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重视肢体语言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专题
编辑:雾凇晨曦 识别码:21-495757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30 16:03: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重视肢体语言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专题

重视肢体语言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永仁县中医院

黄香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这是我们医疗机构和老百姓共同的心声,加强医患沟通也是每位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医患沟通实际上是医者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如何进行医患沟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问题的热点和焦点,直接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好坏,也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关键。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患者寻求一种尊重、关心与爱,医者寻求一种认同和自我实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忙于接待一位又一位患者,希望尽快看完候诊的患者,却忽略了这样的医患交流带给患者的体会是他们不被医生重视,未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爱。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调查,在医疗机构中出现的由于医患沟通不够而造成的医疗矛盾占49%,由此造成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所以,社会呼唤通过沟通重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有人研究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才和能力,沟通能力成为每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还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我们才能把我们的技术有效的发挥出来。在日常的沟通中,通常有声的语言沟通是首要的,然而,无声的肢体语言也是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运用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哈佛大学曾经对人的第一印象做了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人的第一印象中,55%来自肢体语言,37%来自声音,8%来自说话的内容。肢体语言沟通是指使用语言之外的眼神、面部表情、聆听、身体动作、声音、语调、语气、等来进行的沟通。肢体语言可以带动情绪,相反的,情绪也会从肢体语言中表现出来。曾经发生这样的一起案例。一个患者投诉一位医生,说那位医生在整个接诊过程中都没有抬头好好地看我一眼,居然就把处方开出来了。院方查看病例,发现医生记录了病人的主述要点,用药也对症,从诊断病情到处方都是正确的。这就说明了医务人员的表情、眼神,甚至是否抬头正视患者,都会对患者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有声的语言同时也需要配合无声的肢体语言才会让沟通更加和谐、有效。下面就肢体语言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一: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透漏一个人心灵最好的途径。她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感情和想法,想伪装都很难。眼睛可以反映人的情绪、态度和情感变化。作为患者,其流露出来的目光多是期盼、痛苦、无助。当患者诉说时,你就不要斜视或由上向下看对方,这样他会感觉你对他的不尊重或者轻视、不以为然。我们要关注对方的眼睛,给他一个会意的眼神、同时根据他所描述的病情把目光跟随他的描述移动、观察,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真诚、关爱、同情、给他希望、信心。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个可以实现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途径。患者一般是带着痛苦、焦虑来的。作为接诊医生,给他一个温和的微笑,会减少它的焦虑与不安,会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安慰。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建立感情的重要手段,同样在医疗服务和医患沟通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中,而且是需要更多的关怀、更多温馨的人际关系中更加适合。如果见到患者就皱眉、表情淡漠、患者就可能感觉得不到理解、尊重、或者是不是病情严重等的心理猜测而增加心理压力甚至引起反感的情绪。

三 聆听:曾经听很多病人这样抱怨过上医院看病难:排队要三小时,看病也就两三分钟,医生会给你开一堆的化验单,看完化验就下诊断、让你吃药,可能看都不看你一眼,听都不会听你说完,最后出了医院什么都不明白。我想这样的事情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普通的医疗就是这样一种现状。然而,患者因为生病,一般的心理状态就是焦急、情绪低落或者性格急躁。他们总是希望能够马上看了就能拿药、马上用药就能药到病除。这应该是他在生病这种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下的反应。作为医生我们首先要耐心的聆听,积极耐心聆听病人的诉说,对于病人心理上来说也是一种释放和安慰。当他对病情的诉说时,只有你认真、耐心地聆听完病人的诉说后,你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才能做出更明确的诊断,专家研究结果显示:与患者第1次见面多倾听1分钟,就会为第2次见面节约10分钟。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除了是一名医生外,也是一名耐心的聆听者,在聆听中正确引导病人去讲出与疾病相关的重要的内容。

四.身体动作与接触。

(一)头部动作

1:适当的点头或者摇头:当聆听患者描述病情时不时点点头他会感到你在认真听,他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感。如患者描述他处理自己的疾病时不合理的服药、功能性的锻炼等等时,一个温和的眼神,加之轻轻的摇摇头,告诉他这样不正确,他就会领会。2:抬头与低头:患者在和你的交谈中要抬头看着他,这才能表示你对他的尊重和理解,或者他在描述他的身体某个部位的疾病时要根据头部的动作对他的描述进行观察。如果他在描述时,你低着头没有配合这些动作只是听,他会感觉你对他的蔑视,会对患者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手动作

1:手势 语言的沟通加上适当的手势运用会使你的沟通更加有效。如:小孩打针呀、抽血呀的,总是会哭闹、会有害怕心理,我们在语言上给他信心、鼓励,轻拍他的背,给他一个勇气的大拇指,再告诉他,“你看,刚才的小朋友也和你一样,有勇气”。有的小朋友他还是会接受的。再如:部分老年人,由于耳力不行,你和他沟通时说小了,他听不见,说大了,会引起他的反感,这时我们就需要用面部表情加上适当的手势,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2: 肢体的接触,触摸则是人际沟通中最有力的一种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被触摸的需要。在医患关系中,当通过患者的诉说后,医生一般会对患者做一下体格检查、听听心率、摸摸脉搏、量量血压等等肢体的接触,当病人感觉到医生动作的轻柔、语言的和蔼、关切加上细心的检查,会让患者感觉心里踏实、有种依托感。反之,如果医生动作粗鲁、语言生硬、检查马虎了事,患者会有种失望、焦虑、甚至气愤的感觉。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关爱动作会起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拉拉手、拍拍背或者摸摸小孩的头会让他们有种亲近、踏实的感觉,减少心理的烦躁和焦虑。如:为呕吐病人轻轻拍背;为动作不便者轻轻翻身,变换体位,搀扶病人下床活动;做完检查后,帮助病人整理好衣被等,这些都是有益的接触沟通。

五:语言的语气、语调:语调包括了声音的速度、节奏和音调的高低等。这其中蕴藏了很丰富的沟通信息。当我们在沟通时,我们说话的语调也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着我们的内在情绪。同样的语言内容,当使用了不同的语气和语调,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患者在候诊过程中,一个医生温和的告诉他“你等一下”,他会表示理解。而另外一个医生大声的或者很干脆的语气告诉他“等一下”,他会觉得这是对他的不尊重和轻视。矛盾就会因此而产生。

总之,医患沟通时,医务人员的肢体语言是配合有声的语言进行的,不同的肢体语言都含有特定的涵义。微小的肢体动作变化,都会对患者产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把握好沟通时的语言与眼神、面部表情、等等肢体动作的配合。使得沟通充满理解和关爱,恰到好处地传达医务人员的医德精神,同时注意患者的接收心理和感受,使医患沟通更富有成效。同时只有努力的做好了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矛盾,才能使我们的医疗技术得到提升,也才能显示医务人员的价值。

第二篇:浅议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议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得体、恰当的体态语言配合着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形象生动地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肢体语言课堂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还必须要借助于手势、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态变化等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语言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类的无声语言——肢体语言。它是指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之为体态语或无声语言。它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我们只要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及其与有声语言的有机结合,才能够达到“眉来眼去传情意,举手投足皆语言”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同时它也不失为一部良好的助推器,它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意义的了解;同时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运用交际英语的能力。

一、运用肢体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因致力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又指出:“在当今世界上,英语口语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的基本特点。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形象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语言文字:体验文中描写的动作语言,环境等。

1、帮助学生学习,使学生的生理机能能得到发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兴致勃勃地主动地学习。

2、我在初一年级教学26个大写字母时,如果只是一味枯燥地领读,学生很快感到烦跺。那么这时我采取尽可能地使用手势表示大小写字母,同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怎样用手势或者整个身体来表示字母,用身体动作 1 来展示书写笔顺,学生的兴致高涨极了。在指导书写时,教会学生使用左手“当四线三格”,只要大拇指向内弯曲,其余四指就构成“四线三格”,再要求学生用右手食指在四线三格上练习,同时口述笔顺。如字母B的教学。立正,用右手在空中画弧线至腰部再到踝关节处(相当于两个半圆)对于这种有趣的学习方法,学生乐于接受,乐于使用。课堂学习氛围浓厚,记忆效果也好,学生的信息积极性就能极大地调动起来。

二、英语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使其生动形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英语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传统教学方式,那么教师就要想办法使自己的课堂转变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配上各种形象生动、夸张有趣的肢体语言。极大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表演,演讲,使他们互动起来。通过他们语言与行动的协调来学习语言知识。另外,在英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肢体语言必须紧扣课本内容,传情达意地表达课文知识的内涵,感悟文章中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巩固知识,是学生们能静下心来认真听讲。对课文中应当掌握的知识,能心领神会,大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肢体语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力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是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形象生动的场景。所以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语言以帮助学生学习,使学生的生理机能能得到发展,兴致勃勃地主动地去学习,并能主动地学会将知识向不同的情景迁移。由于肢体语言有着形象、直观、可见的表象特征,可不借助任何工具。比如我们运用肢体语言教单词时,它既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在记单词上达到“快、好、牢”的效果。多年来,我在教学中常常采用先示范后猜单词的方法,让学生在动作中领悟单词的意思。如教学fly,cry,jump,play,sad,laugh等单词时,我先示范这些动作,然后让学生一起边说边做动作,学生很快掌握、理解了这些单词。这样,课堂气氛很容易达到高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也会更快,记忆得也会更牢。再如教师让学生通过动作从座位起来表示文中的标点符号,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像让学生从座位上跳起来表示感叹号,理解带感叹号句子的意思。每只手伸出两个手指头表示引号等。使学生理解引号 2 的几种用法。这样的学习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速度。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字词句的含义等。然后引用于实践活动——作文中,学生观察肢体动作模仿动作,指导学生将动作情景用语言描述下来,大大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肢体语言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肢体

语言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情感交流,使教学信息得以顺利传授。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发挥,受其学习过程中情绪状态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的变化受教师体态行为的制约,教师的表情、眼神、身姿、手势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心境和态度,进而对学生的情绪产生极大的暗示性和感染力。教师积极的体态语会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愉快、自然明朗的情感。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心境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授、加工和储藏,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自学单词、表演对话、讲解题目、复述课文等。教师要相信学生,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师和谐适度的教态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使其保持学习兴趣,发挥思维潜力,进而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无疑对整个教学信息传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运用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能让学生明白老师所要表达的某种含义,而且能帮助学生迅速并牢固的记忆课堂上的新授知识。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能更加地激发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意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将双手平放胸前表示“坐正”,一只手在胸前画一个大圈表示“一起来”,双手在胸前交叉表示两个“互换”右手张开放在耳旁表示“听”等。当学生们熟悉这些肢体语言时,思维会活跃起来,他们已经进入了学习状态。因此他们参与课堂的情绪自然就提高了。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学习效果就好。英语教学中模仿特殊的动作特征,学生们耳濡目染,学习兴趣就被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情绪就高涨了,知识掌握就牢固了,课堂就充满活力。

总之一句话,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限于简单地理解课本内容,已经不可取了。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需要的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作为新 3 课程改革前沿阵地的语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创造性地应用直观,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全面得到发展,从而使英语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让肢体语言在教学中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作用,让英语课堂增添活力和色彩!参考文献:

[1]郑树堂·新视野大火学英语(高职高专版)读写教程1.外语教研出版社,2005:126.137.

[2]郑树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外语教研出版社,2004. [3]语言与文化差异

[4]杜瑞清,毕胜利.新希望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两北大学出版社,2008:108一109.

[5]蒋育红·论肢体语言在外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08:117.

[6]段超英,张燕文.现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998 18(3)

第三篇:肢体语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肢体语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肢体语言,即无声语言。就是通过面部表情、眼神、体态、手势等来表达人的感情和态度。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小,口语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那肢体语言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就起着关键作用。在日常教学及观察中,我发现儿歌、故事、唱歌等等教学活动中,无一不有着体态语言的辅助。因为它形象生动,而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的,孩子们对教师的眼神、表情、动作等都能很明显地接受和理解,固易为幼儿接受并喜爱。因为它变化丰富又不需要什么辅助材料,所以深受幼儿教师的喜爱,也就成了一种教育手段。那么,它在幼儿园教学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只有让幼儿产生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富有童趣、幽默、夸张的肢体语言就能达到这一效果。如:我在上《鹅大哥出门》时,我利用夸张的一摇一摆的动作、神气的表情表现出鹅没有跌进泥水坑里时的神气样子,去吸引孩子,让整个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又如:《小动物走路》这首歌曲中,利用肢体语言,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小乌龟走路慢、小花猫走路轻的体态特征。并在边唱边学小动物们走路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达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根据课堂中的不同情况,准确适当地运用幽默夸张的动作,就可能将问题由难化易,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变化多样,激发幼儿注意的持久性

人的身体、头、四肢都能变化出各种动作,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表现的内容就更加广泛了。故事中的角色,总离不开人的各种体态动作,就连各种动植物的出现,也都具有人类的语言和思想,如给幼儿讲故事,讲到开心快乐的时侯,会眉开眼笑;表达气愤时,会横眉瞪眼;表达悲伤时,会面容凄楚;表达蔑视时会嗤之以鼻等等。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人的各种体态变化来表现这些内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幼儿,从心理发展角度看,他们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而肢体语言就具备了这些特点。运用肢体语言让幼儿边学习、边动作,可以解除幼儿呆坐听讲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持久。

三、有助于幼儿学习理解阅读内容,加深记忆

在幼儿教学中,有些内容单纯用“说教”的形式进行教学,幼儿一时难以理解。而恰当的运用手势、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是帮助幼儿理解词义的有效手段。如:教学《大象救兔子》讲述中要学习“猛扑、撒开、飞快”等新词,当讲到老虎发现小兔向小兔猛扑过去……小兔飞快地撒开时,我边讲述,边用形象的动作演示,幼儿很快就理解、掌握了这些词。在教学“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故事中要掌握“顶、撞、跳……”等动词,我让幼儿边听故事,边用动作来体验各动物的本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象生动地掌握了这些动词。在教学《大象救兔子》学习词语“甩”时,我用身体动作表示了一下“甩”的样子,让幼儿很直观形象的理解了“甩”的含义。根据教学活动恰当的运用身体语言,紧扣活动内容,传情达意地表述知识的内涵,感悟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孩子理解、记忆、巩固知识。

四、有助于师幼的情感交流

面部表情是反映人们内心情感的一面镜子,运用面部表情可以进行情感的交流,肢体语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简单来说,包括动作、手势、眼神、表情、讲话语气等。活泼的肢体语言可以赢得孩子的心,如当幼儿有好的表现时,老师竖起的一个大拇指,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赞扬性的动作都会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给胆小、孤单的孩子一个爱抚的动作会为幼儿带去暖流,增加信心,使其在快乐的海洋中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平时要注意多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多和孩子进行肢体接触,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以此来增进师幼之间的感情。幼儿一旦喜欢上老师,就自然喜欢老师所教的内容。

总之,教师的语言表达主要是调动孩子们的听觉,而肢体语言的表达能更多地调动幼儿的视觉,因而肢体语言具有形象、生动、鲜明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肢体语言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及语言能力,帮助幼儿准确地掌握知识、理解内容,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生动形象的动作使幼儿的注意时间更长久,有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肢体语言的作用还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运用。当然,肢体语言的运用必需要恰当,必须是健康的,是简单明了的,不能给幼儿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第四篇:浅谈护士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浅谈护士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迅猛发展与变革,人们对医疗卫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市场机制的导入,医患关系较为紧张.患者作为消费者的意识正在日渐增强,要求得到更好的照顾和享受更多的权利,而医院作为经营者的意识都相对滞后,风险意识和维权观念薄弱,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多难以应对的医疗纠纷。客观认识医患关系的现状,有效预防或减少医患纠纷,尤其是杜绝恶性纠纷事件,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个意义重大且深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笔者从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及如何发挥护士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医患关系的现状

融洽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的医患关系却不太和谐。据中国消协的资料显示[1],1996年医疗投诉月医疗投诉发生数为2164件,1997年为10117件,1998年为11175件,1999年为22125件。在3年多的时间里,其增长幅度接近10倍。医患关系成为热点,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华医学会2000年对326家医院的调查显示,发生医疗纠纷的占98%;上海市卫生局一次调查显示,近年来医患纠纷以11%的速度递增.2005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调查,全国三甲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的有10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要求赔偿的有20例左右。(2)医疗纠纷以医疗过失为主转变为非医疗过失为主。(3)少部分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欠佳。(4)部分群众对医疗制度改革不适应。(5)医疗纠纷的赔款额越来越高。刑事案件增多,个别地区甚至发生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患者疾病久治不愈,患方伤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务人员,一直为人们所敬仰,为何这些年的医患关系却急转直下呢?深入探究,既有医疗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医患双方的问题。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2.1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

2.2 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医方缺乏与患者的沟通。客观上,我国医生尤其是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医务人员少工作量很大。受就诊时间限制,面对众多患者,医生很难做到有问必答,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超负荷的工作量,也使一些医生精神压力很大,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诊疗活动的厌倦和对患者的冷漠。

2.3 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

2.4 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要想通过正常渠道维护权益,实际上仍是件很难的事情。

2.5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尖锐最根本的原因。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护士应在医患沟通中发挥作用

护士是执行医疗程序中的主要成分,是搭建医患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医院里,护士占50%以上,且护士工作在第一线,直接面对病人,她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了解病人及家属,护士在医患沟通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医院医患沟通的效果。护士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护理水平。认真学习整体护理相关理论,改变护理模式,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让护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由让你做变成你要做,护理职责明确,护理服务到位,对患者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护理。

3.2维护患者权利,保证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凡是应该让患者知道的都毫无保留的明确告知,认真落实“五个明白,五个知道”,增加收费透明度,为患者提供一日清单;凡是患者的隐私非经患者的同意决不允许向其他人扩散。

3.3建立医患沟通制度,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增强沟通意识。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技术,运用倾听、证实等技巧与患者沟通,多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心理感受及想法,了解患者最需要什么,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依赖感。

3.4 充分尊重患者的话语权。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建立和完善患者的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及时受理、处置患者投诉,尤其是作为护士长要加大对患者的巡视力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防止和杜绝矛盾激化、事态扩大甚至失控。

3.5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护士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患者建立一个安静、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护理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积极参与治疗、护理及恢复健康的活动。

3.6 换位思考,尽量减轻患者的压力。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承担着巨大压力,来自疾病本身的压力和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特别是患病较重的患者还会产生恐惧、疑虑、悲观厌世等心理状态。这就需要护士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安慰患者,给予积极的健康知识指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战胜疾病。

总之,护士作为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对患者大量繁重而复杂护理任务,又是患者的直接面对者,同时又是医院规定和医嘱的执行者,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护士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篇:肢体语言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运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的迅速普及,逐步推广,幼儿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幼儿年龄小、好玩好动,注意时间短,而且又让其处在极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知识,所以当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英语教育活动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运用英语满怀期待的与幼儿交流对话时,小朋友却是双眼茫然,不知其意;另一现象是:在活动中,教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进行讲解,而幼儿却东张西望,兴致索然。那么,教师应如何组织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才能使幼儿不借助任何其他非语言媒介直接理解英语,最后过渡到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这些英语表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呢?我认为,除了我们经常运用的游戏、故事、儿歌、谜语、音乐、表演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外,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充分发挥肢体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成功实现幼儿英语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之为体态语或无声语言。它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及其有声语言的有机结合,能达到“眉来眼去传情意,举手投足皆语言”的境地。英国诗人密尔顿说:“一个好的教师,必须能和他的学生心神交会。”心理学家琼斯也曾说:“常规就是9%有效的肢体语言。”教师就如同演员一般,站在讲台上,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不但要能“讲”,还要会“演”,使台上台下互通一气。因而肢体语言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加深他们的记忆。

下面是我在幼儿英语教育活动中运用肢体语言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通过肢体语言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学习之本,是幼儿在认识活动中的一种动力,他是促进幼儿不断探索的一种力量。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国哲学家洛克也认为教育首先要启发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可以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觉不到“苦”而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在“乐”中学,英语是一种新鲜的语言刺激,幼儿喜欢听,感觉好奇,愿意跟你学,跟你做。

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学习过程的特点看,幼儿的兴趣容易注意转移。幼儿凭借一时兴趣选择了某一学习活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由于生理上相对出现了疲劳状态,更由于教学过程、形式的呆板,致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这就决定了幼儿的认知兴趣主要集中在动态而非静态语言上。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在教学中尽量运用肢体语言去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保持住“乐”学的情绪。如在学习短语“brashmyteeth”时,我以哑剧的形式导入活动,表演刷牙的动作请幼儿猜,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自然无声地激发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如在学习单词“fat,thin”时,我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形象夸张、生动有趣的表情,表演“小胖猪,瘦皮猴”的动作,引起了幼儿的哄堂大笑,幼儿兴趣高涨,感觉到学英语并不枯燥,而是有趣的、好玩的,而且学得快、记得牢,因而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活动中,能够喜欢学英语、说英语。

二、通过肢体语言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注意”,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通常称“专心”。小孩子在听音乐、看电视卡通片时,会聚精会神,而对周围的人和事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就是注意力。注意是伴随各个心理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状态,没有注意的参加,不可能有比较稳定的心理反应。

重视肢体语言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