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复兴之梦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21-1022536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4 18:39:1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复兴之梦

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之复兴之梦有感

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把握未来。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仅蕴含着人类的“大道”,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的现在和未来,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挖掘,认真梳理,总结升华,将会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

对于一个曾经为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伟大民族来说,还有什么比家国沦丧、文明衰败更让人感到屈辱和心碎的呢?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苦苦追寻的最大梦想。在这深重的苦难中,中华民族拉开近代以来的复兴大幕。梦想之“真”让我们坚定“中国梦”的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30年多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走出来,是在建国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是在500年社会主义梦想中绽放出来的最美丽的花朵。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又一个梦想推波拍浪,一个又一个梦想叩击时代。从容闳的“留洋梦”到康有为的“大同梦”,从梁启超的“启蒙梦”到施蛰存的“尊严梦”,从孙中山高喊“振兴中华”,到李大钊呼吁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这些梦想都破灭了。多少仁人志士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愤,付出“春云碧血,秋雨黄花”的牺牲,发出“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呐喊。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现在已经清晰地绽现在我们面前,一个让中华民族期盼已久的伟大梦想,将在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下一步步由梦想变为现实。

当今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念、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多样化。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如何求同存异,形成共识,如何“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202_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前人在书中畅想的奥运梦、世博梦、青藏铁路梦,圆了前人难以相信的飞天梦、潜海梦、航母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民的梦。在当今中国,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人人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人民群众对梦想的追求,为实现中国梦积蓄了实力。202_年,中国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已被国际媒体称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全球变革”。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恰如中国古语所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越多,越需要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奋斗。正如古语所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以苦干续写中国辉煌,用实干托起中国梦想,民族复兴的壮阔历程一定会在这一代人手里,开辟一个全新的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也

是百年探路。康有为曾把甲午海战之后的中国称之为:“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四万万民众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所以,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都怀揣民富国强的梦想、探索救亡图强之路。正像彭丽媛在《复兴之路》中所唱的《曙色》歌词:“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一页页历史翻过,前浪远去后浪更磅礴„„一曲曲浩荡长歌,起伏回响悲壮动心魄,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在封建官僚们的所谓自强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反抗斗争、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西方发展之路统统都失败之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任务,又进行了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革命,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中国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遇,不可逆转地开启了当代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属来之不易。正如习近平所说:这“其中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有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有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有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既充满艰难又充满神奇,既历尽苦难又辉煌跌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自觉性,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发展和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昭示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那些带着有色眼镜的西方人所说的“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的邪路,也不是在传统体制下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的老路,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社会主义新路。因此,国外一些有眼光的学者都认为:这是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又不被资本主义所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还昭示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在不断发展的。随着中国梦的伟大实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完善、道路更宽广、制度更加完备。所以,我们要学习革命先驱那种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理论、实践、制度创新。在世界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历史中,留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更加辉煌、更加精彩的一笔。

第二篇:中华民族复兴之梦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梦

百年前

只有少数人敢想我,如今举国都看见了我;

百年前

我仅见于笔端,是国人心灵的寄托;

如今,我不仅是梦,已经改变国人的地位和生活。

我诞生于

夜最深沉时;

大清腐朽,外强欺凌,中华民

族伸手不见五指,炎黄子孙陷入了深重灾难,是凤凰涅槃的希望喚醒了我。

百年来,军阀日寇反动派,连天炮火没有破碎我;

血与火的洗礼,令我的色彩越加鲜红;

十年文革**,让中华儿女倍加珍惜我;

改革开放,我化茧为蝶

一步步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我是国梦,也是家梦,民富国强是两只翅膀;

紧紧地、紧紧地,我依附于奋进的民众,并深深植根于

中华数千年形成的民族魂中。

如今,西边的

夕阳正在落山,东方朝日正喷薄而出;

期待执政党奉献更大勇气,为民众参与政体改革开道,我,中国梦定将扶摇上九宵!

第三篇:民族复兴之梦(演讲稿)

民族复兴之梦——奉献在人社,梦想为中华

信访工作处

宋潜逸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朋友们:

大家好!

“中国梦”是现在最流行的一个词。然而我们知道,在“中国梦”这三个字被正式提出之前,最常被人提起的是“美国梦”,它的基本含义,大概就是讲在美国这块土地上,一个穷小子凭借自己的奋斗,可以一路走向成功,成为富豪,抱得美人,过上最顶级的生活。其他地方在仿制这个词组时,比如“香港梦”,用的也基本都是这个含义。可是,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其核心概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很多人都会想,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有着自己的“中国梦”,可是会有多少人在追求自己梦想的时候会想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呢?“梦想”为什么一定要和“民族复兴”这么崇高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呢?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想还是从我的工作说起:我来自局信访工作处,信访工作大家都了解,是一项很重要,很辛苦,也多少有些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然而在这项工作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

一、历史

我学习到的第一个重要的词,是“历史”。有一天我在信访大厅窗口值班,来了一个年龄很大的老太太,我问她有什么问题要反映,她说希望政府能按照1966年XX号文件给她落实待遇,我当时就惊呆了——这是个比我出生还要早上二十多年的年份!在后来的工作中和以前的文件材料中,我发现了更多这样的事情:“三反五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农支边、援疆援藏、国有企业改制……一个个原先只在教科书上见到过的词语在我眼前变成了一份份真实的材料、一个个鲜活的姓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党和国家从那一无所有的艰难中向前走的每一步,像一个巨人从泥潭中挣扎起那庞大而伤痕累累的身躯;看到我们人社工作在这每一步中的巨大贡献,像巨人身上的血管和神经一样调动起每个细胞的力量;看到那些时代的每个人,每个最平凡普通的人,跟随着巨人的前进一起挣扎着努力着……

为什么“中国梦”要说民族复兴?因为每个中国人身上,都背负着历史,背负着整个国家的命运,国哀则民伤,国强则民强!

二、奉献

说回我的工作,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人都知道,信访工作算是最难干的工作之一了,在信访大厅接触到的人中,有心平气和反映问题的,有一个劲儿抱怨问题难解决政府工作效率低的,有哭泣的、有辱骂的、有群情激奋的、有躺在地上不肯起的,唯独有一种情绪最难出现,就是“欢乐”。这很好理解,有了困难才会来上访嘛。但我刚接触信访工作时一度觉得很压抑,觉得这里负面情绪太多,正能量太少。然而我发现我的处长每次和来访群众交流都特别耐心,从来不烦躁,有时还会被他们的情绪感染,一起难受一起义愤填膺。他有一句话深深启迪了我“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对国家有大贡献的人啊,他们有困难不是因为他们犯了错,是我们没有尽好责任!”

这就是我学到的第二个重要的词:“奉献”。没错,那些年代里,多少人在青年最美好的时代上山下乡,支边支农,不需要任何理由,只为一句“响应国家号召”;多少人人过中年肩负着一整个家庭,却因下岗要重头来过;多少人把整个青春献给了军队,退役后却对这个自己保卫了多年的社会无所适从……这个国家太过庞大,庞大到每一步前进、每一次尝试、每一个错误的纠正,每一次弯道的转向,都伴随着无数人的奉献和牺牲。

我们会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那些道德楷模们,他们默默奉献毫无怨言。然而我们身边有几个道德楷模?那些平凡普通的人们,他们抱怨、他们哭泣、他们不甘、他们嘶吼,但他们最终还是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这个国家,他们有怨有悔的牺牲和奉献才真正支撑了中华民族艰难的前进。他们不是阻挡历史车轮前进的螳螂,他们是车轮上钢铁的印痕,铁轨上一个个铆钉,枕木下的石子,背负着列车滚滚前行,把所有的声音混进汽笛的轰鸣,构成时代最壮烈的交响曲。

为什么“中国梦”要说民族复兴?因为中华民族从来不把成功当做最优先的价值,我们最尊敬的、最怀念的、最铭刻在心头的永远是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付出最多的人。

三、梦想

第三个词,叫做“梦想”。当我进入这个职业的时候,正是外界纷纷表示这个职业“风光不再”的时候。人们说“以后公务员灰色收入没有了,福利越来越少了,不再是金饭碗了”;人们说“别看在政府机构工作好像很威风,到时你收入是你同学朋友的几分之一几十分之一就知道后悔了”;人们说“年轻人要有梦想,要出去闯一闯,不要年纪轻轻就想在机关里混日子”。

多么可笑,一边说着梦想,一边把梦想定义为更高的收入更多的金钱更多人艳羡的目光。

这个时代不会再有救世主,这个时代很难有很多的英雄史诗。你也许不会察觉身边和平美好的时光有什么变化,也就不会知道我们每个人身边正在发生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奇迹——一个曾立于世界之巅的文明古国,一个十三亿人口的雄伟大国,一个曾几次堕入深渊的蹒跚民族,正在重新爆发出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用最坚定的步伐重新走回巅峰。

“民族复兴”这个词很遥远吗?不,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此时此刻。我有幸成为一个中国人,亲眼目睹着这一切在我有生之年发生;我有幸进入公务员队伍,亲身参与这一奇迹的产生;我有幸进入人社的大集体,在这里我们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服务者,“中国人”这个未来也许是最伟大的英雄群像的雕塑过程中,就有着我们刻刀的印迹。

这就是“中国梦”为什么要说民族复兴,因为每个中国人心中最大的梦想,就是现在正在他们手中的,正在他们脚下的——中华民族君临天下之路!

谢谢大家!

第四篇:不懈奋斗 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不懈奋斗 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学习《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陈嘉庚先生等前辈先人的毕生追求。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一、弘扬嘉庚精神, 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说:“淡泊明志”“俭以养德”、“成由勤俭败由奢”、。陈嘉庚继承发扬了这种勤俭美德, 他的一生, 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常说: “人生在世,不要只为个人的生活打算, 而要为国家民族奋斗。”他一生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无私奉献。陈嘉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 为我们今天进行“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荣辱观教育, 提供了宝贵的教材。大学生要以陈嘉庚为榜样, 培养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陈嘉庚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后来成为富翁, 仍旧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他生活在繁华的新加坡, 从来不尚奢华, 不讲排场, 不贪图个人享受。他一生“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对于教育事业, 他献出千万资财而毫不吝惜;对于自己, 他俭朴淡泊, 锱铢必较, 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今天, 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我们不能提倡人们再当“苦行僧”, 但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不能丢。因为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还面临着艰巨的建设和发展任务, 我们应该铭记“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历史教训, 勤俭办一切事业, 努力建设一个节约型的社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努力养成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校园生活中, 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光荣、奢侈浪费可耻的荣辱观, 形成尊重劳动、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良好风气。

当年陈嘉庚十分重视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来教育集美学校的学生和自己的子女。他把“省俭”作为集美学校办学的方针, 要求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种种举动应以节俭为本”。他认为要教育孩子艰苦朴素, 使之养成优良的品德, 才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古人“俭以养德”之说, 表明艰苦朴素不仅是简单的生活方式, 而且是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基础。无数事例告诉我们, 与节俭连在一起的往往是勤劳、坚韧和奉献, 陈嘉庚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说明。相反,与挥霍形影不离的常常是享乐、骄奢和自私, 一些领导干部贪污受贿、腐化堕落, 就是从丢掉节俭,贪图享受开始的。“成由勤俭败由奢”,每一个党员和教师理应率先垂范。增强节俭意识,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反对骄奢淫逸之风, 杜绝铺张浪费行为,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为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 为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 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弘扬嘉庚精神, 培养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陈嘉庚一生求真务实, 积极进取, “言人之

所不敢为人之所不敢为”。在企业经营方面, 他善于把握商机, 眼光敏锐, 勇于创新, 因而能在剧烈竞争中卓然立于商界;在兴学育才方面, 他善于借鉴中外文明成果, 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 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教育思想, 为祖国和侨居地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改革方面, 他崇尚科学, 反对愚昧, 提倡移风易俗, 反对封建陋习, 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合理的改革主张。尤其是他从爱国主义走向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爱国道路, 充分体现了他一生紧跟时代步伐, 矢志追求真理的品格。这些无不折射出陈嘉庚勇于创新的精神, 是他一生能有诸多建树, 为国家民族和华侨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重要原因。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创新成为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核心特征。

首先要树立学习无止境、创造无止境的思想。创新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素养, 只有各种学科的融会贯通才能激发创造的激情, 开拓崭新的视野。陈嘉庚就是一个“活到老, 学到老”的榜样。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他只读过九岁私塾, 完全是靠勤奋自学,才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水平。出洋之后, 陈嘉庚虽忙于商战, 但在闲时亦不忘读书进修。抗战期间, 陈嘉庚心系民族危亡,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还经常在怡和轩挑灯夜读, 直至晚年还孜孜不倦地学习有关的知识, 是终身的学习促成了他宽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经验。他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与他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分不开。陈嘉庚勤奋好学的精神, 值得大学生认真学习。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新知识层出不穷, 知识更新周期不断加快, 只靠在校的学习已不能满足人们创新的需求,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拓展视野, 才能实现不断的创新。其次要提高自己的创新心理素质, 打破思维定势, 敢于尝试、勇于实践。陈嘉庚的第五子陈国庆回忆说: 他父亲是“一个敢挡风险的人, 他喜欢冒险去做那种心中无数的事”。“他的一个早为常人所有的品质,是他随时代应变的能力, 他能根据时代的潮流接受新思想”。陈嘉庚由拥护蒋介石转而追随共产党的政治抉择就证明了这一点。又如1957年, 为了解决集美学校的用电问题, 陈嘉庚试验利用海潮发电, 兴建了集美海潮发电站, 后来虽因各种原因失败了, 但他那种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的创新精神, 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在求知的过程中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敢于怀疑和提问, 善于寻找和发现问题;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 培养独立思考、求新求变的创造性思维, 并把创新精神贯穿于思想、道德、学习、工作的各方面。

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集美校友的亲切关怀,也是对福建人民和广大海外侨胞的莫大鼓舞和鞭策,必将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集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牢记嘱托,增添动力,进一步把“嘉庚精神”发扬光大。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的办学理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要大力弘扬嘉庚先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加快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

第五篇:中国梦 民族复兴之梦感想

“读教材·观天下·谈时政”读书笔记

专业:

学号: 姓名:

中国梦 民族复兴之梦感想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之路。从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勇敢担当起这一使命,筚路蓝缕开启征程,一路追赶现代化潮流,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回望历史,找到这条正确道路,极为艰辛、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这样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使中国道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极大地增强了13亿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亿万人民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正是这条道路,把中国送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连续30多年保持近10%的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30倍以上;正是这条道路,让我们十年间构筑起一些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网,不到20年里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超过70%的贡献,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切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连“历史终结论”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留有一席之地。

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梦想之路越切近,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解决难度更有甚于前。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我们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13亿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满怀信心走好这条道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定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把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送达梦想的彼岸,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中梦想成真。

复兴之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