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军理之孙子兵法
编辑:海棠云影 识别码:21-55132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30 15:47: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军理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主要军事思想

一、1.重战思想(孙武军事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始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慎战思想(火攻篇)

“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从这点出发,孙武主张,“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3.备战思想(九变篇)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战争的立足点要放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使敌人不敢轻易向我发动进攻的基点上。

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指导思想(战争的普遍规律)(谋攻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5.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战略思想(1)庙算制胜(始计篇)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2)诡道制胜(始计篇)“兵者,诡道也。”(3)“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武主张“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6.“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行军篇)7.作战用兵原则(1)先胜而后求战,“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军形篇)(2)示形、动敌(计篇)(3)避实而击虚,“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实篇)(4)我专而敌分,“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虚实篇)(5)因敌而制胜,“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虚实篇)(6)奇正相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势篇)这种特殊的战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谋略制胜。

二、(10点)

1.重站、慎战、备战——强胜论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胜论(“知”的基本内容是“五事”“七计”)3.运筹帷幄庙算制胜——先胜论 4.致人而不致人——致胜论(“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5.谋形造势以镒称铢——势胜论(“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势篇》)6.上兵伐谋诡道取胜——谋胜论

7.全战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论 8.因敌制胜灵活用兵——因胜论 9.文武兼施恩威并用——治胜论 10.选才任能武德兼备——将胜论 实例:

一、公元208年7月,曹军80万攻吴,东吴的孙权与刘备为抗曹军力(接)结联盟。诸葛亮出使东吴时,周瑜设计请诸葛亮营造10万枝箭,诸葛亮允诺三日后定会如数归箭。军令状后接连两天,诸葛亮始终按兵不动。直至第三天,诸葛亮借大雾天气,将装满草人的20只船划向北岸并一字排开,又下令士兵擂鼓呐喊。曹军草木皆兵,纷纷射箭,10万枝箭轻而易举获得,这即为历史上有名的“草船借箭”。

二、【出奇制胜/诡道制胜】为了进一步进攻印度,1798年5月,拿破仑出征埃及。拿破仑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方法。一方面设计并散布假情报:谎称法地中的海舰队将于爱尔兰登陆;另一方面加紧进逼埃及。这使英国海军舰队指挥官纳尔逊采取了错误的政策,等纳尔逊明白之时,拿破仑却早已经经亚历山大港并且顺利的占领了埃及。

三、【诡道制胜】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战前,关于齐代魏救韩,孙膑主张:韩魏两国皆十分疲惫时出兵是最好的时机。孙膑提出了围魏救赵,率军直捣魏都城大渠梁分散了魏的兵力,携助了韩国又利用敌人的错觉,故意在齐军中制造混乱,诱敌深入。将庞涓率领的军队引至地势险要的马陵(今临沂郯城),魏军被早已埋伏于此的齐军打的溃不成军,伤亡惨重,庞涓于是役中自刎而死。齐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四、【攻其不备出奇不意/谋】(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目的)韩复榘叛冯投蒋被委任为山东省主席,但他骄横专权不从命令,蒋介石决计除掉韩复榘,故以召开会议为名,将韩骗至开封,以开会的各种规定,借机分离了韩的随员,缴获了武器,并且利用韩狂妄自大的性格,在韩复榘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步一步的诱杀了他。

五、【知己知彼】赤壁之战后,孙刘之间开始争夺荆州。东吴的周瑜设计假借将孙权之妹嫁给刘备,试图将刘扣为人质,以逼刘就犯,收复荆州。诸葛亮了解其中隐情,“知已知彼”将计就计,从敌方的意图出发提出了三个锦囊妙计,成功的帮刘备解了围,粉碎了孙权周瑜的计划,使孙权只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下场。

六、【不战而屈人之兵】韩信一举击败了赵军,杀死陈余,俘虏了李左车后,不但没有杀掉李左车,反而十分器重他,并采用李左车的计谋给燕国君主修书一封,阐明了双方的优劣势与战争的利要关系,与此同时,他又加紧调兵遣将,惶恐万分的燕王不知所措,阅信后立即同意归降,韩信采用谋略不费一兵一卒,轻而易举的降服了燕国。

七、【先为不可胜】“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形篇)公元前512年,吴王准备攻打楚国,而孔武认为时机尚不成熟,还需要积聚力量。伍子胥同意并提出了一个削弱楚国实力的计划:即把吴军分为三军,分批惊扰楚国的边境,一方面可以使己方军队得到充分的休息,另一方面又可以消耗敌人兵力,使其疲于奔命。吴王接受了伍子胥的建议,在接下来的6年间,屡次使用此计使楚国军队的实力大为削弱,与此同时,吴国的国力日盛。公元前506年,吴国趁楚蔡之战,联合全国的兵力,一举攻克了楚国。

八、【避实击虚】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为了争夺皇位,发动起义,与建文帝交战近两年始终难分胜负。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朱棣越来越处于劣势。据资料记载,当时建文帝已把京城军队全力派出,京城的防守十分薄弱。1401年12月,朱棣避开建文帝正面战场上强大的兵力,远征金陵,由于当时京师防卫空虚,敌寡我众,不足5个月的时间,朱棣即入长江北岸。风势正劲,朱棣趁胜追击,一举攻占了京师,推翻建文帝,夺得皇位。

九、【出奇制胜】“形之,敌必从之。”1642年,李自成率兵直逼开封,崇祯帝派40万兵马前去增援。李自成抢占先机占领了门户要塞朱仙镇,截断了明军水源及明军逃往襄阳的道路。齐集朱仙镇的由左良玉等人率领的军队内部矛盾重重,再加开封明军惧怕李自成不敢开城,明军水尽粮绝,只好撤退。这正是一个乘胜追击的好机会。李自成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没有大加追击,反而给明军以我军怯弱的假象。但是,当明军行襄阳时,在事先挖了的壕沟处,大破敌军,取得了朱仙镇战役的胜利。

十、【备战】虎门销烟后,林则徐认真分析当前形势,不仅首先从报纸译文中了解国外的最新情况,还为了充实我国的兵力又购进了一批西洋大船,新建了炮台,购买了大炮,招募人员扩充水兵,积极备战。1840年4月,英军在中国广东沿海悍然挑起战争,林则徐由于事先作好了应战的准备,他指挥水师,夜袭英船,打的敌人落花流水。林则徐又以火船向敌人发起了火攻,英军溃不成军,狼狈面逃。在战争之初,保卫了广东沿海的安全,取得了胜利。

十一、【恩威并用】洪武八年,天灾不断。朱元璋为了达到兴利除弊,国泰民安的目的,下诏号令国臣民勇于进谏。时任刑部侍郎的茹太素,首先进谏了一篇长达17000字的奏疏,但文章繁多冗长,近一半时仍未切入正题,朱元璋大为不悦,借机问寻了茹太素,再加上众臣的非议,茹太素被打了板子。事后,朱元璋听取了宋谦的劝谏,仔细阅读了茹太素的奏折,第二天早朝后在偏殿设宴款待,以示对茹的嘉奖。

十二、【重战】《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

十三、【慎战】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军事力量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王派李牧戍守边境。他每天犒劳将士训练士兵,“谨烽火,多间谍”,并明确规定:“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多次入侵,赵军都撤回营垒,避免与之交战。实际上这是李牧在劣势条件下做好充分准备,“慎战”自保,积聚实力,以图最终消灭敌人的策略。

十四、【知己知彼】中途岛之战是发生于1942年4月,战前美日双方势力相差无几,美国在充分了解与分析日本及自身的各种条件后,组织120名人员组成密码解读组,运用IBM电子装备,破译了日本的“密码”在充分“知彼”的情况下迎战。然而,日本却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又缺乏谨慎反情报的态度。最终美国在知已知彼的条件下赢得了胜利。

附:

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第二篇:军理课孙子兵法小论文

《孙子兵法》学习有感

一.《孙子兵法》的内容理解 首先,《孙子兵法》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和目的性。作品诞生在战争频仍的春秋末期,那时的诸侯崇尚功利、追求富国强兵。而时代带来的激烈竞争环境,也使得作品打上深深的目的性痕迹。《火攻》篇中说:“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可见,对应的战争目的分别是争夺利益、取得胜利、转危为安。其中,取得胜利最终是为了获得利益,转危为安属于利益的一种。因此,战争最核心的目的就在争夺利益。《孙子兵法》正是以“争利”为核心展开的。

这里的“争利”并非全是贬义。当“利”为“公利”,为了谋取国家的利益时,便有些情有可原。《火攻》篇说:“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意思是,攻取城池后,未有足够力量维持其胜利,拖延了时间,最终招致凶险,枉费了国家资源,而又没有得到任何实际的利益。因此,没有国家利益则不动兵,没有十足把握就不用兵,国家没有遇到危难就不应该发动战争。可见,孙子的军事思想并非狭隘的利己主义,而是站在整个国家的高度去思考大局的。这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发扬的。

其次,《孙子兵法》十分注重把握人的行动原理并依此凝练而成。趋利是人的本能,趋利性是人行动的动因。当然,这里的趋利性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贬义词。《孙子兵法》通过对人性的操纵来把握战争的输赢。正因对人性的细致体察,《作战》篇才有这样的表述:“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对敌人“善而养之”以便日后“胜敌而日强”,是在把握俘军心理的基础上做出的表面的尊重、让步,实则是以此松懈俘军,使其为我所用。《地形》篇中说:“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是基于对士兵以感恩之心回报宗主的心理把握做出的决断,目的是“故可与之赴深溪”、“故可与之俱死”。《孙子兵法》的智慧来自于人,作用于人,必然要考虑人性特征,以此深入人心,真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任何工作也是如此,在人本社会中,真正对人的社会有所贡献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第三,《孙子兵法》非常注重策略的使用。《始计》篇:“兵者,诡道也。”用兵打仗作为一种变化无常之术,需要运用种种办法欺骗迷惑敌人。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进退、胜败、奇正、虚实等都可以是诡变的对象,从而达到让敌人分不清我方实情、做出错误判断的目的。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前三篇包括《始计》篇、《作战》、《谋攻》说的是战略统筹,《军形》、《兵势》篇、《虚实》篇这三篇说的是作战指挥,《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这三篇则是战场机变,《地形》篇、《九地》篇这两篇说的是军事地理,最后《火攻》篇、《用间》篇则是讲的特殊战法。分门别类,有所针对。《孙子兵法》向我们传递出一种强烈的策略意识,而非莽夫之勇。

第四,《孙子兵法》蕴含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原始的军事辩证法思想,非常具有哲学意义。这本书总结了当时作战的经验,揭示了战争的一系列规律,已经具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在战略思想上,《孙子兵法》提出“重知”“崇变”“尚谋”,在战术思想上,则提出把握战争运动规律的一系列矛盾范畴,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进退、胜败、奇正、虚实等,反映了辩证法思想。在不同境况下采取针对性对策,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想。这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古人而言尤其难得,也让今人敬仰不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旷世之作。二.《孙子兵法》对师范生的正面和反面借鉴意义

首先,思及当今应试教育难以向素质教育过渡,究其原因,教育资源的不足则是其一。将应试教育弊端难除的原因同《孙子兵法》相联系就会发现,同样是由于竞争的激烈,导致了强烈地目的性。后者由于这种目的性直取利益,整体以“争利”为核心。前者则导致学生、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大多盯着最直接的标准即分数来看,直取目的,而忽略整个过程中学生素质、能力切切实实的培养。我想,《孙子兵法》能告诉我们的则是在教育领域的反面教训:淡化目的,突出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当然,更根本的解决则是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一旦做到资源更为均匀,竞争便可稍为减弱,在较小的升学压力下,学生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这就依赖政府的政策了。

其次,师范生以后从事教育同样需要把握人(主要是学生)的行动原理,据此做出科学的决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各自的个性特征。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把握学生的心理可以更快、更好地深入学生内心,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融洽师生关系,使得老师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而教育学生的目的则更容易达到。如何激励学生、如何高效管理一个班级,更是可以从中得到有益借鉴。

第三,教育学生同样需要使用策略,懂得教育的哲学。大道理谁都知道、谁都会讲,懂得通过身边小事即时点拨学生是一种策略;学生犯了错误不好直接批评驳了面子,私下找来像朋友一样谈心聊天让学生听进自己的劝诫是一种策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为班级做点事,发挥每个人建设班级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存在感是一种策略。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各异的教育方法是教育哲学的一种。懂得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缺点,不持偏见,相信学生可以在引导下变得越来越好。我想,这都是一名教师应有之素质。

两千五百年后,当我们回望历史,烟尘漫天,掩盖几许神采。然而透过那历史的尘幔依旧绽放光彩的《孙子兵法》,将一直为后世铭记、镜鉴。无论是它对军事战略的透彻分析,还是它对人类其他领域活动的借鉴意义,都是无可比拟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陶汉章,孙子.孙子兵法概论[M].解放军出版社, 1985.[2]许嘉乐.试论《 孙子兵法》 的核心思想[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2): 50-55.[3]李任飞.《孙子兵法》中的三个重要战略原则[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4年03期

第三篇:军理

新战区的布局及联合作战

晋宁 应化四班 201631041410

摘要

2015年11月进行了“史上最牛”军改,此次军改中重新划分战区,构建联合作战指挥机制较改动较大。并且此次军改更名二炮为火箭军,同时创建了战略作战部队。并且将各兵种细化,让各兵种各司其职。而在战区联合作战上,创建的指挥司令部能够更好地调节各大战区的联络及联合作战工作。

关键词

2015军改 五大战区 联合作战 中国 周边安全

引言

2015年中国的军事改革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必要了解军改的原因、内容以及带来的影响。国内外也都在分析军改的利弊,在这里我将谈谈自己对军改中的一些改变谈谈自己的认识。

正文

2015年总书记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此次军改的目标是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 任务的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1

一、战区的重新划分

中央对军事战区的重新划分,将之前的七大军区划分为了五大战区。原本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兰州军区、广州军区以及成都军区的番号取消。新的五大战区分别是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和中部战区。从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出发,从我国安全环境和军队担负的使命任务确定,有利于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构建联合作战。

了解这次重新调整划设战区,我们先要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军改。这次的军改并不是将原有的七大军区重新分配改成五大战区这么简单,我们民众之所有这种误解,就是对当今我国所处的国内国际形势不清楚。就像我们的二炮改名“火箭军”一样,七大军区改成五大战区也是由于国家战略的需要。由于国家战略的调整,国家的利益的范围需要扩大,军事思想、军队建制和作战指挥的决策机制都要进行深化改革。

二、军区与战区的区别

对于此次军改,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关注到之前是七大军区,而现在是五大战区。那么,军区和战区的区别又是什么呢?查阅资料我们知道。

1、军区是驻地防守而战区是超越本土的攻守结合。军区在性质上主要行使○驻地防御功能,这是由我国过去的国情决定的,过去我们国家的军事是相对较弱保障本土的防御是最高目标,进行军区的划分,就是要将军地融合,形成能够动员一切力量抵制外部军事入侵的能力。我国近些年军事力量发展迅猛,从有了属 1习近平: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2015年11月26日 18:11:03 来源: 新华网

于我们国家自己的航母到产出第四代战机,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只是战略防御的军区限制了我们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而战区是在全球范围内基于战略层面的攻守结合,相较于军区,战区有更多的自由度。

2、军区是本土防御,而战区是世界范围内根据战略需要划定的区域。譬如○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划分了六个战区,分别是北方战区、南方战区、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非洲战区和本土战区。战区是可以向世界范围内无限延伸的。这是军区和战区最本质的区别之一。

3、军区注重行政领导,而战区注重作战指挥。战区负责战,建设归兵种主○

导管理。所以,战区是基于作战指挥的体系。在战区体系中行政领导概念被弱化,作战指挥

化。

三、划分战区的战略意义

中国构建战区的根本原因就是现阶段本土防御压力在减弱,而在世界范围内保护自身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的压力再增加。

若按照五大战区给予他们不同的任务,那么五大战区的划分的作用就显而易见。Ⅰ、东部战区

东部战区的辖区主要是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军区内的东海舰队、空军、火 箭军、武警,司令部驻南京。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的所属武装力量。东部战区的主要职责便是

1、组建以台湾和东海事态为主要目标的战斗集团。

2、东海战事,台、日、美会一起联动,且大海洋、远距离的战争模式将会是东海战事的主要作战方向。

3、东部战区将重点应对远距离跨洋作战。Ⅱ、南部战区

南部战区包括原广州军区和原成都军区的云、贵两省及所辖的南海舰队、空军、火箭军、武警,司令部驻广州。领导和指挥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的所属武装力量。南部战区的主要职责为

1、保护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的稳定。组建以南海和东南亚事态为主要目标的战斗集团。南海的战事,不可能不考虑东南亚各国的情况和反应;而且,东南亚的丛林战是战争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南部战区应以丛林战和南海事态为主要的应对方向

2、保证南海领海不受侵犯,战时能够封锁中国南大门,对敌对国家进行海道封锁。

3、积极应对南海侵犯我国领海主权的国家,武力威慑。Ⅲ、西部战区

原成都军区、兰州军区合并而成(剔除云、贵两省),司令部驻兰州。领导和指挥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重庆的所属武装力量。其主要职责为

1、重点保障中国漫长陆疆的安全和稳定。以西部反恐和高海拔作战为主。

2、打击境外威胁和侵略企图,比如中东地区的极端组织。

3、维持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4、和中亚、俄罗斯等友好邻国共同打击极端组织。维护国家安全。Ⅳ、北部战区

辖东三省加内蒙古(即原沈阳军区辖区加内蒙古),司令部驻沈阳。领导和指挥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的所属武装力量。北部战区的主要职责为

1、维持朝鲜半岛的现状和稳定。

2、维持和俄罗斯、蒙古的友好合作。Ⅴ、中央战区

包括现在的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剔去原属北京军区的内蒙古、加上北海舰队及原属广州军区的湖北,司令部驻北京。领导和指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北和北京、天津的所属武装力量。中央战区的主要职责为

1、中部战区第一首要任务是拱卫北京、天津等重要的中枢地方。

2、另一方面,还将打造成解放军最强悍的所谓总预备队,而且是军事的快速反应的预备队,包括有最强的陆军38军等。

3、除了有总预备队以外,情报中枢和通讯的中枢都在中部,可以进行总控和指导。

四、战区联合指挥结构

战区联合指挥建立在各战区确立好自己的指挥部驻地。目前五大战区的联合指挥部驻地都已确定。东部战区机关驻南京,南部战区机关驻广州,西部战区机关驻成都,北部战区机关驻沈阳,中部战区机关驻北京。从我看,五大战区所选的指挥部驻地主要依然依旧是之前的七大军区。主要是这些年七大军区在军区驻地有基础,有根基,相对较好发展。并且这几大城市相对地理位置较更要。分别是东南西北四个方面的门户。也是国家重要城市。守好这些地点并对其配置重 兵是必要的。

Ⅰ、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如何高效运行?2

作战指挥与建设管理适度分离,这为了专业化的建、联。是为了确保国家最高当局对军队这个特殊强力集团的政治控制。推动作战指挥权和建设管理权相对分离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现代条件下军队结构日益复杂,分工更加精细,作战指挥与建设管理已经成为既密切相连、又各具特点的两个领域。联合作战顾名思义就是五大战区应战的联合。一方有难,另几大战区需要做到及时的联动协战。这就要求各大战区需要有很好的机动性。并且在沟通上也要做到及时准确。,而这些就需要各大战区之间的相互训练来磨合。Ⅱ、世界各国的战区联合作战是怎样的?

谈及联合作战,就不得不说美国。美国基于“维持全球领导地位”的目标,着眼全球部署、全球用兵、全球到达、全球打击的政治需要,按区域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战区。而这六大战区之间距离相距很远。美国是如何做到战区的联合作战呢。美军在各大战区按领域设置三个职能司令部,即战略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和运输司令部3。美军战区和职能司令部是美军高级作战指挥机构,承担地区性或职能性任务。战区司令部有明确的地理责任区,包括所属陆地、海域和空域,国家指挥当局将计划、准备和实施该战区内军事行动的权力委托给战区司令部司令。职能司令部没有地域限制,是将全军战略资源整合起来,单独遂行非地区性作战任务或支援地区性作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行动,主要担负太空作战、网络空间作战、核作战、导弹防御、特种作战、战略运输等任务。

五、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2http://news.qq.com/a/20151204/033620.htm

作者: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少将 王卫星 王卫星 3作者: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少将

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地区矛盾也就比较多。从古至今,我国一直是列强垂涎的肥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到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70年代的越南战争,我国并不太平。尽管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但是我们要做到居安思危。

今的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都说明中国周边安全问题一直都没有真正地解决,也不可能真正解决。我国有300平方公里领海,可是南海被东南亚许多国家侵犯;东海钓鱼岛被日本国有化;韩国要部署的萨德系统等等。国家并不安全,对局势的策略要改变。这是军改的目的。我相信,这次的军改也一定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目的。

如今军改已一年,很多方面否在改善,我们的人民军队能做到想战、能战、随时战。军改给军队带来新面貌,新思想,新方法。相信军改能够解决很多之前存在的问题,而这轮军改也让我们的军队更加适应新环境、新的世界格局。全军上下有着坚定的核心意识,强烈的担当精神和饱满的创作热情!

军改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聚焦听党指挥、能打胜仗,构建起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军委真正立于“三军”之上,在宏观领导指挥体制设计、职能配置和制度安排上,实现领导管理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的有机统一。这样的改革,有利于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要求,有利于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有利于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样的改革,有利于凝聚国家意志、举全国之力,军地合力促进国家经济和军队建设协调发展。4

4国防大学科研部副部长,少将周立存

http://news.lyd.com.cn/system/2016/11/29/030060683.shtml

致谢

1、习近平:战区要随时准备领兵打仗

2、《张召忠说军事:史说岛争》

3、插图来自徐珍珍、中青在线。

4、2016年2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西部战区陆军:阔步启程再出发》

第四篇:军理

北外军事理论课复习提纲 来源: 谢晓峰的日志

这是我在方晓恬等许多好友的帮助下整理的,希望对大家的开卷考试有帮助~~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经历哪几个时期?

1.2.3.4.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

成熟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丰富发展时期(公元前221年—960年)

体系完善时期(960年—1840年)

二、《武经七书》包括那些兵书?

《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

三、中国古代兵书在传统上划分为几类?

1.2.3.4.兵权谋—战略

兵形势—战役、战斗

兵阴阳—天文、地理

兵技巧—武器、装备

四、《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

1.2.战争观:重战、慎战、备战

战略思想:

(1)知彼知己,全局筹划

(2)充分准备,未战先胜

(3)力争全胜,立足战胜

(4)强调进攻,主张速决

(5)因粮于敌,就地补给

3.战术思想:

(1)争取主动,避免被动

(2)因敌制胜,灵活用兵

(3)诡道制敌,出奇击虚

4.治军理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信息化战争

一、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二、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

1.2.3.4.5.6.7.信息资源主导化

武器装备信息化

作战空间多维化

作战节奏快速化

作战要素一体化

作战指挥扁平化

作战行动精确化

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2.3.参展人员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武器装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作战形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四、信息化战争对我国的国防建设有哪些新的要求?

1.2.3.加强国家战略能力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作战能力

全民参与信息化建设,夺取信息化战争主动权

国防法规

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

1.国防法规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第二层次是法规,是有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制定的,由中央军委制定的为军事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或国务院与中央军委联合制定的为军事行政法规;第三层次是规章,由中央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的为军事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与军委有关总部联合制定的为军事行政规章;第四层次是地方性法规,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大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贯彻执行国家国防法规的实施办法、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等。

2.国防法规的门类

我国的国防法规按调整领域可以划分为国防基本法类、国防组织法类、兵役法类等16个门类。

3.国防法规的特性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

(3)法律适用的优先性

(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二、国防法规的主要内容

(一)国防基本法类

1.公民的国防义务

(1)接受国防教育

(2)保守国防秘密

(3)协助军事活动

(4)保护国防设施

(5)支持国防建设

(6)依法服兵役

2.公民的国防权利

(1)建议权

(2)制止权

(3)检举权

(4)获得补偿权

(二)兵役法类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军官军衔—3等10级

将官—3级

校官—4级

尉官—3级

3.士兵军衔

(1)2010年7月前—2等8级

志愿兵:一级士官、二级士官……六级士官

义务兵:上等兵、列兵

(2)2010年8月后—2等9级

志愿兵: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义务兵:上等兵、列兵

中国国防

一、国防的含义

1.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现代国防的内容包括国防斗争和国防建设。

二、国家与国防

国防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国防服务于国家利益。

三、中国国防历史

1.2.3.五个辉煌期—春秋战国(孙武《孙子兵法》)、秦、汉、唐、元

三段低迷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明朝

百年耻辱期—清朝后期、民国时期

四、现代国防的全面振兴

1.建立国防和军队领导体制

98年调整总部领导体制,在原来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的基础上新设立了总装备部。

2.形成并坚持正确的国防政策

按照不同的标准,国防可分为若干类型。

(1)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分:

防御性国防(中国)、扩张性国防(美国)、中立性国防(瑞士)

(2)按社会形态分:

奴隶制国防、封建制国防、资本主义国防、社会主义国防

3.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日益强大

(1)空军组建日期:1949-11-11

(2)第二炮兵团组建日期:1966-7-1 4.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发展

5.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质的飞跃

五、对中国国防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1.2.3.秉承中国历史积淀的国防理念

牢记近代百年耻辱史

实现富国强兵统一

美国、日本军事基本情况

一、美国对军事战略是如何定义的?

运用一国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达成国家政策各项目标的一门艺术和科学。

美国现行战略目标:打赢(打击暴力极端主义)、慑止(核威慑及常规威慑)、合作(加强全球合作)、准备(塑造未来部队)

美国现行军事战略特点:

1、突出大国挑战和地区威胁

2、确立四大战略目标(打赢、慑止、合作、准备)

3、保持遂行以两场地区战争为主的多重军事行动的能力

4、加快战略重心东移

亚太地区军力调整主要表现在:

(1)实力配置量多质优,干预水平不断提升

(2)基地布局不断优化,支援能力大幅提升

5、坚持合作与防范的对华战略

(1)密切关注中国军力发展,确保美军绝对优势,增强其威慑力

(2)加强亚太地区战备,确保美军在该地区大规模作战中能战胜中国军队

二、日本现行军事战略的名称是什么?

专守防卫

1、确保日本领域的绝对安全

2、确保日本周边地区安全

3、确保日本在海外利益

原军事战略:

1、受到侵略才使用力量

2、力量使用的程度仅限自卫

3、力量保持规模限定在能够自卫的程度

日本现行军事战略主要内容:

1、强调面临多种威胁,重点防范朝鲜和中国

2、战略目标的重点转向防范于未然

(1)防止和排除对日本的直接威胁

(2)尽早发现和消除对日本的潜在威胁

(3)参与国际安全事务,获取更大利益

3、强调建设机动防卫力量,提高应急作战能力

(1)由基础防卫力量改为机动防卫力量

(2)加快发展高技术装备,应对多样化威胁

4、突出日美同盟的核心地位,强化军事同盟关系

三、美国、日本的武装力量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美军战区是如何区分的?日本现役兵力由哪几部分组成?

1.2.美国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后备役部队和文职人员组成;日本武装力量由现役兵力、文职人员、应急预备役和一般预备役组成。

美军将全球分为六大战区,分别是太平洋战区(包括中、日、韩等)、欧洲战区、中央战区(包括中东等地区)、北方战区(包括美国本土、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南方战区(包括中美洲和南美洲等)和非洲战区(总部设在德国)。

3.日本现役兵力由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组成。

四、简述美日同盟对我国的影响。

1.2.3.牵制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影响我国统一进程。

威胁我国海上安全,压缩我国海疆军事战略缓冲。

弱化中国寻求多边安全机制的努力。

我国的应对措施:

1、积极谋划做好与台独军事斗争的准备,时时声明我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

2、加快海空军为重点的力量建设,早日实现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洋,有力维护祖国的海疆安全和海洋利益。

3、充分利用中国崛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优势,加强亚太地区经贸往来,安全合作,军事交流,努力营造对我有利的安全态势。

世界核形势

一、核大国在削减核武装力量的同时,正在不遗余力地提高核武器的质量。具体表现为:

1.2.3.4.5.废旧留新

变废为宝

推陈出新

釜底抽薪

模拟实验

二、世界有核国家: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以色列

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1.2.科学含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问题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3)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2.3.4.5.战争观和方法论

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

三、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和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什么?

1.2.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

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四、人民战争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1.2.含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基本特征:正义性、群众性

五、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包括哪些方面?

1.2.3.4.5.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军事打击与政治斗争的结合不拘一格,灵活用兵

六、如何认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2.3.对马克思军事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对当代世界军事具有重大影响

永远是我国军建和作战的行动指南

指挥控制技术

一、指挥控制技术的定义(了解)

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和步骤,对信息进行一系列加工、利用时所使用的技术的总称。

二、指挥控制技术的组成分类

1.2.3.4.信息获取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传输技术

综合控制技术

三、指挥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1.2.3.4.5.一体化

太空化

数字化

安全化

智能化

国防动员

一、什么是国防动员?

为了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的需要,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国家体制及相应的活动全部或部分地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或急时状态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功能:应战功能(基本功能),应急功能,服务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1、武装力量动员(核心):

现役部队动员 预备役部队动员 后备兵员动员 民兵动员

2、国民经济动员(基础)

3、人民防空动员

4、交通战备动员

5、政治动员

三、国防动员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精确动员

2、科技、信息动员地位上升,成为未来动员的重心

3、动员准备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动员成败的关键因素

4、应对突发事件中,现役部队的动员非常重要

5、为了适应国家利益的发展,海外动员也日益重要

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国际安全困境及对策思考

一、中国安全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

机遇:

1、和平发展,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2、开放发展,经济利好稳步上扬

3、国防巩固,保驾护航底气更足

4、创新加速,科技发展插上翅膀

5、润物无声,软实力展现魅力

挑战: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更加多元和复杂

二、关于南海问题中国应坚持:

1、军事存在

2、法律存在

3、行政存在

4、舆论存在

三、我国应对挑战策略

1、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

2、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

3、继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陆地和海洋邻国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

(1)人口密集的国家多

(2)军队规模大的国家多

(3)涉及国际和地区热点的国家多

2、内陆濒海国家,边界漫长,海域辽阔,安全环境受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多

3、我国地处大国利益的交汇处,安全环境受外部影响因素复杂

4、缓和与稳定是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主流:

(1)改善了大国关系,解除了敌对状

(2)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得到解决和缓解

(3)加强多边合作,改善周边安全态势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哪些不稳定因素?

1、美国亚太地缘战略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

(1)实施前沿兵力部署对我国构成现实军事压力

(2)美日军事同盟对我国安全构成直接挑战

(3)军事进入中亚对我国安全带来直接影响

2、周边地区热点问题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1)朝核问题

(2)印巴冲突问题

(3)中亚地区恐怖主义问题

3、边界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1)中印边界争端问题:

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现总长1700公里,在中印边界12.55万平方千米的争议区中,我方控制面积约占全部争议区的26%,而印方控制区约占74%。

(2)钓鱼岛问题

(3)南海权益争端问题:

特点:国际化、长期化、“合法”化,联合化

政策: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三、如何保持我国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

方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

目标:加强睦邻互信,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营造一个和平、和谐、合作的周边安全环境

新安全观的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国际战略环境

一、定义:

一定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大环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

二、国际战略格局:

目前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或者可以说是在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徘徊

1、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却又难阻止多极化潮流

2、欧盟力量不断增长且自主意识日趋发展

3、俄罗斯发挥军事力量的作用力保大国地位

4、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

5、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6、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实力与地位在增长

7、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

三、我国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分析:

1、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但局部冲突依然频发

2、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

3、军备竞赛有所趋缓,但质量竞赛更加激烈

4、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然严重

5、非传统安全问题持续凸显,国际安全威胁更加复杂多样

第五篇:军理

第一章中国国防

我国的国防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的自卫性国防。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①多种形式的斗争和角逐; ②战争潜力的转化;

③是综合国力的对抗与较量; ④质量建设的道路; ⑤威慑作用的功能; ⑥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开展。民族凝聚力 ∣灵魂

经济实力基础综合国力支柱国防实力

新中国国防建设回顾:第一阶段:恢复时期(1949~1953)第二阶段:调整时期(1953~1965)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坚持依法治军,是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新时期部队做好战争准备,打赢战争的根本保障。

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或在军队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公民服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四种: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训、拥军优属。

国防后备力量是国家经过动员后所有可以直接参加和支援战争的人力。包括预备役部队、民兵和其它服预备役的人员以及经过军训的大中学校的学生。

国防后备力量的作用:①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持一定的国防威慑力; ②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证雄厚的兵源; ③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进行现代人民战争。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

国防建设目标:①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②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③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也是基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提出来的。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⑤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使命: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民兵(由不脱产的人民群众组成的武装组织,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解放军的助手和国家的后备武装力量,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国防动员,也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有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紧急措施。

国防动员主要内容: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国防交通动员、政治动员。

人民防空动员的主要任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动员社会力量,进行防空设施建设,组织防空专业队伍,普及防空知识教育,配合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

国防教育是以国防为目的、教育为手段的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教育的活动。国防教育的基本原则:①持之以恒,不断深入; ②服从大局,注重实效; ③坚持改革,适应发展; ④全民动手,形成合力。

2001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第二章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①初步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1921.7~ 1935.1 ②科学体系基本建立时期(抗日)1935.1~ 1945.8 ③全面成熟时期(解放战争)1945.8~1949.9 ④继续充实和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建设)1949.9~ 至今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①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学说,直接掌握和影响部分武装力量;

②井冈山会师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的革命道路; ③缔造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

④提出“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敌退我追”十六字诀原则和红军作战原则。战争观:即人们对战争的根本系统的看法和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正义战争:一切进行的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战争。非正义战争:一切未被人民根本利益,阻碍社会进步和向前发展的战争。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国防建设理论。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①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 ②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③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④关照全局,把握关节。

人民军队的宗旨: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的为中国人民服务。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官兵政治平等,为阶级兄弟);军民一致(鱼水关系);瓦解敌军(对敌政治攻心和震慑,是思想组织瓦解,争取地投诚起义)。人民战争是指广大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人民战争的基本特征:正义性,群众性,组织性。

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①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 ②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 ③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④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体现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战略指导原则和作战方法,是毛泽东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的总结,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规律。灵活用兵:因时用兵、因地用兵、因敌用兵、因己用兵、因势用兵。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⑴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①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③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人民战争思想; ④创造了适合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⑵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①许多国家成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会和学习会; ②毛泽东是当代最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军事理论家; ③渗透到各领域;

④有深刻洞察力、坚毅、高潮谋略艺术。⑶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①毛泽东奋斗的一生,是我军孕育、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 ②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战胜强敌、夺取胜利的指南;

③反映了现代战争和国防建设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科学真理,对我军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信息化战争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

战略环境是指制定某一战略所必须依据并制约该战略实施的环境和条件。

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历史演变:①拿破仑战争失败后,形成维也纳格局。②欧美列强瓜分世界的殖民掠夺格局。③两大军事同盟瓜分世界的战争格局。

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与法西斯斗争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⑤冷战。

⑥三个世界格局——美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⑦20世纪90年代~本世纪初形成“一超多强”格局。发展趋势: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曲折中前进。②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战略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矛盾日趋凸显:一是霸权与反霸权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二是南北矛盾突出; 三是激化了民族矛盾; 四是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③世界格局的单极与多极之争更趋激烈。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①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 ②欧盟实力影响日益扩大; ③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 ④日本加快走向政治军事大国; ⑤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 ⑥地区大国不断壮大; ⑦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世界军事形势:

⑴美军未雨绸缪,确保全球性国家利益。

1997年5月,美国在前期军事战略调整的基础上提出“营造—反应—准备”战略。美国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增大其国家利益的国际环境。当营造活动失败时,美国要对出现的危机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美军还应着手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威胁做出准备。

布什政府还提出了美军新的四项战略任务:一是保卫美国;二是在关键地区前沿慑止侵略和胁迫行为;三是在同时发生的大规模冲突中迅速取胜;四是实施数量有限的小规模应急作战。⑵俄军紧握“杀手锏”,力图东山再起。“现实遏制”战略主要表现为:

①在威胁判断上,明确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是俄主要外部威胁和未来可能的作战对象; ②在战争准备上,强调在立足打大规模地区战争的基础上,重点遏制地区性武装冲突; ③在武装力量建设方面,要求加速军事改革,力争建成一支精干、高效、具有充分遏制能力的职业化军队;

④在战略部署方面,完善指挥体制,调整兵力部署,在重点区域组件有个军兵种组成的“军队集团”。

⑶日军执经济、科技优势,打造“世界一流强国”。

军队建设目标为建立一支“合理、精干、高效”的防卫力量。采取措施:①彻底摆脱旧的编制体制,建立一个符合日本实际的多样化新结构; ②发展和装备高技术武器,加快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

③大力加强针对各种威胁的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与美军联合作战的能力。日本军事战略的实质,是借助美国的力量,扮演一个能够遏制并干预地区不稳定因素的角色,采取“主动先制”的军事战略,努力实现军事大国,最终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扩大日本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影响,从而更加有效地维护日本的国家利益。从日本现行军事战略的内容可以看出,日本一把我国实现统一纳入他的干预范围。⑷印军加强联合作战,积极“挺进”印度洋。

“惩戒威慑”主要内容:①以积极进攻、主动出击为作战指导思想; ②以打有限战争为主要作战样式;

③以主要邻国为作战对象,全面加强军事力量建设,获取强大的军事优势地位,做好现代高技术战争准备,对敌产生威慑作用;

④一旦需要,即对敌实施先发制人的有限战争,给敌以必要的教训和惩罚。⑸欧盟内统外扩,逐步走向世界独立“一极”。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包括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边界纠纷、军事渗透、颠覆甚至入侵等情况。它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是制定国防战略的依据。我国陆地与14个国家相接壤,按地理位置排序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我国海上与8个国家相接:日本、朝鲜、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越南。

构建周边安全机制,营造睦邻友好环境 ⑴构筑软实力强化新战略安全观

我国的新战略安全观包括:①以国家为安全主体,突出主权安全; ②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政治基础; ③以相互安全为理论前提; ④以综合安全为安全维护的内容; ⑤以合作安全为实现安全的途径; ⑥以“共同安全”和“普遍安全”为目标;

⑦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新安全观的核心。⑵致力于发展新型大型大国关系 ①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定位; ②包容整体利益的“双赢”策略定位;

③多重角色并举、灵活多变、万变不离其宗的角色定位。⑶稳定周边,改善安全环境

①稳定陆地边界,继续加强与俄罗斯的经贸。

②科技、能源及战略利益“捆绑”;维护南亚战略平衡,争取与印度关系有新的改善,继续发展与巴基斯坦的传统友好关系;在东部濒海战略带,一方面在东北亚继续推进与朝韩友好合作关系,并与美国合作,防止竞争失控;增进与日本的信任度,对两国间的具体争端,力避向全局扩散,而对日本军事大国化问题,则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③加强在东南亚的战略合作,以经贸为基础,落实中国--东盟贸易区计划。⑷重塑国家安全体制和区域合作机制

①以国防为主导,包括军事、政治和社会的传统安全仍是国家安全的支柱;

②以经济为中心包括科技与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石油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③国家综合安全没有平时、战时之分,也没有前方、后方界限,需要动员综合国力,建立包括危机预警、反应评估、管理保障在内的指挥控制与协调机制。⑸独立自主和平推进多极格局

世界上公认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应对核化生武器威胁的主要对策:强化防护准备。包括思想、物质、组织、训练四个准备。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总称。

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点:①高技术②高智力③高投资④高竞争⑤高风险⑥高效益⑦高保密⑧高速度

军事高技术的分类:①军用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人工智能技术)②军用新材料技术 ③军用生物技术 ④军用新能源技术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①侦查立体化 ②指挥控制智能化 ③反应快速化 ④打击精确化 ⑤防护综合化

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①创新军事技术,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②创新体制编制,重组军队组织结构; ③创新军事理论,推动军队建设转型。

电子对抗技术:军事上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为的统称。

电子对抗技术的特点:①时效性②多变性③连续性④广泛性⑤机密性

电子对抗主要包括:①通信对抗技术②雷达对抗技术③光电对抗技术④网络攻防 电子对抗技术的作战运用:①获取重要军事情报; ②破坏敌作战指挥系统; ③掩护突防和攻击; ④保卫重要军事目标; ⑤夺去战场主动权。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手段:电子、光电、雷达、传感器、其它侦察技术。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航天、航空、地面、海上侦察。隐身武器:隐身飞机、导弹、舰船、坦克。

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

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⑴自主式制导①惯性制导②地形匹配与景象匹配制导③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⑵寻的制导

⑶遥控制导①指令制导②波束制导 ⑷复合式制导

侦察卫星的分类:①照相侦察卫星②电子侦察卫星③海洋监视卫星④导弹预警卫星⑤核保探测卫星

指挥控制技术,是在军队指挥系统应用的,便于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的作战和其他行动的指挥,实现快速和优化处理的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统称。它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集侦察、监视、情报、指挥、控制、通信等于一体的综合技术体系。

指挥控制技术分类:①信息获取技术②信息传输技术③信息处理技术④综合控制技术 新概念武器:①纳米武器②激光武器③粒子束武器④微波武器⑤动能拦截弹⑥电炮⑦环境武器

⑧次声武器⑨非致命武器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信息的含义: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信息的特征:①可识别性②可储存性③可扩充性④可压缩性⑤可传递性⑥可转换性⑦时效性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①信息化战争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高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直接动因; ③近年来局部战争实践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基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①信息资源主导化

②武器装备信息化(包括信息武器系统、单兵数字化装备、C4KISR系统)③作战空间多维化 ④作战节奏快速化 ⑤作战要素一体化 ⑥作战行动精确化 ⑦指挥作战扁平化

构成信息化战争的要素:①时代特征②信息化军队③信息化武器装备④多维空间进行⑤信息起主导作用

C4KISR系统指战场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杀伤、情报、监视、侦察系统的简称。作战行动精确化包括:精确的侦察定位、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效能评估、后勤保障。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①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展; ②战争的威力极大提升;

③军队将向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第九章军事地形学

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需要出发,研究如何识别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不平的自然状态;地物是指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性物体。

地形对军队战斗行动影响的主要表现:①军队机动 ②观察射击 ③隐蔽伪装 ④工程构筑

⑤原子、化学武器袭击和防护。

几种典型地形:①平原12﹪(海拔在200米以下)②丘陵地10﹪(高差在200米以下)③山地33﹪(高差在200米以上的高地)④山林地10﹪(树木聚生的山地)

⑤居民地(人们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的地区)⑥水网稻田地(江河沟渠交错,湖泊池塘众多,水稻田遍布的地区)地图比例尺的定义: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比例尺的表示形式:①数字式②文字式③图解式

地物符号的特点:按地物的平面形状、侧面形状、有关意义制定 地物符号的分类:①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轮廓符号)②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线状符号)③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点状符号)④说明和配置符号

等高线显示地貌的特点:①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并各自闭合; ②在同一幅画上,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凹地则相反; ③在同一幅画上,等高线密,实地坡度陡;等高线稀,实地坡度缓; ④图上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实地地貌的形状相似。等高线的规定: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实地垂直距离叫等高距。等高线的种类和作用:①首曲线(基本等高线); ②间曲线(半距等高线); ③助曲线(辅助等高线); ④计曲线(加粗等高线)。

军理之孙子兵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