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四加强四构建提升机关建设整体水平
编辑:沉香触手 识别码:21-1139990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5 12:39: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四加强四构建提升机关建设整体水平

×××组织部“四加强四构建”

提升机关建设整体水平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提升组工干部能力素质和组织工作整体水平,×××组织部深化拓展“讲重作”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队伍强、机制新、作风正、服务好”为目标,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为各项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学习型组织部门。按照“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的要求。开设“组工干部讲坛”。由组织部长带头,要求每名组工干部结合本职工作,有计划地将政治理论、组工业务等知识按专题准备讲稿,利用周五学习日,进行领学和辅导。同时发放《党的建设》、《组织工作文选汇编》等组工干部学习教育读本220册,要求每名组工干部每天读书看报一小时,每月精读2-3本好书,撰写2篇心得体会,建立完善学习内容周安排、学习情况月报告、学习效果季检查和学习绩效年考核的制度。组织干部参加“组工干部读书月”活动和“组织工作专题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形成勤学习、强素质的浓厚氛围。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效能型组织部门。根据目前组织工作实际情况,结合“讲重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组织系统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实施意见》和 《中共×××组织部部机关工作制度》,以及组工干部工作时间“八不准”和业余时间“六不准”,在制度落实上严格要求组工干部,将各科室工作进一步细化内容,确定工作责任人员,确定完成时限,确定验收标准,以具体的制度应对当前的新形势,新问题。

加强作风建设,构建廉政型组织部门。定期开展警示教育,组织部机关干部观看换届纪律宣传教育专题片和警示教育片,增强自律意识。建立投诉监督窗口,进一步完善组织工作“110”和“12371”党员咨询服务热线,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对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并作出严肃处理。同时聘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担任组织部行风监督员,对组工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和业余生活进行全面监督,确保组工干部保持“公道正派、廉洁奉献”的良好形象。

加强服务建设,构建亲民型组织部门。结合当前三帮扶活动。部机关干部大力开展 “党员服务民生志愿者活动”和 “六帮”、“六助”和“六个一”活动,鼓励组工干部广建“联系点”,多攀“穷亲戚”,使之成为改进组织工作的动力,进而提高部机关的服务水平。

第二篇: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 提升党和政府整体形象

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 提升党和政府整体形象

近年来,特别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地方,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当前机关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不端正,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体现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思想空虚、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消极颓废。

二是学习氛围不浓。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处于应付态度。很多单位虽然制订了学习制度,但集中的政治学习时间常常被挤占,往往难以落实。一些专业性强的部门,更存在“重业务、轻政治;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干部在学习时,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做做样子,装装门面。

三是服务意识不强。部分领导干部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对群众的疾苦充耳不闻,吃不得苦、受不了累,开展的工作和活动只做表面文章,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和农村少,宗旨观念、公仆意识淡薄;有的部

门依然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工作人员故意刁难、推诿扯皮的现象屡禁不绝。

四是缺乏创新精神。有的同志解放思想表面上叫得响,实质上观念依旧,境界不高,眼界不宽,总是打不破条条框框的约束,工作缩手缩脚,不敢闯,不敢试,不思进取,缺乏创造性,打不开工作局面,干不出工作成绩。对新形势下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束手无策,不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依赖性强,缺乏破解难题的能力,工作越做越被动。

五是表率作用不明显。个别领导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缺乏足够重视,对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麻木不仁,见怪不怪,没有做出严格要求。还有一些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自已却没有做到,甚至更有过之,没有起到一个率先垂范作用。还有的领导干部不能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分工,明确岗位职责,缺乏有效手段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没有很好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做到人尽其职,人尽其才。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社会因素分析,主要是社会生活变革带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在国际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相激荡的形势,对党员干部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冲击,尤其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撞击和渗透,对党员干部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国内,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形成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使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复杂的变化。

从自身因素分析,主要是党员干部个人放松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在新时期下有些同志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淡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逐步丧失,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出现了滑坡;体现在平时工作中,出现态度不端正,不负责任,重权利的享受,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严重损害群众对机关的形象。

三、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按照“精而管用”的原则,对机关干部开展政治理论、科技知识、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尤其要突出正确的权力观、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等方面的专题教育,使广大机关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切实摆正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事;引导广大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明确手中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权力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不断加强机关干部人格、品德、意识等方面的修养,增强其廉政意识,自觉地拒腐防变。各单位可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干部学习计划,年终按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和撰写读书笔记或调研文章等若干块进行考评,考评分记录在干部学习档案里。区委、区政府可成立干部教育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举办任何形式的干部培训班,应事先以书面形式向干部教育领导小组请示,说明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二)健全机制体制,规范干部队伍的工作纪律 重点要建立健全三个机制:一是完善责任机制,包括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同岗替代制等制度。实行按岗定责,责任到人,对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以项目推进形式,明确每个项目的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二是建立考评机制,建立定量考核与定性评议、日常考核与年终考评、机关自评与社会评议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评价以创建“四满意”机关为标准,以机关作风建设、队伍建设、效能建设为主要内容。三是推行奖惩机制,把目标考核和干部评先、晋级、任用结合起来,对招商引资、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因责任未落实、作风不扎实致使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违反“5条禁令”的坚决给予诫勉教育,直至党纪政纪处分。

(三)加强监督制约,促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有效开展 干部监督,是作风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要切实强化各项干部监督措施,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使各级领导干部都臵于经常的、有效的监督之下。一要建立健全谈心制度,上级组织对下级正职、班子内部正职对副职要经常谈心,了解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有问

题的干部要及时提醒。二要建立诫勉制度,对群众反映的干部作风问题,上级组织要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对干部提出诫勉,并限期改正。三要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总结和运用“三讲”教育中的经验和做法,严格按照中纪委、中组部的规定,开好每年一次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进一步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增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自我监督的能力。四要实行重大决策群众路线制度。凡是辖区内有关经济发展思路、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城镇土地规划、重大工程招标及其他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决策前必须举行听证会,广泛收集群众意见与建议,集中民智;决策后必须进行跟踪回访,认真倾听群众反馈,不断改进完善。

(四)加强班子建设,用先锋模范行为带动干部队伍作风根本好转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这充分说明加强作风建设,领导干部是重点,“一把手”是关键。一要培养领导干部的良好学风,着力抓好思想建设这个首要问题。采取相关措施培养学习型、创新型领导干部,督促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学出成效。二要切实改进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着力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设这个根本问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尤其是新进班子成员的民主集中制教育,使他们懂得党内规矩。抓好对领导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督查,进一步完善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和决策程序。要努力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的领导班子及时向区委提出建议,采取组织措施。三要进一步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着力抓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切实解决目前领导干部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树立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典型,加强对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的宣传,大力弘扬正气,鼓励争先创优,通过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来教育干部,带动全体。同时,把年轻干部的作风建设作为重点来抓。要教育年轻干部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引导年轻干部刻苦钻研、勤于思考。要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高校、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参加研究生班进修等高层次教育培训。要积极鼓励和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特别是环境艰苦、困难较多的地方去锻炼,努力培养年轻干部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勤政爱民、艰苦朴素的作风。

(五)突出重点抓落实,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俗话说:为官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中红薯。群众对我们工作满意不满意、印象好不好,能直接通过是否替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来衡量。每一个机关职能不同,要从本部门的工

作特点出发,要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基层意见最大的问题改起,从群众要求最强烈的事情做起,这样群众才会满意。如群众对我们园林绿化工作是否满意,可以通过日常的投诉、群众测评等深刻体会到。我们在面对群众投诉时,先是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找准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把问题明摆出来;再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下基层、到服务对象中去,到矛盾多意见大的地方去,广泛听取意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做到突出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争取让群众满意。

机关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又要根据不同时期形势任务的要求重点地抓。我们应该针对不同时期,从上级提出的要求和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进行切实的行之有效的机关作风建设,让人民群众看到机关作风建设实实在在的成效,得到一个高效、务实、诚信、公正的政府机关。

第三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调研报告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实现永续发展调研报告

前 言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人类社会良好的生态运行机制和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环境、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其目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求做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的工作。

市委第十三届四次全委会将突出生态文明,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城市作为今年市委的六项工作之一,在今年的政府工总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减排,提升生态涵养功

能,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城乡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管理、生态文明、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协调共进,是符合诸城发展实际的科学路径,是整体提升县域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并深入推进。根据市委常委会的安排,我市就“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过程中,先后赴环保、水利、畜牧、经信等部门和部分生态建设现场进行了座谈、查看和交流,了解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剖析了原因,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诸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生态型经济初具规模。积极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关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汽车、食品、服装纺织、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84.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7%。202_年,新增通过清洁生产验收企业17家,圆满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84.6亿元,增长12.4%。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提效工程,加快特色农业园区和规模化农场建设,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基地项目示范基地6000亩,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7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350家,“三品一标”认证达到208个。依托恐龙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荣获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全省全域旅游试点市。

(二)资源保障体系得到加强。持续开展造林绿化活动,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6%和41.7%,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99.68万亩,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1处,山东省绿化示范镇2处,潍坊市绿化示范镇8处,潍坊市绿化示范村222处;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护工作,投资4亿多元,在全省率先完成 “百库加固”工程,总蓄水能力达到7亿立方米,为城乡用水提供了足量的水源保障。推广节水技术,节水灌溉面积达到92.27万亩,占全市农业灌溉面积的61.3%,万元GDP用水量降到25.23立方米,位列潍坊市第一名。

(三)城镇人居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持续推进。202_年,潍河古县桥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年均值分别为26.2mg/L,氨氮为0.817 m/L,与202_年相比较,两项指标均有所降低;我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计354天,与202_年相比,增加2天,水和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和农村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有所改善;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目前已有1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命名,13个镇街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并建成省、市级生态村29处,绿色社区13个。

(四)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我市6座大中型水库饮用水源地的现状水质均为三类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完成石门山、茁山、见屯岭、马耳山等小流域治理项目,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5平方公里,封山育林90公倾,建设生态防护林草40公顷,初步构筑起

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水库保安工程、洪水预警报系统以及气象、地震、地质灾害预报和紧急救援体系等进一步完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森林防火扑救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虫害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成,农林水产疫病得到有效防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主要污染物减排、城市生态建设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和问题。对照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建设验收基本要求和指标,我市存在不少差距,困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在指导思想、实际工作和业绩考评上仍然存在重GDP增速、轻生态建设的倾向;二是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级干部对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生态理念有待提高;三是个别部门对创建生态市的目标任务和本部门的职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很清楚,工作上缺乏针对性。

(二)生态建设规划滞后。按照国家级生态市建设的指标规定,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制订并通过人大审议、颁布实施了《生态市建设规划》。我市现有的《生态市建设规划》是202_年6月份通过政府招标由青岛天人环境工程公司编制的,这个《规划》在创建省级生态市 的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规划中的许多内容已不适应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需要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重新编制。

(三)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三次产业比重202_年为 9︰59︰32,虽然工业总产值和经济效益连年快速增长,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但商贸、物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对照生态市建设指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要求达到40%以上,虽然是参考性指标,但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显得十分紧迫。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层次还不高,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增速虽快,但总量不大,经济外向度还有待提高。

(四)节能减排压力较大。我市与潍坊市政府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责任书要求今年万元GDP能耗比202_年降低3.1%以上,202_年比202_年降低6.1%以上。我市节能降耗任务十分繁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从节能的角度看,生态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我市减排情况也不容乐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控制难度加大。我市养殖业规模大,202_年全市畜禽粪便产生量约290万吨,产生污水量约1200万吨,多数畜禽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善,粪污无法实现无害化处理,总量减排任务艰巨;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

头;此外部分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将生活垃圾及污水随意倾倒,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水体造成了污染。金安、恒阳等7家热电企业脱硫设施改造、炉内喷钙以及脱硝设施建设由于工程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工程进度滞后,无法按照要求发挥减排效益。

(五)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滞后。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水平相差悬殊,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快,部分镇街污水处理厂有时出现超标排放问题,林家村、百尺河污水处理厂已建成但尚未投入运营,还有个别乡镇污水处理厂至今未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无害化处理率还较低。除各镇街驻地及部分社区中心村外,仍有大部分社区和自然村环卫保洁、垃圾清运不能常态化,生活垃圾除城区及密州、昌城、辛兴外,几乎全部简易填埋处理。

(六)生态建设和环保监管能力有待加强。一是生态建设投入少,而且支出不合理,用于园林建设的多,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的少;二是生态建设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市建设措施和科技支撑能力需要加强;三是环境监管监测能力需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企业科技的发展和对环境的认识的提高,环境监管监测力量薄弱,人员少、设备落后、经费短缺等问题突出,与经济发展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亟待加强。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文件精神和姜异康书记在生态山东建设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求要全面落实生态山东建设的任务要求,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显著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所以x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为: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环境管理制度,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以节能减排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加强法规制度、经济政策、科学技术、行政监管和生态文化五大体系建设,努力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诸城。

二、奋斗目标。

一是生态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单位生产总值能源资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初步建立起循环经济体系,绿色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和

空气环境质量明显空气能见度大幅提升,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明显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实现重要突破。三是城乡环境宜居水平显著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土壤环境得到治理,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基本解决,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四是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初步形成。力争202_年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创建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关于生态文明的深刻阐述,以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创建责任,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强组织协调。建议抓紧成立x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环保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负责统筹协调领导全市创建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工作。

(二)编制创建规划。编制《x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按照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的要求,聘请有资质的科研单位,对我市生态市建设的规划进行重新编制,具体工作可由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落实。

(三)分解创建任务。生态市建设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为确保实现创建目标,必须围绕创建指标,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镇街和市直各部门,明确创建责任,逐级签订责任书,各级各部门要围绕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任务,认真制定本部门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将生态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针对生态市建设的任务目标,建议市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生态建

设工作调度会,及时听取各镇街和关市直部门的工作汇报,跟踪督查创建工作进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扎实有序推进创建工作。

(四)增强监管能力。要切实完善环保机构建制,增加环保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尤其要加强乡村基层环保工作。要加强对环保监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做到敢于管、懂得管、管得严、管得好,坚决制止未经环保审批的非法建设项目,依法处罚非法排污企业,保护生态环境。要切实落实环保监管“一岗双责”制度,合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和生态恢复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生态建设的治本之策。

(一)着力壮大园区经济。科学编制产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青岛保税港区诸城功能区、服装纺织产业园、高端安全食品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12处重点园区的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生产力服务平台,突出产业特色,统筹配置资源,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扎实推进蓝区发展规划实施,加强与青岛的产业对接。加快多层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构建新型工业产业综合体。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在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食品、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把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等“四新一海”、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加大科学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提升。落实“3113”产业发展计划,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以高端高质高效为目标,整体提升工业素质。

(三)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近年来,我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该项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一改(改造)、二转(转产)、三关停,限期淘汰落后生产线和设备,提升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对未列入计划的较落后设备,实行产业转移和改造。全年淘汰落后设备100台套以上,节能5万吨标准煤。

三、狠抓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

(一)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坚决不上万元增加值能耗超过“十二五”控制指标0.58吨标准煤的项目,以优质增量的注入促进单位能耗下降,从源头上杜绝“两高一资”项目上马。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信息、新设备,对现有重点企业和项目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存量技改节能降耗。调查摸底制定节能项目计划,加强组织实施的同时,明年重点推动桑莎集团染色生产系统优化改造及余热回收节能技改项目、诸城外贸出养殖场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泸

河集团电机改造余热回收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推广节能新概念。抓好“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的验收,积极开展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识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确保我市城市规划区内所有建筑工程全面实现“禁实”目标,新型墙材使用率达100%。

(二)强化污染排放源头控制。严格控制新增量。严把环境“准入关”,对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从源头上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创新审批评估体系,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现状,企业带动能力、规模效益、环境影响等进行综合考评。对效益好、环境影响小的予以支持鼓励,对效益与环境影响一般的项目严格限制,对环境影响大于经济效益的严格禁止。

(三)抓好重点行业减排治理工作。加快减排工程建设进度,实现工程减排。202_年12月底前完成热电、印染、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农药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对土小企业的监管纳入日常监察工作,发现一个取缔一个。加快金安热电、龙光热电、泰盛化工脱硝设施和龙光热电炉内喷钙装置及炉后脱硫设施建设,加快2家企业的工艺废气异味治理工作。加强对舜河、银河、相州、鑫兴、昌城、舜王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营管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规范污水处理

厂出口在线监控、DCS中控、出口视频系统,建设生物指示池。对舜河、银河等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出口排放标准由一级B(COD60mg/L)提升改造为一级A(COD50mg/L),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继续做好规模化养殖场粪便生产有机肥减排工程。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实施循环水供热、利用粉煤灰生产新型建材、生活垃圾发电、沼气发电、中水回用等重点项目,力求物尽所用。202_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要达到100%以上,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5家。持续推进清洁生产。按照202_年制定的清洁生产“十二五”规划,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服务促动、宣传培训等措施,促进全市清洁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上规模、上层次。

(五)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召开有关企业清洁生产培训及工作会议,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山东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制定我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及规划》,推动企业对照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和行业先进水平切实开展对标建设。帮助企业从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从而有效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在已有51家企业通过自愿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基础上,按照与潍坊签

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要求,今年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5家,目前,15家企业均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了《清洁生产资源审核合同》。

(六)推广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利用。大力推广集中供热,集中供热区域范围内不予批准新建、扩建中小燃煤锅炉,原有燃煤锅炉要限期关闭拆除。启动全市农村社区居住点集中供暖工程。凡是建设完成的集中居住区,全部实行节能环保集中供暖。尽快解决城区东部、西部热源点紧缺的问题,着手筹建东部、西部热源点各一处,确保年底竣工投入运行。鼓励优先发展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车辆,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大力促进营运车辆燃料清洁化和多样化,推广出租汽车天然气改造工程,目前全市出租车已全部完成双燃料改造。同时,大力推广应用LNG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已更新新能源公交车60部。

(七)加快推进污水集中处理。一是镇街污水处理厂及污水处理设施要尽快步入正常运转、达标排放轨道,要建立规范有效的资金收缴和运转考核监督机制,确保规范运行。二是要按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要求,尽快配套建立相应的中水回用设施,出台配套关于鼓励中水回用的激励政策,尽快启动中水回用工作。三是对首批建设的五处镇(街道)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期扩建,全市其它聚集融合后集中居住的社区中心村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0.6万吨,完成市、镇、村三级污水处理的全覆盖目标。

(八)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利用。一要继续分类回收利用工业废弃物,加强废金属、废纸、废型料、废旧轮胎、废弃电子包装物、废机油的回收利用,推进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二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综合治理生活垃圾污染。鼓励对家庭生活垃圾实施干湿分类,将餐厨垃圾与其它生活垃圾分离后分别投入。三要加强餐饮业餐厨垃圾管理,在市内各饭店、宾馆、单位食堂等地点设置油水分离器和专用垃圾桶,由指定的收运公司安排专人定时定点密闭回收对收运企业作业不规范现象和私拉乱卖现象进行严查,对违反餐橱废弃物处理规定从事收集、运输和买卖的单位和个人,从严从重依法进行处理。四要本着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成本经济的原则,合理选择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生物处理等无害化垃圾处理方式。抓紧研究制定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

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一)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改造升级。大力发展规模经营,逐步淘汰农户家庭散养模式,引导组织农民由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解决养殖粪污围园的问题。实行退村进园工程,推进养殖园区改造升级。以改进养殖方式、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为重点,通过推广畜禽发酵床养殖技术、沼气建设、生物发酵等措施,解决养殖粪污围园的问题。年内重点改造提升50处标准化

养殖园区。

(二)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查询系统,提高测土配方肥的精准度,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有机肥施用技术,引导农民使用农家肥,促进农作物秸杆转化。积极争取国家惠农政策,落实沼气池建设补助资金,加大沼气池建设力度,在帝王食品等公司建一处大型沼气工程,在养殖小区建设5处小型沼气工程,指导养殖户自主建设沼气,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使广大农民了解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三)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环卫队伍建设,各镇街、社区必须要高度重视环卫队伍建设,赋予其职能,提高其待遇,落实其责任,并配备必须的设施工具,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标准,真正建立起一支能够发挥作用的环卫队伍。同时,要积极探索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市场化运作,多渠道融资,多方式投入,切实解决农村环境整治的资金缺乏问题。

(四)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整治。要扎实推进以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全面清理公路沿线、沟道两侧、村道里弄的垃圾,完善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五改”(改圈、改厕、改厨、改水、改路),要通过建立一批沼气示范村,以点带面,带动农村沼

气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净化美化村庄环境。

五、加快水利发展,整治重点流域。

(一)加快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度。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快规划及方案编制进度,对不满足创建评价指标要求的方面,及时调度有关部门单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立即进行整改,确保我市首批创建省水生态文明城市成功。

(二)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继续推进城乡规模化供水,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延伸墙夼、石门、吴家楼、郭家村等供水工程管网,同时,督促镇街加大供水支管网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进村入户进程,确保潍坊下达的年内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覆盖人口、农村人口生活水质合格率达到100%任务目标。

(三)加强水源地保护。一是强化水源地监督管理。按照市政府关于水源地保护的暂行规定,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禁止建设养殖场,对现有养殖场逐步实施搬迁。禁止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禁止新迁建村庄和居民。各相关镇街要加快污水管网建设进度,与污水处理厂对接,将生产、生活污水纳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二是划定水源地。将墙夼、吴家楼、郭家村、石门、松元等已建水厂的水库由政府划饮用水水源地,并向社会公开保护范围,设立界碑、界牌、交通标示牌。三是加强日常管控力度。进一步加大水源保护工作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水资源保护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保护水源地重要意义 的认识;加强库区巡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水事违规行为;在重要地段增加水源保护宣传标志;建立水资源保护工作报告制度;按照属地管理、便于协调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

(四)开展水域环境专项整治。建设、完善管辖范围内潍河、扶河、淇河等滨水景观设施,实施景区卫生、水面保洁精细化管理,同时加强水利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水利、环保、市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开展城区河道水域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对乱排乱放、乱垦乱植、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涂乱画等行为进行查处。

六、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

(一)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认真落实植树绿化目标责任制,把绿化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责任人。坚持全民义务植树与专业队栽植相结合,道路景观绿化与荒山绿化、经济林建设相结合,镇街绿化和全市统筹绿化相结合,植绿和护绿相结合的四种植树绿化模式,努力提升绿化质量和效果。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根据镇街规模植树造林面积、成活率,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补助。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规范执法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林业执法力度,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林业规模经营,提高造林绿化效益。深入开展荒山绿化,积极建设高标准的水系生态林带,提升农田林网建设水平。

(二)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尽快出台湿地保护办法,明

确职责权限,管理程序和行为准则,实现湿地保护有法可依,从法制上杜绝对湿地的人为破坏。加强湿地保护科技支撑,对湿地与气候变化、水资源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开展重点科学研究,阐明湿地的巨大功能和价值,切实提高湿地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使湿地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加大湿地保护投入。湿地保护是公益性事业,政府在湿地保护、建设中应起主导作用,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并且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湿地保护与建设。

(三)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建立全市绿化整体规划和中长期规划,将城市整体规划建设与绿化配套建设整体融合,确立我市园林绿化发展的主题和发展方向,全面打造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以绿化提升城市整体气质。可将沧湾公园打造成市民休闲、舞蹈、健身于一体的主题游园;将岔道口公园改造成健身设备齐全的运动公园;将恐龙公园打造成恐龙主题和人造景观结合的景观公园;将潍河公园(水上公园)打造成设施齐全的假日悠闲公园。切实搞好新建居住小区详细规划的审批把关,提高小区景观绿化建设水平,优化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环境,提升小区居住生活品质。完善新建居住小区景观绿化报批流程,严格新建居住小区景观绿化方案审批,加强批后监管,严格景观绿化验收。

(四)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突出解决矿业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坚决取缔关闭不符合最小开采规模规定的矿点,依法查处非法采矿,在“三区二线”两侧可视范围、禁采区范围内的矿产资源禁止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申请开采矿产资源的,一律不予批准。签订矿山环境治理责任书,明确矿山企业的恢复治理责任。对新闭矿坑实行闭坑验收制度,按照“谁开采、谁治理”的原则,责令采矿权人及时进行恢复治理,避免新的环境问题出现,努力构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七、加大生态投入,保障创建资金。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为生态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财政部门通过预算内列支等方式,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占我市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尤其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质量监控、污染治理、河道水源环境治理等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确保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的资金保障。

(二)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生态建设项目扶持资金。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大力争取上级财政部门支持资金,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提报项目,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采取多种方式,拓宽生态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和完善投融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筹集生态建设资金的各项

政策,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各界和群众投入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引进外来资金,不断加大生态建设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变目前生态建设政府大包大揽的现状,大胆吸引民间资金、社会闲散资金的进入,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如TOT(转让-经营-转让)、BOT(兴建-经营-移交)等方式,加快了我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八、培育生态文化,营造创建氛围。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广泛开展环保基本国策宣传教育,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今日诸城》、诸城电视台等本市主流媒体要积极宣传环保国策,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曝光非法排污和破坏生 态的典型案件,定期公布城市空气质量和重点流域水质,通过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推进“生态诸城”建设。市委党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教育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群众基础性生态科普专题教育活动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以此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二)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弘扬和传播生态文化。加强常山、马耳山、恐龙文化旅游度假区等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结合生态城市、生态村镇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三)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大力开展节能减排进家庭社区活动,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和非机动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府要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补贴扶持力度,控制公车消费。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加强疾病防控,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第四篇:强化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

强化六项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

餐饮市场是食品安全整个链条的末端,也是重要防线。202_年3月1日我局正式接管餐饮监管工作以来,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告示法律法规和上级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及换发《餐饮服务许可证》为契机,以举办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为突破口,举全局之力,积极引导餐饮服务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大力改善餐饮环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改变了全县餐饮服务行业的形象,提升了全县餐饮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使餐饮业朝着科学、文明、健康、安全、便捷的方向发展,使县城的餐饮服务行业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改观。全县餐饮业的稳定发展对方便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我局自接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以来,多次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餐饮服务行业创卫工作,积极主动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告,决定把餐饮行业创卫工作作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措施,作为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局之举,把创卫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首位,举全局之力搞好整改,夯实监管基础。为此,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结合《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要求,制定了《202_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科学有效的整治目标、措施、标准、步骤和时间要求。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8月18—19日,我局在县城举办202_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暨创卫工作培训会。县城区内的学校食堂,大、中、小型餐饮企业的法人或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员、厨师长、餐厅经理等共420余人参加了会议。县创卫生办、县政府办、县“四创”办、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局等部门领导、专家应邀到会进行指导。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负责人就我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标准和要求作了详实的讲解。培训期间,印了《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教材》,授课老师采取条文分解、列举事例、图文并茂等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向与会人员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添加剂及其他化学物质管理、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业务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和业务指导。同时,我局充分利用信息简报、县政府对外网站、电视台、我局网站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是力量组织到位。根据县城餐馆数量多、问题多、整改任务重的实际,我局创新举措,每科室除留一人值班外,抽出全局的执法人员组建了工作突击队,分管副局长亲自率队,全体工作人员全部深入一线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同时,构建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体系。聘请了县级协管员2名、乡级协管员13名、村级信息员165名,增强了我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力量。

四是责任落实到位。根据餐馆分布情况,将县城区化分成4个责任区域,由4个执法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一个区域,形成了“分片包干、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局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小组长分片抓、工作队员具体抓的良好工作局面,切实保证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责任制的落实。

五是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全县餐饮服务单位全面进行登记备案。存在突出问题的,坚决停业整顿;整改未达到要求的,必须关闭吊证。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及其责任人,依法从重处罚。坚决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基本条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餐饮单位。涉及刑事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六是整改效果到位。自3月1日以来,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共出动执法车辆489辆次,执法人员1070余人次,受理行政许可634件,换发和新办《餐饮服务许可证》526件,不予行政许可65件,责令限期整改146件,现场检查指导980余次,发放培训合格证404份。县城餐饮单位用于硬件建设投入资金达110余万元,整改“前厨后店”157家,添置消毒柜237个、灭蝇灯197个,增设各类水池749个,《健康体检证》持证率达到95%。经过整顿,全面规范了食品原辅料采购索证验收、餐饮具清洗消毒、库房管理、食品留样、从业人员管理等经营行为,进一步强化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守法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推进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了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采购台帐的登记管理,提升企业职业道德修养,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有力保障广大消费者餐饮消费安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全面推动了餐饮服务单位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县餐饮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五篇: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计划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的关键之年,是我市三年决战工业300亿、争先进位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我镇本届党委、政府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今年镇党委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壮大镇域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廉洁自律建设为主线,以创建“五好党委”和“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着力抓好落实、规范、创新,切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的新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

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1、围绕经济转型,切实做大经济总量。紧紧围绕全市决战工业300亿的战略部署,拓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广度,创新思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广开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加大培育支柱产业的力度,依托尚兴、德辉两家石材企业,创办大理石加工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利用价值;按照“法律保障、规范引导”的原则,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并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做大做强。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打造特色种养基地。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规划,力争发展具有旅游、观赏、无公害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巩固养猪、养鸡和油菜、水稻、辣椒等传统农业产业,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强化科技服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业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3、加强集镇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切实加强集镇管理,不断优化集镇功能,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改善人居环境。

4、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按照“强化宣传、深化服务、依法行政、综合管理”的原则,切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切实做好优抚救济、农村低保、社会福利、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大力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关心妇女、儿童、老年人等事业。

二、抓住关键,整体推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以立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为落脚点,继续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对照查摆出来的问题做好整改落实,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查漏补缺,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分类管理、监督约束、联系群众、民主参与等长效机制,确保各项活动长期坚持,取得实效;结合建党89周年纪念,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镇范围内推荐、评审、表彰一批先进典型支部和个人,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2、以提高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和执政水平为着力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机关干部和村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规范村干部管理办法,完善村干部“双述双评”工作机制和考核办法,加大村书记、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制定村干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大力加强干部的能力素质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时,加大村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力度,建立村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完善后备干部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4、以突出提高先进性践行力为目标,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农村能人入党”工作,大力吸收各类优秀人才入党,全年计划发展新党员25名,(其中农村能人不低于80%),严把党员入口关;落实党员分类管理,对年老体弱党员“关怀管理”、对流动党员“跟踪管理”、对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积极开展“组织暖党员、党员暖群众”的“双暖”工程,重视关心生活困难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和老党员,开展贫困党员结对帮扶和走访慰问,切实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建立“流出地为主组建,流入地为主管理”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

5、以振奋精神、鼓舞斗志为切入点,强化思想政治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把中心组学习与专题研讨、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充分发挥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建立“四个一”学习制度,即干部每天学习1个小时,机关及村两委每周组织1次学习,党委中心组及支部每月组织学习1次,每年至少读完1本书,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村等活动,着力构建学习型社会;深入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工作,驻村领导每月要到蹲点村做一次宣讲活动,大力宣讲中央、市委和镇党委重要精神,多做群众的宣传解释和教育引导工作,以进一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为依托,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生态村、文明信用户、十星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

6、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进一步强化全镇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和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加强职业道德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全面落实“九制保廉”各项制度;加大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大力整治损害群众利益及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等不正之风,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坚持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法律监督相结合,预防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和失职、渎职行为;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和“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开辟宣传栏,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在办公室悬挂、摆放廉政格言警句,努力营造浓厚的廉政氛围。

三、标本兼治,群策群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强化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扎实做好信访、司法、调解工作,发挥镇“说事中心”及村级“说事室”的作用,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加大领导督办力度,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工作时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控制越级访、集体访,降低重复访;切实抓好学校和网吧等公共场所、道路交通、食品卫生、易燃易爆物品、企业生产等安全工作,坚决避免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teniu.cc范文网[CHAZIDIAN.COM]

四加强四构建提升机关建设整体水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