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博弈 比赛说课稿
编辑:落花无言 识别码:21-98291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1 14:24: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博弈 比赛说课稿

“生活中的博弈”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活中的博弈》 首先 说教材

(一)《生活中的博弈》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中第六模块的第一个话题,该话题共两小节,教师准备以2课时的教学时间来完成本话题的教学任务。

在了解《生活中的博弈》这个话题之前,有必要对《生活经济与就业指导》做一定的了解,该教材是面向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一本新编教材,前六个模块从自信、消费、理财、保险、维权、生存等六个方面阐述了生活中的经济学常识,而后六个模块从职业认知等六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就业、创业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次说课的话题《生活中的博弈》既是前半部分“生活经济”最后一个重要话题,也为教材后半部分就业与创业实践的展开提供了方法指导,在本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订的整体意图,结合职校学生的生活特点,制定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博弈和博弈论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①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博弈的原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办事情的能力,学会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什么是博弈,博弈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依据:博弈对我们目前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博弈,博弈的构成要素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博弈的原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依据: 博弈学是高等数学的一个分支,目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还处在高端领域,我们职校的学生能否自如的在生活中运用博弈的知识与技巧,还有待观察。其次 说方法与手段

1、说教法:本堂课主要采用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

(1)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在备课初将课文概况为三个问题:什么是博弈?如何博弈?为何要博弈?围绕三大问题,启发学生在课堂中逐步迈入佳境。

(2)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学生耳闻能详的事例如田忌赛马、黔驴技穷等故事,将学生代入事件的现场,组织学生分析案例,增强学习效果。

(3)活动探究法:邀请两名学生演绎春晚小品《卖拐》中的一段,让学生了解什么才是生活中的博弈,同时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说学法:

(1)学情分析:目前学生对于博弈是比较陌生的,因而教师尽量用比较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解释教材中知识点,能力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意识、自主探究意识很强,对能够表现自身价值的学习素材特别感兴趣。

(2)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总结归纳法

确立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用真实的情节展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启动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通过自主探究切入并丰富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做到会探究,想方设法去探究。通过步步落实,使学生总结出深层次的学习体验,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从而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三 说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课前准备:本话题准备两个课时完成,制作多媒体课件;提前两到三天,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从网上查找中国古代有哪些和战争有关的成语,并邀请两到三名学生扮演《卖拐》小品的片段。设计目的:学生的课前准备不但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流畅,而且也能使学生更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课堂中去,激发学生们作为教学主体的热情。第二阶段

(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中国古代有很多成语都和战争有关,请我们同学说说具体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这些成语中的故事都反映出古人在战争中令人叫绝的智慧,他们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选择了最佳的方案,从而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我想,我们同学或许猜到了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用最佳方式获得成功,也就是 “博弈”。

设计意图:

一、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二、用简洁、易懂的成语给学生塑造出博弈的大致含义,为后面的讲述奠定基础。

(二)讲述新课

1、教师首先讲述的是博弈的起源:教师提出博弈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学问。多媒体课件播放冯〃诺依曼(Von.Neumann)的图片,指出博弈是近代才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从数学领域分支而来,随后播放《孙子兵法》,指出博弈其实非常古老,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是最早运用博弈论的著作。

设计意图:通过东西方博弈的发展史,让学生在看似矛盾的表述中准确的了解博弈的起源和发展,同时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2、进入本话题的第一大问题,什么是博弈?学生根据书本内容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在课件中打出田忌赛马的故事,并以表格的形式,向学生详细指出博弈的几个要素,其中不可或缺的三要素:参与者、谋划、收益。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奥的概念,是教学中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方法之一,学生容易代入案例现场,进入故事中的角色。

3、了解了博弈后,教师提出博弈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系统的博弈论,博弈论是分析博弈行为和博弈决策的一门科学,他把博弈分成了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完全信息

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在课件中展示以上三种类型博弈的特点,最后提问:田忌赛马属于哪一种博弈?

设计意图:博弈的分类原本不在正文之中,在文中属于参考资料,但其作为博弈知识的重要延伸,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博弈的本质,故而让学生做一了解。

4、在解决了什么是博弈这个问题后,进入教师预设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博弈?教师邀请两到三名学生表演一段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同时请学生思考为何赵本山能让不需要拐杖的人买下自己拐杖的。学生们在大笑之余,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并以自己的语言解释后,顺利进入教学设计的第二阶段,如何进行博弈,教师用课件展示出博弈的四个常用方法:“带剑”契约才有效、信息甄别很重要、主动总比被动强、博弈生存合作好。

设计意图:如何博弈其实是一门非常复杂、艰深的学问,很多大学教师动用高等代数方程式来进行说明,而以我们目前学生的水平估计是接受不了的,通过学生自己表演自己分析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理解博弈的方法,同时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此时教师再适当引导,让学生们发散出去的思维又回归到课本之中。

5、本次教学设计中的第三个大问题:为何要博弈,随着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后紧接着付出水面,教师首先在课件中展示史玉柱的商海博弈历程,以他的典型事例指出博弈能够创造美好的人生;其次用课文中买卖商品、争看电视等事例说明我们身边处处都存在博弈,事事都可以运用博弈。设计意图:从史玉柱成功的案例到菜场卖菜的阿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博弈无处不在,博弈确实具备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学习博弈的兴趣。

6、课堂小结、强化认识:给学生短暂的时间梳理知识,然后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师生共同总结,达到建立知识体系,提升情感,强化教育之目的,实现三维教育目标。

7、作业:田忌赛马新编

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曾经被很多人当作博弈论的经典例子来演绎。博弈论会假定所有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假定在比赛前,有人告知了齐威王孙膑的计谋,那么结局又会是如何呢?试写田忌赛马新编。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德育课的教师,不要把作业作为单纯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反馈,而要注重提高学生思维判断和分析能力的拓展,因而以开放式作业为媒介,拓宽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努力使每一次学生的作业对学生都是一次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四 说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本着新课程中提出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生活逻辑为主轴,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尽量避免传统的说教与满堂灌,努力提升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有一丝疑惑的是博弈的技巧能否真正为学生所掌握、运用,还有待观察。

第二篇:插花比赛说课稿

西方式传统插花的基本花型实训

——L型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王君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王君,来自青海省,是西宁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园林专业的教师,很荣幸今天能到这里与各位进行学习与交流,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一、说教学背景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园林专业教学用书《花卉装饰技术》中第三章第三节的一节实训课。内容为西方式传统插花的基本花型L型的实训,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应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西方式插花的几何式构图要求、掌握几何式构图制作技法、花材处理技法、花材固定技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将会得到加强,为进一步学习、应用打好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为本校202_级园林专业的学生,在此前已经有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和与实训内容配套的理论知识,也曾经上过同类型的课,对自己的专业课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但中职生的思维较多的依赖于感知过程和表象。结合实训课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来进行教学。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依据课程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结合本课的具体内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为:

重点:西方式L形插花的基本创作过程。

难点:西方式L形插花的基本创作过程。重难点一致。

4、教材处理及重、难点突破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设计为1课时,需要用的的教具有插花花材,多媒体设备。首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浓郁的插花情境和气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模仿、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理论知识,运用实践技能,逐步突破重、难点,最终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并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为:

1、知识目标:(1)、通过实践,使学生理解西方式插花的几何式构图要求。(2)、掌握西方式L形插花的基本创作过程。(3)、掌握几何式构图制作技法、花材处理技法、花材固定技法。(4)、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件L型插花作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美感,增强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2)、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懂得热爱生命。

三、说教法

依据以学生和学生学为主体和中心的新课改理念,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情境设置法: 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示范教学法: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习。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也动脑,在模仿中创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说学法

依据新课改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小组合作式学习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2、分析思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分析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在模仿中创新。

五、说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复习旧知、教师示范、学生制作、作品介绍、评价分析、课堂小结。

这是我各环节的时间分布。

1、情境导入

以西方式传统插花作品欣赏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作品的图片,将同学们引入课题。)

2、复习

西方传统插花的基本花型

三角形、半球形、球形、塔形、流线型、圆形、扇形、L形、S形、倒T型、新月形、水平形、放射线形、对角线形、平行形

3、教师示范L形插花的步骤:

①、花材:唐菖蒲、玫瑰、小菊、香水百合、黄莺、满天星 ②、插作步骤

a、将花泥固定在花器中。

b、先用骨架花插出L形骨架。

用唐菖蒲插垂直线,高度为花器长度的1.5—2倍,在花泥中轴线的后1/4位置垂直插入;

再用唐菖蒲插水平线,约垂直线的1/2至2/3,位于花泥侧面的前1/4位置。

第三枝菖蒲是垂直线的1/4,插在与水平线平行相对处。

c、焦点的香水百合高度约垂直线的1/4至1/5,向前倾斜约45°左右插入垂直线的前方。

d、插主体花,用玫瑰插出轮廓线,再在轮廓线范围内插入其他花朵,完成L形花型主体。

e、用满天星、黄莺填空,遮盖花泥,使花型更完美。

4、学生模仿制作。

5、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作品名称、插制花材、设计理念)

6、评价:先给出评价表,评价要求,让学生进行小组自评,而后小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1、构思要求

独特有创意

2、色彩要求

新颖而赏心悦目

3、造型要求

符合西方式L形插花造型要求

4、固定要求

整体作品放置稳当,花材插制牢固

5、整洁要求

作品完成后操作场地整理干净,保证每一种花材都浸到水。

7、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重点内容,并总结同学们的整体表现。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为实训课,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投影展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但板书依然必不可少,在授课中将标题和重点内容板书。

七、说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创设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动手、动脑。丰富了学生生活,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促进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培养了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包括体态语言、提问回答情况、作品制作、作品介绍、评价等综合评估知识、技能、思想三方面的达标情况,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姹紫嫣红,烂漫清幽,以千种优雅,万般姿态,娉娉婷婷立于瓶中,筑一室陶然脱俗的风情。愿插花带给大家愉悦的心情,愿各位老师拥有如花般烂漫的生活。

第三篇: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搭积木比赛”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学生观察至少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相应地,需要学生有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设置了“搭积木比赛”的情境,利用三项比赛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第一项比赛是由观察到的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画出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第二项比赛是根据正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判断出搭这个立体图形需要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并尝试还原立体图形。第三项比赛是用指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搭出从某一面看是规定形状的立体图形,看谁打的多。这样编排教材注重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为以后学习更深一层的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辨认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重点)

2、根据两面看到的图形,判断立体图形需要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难点)

3、用6个小正方体,搭出从一面看形状相同的不同立体图形。(难点)

三、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并出示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并对照课本内容理会学习目标。

3、比赛自学。这个环节分三次,第一次是独立赛,第二次是两人赛,第三 次是小组合作赛。这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安排的。

4、后教。借助多媒体课件后教。

5、课堂小结。这是为了突出这节课的重点,小组交流:根据一个立体图形怎样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6、当堂作业。考察这节课的整体学习情况。

四、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三个比赛,内容由直观到抽象,因此分为独立赛,两人赛,小组合作赛。让学生通过明确要求、合作交流、画、搭结合的形式积极参与到比赛中。这节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发展,要以观察物体为载体。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小正方体),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搭一搭等过程。这样把抽象的物体形象化,降低了难度。不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发展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在后教中注重观察和画的方法指导,最后小组交流:“根据一个立体图形怎样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这是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

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小组合作分工不明确,比较零乱,没有主负责,没有规律。

2、学生表现不够麻利,浪费了时间。这些都是平时训练要求不够,以后要强化小组合作学习规律。

第四篇: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比赛》。这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象,想象立体图形不同方向的平面图像的形状。接着,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将所看到的画在方格记录纸上,同组同学交流对比,并在各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作品之后,得出这样的草图。最后教师评出画的最快又最正确的一组为胜利组。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学生根据立体图形这一载体,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抽象出所看到的图形的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再接着进行 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说下板书设计

板书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为了突出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总之,今天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精心设计教案的演绎过程,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告知”,而是一种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实实在在的“亲身经历”的过程。使学生在亲历实践的体验中,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有个性能发展的人。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比赛场次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比赛场次》说课稿

一、说教材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课本第43页例题,第44页练一练。

“比赛场次”的问题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有过初步接触,当时球队数限制在4支以内,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本节课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借助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或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也包括列表、作图的策略等,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类似比赛场次的问题。

根据课标精神和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经历列表或作图寻找规律的过程,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策略、经历过程,而不是套用公式计算。

二、说教法学法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和发展起来的。本节课即是三年级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当教师提出“8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的实际问题时,根据迁移的原理学生可能会用三年级时学过的画图或列表的办法尝试解决问题,但同时又感觉到由于比赛的人数增加原有的方法比较麻烦。在学生产生需求时,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

本节课经历找规律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列出表格找规律。学生的表格只要合理就应肯定。第二种是画图找规律。尽可能的用多种画图的方法找规律。引导学生认识到教材提供的两种方法都是用点表示学生,用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学生,用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名学生之间的一场比赛,通过数连线条数的方法来寻找比赛场数的规律。两种方法的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呈现的方式略有不同。

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体会列表、画图的方法,还渗透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总结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设计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8名学生进行乒乓球比赛的场景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8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第二环节 自主探索,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我对这个环节进行片段教学。

(出示问题)8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师:同学们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吗?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用你们学过的方法试一试。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认识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可能会用三年级时学过的画图或列表的办法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展示结果。有的小组反馈可用列表的方法。(投影出示表格)有的小组反馈可用画图的方法。(投影出示图形)

师:用列表、画图的方法很好,但是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学生可能说:很麻烦,因为人数增加了。

可能说:人数越多越麻烦。

有的可能会说:会不会有规律呢?

这时(投影出示表格)

师:根据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2名学生要比赛1场,3名学生就增加2场,共3场。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多让几个同学回答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规律。

接着,让学生把上述表格填写完整,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填。

最后,让学生解决“一共要比赛多少场?(8名学生)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1+2+3+4+5+6+7=28(场)

师:用画图的方法同样能发现规律吗?

分别投影出示图表1,教师先说明:这种方法是用点表示学生,用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名学生之间的一场比赛,通过数连线条数的方法来寻找比赛场数的规律。

师:通过观察上面的图表,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他们发现的规律。

如果有时间,可出示图2,同样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发现的规律。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两种方法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呈现的方式略有不同。2名学生时,只有1条线;3名学生时,就增加了2条线。1+2=3(条);4名学生时,增加了4条线,1+2+3=6(条);5名学生时,增加了5条线,1+2+3+4=10(条);由此可见,5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为从1加到4;6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为从1加到5,以此类推。

最后,让学生解决“一共要比赛多少场?(8名学生)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1+2+3+4+5+6+7=28(场)

师:刚才发现的两种方法与以前学过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第三个环节 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完成课本第44页练一练的1、2题。

第四个环节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四、说板书:

板书设计:

参赛人数比赛场数

寻找规律 比赛场次

21简单——————复杂

31+2=3增加的比赛场数=(比赛总人数-1)41+2+3=6比赛场数=1+2+……(比赛总人数-1)51+2+3+4=10比赛场数=(比赛总人数-1)+……+2+1

博弈 比赛说课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