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中央的政策取向为何从“保增长”转向“稳增长”
编辑:青灯古佛 识别码:21-23268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8 15:32: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央的政策取向为何从“保增长”转向“稳增长”

重心转向稳增长

经济减速已是必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政策目标,是减速幅度不太大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明年政策表述不变,但目标已经发生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这是年内中央首次提出“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的判断。基于此,明年经济工作的核心,由今年的控通胀为先转向稳增长为先,“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在稳增长上,中央更强调内需的作用,“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在调结构上,将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相应地,积极的财政政策内容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内容也会发生变化。2012年财政政策开题即要求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减税范围包括,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

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

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国多年来以保GDP增长为中心的粗放型高速增长,经常被认为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官员晋升锦标赛与竞争冲动造成的。但是还应该客观地看到,在过去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表现突出,所以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公共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难度极大,进展自然相对较慢。而在各种保障事业处于发展初期的时候,如果没有GDP的高速增长来吸纳大量的新增待就业人口,那么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都无法保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在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础上,从“保增长”转变到“稳增长”就更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

第二篇:中央的政策取向为何从“保增长”转向“稳增长”

中央的政策取向为何从“保增长”转向“稳增长”?

当前中央经济政策的调整基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是长期原因。中国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正经历峰值期并将趋于下降,加上年轻劳动力供给增量趋于减少,会逐步对潜在供给增速产生某种收敛作用。另外随着中国与发达国家可比人均收入差距缩小,也意味着潜在后发优势发挥空间逐步收窄,制约潜在供给增速。

二是周期原因。调整上一轮景气周期累积矛盾与失衡因素,客观要求一段时间减缓经济增速。例如中国央行总资产世纪初十年从3.83万亿元增长到26.9万亿元,共增长六倍。同期广义货币M2从14万亿元增长到73.4万亿元,共增长4.2倍。然而同期我国实际GDP增长约1.7倍。货币扩张过快,伴随经济增长偏快偏热,通胀压力挥之不去,资产价格间歇飙升等失衡现象。经济适度减速对调整宏观金融过度扩张累积矛盾具有必要性。

三是短期原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及国内经济快速下滑形势,2008年底我国出台一揽子刺激经济措施,对稳定当时就业形势与助推宏观经济2009年2季度开始V-型回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刺激措施毕竟是通过透支未来收入与需求发生作用,好比采用激素治疗方案后患者身体会有一段时期出现不适症状一样,刺激措施“功成身退”后会由于“透支回补效应”派生经济减速现象。

应对目前经济减速形势,需告别“刺激经济保增长、行政干预抑通胀”调控模式。应在继续目前温和宽松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基础上,趁势实施经济调整方针,着力推进关键领域改革,为新一轮自主性景气增长到来积极创造条件。

目前经济增速低于潜在长期供给增速,需要实施温和宽松的宏观政策以避免经济增速过度下滑。近来中国政府实施的积极审慎的稳增长保增长政策,大体符合温和宽松政策范畴。最新数据显示的宏观经济明显企稳回升动向,说明前一段温和宽松的稳增长措施正在产生预期效果。

在实施逆周期宏观调节政策的同时,需总结过去十余年宏观调控实践经验与教训,对开放型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政策的功能、目标与定位加以反思,针对转型期宏观失衡现象的深层体制根源进行调整改革,使短期总需求管理政策与长期结构性改革措施形成合理匹配与动态协调。

当我们实施积极宏观政策保增长的同时,需明确应保或力求的是自主性与内生性增长,而不是刺激政策催生的增长;是准入公平与鼓励竞争的增长,而不是维护垄断前提下的增长;是品质提升惠及民生的增长,而不是质量低下和运营粗放的增长;是稳健与可持续增长,而不是失衡累积难以持续的增长。宏观政策基本功能应回归调节总需求,不能指望通过宏观调控解决所有深层结构问题。

保增长是力争达到某一个增长率,而稳增长不以提高增长率为准,而是将增长率稳定在某一个数值。稳增长的好处是,可以提升增长的质量,减少资源消耗,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就业率以及提升呢过工人工资,促进消费。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经济政策从“保增长”转变 到“稳增长”就更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将会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三篇:中央的政策取向为何从“保增长”转向“稳增长”

重心转向稳增长经济减速已是必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政策目标,是减速幅度不太大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明年政策表述不变,但目标已经发生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这是年内中央首次提出“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的判断。基于此,明年经济工作的核心,由今年的控通胀为先转向稳增长为先,“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稳增长上,中央更强调内需的作用,“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在调结构上,将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相应地,积极的财政政策内容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内容也会发生变化。2012年财政政策开题即要求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减税范围包括,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

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

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

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国多年来以保GDP增长为中心的粗放型高速增长,经常被认为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官员晋升锦标赛与竞争冲动造成的。但是还应该客观地看到,在过去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表现突出,所以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公共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难度极大,进展自然相对较慢。而在各种保障事业处于发展初期的时候,如果没有GDP的高速增长来吸纳大量的新增待就业人口,那么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都无法保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在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础上,从“保增长”转变到“稳增长”就更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

第四篇:中央的政策取向为何从“保增长”转向“稳增长”1

中央的政策取向为何从“保增长”转向“稳增长”?

当前中央经济政策的调整基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是长期原因。中国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正经历峰值期并将趋于下降,加上年轻劳动力供给增量趋于减少,会逐步对潜在供给增速产生某种收敛作用。另外随着中国与发达国家可比人均收入差距缩小,也意味着潜在后发优势发挥空间逐步收窄,制约潜在供给增速。

二是周期原因。调整上一轮景气周期累积矛盾与失衡因素,客观要求一段时间减缓经济增速。

三是短期原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及国内经济快速下滑形势,2008年底我国出台一揽子刺激经济措施,对稳定当时就业形势与助推宏观经济2009年2季度开始V-型回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刺激措施毕竟是通过透支未来收入与需求发生作用,好比采用激素治疗方案后患者身体会有一段时期出现不适症状一样,刺激措施“功成身退”后会由于“透支回补效应”派生经济减速现象。

当我们实施积极宏观政策保增长的同时,需明确应保或力求的是自主性与内生性增长,而不是刺激政策催生的增长;是准入公平与鼓励竞争的增长,而不是维护垄断前提下的增长;是品质提升惠及民生的增长,而不是质量低下和运营粗放的增长;是稳健与可持续增长,而不是失衡累积难以持续的增长。宏观政策基本功能应回归调节总需求,不能指望通过宏观调控解决所有深层结构问题。

保增长是力争达到某一个增长率,而稳增长不以提高增长率为准,而是将增长率稳定在某一个数值。稳增长的好处是,可以提升增长的质量,减少资源消耗,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就业率以及提升呢过工人工资,促进消费。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经济政策从“保增长”转变 到“稳增长”就更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将会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浅谈十八大所提出的“三个自信”对我们的启示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道路自信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肩负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1.回顾光辉历程,增强底气。2.明确当前方位,保持清醒。3.认清前进方向,自觉担当。

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理论自信 1.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三、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制度自信

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三大根本成就之一提出来,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1.这一制度特色鲜明,必须自豪自信地看待。2.这一制度优势明显,必须毫不犹疑地坚持。3.这一制度不尽完美,必须循序渐进地完善。四.总结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根本成就、鲜明特色和基本要求,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大家知道,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确保该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人们在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涵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因此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比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平等,都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系统化的核心价值理论,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既有内在联系,又彼此区别的命题。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如下: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们又是相互区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总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从具体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多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科学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集中体现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平”等社会最高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比较具体全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则比较抽象概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过程。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

荣辱观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荣”和“辱”作为一对道德范畴概念,自从人类社会以来便紧紧伴随着人类。“荣”即光荣、荣誉,“辱”即耻辱,它们反映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实践或交往活动等原因,得到他人、群体、社会给予的肯定的、积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消极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自豪感或羞耻感、自卑感。荣辱涉及的是个人人格的追求与拒斥的问题,求荣拒辱是人的一个独特现象。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段,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荣辱观”。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我们党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历史性成就。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2、宣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选择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崇高理想一步步走向现实,而且表明中国在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正在探索人类社会新的发展道路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3、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坚持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其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发挥应有的的作用,就必须弄清生命观也就是生命的价值观。

1、生命是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更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类的生命存在及其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生命价值观的导引与驱动下进行的。在人类漫长的求真、求善、求美、求圣的历程中,总是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已有本我的超越、对自身有限性的突破,正是无数个体对生命价值的寻绎绘就了色彩斑斓、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画卷。虽然在不同的时空体验中具有不同的生命价值观,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能否具有科学的、适时的、进步的生命价值观,既关系到个体生命的精彩与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2、生命价值观从层次上看,既有原始的、朴素的、零碎的,也有科学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前者更多的是感性的、自发的,而后者则更多的是理性的、自觉生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生命观,使生命价值观摆脱自发、感性、零碎的痕迹而超升到理性、系统和科学的境界。

4、对于生命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理解。广义看,生命是指一切具有新陈代谢力、繁殖力、生长力和环境适应力的动植物和无机物,生命的存有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生命体不能脱离与外界的关系而存在;二是构成生命的各个系统内部、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能作出有机反应;三是生命的各个组成系统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正是在开放中才能与外物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实现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从狭义上看,生命就专指人的生命,具有三个特质:一是与其他个体密切关联;二是具有一个内在的完整结构,这个结构是一个有系统的整体,因此是一个生物;三是经过不断努力的自我超越,以达到更高形式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改造。

5、与“生命”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存”。“生活”是人在其一生中所经历的人生事件、人生过程、人生滋味的总和,“生命”是“生活”的基础,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活”;“生活”是“生命”的表征和显现。一般而言,生活的存在更多地带有特殊性,每个人所经历的人生事件、人生过程和体验到的人生滋味都各不相同;但从生命的存在角度看,则更多地显现出“普遍性”的品格:人的自然生命都源于一种血缘性存在,都具有相同的生命构成的化合物,人的文化生命都源于人的超越性本能,这可称之为生命的“大同”。但是,这种生命的“大同”只是一种基础性存在,由于人的生活的“个性化”倾向和“特殊性”特征,每一个人所演绎出的现实的生命画卷又驳杂纷呈,这就造就了生命的“大异”,生活就是生命从“大同”走向大异的中介。“生存”泛指一切生命的存在,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的存在都可称为“生存”,它是一种物性、感性的对象性的实存。对人而言,“生存”是指人的生命的最起码的存活状况。“生命”是“生存”的前提,也是“生存”始终围绕着展开和旋转的轴心和主体。

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人们是为了什么以及怎样“生活”和“生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生观与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世界观是人生观的思想理论基础,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世界观不同,也必然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参加党的一大的代表,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有的成了英雄,流芳百世,有的却成了狗熊,遗臭万年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当初他们参加正确的时候,其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态度、人生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革命,有的则是为了当官、发财、出名,所以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就拿毛泽东和周佛海这一正一反两个人来说,毛泽东早在学生时代就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结果他从韶山冲走上了天安门城楼,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周佛海在党的一大以后说过,他之所以参加革命,就是想当官、想发财、想出名。由于个人的目的一时未能实现,后来他便投到了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怀抱,成为民族的败类,最后人民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8、正确的人生观,是指在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这种人生观的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它全面正确地回答了人为什么要活着、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等基本问题,是迄今为止最进步、最科学的人生观。

第五篇:为何经济由“保增长”到“稳增长”

为何经济由“保增长”到“稳增长”

摘要:从“保增长”到“稳增长”是今年经济基调的最大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中央政府试图从金融危机之后的危机思维中走出来,重回金融危机时代前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路径。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已经出现连续下滑,今年以来经济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一季度经济增长仅为8.1%,创近年来的新低。具体来看,1—5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7%,低于全年增长10%的目标。前五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增速较前四个月继续回落。为何经济由“保增长”到“稳增长”这一话题引起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保增长、稳增长、经济

“保增长”是一种政府强力干预的经济发展思路,增长的背后是政府这只强有力的推手给予经济一种非市场的作用力,因此是一种人为的“保”,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直接作用;而“稳增长”则是一种自然的经济发展思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更为隐性,是市场主导、政府为耻稳定的正常轨道。

10月底我国4季度GDP增长率预测值为7.8%,显著高于3季度7.4%实际增速,显示学界相信“宏观回暖在年底”。不过即便预测应验,仍难改宏观经济经历减速调整的基本事实。在一揽子刺激政策拉动下,我国GDP同比增长率在2010年1季度达到11.9%高位,此后总体呈回调走势至今。今年前3个季度经济增速持续走低,分别为8.1%,7.6%和7.4%。从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看,今年前三季度“朗润预测”连续三次出现预测高估误差,显示目前经济减速具有某种“超预期”特点。为此也总结出了三个原因:

经济增速减缓有三个原因

为什么我国经济出现持续减速态势?外部环境影响无疑是重要原因。近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因各自结构原因低速增长甚至濒临衰退,使我国出口需求增长受到抑制。不过分析大国经济基本表现特点,更应从自身环境和内生因素方面分析根源。从国内看经济增速减缓有三个层面根源。

一是长期原因。中国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正经历峰值期并将趋于下降,加上年轻劳动力供给增量趋于减少,会逐步对潜在供给增速产生某种收敛作用。另外随着中国与发达国家可比人均收入差距缩小,也意味着潜在后发优势发挥空间逐步收窄,制约潜在供给增速。长期结构因素变动,可能已使中国潜在增长速度从早先两位数高位收窄到一位数水平。虽然难有精准估计,但结合观察我国经济近年基本宏观经济指标组合表现,有理由推测目前长期潜在供给增速应已从早先10%左右下降到目前8%-9%。

二是周期原因。调整上一轮景气周期累积矛盾与失衡因素,客观要求一段时

间减缓经济增速。例如中国央行总资产世纪初十年从3.83万亿元增长到26.9万亿元,共增长六倍。同期广义货币M2从14万亿元增长到73.4万亿元,共增长4.2倍。然而同期我国实际GDP增长约1.7倍。货币扩张过快,伴随经济增长偏快偏热,通胀压力挥之不去,资产价格间歇飙升等失衡现象。经济适度减速对调整宏观金融过度扩张累积矛盾具有必要性。

三是短期原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及国内经济快速下滑形势,2008年底我国出台一揽子刺激经济措施,对稳定当时就业形势与助推宏观经济2009年2季度开始V-型回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刺激措施毕竟是通过透支未来收入与需求发生作用,好比采用激素治疗方案后患者身体会有一段时期出现不适症状一样,刺激措施“功成身退”后会由于“透支回补效应”派生经济减速现象。例如我国刺激政策包括2009-2010年对汽车业提供降低购置税和下乡补贴,刺激我国汽车产销量从2008年965万辆和936万辆,分别跃升到2009年1420万辆和1362万辆以及2010年1875万辆和1804万辆,两年产量累计增幅高达94%。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居世界第一。常识告诉我们,中国这样汽车大国市场供需长期增速不可能总是维持在30%-40%超常水平。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两年井喷式增长对汽车未来供需潜能大幅透支需要减速回补,刺激措施退出后2011年产销量增速双双剧降到1.8%,今年上半年销量增速为2.9%。另外刺激政策推动钢铁业反弹、地方融资膨胀、房地产扩张,这些领域也都发生后续透支回补效应。

需告别传统调控模式

应对目前经济减速形势,需告别“刺激经济保增长、行政干预抑通胀”调控模式。应在继续目前温和宽松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基础上,趁势实施经济调整方针,着力推进关键领域改革,为新一轮自主性景气增长到来积极创造条件。

目前经济增速低于潜在长期供给增速,需要实施温和宽松的宏观政策以避免经济增速过度下滑。近来中国政府实施的积极审慎的稳增长保增长政策,大体符合温和宽松政策范畴。最新数据显示的宏观经济明显企稳回升动向,说明前一段温和宽松的稳增长措施正在产生预期效果。在实施逆周期宏观调节政策的同时,需总结过去十余年宏观调控实践经验与教训,对开放型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政策的功能、目标与定位加以反思,针对转型期宏观失衡现象的深层体制根源进行调整改革,使短期总需求管理政策与长期结构性改革措施形成合理匹配与动态协调。

因此,当我们实施积极宏观政策保增长的同时,需明确应保或力求的是自主性与内生性增长,而不是刺激政策催生的增长;是准入公平与鼓励竞争的增长,而不是维护垄断前提下的增长;是品质提升惠及民生的增长,而不是质量低下和

运营粗放的增长;是稳健与可持续增长,而不是失衡累积难以持续的增长。宏观政策基本功能应回归调节总需求,不能指望通过宏观调控解决所有深层结构问题。

政策重心应转向“调控”与“改革”

要创造新一轮自主性、内生性与可持续的景气增长,就必须把政策思路与重心转变到调整和改革方面,在破解深层结构问题和理顺机制方向下工夫,为宏观景气增长奠定微观行为基础。中国改革议程千头万绪,从培育自主性景气增长基础要求看,以下几方面改革议程具有特殊意义。

一是要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引入新规范使小产权房逐步有序合法化,完善市场经济基本产权制度。二是扩大民营企业准入,减少政府对投资核准与审批范围,力推企业减税减负改革,给企业家能力发挥创造更大空间。三是加快深化汇率与利率体制改革,创建与开放性大国经济需要相一致的现代宏调架构,并为根除金融抑制和治理资产泡沫创造体制条件。

中央的政策取向为何从“保增长”转向“稳增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