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粮食问题的论文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马克思。
农业是第一生产力,他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发展,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保障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农业是否稳定发展,提供与人民生活水准逐渐提高之一基本趋势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的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
在十二五规划中,就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等发面做了进一步规划和调整,并对某些内容明显强调。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更可体现农业问题的重要性。
中国作为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1996年,我国政府首次发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以来,我国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近10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年均产量较上一个10年增长了10%以上,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居民膳食结构显著改善,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粮食实施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更加巩固、手段更加灵活,实现了立足国内粮食自给的预定目标。粮食生产的发展消除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问题的担忧,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首先,粮食继续增产面临诸多客观制约因素。一是土地和水资源的制约日益突出;二是人口总量仍将保持惯性增长的势头;三是气候变化加剧影响增大;四是农民依靠种粮增收的空间有限。特别是在不少粮食主产区,青壮劳力都选择外出打工,致使投入粮食生产的物力、人力和技术不足。其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小麦和稻谷口粮品种基本实现紧平衡目标。二是玉米供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大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进一步加深。第三,粮食综合供给能力仍有待提高。考察粮食安全水平,不仅要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要看粮食的投放和流通效率。按照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粮食市场和物流体系仍比较滞后。
主观因素也较为突出。近期,“五常香米”抛光加香、“泰国香米”造假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这是我国大米加工业盲目追求过精过细、忽视营养科学和节粮节能问题的一个缩影。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最近测算显示,以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为例,我国每年就损失大米约400万吨,相当于近千万亩稻田一年的产量、202_多万人一年的口粮。
另一方面,中国餐饮业粮食浪费也很严重。媒体称中国餐饮业每年浪费粮食可养2亿人。去年2月22号的《人民日报》曾刊登这样 一则消息,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对大、中、小三类城市,共2700桌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保守推算,我国202_年 至202_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
我们再看对当前浪费现象普遍的原因,是炫耀消费成风的占79.4%,对浪费的道德批判太弱了59.6%,是现在吃不了兜着走,甚至被人瞧不起,觉得我就扔了反而显得特阔气。
粮食与生产粮食的农业是美国维系自己霸权和霸主地位的重要武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他有土地1950年为12亿英亩,202_年9.3亿英亩,是中国的3.1倍。每年大约种植20亿亩,其中大豆产量占世界的42%,玉米产量占世界的34%,棉花占世界产量的21%,小麦占世界产量的11.6%。出口量占世界的35%,其中玉米占70%,小麦占60%,实在是举足轻重,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实际上,美欧等发达国家正是把补贴当成一种手段和武器。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在政治上控制一些国家,在经济上赚取超额利润。海地20年前能生产大米17万吨,自给率95%。1995年以后,美国用便宜50%的价格倾销而占领了市场。之后找准时机又大幅涨价,一举击垮了该国经济,最后迫使总理下台,民众**,政治动荡。非洲很多国家都是由于自己只产香蕉,可可豆,靠美国提供粮食,以致土地荒芜,民不聊生而成为附庸的。据测算,每进口1000万吨粮食,发展中国家就相当于有130万农民失业。各国的种田人不是在和美国的农场主较量,而是在和他们的财政部竞争。这样做包括他们的战略伙伴也不能幸免。在过去的37年间日本粮产从1589万吨减少到985万吨,生产水平下降了33%,包括饲料在内,粮食自给率下降到27%,成为头号进口大国。韩国的谷物生产水平下降了31%,粮食自给率只有26.9%,成为第二个进口大国。受制于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听命于美元。美国的4大公司操控世界80%粮食贸易量。粮食涨价,美国卖初级产品;粮食跌价,美国卖加工产品,卖食品,怎么都能旱涝保收,坐而渔利。“经济创造财富,政治分配财富”的原理被他们运用自如。美国大肆发展生物燃料的也是有战略目的。既可以应对世界石油资源日益萎缩的局面,又能更进一步控制全球粮食供给,左右世界各国战略格局,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还有一个问题也说明这点。美国的耕地年年有1/3休闲,只种不到2/3。他们完全有把产能提高30—50%的水平,从未来10年看,产能提高100%也是可以的。真是无可匹敌。在世界粮食交易中,中国也是美国的受害者。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仅占世界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关系到十几亿人吃饭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202_年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明确表示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是我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既是我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总的目标。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由于人少地多、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与我国相比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利用贸易全球化之便利对发展中国家大力实施粮食战略。而我国农村受大量农业人口的约束,粮食规模化生产程度低,加之技术条件限制,短期内提高人均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不大,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开支也存在较大难度,所以国内粮食价格下降的空间很小。这样,在粮食进口逐年增多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如果政府不加以干预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另一方面,依赖世界粮食市场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国外优质低价粮的涌入,对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冲击巨大。国内粮食将因生产成本高而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农民种粮收益下降。在利益驱动下,农民会进一步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从而降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这一结局对我国粮食安全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基辛格曾说:你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因此在世界粮食交易过程中充满政治,掠夺和侵略。在未来几年中国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中国会出现粮食短缺的可能,而一旦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来保证供给,中国的发展将必定受制于人,国家安全将受到致命的威胁。
中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任重而道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人力资本投入;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扶持;增加对农业科研开发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充实农村的社会基本,稳定农村、发展农村;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和储备体制,确保粮食安全;延伸农业产业链,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农民增收的基础上;领导广大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世界粮食危机下的中国粮食安全机遇与挑战》、《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龙方著、《谁来养活中国?》1995年布朗著、十二五三农规划等
第二篇:论文《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课程名称:粮食经济问题
论文题目: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马强
学期:
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起源,主要有自然因素和制度政策因素。然后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和客观性,由于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粮食的需求成刚性增长,以及从国外进口有较大风险,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最后,本文讨论了针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有关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坚持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调整粮食储备的结构和规模;)建立粮食预警报系统,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粮食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健全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来加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等。本文逻辑较严密,提出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较全面。
关键词:粮食安全 对策 中国 粮食生产
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起源
有专家指出,未来我国粮食增长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科研体制不顺和科研投入不足,以及其它制度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耕地以年均约2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人均耕地已从1978年的约0.15公顷下降到1999年的0.1公顷左右。同时,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水旱灾害趋于加重。在过去的3年中,国内耕地净减少了1300万亩。据一些学者预测,从“九五”期间到2010年,我国耕地预计将减少400万公顷左右,到2030年预计将减少600万公顷。因此,未来时期耕地减少将会是制约粮食生产的最基础的因素。我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在第121位,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约一半的国土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0%,干旱缺水成了这些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粮食生产最为严重的瓶颈。从长远看,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完全有可能超过耕地资源。有关专家建议,要保证粮食持续稳定的增长,就必须不断增加水利投资,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由于政府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减少,以及农业科研体制的错位,导致了农业科研人员积
极性下降。一项调查显示,有高达40%的育种专家认为,我国的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总体上是不成功的。与此同时,农业科研成果扩散机制也问题丛生。由于经费严重短缺和组织体系支离破碎,特别是直接联系农户的基层推广组织的明显衰弱,使得大量的科研成果难以被农业生产采用。这方面的制约,将是决定未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性因素。
政府不断尝试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但是每次改革的主要动机都是要减少政府财政负担,在政策理念上,对财政负担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没有充分认识到政府对粮食生产者的财政支持乃是正当的支出,故不能形成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机制。
由于生态目标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一部分已经垦殖的土地需要退耕还林还牧,所以增产只能依靠单产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国共有大于25度的坡耕地9151万亩。这些坡耕地基本上都是毁林毁草开荒后的产物,且大多数采用水土流失严重的顺坡耕作方式。这些地区如果继续种植粮食不仅没有比较优势,而且也不可能持续,所以“退耕还林”成了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
1.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导致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减少,这必然导致农业的总体生产能力下降,产量难以提高。
2.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求成刚性增长,导致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将由低蛋白质的谷物、蔬菜为主转为营养更为丰富的畜类、蛋类、鱼类、奶类产品,而这些高营养的食物需要更多的初级粮食转化,这样,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人均粮食的消耗量也会增加,这也增加了对粮食的总需求量。
3.依靠国家储备和从国外进口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粮食供需的缺口的可能性不大,且有较大风险。国家储备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通过将丰年供给过剩的粮食储存起来,以备欠年之用;二是从国外进口以防止国内粮食的供给不足。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粮食可能长期供给不足,国家粮食储备将主要依赖进口。从现实的供应能力来看,世界粮食市场上粮食供应潜力有限,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主要粮食出口国增产能力有限,增产成本大。但随着世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中国人口众多,如果对国际市场依赖过大,其风险太大,并且,世界粮食生产有很大波动,进一步增加了供应风险。[1]
三 对策
粮食安全出现的上述问题,我国学者提出了诸多对策,比如:应从思想上重视粮食安全;科技兴粮;采取技术集成以实现粮食超高产;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对农业实行政策倾斜等等。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隐患,就必须从中国的国情、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粮食安全的特性等出发制定粮食安全的保障体系。
(一)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虽号称地大物博,但真正的宜农耕地并不多,加之20多年来摊大饼式的城市化,粗放式的工业化,盲目的开发区建设都导致耕地锐减。因此,要保证耕地供应和粮食生产,就必须改变我们的城市化、工业化模式,对开发区进行综合治理,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遏制耕地锐减趋势。此外,土地的低效利用也是限制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进一步的土地产权改革,加大产权的保护力度,来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科学技术没有根本性突破之前,耕地依然是粮源之基,保证足够的粮食面积、稳定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应该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因此要继续坚持珍惜每一寸耕地的国策,坚持基本农田保护制。目前我国应严守1.1亿公顷基本农田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要保持1.03亿公顷—1.07亿公顷的粮食种植面积。与此同时,对粮食主产区要实行优惠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和主产区的农民加强保护和扶持力度。保护其主体农民利益,切实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保护其基础稀有资源耕地,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保护其命脉水源,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四是保护其屏障生态环境,大力提高可持续增产能力;保护其关键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粮食科技创新能力。与这些重要措施相结合,要继续建设现代化商品粮基地,形成新的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商品粮供应基地。[2]
(二))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
发挥粮食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作用,能够高效、灵活、低成本地保证粮食供应。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
在加强和健全市场体系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建立市场信用制度,规范粮食市场体系。我国目前还是一个“非征信国家”,还没有建立起信用制度和信用中介机构,在国际上的信用度还比较低。因此,必须建立以诚信为本的信用制度,努力强化各类粮食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强化粮食市场的信用立法和执法力度,强化粮食企业内部的中介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强化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和自律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市场监管,严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格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严格整治假冒伪劣的商品和非法交易行为;严格实行产品无污染包装和标签制。
(三)坚持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调整粮食储备的结构和规模。
长期以来,粮食流通和储存被一些部门所垄断,导致流通不畅,储备不足,成本过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放开了流通市场,允许私人参与粮食的收购、加工与买卖,极大地活跃了市场,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由于鱼龙混杂,监管不严,又出现了市场垄断,调控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与存储体制,既要做到高效,又要确保安全。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是国际上通用的保障粮食安全的制度建设。我国是个人多、地少、财弱的大国,更有必要建立和健全粮食储备制度。我国粮食储备制度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成本还比较高,宏观调控作用还不够大,因此对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特别是储备规模和管理,必须进行改革调整,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
(四)建立粮食预警报系统,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粮食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建立粮食预警报体系和专业机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十分必要和重要。这也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预警报机构。[3]
(五)健全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来加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从当前实际需要出发,我国要健全农业和粮食的良种体系、安全储藏体系,精深加工体系,资源开发转化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等。建立和健全粮食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要与国际接轨,以促进国产粮食等产品的质量适应国际市场要求。这既符合我国应对“入世”挑战、打破国外“绿色壁垒”的需要,又符合国内市场对高质量、高安全性农产品的需求。
目前,在我国最迫切的是建立和健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管理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前者包括产地环境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标准、储藏管理标准、营销管理标准及卫生安全管理标准等;后者包括生产技术、商品质量、检验检疫等标准。除了制定标准体系之外,我国还要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绿色食品,以高质量的绿色产品去打破外国的“绿色壁垒”,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4]
(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从当前和将来的农业发展趋势来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不可逆转,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模式难以维持,只有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转变,提高单个农民的生产率,才能扭转粮食生产不断下滑的趋势。然而,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受到农民文化水平低下的严重制约,只有不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
入,快速提高农民素质,才能解决这个瓶颈问题,顺利实现转型。要提高农民素质,除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之外,还必须彻底改革原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农村教育面向农村的现实需要,更好地为农村服务[5]。
综上所述,清醒评析中国粮食安全的目前态势,客观预测中国粮食安全的未来趋势,对全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可盲目乐观、掉以轻心,也不可在乐观和悲观间左右摇摆,扰乱人心,更不可消极悲观、失去信心。只要我们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采取措施,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防患未然,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会得到有效保障。
[1] 王文龙,<<试论我国当前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08-09-07 11:20:00 ],中国安全天地网
[2] 王文龙,<< 试论我国当前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08-09-07 11:20:00 ],中国安全天地网
[3] 刘斌,<<关注中国粮食安全问题>>202_-6-15,中国粮油食品信息网
[4]佚名,<<我国当前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安全天地网
[5] 佚名,<<透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国金融投资网
第三篇:粮食问题、
202_河北公务员考试必看一号文件:首次强调粮食安全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即“202_年中央一号文件”)。至此,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1年聚焦“三农”。
今年一号文件将“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放在首位,并从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多个方面,全面部署深化农村改革工作。
1.首要强调粮食安全
今年一号文件确定了“三农”方面的八大重点任务,其中第一部分就是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这是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延续。
一号文件提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粮食安全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问题专家程国强表示,尽管自202_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十年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除202_、202_年两年国内粮食产量大于需求外,其余年份均是产不足需,且缺口有日益增大的趋势。
“这些年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而且粮食产量的增加赶不上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粮食需求将继续刚性增长,紧平衡将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上周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如此说。
2.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今年一号文件还特别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文件共33条,其中近四分之一的内容涉及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在财政投入方面,文件提出,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增加“三农”支出。公共财政要坚持把“三农”作为支出重点,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三农”倾斜,优先保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
继202_年一号文件聚焦种业发展后,今年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文件称,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
此前不久,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提出要从根本上解放企业,放活人才和技术创新,鼓励商业化育种。
3.推广生态农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而生态农业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今年的一号文件强调,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涉及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等三个部分内容。
在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方面,文件要求,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加快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支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等试点。
4.土地制度改革细节更趋明确
在去年底以来最受市场关注的涉农问题“土地制度改革”上,今年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有关政策细节更趋明确。文件首次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对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指出,农民通过农村土地的转让承包获得租金,就是因为转让了经营权;经营权就是收益,抵押经营权就是抵押土地的预期收益,即使抵押失败了,也只涉及抵押的农民与银行约定的3年或者5年经营权,不会改变集体所有制,这种探索是可行的。
5.一号文件连续十一年聚焦“三农”首提目标价格制
202_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1月19日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一年聚焦“三农”。
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了202_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8项“三农”工作重点,包括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土地制度、农村金融等三方面的改革做出深度规划,强调市场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这反映出政府在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心。
6.价格机制坚持市场定价原则
一号文件强调,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20字方针,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则提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现了把粮食安全的地位视为重中之重,上升到了基本国策。
文件提出,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
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
第四篇:文档中国周边问题论文
中国周边形势 学院: 学号: 姓名: 摘要:中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中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 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 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 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 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政治格 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关键词:周边关系 冲突矛盾 共同发展 战略安全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我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 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我��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我国周边关系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朝鲜半岛问题 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 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 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虽然朝鲜和韩国都 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 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 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在应对朝核问题上,美国逐渐明白举行多 边商谈,才是寻求问题一揽子解决的最佳途径。而中国在六方会谈中扮演者重 要角色,且在会谈过程中显示了发展壮大的中国能够给地区带来和平稳定。中 国不但说服朝鲜放弃核武器,重返核不扩散条约,也��服美国放弃以武力攻朝 的想法,让朝鲜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 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 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日本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 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 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中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日中关系陷入低 谷。小泉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在历 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 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虽然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 度,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 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即使在安倍政府对华政策有所缓和的状态下,中 日关系的友好发展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另外,日美安全同盟已重新定义, 主要防范对象是朝鲜和中国。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不断突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 扩大对美军事支援的范围。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 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美国 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新的进展。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 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两国军事交流与互 信得到增强。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 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对我国周边格局的 影响回缩到我国北部方向,而美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格局 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已成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国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 有全方位性,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 性。美国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亦具有多样性,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二 是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当 然,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 有明显的两面性,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中美建 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我 国的威胁。中亚 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202_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7周年。17年来, 中国与中亚国家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 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典 范。中亚地区面临着颜色革命的冲击,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中亚地区毗邻我国 西部边境,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亚五国作为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国 家,地理上位于大陆心脏地带,是大国政治势力和地区政治势力缓冲区和交汇 区。在经济上,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文化上,中亚是伊斯兰文明,基督 教文明和儒教文明的结合部。我国和中亚各国是长期睦邻友好的关系,并应继 续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长期的政治、经济贸易伙伴,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俄罗斯 中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国。近年来,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 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和安全隐患。同时,中国与俄罗斯的睦邻 友好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动摇。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 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自普京上台之后,俄罗斯的国家实 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经济上快速增长,军事复兴的步伐加快。俄在对外政策上, 其作为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决定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实施欧亚并举的双头鹰 外交。西部,把外交重点放在独联体地区,对欧盟签署“通往未来路线图协议”。对美,虽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与对抗。在东方,则加强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 鲜核问题。中俄关系也在往纵深发展,不但解决了领土纷争,还在经济、能源、电力等方面有重大合作。两国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奠定了基础。南亚 与南亚国家关系稳步发展。在南亚地区,印巴冲突由来已久,印巴冲突是 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印度和马基 斯坦的冲突直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 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 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 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 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印度洋是中国 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这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 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印度作为 一个区域性大国的地位在升高,国际影响也在不端加强,而中印关系也已得到 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双方的经济贸易逐步扩大,且中印双方都致力于经济的 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周边华宁,共同利益将决定两国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保持密 切的关系。我国与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则将会长期维持下去,两国关系将获得 不断的发展。我国与南亚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东南亚 东南亚诸国的对外战略对于大国关系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地理位置上, 东南亚国家对外战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一个地区性的同盟。受到政 局动荡和恐怖主义的影响,东盟各国的经济受到打击,海外市场缩小,外资流 入减少,旅游业衰退,如何实现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复苏成了东盟国家目前 面临的重大问题。东盟可以说是我国崛起的一个战略支点,我国在金融危机中 的负责任的表现,促进了东盟国家与我国关系的新进展。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中, 我国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立自由贸 易区进程的启动和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和政治互信达到了新的水平。但是我国与一些东盟国家之间也存在主权争端, 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 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 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 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这些问题都是关 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但 总体形势是平稳和可控的。双方在经济上有竞争,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战略利益, 两方的关系必将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密切,无论是合作的内容还是合 作的层次,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恐怖主义不断发展,已经成��了我国构建稳定的周 边政治格局的严重威胁。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重要基地和活动场所,中亚地区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 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已经给中国的西北边疆带来 了巨大压力,中亚某些国家公开号召境外民族回归“历史祖国”。在此背景下,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与境外(包括中亚国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分子相结合,制造了一系列 恐怖活动,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恐怖威胁。在东南亚,当地的伊斯兰激进 势力与“基地”组织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 安全的现实威胁。在南亚的印、巴等国,恐怖主义活动也出现新的发展势头。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是我国维护周边政治格局的重���手段。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 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 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 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处理好外部事务,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 的国防力量。科学技术创新。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 激化的隐患,联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同时与周边国家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 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
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 现中国的崛起。
第五篇:浅谈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浅谈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研究中国的粮食安全既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同于发达国家。自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74年提出“世界粮食安全”概念以来,国际上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几经修订,但基本含义没有改变:第一,在生产层面,确保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符合需求的食物;第二,在供给层面,最大限度地稳定食物供应;第三,在需求层面,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食物。长期以来,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近几年粮食供求趋紧,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粮食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我国历届政府都高度关注的一个议题,也是长期困扰政府的一个难题。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如何认识我国的粮食安全、哪些因素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在21世纪初期如何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政府制定和完善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粮食安全的内涵包括三方面:一是物质保障能力和水平。包括粮食生产自给能力、进口能力和储备能力等,还包括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的粮食品种结构和安全营养德国方面的保障能力。二是消费能力和水平。包括粮食的有效需求总量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等。三是保障粮食供给的途径和机制。包括粮食流通体制和供应机制,以及与人们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价格政策等。
二、粮食安全衡量指标、内容
(一)指标
粮食安全的指标包括粮食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水平、粮食产量变异系数和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等4项:(1)外贸依存度。如果粮食产需缺口全部由进口来弥补,则粮食缺口占总需求量的比值,就称为粮食外贸依存度。通常认为,该比值小于5%表明己实现粮食自给,即粮食安全水平较高。(2)粮食储备水平。在观察期内,用期末库存量除以总消费量得到的比值,可以反映粮食供求的紧松程度。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提出一个确保粮食安全的最低储备水平,即全部粮食的储备量至少要达到需求量的17—18%。(3)粮食产量变异系数。一般将一定时期内历年粮食产量的标准差除以相应的平均数称为粮食产量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愈
大,粮食产量愈不稳定。粮食安全程度较差。(4)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满足低收入者的基本食物需求,可显著提高一国或一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
(二)内容
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粮食生产按市场需求稳定发展,适量进口(出口)粮食,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应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另外,还有一个食物自身安全问题。主要是不因食物自身的不卫生、污染、病毒感染等,而引起人们的食物中毒。
四、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视仓廪盈实为盛世景象。汉武帝时的“太仓之粟陈陈相因”曾被史家多次称颂。白居易《忆昔》中描写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是一番美妙的景象。然而,就像另两部文学作品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和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所描述的那样,粮食少了固然可怕,可以把一个顽强的农妇彻底击倒;粮食多了同样会带来灾难的结果,让那些“旧毡帽’’们痛不欲生。粮食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尽管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有所保证,但长远来看仍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巨大等严峻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了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用世界上不足10%的耕地养活世界上近21%的人口的辉煌成就。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库存安全系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50—80年代年均近15%,80年代年均20.2%,90年代年均34.8%。而1996年至202_年世界粮食库存安全系数平均为16.5%。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粮食供给基本上结束了短缺状态。有资料显示,中国粮食安全整体水平仅次于加拿大、法国、美国与澳大利亚四个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最近十多年来,我国粮食库存安全系数比国际水平偏高。白1978年经济改革以来,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1979年中国人均日食物消耗量仅为202_卡路里,低于2500卡路里的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当时其他发展中国家人均2200卡路里的消耗量:截至202_年,中国人均日食物消耗量已达2963卡路里,比原来增加47%,高于2800卡路里的世界平均水平:营养摄入和食物品质也有所改善:中国是在降低绝对和相对营养不良方面取得最大成就的国家。
在今后二、三十年中,中国将会面临“人口增多、耕地减少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三大趋势,并形成两对矛盾:一是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矛盾;二是人们消费食品品质的提高必然会引发新的量的问题,因为高品质食品需要更多的粮食来转化和加工。因此,尽管中国当前存在粮食过剩的问题,但从中长期看,还是
必须高度重视保持和提高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注重始终保护好有限的耕地,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战略、重点进行了总体部署。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列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三大基本任务,即: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在主要应该达到的30个量化指标中,“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0333亿公顷”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1万亿斤)左右”为约束性指标,是必须达到的刚性指标。预计到202_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45亿,届时,我国粮食年需求量至少为5亿吨,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为4.7亿吨。“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全。但是,因为自然灾害、土壤污染、人为浪费等所带来的伤害使中国的粮食安全再次敲响警钟,面临严峻的考验。从长期看,巨量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农业资源紧张的约束问题都对我国形成严峻考验。今后中国粮食供给的增长是在粮食单产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基础上的再提高,这其中的难度会愈来愈大。随着中国粮食单产逐步接近甚至超出产出边界,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变得强烈起来。如果没有新技术尤其是品种技术的突破,中国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将会愈来愈慢,其艰巨程度也会愈来愈大。
五、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目前,我国虽然基本解决国民的吃饭问题,但从202_年起,我国已悄然进入了国际粮食净进口国的行列,小麦、大豆等粮食进口量大增,且国内粮食仍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因此,粮食安全也时不时成为争论的话题。粮食连续几年减产、国家储备库存和农民手中存粮减少,加上粮食消费需求的过量扩大,粮食将从结构性短缺转为战略性短缺,这再次为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就需要整个国家的人民做出共同努力。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特别是主产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都非常明确我国粮食生产季节规律,亲自过问夏粮生产,深人生产第一线,及时协调解决夏粮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政策支撑的重点在以下几方面:(1)粮食价格支撑。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学术界讨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时,曾经有一个判断,即我国的粮食存在着“天花板价格”,也就是说,我国的粮食价格不能超过国际市场粮价,否则,就不会有竞争力。多年的实践证明,世界粮食价格是在美、加等土地资源充裕国家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我国的资源禀赋和这些国家完全相反,因此,粮食价格必然要突破这个“天花板”,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其特点可能是根据经济实力而逐步上涨。(2)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主要是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等。(3)产业化支撑。构筑以粮食为中心的产业化体系,让粮农从流通、加工等环节中获得部分利益。
(二)依靠科技进步
长期以来,科学技术为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近些年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较少、科研投入和推广经费不足、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科技发展及应用难以满足粮食生产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把科学技术作为增产粮食的最重要因素和长期因素,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起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依靠科学技术的提高与推广,开展新的绿色革命,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及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为了不断增产粮食,保证人类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一方面要为农业生产开拓新路,大力开展生物科学的研究,利用遗传工程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产量;一方面要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使人的生产与粮食生产和供应保护相对平衡与协调。
必须树立“食物安全”的观点,统筹规划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素的生产和供给;既要向耕地要“粮食”,也要向林地、草地、水面要食物;既要着眼于领土的食物利用,也要着眼于领海甚至公海的食物开发;既要考虑满足当前的食物需求,也要考虑食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的“食物安全”。
(三)构筑耕地资源保护机制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需要通过政策手段进一步保证粮食耕种面积,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侵占行为,通过复垦增加耕地资源,减缓总耕地资源的下降速度,保证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左右。目前,中国的耕地资源及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近几年由于城市化而减少耕地1亿多亩,由于比较利益的原因,这个比例在近期内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另一方面,耕地质量却在不断下降,据有关部门10个省的调查结果分析,目前的土壤有机质比1990年下降了0.35个百分点。在中国耕地面积很难增加而且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如果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增产的粮食被增长的人口所抵销,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就难以提高,甚至会减低。由此可见,如不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就难以解决。中国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现在差不多都已开垦。剩下的可耕地数量已不多。不仅如此,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扩建,房屋和交通占地等原因,耕地面积还在不断缩小。因此,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就必须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反之,如果能控制人口,又能提高粮食产量,人类的粮食供应就会得到保障,人类的营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四)建设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要建立良好的长效机制,就要求迅速建设和完善以粮食期货市场和中心批发市场为龙头的粮食市场体系,尽快上市大宗粮食期货品种;完善区域粮食批发市场,地区内的粮食调节通过区域性市场来进行解决,奠定良好契约经济的市场基础;加快粮食市场化趋势改革,加快粮食主产区粮食直补改革,使粮食购销市场化尽快实现;建立良好的粮食预警机制,对短中长期的粮食产量、储存、消费作
出正确估价,改变所谓的粮食越多越好,储备越多越安全,消费数量越多生活质量越高等不合实际的观点,真正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的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国家粮食储备管理新体系,进一步放开对粮食购销过程的控制,准确把握国家粮食储备粮的数量、吞吐和运作方式,公开国家粮食储备粮及其它粮食市场信息,有效地引导粮食的生产、储存与销售。健全国家食品质量法规和监控体系,建议参照国际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修订《食品卫生法》或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法规。
(五)搞好国际合作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直接面对全球市场。过去一段时间,我国保持了高于95%的粮食自给率,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环境代价。今后,可以考虑进一步改革粮食外贸体制,通过参与国际市场,更有效地调剂粮食余缺,进而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包括为增加生产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准人,提供合理而可预测的农产品价格趋势信息,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和贸易变化的监测,在农产品贸易、资源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等领域展开区域合作等。尽量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把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同支持和援助贫困国家、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确保国家和家庭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发展政策的首要地位,使社会的所有部门、各行各业都能保护和促进农业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