇收入增长最多,1月份次之,3月份有轻微的下降。对比往年的2月份春节假期来说,202_年春节期间并未像以前一样出现一个收入落差,反而成为一个外汇收入新突破点。
2.入境旅游者构成分析
202_年1-3月,在我国3018.21万人次的入境旅游者中,外国旅游者有584.33万人次,同比下降了3.29%,占累计入境旅游总人数的19.36%;香港同胞有1816.37万人次,同比下降了7.12%,占累计入境旅游总人数的60.18%;澳门同胞有497.90万人次,同比下降了5.32%,占累计入境旅游总人数的16.50%;台湾同胞有119.61万人次,同比下降了2.45%,占累计入境旅游总人数的3.96%。
202_年1-3月,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累计116.98亿美元。其中,来自外国旅游者的旅游(外汇)收入达70.71亿美元,同比上升7.28%,占旅游(外汇)总收入的60.44%;香港同胞24.73亿美元,同比下降9.05%,占旅游(外汇)总收入的21.14%;澳门同胞7.15亿美元,同比上升3.17%,占旅游(外汇)总收入的6.11%;台湾同胞14.40亿美元,同比上升
2.56%,占旅游(外汇)总收入的12.31%。
从以上数据来看,202_年1季度虽然各地入境旅游者在人数上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但是就旅游外汇收入来看,除却香港同胞的降幅,其他三方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其中外国人上升的幅度最大。将两张表对比来看,外国人与台湾同胞虽然在人数上并没有占据很大的比例,但是在旅游外汇收入中却是力压另外两方。
3.入境外国旅游者构成分析
3.1 入境外国旅游者目的构成202_年1季度,我国累计接待的外国旅游者中,以观光休闲为目的的旅游者依旧独占鳌头,总人数达183.4万人次,占累计接待外国旅游者总人数的31.39%;以会议/商务为目的的人次达122.2万人次,占20.91%;以探亲访友、服务员工和其他为目的的为12.91、74.29、191.52万人次,分别占2.21%、12.71%和32.78%。
3.2 入境外国旅游者区域构成202_年1季度中,我国累计接待的外国旅游者中,亚洲旅游者人数最多,达359.42万人次,占累计接待外国旅游者总人数的61.51%;欧洲旅游者次之,达122.12万人次,占20.90%;美洲旅游人数位列第三,累计接待72.47万人次,占12.40%;大洋洲和非洲累计接待旅游者人数为17.93万人次和12.35万人次,分别占3.07%和2.11%。
3.3 入境外国旅游者年龄构成202_年1季度,累计接待的外国旅游者中,25-44岁的旅游者人数最多,高达274.52万人次,占累计接待外国旅游者人数的46.98%;45-64岁的次之,为206.85万人次,占35.40%;15-24岁的青少年旅游者人数为47.91万人次,占
8.20%;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人最少,分别有24.08万人次和30.98万人次,各占累计接待外国旅游者人数的4.12%和5.30%。
与去年相比,各年龄层所占比重基本持平,并没有很大的波动。
3.4 入境外国旅游者性别构成202_年1季度,我国累计接待的外国旅游者中,男性旅游者较多,为384.27万人次,占累计接待外国旅游者总人数的65.76%;女性旅游者较少,为200.06万人次,占累计接待的外国旅游者总人数的34.24%。与去年同期相比,男性旅游者和女性旅游者都有略微的下降,比例较去年基本持平。
四、202_年1-3月出境市场分析
202_年一季度,官方预计第一季度出境旅游人数为2640万人次,同比增长17%,出境旅游花费超过3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约226亿美元。另外,《中国出境旅游季度报告2014Q1》显示,202_年中国整体经济稳定,国民旅游消费能力巨大,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刺激了游客对出境旅游产品消费的意愿,再加上出境航线的增加及多国签证政策的利好,拉动了中国出境旅游的需求。
其次,随着市场对《旅游法》的逐步适应,旅游产品价格回归理性,市场趋于规范,同时旅游消费者日趋成熟,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倾向在线预订。在出境旅游产品预订方面,更多的游客会选择自助游或半自助游产品。在《旅游法》实施的背景下,旅游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得到加强,在追求价格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权益的维护。此外,定制化旅游需求不断增加,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成为游客关注的重点。
最后,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在消费需求以及消费方式上发生变化,自由行、家庭式度假游、小包式团队游已经和传统团队旅游比例不相上下。所以,这对于旅游企业而言,今后呈现的出境游旅游产品将会更加丰富多彩。从市场各方面的表现看,出境游市场都呈现出转型升级的态势。
五、202_年上半年旅游业发展展望
展望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复苏,国内经济稳定、政策利好。国内发展环境和企业家信心等指标相对较好,我们相信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仍将稳步上升。宏观经济环境来说,202_年国家将致力于持续改善民生,不断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扩大内需。这些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将增强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有利于提升旅游消费预期。两会期间,《旅游法》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会议提出,要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具体而言,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渗透已不再局限于单方面的预订车票、预订酒店等。现更多的旅游者倾向于将自己的旅游规划全权由互联网来完成,包括交通、食宿、景点门票等。
另一方面,我们也归结出了几点不利因素:一是国际和国内恐怖势力抬头对局部地区有阶段性影响。今年3月份的“马航事件”,致使赴马游客直滑70%左右;“昆明火车站恐怖**”等都给国民旅游心里蒙上了一层灰暗。二是旅游拉动内需的具体措施还有待出台,当前市场缺少新的旅游消费培育。旅游产品定制化、多样化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三是旅游投资方面,各地旅游投资高涨,不乏脱离消费基本面的大型项目,仍需谨防非理性投资。四是环境污染问题,环境问题已被多数游客纳入旅游目的地参考指标,这也是强烈刺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动机。五是人民币持续贬值,部分旅游企业预计5月份起出境游价格将上涨10%,出境游增速有可能会放缓。
综合以上判断,官方预计国内旅游人数18.7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达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入境旅游人数6300万人次,入境过夜人数约为2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23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出境旅游人数5340万人次,同比增长17%;出境旅游花费7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6%。上半年旅游接待总人数19.3亿人次,同比增长10.6%。旅游接待总收入为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8%。
第三篇:中国的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中国的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主要铁路干线
现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京广、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和1996年9月1日通车的京九线。东西干线有京秦—京包—京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正在建设中的南疆铁路将使陇海——兰新线延长到我国最西部边疆城市喀什市,是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我国已有100多个万吨级的深水码头泊位。北方沿海线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包括通往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的许多航线。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湾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国的重要港口。
3.主要内河航线
长江航线、珠江航线、京杭运河航线、松花江航线等。
4.主要航空线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来,民航可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线
全国县一级地区已全部通了汽车。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天津—唐沽线、广州一深圳线、沈阳一大连线、厦门一福州线、上海一南京线、成都一重庆线、济南一青岛线等。
6.主要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已建成和正建设中主要管道运输线有:大庆—大连、大连—秦皇岛—北京、任丘—北京、胜利油田—青岛等,全长400多千米。从陕北向北京和从新疆到上海输气的管道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秀水、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杭州西湖美景、无锡太湖风光、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2.人文旅游景观
(l)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几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的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苏州的园林建筑,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2)革命纪念地:著名革命纪念地有延安、遵义、井冈山等。
(3)民族风情和地方风俗: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此外,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业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中国菜等,对中外游客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第四篇: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
入境旅游
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2_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2_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2_.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2_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2_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2_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2_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2_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一)旅游环境不尽如人意
旅游环境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这三种环境都是旅游资源,应并重开发。如今,大家都认准了旅游是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作为重点产业来抓,有的一个省就设了40个旅游开发区。比如神秘的西双版纳是我国宝贵的热带原始森林,是一个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风景区,但近十几年的毁林开荒,伐木取薪,使森林面积急剧下降,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现在已降到临界限。旅游资源的掠夺性砍伐、文化遗产的人为破坏。此外,据对中国42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的调查,其中31处存在严重的旅游垃圾污染问题,占被调查总数的73.8%;污染比较严重的有4处,只有8处的环境破坏与污染较轻,仅占被调查总数的19.05%。
人们对于同属旅游环境的社会环境,在现代旅游开发中,比起自然资源来,对游客的影响往往更加认识不足。破坏社会环境也是破坏旅游资源的道理还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还有,法律环境也有待改善。一国旅游环境中种种因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心理的因素,但其中起决定作用是法律因素,因为上述各种因素,主要是通过一定法律体制和法律规定,对外国旅游者和旅游服务贸易投资者直接予以影响。
(二)缺乏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
旅游业实际上是跨国性的行业。只有消除国际旅游的障碍,保证国际旅游人数增加才能为国家赚取经济发展所需的外汇。而优质、高效、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又是保证国际旅游者重复消费的重要条件。而中国目前正缺乏这种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例如,签证手续烦琐、海关和边检的效率低下、兑币地点少等。另外,就是旅行社市场较为混乱。比如,无序竞争中的竞相压价、高额回扣、价格欺诈、非法经营、违规经营、违规操作;服务贸易方面的“降格服务”等。
(三)缺少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保护 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产品,更不等于旅游业。开发旅游业必须树立旅游产品的观念,而旅游产品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方面有机组成的综合体。不注重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旅游业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例如自然景观,国家认定的风景名胜区512处,只重视开发使用,而不注意管理保护。
(四)旅游商品供应存在问题多多
国际旅游商品创汇占旅游收入的40 – 50%,香港高达60%,我国大陆这一比例平均为20%。旅游是一种异地的精神和物质的享受活动,而购物则是旅游过程中的延伸和旅游感受的物化,这就要求旅游商品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纪念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收藏性等特色,至少具备一项,兼有多项更佳。而我国的旅游商品样式陈旧,品种单一;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缺少地方特色,市场趋于雷同;商品文化含量、艺术品味不高,等等。
(五)旅游业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里所指的素质:一是队伍素质;二是产业素质,包括景点建设,商品开发,旅游规则,产业格局,市场网络,企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等等。如果不提高,将无法经营好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旅游。
三、缓解我国旅游贸易逆差措施
(一)实施旅游人才培养战略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还要依靠人才优势。且新的运营和管理模式要靠大量高素质 的人才。因此,建立健全新的旅游专业人员和经营人才教育培训模式 已势在必行。这种模式必须适应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全球化经济及与之相适应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模式。要适应逐渐缩 短的知识更新时期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培养更多更好的旅游综合型人才。为全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作出贡献。
(二)要注意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水平
虽然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在“量”上已经达到“旅游大国”的水平。但在“质” 上。与世界上一些典型的旅游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必须重视旅游服务贸易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创新管理和服务理念。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和经验,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小金.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下的汇兑损失及不利影响U1.价格月刊,202_(6): 54—56.
【2】章家清,谭鹏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影响因素探析Ⅱ】.生态经济,202_(1): 155—157.
【3】刘丁有,刘信信.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田.开发研究,202_(1):32—35.
【4】P小金.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分析与思考U】.中国商贸,202_(8):144—146. 【5】杨军.出境旅游与旅游业跨国经营的经济学思考Ⅱ】.桂林旅游 高等专科 学校 学报,202_(3):281—285.
第五篇:中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第一篇 发展形势 4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5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19 第二篇 总体要求 26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27 第四章 “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30 第三篇 市场开发 34 第五章 拓展消费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 36 第六章 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44 第七章 加强服务引导,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48 第四篇 产业促进 52 第八章 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54 第九章 满足消费需求,完善产品体系 58 第十章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 63 第十一章 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69 第十二章 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3 第十三章 深化开放程度,推进国际化发展 86 第十四章 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 91 第五篇 支撑保障 95 第十五章 深化旅游行政管理改革 96 第十六章 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101 第十七章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08 第十八章 建设旅游公共保障体系 118 第十九章 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12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两大战略基点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战略重点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是指导我们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依据。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特别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五年,也是国际旅游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国内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任务更加繁重的五年,本次规划的战略目标是在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抢抓战略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以市场化为导向,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加速推进我国旅游业在大众旅游新阶段又好又快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促进文化繁荣、人民素质提高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综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编制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面向国民消费为主体的大众旅游市场,深化旅游资源,特别是都市和乡村休闲生活资源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始终把游客的满意和社区居民的满意作为新时期旅游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进一步发挥信息化为主体的现代科技、现代商业模式和专业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中的主导作用,把旅游业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本次规划编制体系由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三部分组成。其中专项规划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规划、旅游人才建设规划、旅游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第二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是对“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宏观指导,专项规划是对旅游业发展支撑保障和关键任务的深化,区域规划是对重点地域旅游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它们一起对规划纲要形成重要支撑。
第一篇 发展形势
“十一五”期间,在全面完成各项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我国旅游业奠定了以国民大众旅游消费为主体、国际国内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世界旅游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在国际国内市场开发、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功能释放、体制机制创新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突破,旅游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更加明确。
展望未来的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旅游的方针政策更加 明确,国际国内市场基础更加稳固,产业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交通体系的完善、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以科技、人才和资本市场为支撑的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机制的深化等都为我国旅游业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传统的发展手段之间的矛盾,发展速度、规模与发展效益、质量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国内经济稳定、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都是我国旅游业在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重点关注并加以解决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全面完成了发展目标,国际国内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产业功能有效释放,为进一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在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的过程中,政府在旅游领域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也得到了检验和提升。
在过去的五年里,国内旅游市场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旅游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紧密,成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
一、旅游业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更加突出,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先后迎来了202_年北京奥运会、202_年建国60周年、202_年世博会和亚运会等盛事,同时也遭遇了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冲击。我国旅游业抓住了发展机遇,表现出较强的产业适应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在产业发展的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202_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预计为1.44万亿元,比202_年增加6700多亿元,超出规划目标1.23万亿元17.1个百分点。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1150万人,比202_年增加400万人,超出规划目标(1000万人)1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牢固树立了在产业中的主体地位,旅游消费在居民消费的比例持续上升,在扩大内需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增长。202_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万亿元。202_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预计为21.5亿人次,比202_年增加近10亿人次,超出规划目标(17.8亿人次)20.8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1.15万亿元,比202_年增加6200多亿元,超出规划目标(8500亿元)35.3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由202_年的68.8%上升至79.9%;居民出游率1.4,比202_年增加0.5,超出规划目标(1.31)7个百分点。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了人民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
图1-1 202_-202_年旅游总收入
图1-2 202_-202_年国内旅游人数
二、旅游业在服务贸易和对外交往中的地位更加显著,奠定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坚
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境和入境旅游均取得了新的进展。202_年到202_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先后进入世界前5位,出境旅游人数稳居亚洲最大的客源国地位,并成为全球出境旅游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截止202_年底,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国境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总数达到140个。我国与美国、俄罗斯、欧盟、东盟、日本、韩国等的多边及双边合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我国出入境旅游在发挥民间外交功能、促进服务贸易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全面融入世界旅游发展的新格局。我国在国际旅游业发展事务中的影响和地位进一步增强,世界旅游大国地位更加突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基础进一步加强。
过去的五年中,我国入境旅游增长速度在全球居于前列。202_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下降4%,我国货物出口下降16%,同期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下降仅2.7个百分点。202_年,预计旅游外汇收入430亿美元,比202_年增加137亿美元;入境旅游人数1.32亿人次,比202_年增加1200万人次;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5450万人次,比202_年增加769万人次;外国入境旅游者人数2500万人次,比202_年增加474万人次。
图1-4 202_-202_年入境旅游人数
图1-5 202_-202_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图1-6 202_-202_年外国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图1-7 202_-202_年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
图1-8 202_-202_年出境旅游人数
图1-9 202_-202_年出境旅游消费
图1-11 202_-202_年三大市场人数结构
图1-12 202_-202_年三大市场消费结构
表1-1 世界主要入境旅游接待国比较
快速稳健发展的出境旅游也有力彰显了旅游大国的积极形象。202_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预计为5200万人次,比202_年增加2100万人次,超出规划目标(5000万人次)4个百分点,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出境旅游的目的地接待质量和出境游客的安全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为中国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战略奠定了有利的市场基础。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的出入境旅游市场成为全球旅游市场走出低谷的重要力量,赢得了国际旅游业界的好评。
三、产业功能进一步释放,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
“十一五”期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中央的工作部署,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基本战略方针,研究制定了《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意见》,编制实施《202_-202_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出台各种措施,形成了旅游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中国经验,保持了旅游消费的较快增长,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追踪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三角区域规划、环渤海区域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泛珠三角洲经济区发展、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发展等,编制了相应的区域旅游规划,采取了相应市场促销和产业促进举措,在支撑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还在推进海峡两岸旅游交流,与港澳旅游业界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支持香港和澳门保持经济繁荣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文化传播和繁荣以及提升国家形象、发挥民间外交功能等诸多方面,旅游业也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随着产业功能的释放,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旅游产业性质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202_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了旅游产业定位的历史性突破。202_年,国务院还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均把旅游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形成了旅游业发展合力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分类指导”的大产业综合推进的发展格局。
一是地方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格局形成。近年来各省区市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加大了政策引导力度,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地方政府还进一步强化了对旅游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如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广东推出国民休闲计划、云南实施旅游二次创业、河北建设环京津休闲度假带、江苏、浙江、等地发放旅游消费券、海南和北京成立旅游委员会、天津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山东打造“好客山东”的旅游品牌、张家界建设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承德等多个城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等,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第三产业的龙头。二是旅游部门的横向、纵向合作力度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旅游部门与文化、农业、商业、工业、体育、环保、林业、气象、金融等部门合作更加紧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相关产业融合不断深化,形成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局省合作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国家旅游局先后与安徽、吉林、广东、湖北、浙江、江苏、湖南、山东、云南、重庆、陕西、宁夏、四川、天津、广西、河南、河北、深圳等18个省区市签订旅游合作备忘录或合作协议,条块结合、分类指导,有力推动了地方旅游业发展。
三是区域旅游合作方兴未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长江沿线、丝绸之路等旅游区域依托中心城市展开了联合宣传推广、旅游线路对接、促进要素流动、规范市场管理等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合作。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渐趋成熟,无障碍旅游区和跨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方向的重要模式。旅游成为大陆与港澳台的经贸桥梁、文化纽带和交流合作先行者,两岸四地旅游交流与合作更为密切,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健康发展,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有序推进,CEPA与ECFA协议有关旅游政策不断落实。四是行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旅游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快了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得到加强。全行业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机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建立了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和预警机制,旅游提示制度、旅游质量监督与执法等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以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为抓手,深入推动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旅游法规建设成效显著,出台了新的《旅行社条例》,旅游立法工作启动。标准化管理已成为旅游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20多项旅游标准逐步颁布实施。5A级景区、白金五星级饭店先后产生,初步建立了对地方旅游业与旅游企业发展的分类指导机制。
五、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旅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产品转型初步实现,逐渐从观光旅游占绝对主体地位转向观光、度假休闲和专项旅游协调发展。旅游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培育了中国港中旅集团、中国国旅集团、中青旅集团、华侨城集团、首都旅游集团、锦江旅游集团、岭南国际集团、开元旅业集团、春秋旅游集团、携程集团、如家酒店集团、七天酒店集团等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和旅游知名企业。新型旅游业态蓬勃发展,旅游市场主体的企业活力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旅游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境内外上市成为新兴旅游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和发展平台,社会资金以更大力度介入旅游业发展,有力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旅游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增强。旅游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旅游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得到了较大发展,初步建立起一批旅游电子运营商、数字旅游城市和数字景区。强化了与教育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与“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相比,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入境旅游市场增长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巩固,旅游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体制机制相对滞后,法制环境尚需完善,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人才科技支撑不足等,都需要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加以解决。从保障条件来看,财政导向投入尚需要进一步增加,公共保障体系有待于更加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尽完善,缺乏有力的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国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化的全面发展阶段,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更加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调整,民生基础更加稳固,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更加稳固。在国家和地方旅游发展战略,以及旅游法制化进程加快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资源和要素短缺的矛盾将得到有效的缓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交通体系的完善、信息化在旅游业的普及应用使游客的旅行、居住和相关消费变得更加方便。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政府对游客满意度的重视与保护让游客消费更加明白和放心。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深化等,都为旅游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旅游产业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在今后的五年,我国旅游既要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也面临后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等中长期挑战,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公共卫生等不利事件对旅游业的阶段性冲击。
可以说,“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是战略性的,所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也是空前的。
一、“十二五”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
一是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为世界旅游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全球经济增长的稳步回升,加上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各地区政府采取更加有利的旅游产业促进政策,有利于国际旅游保持持续较快发展。世界旅游组织在202_年所做的《202_年世界旅游展望》预测,到202_年,全球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可望达到16亿人次,其中3.78亿人次是跨区域的远程旅游者。接待量最大的三个区域分别是欧洲(7.17亿人次)、亚太地区(3.79亿人次)和美洲(2.82亿人次)。二是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于旅游业加快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及各省市区根据《意见》精神出台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从宏观上说,“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和“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将“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将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收入分配调整。这一系列政策也都将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三是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可望保持旺盛。202_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城镇为36.5%。我国居民消费已经进入结构快速升级时期,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潜力巨大。随着我国人均GDP迈向5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长,旅游消费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我国旅游持续较快发展具有强大的市场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产阶层的绝对规模和相对比重,将为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2_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46.6%,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城镇化有利于国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为旅游消费提供新的增长空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发展任务,政府支出中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这也将有利于居民消费预期的形成,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四是高速交通等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将提供更加稳固的发展基础。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_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增加到1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1.8万公里。届时,中国将建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八小时高速铁路交通网:除乌鲁木齐、拉萨等个别城市外,北京到全国各省会城市时间都将在控制在八小时以内。而到202_年,我国将建立省会城市与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基本框架,高铁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航空方面,到202_年底,我国的民用机场数量将增加到175个左右。根据《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至202_ 年,全国民用机场总数将达244 个。与此同时,航线也会大大增加。公路方面,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总规模达到8.5万公里,全部建成后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城镇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从而大大提高全社会的机动性,为人们旅游、休闲提供快速通道。“十二五”期间高速交通体系的初步建成,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加上海洋和内河、湖泊等水上交通、城市内部交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各种发展大众旅游的条件正在成熟,发展基础逐步稳固。
五是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一进程中,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今后一段时期,信息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旅游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六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出境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国际化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当前,我国和世界主要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正式启动,一批跨境经济技术合作规划已经或正在编制。“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从行业自身来说,我国旅游业的开放水平也不断提高。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蓬勃发展,我国已提前兑现“入世”关于旅游业的各项承诺,目前国际上著名旅游集团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外资进入中国旅游业呈加速态势,并向二三线城市纵深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增长,也将推动我国旅游企业更快地“走出去”,使得中国旅游业越来越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大格局当中。
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首先,整结构、优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要求旅游业增加供给总量,调整发展结构,这是“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转变发展方式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业发展要走内涵式道路,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科技支撑,进一步促进就业,提高游客满意度,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再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非常深远,目前虽然有复苏的迹象,但是何时全面恢复增长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也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最后,各类危机和隐患始终使旅游业发展面临挑战,许多因素可能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冲击,需要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应对机制。
第二篇 总体要求
“十二五”是我国建设旅游强国的关键五年,也是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把我国从旅游大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的重要时期。在未来的五年中,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我国旅游业要建设好旅游强国的产业基础,结合两大战略,在要素发展产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发展模式现代化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围绕上述要求,旅游市场要继续以国内旅游为基础,国际国内旅游协调发展。在国内旅游发展的各项指标上要确保持续增长,在国际旅游各项指标上要坚持稳健增长,在旅游收入和社会贡献指标上要努力实现领先增长,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和国际旅游市场上形成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握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推动产业融合,拓展产业功能,实现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世界旅游强国建设向前迈进重要步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的市场化进程。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着力提高游客满意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促进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
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不断扩大旅游消费需求,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实现三大市场协调发展。完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动各地旅游业特色化发展。促进城乡交流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坚持节能环保,推进低碳旅游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强化旅游业发展科技支撑,丰富文化内涵,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国际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广泛吸收外资、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借鉴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同时,推动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提升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发展方向
围绕两大战略目标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积极推动旅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提升旅游要素发展的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加快旅游业与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形成新的优势领域,完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加强新要素投入和现代产业运行方式运用,推进旅游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素质,提升产业竞争力。
提高旅游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行业协会改革,提升行业协会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促进新型中介组织发展。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企业面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加快培育旅游业市场经营主体,促进旅游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发展。“十二五”时期争取有中国旅游企业进入全球500强。
加紧旅游发展模式的现代化改造。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以及现在代公司治理结构和商业模式在旅游业中的广泛运用,推动旅游企业的自主创新。促进旅游业与金融、保险、信息、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广泛融合,推动旅游业现代商业模式发展。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满足多样化的现代需求。
加快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国际化进程。以旅游业作为提升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旅游民间外交功能。面向国际市场,提高设施和服务的便利化程度,培育一批国际旅游精品。全面对接国际标准,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国际旅游合作,形成一批示范性国际旅游合作区域,提升中国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结合“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接待体系建设。
第四章 “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一、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的战略中发挥更大功能;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业格局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迈出坚实步伐。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202_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的三大市场协调发展;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初见成效,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旅游产品体系更加丰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进展,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区域旅游业发展各具特色,城乡双向交流加快,旅游业发展区域布局更加均衡;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旅游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游客满意度稳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旅游业产业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发展成为以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与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现代产业体系广泛融合,充分满足现代需求的质量高、效益好的现代服务业;
旅游消费成为国民消费的热点和重要增长点,旅游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旅游业成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调整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旅游业在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以及弘扬中华文明、发扬民族精神和促进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规划指标 1.国内旅游人数
202_年为21.5亿人次,202_年达到33.1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9%。2.国内旅游收入
202_年为1.15万亿元,202_年达到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3.入境旅游人数
202_年为1.32亿人次,202_年达到1.53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3%。4.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
202_年为5450万人次,202_年达到663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4%。5.外国人入境旅游者人数
202_年为2500万人次,202_年达到3115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4.5%。6.旅游外汇收入
202_年为430亿美元,202_年达到54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5%。7.出境旅游人数
202_年为5200万人次,202_年达到8375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0%。8.旅游业总收入
202_年为1.44万亿元,202_年城达到2.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9.居民出游率
202_年为1.4,202_年达到2.25。10.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
202_年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为1150万人,202_年达到1525万人,每年新增旅游就业70万人。
11.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02_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
表4.1 旅游规划指标增长率测算表(202_~202_年)
“十五”“十一五”期202_~202_年“十二五”期期间年均间年均增长年均增长(%)间年均增长增长(%)
国内旅游人数 10.25 国内旅游收入 10.73 入境旅游人数 7.59 入境过夜旅游者8.43(%)12.2 16.9 1.93 3.24 11.20 13.73 4.69(%)9 11 3 人数 外国人 旅游外汇收入 出境旅游人数 旅游业总收入
单位 国内旅游亿人数 人次
国内旅游亿收入 元
入境旅游亿人数 人次
入境过夜万旅游者人人数 次
外国人 万人次
旅游外汇亿收入 美元
出境旅游万人数 人次
旅游业总万收入 亿元
出游率 % 旅游业直万接就业人人
5.73 4 14.80 5.97 9.97 4.5 12.55 9.47 9.36 5 24.26 12.16 17.83 10 11.13
13.52
11.18
表4.2 旅游规划指标体系总表(202_~202_年)
202_“十二五”时期
年基202020202015年
期 1112131
4年 年 年 年
21.5
23.25.27.30.4 5 8 3 33.0 1.15 1.21.41.51.72 7 5 1.94 1.32
1.31.41.41.46 0 4 9 1.53 5450
5665896136378 5 1 6 6630 2500
2612732852983 0 3 1 3115 430 452 474 498 523 549 5200
5726296927610 2 1 3 8300 1.44
1.51.71.92.18 4 2 1 2.32 1.4 1.51.61.82.09 6 5 2.25 1150 122***25
0
0 数
第三篇 市场开发
“十一五”期间,旅游市场已经形成了国内旅游为基础,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国内旅游市场无论是人次规模,还是收入数量,都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入境旅游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五,出境旅游市场则稳居亚洲最大的客源国地位。在过去的五年中,旅游市场的持续稳定增长既是我国旅游业战胜金融危机,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的推动力量,也为促进世界旅游业走出低谷做了突出贡献。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旅游需求和消费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国内旅游的情况来看,尽管基数很大,但是人均消费还很低,旅游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较弱。广大农村主要体现为旅游目的地,农村居民还很没有成为普遍意义上的旅游消费主体。旅游新需求不断涌现,但是真正的旅游消费热点,包括度假休闲旅游还没有完全培育起来。入境旅游市场上,入境过夜游客和外国人的比重偏小,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持续缺乏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国家旅游形象推广的创新性和市场营销的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出境旅游也面临着港澳游比重偏大,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出境游客的权益保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发展中的问题。
总体而言,随着散客化时代的来临,三大市场在开发理念、推广方式和营销策略上都还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工作。如何巩固和扩大既有消费规模,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如何做好散客时代的旅游推广和市场营销工作,是“十二五”期间旅游市场开点的难点,也是实现旅游强国目标、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作重点。
在未来的五年规划中,我国旅游市场开发继续以国内旅游为重点,按照“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的战略方针,统筹协调、深化开发三大市场,形成更加协调的市场格局。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市场开发的政策重点应该放在培育和引导需求上来,千方百计地提升旅游消费的规模。要鼓励消费,方便消费,努力协调三大市场发展同外部运行环境之间的均衡发展。
第五章 拓展消费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
一、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的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消费结构稳步优化,对我国旅游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支撑点和助推动力的作用。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大基数、稳增长、低消费、变化快”。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尽管只有1.4的出游率,但是总量规模已经稳居世界前列。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人均消费量偏低的现实约束,散客化时代快速变化的出行方式和消费模式也对市场组织和接待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十二五”期间,在高速交通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稳定提升、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以及假日制度逐步完善等利好因素的促进下,国内旅游市场将出现更加快速发展、更大消费规模的态势,大众旅游的阶段特征更加凸显。顺应国民大众旅游转变,针对散客化时代的新要求,我国旅游业需要进一步落实旅游消费促进政策,挖掘消费潜力,提振市场信心,使国内旅游市场从数量规模型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在进一步培育国民旅游休闲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市场特征,深度开发和提升传统旅游市场,加快培育一批新兴市场,积极开发一批高端旅游市场和专项旅游市场。
二、工作重点
1、制定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形成更加稳固的国民旅游休闲发展基础 编制《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既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明确要求,也是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要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纲要》的编制中来,汇集全社会的智慧,力争形成一个行业收益、人民群众满意的《纲要》。广泛征求各部门、地方和行业意见,尽快促进《纲要》的出台。大力提升全社会旅游休闲意识。以《纲要》颁布实施为契机,通过设立“中国旅游日”等方式,大力开展旅游休闲的公益宣传,加强各类人群的旅游休闲教育,树立科学的休闲消费观,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休闲行为,形成有利于旅游休闲发展的舆论氛围,挖掘国民潜在的旅游休闲消费能力。
贯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协调好职工工作与休息的关系,各单位尤其是窗口服务部门,应以适当形式对外公布干部职工的休假信息和休假安排,统筹安排生产或工作任务,做到工作和休假两不误。依法保障在职职工法定休息时间,鼓励根据个人意愿将带薪假期分段灵活安排。推广错峰上下班、弹性工时制、家庭办公等灵活工作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奖励旅游。对节假日坚守工作岗位的,要及时安排补调休。对特殊工作岗位的职工,要加强休息权益落实的监督检查。大力发展各类家政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鼓励地方探索多种形式的休假制度。
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权利。把推行国民休闲纲要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城乡居民旅游休闲状况作为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大政府旅游休闲投入,强化政府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的优惠政策,加大针对性产品开发力度,提供便利化的设施和服务。将开展旅游修学活动作为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旅游休闲纳入社会保障,发展福利旅游。
2、深度开发和提升主体市场
长期以来,长三角、泛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三大经济区的居民出游率和游客消费水平均位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前列,这三大市场是我国国内旅游的主体市场。对于这三大主体旅游市场,要不断扩大现有市场规模,提升游客消费水平,提高地区出游率。针对现实旅游市场,要进行跟踪分析,做好旅游新需求预测,及时为该群体游客提供针对性的旅游产品。针对潜在旅游市场,要通过多样化营销方式对其进行宣传,促使更多潜在游客产生旅游动机。另外,通过不断提升现有旅游服务质量,强化安全保障,促使现实旅游市场影响潜在旅游市场,使得更多的潜在旅游市场向现实旅游市场转变。
3、加快培育一批新兴市场
东部地区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城市群,以及东、中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旅游市场正在崛起,是我国国内旅游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
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支持新兴市场开发。探索联合重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星级餐馆、大型商场以及航空公司等企业,通过“餐饮送旅游”、“住宿送旅游”、“购物送旅游”、“乘机送旅游”等不同途径和多种形式,向广大新兴客源市场派送门票。鼓励整合多家景区资源,对外公开发行“旅游一卡通”,让当地居民能以较少的花费多次游览多家景区。强化旅游意识宣传引导,促进“当地人游当地”活动。
加强针对新兴市场的产品设计和宣传营销。细分新兴市场,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类型和产品档次。特别要区分好东、中、西等不同地域间的差异,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借助各种旅游推介会,体育文化赛事、特殊节庆、影视媒体和网络平台,向潜在的市场客源地做好宣传营销工作,逐步拓展市场规模。
4、积极开发一批高端市场
高端旅游市场是促进目的地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收益、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市场。适应高端市场发展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努力培育邮轮游艇、海洋海岛、高尔夫、户外探险等高端旅游市场,不断扩大高端市场规模,拓展高端旅游市场类型,以个性化服务提升高端旅游市场满意度。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高端旅游市场发展。通过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形成适应高端市场个性化特征的高端旅游产品体系。促进高端旅游项目开发和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与高端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为高端市场提供优良的软硬环境。扶持一批针对高端市场的经营实体发展, 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和专业化营销能力。
5、积极拓展专项旅游市场
大力开发商务会展奖励旅游市场。理顺管理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会议展览的综合效应。加强会展场馆规划,丰富旅游设施,完善服务配套,促进商务会展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政策调整,支持旅游企业经营政务、商务方面的差旅活动,形成有利于商务会展奖励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培育农民旅游市场。组织农民旅游是一项针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程和让农民分享发展成果的民生工程,要争取尽快出台专门的支持政策。促进旅游下乡,提高旅游惠农幅度,对开拓农村旅游市场的旅行社进行税费减免,对农民旅游实施政府补助。举办“旅游下乡”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农民旅游宣传品,与“农家书屋”、文化站建设等相结合,建立农民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农民出游意识,丰富农民出游信息资源。鼓励实力强、信誉好的旅行社企业,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旅游促销,推出城市观光游、农业科普游、新农村建设游等适合农民旅游的产品,开拓农民旅游市场。支持旅游企业在农村开设“农民旅游”服务站或咨询报名点,加强与当地邮政代办点、村委会、超市和农村团体的广泛联系,为农民出游提供方便。
深度开发老年旅游市场。做好老年旅游市场的营销宣传工作,提高老年人旅游意识,激发老年人旅游的积极性。通过各地的老年协会、老年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会或老干部处,以及老年人广泛接触的媒介如老年节目——夕阳红、老年健康等,进行针对性营销。鼓励子女带老年人旅游。建设一批全国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开发适合老年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
进一步扩大青少年旅游市场。落实对青少年在交通、参观游览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有关单位针对青少年推出各种优惠活动。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支持开发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旅游产品。推动师生同游、家庭同游等产品开发,以青少年市场带动整个市场。鼓励自驾车旅游、红色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等专项旅游市场发展。适应游客出游目的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深入进行市场细分,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加强以文化、体育、探险等为主题的专项旅游市场开发。做好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6、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国内旅游市场统计与研究工作
将国内旅游统计及抽样调查工作纳入每年的专项任务,进一步完善国内旅游统计指标体系,规范旅游统计口径的标准,提高旅游统计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丰富国内旅游统计年鉴和抽样调查报告的内容。深入分析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主要客源地、目的地发展态势以及游客行为特征,为设计行之有效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7、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旅游市场营销
细分国内各类旅游市场,分析每个细分市场的旅游决策行为,不断探索新型市场营销方式,展开有针对性的旅游市场营销。
加强技术支持和示范引导,鼓励国内旅游目的地和企业构建旅游市场网络营销平台,建立游客和目的地之间的高效信息通道,普及电子邮件、网上论坛、景区网页、旅游新闻和评论、网络聊天室、社区口碑、旅游路书、网络视频等网络推广工具,实现即时信息流通。
继续组织好国内旅游交易会,积极举办旅游推介会、旅游友好年等各种营销活动,加强重大节庆赛事的旅游营销。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开辟旅游产品销售和促销的新途径。加强政府、企业以及不同地区营销资源的整合,提升国家和地方整体旅游形象。
第六章 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一、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入境旅游已经进入常规化增长轨道,未来五年,将主要依靠与时俱进的市场推广和新型的营销策略,主动与旅游大国竞争有限增长的国际旅游市场。为此,我国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需要更加细致地研究国际旅游市场,推行国家旅游形象战略,创新旅游营销手段,下大力气氛巩固重点市场,加快发展战略新兴市场、积极培育潜在市场,创新营销方式,促进旅游消费,把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从而旅游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更为直接的国际市场基础。
二、工作重点
1、大力巩固重点市场
重点市场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日韩、东南亚、西欧、北美等国家与地区。这类市场规模总量大、市场份额高,发育较成熟,增长速度趋于稳定。“十二五”期间,大力巩固重点市场。通过细分市场定位、拓展合作领域、创新促销方式、优化提升传统产品、培育新兴产品等途径,充分挖掘市场消费潜力。
——港澳台市场。港澳台市场在中国内地入境市场中居于主体地位,其增减变化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具有决定性影响。针对港澳台市场正进入发展平台期的趋势,加强中西部地区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在港澳台的宣传营销力度,注重对年轻人市场的开拓,尽可能提高港澳台游客的停留时间与旅游消费。同时,通过简化签证,以及丰富完善一程多站产品的方式,加强对港澳台中转游客的吸引。
——日韩市场。日本、韩国两大客源市场约占外国客源市场的三分之一,其波动变化对中国的入境旅游举足轻重。必须充分利用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提高产品的多元化程度,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升级滑雪、温泉、文化、购物等旅游产品,吸引日韩的银发、女性与青少年修学市场,尽可能提高日韩游客的重游率与旅游消费。
——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既是中国入境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入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为契机,加强对东南亚商务旅游市场、修学旅游市场的开发。与东南亚开展整体促销,将东南亚的国际游客吸引到中国,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入境市场的规模。
——西欧与北美市场。西欧与北美等远程客源市场增长幅度较为显著,是我国入境过夜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进一步简化出入境手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与欧美各大旅游企业合作,适应欧美市场人性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组织与宣传更具灵活性的旅游产品组合,以充分挖掘欧美的散客与深度游市场。
2、加快发展战略新兴市场
战略新兴市场包括东欧、南亚、中东、大洋洲等地区。这类市场目前规模总量不大,但潜力空间较大。“十二五”期间,以加快发展与积极拓展为工作重点。增进双方旅游主管部门、旅游团体以及各行业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机构的沟通、联系和合作,建立多种合作管道,搭建多方合作平台,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强化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对客源的开发强调针对性,加大促销力度,力争扩大市场份额。
3、积极培育潜在市场
潜在市场包括南美、非洲等地区。这类市场规模较小,但发展速度较快。“十二五”期间,以加强了解与市场研究为主。利用国际性节事等机会,强化宣传营销,积极培育中高端客源,提高潜在市场对中国旅游的认知度与认同度。
4、加强政策引导与调查研究
积极推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计划单列市出台发展入境旅游的政策措施,鼓励对入境旅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奖励。鼓励旅游企业开展入境旅游包机(船)业务。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走出去”发展,为入境旅游拓展市场。支持和鼓励增开国际航线、简化签证手续,推动对有条件的客源地实施免签证、口岸签证,对符合条件的散客实行多次往返签证。推动完善适应入境旅游需求的信用卡支付、外币兑换等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双语和多语标识系统和解说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准确把握重点市场、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制定入境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研究制定入境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增强市场开发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及时跟踪和研究国际旅游市场新需求、新业态的发展变化,指导和促进入境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加强入境旅游市场信息工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5、创新宣传促销方式
把国家旅游形象宣传纳入国家形象宣传和政府整体工作计划,在立法和预算方面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整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广播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对外宣传部门的力量,推广中国国家整体旅游形象,形成合力,扩大影响。改变以往分散的、多头的宣传营销战略,结合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国家或区域为单位,采取统一、整体的宣传营销措施,塑造整体市场形象。做好国家旅游形象市场反馈的跟踪研究,适时调整对细分市场和旅游新需求的宣传促销方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推进旅游预订、营销与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支持举办网上旅游博览会。鼓励绿色营销、倡导低碳旅游等新理念。
第七章 加强服务引导,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一、发展思路
“十一五”是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高速增长期,也是我国国际旅游地位和产业影响力空前提升的时期。由于国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币升值,以及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签证放宽和市场促销策略等诸多因素影响,出境旅游在“十二五”期间仍将持续快速增长。“十二五”时期,为引导出境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要以出境游客的权益保护和满意度提升为抓手,结合我国与目的地国家和地区ADS协议的定期评估机制,稳步、渐近地开放我国居民赴境外“自由行”,结合中国旅游及相关企业和服务“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出境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推行世界旅游强国的国际服务品牌培育计划。
二、工作重点
1、高度重视对出境游客权益的保护
高度重视对出境游客权益,特别是散客权益的保护。高度关注出境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机制和监管效果。统筹境内外的相关资源,逐步建立中国公民境外旅游安全保障和旅游救援体系。通过外交、旅游、保险、境外医疗机构、航空交通等多层面多渠道的体系建设,保障中国公民的境外旅游安全以及遭遇突发事件后的及时处理和救援。完善相关旅游保险体系。
2、完善出境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出境旅游消费特征,完善以旅游预警为重点,包括签证边检、信息提供等内容在内的出境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好出境旅游预警工作,避免突发事件的影响,保证出境游客的安全。进一步完善出境旅游提示发布制度及分级标准。加强发布和解除标准的研究,规范发布,适时解除,尽可能做到在提醒游客安全的同时,减少旅游提示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加强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协调。定期公布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信息和阶段性的调控政策.3、推进出境旅游便利化 会同我国旅游、外交、海关等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外交途径加大双边协商,及时调整不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ADS条款,以互利互惠为原则,简化签证手续、缩短签证时间,给予我国出境游客更多的便捷。推动境外目的地加强对中文导游的培养,完善中文旅游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与设施,提升出境游客满意度。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境外培训、展览、会议等出境需求及视同公务旅游服务的需求均列入政府统一采购的范畴,由符合条件的旅行社对相关项目进行公开竞标。
4、进一步发挥出境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
进一步发挥出境旅游在我国外交、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上的作用。配合我国总体外交部署,通过大量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推动我国居民与各国和地区人民之间的交往,推进与主要目的地国的务实交流合作。以不断推进内地居民赴台港澳旅游,逐步放开出境旅游经营业务等为重要途径,大力发挥旅游在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推动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进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在多边和双边谈判中,主动设置出境旅游服务贸易的议题,并作为人民币汇率、自然人流动、技术或非贸易壁垒、碳交易等谈判项目的要价或筹码之一。在对外援助方面,结合部分受援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需求,逐步将旅游列为援助项目并对其相关人员有计划地提供来华培训援助。把出境旅游纳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战略规划。将放开中文卫星电视频道落地、更宽松的中文图书报刊进口政策、更为完善的中文接待环境等内容纳入开放和实施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重要条件。根据我国出境市场增长趋势,加强与相关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合作,推动旅游市场互换。
5、加强出境旅游的专项统计与市场监测
加强与出入境管理部门、边防部门、统计部门和外汇管理部门的合作,建立包括出境旅游消费、边境旅游规模等出境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出境旅游市场规模、消费结构以及流量和流向的宏观监测。把出境旅游发展与提升人民生活水准和培育中国旅游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相融合,探索制定相应的国家层面发展战略。建立、完善和推广我国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ADS协议以及“自由行”协议的定期评估机制
第四篇 产业促进
三十年发展,我国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旅游标准化建设,以及以服务质量提升为目标的诚信体系建设都有长足的进步。我国旅游产业无论是在市场主体的数量,还是产业运行的质量都具备了旅游大国的产业基础。数量巨大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交通以及相关企业共同构成了从区域到城市,再到乡村的旅游目的地体系以及相应的产品体系,形成了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平台。旅游领域提前兑现的“入世”承诺使我国旅游企业在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环境中尽快适应了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一批有实力的旅游企业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始探索在国际旅游市场上进行网络化布局和品牌化成长。
“十二五”时期,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推动国有旅游企业加快重组与变革的步伐,并有更多的非国有市场主体的进入,从而为旅游企业的市场化提供了运作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信息科技和人才队伍将使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宏观层面的政策统筹将使各旅游区域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更加协调有序地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出境旅游的发展直接促进旅游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和国际化发展。
第八章 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发展思路
旅游企业是旅游产业的微观基础,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是产业促进的第一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企业的总体规模保持了较快增长,形成了一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以及复合型的旅游集团和行业品牌,但是相对于市场开发,旅游产业促进相对滞后,缺少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生产要素,旅游企业都表现得比较传统,与国际知名旅游企业相比,与国民经济其它竞争性产业中的市场主体相比,旅游企业的市场活力和产业影响都明显不足。
“十二五”期间,要更加重视旅游企业在产业促进和旅游强国战略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加快旅游领域中国有资产改革重组力度,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培育一批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旅游企业和服务品牌。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对旅游产业的介入,大力发展要素市场,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推动旅游传统业态的现代化改造和新型旅游业态的创新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企业品牌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初步形成一个“以大型集团为主导、中小企业活力充沛、新型业态持续涌现”的旅游产业发展良好局面。
二、工作重点
1、培育大型旅游集团
坚持以培育主业清晰、发展路径明确、竞争优势明显的大型旅游集团为基本方向,依托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及上市等途径,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通过市场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
2、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
积极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发挥其在自主创业、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引导和支持中小旅游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自身市场开拓能力,实施中小旅游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快推进中小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织中小旅游企业争取国家的融资、财政、税收、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落实国家出台的“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特殊货币政策、“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政策以及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等政策,建立中小旅游企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各类基金。针对“农家乐”、民俗户等特殊经营主体,对工商、治安管理等政策进行适度调整,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3、鼓励非公经济主体发展
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主体参与发展旅游业,逐步降低旅游企业,特别是饭店、旅行社等竞争性领域旅游企业的国有资产比重,积极培育产权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对占有重要旅游资源的景区等旅游企业,应当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国有资本可保持相对控股地位。对旅游景区领域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带动其他社会资本的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国有资产布局重点调整的领域中,应采取多种方式使国有资本较快退出。
4、加快旅游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创建现代商业模式,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推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设立旅游企业创新基金,每年对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创新、引领国内旅游企业改革创新潮流、对行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旅游企业进行奖励。旅游创新基金也可用于激励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鼓励旅游商品的工艺设计申请专利等。
5、加大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对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要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授信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建立旅游发展专业基金公司,为旅游企业的资本运作提供直接有效的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的中小旅游企业开展业务。
6、鼓励旅游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引导旅游企业将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企业战略重点,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国内外并购等多种方式发展自主品牌。引导旅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国际参展、宣传营销、质量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组织旅游企业品牌质量的评定工作,对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企业实施奖励。鼓励优势旅游企业借助于品牌和商誉优势,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迅速实现资本扩张并改善资本结构。
第九章 满足消费需求,完善产品体系
一、发展思路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大众旅游市场主体地位逐步确立的五年,也是观光旅游产品大发展的五年。在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度假休闲和多样化的专项旅游产品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依托传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景区开发,到依托都市生活环境的休闲产品,再到依托海滨、湖泊、山地等良好生态环境开展的度假产品,我国旅游业的产品体系的丰度和深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众旅游阶段特征将更加明显。与此相适应,观光产品仍然是整个旅游产品体系的基础。无论是在规模还是结构,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我们都要下大力气抓好观光旅游产品的丰富完善工作,千方百计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观光旅游消费需求。在满足大众旅游者对观光产品需求的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市场层次的度假休闲需求,加快开发度假休闲旅游产品,深化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以及科学考察、修学旅行、会展奖励等专项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培育并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品牌。
二、工作重点
1、丰富完善观光旅游产品
依托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挖掘文化内涵、营造旅游环境、细化景观设计、提升服务品质等策略,以国家级文化、自然遗产地以及A级景区为支撑,加强资源整合,在全国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观光旅游区、观光旅游带、观光旅游线路。加强社会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一批新型旅游社区。进一步发挥观光在整个旅游产品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2、加快开发度假休闲旅游产品
推动社会公共资源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积极引导城乡居民休闲度假,深化开发一批城市休闲旅游产品,推进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完善乡村度假休闲产品。针对不同市场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发户外运动、滑雪登山、森林康体、滨海度假、温泉养生、民俗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支持开发个性化休闲旅游产品,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和大型主题公园。以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引导一批山岳、湖泊、滨海、温泉等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聚集区的开发和建设。大力发展邮轮母港、自驾车营地、房车宿营地、汽车旅馆、汽车租赁等与休闲旅游新需求相适应的设施和服务。
3、积极发展商务会展奖励旅游
重点开发商务、会议、大型节事活动等商务会展旅游产品以及奖励旅游产品,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完善现有会展旅游配套硬件设施,引进和培养专业化的会展、商务旅游人才,鼓励发展以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为中心的专业化服务公司,提供优质、多样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整合会展资源,大力巩固和发展各类综合型及专业型会展,打造若干个全国性和一批区域性知名会展品牌,并推动会展业的区域集群化发展。以会展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会展,形成更为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商务会展旅游产品。支持奖励旅游公司发展,支持旅游企业开展奖励旅游服务,倡导奖励旅游意识,加强客户联系和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大力发展奖励旅游。
4、积极发展专项旅游产品
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专项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一是深入发展红色旅游。继续加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努力探索创新,有效整合资源,推进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深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重点旅游区建设,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紧密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强化红色旅游功能发挥,把红色旅游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全面推动乡村旅游。充分利用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一批集居住、观光、购物、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村镇,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规范提升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大力促进休闲农庄、养老基地、有机农庄、葡萄酒庄园、乡村俱乐部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发展,建成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
三是大力开展生态旅游。依托我国各地丰富生态旅游资源,加强规划设计和游客管理,推动生态旅游标准制定和生态旅游认证实施,强化生态保护,开展生态观光、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活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促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生态旅游区域建设,引领全国生态旅游持续快速发展。
四、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依托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加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合理利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旅游演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引导各地积极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建设旅游文化街区、文化创意旅游园区、旅游文化综合体等一批文化旅游示范区。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
五是深度开发工业旅游。充分利用现代工业厂区景观、工业生产流程、工业企业文化、废弃矿区景观、工业遗产等相关工业因素,开发工业旅游产品,开展工业旅游体验活动。以工业旅游示范点为支撑,建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旅游景区。引导和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利用工业遗产进行工业旅游开发,实现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六是积极发展其他专项旅游产品。结合国家战略和游客需求,积极发展运动康体、医疗养生、修学科考、邮轮游艇、宗教朝圣、海洋海岛、探险等专项旅游产品。
第十章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产业面临着更快变化的市场,更新的科学技术和商业模式,还有更大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压力,旅游业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基本思路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文化内涵,形成持续创新旅游产业要素体系的两大基础支撑,与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驱动力。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从产品、要素、管理、市场等方面的融合与共享方面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形成产业素质提升的新领域,并延展产业链条。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构建现代旅游产业新格局,不断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工作重点
1、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在保持总量适度增长的基础上,研究旅游产业的区域布局合理性,实现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和旅游饭店、旅行社、A级景区等业态的平衡发展。每个区域内的各业态布局和结构也要实现合理化,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2、构建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现代旅游交通服务
依托现有交通网络,积极争取加开旅游专列、旅游专线巴士、旅游航线,加快对接航空、高铁等现代高速交通体系。加强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以及重点旅游目的地的支线机场建设,推进旅游目的地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进一步提升旅游车船与旅游需求的适应性,提高旅游交通企业的服务品质。
3、推进旅行社专业化分工体系形成
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力度,促进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跨区域发展。在专业化运营的基础上,培育若干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旅游批发商、有产业竞争力的旅游经营商、布局合理的零售代理商,形成适应市场发展的批零分工体系。政策上要允许有实力的旅行社跨省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旅行社走紧密型的集团化发展道路;要引导小旅行社发展成为大型旅行社的分支机构,发挥大型旅行社在品牌、网络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增强大型旅行社的竞争能力。鼓励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旅行社业务和管理中的应用,创新旅行社商业模式,培育更多的旅游新业态。在服务区域上,旅行社的服务网络要实现以城市商业区为主向城市社区和乡镇的布局延伸。
4、优化旅游饭店结构和推进集团化发展
旅游饭店发展要适应大众化需求,注重规模控制、结构优化、品牌打造和服务提升。引导旅游饭店理性投资,进一步优化类型、档次和结构,促进各种类型的旅游住宿设施规范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培育一批有产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饭店品牌,推进饭店连锁化和集团化发展。构建饭店资产评估和交易平台,促进饭店产权跨区域、跨所有制流动。
5、探索旅游景区市场化运营模式和创新传统盈利模式
积极探索试点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市场化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合理开发,通过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景区品牌。形成覆盖广泛的A级景区动态管理机制。加强景区外部配套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重点加强标识系统、安全救援、无障碍设施、旅游厕所等内部服务配套建设。加大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重点景区的开发力度。改变依靠收取门票来获得收入的盈利模式,积极发展通过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开发演艺旅游及向旅游交通、旅游住宿以及旅行社等环节延伸的新盈利模式。
6、提升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
适应市场需求,提升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推动研发与生产,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旅游购物企业的评级和推荐制度,进一步规范旅游购物经营活动,营造诚信、便捷的旅游购物环境。探索旅游购物免税、退税制度,促进旅游与物流的结合,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7、提升旅游餐饮在旅游产业中的支撑作用
服务大众化旅游餐饮需求,大力挖掘传统菜系和地方特色餐饮,进一步提升餐饮在旅游产业中的支撑作用。以标准化为抓手,提升旅游餐饮特别是团队餐的服务质量。探索旅游餐饮经营模式,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餐饮品牌和标杆企业。
8、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娱乐品牌
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演艺和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培育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引入高科技手段,挖掘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娱乐项目的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和观赏性,丰富旅游娱乐项目的内涵,形成一批广大游客喜闻乐见的,有影响力的旅游娱乐品牌。
9、促进旅游新业态发展
鼓励旅游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旅游新业态发展。制定旅游业态分类标准,推动旅游业信息化。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动资讯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旅游业务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争取将旅游房车、邮轮游艇、缆车索道、数字导览等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名录。支持咨询、规划、设计等旅游相关的智力型企业发展。
10、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延伸产业领域,拓展旅游要素体系,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顺应现代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打破旅游产业传统边界,通过要素的链接与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发挥旅游业对国际金融、现代农业、新能源产业、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会展博览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促进作用,促进旅游业和工业、农业、文化、体育、教育、林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医疗等行业和领域的融合发展。
11、强化科技支撑
鼓励旅游产业中的自主创新,提升现代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出台相关政策与法规,加大资金扶持,促进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各类研究研发机构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旅游业研发创新体系。加大旅游业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力度,加快旅游业专利技术转化步伐,提高全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快旅游行业对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节能减排、安全监控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12、提升文化内涵
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结合城镇规划与设计,加快特色旅游城镇、特色旅游街区、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设计开发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鼓励扶持各地区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餐饮文化品牌,规划建设以地区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旅游饭店,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
第十一章 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思路
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十二五”时期必须继续坚持环保和节能,牢固树立保护性开发的原则,牢固树立旅游开发服从于保护的原则。在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发、经营和评估过程中,坚持强化自然、文化和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在全行业推进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的道路,促进旅游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旅游目的地、景区、饭店、旅行社为重点,通过试点、示范和标准,落实旅游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加大生态旅游的舆论宣传,在社会形成环境友好型旅游方式与资源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的广泛共识。加大对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将旅游产业建设成为资源保护与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
二、工作重点
1、强化旅游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加强对旅游景区开发规划和旅游城市建设规划中对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视,在旅游开发阶段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旅游景区游客环境容量,明确环境要素专项保护措施,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处理、水土保持、大气保护、噪音控制以及环卫设施配套需进行专门规划。严格贯彻和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加强旅游规划、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发新的旅游景区和在旅游景区内兴建新的旅游接待设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旅游景区内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和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定的要求。落实旅游区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旅游景区内建筑和旅游接待设施,其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处置设施和防治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各旅游景区应根据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环境工作人员,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生态以及资源可能的破坏进行预评估,建立可行的保护控制预案,及时报告环境状况发展趋势。
2、在旅游开发中坚持保护性利用原则
加强旅游开发建设中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遗产的文化内涵,将旅游经济利益放在从属地位,强调遗产的基本社会文化属性和功能,通过遗产旅游普及科学知识,进行文化传承;利用法律法规和财政补贴的手段,通过法制建设、集权制改革、资源补偿机制建立和监督机制健全等途径,对自然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争取尽快出台旅游企业经营收入返还旅游环境保护的比例和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边地区、居民的补偿比例的相关政策。在自然生态脆弱区域积极考虑旅游脱贫的路子。
3、在全行业中推进节能环保
发挥旅游行业绿色产业的优势,将旅游产业建设成为旅游发展的典型产业。制定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节能减排的行业标准。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联合专业研究机构、专家及相关人员,加强调研,充分收集旅游企业能耗及排放数据,配合国家旅游局制定行业标准。做好低碳旅游城市示范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工作。协调发改、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用好、用足国家现有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政策与资金,开展低碳旅游示范城市建设;重点做好绿色旅游饭店、生态景区、循环型景区等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的创建,建设认证一批生态景区、循环型景区,加大绿色旅游饭店创建力度,提升和新批一批绿色旅游饭店。从员工培训、旅游者的引导教育和城市、企业的日常管理等软环境方面入手,提高节能减排的意识和主动性;重点、有序加快旅游企业设施设备节能改造的硬环境建设,支持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新能源和建筑业节能减排新型保温、环保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
4、积极支持生态旅游发展 坚持生态理念,强化“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提升生态脆弱区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引导游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变“被动”保护环境为“主动”保护环境,自觉保护资源和环境。通过加大资源保护项目建设与投入,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有效发挥旅游业生态效益,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向优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污水、垃圾处理、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防止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定期开展旅游景区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试点示范,建立一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形成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形成辐射效应,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第十二章 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要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高速交通体系为主轴,以都市群为依托,以培育旅游集聚区为重要任务。本着“东部地区国际化、中部区域城市化、西部地区产业化的原则,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区域旅游新格局,实现区域旅游全面协调发展。
二、工作重点
1、重点构建旅游目的体系
依托主要城市(群)、大型旅游区、度假地以及有条件和特色的城镇,发挥旅游交通、旅游资源、接待设施集中度高的优势,按照国家优秀旅游目的地标准,打造一批旅游城市、环城市旅游度假带、旅游县域和旅游乡镇,形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类型各异、布局合理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2、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分类指导
促进四大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通过提高产业水平,提升产业素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双重功能,实现旅游国际化目标。中部地区要通过完善产业体系,构建旅游目的地体系,缓解供需矛盾,实现旅游城市化目标。西部地区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功能,提升基础设施档次,形成我国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旅游产业化目标。东北地区打造旅游品牌,构建旅游聚集群,促进旅游产业与工业发展的融合,实现旅游产业引领区域转型升级。
——东部地区。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以改善旅游环境,打造旅游品牌,提高产业水平,提升产业素质以及促进产业升级为战略措施,以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峡西岸旅游区、环渤海旅游区、长三角旅游区和泛珠三角旅游区等示范区,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滨海度假、康体养生、城市旅游等国际化旅游产品,推动东部地区旅游国际化发展。强化东部地区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双重功能。
——中部地区。紧抓“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依托中部地区大山、大水、大农村、大都市等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已有旅游品牌,依托区域联合、产业联动、市场互动等策略,构建沿长江、沿陇海、沿京广和沿京九的旅游合作带,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的旅游合作区。重点开发生态探险、民俗文化、宗教朝圣、世界遗产、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将中部地区打造为我国承接东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推动中部地区旅游城市化发展。
――西部地区。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旅游完善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民俗、历史、生态、红色、乡村等旅游资源,借助区域联合、产业联动、市场互动等策略,发展以观光旅游、民俗体验和生态旅游为核心,以度假休闲、红色旅游、宗教旅游、节庆旅游以及避暑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丝绸之路旅游区、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北部湾旅游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等区域的综合试点改革,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化发展。
——东北地区。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旅游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文化特色,以辽吉黑三省及蒙东地区为有机整体,突出区域旅游活动组织特征,强化旅游供给集群发展。运用多种营销方式不断提升冰雪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加速发展红色旅游、工农业等专项旅游。打造辽宁沿海经济旅游带,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三大草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山地三大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三江、松嫩、辽河下游三大平原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培育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北国鹤乡、林海雪原、北大荒、五大连池、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辽东山水、盘锦湿地十大生态旅游品牌。围绕上述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旅游品牌,重点建设一批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
3、抓好区域旅游合作
秉着整体规划,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市场共有,效益共赢的原则,在资源、资金、信息、交通、人才、产品和市场等生产要素上展开区域旅游合作,寻找最优组合,达到“共赢”目的。重点打造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丝绸之路、青藏铁路沿线、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杭大运河沿线、武陵山区等无障碍区域合作示范区。
——环渤海旅游区。依托环渤海旅游区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形成城市风光旅游区、历史遗迹与古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区、山海一色与海岛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区、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区、民俗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区。大力开展观光旅游产品、滨海度假旅游产品、温泉度假旅游产品、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历史文化遗迹旅游产品等旅游产品体系。到“十二五”末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强力引擎区”、“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与平台”两大规划目标。
——长江三角洲旅游区。依托长三角发达的旅游产业,通过区域合作,市场共享,设施共建以及旅游产业软环境升级改造,打造以上海城市旅游为龙头,以南京、杭州、扬州、苏州等城市为支撑,以城市旅游、会展旅游、工农业旅游、高端旅游为特色产品,将该区域打造地域无障碍、交通无障碍、市场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的旅游经济圈。
——泛珠三角旅游区。依托泛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区位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通过区域合作,市场共享,设施共建以及旅游产业软环境升级改造,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旅游区目的地龙头,以其他各省省会为主要城市支撑,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旅游、自然山水观光游、文化体验游、宗教旅游、休闲度假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等系列旅游产品,形成山水观光精品旅游线、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线、民俗体验精品旅游线以及滨海旅游精品旅游线等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
——丝绸之路旅游区。依托丝绸之路独特的旅游资源,以洛阳、西安、宝鸡、天水、敦煌、张掖、吐鲁番、哈密以及喀什为等沿线城市为载体,在进一步推进申遗工作的同时,通过市场推广,产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地打造以及区域合作机制完善等措施实现知名文化品牌向国际旅游品牌提升;文化观光产品向多元旅游精品提升;国内旅游市场向国际国内市场提升;交通瓶颈制约向便捷立体交通提升;省区各自为战向区域合作发展提升;服务要素薄弱向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到十二五末将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打造为国际著名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实际著名文化旅游品牌。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依托青藏铁路辐射范围高品位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铁路沿线西宁、格尔木、那曲、拉萨等重点城市辐射范围内旅游区域的旅游功能、设施与项目,使这些城市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与旅游集散地,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把青藏铁路沿线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与线路。
——京杭大运河沿线旅游区。以世界运河之母和华夏文明枢纽为核心内涵,保护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延续运河文脉、传承运河文化,保育世界文化遗产。整合运河旅游资源,面向国内文化休闲度假和国际文化观光体验两大市场,创新整合运河旅游产品体系,提升运河文化品牌,打造中华文化旅游精品,培育具有国家竞争力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4、推动两岸四地旅游共同发展
发挥旅游在两岸四地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旅游对台港澳工作的独特作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为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服务。探索成立两岸四地旅游协作发展委员会,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探索在海西、珠三角等地区建设两岸四地无障碍旅游区,先行试点。争取将两岸四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规划。探索建立品质旅游合作、旅游行业协会合作等两岸四地旅游合作的新机制。
继续推进内地和港澳旅游合作。有序扩大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范围,同时视条件延长个人游时间。推进内地与港澳地区的旅游职业资格认证。不断推进粤港澳旅游合作示范区建设。依托资源与地缘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结构优化为主线,以市场开拓、区域合作为重点,统筹推进,加速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努力将粤港澳地区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成为中国国际旅游枢纽。旅游业成为该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以粤港澳经济区规划建设为契机,开放创新、联动发展,重点突破、多极推动,构建粤港澳大旅游,形成中国旅游发展国际化、现代化的示范区域,推进建设全国旅游改革综合试验区。
加快大陆和台湾旅游合作。有序推进大陆与台湾的直航城市数量,实现更多省市与台湾之间的直航。在试点基础上有序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湾地区自由行。在“十二五”期间要不断提升我国大陆旅游产业质量,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提供满足台湾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努力构建和打造海峡西岸旅游区,实现海峡两岸试点工程。
——海峡西岸旅游区。发挥海峡西岸旅游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两岸直接“三通”的需要,统筹区内协调,推动跨区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继续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地区。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中心,以探亲访友、商务会展、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积极推广环境友好型理念,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旅游促进两岸交流。构筑“三轴八区”旅游空间结构,将海峡西岸旅游区建设成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发展实验区,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并与港澳台三地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5、大力培育一批旅游功能区
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配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沿海、沿长江、沿新欧亚大陆桥为主轴,以都市群为依托,统筹区域旅游发展,促进沿海沿边地区跨国界旅游发展和合作,重点发展沿海沿边地区、国家战略地区以及重要旅游资源聚集区等,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功能区,最终通过这些功能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十二五”期间需要继续推进的旅游功能区包括海南国际旅游岛、北部湾旅游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渝旅游区、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区、武汉城市圈旅游区、三江源旅游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与武陵山区旅游区等。
——海南国际旅游岛。依托海南优越的滨海旅游资源,紧抓国家优惠的政策优势,通过免关税、免签证、放航权、建自由贸易区等策略,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通过高档次、精品化、人文化和生态化发展战略,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建设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到“十二五”末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将该区域打造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北部湾旅游区。依托北部湾旅游区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通过金融改革,综合配套改革,保税物流体系构建,借助大项目战略,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为目的地支撑,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发展以生态旅游、康体旅游、温泉度假、邮轮游艇、海岛旅游、自驾车旅游为主要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安全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将北部湾经济区培育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促进中心。
——江苏省沿海旅游带。贯彻江苏沿海开发国家发展战略,发掘江苏海岸带资源禀赋,坚持“大港口、大交通、大项目、大企业、大旅游”发展观念,依托沿海三市旅游增长极,联结内陆,打造江苏沿海旅游带,放大江苏海岸带旅游效应。创新有江苏特色的淤泥质海岸滨海旅游发展新模式,丰富江苏旅游品牌形象和产品谱系,重点考虑蓝色旅游产业模式和江苏海岸带盈利模式。
——辽宁沿海旅游带。依托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发挥大连龙头作用,充分整合沿线旅游资源,以城市为依托,以海洋旅游为内涵,以滨海休闲度假为主导,使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集滨海休闲度假、邮轮、游船、游艇、海岛休闲度假、滨海都市、自驾车旅游等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北方国家海岸”。
——鄱阳湖生态旅游区。从政府、机构和企业层面等层面着手,全面推进大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在环境维护的基础上,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构建“一核五片十八区”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与总体格局,打造 “四横四纵”区域旅游发展轴线。将鄱阳湖建设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旅游业转型期的示范性旅游大区,带动周边乃至中国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成渝旅游区。从“成渝经济特区”和“成渝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视角,紧紧围绕成渝经济区发展进行产业空间布局、重大项目部署和线路产品衔接,实施整体营销,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和区域发展政策。尤其充分考虑成渝两地在历史渊源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关联性、差异性和互补性,以产品线路为纽带,整合资源,做强产品,作大品牌,狠抓宣传,统一市场,强化服务,培育人才,实现旅游发展各要素的高效组合。到“十二五”末,把成都试验区建成内陆开放型旅游经济示范区和国内一流的无障碍旅游示范区。两地应共同打造世界级巴蜀文化及自然生态山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共同营造“熊猫之乡•天府成都•山水重庆”品牌。
——长株潭3+5城市群旅游区。依托长株潭3+5城市群格局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两个两型旅游综合示范区,一条两型旅游示范带,四个跨区域合作示范区,八个新型县域经济区和三个旅游扶贫项目。将以长、株、潭绿心地带为中心、长株潭三市为成长三角,环洞庭湖、衡炎祭祖、大梅山为支撑的三大旅游圈,通过长株潭城市群发达的交通动脉,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贯穿城市群的,纵横交错的旅游网络发展空间格局。到“十二五”末将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成为国内两型旅游示范区、中国中部地区旅游新核心。
——武汉城市圈旅游区。充分挖掘武汉城市圈优越的自然生态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武汉在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构建特色鲜明的武汉城市旅游圈,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重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温泉、山地、湖泊型休闲度假区和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专项产品,打造城市圈各具特色的科教文化、温泉度假、红色文化、生态休闲、工业旅游、三国文化、宗教文化和体育健身等八大精品线路旅游产品。依托武汉城市圈 “水景、水韵、水魂,尽享山水滋养;楚地、楚风、楚心,倍受文化润泽”的特色。打造武汉城市圈 “中国最滋润的山水休闲地” 的旅游形象。
——三江源旅游区。依托三江源大山、大江、大河、大草原、大森林、大雪山、大峡谷、大动物乐园等自然景观和藏传佛教、唐蕃古道等丰富的文物古迹,以及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等文化旅游资源。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内外部交通的改善、旅游活动的策划以及多样化的市场营销,将三江源旅游区打造为集生态旅游、科学考察、探险旅游、宗教朝觐和风情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区。
——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充分发挥滇藏川青旅游区独特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和区位优势,在土地、边境以及资金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对外开放和旅游开发力度,实施大规模生态建设与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加快交通、通讯、能源、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引导“体验消费”,推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四方进一步打破壁垒,深化合作,实现“同一个品牌,多个目的地”的区域格局,到十二五末把香格里拉旅游区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的旅游中心、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区,世界知名的具有强吸引力的一流精品生态旅游区。
——武陵山区旅游区。依托武陵山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以湖南张家界、凤凰古城、洪江古商城,湖北恩施州八大自然奇观、八大特色文化,重庆武陵山民族地区的乌江画廊、小南海,贵州武陵山民族地区的“一山两江三文化”为核心吸引物,按照“打基础、转方式、调结构、抓统筹、求突破、谋发展、促和谐”的总体思路,通过鄂、湘、渝、黔四省市联合打造,在区域内形成一批功能完整旅游目的地。
第十三章 深化开放程度,推进国际化发展
一、发展思路
围绕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旅游业的对外开放要本着“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对外开发的新形态,以深化与扩展政府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内涵与外延,提升我国在世界旅游事务中的影响力,以加大扶持、提升公共服务以及强化人才等要素投入促进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构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以有序发展出境市场推动出入境市场互换机制的建立。
二、工作重点
1、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以游客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国际化布局,提升中国旅游企业软实力。
营造有利的旅游企业境外投资与经营环境。政府主管部门向旅游企业传达国家的相关精神和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积极“走出去”,开设旅行社、旅游饭店和其他旅游经营项目。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积极与商务部、财政部、外汇管理局及银监局等加强部际合作,充分依托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推动中国旅游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在我国海外资产并购中,鼓励向我国公民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行业适度倾斜。对大型旅游集团的海外扩张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旅游主管部门在国际双方和多边交流与协作当中,应会同相关部门,争取旅游目的地国家与地区放宽对中国旅游投资的审批与工作人员在入境与临时居留等方面的限制,在商业存在上享受国民待遇。建立旅游企业对外投资咨询服务体系,为希望进入境外市场或已经“走出去”的旅游企业提供当地投资政策、法律、劳动力市场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指导。探索将旅游企业走出去作为优秀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指标。加强专业教育、专题培训,鼓励企业吸纳国际人力资源,探索解决旅游企业“走出去”人才短缺和商业模式适应性弱的问题。
结合出境旅游,对金融、保险、投资的国际化战略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加强与国资委、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保、银联等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利用出境旅游的发展,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金融、保险、投资的国际化布局。利用中国企业更了解中国游客需求的优势,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充分依据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流量、流向以及消费模式,制定金融、保险、投资等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发展领域与推进速度等,通过兼并收购和申设机构并举方式,推进其全方位、立体化的国际化战略布局。以旅游标准推动我国旅游管理体制“走出去”。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现内容范围已覆盖了旅游业各要素。相较于欧美等世界旅游大国而言,标准内容广泛、覆盖全面、水平领先。“十二五”期间,加强旅游标准与国际间的交流与沟通,直接与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密切联系,疏通共同合作的渠道,积极向国际组织与世界旅游大国宣传并推广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成绩与经验,争取国际社会认可,进而推动成为国际标准。以旅游标准的“走出去”推动我国旅游管理制度的输出,实现从制度和标准的接受者和遵循者向积极的国际旅游经济秩序参与者和缔造者的角色变化。
2、进一步促进要素市场的对外开放
以有序放开出境游业务等相关政策制度的颁布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开、平等、规范的旅游市场准入制度,不断扩大旅游要素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提升中国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全面加强要素市场对外开放的公共服务。编制投资项目与产品目录,为外商投资项目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咨询服务体系,协助论证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条件、旅游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可行性,确保旅游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地方旅游业发展实际,注重引进综合效益好、技术含量高、资金需求量大的旅游项目。引导外资对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业、节能减排等旅游新兴领域的投入和开发。鼓励外资投入旅游产业尚不发达的地区,平衡外资空间布局。
实现对外开放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将对外开放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不足切实转移到提升旅游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人才水平上来。深入学习借鉴国际化经验,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服务模式、科学技术与高素质人才。
3、进一步强化国际旅游合作
配合我国总体外交战略,务实推进我国与欧洲、北美、亚太、中东、非洲等地区在旅游领域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旅游业作为提升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抓手。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探索建设包括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在内的国际旅游合作区,实现签证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项目合作等方面的突破。
创新与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在总结完善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我国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间旅游对话机制。与重点客源地与目的地建立健全市场互换机制、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紧急处置机制。推动国际间旅游标准和从业资格认证。加强与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旅游领域中国际标准制定、政策法规制定、组织建立当中,提升中国旅游业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以云南、广西为桥头堡,推进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区,以新疆、内蒙为基地,推进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旅游合作,以吉林、辽宁、黑龙江为依托,推进中国-东北亚旅游合作区,到“十二五”末期要形成沿边大开放框架下的旅游国际合作格局,并积极探索我国欧洲、北美、非洲、南太等区域的旅游合作深化机制。
确定重点地区,有序推进边境旅游的发展。重点发展中国和朝鲜、俄罗斯交界的图门江地区,中国和老挝、缅甸、越南交界的湄公河地区,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中国新疆和周边国家接壤地区。放宽人员的地域限制、简化入出境手续,进一步减少障碍,使边境旅游活动更加方便、快捷。对有组织的旅游团队和当日往返的边境游客,探索实行免于签证的优惠。
第十四章 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
一、发展思路 游客满意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在旅游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建设战略,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特别是让广大国内外游客的满意程度稳步提升,是“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战略目标体系的重点工作,也是中心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要以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出发点,按照平民视角、科学评价的原则,创新服务质量提升的工作手段和监管方式,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优化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环境。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框架下,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全面、可持续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二、工作重点
1、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力度
强化各级旅游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各级旅游质监队伍建设,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工作方式、工作手段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的工作力度,建立质量信息通报、申诉汇总分析等制度。聘请行业监督员,建立由旅游行业和相关行业相结合、产业各要素相结合、专家和媒体舆论相结合的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体系。
探索建立旅游市场监管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推动行业网络监管,加强跨区域旅游监管合作,建立健全跨区域旅游执法机制,进一步健全旅游行业监管体系。落实地方政府、经营主体、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着力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加强旅游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信息披露和发布,引导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探索通过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多部门力量,建立综合协调、检查督办、部门联动、分工协作、统一行动的旅游综合执法新模式,完善旅游质量监管机构,充实旅游执法队伍,完善旅游执法后勤保障,重点打击黑车、黑导、零负团费等非法旅游经营活动以及购物欺诈行为。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更有效地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2、建设旅游行业诚信体系
以维护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其他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为着力点。以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为最终目标,以维护旅游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为基础,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建设旅游诚信体系,进一步形成“企业为主体、多方配合、共铸诚信”的格局。继续开展“诚信旅游示范单位”承诺活动,开展“窗口行业文明服务网上行”活动,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旅游企业注重质量、品牌和形象声誉。充分发挥旅游诚信网、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网络的作用,不断提高旅游诚信水平。
以推动旅游诚信网络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动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管理,健全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资源的基本信息库,绑定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记录,进一步完善诚信旅游评价与监督机制,建立鼓励旅游企业诚信经营的奖励机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发布旅游服务质量信息,进行舆论监督。
3、建立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建立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完善以游客评价为中心的满意度监测体系,促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形成满意度提升的合力。组织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测评。建立由政府主导、第三方组织、游客为主体、覆盖旅游各要素的游客满意度调查评价体系,发布游客满意度调查测评报告,通过政府的公信力、第三方和游客的客观性、媒体的影响力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反映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引导市场消费选择,督促有关行业、地区、城市、企业、员工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开展旅游服务质量评级制度,以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为基础公开发布各相关部门的游客满意度情况。加强旅游投诉电话和质监网站建设,继续完善24小时热线及12301电话语音系统,建立健全专门的旅游质量监督网,按月或季度发布旅游服务质量公报。按照“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继续实施“提升中国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引导游客理性消费。
4、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对接市场需求,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技能与服务意识,提供针对性、高质量的服务。加强旅游服务人员服务理念、服务意识的塑造,实现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转变,体现出主动关爱游客、服务游客的主动性。深入开展人性化服务活动,将人性化服务贯穿旅游服务的全过程。从服务技能培育、服务装备配套入手,强化一线员工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制度,提升服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服务技能。与科研院所与职业院校进行培训合作,为旅游产业输送具有较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的旅游人力资源
第五篇 支撑保障
随着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高,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保障日趋完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形成了比较好的宏观调控手段和工作抓手。《旅游法》列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标志着旅游综合立法取得了新的进展。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机制。旅游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信息技术在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电子政务、景区管理、目的地管理当中得到广泛运用。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从业人员素质得到提高。
“十二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两大战略目标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以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引领,以旅游要素市场建设为基础,加快旅游人才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优化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环境,构建符合旅游产业发展新阶段要求的旅游经济运行宏观调控体系。
第十五章 深化旅游行政管理改革
一、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我国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努力实现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实现了由政府管制、主导、引导到服务和监督的职能转换,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的发展体制,为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管理手段更多地依靠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来引导,管理范围更加集中到关注和满足人民大众的旅游需求上,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关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全民素质和国家形象等综合效益。改革的结果是推动了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旅游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按照十七大五中全会提出的“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求,“十二五”期间,旅游部门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将进一步延伸。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推动改革与创新,探索建立更加适合旅游业综合性产业特征,调控有力、服务导向,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中央和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协作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调控市场运行。
二、工作重点
1、推动从行业管理到综合管理的转变
在体制改革方面,着力加强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探索在国家层面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旅游业的宏观调控体系,推动各地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在国家层面争取成立由国务院领导牵头的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制,负责全国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政策落实的协调,各省区市要相应成立地方旅游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地方旅游体制改革。形成一个由中央领导、地方负责、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旅游体制改革推进工作体系。
适应综合性产业的发展要求,以旅游市场统计与分析、旅游产业景气监测与预警、旅游价格变动与干预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宏观调控体系,为旅游业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及时、有力、高效的行政指导。
2、推动从监管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
推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监管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化,加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在政府行政功能上,服务型政府理念要成为政府工作的宗旨,强化为游客服务以及为产业服务的理念。重点加强政策法规、战略规划、法规标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的管理交给市场调节,行政部门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转换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规制市场行为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旅游企业竞争活动的公平、公正,降低市场经济运行成本,增进市场效率。进一步削减旅游行政审批,减少行政干预中的随意性,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优化组合。在旅游行政程序上,做到公开透明,这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使命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常用法规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日常事务性工作,简化和规范工作程序。
3、推动相关职能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落实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要求,政府管理行业的职能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将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给地方和基层监督管理机构,把应当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转移出去。积极发展行业协会等产业中介组织,推动相关管理职能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自律性管理和服务,企业自主经营的新体制格局。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按时有序推进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的人员和财务关系与旅游行政管理等部门脱钩,加快培育和发展旅游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积极推进旅游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在联系行业、沟通政府、调研政策、引导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各种旅游企业联合体的建立,在各细分领域形成企业之间的协调组织。
4、鼓励地方政府探索多种形式的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国家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处理好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发展关系。加强对各地开展旅游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支持建设一批试点地区,探讨旅游发展综合改革、专项改革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等新路子,形成以“改革促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新局面。鼓励各地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对创新经验和模式进行跟踪、研究、提炼并加以推广,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改革经验横向交流。鼓励目的地在发展政策、发展模式、旅游新业态开发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以“四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为导向,深化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旅游大部制改革试点,实行涉旅行政管理职能归口合并试点,建立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对市场主体的直接干预。简化旅游行政审批,实行项目审批代理制和限时制,建立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制度。
推进旅游企业体制改革试点。继续深化国有旅游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创新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探索国有旅游企业领导人的选拔管理机制改革试点,建立国企管理人员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遴选机制。实施民营旅游企业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消除束缚民营旅游企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实施成长型中小旅游企业五年培育计划,培养、扶持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旅游企业。通过改革试点进行企业整合重组,培育一批以资本为纽带、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和跨地区、跨行业运营的旅游龙头企业。
鼓励具有条件的地方大胆探索,创新旅游资源一体化体制,结合当地的资源状况、发展需求和产业模式等具体情况进行统筹。深化旅游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建立产品与市场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旅游资源管理体制。鼓励地方探索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分离,以进一步解决行政职能与企业行为交叉的问题。
第十六章 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一、发展思路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对信息传播和信息技术有根本性的需求。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使得旅游市场流通领域的对象不是商品,而是有关旅游产品的信息。在全球社会网络化程度迅速提高的背景下,信息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已深入到产业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旅游在线服务市场迅速兴起,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但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现代科技支撑还很薄弱,行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旅游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发展的运用。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肩负扩大消费需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使命。面对不断扩张的产业规模,逐渐变化的市场客源结构,以及多样化增长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通过信息化引发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运营方式和产业格局的全面变革,从产业供给链和过程形态上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全面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目标,完成我国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地位突破。
二、工作重点
1、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发展与新一代互联网特征相适应的多元化旅游营销模式。加强旅游服务机构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合作,鼓励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通过综合性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定位服务、社会性网络服务等互联网应用模式开展旅游宣传和营销活动。构建三网融合机制下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建立跨网络、跨终端的多元化旅游营销能力。
鼓励信息技术在旅游各环节的应用服务创新。大力培育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创新,加强产业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信息技术在旅游消费、旅游生产经营过程、旅游服务管理过程的应用。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技术在数字化导览、电子地图、定位认别、移动支付、多点通信等领域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电子票证、旅游一卡通、景区资源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移动通信技术在景区注量分析、客流引导、应急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加强新技术与旅游文化的对接融合。积极利用网络引导旅游文化建设,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以多媒体技术丰富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宣传的文化要素。建立数字化旅游文化资源与共享传播平台,促进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的树立与宣传。利用大型会展、体育赛事、文化庆典等活动中示范高新信息技术应用,倡导科技文化旅游。
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环保和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鼓励旅游企业利用信息技术降低能源使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监控预警,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实施监控保护,对重点设施、重点企业实施排放监督,为客观评价旅游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供数字化手段。
建立旅游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建设国家旅游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国家863计划、985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推进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与转化。构建国家、地方两极,区域、产业、企业和项目四层次的旅游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进一步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2、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构建目的地旅游信息服务模式。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建立以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目的地营销为核心的目的地综合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各级目的地旅游网站、多语种海外网站,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咨询和指南服务。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拓展服务内容,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和运营模式。规划建设无线通讯服务系统,丰富旅游信息服务内容,以信息技术支撑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积极推动目的地旅游综合信息服务示范建设,加快区域旅游资源营销、旅游代理、电子支付和安全认证的一体化服务,形成点面结合的区域数字旅游体系和产业链。提升旅游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旅游电子政务对市场准入和监管支撑能力,规范旅游预报监测系统,建设和完善决策支撑体系,增强宏观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横向协同效率,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政务公开。推进旅游安全保障信息化。建立健全旅游专业气象、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和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增强灾害防范能力。
建设旅游目的地信息评价机制。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在线旅游目的地评价系统和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形成覆盖全面、评价公正、发布及时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
3、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在线业务。加强对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引导、支持旅游企业以信息技术推动管理和服务流程再造,支持旅游企业建设和应用辅助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提升旅游企业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经营水平。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为旅游产业提供基本网络的交易服务、业务外包服务、信息外包服务,创新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提高商务运营效率。搭建旅游企业应用服务平台,推动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集团化、网络化经营。鼓励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多样化发展。鼓励在线旅游企业进入传统旅游市场,促进旅游资源信息流动和集约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在旅游产业的普及,鼓励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动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多样化发展。
构建旅游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加强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监管、行业自律以及部门间协调与联合,完善在线旅游产品市场准入条件,深化电子商务网络身份认证应用。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进旅游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建立科学、权威的旅游企业信用评价标准。
建立健全旅游电子商务交易规范和技术标准。健全电子认证体系,完善旅游电子认证基础设施、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制定旅游电子商务电子合同规范,建立旅游产品安全电子合同系统和电子合同在线公证服务平台,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增强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与交通系统、金融系统的服务对接,推动网络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兴市场工具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推动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逐步建立旅游在线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加强对旅游在线业务的监督和风险控制。
4、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建立全国统一的旅游基础信息资源标准规范与共享机制。建设以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旅游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制定和完善与旅游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密切相关的各类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建立完善的数据交换机制,促进旅游行业内部以及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间的信息流动。
建立以目的地为核心的旅游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积极开展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制定旅游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优先在资源优势明显、条件相对成熟的区域开展旅游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数据库建设。引导和规范旅游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明晰公益性与商业性信息服务界限,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参与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转变。
完善旅游信息化基础保障。深入推进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建设,推动旅游景区及景区交通干线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城市游客集散中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信息化的安全保障,逐步建立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5、加快旅游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转型
建立有利于发挥信息化重要作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旅游信息化综合管理体制,加强全国旅游信息化主管机构的组织建设,强化统筹协调职能,促进国家与地方之间、各地方之间的旅游信息化工作的协调配合。建立以规划——评估为核心的旅游信息化工作管理模式,加强对旅游信息化过程的跟踪与管理,提高旅游信息化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建立旅游信息化评价体系,强化旅游信息化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七章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一、发展思路
旅游人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首要资源。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已成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选择。“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与旅游行业特点相适应的旅游人才体系初步建立。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在饭店、旅行社、景区等领域的专业化程度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但是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人才总量还存在较大缺口,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旅游教育支撑不足,人才保障机制和开发机制相对滞后。
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正进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同时也将进入深度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承担着把我国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等两大战略目标,特别是要实现产业融合和产业发展方式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资本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资源素质提高的根本转变,我国旅游业对人才资源需求的紧迫程度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抢抓机遇,统筹规划,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旅、科教兴旅之路,大力开拓旅游业人才发展新局面。要以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地位;建立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质量;加强旅游科研,尽快形成能够支撑和引导产业发展新要求的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
二、工作重点
1、统筹建设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
以旅游业各类领军人才为重点,着力提高旅游人才素质,加快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类旅游人才,建设以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导游人才、旅游技能型人才、乡村旅游服务人才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围绕提高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以旅游基础服务人才为重点,努力提高旅游基础服务人才的素质。围绕旅游行业出现的新兴行业和专业,以满足旅游新业态所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为重点,加速培养旅游新业态所需专业人才。围绕旅游事业长远发展,以适应旅游业高速发展、旅游企业迅猛扩张的趋势,造就旅游业各类领军人才。围绕政府职能转变,以提高旅游行政管理能力为核心,造就一批具有旅游业发展的大局意识、国际视野、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的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围绕提升企业竞争力,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提升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推进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旅游行业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围绕提升客户满意度,以提高导游人才素质为重点,扩大高层次导游人才的数量,规范导游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为核心,以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一线技能服务人员为重点,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乡村旅游干部、带头人、乡村旅游能工巧匠传承人、经营业主为重点,培育一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
2、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质量
构建体系完备的旅游教育体系,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加强旅游学科建设,协调教育部门建设有利于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教育政策,优化旅游专业体系和课程设置,推动旅游学科地位提升,组建全国性综合旅游高校,积极培养旅游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深化旅游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旅游专业学位教育,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旅游人才的新机制。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旅游教学与科研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旅游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旅游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校企融合,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旅游人才的新机制。按照统一标准和区域分布,规划建设一批全国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和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旅游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旅游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积极推动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提升旅游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旅游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旅游职业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旅游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旅游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旅游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统筹旅游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使旅游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旅游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旅游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
健全旅游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构建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继续教育体系,推进旅游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职业资格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鼓励旅游从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旅游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旅游继续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旅游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3、加强旅游人才的国际培养与合作
吸引境外知名旅游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培训、研究机构或项目,推动建设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旅游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旅游办学项目。建设海外旅游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建立海外旅游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有序引进海外高端旅游教育和研究人才。加大引进国外旅游人才工作力度,探索实行技术移民,制定国外旅游人才资源供给、发现评价、市场准入、使用激励、绩效评估、引智成果共享等办法。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开发境外优质旅游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出境旅游培训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与国外高水平旅游院校、知名旅游企业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培训实践合作平台,加强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联合培养,组织师资赴国外访学并引进国外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为全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人才队伍奠定基础。推动我国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积极支持和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旅游组织任职。推进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国际、地区间互认。发展国际旅游人才市场,培育一批国际旅游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4、有序开展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有针对性地实施各级、各类旅游人才培训工作。加强职业培训,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大型旅游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长效培训管理体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和素质培养,从源头上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系统实施旅游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调查,启动实施全国旅游培训计划,五年内完成对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组织评估旅游行业在职培训机构的课程体系,对旅游行业在线网络培训机构进行政策支持,探索将参加培训课时纳入旅游行业各类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长效培训管理体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和素质培养,从源头上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5、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一线员工的收入,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养老和医疗保障机制,支持用人单位为各类旅游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完善导游等级制度,探索建立导游合理薪酬体系。建立健全旅游职业资格、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和职称制度,协调人事部门建设有利于旅游人才职业发展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政策,研究将旅游典型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大典》,积极推动导游纳入国家专业技术职称体系,推动旅游技能人才鉴定纳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准入,完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办法,提高社会化程度。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在旅游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鼓励旅游从业人员积极参加旅游部门及其他部门开展的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模范评选等比赛,积极推荐旅游杰出人才参加评选其他国家级荣誉评比。鼓励旅游企业积极增加人才开发投入,并积极探索岗位培训与持证上岗制度、薪酬制度相衔接的有效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旅游人才发展基金。加快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企业三个层面的旅游行业杰出人才激励制度。实施旅游特殊人才培养和平和扶持政策。协调相关部门对旅游行业所需的特殊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解决两地分居等方面实施扶持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国旅游人才开发示范企业;通过评估向旅游企业推荐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专家名录;逐步建立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评估制度,并尝试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评估结果纳入旅游企业评价体系。
6、积极推动旅游人才市场的规范发展
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旅游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制定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政策措施。健全旅游人才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人事档案管理、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满足旅游人才多样化需求。建立全国旅游人才数据库,加强旅游人才信息市场建设,健全旅游人才信息跟踪机制、旅游就业信息网络,实施旅游行业就业和薪酬指数发布制度,及时公布旅游行业紧缺人才目录,加强对旅游人才就业的分类指导。实施吸引国际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离退休老专家老教师等优秀人才进入旅游行业的柔性人才流动政策。建立跨区域旅游人才市场,加快推动旅游人才市场的资源配置,进一步规范旅游人才的流动。完善劳动合同、人事争议仲裁、人才竞业避止等制度,维护各类旅游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7、加强旅游科研工作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建设,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难点的研究。提升旅游企业的科研能力和自主性,促进科研与产业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加大投入,强化国家重点旅游科研基地与旅游创新平台建设。健全旅游院校、科研机构分配激励机制,注重向科研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努力形成服务产业、各有侧重、相应配合的旅游科研体系,以及政府放心、业界认可、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人才队伍。加强旅游科研领军人才、核心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旅游科研体制改革,完善权责明确、评价科学、创新引导的科研管理制度,健全有利于旅游科研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加大对优秀青年旅游科研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完善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政府与社会多种主体的旅游重大课题设立与申报、旅游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与奖励制度,健全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为新时期的旅游产业大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科研保障。
第十八章 建设旅游公共保障体系
一、发展思路
旅游公共保障体系是以旅游管理部门为主的相关公共部门为满足旅游公共需求,向国内外旅游消费者和从业者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保障体系,是我国加快旅游战略产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国的客观需要和迫切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建设,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但与此同时,旅游公共保障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供给总体不足、体系尚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旅游业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交通基础条件日益改善,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成为国家旅游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未来五年,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建设要以旅游安全和救援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大旅游市场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加强假日工作管理,加大旅游惠民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努力形成规范标准、国际导向、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便利惠民、服务优质的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要求,建设、完善和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立起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相适应、与旅游强国地位相称、与国际接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提高旅游业整体竞争力。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大项目建设,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通讯设施、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设施以及资源环境保护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干线公路、机场到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支线公路。加快景区间公路网建设,特别是通向重点景区的公路以及景区之间的公路,积极建设旅游景区间连接道路。积极支持建设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红色旅游景区道路。把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通往高速公路的道路连接线,纳入各地交通建设规划并按乡村道路给予补贴。对部分旅游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提升道路等级,改善路面质量。以开发旅游公交线路为重点,实现航空港、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公交站点、地铁、旅游集散中心等与景区的无缝对接。加强区域各旅游城市间的旅游集散中心的横向联系,开通城际、省际旅游直通车,推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之间联网售票、异地订票。积极推进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完善旅游航线网络。大力发展节假日旅游专列、市郊旅游专列、城际旅游专列以及旅行社组织的旅游专列。强化水路客运码头的旅游功能,开通沿海城市间、国内主要港口城市间、国外城市港口间的游船邮轮。发展城市旅游公交,有效整合旅游发展与公共交通,使城市公交服务网络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引进城市观光巴士,开通“旅游直通车”,提升城市旅游交通能力,开通城市通往各旅游景区的旅游观光车辆线路,实行公交化运行。完善景区内交通设施,推行低碳绿色交通,兴建景观道路和旅游专路,保障景区间旅游顺畅。加快全国联网铁路、公路售票体系建设,提供往返票、联运票、联程票;积极推动景区到集散中心的短程交通线路建设;建立快捷的交通换乘系统,在各种方式交通站点间开辟旅游换乘绿色通道,减少换乘时间。科学规划旅游交通线路和站点,最大限度减少游客乘车的麻烦。大力推进旅游道路交通指引标识系统化、规范化,建设便捷、实用的旅游道路引导系统,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交通指引服务。
增强旅游城镇服务功能,完善疾病监控、卫生防疫、金融服务、互联网服务、供水供电、邮政通信、环境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旅游集散体系建设,构建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景区三级旅游空间网络,完善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城镇和景区三级旅游集散系统。加快建设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强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旅游厕所建设与提升工程,逐步使各地主要旅游景区、旅游餐饮场所、旅游城镇、服务中心、旅游线路沿线的旅游厕所达到国家星级旅游厕所标准。加强旅游通讯设施建设,确保景区和交通沿线通信顺畅。建立旅游解说系统,完善导游服务系统,主要旅游景区逐步实现无线导游和多语种自动导游机服务。完善旅游景区的导览标志设置,改进与完善各级景区内部场所标志系统。大力改善景区旅游步道设施,提高参观游览的安全性、舒适性。重点景区、酒店宾馆推荐使用电子门票、电子监控系统,在有危险性的景区优先使用监控设施。建立健全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标志服务体系、交通沿线配套服务设施、自驾车旅游基地建设。
2、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机制
以立法形式明确旅游行政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向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构建涉旅部门相互配合的大旅游公共服务格局。完善旅游投诉职能,增加受理投诉的渠道和受理形式,不断提高投诉受理率、办结率和满意率,更好地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跨区域合作,推进无障碍旅游,实现区域城市之间在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方面的无缝对接,打造无障碍及资源共享的旅游区。完善各级政府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积极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力量,分级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目标责任制、业绩考核制度、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参与机制,鼓励旅游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运营市场化,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开展公共服务,积极营造有利于各类公共服务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格局。
3、加快推进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健全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积极打造集旅游安全法规、旅游安全预警、旅游安全控制、旅游应急救援、旅游保险“五位一体”的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旅游目的地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机构,形成各级旅游部门安全责任落实、信息渠道畅通、上下联运的协调机制。依托现有公共安全系统,以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沿线、旅游服务基地为重点区域,加强旅游景区预警系统、服务场所防范系统、自驾车救援系统、旅游紧急救援队等公共安全项目建设。加强旅游安全知识宣传,增强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一线从业人员应急救护能力和旅游者风险意识,以减少旅游者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安全设施,制定游客分流预案,合理组织安排景区内游览线路。加大公益性旅游安全设施投入,使旅游安全服务的重点逐步向散客转移。建设旅游应急救援网络,将旅游应急救援纳入目的地应急管理系统,促进专职旅游救援队伍建设。整合国内现有的旅游救援机构,加强协同配合进行旅游紧急救援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与医疗机构、公安、消防、交通等单位的急救合作机制,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利用国际性救援机构及其网络建立旅游应急救援综合协调机制。完善城市卫生医疗体系,加强旅游医疗急救设施建设,建设景区医疗急救点和服务点。建立健全旅游医疗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保险公司探索加入国际性救援体系,构建国际医疗网络。健全出境游客紧急救助机制,从法律上明确我国出境旅游的领事保护义务,联合旅游外事、出入境管理、民航等部门共同建立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风险警示制度,加强与国际救援组织合作,强化出境领队人员的危机处理能力培训,增强出境游应急处置和应变能力。大力开展旅游质监网络建设,构建旅游投诉、旅游救助迅速到现场处置的工作机制。研究建立旅游安全特服报警号码。
进一步完善旅游保险制度,探索建立综合旅游保险,完善旅行社责任险,进一步推动全国旅行社统保示范项目的实施。推进旅游保险业的发展,鼓励保险企业开发适合不同游客群体的旅游保险产品,扩大投保范围,提高理赔效率,推进旅游保险险种和理赔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保障游客的权益。
加大对旅游企业日常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和监督力度。地方政府要加大旅游安全设施投入,切实落实旅游安全属地化管理和旅游安全事故责任归属机制,进一步完善旅游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加强日常旅游安全救援的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重点加强对游客运载工具、旅游设施设备、大众娱乐场所、餐馆摊点等设施和场所的安全检查,突出抓好旅游交通安全、旅游饭店安全、旅游景区游乐设施安全和旅游餐饮安全。
4、加强旅游公共信息发布
建立健全假日旅游预报制度、旅游警示信息发布制度和旅游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媒体加大旅游公共信息发布力度,及时公布自然灾害、旅游安全、旅游价格、接待能力、重大事件、旅游气象等有关信息。对境内外主要旅游区域发生自然灾害、流行疾病以及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情形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发布旅游警示信息和目的地安全预警等级。加强旅游企业、旅游投资方面的信息引导和信息服务。
5、完善旅游公益惠民服务体系
顺应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推进惠民旅游产品的跨区域发展,大力推出更多的免费产品,降低旅游门槛,让旅游更普遍受惠于民。大力推动“中国旅游日”、市民旅游日(周)、旅游惠民扶贫等国民旅游便民惠民活动深入开展,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惠民产品,持续推进城市公园、公共运动场馆、公共海滩、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休闲公车以及红色旅游景区的免费开放。积极开展景区让利优惠活动,逐步推进免费景区的开放。加强与银行、邮政、餐饮、酒店、娱乐、购物等企业的多方联合,以发行旅游年卡、旅游交通卡、旅游一卡通、旅游消费券等形式推出多功能的旅游惠民产品体系。大力推动面向老人、儿童、残障人士、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的旅游优惠政策出台。研究制定鼓励奖励旅游的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争取将修学旅游列入中小学课程。建立惠民产品长效发展机制,推动旅游惠民产品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6、加强对行业的公共服务
增强对旅游企业的公共服务,加大国内外投资环境研究力度,强化旅游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编制投资项目目录,建立投资信息平台,引导旅游企业理性投资。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测发布和预警机制、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和预警机制,为旅游企业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7、加强假日旅游工作管理
加强假日安全信息引导和服务,提高游客自我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游客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