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企业管理学 作业二 参考答案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21-112501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1 13:53: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企业管理学 作业二 参考答案

企业管理学 作业二 参考答案.txt世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丶

爱情是个梦,而我却睡过了头﹌ [作业标题]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企业经济关系,包括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规定、规程和行动准则。按公司制要求建立的一整套企业管理制度。

2、现代项目管理

现代项目管理通常被认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性竞争的日益加剧, 项目活动的日益扩大和更为复杂, 项目数量的急剧增加,项目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 项目相关利益者的冲突不断增加, 降低项目成本的压力不断上升等情况的出现, 迫使作为项目业主的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 以及那些作为项目实施者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研究和认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开发和使用项目管理的具体方法。

3、设备点检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者舰队那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4、管理幅度

所谓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这个数目是有限的,当超这个限度时,管理的效率就会随之下降。因此,主管人员要想有效地领导属,就必须认真考虑究竟能直接管辖多少下属的问题,即管理幅度问题。

二、简答题

1、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答: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产权清晰。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本结构不再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即有国有资产,也有私人资产、外国资本、及其他法人资本。国有企业要按照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理顺产权关系。企业受托对企业所经营管理的实物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2、权责明确。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企业如经营不善,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付有限责任。

3、政企分开。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技术都将进入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调控市场,以保持经济的总量基础平衡,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还要完善经济法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4、管理科学。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形成科学严密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2、群体决策的优点有哪些? 答: 优点——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增加合法性。

由于群体决策有多人参加,集中了多人的知识、经验、信息,因而往往有较高的正确性;群体决策能提高群体成员对决策成败的责任感,并便于贯彻执行。

3、什么是在制品?为什么要对在制品进行严格控制? 答:

在制品:原料或零件已被处理成半成品,但尚未成为成品,尚未完成入库手续。

1、盲目制造并不可取,商品的出售以及生产必须符合市场的供求关系。

2、在制品库存量太大会占用过多的存储空间,延长产品的生产节拍,影响企业的交货速度,损失企业适应调度和工艺变化的柔性,还有可能掩盖很多生产质量问题;在制品的库存量过小又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对企业在制品库存进行优化设计和有效地控制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3、合理安排在制品的目标,才有可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三、论述题

1、你如何理解目标管理?目标管理要在我国企业中有效实施,应注意哪些问题?目标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 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要得到有效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目标制订是否合理,是否围绕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而制订?

2、目标的分解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很多企业老总往往是简单地把一个总数进行简单划分,例如分到12个月份里,或平均分配到各个部门...这些往往导致企业的总目标难以实现。目标管理必须抽取并建立关键指标体系,抓重点。

3、目标的实现过程是否得到有效监控与引导,每个目标的实现,除了有强大的执行作保障外,企业的监督体系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

4、配套对应的绩效激励与考核。

要确保目标管理成功,关键就是克服上述的障碍与问题,同时有一套管理体系来指导整个过程。

2、阐述设备综合选择的原则内容 答:

3、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

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1)企业环境(2)企业规模

(3)企业战略目标

(4)信息沟通

2、根据所选取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

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四、案例分析题

1、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各种决策失误。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很多决策者不遵循决策的原则和程序。如有的决策者惯于凭主观想象和“拍脑瓜”决策;有的决策者过分追求完美的决策方案而迟迟不能决定,延误决策良机;甚至在过去基本建设项目中还存在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针对以上现象,试用决策理论分析如何提高决策质量。

答:(1)决策定义: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几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2)一个良好的决策应具备五个特征。①决策要求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日标 ②决策要求以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基础 ③决策要求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④手策要求对控制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⑤决策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化效应

(3)在制订决定时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①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 ②评价备选方案 ③选择方案

第二篇:管理学作业答案

有关作业的要求说明:请各班至少三位到四位同学做书面作业,写在作业本上,字迹力求工整,各章作业之间需留足够的空间,其余同学作业形式不限。

《管理学》作业

第一章

1、管理的具体含义

答: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请根据卡茨的研究,说明不同层次管理者所需要的管理技能的要求情况

答:、各层管理者都需要具备各种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都需要一定相同比例的人际技能,其中高层管理者对概念技能要求较高,中层管理者则对各种能的要求比例相同,而基层管理者对技术技能要求比较高,对概念技能要求较低。

3、古典管理理论的组成部分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答:1.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等

2.组织管理理论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和切斯特·Z·巴纳德等

4、试论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

答: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其积极作用表现为:

(1)沟通作用。(2)舆论作用(3)稳定作用。

消极作用通常表现:

(1)影响工作的效率。(2)传播流言。(3)控制内部成员行为。

非正式组织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其消极作用是难以禁止和取消的。由于非正式组织具有许多有利于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正式组织的领导人就应该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以达到培养集体意识的目的。

第五章

1、决策的定义及原则。

答: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理解:(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原则:满意原则。

依据:适量的信息。

2、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的实施过程分别是怎样的?

答:头脑风暴法: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

头脑风暴法的四项原则:

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

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

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

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

德尔菲法: 运用这一方法的步骤是:

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和邀请做过相关研究或有相关经验的专家

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分别提供给专家,请他们各自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写成书面材料 管理者收集并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后,将综合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再次发表意见 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

3、某企业针对明年的生产计划有2种可行方案:方案1需要投资30万,销路好时可获利100万,销路差时则亏损20万;方案2需要投资20万,销路好时可获利40万,销路差时则获利30万,据预测明年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差的概率为0.3,试用决策树法选出最佳的可行方案。

答:方案一.最大期望收益为:100*0.7-20*0.3=64;

方案二.最大期望收益为:40*0.7+30*0.3=37;

由此可以看出选择方案二较好。

第六章

1、试说明决策与计划的逻辑关系。

答:区别: 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

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

联系: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2、什么是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答:①程序性计划:对某类活动的决策时经常反复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每当出现这类工作或问题时,就利用既定的程序来解决,而不需要重新研究。②非程序性活动:处理某类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程序,因为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其性质和结构捉摸不定或极为复杂,再或因为这类问题十分重要而需用个别方法加以处理。

第七章

1、简述目标管理的含义以及特点。

答: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是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到一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向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

目标管理的特点有:

目标的层次性,组织目标形成一个有层次的体系,从广泛的组织战略性目标到特定的个人目标;

目标网络,它从某一具体目标实施规划的整体协调方面来考察组织目标;

目标的多样性,在考虑追求多个目标的同时必须对个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区分; 目标的可考核性,要让目标可以考核就要将目标量化;

目标的可接受性;

目标的挑战性

伴随信息反馈性;

2、滚动方式计划有何特点?

答: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最突出的优点是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切合实际

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这就保证了即使环境变化出现某些不平衡时,各期计划也能及时地进行调节,从而基本保持一致

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这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第八章

1、组织设计的任务及影响因素分析。

答:

(1)任务: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2)影响因素:①环境: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②战略③技术④组织规模与生命周期。

2、简述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

答: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关系:管理层次一般决定了组织的纵向结构,而管理幅度决定横向结构。在管理幅度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组织的规模成正比;在组织规模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管

理幅度成反比。

第十一章

1、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对管理者的启示。

答: 把下属的成熟度作为关键的情景因素,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决定着领导者的成功。把领导方式和员工的行为关系通过成熟度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周期性的领导方式,它对于深化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2、领导的内涵以及在管理中的作用。

答:(1)含义:“领导”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所从事的活动。

(2)作用:①指挥作用②协调作用③激励作用

第十二章

1、内容型激励理论有哪些?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答:需要层次论

双因素理论

成就需要论

X理论和Y理论

只有在认识到了需要的类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组织的领导者才能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有效激励。

2、过程型激励理论有哪些?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答:公平理论

期望理论

激励的强化理论

只有在认识到了需要的类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组织的领导者才能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有效激励。

第三篇:国民经济管理学作业二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李军军202_-10-21 10:51:47.08、什么是投资乘数,其作用是什么?

答:投资乘数是指自发性投资增长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长的倍数,公式为: YK I

式中,K为投资系数,△I为自发性投资增长,△Y为国民收入增长。

经济运行中,投资乘数发生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其具体表现为:

(1)促使需求水平逐渐提高;每次对需求的刺激都将产生新的需求水平,在乘数作用消失以后,需求水平并不因此而降低。在下次乘数发生作用时,会又一次产生更高的需求水平,形成不断盘升的状态。

(2)促使国民收入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和由技术发展形成的资源约束放宽作用共同构成了潜在的经济增长,提高了国民收入生产能力。

(3)导致经济运行波动。由于投资乘数K多为正数,国民收入的增减变化取决于投资净增长的变动方向。如果投资为正向增长,则国民收入也正向增长,反之则呈现负增长。

9、如何度量经济增长?

答:经济增长可以用实物和价值两种指标度量。但要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总体动态,就需要使用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的价值指标。

在实际工作中,用来反映经济增长的综合指标过去主要有MPS体系的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但它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目前采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类指标进行度量。用这些总量指标表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用绝对数,即经济增长量;二是用相对数,即经济增长速度,又称经济增长率。前者表明经济增长的水平,后者表明经济增长的程度。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实际的经济增长,应该使用不变价格计算。为了反映较长时期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通常还要采用年平均经济增长率。

观察经济增长,不仅要看总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看人均占有量的增加。度量经济增长除了测算增长总量和总增长率之外,还应计算人均占有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增长率。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是相互制约的,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10、什么是产业结构演进?

答: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结构由一个较低层次向高层不断成长的过程。产业层次的高低主要根据生产对资源和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来说明。

总体来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低层结构,呈现资源决定型,产业类型的设置主要取决于该国所拥有(或所能支配)的自然资源的种类,产业的增长速度和规模由资源的储量、质量及开发成本所决定,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处于次要地位;二是中层结构,由资源和科学技术双重决定,并逐步由资源主导型向技术主导型过渡,生产结构中中间产品制造业增长迅速,取代初级产品而占据主体地位;三是高层结构,呈现技术决定型,社会生产过程缩短,主要是中间产品生产过程缩短,最终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初级和中间产品量减少,技术含量的提高使其效用大

增,最终制成品取代中间产品占据社会生产的主体地位。产业结构转换是实现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途径。

11、影响区域经济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区域经济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分为几大类:

(1)自然禀赋差异因素:即由自然条件、区域位置和天然资源丰富程度决定的、且具有不可流动性、短期及长期内难以改变的因素。

(2)社会环境差异因素:该因素是“后天”性因素,如思想观念、文化品位、产品意识、消费倾向、社会风俗等。这类因素是经过历史发展的累积和沉淀形成的,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3)经济差异因素:主要是实体因素,包括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它是影响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决定性的作用。

(4)决策差异因素:决策差异因素是指由于发展战略、规划方案和经济政策选择不同而产生的区域差异。

(5)极化因素:指经济活动倾向于向原有基础较好的工业地区或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是扩大区际差异的一只“无形的手”。

1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

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3)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13、调节收入差距的政策有那些?

答:调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的政策属于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微观层次问题。调节这些收入差距的具体政策措施很多,也带有不少特殊性。从其政策手段的一般性出发,可以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考虑:

(1)初次分配的调节政策。工资、价格是初次分配的基本范畴。收入差距在初次分配中主要是工资和价格的垄断因素造成的,所以对工资和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垄断因素进行调节,是初次分配层次上调节收入差距的重点。而垄断又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两个方面。

①对卖方垄断下初次分配的调节,主要调节政策措施包括:第一,增加垄断行业的供给能力,建立行业内的竞争机制;第二,对短期内供给弹性小而又不能进口的行业,政府应直接规定其价格;第三,对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国一定水平的高收入垄断行业实行工资控制线,使其工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的工资增长率。

②对买方垄断下初次分配的调节

对于行业产品方面的买方垄断,理论可以采取的政策手段包括:第一,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的产品实行价格保护;第二,对市场(主要是集贸市场)健全和强化法律和行政管理,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取缔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和法人单位;第三,对存在买方垄断但同时又存在需求潜力的产品,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市场信息网络、鼓励出口,发展下游产业等措施帮助卖方开拓潜在市场;第四,对存在买方垄断又没有潜在需求的产品,应限制其生产,或支持其转产。对这类企业要实行最低工资保护。

劳动力的方面买方垄断,主要是扩大就业需求的问题。收入初次分配方面主要是制定和实施最低工资标准,保证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收入。

(2)再分配调节政策。主要是运用税收、转移支出、通货膨胀补偿等政策进行调节。

1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经济活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实现经济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3)可持续发展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施可持续发展除了政策和管理因素以外,科技进步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4)可持续发展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四篇:川大《企业管理学》第一次网上作业答案

首页《企业管理学》第一次网上作业答案 欢迎你,你的得分: 98.0 完成日期:202_年06月11日 13点05分

说明: 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而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通过投标竞争的方式确定经营者,用契约界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组织或事务实行分权管理的企业经营方式是()

(A)A.承包制

B.租赁制 C.托管经营 D.股份经营

2.由一名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和一名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的公司形式是()

(D)A.有限责任公司 B.无限责任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两合公司

3.期量标准即()

(C)A.劳动定额 B.设备定额 C.生产组织定额

D.费用控制定额

4.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属于企业的()

(A)A.基本制度

B.工作制度 C.责任制度 D.奖励制度

5.博尔顿是()的代表人物

(A)A.经验管理阶段

B.科学管理阶段 C.现代管理阶段 D.后现代管理阶段

6.企业所有活动可以分为三类:增值活动、非增值活动和()

(B)A.超增值活动 B.无效活动

C.有效活动 D.中间活动

7.戴明循环是企业进行()时常用的工作程序

(B)A.人力资源管理 B.全面质量管理

C.财务管理 D.市场营销管理

8.适用于大批量、高标准化产品生产的设施布置原则是()

(C)A.固定位置布置 B.工艺原则布置 C.产品原则布置

D.混合原则布置

9.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属于企业()信息

(B)A.战略级 B.策略级

C.谋略级 D.执行级

10.跨文化管理的最高层次是()

(D)A.文化移植 B.文化拼接 C.文化嫁接 D.文化合金

11.对明星业务,企业应采用的策略是()

(A)A.追加投资

B.稳定生产 C.清理业务 D.分析研究

12.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是()(C)A.人力资源规划 B.职业管理 C.绩效考核

D.薪酬管理

13.彻底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理论是()

(B)A.4P理论 B.4C理论

C.4R理论 D.5R理论

14.MIS的核心是()

(C)A.供应链管理 B.库存管理 C.数据库技术

D.计算机系统

15.美国亚马逊书店的经营模式是典型的()模式

(B)A.B to B B.B to C

C.B to G D.C to C 16.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企业用于计算()时的方法

(C)A.投资回报 B.产品销售量 C.固定资产折旧

D.制造费用

17.创新的首要程序是()

(A)A.寻找机会

B.提出构想 C.迅速行动 D.忍耐坚持 18.DBMS是指()

(C)A.供应链管理系统 B.计算机管理系统 C.数据管理系统

D.企业形象管理系统

19.“准确”、“快速”是企业处于()的策略

(A)A.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20.滚动计划编制法一般用于()的编制和修改

(D)A.月度计划 B.季度计划 C.计划 D.各种层次计划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6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属于物质层文化的因素有()等

(ACE)A.企业产品 B.企业制度 C.企业广告

D.企业哲学 E.企业环境

2.人力资源的特点有()

(ABCDE)A.生物性

B.社会性

C.时效性

D.再生性

E.能动性

3.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是()

(BDE)A.提出问题 B.确定标准 C.调查研究 D.衡量绩效

E.纠正偏差

4.消费品市场细分常见的标准有()(ABCD)A.地理细分

B.人口细分

C.心理细分

D.行为细分

E.客户规模细分

5.虚拟企业的特征是()

(ABCDE)A.人力虚拟化

B.结构虚拟化

C.信息网络化

D.组织动态化

E.并行分散式作业

6.企业外部宏观环境中的PEST分析是指对()(ACDE)A.政治法律环境

B.市场环境 C.经济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E.技术环境

7.企业的主要生产过程包括()

(BC)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的分析

D.生产服务过程 E.附属生产过程

8.对消费者通常采用的销售促进方式主要有()等

(ACE)A.折扣和减价

B.销售竞赛 C.产品陈列

D.订货会 E.消费信贷

9.职位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主要有()等

(ABCDE)A.工作识别

B.工作权限

C.工作概要

D.工作环境

E.工作职责

10.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对()等方面的责任上。

(ABCDE)A.股东

B.雇员

C.消费者

D.政府

E.环境

11.SCM涉及的利益方主要有()

(BCDE)A.政府 B.供应商

C.分销商

D.制造商 E.顾客

12.发行债券融资的缺点主要是()

(BD)A.资金成本率较高 B.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C.容易丧失企业控制权 D.限制条件多

E.难以享受财务杠杆利益

13.新产品一般可分为()

(ACDE)A.全新产品

B.半新产品 C.换代产品

D.改进新产品

E.引进新产品

14.企业管理者通常应具备的技能有()

(ABE)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交际技能 D.创新技能 E.概念技能

15.属于行为科学学派的理论有()

(ABD)A.双因素理论

B.X—Y理论

C.目标管理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E.期望理论

第五篇:管理学概论作业答案

《管理学概论》作业

1,1)管理内涵:

管理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科学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活动或过程.2)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工作: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

组织工作:为了有效地达成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进行分工协作,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的过程。领导工作: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达成目标的过程。控制工作: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检查和纠偏活动或过程。

2,1)管理具有二重性。这是指管理具有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营效果的管理活动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和技术进步的比例、协调、配合、效率的要求,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社会属性,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行为也要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制度的规定性,体现所有者和执政党的意志。

2)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科学方法应能通过对事物与事情的观察而对事物本质作出判定,并通过联系不断的观察来对这些本质的确切性进行检验。而管理知识来自本世纪以来,在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管理也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方面。同其他所有技艺一样,管理工作也要利用系统化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采取适宜措施,以获得预期效果。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

3,完成具体任务的人。操作者指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业务的人,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组织所分派的具体的操作性事务。

4,任务环境: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竞争对手,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等。

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

5,1)组织文化:指组织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共同理解。

2)组织文化的特点:a客观性,b个异性,c民族性,d稳定性。

3)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主要是它建立了在这个组织中管理者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规范。

对计划工作的影响:确立什么样的目标,计划可以包含的风险程度,决策的重点是长期还是短期的。

对组织工作的影响:可授权给下级管理者的程度,设计工作时对员工自由度的考虑,规范化程度的大小。

对领导工作的影响:运用什么激励技术,采用什么样的领导方式,是否要消除一切不一致。对控制工作的影响:采用何种控制方式,业绩评估时注意什么标准,超过预算时应有怎样的反应。

4)组织文化可能在某特定时间或是某些特定状态是适合的。但随时间与显示条件的改变(国家的竞争,政府管制的改变,快速的经济变迁,创新的科技),这时组织文化是需要适时的做些调整。以下因素回对管理组织文化产生影响:a引人注目的危机,b领导者的转换,c组织

处于何种阶段,d组织的年龄,e组织的规模,f现有文化的强度,g次级文化的多寡.不过改变组织文化是很困难的。

这就需要管理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文化分析:

(1)现有文化的审视:组织的价值如何形成?这些价值的顺序?组织的界限?

(2)寻找有价值,被期待的文化,对寻找于所期待的文化进行比较。

(3)别出不在调整范围内而且需要改变的文化价值于维度针对需要调整的因子找出特定的缺点,考虑用特别的方法直接来纠正。

二是对组织提出具体建议:

(1)使潜在的危机更能调整员工成员感知

(2)管理阶层应提出新的组织,愿景

(3)创造新的故事,仪式,象征,以取代现有的文化

(4)改变遴选员工,社会化的过程,评估及奖赏系统。

6,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可获得性和组织文化。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的正确性。组织文化会影响决策者所能采取的决策准侧和决策方式。

7,遵循的基本原则:

1)目标明确原则

2)重点原则: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控制,这就是重点原则。

3)及时性原则:控制是通过纠偏来保证目标的实现的,因此控制信息要求准确而及时。

4)灵活性原则: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就要使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控制的灵活性原则要求制定多种应付变化的方案且留有一定的后备力量,并采用多种灵活的控制方式和方法达到控制的目的。

5)经济性原则:一是要求有选择地实行控制;二是要求努力降低控制的各种耗费而提高控制效果,改进控制方法和手段,以最少的成本查出偏离计划的现有或潜在的原因。遵守的基本要求:

1)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点

2)控制工作应面向组织的未来发展

3)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

4)控制系统应切合主管人员的个别情况

5)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目标制定的过程

8,1)内外部环境分析:

a外部环境分析b内部经营条件分析c愿景和追求分析

2)拟定总体目标方案

3)评估各总体目标可行方案并选择决策方案

a限制因素分析b综合效益分析c潜在问题分析

4)总体目标的具体化

5)目标体系的优化

a横向协调b纵向协调c进行综合平衡

9,1)因事择人,适应发展原则

2)因材器使。客观公正原则

3)合理匹配,动态平衡原则

10,1)问题导向性2)可操作性3)具体化4)多元化5)体系化6)具有激励性

11,制定目标的原则:

1)以满足社会或市场需求为前提,并要考虑到组织的社会责任

2)以提高投入产出率为出发点,注意资源的有效利用。

3)所制定的目标值应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

目标运用过程中的问题:

1)目标能否事先设定

2)怎样的目标表述是符合要求的3)目标应该由谁来制定

12,计划职能是对管理进行预先筹划和安排的一项活动。具体而言,计划职能就是明确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各分支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对未来活动的具体行动任务、行动路线、行动方式、行动规则等方案进行规划、选择、筹谋的活动.它是管理活动的起点,是确定管理目标的首要步骤,也是实现管理目标,使管理由此岸到彼岸的桥梁。

13,1.人员招聘录用以提高企业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确立第一基础。

2.人员招聘必须坚持计划性原则,必须制订人员招聘计划来指导员工的招聘工作。

3.人员招聘必须坚持贯彻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的原则,充分配合企业各机构、部门的工作需要,为企业提供可靠、及时的人力保障。

4.招聘员工的程序要坚持科学化原则,制订一套科学而实用的操作程序,使招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为企业挑选出高质量的合格人选 内部招聘的优势:

1、招聘成本和效率。从内部培养和选拔人才,直接成本比较低,效率也相对较高,但企业内部要有一套系统的人员培养和选拔体系。

2、选拔的效度与信度。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用人风险比较小,成功率较高。企业对于内部员工工作态度、素质能力以及发展潜能等方面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3、员工激励。内部选拔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使员工的成长与组织的成长同步,容易激励和鼓舞员工士气,形成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氛围,达成美好的远景。

4、价值观念。长期的磨合,员工与企业在同一个目标基础上形成趋同的价值观,相互比较信任,员工已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组织的忠诚度较高。

5、学习成本。内部员工对企业的现有人员、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非常熟悉,易于沟通和协调,因而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学习成本更低,有利于发挥组织效能。

14,1)直线权利

2)参谋权利

3)职能权利

15,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1)管理者是被正式授权来管理一个组织或部门的,领导者则可能是在群体活动中自发

形成的2)

2)管理者利用职权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和实施行动,领导者的影响力与其在组织

中的职位无关;

3)管理者的对象是组织中的下属,领导者的对象是群体中的追随者;

4)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来提高效率,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领导者通过指导,协调和激励使追随者自觉地朝着领导者所指引的方向前景。

5)管理者更多是在群众后面鞭策,而领导者更多的是在群众前面带领;

6)管理者更多的是关注正确地做事,领导者更多的关注与做正确的事

领导者实施领导的基础:

1)职位的权利,即伴随一个工作岗位的正常权利。

2)威信,即下属服从的意愿

16,授权的原因:

1)可使高层管理者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

2)可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并增进效率。

3)可增长下属的才干,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培养。

4)可充分发挥下属的专长,以补救授权者自身才能之不足。

17,沟通的形式:

A正式的沟通

B自下而上的沟通

C横向沟通

D斜向沟通

1)非正式沟通

主要障碍:

1)等级观念的影响

2)小集团的影响

3)利益的影响

4)信息的超负荷

18,公平理论:

人是社会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收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

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求由高到底可归纳以下5个层级

1)生理需要:是一个人对生存所需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的追求

2)安全需要:是指对人身安全,就业保障,工作和生活环节安全,经济保障等的追求。

3)社交需要:指人希望获得有一和爱情,得到关心于爱护。

4)尊重需要:指希望自己有稳固的地位,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或为他人所尊重。

5)自我实现需要:是促使其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愿望。

双因素理论:

1)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1)激励因素是以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为核心的2)只有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19,常用的激励手段:

1)工作激励:

指通过设计合理的工作内容,分配恰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特点:a工作内容要考虑到员工的特长和爱好b工作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成果激励:

指在正确评估员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予其合理的奖惩,以保持员工行为的良性循环 特点:a报酬必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求

b报酬的多少应于员工的工作业绩挂钩

3)培养教育:

指通过思想,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增强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工作能力。特点:a通过思想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职业道德。

b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20,1)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泰勒

主要特点:a提出工作操作的每一动作的科学方法,以代替过去单凭经验从事的方法 b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成才

c于工人密切合作,以确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所制定的科学原则行事。

d管理者和工作的工作和职责几乎是均分的。管理者应该承担起那些自身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

2)一般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法约尔

基本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报酬;8.集中;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队精神

3)权变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韦伯

1,劳动分工2,正规选择3,规章制度4,非人格化5,职业导向

21,1)品德:a有强烈的管理意愿和责任感。b良好的精神素质。

2)知识:a政治法律方面的知识。b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c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D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3)实际能力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22,当一个组织的人数确定后,管理层次与有效管理幅度呈反比。有效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少;有效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

23,在一个组织中,由于组织成员的素质不同,可以把组织中的各成员,划分成各个能级,为了保证组织的高效率和搞可靠性,不仅要合理划分组织中成员的能级,还要使不同能级的人员有一个合理的组合。

24,1)职位的权利,即伴随一个工作岗位的正常权利。

2)威信,即下属服从的意愿

25,响应时间:不可控制的,用于响应其他人提出的各种请求,要求和问题。自由时间:可自行控制的时间。

时间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生物钟2)牢记帕金森定律3)把不太重要的事集中在一起出来

4)尽可能减少干扰5)提高会议效率。

26,1)直线—职能制。2)事业部制。3)模拟分权制。4)项目组。5)矩阵制。

企业管理学 作业二 参考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