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合集)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21-23268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8 15:32: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计划

一、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逐渐形成的不需要一直努力和监督的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如上课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等等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他,学生可以轻松快捷的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幼儿园的孩子需要各方面的知识,许多家长不再只关心孩子学多少知识,而更注重激发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容易改变得。幼儿刚刚开始参与生活、从事学习,因此幼儿时期是形成各种良好习惯地重要时期。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求得由底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家长们必须了解一些有关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知识,更好的开展家庭教育。

三、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但事实上要做到却很不容易,虽然给孩子们讲了许多道理,“磨破了嘴皮”,但孩子却往往是前听后忘记,收效甚微。

1、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

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他们必须通过人于物的相互作用,构建起真正内化的新的知识经验,形成幼儿期所独有的知识经验。如:对幼儿讲摩擦生电是极其枯燥而乏味的,但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实验,幼儿不但能很快知道摩擦生电的原理,而且比一般的说教记得更牢。然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阶段,但每个幼儿在发展的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根据幼儿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如:在欣赏散文“家是什么”中,要求能力强的幼儿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词,对能力弱的幼儿要求能说说散文的大致内容。这样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对学习也会有兴趣。幼儿在认识事物、获取经验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性,所以要将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通过相互渗透来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发展。

2、要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爱玩不一定是坏事,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玩时,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不妨投其所好,加以培养和引导,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一是化平淡为神奇。适当给平淡的事情添上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书时采用一些启发性的语句,像“这是怎么回事呀?”“让我们来猜猜看”,来引发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心。二是对浅显的现象给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对常见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兴趣,此时若把这些事物背后的奥秘告诉幼儿,就会重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幼儿对太阳的落山,天变黑的现象司空见惯,不当回事,可以告诉幼儿并不是太阳在我们头顶上走,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走,幼儿对太阳、地球再次产生了新的认识兴趣。任何事物都有无穷的奥秘,我们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引导幼儿保持认识事物的兴趣。三是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践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最佳途径,而幼儿又大都喜欢动手操作,尽管尝试可能会失败,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则会长盛不衰,对学习的知识也会掌握得更多。动手操作能使幼儿的认识由表面趋向实质,从而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结实基础。别忘了还要教给幼儿好的学习方法。教会幼儿学习提问,能培养幼儿乐于思索,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还能让幼儿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教幼儿提问,抓住契机,鼓励幼儿提问。如和幼儿一起看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可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尤其是因果关系的问题“猫和喜鹊明明知道公鸡要上当,为什么每次都让公鸡看家”,“假如猫和喜鹊不来救公鸡,会怎么样”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明白了提问的方法,提高了提问水平。有些幼儿难以提出问题,往往是由于生活范围比较狭窄,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事实上幼儿只有在获得一些知识经验,初步形成某些概念之后,才能提出问题。要努力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实验者,去动手、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家长只是适时地给予指导。如:“会变的颜色”,让幼儿先去观察颜色,然后让他们动手去尝试颜色是如何会变化的,并将自己的发现说出来,把自己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再一起动手动脑去寻求答案。

3、实践训练

习惯、习惯,习了才会惯。同一个动作,同一件事情,只有反复做,才能养成习惯。法国作家大仲马说:“每一个重复的动作都有养成习惯的肯能;重复的次数

越多,动作也就越成熟。”毫无疑问,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来于反复做,即反复的实践。如果家长在思想上重视了,而在行动上却没有耐心,那么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人们知道:知识是基础,行为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会言行不一,许多孩子嘴上说得头头是道,行动上却难以做到,“知”、“行”严重脱节。为此,父母必须加强对孩子行为的训练,创设孩子反复实践的机会,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交往、游乐、劳动等活动中,进行学习技能、习惯的训练,获得“为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练习,反复强化,直至最后形成自动化的行为,养成一种自然的习惯。

4、环境熏陶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幼儿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润物细无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样,父母努力创造和保持喜爱学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将会使孩子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萌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孩子也一定会有较好的学习习惯。相反,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打牌,你的孩子怎可能安心学习呢?

5、榜样作用

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最不喜欢说教。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正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所以它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儿歌、歌曲等等,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着巨大的魅力,会深深打动孩子,这些艺术形象所塑造的榜样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最爱模仿。他们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家长应该懂得孩子的心理特点,在家中应经常给孩子将一些具有传统美德的故事;念一些有助于陶冶孩子情操的诗歌、儿歌;唱一些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形成的歌曲。

同样,幼儿又是好奇、好模仿的,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而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们学习的直接范例,为什么呢?家庭、教养机构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的三大环境因素,但其中家庭又是对他们发展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首先,血缘关系、亲子之情对孩子发展提供了最强烈的感情氛围,因而父母的教育,影响最易感染幼儿。其次,父母与幼儿朝夕相处,关系密切,你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幼儿时期,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进入大班必须保证幼儿有半小时的学习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父母必须停止影响孩子学习的活动,如:孩子刚拿起书来,家长就打开电视或互相聊天,这样就会破坏孩子学习的气氛。孩子小,缺乏自制力,你如果干别的事,他也会不由自主的参与进来,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心二用的坏习惯。

6、坚持不懈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这需要家长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该要求孩子坚持这样做,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形成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样强,家长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严格要求,切忌在教育子女上情感失控,并找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也是意志的培养,有坚强意志力的孩子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就会勇敢,不畏缩,这将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必是一事无成。作为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只有持之以恒的要求、训练,下决心,甚至要下狠心,才能培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优秀孩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持不懈是取得成效的有利保证。

7、要求一致

习惯的“惯”字,有一以贯之的意思,就是说,要求和标准不能走样。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需要家长在教育上的配合一致。家长对孩子在教育上取得一致,意味着相同“信息”重复输入孩子的大脑,易于形成神经联系,促使习惯形成。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无所适从,逐渐养成钻空心子的心理。而且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扰,容易形成孩子的两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当然,要实现要求一致,不是轻而易举的,家长应十分重视并努力去实现,可以订立一个约定,如果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发生分歧,决不要在孩子面前公开暴露矛盾,而要在事后交换意见,以求统一行动,这样的教育效果才会好。

8.管理好自己的物品

有些孩子做事马马虎虎,今天把书丢了,明天把笔丢了,作业本、书揉的皱皱巴巴,习惯比较差,经常丢三拉四。家长应在前一天睡觉前,让孩子检查一下,书包里的书本、用具都整理好了没有。书撕破了及时帮他们粘好。这样时间长了,她就会自觉的管理好自己的物品。

9.让孩子体验成功

由于孩子之间存在差异,当他看到自己的某一方面不如别的孩子,没有达到老师或家长的要求时,慢慢地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要恰当地为孩子确定学习目标,同时,家长也要适当地给予帮助和鼓励,通过努力让孩子实现目标,体验成功的快乐.10.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当孩子按照要求实现目标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孩子感觉自己很棒,并不比别人差.得到大人的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会加强,就会有积极向上的意识,以后什么事都会努力去做.但就目前而言,我发现“爸爸主外,妈妈主内”的现象很普遍,通常很多人都认为“妈妈才是孩子最主要和直接的教养者,而爸爸只是辅助的,不教育也无大碍的”。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有很多专家和

教授都有这样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最亲密的教养者。爸爸和妈妈在情感、教育方式、个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妈妈对孩子关爱有加,但缺乏爸爸的爱和教育是不行的。因为喜欢、善于和爸爸一起学习、游戏的孩子,通常个性都比较开朗,思维方式比较活跃,考虑问题的比较全面、思路比较开阔„„有时爸爸的教育比妈妈更好!

因此,我建议各位爸爸,行动起来,不要让妈妈独自承担这份责任,有了你们的加入,孩子将会发展得更好!

2017.3月

第二篇: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

一、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逐渐形成的不需要一直努力和监督的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如上课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等等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他,学生可以轻松快捷的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今后入小学,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条件。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容易改变得。幼儿刚刚开始参与生活、从事学习,因此幼儿时期是形成各种良好习惯地重要时期。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求得由底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家长们必须了解一些有关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知识,更好的开展家庭教育。

三、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但事实上要做到却很不容易,虽然给孩子们讲了许多道理,“磨破了嘴皮”,但孩子却往往是前听后忘记,收效甚微。

那么,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上是否有一套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以下是一些有益的建议,供家长参考。

1、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他们必须通过人于物的相互作用,构建起真正内化的新的知识经验,形成幼儿期所独有的知识经验。如:对幼儿讲摩擦生电是极其枯燥而乏味的,但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实验,幼儿不但能很快知道摩擦生电的原理,而且比一般的说教记得更牢。然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阶段,但每个幼儿在发展的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根据幼儿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如:在欣赏散文“家是什么”中,要求能力强的幼儿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词,对能力弱的幼儿要求能说说散文的大致内容。这样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对学习也会有兴趣。幼儿在认识事物、获取经验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性,所以要将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通过相互渗透来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发展。

2、要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爱玩不一定是坏事,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玩时,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不妨投其所好,加以培养和引导,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

进入学习状态.一是化平淡为神奇。适当给平淡的事情添上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书时采用一些启发性的语句,像“这是怎么回事呀?”“让我们来猜猜看”,来引发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心。二是对浅显的现象给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对常见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兴趣,此时若把这些事物背后的奥秘告诉幼儿,就会重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幼儿对太阳的落山,天变黑的现象司空见惯,不当回事,可以告诉幼儿并不是太阳在我们头顶上走,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走,幼儿对太阳、地球再次产生了新的认识兴趣。任何事物都有无穷的奥秘,我们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引导幼儿保持认识事物的兴趣。三是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践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最佳途径,而幼儿又大都喜欢动手操作,尽管尝试可能会失败,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则会长盛不衰,对学习的知识也会掌握得更多。动手操作能使幼儿的认识由表面趋向实质,从而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结实基础。

别忘了还要教给幼儿好的学习方法。教会幼儿学习提问,能培养幼儿乐于思索,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还能让幼儿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教幼儿提问,抓住契机,鼓励幼儿提问。如和幼儿一起看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可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尤其是因果关系的问题“猫和喜鹊明明知道公鸡要上当,为什么每次都让公鸡看家”,“假如猫和喜鹊不来救公鸡,会怎么样”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明白了提问的方法,提高了提问水平。有些幼儿难以提出问题,往往是由于生活范围比较狭窄,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事实上幼儿只有在获得一些知识经验,初步形成某些概念之后,才能提出问题。要努力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实验者,去动手、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家长只是适时地给予指导。如:“会变的颜色”,让幼儿先去观察颜色,然后让他们动手去尝试颜色是如何会变化的,并将自己的发现说出来,把自己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再一起动手动脑去寻求答案。

3、实践训练

习惯、习惯,习了才会惯。同一个动作,同一件事情,只有反复做,才能养成习惯。法国作家大仲马说:“每一个重复的动作都有养成习惯的肯能;重复的次数越多,动作也就越成熟。”毫无疑问,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来于反复做,即反复的实践。如果家长在思想上重视了,而在行动上却没有耐心,那么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人们知道:知识是基础,行为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会言行不一,许多孩子嘴上说得头头是道,行动上却难以做到,“知”、“行”严重脱节。为此,父母必须加强对孩子行为的训练,创设孩子反复实践的机会,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交往、游乐、劳动等活动中,进行学习技能、习惯的训练,获得“为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练习,反复强化,直至最后形成自动化的行为,养成一种自然的习惯。

4、环境熏陶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幼儿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润物细无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样,父母努力创造和保持喜爱学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将会使孩子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萌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孩子也一定会有较好的学习习惯。相反,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打牌,你的孩子怎可能安心学习呢?

5、榜样作用

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最不喜欢说教。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正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所以它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儿歌、歌曲等等,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着巨大的魅力,会深深打动孩子,这些艺术形象所塑造的榜样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最爱模仿。他们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家长应该懂得孩子的心理特点,在家中应经常给孩子将一些具有传统美德的故事;念一些有助于陶冶孩子情操的诗歌、儿歌;唱一些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形成的歌曲。

同样,幼儿又是好奇、好模仿的,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而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们学习的直接范例,为什么呢?家庭、教养机构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的三大环境因素,但其中家庭又是对他们发展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首先,血缘关系、亲子之情对孩子发展提供了最强烈的感情氛围,因而父母的教育,影响最易感染幼儿。其次,父母与幼儿朝夕相处,关系密切,你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幼儿时期,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进入大班必须保证幼儿有半小时的学习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父母必须停止影响孩子学习的活动,如:孩子刚拿起书来,家长就打开电视或互相聊天,这样就会破坏孩子学习的气氛。孩子小,缺乏自制力,你如果干别的事,他也会不由自主的参与进来,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心二用的坏习惯。

6、坚持不懈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这需要家长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该要求孩子坚持这样做,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形成习惯。

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样强,家长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严格要求,切忌在教育子女上情感失控,并找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也是意志的培养,有坚强意志力的孩子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就会勇敢,不畏缩,这将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必是一事无成。作为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只有持之以恒的要求、训练,下决心,甚至要下狠心,才能培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优秀孩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持不懈是取得成效的有利保证。

7、要求一致

习惯的“惯”字,有一以贯之的意思,就是说,要求和标准不能走样。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需要家长在教育上的配合一致。家长对孩子在教育上取得一致,意味着相同“信息”重复输入孩子的大脑,易于形成神经联系,促使习惯形成。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无所适从,逐渐养成钻空心子的心理。而且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扰,容易形成孩子的两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当然,要实现要求一致,不是轻而易举的,家长应十分重视并努力去实现,可以订立一个约定,如果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发生分歧,决不要在孩子面前公开暴露矛盾,而要在事后交换意见,以求统一行动,这样的教育效果才会好。

8.管理好自己的物品

有些孩子做事马马虎虎,今天把书丢了,明天把笔丢了,作业本、书揉的皱皱巴巴,习惯比较差,经常丢三拉四。家长应在前一天睡觉前,让孩子检查一下,书包里的书本、用具都整理好了没有。书撕破了及时帮他们粘好。这样时间长了,她就会自觉的管理好自己的物品。

9.让孩子体验成功

由于孩子之间存在差异,当他看到自己的某一方面不如别的孩子,没有达到老师或家长的要求时,慢慢地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要恰当地为孩子确定学习目标,同时,家长也要适当地给予帮助和鼓励,通过努力让孩子实现目标,体验成功的快乐.10.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当孩子按照要求实现目标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孩子感觉自己很棒,并不比别人差.得到大人的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会加强,就会有积极向上的意识,以后什么事都会努力去做.但就目前而言,我发现“爸爸主外,妈妈主内”的现象很普遍,通常很多人都认为“妈妈才是孩子最主要和直接的教养者,而爸爸只是辅助的,不教育也无大碍的”。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有很多专家和教授都有这样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最亲密的教养者。爸爸和妈妈在情感、教育方式、个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妈妈对孩子关爱有加,但缺乏爸爸的爱和教育是不行的。因为喜欢、善于和爸爸一起学习、游戏的孩子,通常个性都比较开朗,思维方式比较活跃,考虑问题的比较全面、思路比较开阔……有时爸爸的教育比妈妈更好!

因此,我建议各位爸爸,行动起来,不要让妈妈独自承担这份责任,有了你们的加入,孩子将会发展得更好!

第三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今年由于我校加办了幼儿园,而在没有幼师的情况下,我们几个全日制的老师被编管理幼儿课程,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本人深刻体会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说它是人生的启蒙点也不为过。前学教育正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最佳时刻。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们在日后的求学路上受益匪浅。下面谈谈个人对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幼儿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认真听讲是学习的首要任务。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讲习惯方面,我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比如看到某某孩子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表扬:“我们班的李文华小朋友听课多认真啊,我们都向他学习学习”。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我会走到他身边提个醒,如摸摸头,悄声耳语鼓励:“认真点哦,要听清老师的话,才能回去跟妈妈说”。学前班的孩子很单纯,特爱受表扬,因此,我用奖红花等正面引导。此外我特别注意针对幼儿特殊的年龄特征,在教学形式上呈现多样性与直观性,尽量在课学上图、音、游戏并茂,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全被老师吸引到学习中了,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幼儿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由于学前班的孩子比较单纯,思维也比较简单,为了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具体地教学过程中我一个问题多让几个学生说,让他们互相比较,谁回答的好,还可以怎样说等问题来了引导孩子们动脑思考,还有利用表扬来鼓励幼儿思考。如在教学认识“风”这一课中,我让幼儿想想喜不喜欢风,为什么呢?有的幼儿说:“喜欢风,凉爽”。马上有幼儿说:“不喜欢风,冬天冷”。我马上表扬这两位孩子,他们都说出了喜欢与不喜欢的缘由,很了不起。于是我问:“还有谁想说的„„”。这样孩子们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三、培养幼儿积极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发言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我会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比如多提一些问题,或一个问题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另外,我特别注意利用“同位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你和朋友们商量商量”、“跟老师说说”和“跟全班同学说说”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总而言之,培养幼儿积极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是多让学生说,老师应多表扬与鼓励,而批评是要杜绝的。

当然,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仅仅做到以上几点还是远远不够的,还有方方面面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探索的,愿祖国的花朵并开得更加艳丽。

教学论文

后塘仔小学 钟春苗

第四篇: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总结

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总结

所谓习惯是指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能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习惯培养就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早就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因为就人的学习来说,不仅是智力活动,而且还和非智力因素有关。诸如求知欲、学习意志和学习习惯等。所以,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孩子有更重要的意义。而幼儿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但此时习惯培养对于孩子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孩子的天性相悖: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坚持性;而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一种律己和坚持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中班的孩子,这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习惯养成最需坚持,可中班的孩子坚持性相对来说较差;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非常枯燥和艰苦的过程,而中班的孩子容易接受的是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东西。怎样才能让习惯的培养的方式让孩子能够接受又乐于接受而且有效果而让孩子自觉地融入带习惯养成中来呢?

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让孩子赶兴趣的方式。

一、妙用动画人物。

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对动画人物的喜好。天线宝宝、奥特曼、大头儿子、孙悟空等等总是孩子们的最爱。可别看这些虚拟世界的动画人物,它们的力量有时是我们这些真实世界中的人难以达到的。所以,我总是以这些童话人物的口吻来要求孩子,“上课了,天线宝宝请小朋友注意力集中!”“大头儿子说小朋友

要开动小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听着这些以动画人物口吻说出的话,孩子们总觉得特别的亲切,效果自然好的多,当然也有利与孩子们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教师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最常用的方式往往是“任务驱动式”,即教师往往要求孩子“要——”“不要——”,这样的效果往往是孩子暂时做到了教师的要求,但很快就忘了,教师再要求,孩子又忘。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教师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但孩子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事半功倍。因为孩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他们不能自觉地去遵守这些要求。因此,在对孩子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孩子做,更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曾经有一段时间,孩子们玩积木时总喜欢弄出很大的声音,非常地吵闹。要求他们安静一点,可往往只能保持一会儿,很快又肆无忌惮地吵闹起来。于是,在一次玩积木时,我悄悄摁下录音机的录音键,把孩子们发出的噪音录了下来。然后在上课时放给他们听,问他们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并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声音。此后,这种情况好了许多,并且一些孩子不仅能管住自己,而且还能帮助别人。

三、文学熏陶

儿歌、故事,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利用这些文学形式来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例如,把洗手的过程编成幼儿感兴趣的童谣,用故事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等。

四、树立榜样,以点及面

孩子的发展总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习惯好,有些孩子习惯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孩子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同化的,所以,教师就尽量在孩子中间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样,让孩子之间相互促进,养成好的习惯。

五、教师要帮助幼儿反复强化

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疲劳以至于忽视,从而使坏习惯卷土重来。特别是中班的孩子,他们基本上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所以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关键在于“渗透”和“坚持”。教师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渗透与孩子门的生活各个环节中,孩子的意志力较差,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家园一致

家长是教育资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家长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教师要和家长经常沟通,保持家园要求的一致性,共同作用于孩子,促使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拥有好习惯的孩子,也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五篇:学习“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有感

学习“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有感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经过长期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且经常重复的,进而需要固定下来的自动化的反应倾向或行为方式。

习惯有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之分。习惯是否良好一般以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和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来衡量。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总结出幼儿的良好习惯主要表现在生活习惯、文明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说话习惯这六方面,不要以为孩子小,其实习惯很重要,从小培养按时作息、早睡早起;不偏食不挑食,独立用餐;早晚刷牙;勤洗澡;使用文明用语;爱护

公物;不乱扔垃圾;自己穿衣叠被;自己整理玩具;能专心学习、遵守纪律;爱护学习用品;热爱阅读;独立思考与创造;饭前便后洗手,勇敢坚强,礼貌谦让;学会倾听等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大作家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他有一个习惯,就是他出门总随身带一支笔,一个笔记本,看到什么新鲜事,他就记下来,看到什么值得写的他就写下来,长年累月,他的案头堆起了一堆堆笔记本,从而为他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正是他不断有新作品发表的原因。鲁迅上学时在课桌刻“早”字自勉,成了举世闻名文学家;爱迪生从小就养成了好问的习惯,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的发明成果。

通过本次国培学习,让我知道了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榜样示范法: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习惯大多是在琐碎小事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的。父母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就是在对孩子进行无声的习惯培养。《苏氏家语》说:“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能然者,生而善教也”。孩子从呱呱坠地的第一时刻开始,看到的就是父母带个自己的世界景观。加上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自然特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他们认识和参照的对象。

在习惯培养中,父母的榜样是一方面,同龄人的榜样示范也不可缺少。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稍微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同龄群体对他们的影响往往超过了父母。这时,在各种习惯形成方面,同龄伙伴可

能会给他超过父母的影响力。因此,帮孩子找个好的榜样是非常必要的。

2.训练法:现代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回忆父亲对他早期学习习惯的严格训练时说:“代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可父亲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精神不得安宁,每个错误都必须纠正。他对我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一次是警告,是一声尖锐而响亮的‘什么’,如果我不马上纠正,他会严厉地训斥我一顿,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个能干的人,可是他们到后来一事无成。因为这些人学习松懈,得不到严格纪律的约束。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正是这种严厉的纪律训练。”父亲严格的训练,终于使维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成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巨人。

所以,习惯培养中,训练是特别重要的环节。比如,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我们对他讲饮食均衡,他是听不懂的。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依然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时,我们就需要先对他们进行强制训练。如,很多幼儿园都有搭配合理的菜谱,孩子们每天根据幼儿园的安排,进食不同的食物,时间长了,他就习惯了各种饮食。

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要从兴趣开始。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例如,父母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坐得直;也可以通过游戏,谁先弯下背谁给对方敬个礼等方法来训练。总之,不能一味苦练,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一些有趣的训练。但是,行为训练要严格。父母在和孩子一起确定标准

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有的父母对孩子进行训练,往往根据自己的心情进行,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做得不太好也可以放过去;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做得好,父母看着也不顺眼;也有的父母反之,心情不好就不管孩子,心情好了就对孩子严格要求,恨不得一天训练出来一个品行优良的人。

抓住儿童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克服父母自身的懒惰情绪和畏难情绪,从小事开始训练孩子的行为,相信孩子会很棒的。

3.层次目标法:同一个习惯,在内容、水平、要求上都有不同,越来越高。如果要求不合理,不符合年龄特点,孩子就做不到,那么想让他培养成相关的人格特征也是不可能的。

父母在培养孩子养成习惯时,要懂得帮助孩子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把远目标变成近目标,把模糊的目标变成具体的目标。

在现实的今天,还有一部分学生,整天只知道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学会抽烟、喝酒,赌钱,欺骗家长,不好好地学习,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好吃懒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钱不够用时,就开始抢,最后走上犯罪的路。

本次学习,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好习惯是成功的源泉,而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靠一天两天的突击学习就可以学到的,而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反复强化、巩固,才能形成一种习惯。习惯决定着人的选择和命运,好习惯可以让人插上翅膀,飞向天堂。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