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后进生的智慧教育初探
编辑:落花无言 识别码:21-28739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2 09:33: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后进生的智慧教育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后进生的智慧教育初探

江苏省泗洪县城头实验学校 李 杰

内容摘要:

智慧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对待后进生,我们的智慧教育应从培养他们的情感商数为出发点,为他们设立专门的智慧目标的“成功指示器”。

关键字:智慧课堂 智慧表情 后进生 成功指示器

为了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找到一种更人文、更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智慧教育”应运而生。智慧:是由智力、知识、方法、技巧、意志、情感、个性意识倾向、气质与美感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遗传智慧与获得智慧、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与非智力、显意识与潜意识等等众多的要素。智慧可分为:⑴内在的智慧——是人大脑里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智慧;⑵外在智慧——是离开人大脑存在的一种智慧,知识、工具就是这一类智慧;⑶系统智慧——是形成了一个体系的智慧,集成智慧就是这一类智慧;⑷非系统智慧——是一些零散的才能,技能、技巧和智谋。智慧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 ”成了现阶段高质量课堂教学的目标。

为了体现这样的目标,小学数学智慧型课堂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⑴语言充满智慧 ⑵凸显探究 ⑶走进生活

⑷课堂教学中注意激趣和质疑 ⑸引导学生自我唤醒,发现和构建 ⑹宽容幼稚,善待正确引导学生的无知 ⑺课堂应是活动游戏场所 ⑻需要智慧型教师

这样的课堂是用智慧点击出的快乐,因而学生具有发自内心的愉悦、满足、自信、新奇的智慧表情。

但是,面对一堂堂的评优课、示范课、观摩课,我常感到遗憾,在以智慧为理念引导的

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学的新宠,仍是那些思维活跃、言语表达能力强、有所特长的优等生。他们因数学的思维判断能力强,更容易理解教师的意图,把握知识探究过程中的切入点,更容易用精妙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活动常常是课堂上一个个的闪光点,因而大受教师的欢迎。甚至许多教师把智慧和智力划上等号,“智慧”成了优等生的代名词。而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仍处于弱势地位,从他们的脸上我们仍很难看到那发自内心的智慧表情。

我们的智慧教育不应为“智力”而教,而应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教,后进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一分子,我们不应忽略他们,他们也应该享有同等发展的权力。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点亮他们的智慧之灯,我想应该先了解他们形成的原因。

我们常把后进生分成两种类型,一类为先天智力因素造成(为数不多),另一类为非智力因素造成(这类人数较多)。

非智力因素赞成的后进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内在因素:主要是学生自身的态度、动机、意志力、倾向性、学习迁移、情感因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的动机,缺乏意志力,性格内向,学习习惯不良„„

2、外在因素:教师教学思路不清晰、缺乏正确指导方法、缺少鼓励和表扬等激励机制、缺少教师的关注、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班级中的学习氛围不良„„

对待这部分学生,我们的智慧教育应从培养他们的情感商数为出发点,为他们设立专门的智慧目标的“成功指示器”。“成功指示器”由心理学家布洛洽提出,即使目标 操作化、具体、细致化。为他们设立怎样的成功指示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用“爱”点化心灵

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除了具有多智、幽默、善言谈等智慧型教师应有的素养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用博爱之心关怀每一位学生,并且要通过我们的语言表情、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让孩子们感受到这种关注和温暖。教师的爱是春风、是呼唤,是一中无声的力量,特别是对于那些过分自卑的孩子,它更是一种鼓励和暗示。当他们真正体会感受到这种爱的时候,你就会看到那一张张愉悦的笑脸,听到花开的声音。

二、寻找闪光点。

找出差生的特长,比如绘画很好,就多让他出出板报;热爱劳动的,就把集体劳动的指挥权交给他;喜爱运动的,就让他当当体育委员„„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建立孩子的自信。

三、在实物和图片操作中寻找激智点

大部分后进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不强。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和图片,作为开启他们心智的钥匙。

如教学《分数初步认识》时,可以为后进生多准备一些水果图片、小棒,让他们自己反复操作,在操作中自我体验和发现。教师也要低下身来走进孩子,发现孩子不同的想法。孩子也会给你不同赞叹。

四、在合作中培养他们的成功体验

后进生在逻辑思维、观察判断、知识综合方面能力有所欠缺,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如自卑的孩子内心的自我体验深刻、敏感,善于捕捉别人易忽略之处;自由散漫的孩子交际能力较强;孤独冷僻的孩子动手操作能力较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充分利用长处,让他们分担不同的合作任务。在这样的学习中,他们会体验到自我的作用,而积极合作,从而感受快乐学习的过程。

五、降低学习目标,设立激励机制

有些对于优等生来说很容易做到的事,后进生却是困难的。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低对他们的要求。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优等生可以掌握不同方法,而对于后进生则要求能接受其中一种则可以,并且同样给予他们一些小红花、小红旗之类的奖品。这样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他们学习的满足和快乐。

在教学中也要求教师做到:

1、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信任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力。

2、要帮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学习的思路。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过程更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因而要求教师能给他们清晰的引领和指导;

3、要把后进生当作智慧课堂生成的资源。许多时候教师因担心后进生的错误而降低学生知识的构建和生成,有意回避他们。其实因他们的错误而使我们的课堂更多样,更精彩。就看我们教师有没有发现的眼睛,巧妙利用的头脑。

第二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后进生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后进生

首先、关注后进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重塑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后进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到成功之乐,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

其次、关注后进生,使他们享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团结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三、关注后进生,教师的教学重心要下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除了面向全体以外,还要特别关注后进生,教学的重心必须向下移。首先,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其次,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在小组的汇报时,把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后进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等这样的问题。有的后进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回答又怕回答时,这时,老师要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励。会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这既是检查小组讨论的情况,又可检查后进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爱数学,会学数学,学好数学,进而使班上的学生全面发展。只有通过教师的不断帮助,后进生的成绩才会提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篇:智慧教育,智慧教师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智慧教育,智慧教师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愿望,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课标除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也让我看到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堂生活化,唤醒学生的数学智慧。

关键词: 数学 教学 联系 生活

当前新颁布的《国家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材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他们从熟悉的生活事件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魅力,发现数学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掌握数学方法和运用数学知识。那如何使数学教学联系生活,让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呢?

一、教师选用、运用教材要联系生活,让教材生活化、直观化和趣味化

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材,学生知识的掌握来源于教师。所以教材的选用和合理的运用对学生掌握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国家新课程标准》已对数学教科书作了很大的修改,改变了往日出现的题目老化、数据过时和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等问题,从而适应了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数学知识无时无刻在我们身边,我们要运用好生活这个大舞台,选好教材,教材要贴近学生生活,要求教材生活化;整理好教材,让学生把抽象知识直观化;处理好教材,让教材知识趣味化,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信心和兴趣。

1、联系生活,在生活实践中选取典型、合理的数学素材。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其内容都是我们生活中熟悉的、理解的或暂时不为我们理解掌握的知识。生活中充满着数学问题,但要靠我们细心地去发掘、了解和掌握。所以数学要建立起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突破教材的限制,引导学生深入数学生活实际,创设应用情景。通过生活实践,收集整理数据,从而理解和掌握数学问题,并形成数学生活实践积累。在今后解决相关或类似问题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事件积累素材去解决相应数学问题。这样,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觉得内容亲切,感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教学的内容要生活化。教材仍然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依据,它是师生之间交往的桥梁。所以教师要灵活处理好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找准理论和实际的衔接点,将生活情节的数学问题有机地渗透到教材之中,让课堂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样,学生才会透过教材产生对生活联想,学会观察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牢固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我在第十二册教“节约用水”一课中,指导学生联系自己家的实际生活情况,发现、了解和解决问题。“小强家水龙头一个月漏掉15升水,那么,他家一年漏掉多少升水?”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果。然后我进一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一天用多少升水?小强家一年漏掉的水够自己家用几天?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参与到生活调查之中,既教育了学生节约用水,又让学生愉快地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又如,我在教“千克和克的认识”一节内容时,指导学生利用星期

六、日进行生活调查,并做好记录。在课堂上,我与学生拿出一些生活用品进行交流,让他们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和称一称,如一个鸡蛋多少克?一瓶花生油多少千克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感知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从而掌握该节知识。所以,平时在教学当中,我经常联系生活问题,举数学生活例子,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掌握数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上实际问题。

二、体验数学乐趣,让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去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既愉快又牢固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

1、联系生活,结合数学教材开创生活情境画面。

数学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生动的内容一旦列入教材后会变得抽象。那么就需要教师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生动的画面”,这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例如:一年级新课标数学教学的“1-10的认识”,学生如何认识1-10这几个数字,教科书图“字”并茂,让学生很直观地看到生活中富有色彩的实物图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看一看、数一数和读一读,从而理解1-10的真正含义。

2、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乐趣。

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学到的知识会更加深刻。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地模拟生活情境,使学生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再现生活,使学生直接地参与实践,做学习的主人,从而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一个小组内一个当售货员,其余同学当顾客。通过模拟“买学习用品”这一真实有趣的生活体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理解元、角、分之间关系,体会到数学真正的价值。

三、结合生活实践,让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有很多学生认为学数学枯燥无味,抽象化数学问题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缺乏语言艺术,其表达概括的言语没体现出生活化,这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其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来引导他们学习数学,并联系生活,通过对数学语言的加工,修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趣味,那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例如:三年级“年、月、日”这一节内容中,引导学生掌握一年之中有多少个大月?教师可用简短的数学语言归纳:“一三五七八十腊

(十一),三十一天永不差”。又如:比较大小,我们可说成“排排对”;教学元、角、分可改为“小小售货员”;数学连线,可以称为“找朋友”等等。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换名改称,使其贴近学生生活,能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2、运用生活化游戏进行数学教学。

单纯数字和符号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倘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以生活游戏的方式再现出来,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充分利用数学游戏,既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恰当地开展数学游戏,我个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游戏要注意适应性。每个游戏都有它独特的特点和作用。所以游戏的设计和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中来。

第二,游戏要注意整体性。游戏不是个人的表演,也不是部分同学的演练。我们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理解、感受和掌握。

第三,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参与和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数学游戏开展中,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

第四,注意游戏的迁移性。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安全、合理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及时迁移,形成学习效益,使游戏真正地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欢乐中接受和掌握知识。

四、数学源于生活,数学要服务于生活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话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并高度概括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应该用于生活,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1、体会数学的魅力,运用数学知识发现生活问题。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每教授一个环节的内容,应让学生感受和发现该节知识在生活当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视野。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环境中去观察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认识“圆”后,启发学生生活中车轮为什么要造成圆形?学了“对称轴图形”后,让学生们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周围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又如:学了“分数”和“百分数”以后,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一些物体不能平均分,用数字应怎样表示?想知道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该用什么数学知识表达?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知识,发现、掌握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体会数学价值,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知识的价值不在其丰富深浅,而在于它能否被“运用”。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读书虫”、“书呆子”或“高分低能”。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地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使其从优秀的“学子”走向社会实力型人才。如当学生学了有关图形面积、体积和容积公式之后,可引导其运用到生活当中。例如:要粉刷一间房子的里面,面积有多少?需要用多少石灰?一堆圆锥形沙子有多大?多重?用一辆车要运多少次?一个仓库能容纳多少货物等等。又如,学生学了利息的计算之后,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当中,了解银行利率,善管自己零花钱、利是钱,若把钱存进银行中,怎样选择存款时间和方法,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效益。这样一来,学生即增长了数学知识,又可亲身体验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那么,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从生活当中体验生活,并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参与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生活化课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刘洪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黑龙江教育》 2001.09 [3]金玉民 浅谈数学生活化 《新课程(小学)》 2010年07期 [4]《小学数学教学技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初探 内容提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围绕“数学问题”这一主题,寻求切实可行的解题策略,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灵活的理解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能合理地应用问题。从问题提出——解决及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正 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具体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基于这一基本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问题”这一主题,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灵活的理解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能合理地应用。从问题提出——解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获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探究,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积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呢?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生活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采用现实再现、猜迷、讲故事、游戏、竞赛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连乘应用题》时,教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星期天,你妈妈让你去买两箱牛奶,那时你会思考那些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发言:每箱牛奶多少钱,至少该带多少钱?;也可以是每瓶牛奶多少钱?每箱牛奶有几瓶?至少带多少钱?······这样,学生提出了许多切题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及时提问,“你准备怎样解决以上问题?”通过讨论得出两个方法:看标价说明;问售货员。这时可呈现两种情境: ①通过调查知,每箱牛奶48元,买2箱。②通过调查知,每箱牛奶24瓶,每瓶2元,买2箱。并提问:“你能根据以上两条信息,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学生马上提出:根据调查①可解决买两箱牛奶共需多少钱?;根据调查②可解决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买一箱需多少钱、买两箱需多少钱?等数学问题。接着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解决了以上问题•……这样,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购物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主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2、发扬民主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好学多问”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学生提出问题标志着其思维的萌发,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直接体现他们对生活中数学的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课堂表现为“怕提问”。要学生提问,就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和胆量。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态度,给学生一个个安全、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自主提出问题的学习行为。曾有这样一个课例: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位学生对“四万万同胞”的“四万万”提出了疑问,许多学生发出哄笑。这位教师不但没有责怪学生愚昧无知,反而鼓励了他,同时在解决“四万万”就是“四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为什么用四万万而不用四亿“的研究,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提问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决心。可见,只有当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表述时,教师才知道学生“疑”在哪里,“惑”于何处。才能对所教知识进行有效的指导、点拨和调整。反之,如果教师把学生的一些发自内心却又异想天开的问题,看作是旁门左道,是“有意捣乱”采取压制的方法,那么,久而久之,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会大大降低,甚至被扼杀,成为真正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发扬民主意识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是开启思维之门器官的钥匙。

3、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进一步掌握提出数学问题的针对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反思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涉及的数学问题进行自觉反思,逐渐明确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问题是无关紧要的,使以后提问更贴近所学数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善于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仅仅是教学的开始,“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其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更多的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原始状态,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这样,在鼓励个性发挥的意义之下,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成为可能。怎样丰富学生“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在灵活多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尽量使每位学生发挥其思维的最大潜能,使他们感到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已成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思考的重要课题。首先,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求方法。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进入角色以后,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有一位教师在叫“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一改往常教材中的“讲解式”(摆小棒)的呈现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发现式”,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爸爸让明明计算18+7,明明冥思苦想了一会儿,向同学们求助,谁有妙法帮我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顿时情绪高涨,积极思考,此刻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互说等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了学生间多向交流。最后,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有把18看成20(20+7-2)的;有把18分成13和5(13+7+5)的;有把7分成2和5(18+2+5)的;有数手指的;也有用竖式计算的,等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正是学生自主创新的一种体现。问题一旦经过一番努力后被解决,学生就会有紧张愉快的体验,有成就感、自豪感、价值感,这些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源动力。其次,可建立学习小组。学生的发展存在者不平衡性,无论哪个班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生活、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在课堂上,面临着要解决的一个个数学问题,学生的解决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让不同水平的层次的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这样,小组成员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适时的合作交流,互相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与方法,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经常性的合作交流中,提升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皮亚杰认为:“认识一个客体,必须动之与手”、“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因突破教材的局限,变传递结论为鼓励发现新知。事实证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探究而获得。如针对学生所提问题“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吗?”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对自己的圆柱模型进行自主操作,讨论“有什么方法验证圆柱两个底面是否相等?”这样学生通过剪、量、叠等多种方法,进行积极地讨论、探索,得出“把上下两个底面剪下叠起来,是否完全重合”;“量上下两个底面的直径、半径、周长,是否相等”;“上下两个底面的对称轴是否相等”等多种检验方法,并从中得出“圆柱上下两个底面面积相等”这一结论。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动眼,解决了问题,使其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又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内容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题:“请在下面平行四边形上画一直线,使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于是学生纷纷投入“如何分”的学习活动中,热烈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结果找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如图)……得出,这样的线可画无数条。但教师并不到此为止,而是接着提问:这些平分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再次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只要是通过平行四边形中心点的直线,都能平分这个平行四边形,同时孕伏了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一知识。这样的处理使学生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培养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三、引导学生合理地应用知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现实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数学课程标准)学生学习数学不但要弄清课堂所提的问题,掌握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课堂上所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周围的事物,理解并处理有关问题,使所学知识成为与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真正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用之于生活”。在这方面,教师要自觉做到学生“用数学”的引导者。例如,学了“统计知识、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等测定”后,我们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把数学用之于生活,我们可以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长、宽;量一量黑板、课桌、书本的长和宽;量一量家中家具的长和宽、爸爸妈妈的身高;测一测爸爸妈妈的体重;算一算逛街所购货物的价格等,在“用数学”中,体验所学知识的作用,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又使学生从中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又如,在学习了“利率、利息”等概念后,一位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沟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他编制了这样的题目:“今天,爸爸把这月领到的工资1850元存入银行,所存定期三年,那么三年后的今天,爸爸取钱时,可取回多少元?” 这样的问题,与生活非常贴近,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通过调查,了解银行利率,并应用自己刚学的百分数知识,通过实际计算,学生不仅巩固学习知识,了解了金融知识,从而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的数学知识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探究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应用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和谐地发展。

2012年5月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困惑与对策

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启动之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课堂上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正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加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普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然而在这教育改革的明媚春光下,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这不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困惑一:观念陈旧,方式封闭

对策:发散思维,实行开放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使教师很满意。如一些教师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页“$以内的加法”时,先让学生看图片回答:%&'左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几个纸鹤!%”'右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几个纸鹤!%#'一共有几个纸鹤!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后,再用同样方法教学#(&)$。最后教师指挥学生完成书上的做一做,教师说一学生动手做一,教师说二学生动手做二„„这些老师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的框子内转动,这种过于统一、注重封闭的教学都是不利于他们的发展的,不但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且在心理上依赖或习惯于跟着老师走。

小学生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身心的特征等原因,往往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如,进行语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依据一句话改变叙述形式为几句话。这将有利于学生不囿于已有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新课程教学体现的是开放的文化,只有开放才有空间,才有选择,才有合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求知,学生能想的让他们想,能说的让他们说,能做的让他们做,真正实行开放式教学,以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困惑二:定理背诵,缺乏理解

对策:自主构建,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一些教师为了让孩子们更快地掌握知识,就要求他们背公式、背定理,这一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们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而且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恐惧甚至是厌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理解各不相同。正如奥苏伯尔所说:“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不同的认知结构导致新知识的固着点、同化和顺应的途径、方式、方法、习惯自然各不相同。因此,课程标准多次指出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思想。只有这样获得的数学才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活的知识,有用的知识。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有的学生擅长于用形象思维立体地理解数学;有的学生更趋向于用逻辑思维抽象地理解数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在适应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理解数学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时间》一课中,有学生对1时——1时半这一过程是这样理解地:长长瘦瘦的是分针是叔叔,他跑步跑得快;而那个矮矮胖胖的时针是老公公,他跑得慢。叔叔已经跑半圈了,老公公还只有跑了一小格里的一半。显然,孩子是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的,所以很容易掌握。

因此,只有自主建构过的才是学生自己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对学生来说存在着距离感,不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得有多深刻和透彻。对于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是经过重组后在头脑中留下的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些东西。由此可见,学生需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数学,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困惑三:方法单一,效率低下 对策:贴近生活,增强实用性

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不善于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往往习惯于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认为只要学生在做题时都能做对,那就是好的教学。把本应活泼的课堂变成了传授知识、灌输知识的课堂。

据香港的一项针对当地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以数字、符号、公式等来形容数学,将数学简化成运算. 亦有一些响应带有“课堂数学”的强烈影子,例如认为数学是“用公式计算”和“背方法”的学科,以及“很多计算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答案”和“答案准确”等,这大概是由于他们的数学观多来自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数学”大多是教导学生如何去运用定理和公式,题目答案唯一。而谈到数学具有实用性的功能只有30%的学生。

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应尽量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直接去提炼数学问题,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联系品德与生活课中的超市购物这一情境,规定每个小朋友只能带20元,又罗列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商品,然后要求他们去购买。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购买方案。紧接着又问,如果只能买三样东西,并且不能超过15元,你会选择哪三样?最后再问,如果要用最少的钱买数量最多的东西又该怎么买?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孩子们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常见问题的兴趣。正如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科学;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困惑四:处理教材,舍本逐末 对策:根据实际,恰当处理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应当紧扣教材”,而新课标强调必要时适当地突破教材。后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结合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小则更换一些简便易行的题目,大则适当地改变教科书中某些课时的编排次序等,这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提倡创造性处理教材,不但把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搞得支离破碎、无重点,并且将教科书上很好的内容也处理掉了。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不利用课本上的题目,不按照教材编排意图,而是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掌握特征,然后出示一个正方体实物用同样的方法教给学生。最后教师问学生:“正方体是一种怎样的长方体!”学生都答不上来,教师只能自己说出“特殊的”三个字。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起来是教师把教材处理后进行教学,是新观念下的教学行为,但实际上是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对立起来让学生学,把课本上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密切联系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等重要句子都给“处理”掉了,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追求处理教材“热”,以致舍本逐末,而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恰当地处理教材,以求高效率。

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需要教师按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应当反思一下,以往我是怎样教学的,通常的教学方法是怎样的?这样的教学方法的特征是什么?是否有助于学生发展,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再看一些教学改革的案例,就会发现,原来教学还可以这样组织,学生还可以这样学习。思考一下,以往教学中学生是什么角色,教师是什么角色,是不是可以尝试改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并想一想,如果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之后会发生什么。把思考付诸于行动之后,迎刃而解地不单单只是困惑„„

困惑一: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吗?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此我在教学时,总是试图使每一个人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每当提出一个问题,我会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想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即使别人已经说过了,自己也要说,课堂上虽然很热闹,好像人人参与,但实际能提炼出来的内容并不多,层次也不深。为了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又不能中途截断,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有时也不能按计划完成预定教学内容。

困惑

二、课堂上应怎样设置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很多公开课中也充分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的那种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可是小组活动中却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在小组汇报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困难的学生基本没有发言的时间,而且他也不想发言。久而久之,困难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优秀生越来越好。两级差距越来越大。另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及时提醒和指导,他们不知道该怎样相互讨论和交流,每个人都争先发言,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没有学会真正倾听、理解并吸收他人意见,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同时,小组活动中还出现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好把握。由于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合作学习能力不同,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很快完成任务,有的小组还在激烈交流,各抒己见,完成的组开始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打闹现象。课堂纪律非常松散。怎样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问题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后进生的智慧教育初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