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关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探究5篇范文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21-61400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3 03:26: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探究

关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探究

摘要: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做好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

引言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入到“买方市场”,同时银行也呈现出国际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银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混井下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进而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发展。面对如此环境,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确保银行资金安全。

1.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其风险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作为一种金融结构,其金融投资的过程中有着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做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格外重要。然而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使得我国金融市场上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屡见不鲜,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竞争风险[1]。同时,商业银行在为现代企业进行信贷业务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信贷风险,而企业的资产、账务、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投资行为,一旦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着风险,就会造成金融市场市场萎缩,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发展经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跨越发展。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金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下,拓展表外业务、电子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已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2]。在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商业银行对外业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中国金融业虽然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但展望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体系运行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金融领域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犹存。而传统的以信贷为主的业务增长模式已经很难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为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就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审时度势,做好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负债管理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方式,然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有信贷风险、经营风险、投资风险等,一旦商业银行管理工作中出现风险问题,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3]。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出现风险的重要原因就是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市场信息上我不准确,不能就银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2.2经营理念和方式落后

在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工作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机制尚未建立,经营目标模糊。在管理方式上我国商业银行还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而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其次,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以信贷业务为主,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比较单一,并且资产和负债在规模、期限上都不对称,单一的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制约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由于门槛高,具备一定的垄断性质,随着国际金融竞争格局的形成,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转型改革中与先进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由于经营理念和方式的落后,就会处于竞争不利的地位。

2.3全面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对人才的需求非常高,从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确保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安全。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匮乏,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不能做到全方面,进而增加了商业银行资金风险,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

3.加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

3.1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永恒的主题,商业银行只有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银行资金安全,进而促进银行的发展。在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风险是一直存在的,为了更好的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有效地规避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风险管理,建立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全程量化和立体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制度和文化,进而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效率,促进商业银行的稳步发展[4]。

3.2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我国商业银行就必须立足市场,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强化资产负债组合,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首先,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应改变高资本占用型的经营模式,改变过度依赖批发性信贷业务的状况,始终把质量作为首要,把效益作为目标,把管理作为基础,把发展和创新作为前进的动力,从而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效率。其次,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负债可控性,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5]。

3.3加大人才的培养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谁拥有了专业的人才,谁才能在这个社会里更好地的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其要想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商业银行内部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加强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更好地注重他们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质的培养,因为只有高素质,强管理能力的人才能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确保商业银行资产安全[6]。其次,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外人才的招聘,将外界优秀的人才引入到商业银行内部,进而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保障。

4.结语

在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机构当中,商业银行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了,并深深的影响着我国当代金融事业以及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发展,国际金融竞争格局已逐渐形成,我国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全面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商业银行资金安全,进而推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潘蕊.风险管理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14,31:145.[2]丁立华.对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4,36:90-91.[3]程晓谟.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才智,2014,31:9.[4]南京审计学院课题组,许莉.CSR导向下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框架研究[J].金融纵横,2014,10:64-70.[5]何启祥.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4,30:109-110.[6]张仿龙.基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发展与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55:44-53.

第二篇: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一、名词解释

流动性风险:

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破产或损失的可能性。

声誉风险:

是指由于意外事件、商业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常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

能对商业银行的声誉造成损失的风险。

经济资本:

也被称做风险资本或在险资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在既定的期间和置信区间内,根据

商业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所计算出来的、用以覆盖相应的非预期损失的资本额度。

经济增加值:

是商业银行净利润扣减资本成本后的净值。其中,净利润应全额扣减风险拨备、所得税等项

目;资本成本是指当期经济资本占用与目标经济资本回报率的乘积。

授信额度:

是指全行与单一交易对手各项信用往来业务的最高限额,可由商业银行总行、各国内分行和

海外分行共同使用。

限额管理:

指通过制定严格的限额,将外汇交易头寸限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从而控制汇率风险可能带

来的潜在损失。

货币互换:

是一项常用的债务保值工具,主要用来控制中长期汇率风险,把以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

产转换为以另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达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成本的目的。

利率互换:

是指市场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同种货币的名义本金交换利息

额。

二、简答题

1.购买力平价理论(94页)“购买力平价理论”(PPP)认为,在信息充分、不存在关税和交易成本的条件下,汇率取决

于两国的物价水平或相对物价水平之比。由于限制条件比较严格,故PPP理论常被用来分析

和测算长期均衡汇率。

2.利率平价理论(94页)

“利率平价理论”(IRPT)更关注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有效金融市场上,投资者持有本币的收益(其收益由本国的利率决定)与持有外币的收

益(由外币利率和汇率决定)是相同的,当利率平价条件成立时,外币不存在套利机会,故

利率平价理论是外汇市场均衡的前提条件,利率平价理论汇率的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都是有

效的。

3.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含义(11~12页)

综合COSO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两个文件以及我国商业银行风

险管理的实践,认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指的是商业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商业银行

所有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有效控制涵盖全行各个业务层次的全部风险,进而为本行各项

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具体内涵包括:

(1)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意味着要根据商业银行全球化经营的趋势,根据不同机构面对的市场,建立起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至少由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组成。

(2)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是指对商业银行所有层次的业务单位、全部种类的风险进行通盘管理。

(3)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要求对各种不同性质的业务从发起到终结实现全过程的风险管理监控。

(4)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已经从原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的一体化综合管理。

(5)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这种内在的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一个员工的习惯行为,所有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

(6)全额的风险计量。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表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正在趋于统一,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风险值(VaR)方法正在成为国际银行业风险计量的主流。

4.全面风险管理的要素(8页)

(1)内部环境(2)目标设定(3)事件识别(4)风险评估(5)风险回应(6)控制活动(7)信息和沟通(8)监控

5、使用利率期权进行风险防范采取哪些措施? P9

1当预期某种利率标的资产将下跌时买入看跌的利率期权;

当预期某种利率标的资产将下跌时卖出看涨的利率期权;

当预期某种利率标的资产将上升时买入看涨的利率期权;

当预期某种利率标的资产将上升时卖出看跌的利率期权。

6、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P9

5影响因素主要有:

(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意味着该国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相应的货币对外币的价值下降,引起该国货币汇率减少。

(2)利率变化。利率高低会影响一国对金融资产的吸引力。一国利率上升,会使该国的金融资产对本国和外国的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资本内流。一般而言,一国利率提高,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反之,该国货币贬值。

(3)财政收支状况。

(4)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

(5)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测。

(6)国际收支状况

(注:以上答案摘自书上,不完全正确,百度上也没确切答案)

经济周期与经济结构;国民收入的变化;货币价值的高低;政局动荡和自然灾害等偶发性因素;一国的国内经济政策;国际收支顺逆差。(摘自国际金融书)

7、对公司金融业务中的操作风险怎样控制?P12

4严格审贷岗位分离、经营与管理部门分离制度,在分行组建公司信贷审批中心及贷后监督检查中心。规范担保行为,确保担保合法有效。建立贷款分析制度。严格按间隔期进行贷后管理,深入企业调查了解生产经营与财务状况,预测发展趋势,及早发现问题,防范贷款风险。在贷款审批中,坚持查询中央银行登记咨询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有关资料,要求法律事务部门严格审查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进一步加强信贷档案管理。完善信贷责任认定制度,做到责任划分齐全,执行保障制度健全。加强系统刚性控制,按不同环节设置相应的管理岗位,专人专司风险控制。

8、对个人金融业务中的操作风险怎样进行控制?P12

4加强储蓄网点合规管理及业务系统建设,严格执行各项柜台业务规定。加强一线实时监督检查,促进事后监督向专业化、规范化迈进。在个人信贷业务方面,优化产品结构,改进操作流程,切实做好个人信贷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各环节的规范操作,防范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同时强化个人贷款发放责任约束机制,细化个人贷款责任追究办法。

三.论述题

1、操作风险报告内容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和银行业的大致做法,风险报告的内容包括以下5点:

(一)风险评估结果

提交给商业银行高管的风险报告中,首先要呈现的是经评估后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通常以风险图等直观的形式来展示。风险图是用来描述不同业务线风险发生频率或强度的图形,利用该图形各类风险的强弱程度一目了然

(二)损失事件

风险报告要对当期发生的损失事件进行分析,至少包括事件的起因、发生经过、是否还存在类似事件等。操作风险报告应包括对银行当期发生的内部和外部损失事件的分析。

(三)风险诱惑和对策

针对风险评估给出的操作风险状况,风险报告应该给出不同类型的诱因,尤其关注与业务密切相关的诱因,从而引起商业银行高管的重视。同时,针对风险诱因,报告须提出相关的对策

(四)关键风险指标

对关键风险指标的分析,将使商业银行准确预测风险的变化趋势。所以,风险报告中应对关键风险指标变化情况作出分析和解释。关键风险指标最大的效益在于提供预报性信息,有利于实行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

(五)操作风险资本水平

充足的资本金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在报告中应针对风险变动情况评估资本的充足性,提出改进意见。还要针对资本模型的压力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模型的准确性。

2、从法人客户的角度风险识别,如何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

商业银行在对单一法人客户进行信用风险识别和分析时,必须对客户的基本情况和与商业银行业务相关的信息进行全面了解,以判断客户的类型(企业法人客户还是机构法人客户)、基本经营情况(业务范围、盈利情况)、信用状况(有无违约记录)等。在进行基本面分析的核实后,对核实后真实有效的企业客户进行财务分析。对法人客户进行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分析,达到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业绩、经营效率,进而识别企业信用风险的目的。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以及现金流量分析。

(1)财务报表分析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分析,分析时注意报表数据的正确性。

①识别和评价财务报表风险。主要关注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及其质量能否充分反映客户实际和潜在的风险。

②识别和评价经营管理状况。

③识别和评价资产管理状况。

④识别和评价负债管理状况。

(2)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主要分为四大类:

①盈利能力比率,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用来衡量管理层将销售收入转换成实际利润的效率,体现管理层控制费用并获得投资收益的能力。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00%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100%②效率比率,又称营运能力比率,体现管理层管理和控制资产的能力。通过对各种周转比率的分析,来评估企业在各种业务经营中的效率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常用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虽然从表面上看,各项周转率越高,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就越好,但实践中并非如此③杠杆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所有者利用自有资金获得融资的能力,也用于判断企业的偿债资格和能力。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净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的缺陷是仅仅考虑利息因素,更理想的保障倍数应当是将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本息支付合计数相比较。

④流动比率,用来判断企业归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即分析企业当前的现金偿付能力和应付突发事件和困境的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通常,企业流动比率较高或呈增长趋势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好或得到改善。但流动比率不能反映资产的构成和质量,尤其不能反映存货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速动比率在分子中扣除了存货,能够更好地反映短期流动性。但速动比率也有其局限性,没有将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或时间预期考虑进来。

(3)现金流量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对现金流量表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财务状况,发现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主要对现金流量进行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

1.对它的分析以现金流量表为基础,现金流量表分为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投资活动的现金流、融资活动的现金流。现金流量分析通常首先分析经营性现金流;其次分析投资活动的现金流;最后分析融资活动的现金流。

2.在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时,应当全面考虑所有与信用风险相关的信息,通过完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总量分析、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揭示出借款人的财务健康状况,以判断还款来源和还款的可能性。

3.针对不同类型的贷款,对于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对于短期贷款,应当考虑正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及时而且足额偿还贷款;对于中长期贷款,应当主要分析未来的经营活动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偿还贷款本息,但在贷款初期,应当考察借款人是否有足够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来获得所需的现金流量以偿还贷款利息。

4.此外,由于企业发展可能处于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或衰退期,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时需要考虑不同发展时期的现金流特征。

第三篇: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课程测试题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课程测试题

一、填空题

1、银监会推出的四大监管新工具是:_资本充足率____、_拨备虑_____、_杠杆率_____、_流动性_____。

2、在银监会推出的四大监管新工具中,按照监管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银行业杠杆率监管标准确定为不低于____4%_____。

3、在巴塞尔III中杠杆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一级资本净额/表内外调整后资产_。

4、在巴塞尔III中净稳定融资比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风险管理实践中,全面风险管理的提出是,2003年7月COSO委员会发布的___全面风险管理框架____________。

6、在COSO委员会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全面风险管理的四个目标分别是: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

7、风险的本质是:_不确定性__________________。

8、在银行内部,___业务部门_________部门处于风险管理链条的事前环节。

9、信用风险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是:___单笔贷款的违约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信贷组和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损失_、_____由于宏观经济波动而导致的损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1、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失败的____系统_________、___流程__________、___人员__________及__外部事件________因素引起的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因受__利率________、_汇率________________、_____股票_________及__商品价格_________的变动而产生的损失。

12、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架构的六条基本原则:__一致性____________、_____独立性________、____全面性___________、____权威性__________、_互通性________________、___分散与集中相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13、14、15、____资本______________是抵补银行非预期损失的唯一途径。预期损失风险是依靠__准备金_________________抵御的。这种事先可以估知的资产损失率称为_____预期损失率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下列单位可以作为保证人的有(D、)A、学校; B、医院; C、幼儿园; D、某钢铁公司;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下列单位不能作为保证人的是(D)。A、具有偿债能力的法人; B、具有偿债能力的其他组织; C、具有偿债能力的公民; D、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B)。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4个月;

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可以抵押的财产有(C)。A、土地所有权;

B、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

C、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D、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5、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应办理出质登记的机构是(C)。

A、公证部门; B、工商管理部门; C、证券登记机构; D、出质人上级管理机构;

6、同一财产的抵押权、留置权并存时,债权人受偿的顺序为(A)。

A、留置权人—抵押权人; B、抵押权人—留置权人; C、留置权人、抵押权人同时受偿;

7、订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A)。

A二十

B三十 C 四十

D五十

三、多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担保活动应当遵循(ABCE)的原则。A、平等; B、自愿; C、公平; D、公正; E、诚实信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担保方式为(ABCD)。A、保证; B、抵押; C、质押; D、留置和定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ABCD)。

A、主债权及利息; B、违约金;

C、损害赔偿金; D、实现债权的费用;

4、在(ABCD)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

A借贷

B买卖

C货物运输

D加工承揽

四、判断题

1、人提供担保时,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对)

2、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一定无效。(错)

3、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可以为保证人。(错)

4、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连带保证。(错)

5、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对)

6、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错)

7、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对)

五、简答题 1、1995年巴林银行因其新加坡分行的交易员里森违规操作而灰飞烟灭。最主要的原因是破坏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哪几项原则?

答案:

1、授权控制原则

2、止损额度原则

3、职务分离原则

2、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定义?

答案:

商业银行应确保其经营活动与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相一致。

3、对小企业贷款开展“三品”、“三表”调查和检查的内容?

答案:

“三品”——企业高管人员的人品,企业生产的产品,企业贷款的抵押品。“三表”——水表,电表,报关表(或税单)。

4、为了敏锐地意识到经营风险的苗子,早作决策,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银行的管理者要经常思考,着重抓住哪五个“W”?

答案:

即“where”(高发部位在哪里);“who”(谁有可能违规或作案);“way”(违规、作案手段和教训);“what”(应针对性地整改什么);“when”(具体分条分段的整改时间)。

第四篇:浅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浅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班级:13经济学六班 姓名:钟子龙 学号:20*** 【摘要】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商业银行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工商业的特殊企业,其突出特点是高风险性。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现状展开分析,然后找出可行有效的完善方式,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具有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

当今社会的经济领域中,只要涉及到不确定因素的经济行为,都可能会产生难以预料的结果,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就可以被统一划入风险的范畴。具体而言,商业银行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银行在资金融通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的偏离,从而出现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可能性。

一、我国商业银行现状及存在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些风险源自商业银行所经营的所有业务,其影响因素来自于外界经济环境的多个层面。就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言,不良贷款、银行内部违规操作、过度投机等问题都时有发生。从风险成因角度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可以划分为如下三类:

1、信用风险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没有按照协议要求足额按时偿还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从而导致银行难以按照预期实现资金补偿,并最终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2008年以美国为中心爆发的经济危机,就是源于贷款信用问题。由于美国金融机构未能有效执行对于贷款申请人的审核标准,直接向大量没有还款能力的客户发放贷款,从而致使银行表面盈利期望值上升,而坏账大幅度增加,迫使美国政府举债为金融部门作担保,并进而导致金融恐慌,引发金融危机。从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运行状况来看,其信用风险除了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同美国一样对于信贷信用控制不到位,以及不良贷款问题以外,银行业市场份额过于集中和资本充足率偏低等问题也同样不容小觑。从我国银行业结构角度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中占据着垄断性的主导地位,而四大国有银行的经营方式上又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这又间接导致了整个银行行业缺乏灵活经营的调整余地,使得风险分散性大大削弱,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性。

2、利率风险

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经历,决定了计划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在利率方面一直没有完全放开,彻底实现利率的完全自由浮动。这种控制利率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我国针对现行的经济状况进行宏观调控,也能够做到有效地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作出抵御,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总体的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商业银行的运营而言,计划经济的利率会为日常运营带来一定的风险。20世纪末央行连续8次下调利率,而2007年更是在一年之间连续5次上调,除此以外,政府对银行的经营行为还有多层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领域的风险。然而中央银行对于利率的调整不像经济社会,可以对其采用相应的数学方法分析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就难以针对利率的调整做出及时的应对,更不能根据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变动走势适时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进而致使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在利率调整时遭受损失。

3、操作风险

银行提供服务的主体是人,其服务的提供方也是人,而存在人的因素的地方必然会存在操作风险。目前,我国几家主要的商业银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国有背景,因此在人事调动、激励机制等方面都还残留有以前的部分问题。同时各种各样不恰当的操作流程仍然在很大范围内存在,这也给银行业务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仍然存在大量不够明确的操作,这些操作流程无论从过程上看,还是从操作结果的审核上看都缺乏必要的硬性规则和衡量办法,这就为银行机构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操作风险。而同时我国金融机构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国外的金融机构而颇具中国特色,这也使得目前银行的学习和完善工作举步维艰,很多国外现成的经验和规则都难以引入,也成了一个消灭风险的障碍。

二、我国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的举措分析

虽然目前商业银行已经在风险管理领域有所举措,但是鉴于我国经济体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成熟程度,想要进一步规避风险,还需要更深一步的探究和学习。将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深工作:

1、信用规则的完善

规则的明确,可以尽量减少银行在实际操作中的灰色地带,进一步增强银行自身的安全性,同时对于整个行业的透明化以及客户业务接洽的透明化也有着积的意义。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能够有效执行银行里对于贷款申请人的信用审核,从而导致了大量次级贷款的发放,以及最终大面积的坏账,迫使政府出面干预的结果,而同样的问题也存在我国银行领域。鉴于我国主要的四家商业银行都曾经是国有企业,并且一直到现在都仍然采用了国家控股的公司治理方式,因此在其行为方式也更多留存有以前国有企业的印记。在对信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银行普遍对于贷款申请人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于信用的认定,通常是以贷款申请者的背景,尤其是政治背景为依据的,这就极大地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都出台了不同程度扶持民营经济的贷款政策,其中也包括了很多面向个体的小额贷款政策,但是从办理的流程角度和扶持力度上看,并不能说达到了完善信用评价体系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建立起联网的信用评价体系。尤其是针对更为广泛的大众而建立起完善的资金流通监控制度,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每个经济个体的信用状态。对贷款信用的考证,应当从平时开始,包括现金的流转以及信用卡的结算等方面,而不应当从贷款申请的时候才开始对信用展开考评。

2、健全经济趋势预测

对于利率风险的规避,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而言没有更为合理的方法。我国计划经济为本的经济体制,也不可能有所改变,因此由中央银行发起的利率变动,也难以通过任何可控途径进行预测,这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被动性。但是在整体宏观经济环境中,还是可以从一定程度实现预测。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商业银行更多投身于经济研究,这不仅仅对于银行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反馈闭环对于改进操作规范至关重要,而规范的完善对于提升银行体系风险抵御能力的作用不言而喻。其次还应当落实各种规范,以自动化办公为辅助,尽最大可能服务业务办理流程和工作流程,一方面为工作过程留下可以参考的数据,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规避风险。

三、结论

商业银行的风险来自于其内部工作和外部环境的方方面面,想要实现完全规避是不可能的,只有充分利用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切实的回避风险及限制风险可能带来的不稳定性。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也要不断地改善,才能取得相对理想的喜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2] 王爱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对策研究》,河北大学2009年版。

[3] 邹新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统计与纳什均衡策略》,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4] 孔艳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版。

[5] 任继鸿,《论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之防范》,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五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浅析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浅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近,中国银行业也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我国商业银行将直接面对来自国际金融巨头的强劲挑战。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也将与日俱增。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如何防范和管理新的金融风险产生,尽早化解已经形成的金融风险,及在与跨国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资本 监管手段

一、风险管理是核心能力

现代商业银行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职能说明,风险管理能力是核心能力之一。面对日益多元与波动的全球金融市场,现代商业银行必须学习在更为复杂的风险环境中生存。商业银行能否愿意承担并且妥善管理风险,直接决定银行的盈亏和生存。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虽有所改进,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和发展来看,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依然严峻,其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造成逾期,呆滞,呆账等贷款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信用不良,存在着大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差,不良资产比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2)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虽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有可能损害银行的清偿能力。流动性风险可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

革,商业银行将成为真正按市场化运作、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优胜劣汰将成为市场的游戏规则,那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顺应市场发展的商业银行必将被淘汰出局。到那个时候,缺少了国家信用支持的我国商业银行必将有一些会陷人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

(3)操作风险。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操作风险可以分为由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风险,并由此分为七种表现形式:内部欺诈,外部欺诈,聘用员工做法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做法,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灵,交割及流程管理。银行机构越来越庞大,它们的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银行业务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IT技术的高度依赖,还有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一些“操作”上的失误,可能带来很大的甚至是极其严重的后果。而在不少金融机构中,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4)市场风险。这主要由于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引起。一方面,部分企业将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泡沫成分,间接危及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企业债券清偿风险也不断加大,其中大部分债券是由国有商业银行提款担保或代理发行的,由于企业经营效益不好,到期无力兑付,往往需要银行垫付,企业风险随之转化成金融风险。据统计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中国股市券商亏损面越来越大,数额在不断加剧。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有些风险可以通过制度上的合理设置和优化予以防范,有些可以通过金融技术和金融工程进行防范和化解,有些则可通过制度与技术的有效结合从而降低风险。

从国外金融业的实践来看,现代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普遍原则是:不消极回避风险,而是积极地度量风险、管理风险,并通过合理地承受风险来获取与风险相匹配的风险回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践,其风险管理的范围,就地理概念而言,覆盖其全球范围内面临的所有可控风险;就业务流程而言,贯穿银行业务的整个过程,并且利用大量的数据模型等工具对风险进行实时和定量的分析,在整体上提高了银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并获取相应的风险回报。在这些国际先进银行内,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已经日益形成一种文化,渗透进入员工的日常决策和行为。

二、新资本协议与风险管理

2004 年6月26日,十大工业国银行监管机构主席Jean-Claude Trichet 在国际清算银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代表十大工业国的央行和银行监管机构首脑宣布,经修改后的资本充足框架获得通过。这份被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定名为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体现了上世纪90 年代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成果,继承了第一次巴塞尔资本协议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银行体系安全完善原则,历经长达6 载全球咨询、3 次大修改、3 次定量测算,至此终于定稿了。随着新协议的公布,落实新协议的工作进入倒计时阶段,全球银行业与监管机构也就更为积极的展开相关工作。

新巴塞尔协议主要有三大支柱:

一、最低资本要求。即要求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达到8%,目的是使银行对风险更敏感,使其运作更有效。

二、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即加大对银行监管的力度,监管者通过监测决定银行内部能否合理运行,并对其提出改进的方案。

三、市场约束。即对银行实行更严格的市场约束,要求银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外界对它的财务、管理等有更好的了解。按照新协议的架构,银行按第一支柱评估自己的资本充足性,监管者按第二支柱检查银行 的这种资本评估工作,市场披露则作为前两支柱的补充。

银行要达到新协议要求,不仅要达到第一支柱的资本计算要求,还要满足第二支柱监管要求、第三支柱信息披露的要求。第二支柱的监管检查促使银行开发及应用更好的风险管理技术监察及管理风险。采用内部资本模型的银行须做好满足第二支柱监管要求的工作,如:将内部评级系统与策略及业务计划相结合、提高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对第二支柱合规格要求的认知及意识,提升资讯系统,满足监管统计报告的披露要求,保证有足够的书面政策及规章制度,向监管当局证明合格状况,主动接触监管部门了解新协议的落实计划、积极参与新协议落实计划的商讨,反映银行意见和关注问题。

三、风险监管的重要举措

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也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由于现代银行是在一个整体性的金融环境中运行的,单家银行的问题常常就引发出全局性后果,所以当代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比倾向于强调对银行金融活动进行

整个行业性的外部监管。同时,银行业的实践也表明,仅仅依靠银行本身的内控制度也不足以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为了有效防范风险,提高银行管理风险的能力,在强化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同时,加强外部监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以下将着重从银行资本管理的角度来探讨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分析国际金融界对银行监管的外部监督问题的研究动态,进而研讨我国银行风险外部监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向。

银行风险管理是一个对银行机构的组织管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术问题。先进的技术工具能够对金融风险进行精确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达到用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在对银行进行风险管理时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是具体落实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步骤,也是国际金融理论界大力探究的一个领域。目前国际上已经发展出了许多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和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对银行风险进行识别、衡量的应用技术。目前,市场上多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往往过多依赖于演绎推论与直觉判断,不能进行科学的数量分析。尤其是风险管理技术中,关键的风险查勘及评价报告的编写等工作,更是缺乏系统的工作程序、评价平台和报告编写模式。因此,需要加强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手段的引进吸收,并加强国家合作,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总结

根据目前对风险管理问题的认识,考虑到我国银行业的现状,个人认为建设中国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不是依靠一两个措施就能实现的。必须综合地运用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的方法,积极采用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才能改变现状,达到严格风险管理的目的。银行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在国际国内它都还处于一个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今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应集中在构建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继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并扩大风险管理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运用内部控制的方法,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完整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王琳,2007.09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简介》

关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探究5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