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朝鲜战争案例-市场调研
编辑:紫云飞舞 识别码:21-1090250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3 19:44: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朝鲜战争案例-市场调研

1950年初的,朝鲜战争到了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时刻。美国政府就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会否出兵的问题展开了反复的讨论。讨论的结果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自顾不暇,不会也不敢出兵。

同时,有两家公司对这次战争进行了战略预测,一家是美国兰德公司,另一家是欧洲德林公司。两家公司均花费巨资对这次战争作了战略性的研究。尤其是德林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过研究分析,该公司认为如果美国向朝鲜出兵,中国也一定会出兵;若中国出兵,美国注定要失败。

这一份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只有七个字:“中国将出兵朝鲜”。另外还附有380页的研究报告。德林公司已经找好了它的买主——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德林公司要价500万美元,但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却认为它只值数十万美元。差价太大,双方自然不欢而散。

而嫌贵的后果是什么呢?正如历史所记载的一样,美国盲目出兵朝鲜,中国怎么能允许美国把战火烧到中国的鸭绿江边?中国出兵抗美援朝,美国惨败。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人为了吸取教训,仍然花费了280万美元买下了德林公司的这项研究成果。

思考题:

1、美国为什么出兵朝鲜?中国为什么出兵朝鲜?谁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在世界史中的地位?

2、战争前,美国为什么不买德林公司的研究报告?战争后,美国为什么还高价购买报告?研究报告的价值是什么?

3、研究报告的定价依据是什么?与成本有关吗?

4、如果重新为这份研究报告定价,以使美国人能够接受,并放弃朝鲜战争,应当定价多少?

美国为何出兵朝鲜

1950年6月25日凌晨4点,朝鲜内战爆发。从25日至30日,美国政府连续召开会议,做出了一系列军事干预的决定,并逐步升级,最终全面卷入朝鲜战争。事实上,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对朝鲜半岛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还于1949年撤出了先前进驻的军队。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美国最终出兵朝鲜呢?本文根据已经解密的美、苏外交历史档案,揭开美国当时态度转变的内幕,并希望能给我们观察现实问题,特别是看待新世纪以来美国发动的两场战争提供一些启示。

北方打了南方个措手不及

美高层密商决定军事干预

1950年6月25日是星期日,就在这一天的凌晨4点,分别部署于朝鲜半岛北纬38度线两侧的北、南朝鲜军队发生武装冲突,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军队对位于翁津半岛的南朝鲜李承晚军队进行了激烈炮击,随后兵分四路发动了地面进攻,分别剑指翁津、汉城、春川和东海岸的南朝鲜军队阵地。

此次进攻完全打了南朝鲜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当时,南朝鲜许多军官及美国500人军事顾问团的成员已离队度周末,许多军队还摆在三八线以南的10到30公里处,加上力量处于劣势,前沿防御阵地很快被占领,军队迅速向南溃败。到6月28日晨,北朝鲜军队已逼近汉城。汉城市内一片混乱,大批民众及政府官员惊慌南逃,随后不久,汉城陷落。

由于美国东部时间比朝鲜时间晚13个小时,华盛顿得知朝鲜战争爆发是在当地时间1950年6月24日(星期六)的傍晚时分。国务院值班官员马上向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腊斯克做了汇报。当时腊斯克正与陆军部长佩斯在一个朋友家里做客。闻讯后,腊斯克迅速赶回国务院与联合国事务助理国务卿希克森进行了商议。随后二人向国务卿艾奇逊建议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审议。当晚11点半之前,该建议获得了身在外地的杜鲁门总统的批准。第二天,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北朝鲜立即停止行动,从南朝鲜撤出全部军队。

6月25日,总统杜鲁门从外地飞回华盛顿。当时白宫正在进行大规模维修,所以杜鲁门在白宫附近的布莱尔大厦召开了由国务院和国防部高级官员参加的紧急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当时参加会议的有国务卿艾奇逊、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腊斯克、联合国事务助理国务卿希克森、无任所大使杰塞普、国防部长约翰逊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会议一直进行了3个小时,最后与会者一致认为:美国必须予以“反击”。杜鲁门于是批准增加对南朝鲜的军事援助,同时命令三军参谋长立即作好参战准备。

正如美国所料,北朝鲜没有理会联合国的决议,反而势如破竹般地向南方挺进,而南方军队丝毫没有还手之力。6月26日夜,杜鲁门再次在布莱尔大厦召开会议,并做出决定,命令美国空军和海军采取行动参战,支援南朝鲜的李承晚军队,但没能阻截住北朝鲜的攻势。29日,杜鲁门授权空军轰炸三八线以北地区,同时派一队美军驰援,确保釜山港的安全。朝鲜战争升级。

6月30日,美国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从朝鲜战场视察回来后致电参谋长联席会议,说李承晚部队已“完全丧失了反击的能力”,目前能够坚守汉城以南战线的唯一希望是“在朝鲜作战区域投入美国地面部队”。经杜鲁门批准,参联会授权麦克阿瑟使用他所指挥的陆军投入朝鲜的战斗。同一天,麦克阿瑟即通过在日本的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向第24师下达了出动命令。随着地面部队的参与,美国完全卷入了朝鲜战争。

战前忽视朝鲜半岛

美国撤出全部驻军

根据已经解密的美、苏外交历史档案,美国如此快地在朝鲜半岛出手完全出乎苏联和北朝鲜的预料。因为在战前,美国并不太重视朝鲜半岛,甚至对爆发战争也没有多少思想准备。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分别派军队进驻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将朝鲜划分为南、北两部分。随着半岛形势发展,苏联主张双方从半岛撤军,并于1948年底撤出全部军队。从1947年9月开始,五角大楼逐步倾向于放弃朝鲜半岛。军方认为朝鲜半岛没有战略价值,即使美军要在西伯利亚或中国采取军事行动,动用空军即可超越半岛地理障碍,予以有效打击。当时,美国政策战略重点在欧洲,随着美苏在柏林对峙,欧洲局势紧张。美国急需加强驻欧军事力量,以维护在欧洲的优势地位,因此在亚洲的所有行动仅限于“防守”。另外,当时的美国政府严格奉行低税收、低赤字的均衡预算政策,在此情况下只能确保重点,即欧洲。因此,自美军进驻半岛以来,国会在向半岛驻军拨款问题上便争论不休,致使当地驻军的经费和装备供给严重不足,后勤出现危机。最后美国军方高层批准撤军,并于1949年6月撤出在半岛的全部驻军,仅留下部分军事顾问。

在战前,美国对朝鲜半岛局势的估计还比较乐观,认为目前还不会爆发战争,北方可能会通过游击战、心理战和政治压力等手段实现目的,不大可能公开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艾奇逊甚至还在1950年1月发表演讲称,“亚洲的未来取决于亚洲人民,美国不会干预。受到攻击的人民必须首先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抵抗,然后才能寄希望于国际社会根据联合国宪章采取行动。”此番讲话的潜台词就是:美国不会为避免南朝鲜的“陷落”而使用武力。

武装干预原因复杂

历史进程在此拐弯

如果历史按此逻辑发展下去,美国将放弃朝鲜半岛。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爆发前几个月国际形势和美国国内政治发生变化,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也发生了转变。历史发展进程在这里拐了一个弯,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

首先就是美国认为,不在朝鲜采取行动将危及它的全球战略。当时冷战伊始,东西方紧张对峙,美苏在欧洲、中东和亚洲等许多地区势力范围还没有划定,摩擦不断。美国认为此次北朝鲜进攻背后必有苏联的支持和指使,必须予以反击,才能防止苏联在欧洲和中东等地的“军事冒险”。同时,美国认为必须采取行动,才能向依赖美国保护的盟国显示强大力量,否则其盟国可能会屈服于苏联的压力,西方阵营将崩溃。上述想法在杜鲁门向盟国的通报文件中得到了体现:“唯有通过行动显示美国的坚定意志,才能威慑苏联不在世界其他地区采取新的行动。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去保护我们帮助建立的国家……位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与苏联相邻国家的人民对我们的信心将受到极大打击……”

此外,杜鲁门政府这么做也缘于其受到国内压力。美国1949年从朝鲜半岛撤军前后亚洲局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蒋介石战败,逃往台湾,以参议员麦卡锡为首的国会议员及众多媒体,群起指责政府因政策失误才“失去”中国。杜鲁门政府的民调支持率从1949年1月的69%下降到朝鲜战争爆发前的37%。杜鲁门意识到,如果不能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南朝鲜“陷落”,国会就可能弹劾他,民主党的执政地位就保不住了。于是,朝鲜战争就成了他转移国内政治压力的一张牌。

最后,美国出兵朝鲜还与杜鲁门总统的性格特别是他的历史观有密切关系,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这是决定性的因素。杜鲁门早年经历坎坷,形成了坚定、果敢、喜欢挑战的性格。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性格影响了他在1950年所做的决定。

此外,杜鲁门早年形成的历史观也决定了对朝鲜半岛局势的认识。从1934年起,他作为国会议员积极倡导美国中立。后来日本偷袭珍珠港,他内心里为自己早期的立场感到可耻甚至有罪恶感,进而坚定地认为各国没有联合起来抵制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进攻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而美国没有领导各国反对侵略是错上加错。当他一听到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时候,马上就将此次战争与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生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他说:“在我们这代人经历的事件中,力量强大的一方袭击弱小的对手已不是第一次。这使我想到了以前的一些例子,如日本进攻中国满洲,意大利进攻埃塞俄比亚……如果我们不遏制住这种势头,第三次世界大战将爆发……”

在上述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杜鲁门做出介入朝鲜战争的决定就不奇怪了。中国人民也开始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并最终挫败了美国侵略者,有效维护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事实证明,这场战争改变了整个东亚乃至世界的政治、外交和安全格局,且对今日东亚及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篇:市场调研成功案例

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研案例

1999年4月30日,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中的一个人口为8000人得小镇坎姆登,举行了海尔投资3000万美元的海尔生产中心的奠基仪式。一年多以后,第一台带有“美国制造”标签的海尔冰箱从漂亮的成产线走下来,海尔从此开始了在美国制造冰箱的历史。海尔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在美国制造和销售产品的公司。

1、下棋找高手

在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眼中,海尔国际化就像一盘棋,而要提高棋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高手下棋,张瑞敏找的高手是欧洲和美国。

海尔决定用自己的品牌进军欧美市场,其榜样是日本的索尼。20世纪60年代,索尼在国际市场上海默默无闻,他们每一个新生产品上市时,都首先投放到欧美地区,打出影响后再到日本和其他国家销售,索尼由此成为第一世界性名牌。2.美国市场调研 1)需求能力

1998年、1999年中国出口美国的冰箱分别为4718万美元、6081万美元,其中海尔冰箱分别占1700多万美元、3100多万美元。据统计,在美国建一个冰箱厂的盈亏平衡点是28万台,孩儿现在的冰箱出口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据统计,目前在美国180L以上小冰箱市场中,海尔已占到超过30%的市场份额,202_年有望达到50%;但海尔大规格冰箱长期因远隔重洋而无法批量进军美国市场。项目见效后,海尔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产品结构将更加合理,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2)消费者的需求结构

目前,在美国200L以上的大型冰箱被GE、惠尔浦等企业所垄断;160L以下的冰箱销量较少,GE厂商认为这是一个需求量不大的产品,没有投入多少精力去开发市场,然而海尔发现美国的家庭人口正在 变少,小型冰箱将会越来越受欢迎,独身者和留学生就很喜欢小型冰箱。

美国营销专家科特勒说:海尔战略的另一个部分是对消费者群体的定位,它很正确,它针对的是年轻人。老一代习惯于像GE这样的老品牌,年轻人对家店还没有形成任何习惯性的购买行为;因为他们刚有自己的公寓或者正在建立自己的第一个家,买自己的第一个电冰箱。所以,我认为定位于年轻人是明智的决策。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海尔决定在美国市场开发从60L到160L的各种类型的小型冰箱这些冰箱的需求潜力很大。成果:

从海尔最初向美国出口冰箱到现在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海尔冰箱已成功在美国市场建立了自己的品牌。202_年海尔的零售巨人沃尔玛;连锁店开始销售海尔的两种小型电冰箱和两种小型冷柜,并同海尔签订了在购买100000台冰箱的协议。海尔在美国最受欢迎的产品是学生宿舍和办公场所使用的小型电冰箱。目前,这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该型号冰箱的25%,在赢得新的连锁店客户之后可望增至40%。海尔在卧室冷柜方面也取得了成功。该产品在美国同类型号中的市场占有率为三分之一。海尔的窗式空调机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产品已占美国市场的3%,202_年的销售量有望翻番。

分析: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说过“要管理好一个企业,必须管理它的未来,而管理未来就是管理信息”

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引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取得合理的利润,发现企业产品的不足及营销中的缺点,便于企业及时加以纠正,修改企业的经营策略,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比喻从研究市场出发,掌握及时、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要得到可靠的市场信息就必须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市场调研。

根据以上案例总结以下几点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妙:

1、海尔公司在调研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消费群,充分了解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具有较高的针对性。

2、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充分考虑竞争者的优劣点,不断自我提高,采用以优制胜的方式将产品成功的推向市场,在电器行业站稳脚步。

3、通过市场的调研发现新的机会和新的需求并开发新的产品去满足这些需求。如小型并向的开发。

4、最后,海尔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增强竞争能力,这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附录:本文借自百度文库

第三篇:市场调研考试案例

案例一:

国内某化妆品有限责任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出适合东方女性需求特点的具有独特功效的系列化妆品,并在多个国家获得了专利保护。营销部经理初步分析了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情况,首选日本作为主攻市场。为迅速掌握日本市场的情况,公司派人员直赴日本,主要运用调查法搜集一手资料。调查显示,日本市场需求潜量大,购买力强,且没有同类产品竞争者,使公司人员兴奋不已。在调查基础上又按年龄层次将日本女性化妆品市场划分为15-18岁、18-25岁(婚前)、25-35岁及35岁以上四个字市场,并选择了其中最大的一个子市场进行重点开发。营销经理对前期工作感到相当满意,为确保成功,他正在考虑在进行一次市场调查。

问题:1.拟订一份市场调查方案

2.根据你的调查方案设计一个调查

案例二:

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为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在中国大陆,王老吉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归王氏后人所注册。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

202_年以前,从表面看,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是一个活得很不错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红罐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原本的一些优势也成为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而所有困扰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难题——红罐王老吉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

问题:1.拟订一份市场调查方案

2.根据你的调查方案设计一个调查

要求

1.选一个写

2.联系实际,基本理论运用正确

3.没有自己观点的不及格

4.内容完全一致的不及格

5.格式不正确的不及格

第四篇:旅游市场调研案例报告

乐山旅游市场状况调研报告

调研项目负责人:陈林玲

主要参加人员:杨雪 余霞 张瑜 张育雪

引言

本次调研针对乐山地区旅游市场,得出在出游人次数及构成、人均关系、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几个方面的数据,在相应的旅游设施及服务方面得以改进,使乐山旅游市场更加完善和繁荣。

本次调研目的在于通过客观深入的市场调查和科学严谨的统计分析,充分了解乐山市旅游市场的供需空间和价格趋势,确定目标市场及其对产品和价格的影响,对乐山旅游市场现状提出建设性建议,合理规划旅游市场,明确市场定位,积极发挥,乐山旅游的特质和优势,实现旅游市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回报的最大化。正文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方法主要采用询问法:拟定调研提纲,以访谈询问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旅游信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采用旅游者抽样调查:问卷调查

调查地点:乐山大佛景区

网络调查

调查时间:11月8日-11月14日

调查人员:小组成员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研,得出了许多有用的数据。

在游客出游频率方面:大多数游客一年出游两次及以上,说明老百姓的旅游意愿还是很强烈的。

在旅游人均消费方面:大多数游客的消费能力还是较低,在乐山旅游市场,一次旅游花费在700~900左右的较多。

对策建议:

根据调研,我们认为应加强旅游营销,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完善旅游服务,推出更多有特色的旅游活动,以延长旅游者的逗留时间,获得更好的旅游印象与更多的旅游收益。

附录1:乐山旅游者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乐山旅游者情况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图表

第五篇:市场调研失败的案例

市场调研失败案例

——中国人不喝冰红茶

一间宽大的单边镜访谈室里,桌子上摆满了没有标签的杯子,有几个被访问者逐一品尝着不知名的饮料,并且把口感描述出来写在面前的卡片上……这个场景发生在1999年,当时任北华饮业调研总监的刘强组织了5场这样的双盲口味测试,他想知道,公司试图推出的新口味饮料能不能被消费者认同。

此前调查显示:超过60%的被访问者认为不能接受“凉茶”,他们认为中国人忌讳喝隔夜茶,冰茶更是不能被接受。刘强领导的调查小组认为,只有进行了实际的口味测试才能判别这种新产品的可行性。

等到拿到调查的结论,刘强的信心被彻底动摇了,被测试的消费者表现出对冰茶的抵抗,一致否定了装有冰茶的测试标本。新产品在调研中被否定。

直到202_年,以旭日升为代表的冰茶在中国全面旺销,北华饮业再想迎头赶上为时已晚,一个明星产品就这样穿过详尽的市场调查与刘强擦肩而过。说起当年的教训,刘强还满是惋惜:“我们举行口味测试的时候是在冬天,被访问者从寒冷的室外来到现场,没等取暖就进入测试,寒冷的状态、匆忙的进程都影响了访问者对味觉的反应。测试者对口感温和浓烈的口味表现出了更多的认同,而对清凉淡爽的冰茶则表示排斥。测试状态与实际消费状态的偏差让结果走向了反面。”

驾御数据需要系统谋划。好在北华并没有从此怀疑调研本身的价值,“去年,我们成功组织了对饮料包装瓶的改革,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如果在塑料瓶装的外型上增加弧型的凹凸不仅可以改善瓶子的表面应力,增加硬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强化消费者对饮料功能性的心理认同。”

采访中,北京普瑞辛格调研公司副总经理邵志刚先生的话似乎道出了很多企业的心声:“调研失败如同天气预报给渔民带来的灾难,无论多么惨痛,你总还是要在每次出海之前,听预报、观天气、看海水。”

可口可乐:跌入调研陷阱

百事以口味取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饮料市场的霸主,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然而,70年代中后期,它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仅比百事可乐多7%; 9年后,这个差距更缩小到3%,微乎其微。

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是:

一、针对饮料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以“百事新一代”为主题推出一系列青春、时尚、激情的广告,让百事可乐成为“年轻人的可乐”;

二、进行口味对比。请毫不知情的消费者分别品尝没有贴任何标志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同时百事可乐公司将这一对比实况进行现场直播。结果是,有八成的消费者回答百事可乐的口感优于可口可乐,此举马上使百事的销量激增。

对手的步步紧逼让可口可乐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它试图尽快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1982年,为找出可口可乐衰退的真正原因,可口可乐决定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进行一次深入的消费者调查。

可口可乐设计了“

你认为可口可乐的口味如何?”“ 你想试一试新饮料吗?”“

可口可乐的口味变得更柔和一些,您是否满意?” 等问题,希望了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并征询对新可乐口味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口味可乐。

可口可乐的决策层以此为依据,决定结束可口可乐传统配方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新口味可乐。没过多久,比老可乐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乐样品便出现在世人面前。

为确保万无一失,在新可口可乐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可口可乐公司又花费数百万美元在13 个城市中进行了口味测试,邀请了近20万人品尝无标签的新/老可口可乐。结果让决策者们更加放心,六成的消费者回答说新可口可乐味道比老可口可乐要好,认为新可口可乐味道胜过百事可乐的也超过半数。至此,推出新可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背叛美国精神

可口可乐不惜血本协助瓶装商改造了生产线,而且,为配合新可乐上市,可口可乐还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1985年4月,可口可乐在纽约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邀请20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依靠传媒的巨大影响力,新可乐一举成名。

看起来一切顺利,刚上市一段时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品尝了新可乐。但让可口可乐的决策者们始料未及的是,噩梦正向他们逼近——很快,越来越多的老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开始抵制新可乐。

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意味着一种传统的美国精神,放弃传统配方就等于背叛美国精神,“只有老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有的顾客甚至扬言将再也不买可口可乐。

每天,可口可乐公司都会收到来自愤怒的消费者的成袋信件和上千个批评电话。尽管可口可乐竭尽全力平息消费者的不满,但他们的愤怒情绪犹如火山爆发般难以控制。

迫于巨大的压力,决策者们不得不作出让步,在保留新可乐生产线的同时,再次启用近100 年历史的传统配方,生产让美国人视为骄傲的“老可口可乐”。

分析:

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是现代市场营销活动地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营销调研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起点,为企业营销的目标、营销方式、营销内容的选择及决策提供了依据。

首先分析可乐的市场情况,百事可乐是可口可乐的一个强大对手,面对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针对饮料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和进行口味对比,使百事的销量激增。此时可口可乐感到了极大地威胁,为找出可口可乐衰退的真正原因,进行了市场调研,分析百事可乐 地营销策略,可口可乐决定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抽样调查)进行一次深入的消费者调查,设置了许多针对性地问题(问卷调查),希望了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并征询对新可乐口味的意见,对现有的可乐市场进行分析,是不是因为口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口味可乐。

市场预测,就是运用预测技术,对商品市场地供求趋势、影响因素和变化状况,作出分析和推断,从而为制定营销计划、进行营销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设置问题,了解到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及意见,预测到现有市场的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所以才针对这一现象对可口可乐的地口味进行了改变,开发了新的可口可乐,这是应市场地需求而改变的。

进行口味测试后,有了调查结果,于是决定结束可口可乐传统配方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新口味可乐。并且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可口可乐公司又花费数百万美元在13个城市中进行了口味测试。这是一种实地访问方法,可以排除主观的错误,测试地结果表明六成的消费者回 答说新可口可乐味道比老可口可乐要好,于是便推出了新可乐。这是进一步的市场调查,调查新的可乐是否有很好的市场占有率。

为配合新可乐上市,可口可乐还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还在纽约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邀请20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依靠传媒的巨大影响力,新可乐一举成名。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广告宣传、新闻发布会等推广策略,加大对新可乐地宣传,得到了广大市场的支持,因此,新可乐的上市是成功地的。

刚上市一段时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品尝了新可乐,但让可口可乐的决策者们始料未及的是,越来越多的老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开始抵制新可乐。

因为对于美国的消费者来说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意味着一种传统的美国精神,放弃传统配方就等于背叛美国精神,“只有老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

这是可口可乐公司没有料想到的,公司都会收到来自愤怒的消费者的成袋信件和上千个批评电话。这一现象重重打击了可口可乐公司,是公司的一大失误。在推出新可乐之前,没有对其市场的消费群进行分析,公司只是注重对新口味的测试,对于美国的消费者来说,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意味着一种传统的美国精神,喝新可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背叛他们自己的国家。所以他们才会强烈反对和不满。

迫于巨大的压力,决策者们不得不作出让步,在保留新可乐生产线的同时,再次启用近100年历史的传统配方,生产让美国人视为骄傲的“老可口可乐”。

仅仅3个月的时间,可口可乐的新可乐计划就以失败告终。尽管公司前期花费了2年时间,数百万美元进行市场调研,但可口可乐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可口可乐的消费者而言,口味并不是最主要的购买动机。市场调研有利于企业科学决策,搞好企业营销活动策划。所以其公司在推出新可乐之前,必须对市场进行详细调研。可口可乐公司推广新可乐,没有分析到消费者最主要的购买动机,一味的重视它的口味,从而失去了消费者的强大支持,以失败告终。

朝鲜战争案例-市场调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