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老中医的美容养颜秘方(5篇范例)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21-51115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07 21:47: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老中医的美容养颜秘方

老中医的美容养颜秘方

现在皮肤差的人,倒是越来越年轻了,反而是一些30来岁的女性,生了孩子,还皮肤好些。我本来想不通为什么,但是治的人多了,发现这都是有道理的。

很多年轻的女孩子,喜欢宵夜,喜欢熬夜,喜欢穿衣服少,喜欢乱吃东西。比较依仗年轻的资本,还有化妆品。但其一,化妆品对皮肤而言,本来是临时工,但是很多人给它转正了,天天化,须知这对皮肤的伤害是积累性的。

其二,对女孩而言,25绝对是一个坎,这之前你有多么坏的习惯,会通通记载身体的账本上,一过25,这些对身体的欠债会全部体现在皮肤上。

比如说,你脾胃不好,很容易长皱纹,如果是心血不足,或者是过剩,都很容易长痘。黄褐斑经常是阴阳两虚的表现,人习惯性疲乏无力。

护肤品个人不建议过多用,越是水分含量大的,防腐剂越多。防腐剂对皮肤,有积累性的伤害,会在后期加快人的衰老,这和整容有副作用一个道理。

一个人看起来多少岁,身体就真的是处在多少岁,这个,和实际年纪有出入。如果一个人35岁看起来只25的样子,那就真是25的身体。

我觉得真正的美女一定是有后天好的生活习惯,见过一个女孩子,32岁,配得上肤如凝脂。

我问她生活习惯,真的非常健康,简直是黄帝内经的标准化水准!

补水的护肤品,很多人觉得很重要,但是锁水的能力之强,还是首推白芨。又没有防腐剂,加一丁点水泡上白芨,里面的有效成分会溢出来,涂脸效果超好。

长期的话,泡麦冬、玉竹喝,会给身体带来源源不断的“水”,如果脾胃消化好,没病症,这样子喝麦冬、玉竹水半年以上,效果真是非常惊人的。

可以素颜,都非常滋润的皮肤。

有的人一找到我,就说,医生啊,我皮肤真的很差,我好受不了。

我一看,脸都黄的,我说,你现在吃饭有腹胀吗?胃痛?吃不进?有反胃?

或者是便秘?经痛?

她说,是的啦,我脾胃一直不好,也有经痛。

这样子的病人太多了,稀巴烂的生活习惯,脾胃寒气好重,祸害到肝都没法子正常运作,还谈什么皮肤好?

脾胃不能正常消化,血会黏稠,然后营养补给跟不上皮肤的需要,皮肤不能正常的新陈代谢,那上妆1公里厚,都遮不住疲倦。

痘痘、黄褐斑病人超多,我会慢慢讲到。

顺便说,一长痘痘,是人都号称是上火,不断喝菊花茶,性凉的菊花茶岂可天天喝??如果喝枸杞和玉竹倒是没事,喝的越久,滋阴的效果越好,也不伤脾胃。

但是喝菊花一定要配生姜,防止把寒气带到身体里。

火要分清实火、虚火。实火就可以喝菊花茶,但虚火千万不行。

告诉大家一个辨认实火虚火的简单法子,实火一定便秘,大便干结干结的。

方子一个个讲,每个方子都有适应症。

美白的话,中医面膜肯定味道不好,但是,论到效果,我的经验是,化妆品店3000块一张的面膜都没那效果。

那是用一段时间,就可以长期性的美白,同时收缩毛孔的功效一流。什么隔离霜啊、粉底啊,都是浮云。

我给太多人用过七子白面膜,这是一个古代的方子——当然,前提是,你的身体没有脾胃、肝啊、心啊上面的毛病,那一定要加内调。

见过太多人奇迹般的皮肤恢复的超好,真是第一流的效果!

调理身体,要说的话太多,慢慢来。但简单说,要真正的好皮肤、乌发如云、身肢动人,内外兼修才是王道。全身美白有话要说。

前段时间,台湾有个中医讲师拿了民国时期张锡纯的一个方子,叫做天门冬酒。

据说美白、祛疤的效果很赞。

后来我约病人试验了几把,基本说,祛疤的能力很强,同时呢,能美白,但是没祛疤的效果那么立竿见影,但是作为全身美白的方子,真是算不错了。

同时,身体其间会有搔痒,其间有人会出现脾胃变虚弱的症状。

虽说泡了酒,但是天门冬还是性大寒的药物啊。

后来,我把方子改了一改,依旧用10度左右的清酒2000ml,加上120克天门冬,配90克的干姜一起,防止伤胃。先泡3天,然后开始喝,每天喝100Ml,病人尝试后,效果还是不错的。皮肤有慢慢变白、变细腻。

天门冬的话,一定是越白质量越好,越透明质量越好,有的天门冬,都是深黄色、褐色,不透明了,那会让效果大大打折。——前提,胃不好的人不能尝试。

湿热体质的人,基本逃不脱痘痘的噩运。

我见过不少重度的痘痘患者,都少不了体内有“湿”

有“湿”,皮肤就不能和外界通气,排泄能力下降,垃圾集中在患处,堆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痘痘了。

湿热的人,喜欢犯困,疲倦,脸色都习惯性发黄发暗,又油腻,大便基本粘滞不爽,白带多又黄,外阴容易痒。

当然了,这些症状不是全部具备,具备的几项,就差不多是了。

这样子的人,先不能谈美容,先把湿热去了再说,推荐中成药是甘露消毒丹、还有三仁汤。

不过这些可是药啊,好了就千万不要再吃了。

等好些了,长期喝白术+茯苓各10克,每天泡水喝,这样子脾胃强健了,就能杜绝湿热的根源。

至于说这样子的人,千万不要以为蜂蜜、减肥茶、菊花茶有用,那些东西,都是瓦凉瓦凉的,第一去不了湿热,第二还会伤身。

尤其蜂蜜黏稠,会把病搞得更复杂。

等这些好了,脸色会焕然一新,可以再谈进一步美容的问题。

还有事,先简单说。

湿热体质,甘露消毒丹、三仁汤如果在当地买不到,就只能去药店配,可以自己带这个方子,和医生说下,最多看情况,有2、3门药的加减,不要换方子。

平时的话,千万不能沾酒,不要吃太热、会发酵的食物。

多吃薏苡仁、赤小豆、绿豆、车前子、金银花,同时呢,适当用苍术、或者陈皮泡茶,免得都是大凉的药,坏了脾胃。比如,可以一同用金银花和苍术泡茶,比例控制在2:1。

万一,有时候觉得湿气去了些,却吃东西有点不适应了,那就每天15克白术泡茶,喝到脾胃正常为止,就停下。

有人经常觉得自己不够漂亮,就买乌鸡白凤丸、驴胶补血颗粒、或者是固元膏吃。中医有句话叫做虚不受补,要是你脾胃不好,你吃一堆补药,不仅仅不在身体变成营养,反而是增加了身体的负担,那些不能被好好消化的补品,在身体里面,呈现大分子物质的状态,更加加大了血液的黏稠度。

面色也随之变得更差。

所以,要内服美容药,首先的前提是脾胃够强健,脾胃不好,根本就是害到了自己。

另外一个误区是补水,动不动就说要多喝水。

人岂能随便多喝水?

脾胃消化水分继续极大量的热量,比消化食物都辛苦的多,喝那么多水,如何消化。

至于说,喝水就是补水,那不简直扯蛋?补水的话,可以平时做菜多吃山药,喝茶泡枸杞、玉竹,这才是正宗的为皮肤补水!

为了同时增强脾胃的能力(脾胃没有大的问题前提下),可以白术:茯苓为3:1的比例下,就每天吃点吃点,脾胃够强大了,你想皮肤差都没辙。

可能吧,你嫌弃自己血流的都够快,使得面色有点不润泽,这时候,用“血府逐瘀汤”的中成药——所谓中成药,就是药店有配好了的方子,和西药一样,直接吃就行了的。

血府逐瘀汤可以让血流动的快,这真的比驴胶补血颗粒好的太多

有的孩子说血有毒,其实多半是喜欢熬夜的人,熬夜伤肝啊!

如果这样子,多用白芍、酸枣仁泡茶喝,养肝,肝休息不好,排毒能力下降,自然就出现斑、长些这样那样的痘没完没了。

白芍可以养肝,酸枣仁可以帮助肝回血,这样子,让肝的能力慢慢恢复正常。

然后就是说,要是生气、郁闷,搞得吃东西都有点问题的话,那就煮点生麦芽、桂枝,陈皮、竹茹(这些药各10克),相当于把积累的郁闷排掉,省的伤肝,伤肝了真不得了,那还哪里漂亮的起来?

痘痘先奉献一个常用很取效的方子。

用10克白芷粉加35克绿豆粉,5克薏米粉,加蜂蜜调成糊糊,然后做面膜。

一个月往往见大效,对红的痘痘最有效。

说个偷懒的方子,很简单,如果痘痘不是很严重,长了不会再继续长。

痘印就是一团皮肤下的血瘀,用白芨粉泡一点点水,等水很黏稠了,把水扑到痘痘处,会大大加快恢复。

先顺便说下胃溃疡,用白芨磨粉直接吃下,每天6克,用乌贼骨、浙母以2:1煮水7、8分钟当茶喝,经常喝就会好,然后,如果有胃出血,就加和白芨等量的三七粉。

多喝稀饭。

还可以治疗肠胃这一段的各种溃疡、溃烂。

首先是有胃热,胃热的话,就感觉经常胃被烧的痛,然后,会让胃气往上走,这样子就经常反酸,很能吃东西,有的还便秘,然后舌苔经常都是焦黄焦黄的样子,这些症状要是有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容易饿,喜欢喝冷水,就是胃热无疑了。

这个要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来泻胃火了,可以找中医生咨询下,或者在药店买中成药,一定要有大黄,黄连,大黄泻胃火特别好,黄连可以泄心火,因为胃火烧的久了,也会把灼烧到心。所以要给心也降降温。

如果没有直接的中成药,就买有大黄、黄连,以清热为主的中成药。平时可以泡天冬、天花粉喝茶,等到脾胃正常了,就千万别继续用这个泡茶了。

至于痘痘,自然会消。

有的孩子,胃部虚寒,也长痘痘,却一味吃寒凉的药。我真是想说,孩子,病,不是这么治的。

胃寒也长痘痘??很多人会这么问,很简单。

你吃下去的食物消化不了,搁在胃的地方久了,就发酵,发酵就散热,这些热往上走,就成了滋生痘痘的热源。

这个,吃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平时多吃生姜,就可以调理,先前的外用方要一起用,那个外用方子是祛热又驱寒,因为痘痘一旦形成,必然是寒热错结,没一个必然的偏向。

鞋童们注意注意,别用酸奶或者牛奶涂脸!防腐剂太多。

顺便说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大家尽量不要喝牛奶,原因有二:第一,中国标准太低,牛奶危险,防腐剂、膨化剂、甜素之类的东西要多少有多少,牛奶本身反而不多;第二,尤其是放冷冻柜的牛奶,每次喝下去无疑对脾胃是一种极度的摧残。它们要会说话,都会骂死你了,尤其是冬天啊,怎么能喝那么冷凉冰凉的东西呢?????

痘印方子出来了,大家留意,多转发,别淹没了。

穿山甲、三

七、丹参比例为1:1:1,打成粉,用白醋调成糊糊,抹在患处。

对自己没信心的孩子们,每天加服三七粉3克,到药店买桂枝茯苓丸或者是血府逐瘀汤的中成药,加服。

一个月会好。但是如果某某内脏的问题不解决,那还是没法子——比如你对胃寒持续视而不见。

这些药可不是治疗胃寒或别的啥的。

我配的七子白是白术、白芍、白芨、白蔹、白芷、白僵蚕、白茯苓。全部打粉。

同比例。

美白、收缩毛孔,棒啊很棒啊。

话说,现在有人用珍珠粉,但是呢,要买就买好的,不然还不如不买。

然后嘛,用蜂蜜或者水,加点点白醋也行。

用吧用吧,我建议,身体好的各位菇娘们,用了半年的,就以后别化妆了。

可以更配合天冬酒(我前面有方子),全身美。

身体不好的,赶快补足身体,让美貌自然到来。

第二篇:关于美容养颜(推荐)

关于美容养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代社会中的人大都想有良好的气色,优美的身材。生活中、工作中经常看到一些人当见到镜子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看看自己的脸,整理一下自己的秀发,绝大多数人都有这个习惯,可能你没意识到,男士也不例外。其实这就是爱美的表现,当然照镜子的频率因人而异。除此之外每当出行之时,打着遮阳伞、戴好帽子、系上围巾、抹些防晒霜。有的人会说男人大都不会用这些,那看看你办公室的杯子中放的茶叶,仔细想想茶叶是否有具有养颜的作用,由此可见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养护着自己的容颜。以下几种食物可以延缓衰老、养颜美容,效果不错。

1、驴肉

驴肉具有滋补健身的功效,古人把驴肉比做龙肉,于是民间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说法。驴肉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医书《本草纲目》记载:“驴肉补血、治远年老损,煮之饮、固本培元”。祖国中医认为,驴肉可补气养血,闻名海内外驴皮阿胶制品是我国传统的滋补品,其养颜、补血的作用大家都知道,经常吃驴肉可养心安神、护肤养颜,具有有很好的美容功效。我们看到最多的关于驴肉的食物就是驴肉火烧,广泛流行在冀中地区,以保定最为有名,现在北方好多大城市都有驴肉火烧店,就连河北昌黎这样的海滨县城也可买到。在我看来外国的那些快餐和驴肉火烧相比差远了,估计外国快餐不会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2、红枣

每到秋季,华北的沧州、廊坊一带田野中到处可以看到挂满树的红枣。民间有“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的说法,它不仅是治病的良药,也是养生美容的食物。由于大枣能益气健脾,可以促进气血生化,气血充足便可面色红润,皮肤润泽。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环磷酸腺苷,能促进皮肤细胞代谢、血液循环,防止色素沉着。红枣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对雀斑、脂溢性皮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红枣中大量的维生素e,能使皮肤与毛发光润、平展面部皱纹。体质比较怕冷、容易疲倦的人(特别是女性)肤色当然不会好看,而红枣养血,改善血液循环。事实表明一些常吃红枣的人容颜美丽,体态优美,坚持吃枣可以使气血充足,可使皮肤白晰、细腻。一些六、七十岁的人由于长期食用红枣,还保持着年轻时的体态和良好的容貌。

3、酸枣

在河北的一些山区中有野生的酸枣,过去没有人摘,大概是人们发现他的药用价值,现在每到秋季人们纷纷上山采摘,在秦皇岛的一些山区我见到过酸枣。酸枣含有钾、钠、铁、锌、磷、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而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据说其含量大约是红枣的2—3倍、柑橘的20—30倍,酸枣具有养颜的作用。酸枣在 医学上常用它来治疗神经衰弱、心烦失眠、多梦、盗汗、易惊等,睡眠好对皮肤当然会有好处。(以上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三篇:美容养颜

把姜切片,临睡前用手指压在疤痕处15分钟,第二天早上再洗掉,连续一周,你会发现这个方法对付痤疮疤痕非常有效。

神奇指数:★★★☆有效指数:★★★★

去脸部角质

在脸上撒少许白砂糖,然后用半个柠檬轻轻摩擦皮肤,可以去死皮和减轻阳光灼晒斑痕。神奇指数:★★☆有效指数:★★★☆

自制紧肤水

柠檬汁加一点黄瓜汁就可以制成天然的紧肤水了,但一定要注意保质期限哦。

神奇指数:★★★☆有效指数:★★★

增长睫毛

将喝剩的茶水晾凉,在睡前或隔天清晨,利用棉花棒沾湿眼睫毛,可达到增长睫毛的功效。赶快试试吧,保证是最廉价又经济的睫毛增长液!

神奇指数:★★★★有效指数:★★★★☆

去身体角质

手肘、膝盖、后脚跟部分用滑石轻轻磨去变老变黑的角质,严重时可涂上凡士林,用绷带覆盖一晚上。

神奇指数:★★有效指数:★★★☆

乌青不见了

跌倒乌青一大块又难看又丢脸怎么办?把鸡蛋煮熟,剥壳后在乌青上滚一滚,很快它就消失了,但是蛋就不能吃了。

去黑鼻头

把生鸡蛋靠近蛋皮的那层薄膜整张撕下来,贴在鼻头上。等干透之后揭下来,你会发现“草莓”上的小黑点全都不见

6个治疗雀斑的小偏方

1、将鲜胡萝卜辟碎挤汁,取10-30毫升,每日早晚洗完脸后涂抹,待干后,洗净。此外,每日喝一杯胡萝卜汁,可美白肌肤。

2、将柠檬汁搅汁,加糖水适量饮用。柠檬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钙、磷、铁等。常饮柠檬汁不仅可美白肌肤,还能使黑色素沉淀,达到祛斑的作用。

3、每天喝一杯西红柿汁或常吃西红柿,对防止祛斑有较好的作用。因为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可抑制黑色素,从而使沉着的色素减退或消失。

4、洗脸时,在水中加1-2汤匙的食醋,有减轻色素沉着的作用。

5、每天吃一片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达到祛斑的作用。

6、用干净的茄子皮敷脸,一段时间后,小斑点就不那么明显了

生梨润肺化痰好,苹果止泻营养高。黄瓜减肥有成效,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莲藕除烦解酒妙。橘子理气好化痰,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芹菜能治血压高。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绿豆解毒疗效高。木耳搞癌散血淤,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蘑菇抑制癌细胞。胡椒驱寒兼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猪肝羊肝明目好。益肾强腰吃核桃,健肾补脾吃红枣

第四篇:知名老中医秘方大公开

知名老中医 秘方大公开

刘 渡 舟

刘渡舟,辽宁营口人,1917年9月20日出生,1932年拜当地名医王志远为师学医,后转从谢泗泉学习,前后七年。195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先后任古典医籍教研室主任、伤寒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中医组成员。

刘渡舟教授著述颇丰,主要著述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挈要》等书。

刘教授在【北京中医学院】从教36年,为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具大贡献。自1978年以来,他指导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多名。主持了2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1项获199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柴胡解毒汤〕

〔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 会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备注〕

1、1钱=3.75g

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俞 慎 初

俞慎初教授(图中者),男,1915年10月出生,福建福清人。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

俞老出生于中医世家,曾主编《现代医药》月刊。任上海《复兴中医》杂志编辑,【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并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中华国医专科学校】教师。先后担任【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中国药学史学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专题研究咨询专家,【福建省医史学会】主委、名誉主委,【陈修园学说研究会】主委、名誉主委,《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编委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台北中医药研究会】顾问。1989-1992年又先后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国际传记学院】编入《世界名人录》《澳大利亚及远东名人录》,被聘为国际传记协会顾问。

俞慎初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近60载,学宗古代医学经典《内》《难》及仲景学说,其临证重视医理,深究病机,辨证精详,制方药多崇古人之法,灵活运用前贤名方,且有变化创新。擅治内妇儿各科,尤长于治肝胆疾病。临床喜用虫类药物,善于从肝论治内妇科疾患,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中风偏瘫、鼻炎、咳喘及神志病证,每有独到之处。〔加味五金汤〕

〔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

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

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典型病例〕 林某,男,60余岁,1984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小便经常色黄如茶。因年老不愿手术,此次以家乡甲子年灯会,特返国观光,前来求治。俞氏鉴于以往多服西药,目前症状为胁痛,小便黄,乃处以〔加味五金汤〕治之。嘱其连服30剂,以观后效。未服药前,曾作B超检查,服药后又作检查。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京丹参12克、绵茵陈15克、山栀子6克、川黄柏6克、制大黄10克(便通停用)。

水煎服,连服30剂,每天1剂,日以金钱草、玉米须各20克,水煎代茶。

祝 谌 予

祝谌予(图左者),1914年生,男,北京市人。中医内科教授。1933年毕业于【北京市汇文中学】,随即师事著名中医施今墨先生习医,深得其传。曾任【北京协合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委、【农工民主党】第十届中央委员、北京市委主任委员等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降糖方〕

〔组成〕 1.生黄耆30克 2.生地30克 3.苍朮15克 4.元参30克 5.葛根15克 6.丹参30克 〔主治〕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用法〕 日一剂,水煎分温服用。

〔加减〕

1、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

2、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代替,用10克,知母用10克,生石膏重用30克~60克。

3、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克~15克、熟地30克。

4、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白朮10克。

5、皮肤痒,加白蒺藜10克、地肤子15克、白藓皮15克。

6、下身搔痒,加黄柏10克、知母10克、苦参15~20克。

7、失眠,加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

8、心悸,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9、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克、芡实10克。

10、自觉燥热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归元。

11、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克~30克、狗脊15克~30克。

罗 元 凯

罗元凯教授,汉族,1914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市之西樵山。1977年被评为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三届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教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研究工作50余年,长于内、儿、妇科,尤精于妇科。对许多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经验。曾先后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地作学术交流。已被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收录于第十一版《世界名人录》中。〔理血通经汤〕

〔组成〕1.吴茱萸60克 2.赤芍60克 3.三棱30克 4.莪朮30克 5.红花30克 6.苏木30克 7.桃仁30克 8.续断60克 9.益母草30克 10.党参45克 11.香附45克

〔主治〕 气滞血瘀所致闭经。症见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或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用法〕 共研细末,每次服12克,用熟地30克、麦冬15克,煎汤送服,每日二次。〔典型病例〕

姚某,32岁,自然流产4次并清宫4次,术后即发闭经8个月,并有周期性腰酸下坠感和小腹胀痛,伴有黄色黏稠带下、大便秘结、舌质淡暗,脉象沉涩有力。观此病,因患者多次伤胎损及胞脉及肾经,又加之清宫手术因打胎伤血海,致使气逆阻隔胞脉,症见腰酸下坠,小腹胀痛,带下黏稠,为血海欲泻不得,脉络不畅之症。治当活血通路、理气调经。宗本方之要,改散剂为汤剂。

处方:吴茱萸6克、赤芍12克、三棱6克、莪朮6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益母草15克。泽兰10克、水蛭3克、苏木10克、酒军5克。

〔备注〕酒军,即酒制大黄

裘笑梅

裘笑梅主任医师,汉族,1921年1月5日生于[ 浙江杭州],少年就读于[ 杭州弘道女子中学],高中毕业时因体弱多病,深感痛苦乃萌学医之念,辍学就医,从师于杭州著名中医清华门下,随师5年,1956年调入[ 浙江省中医院] 的前身([ 杭州医院])妇科,从事临床、教育、科研工作。曾任[ 省人大] 3~6届代表,[ 市政协] 3~5届委员、[ 中国农工民主党] 省委常委,现任[ 中医学会浙江分会] 顾问,[ 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 天目山制药厂]、[ 保灵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杭州不孕不育医院] 顾问,1989年被编入[ 华夏出版社] 的《全国妇女名人词典》。

裘老积数十年之经验,著书《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裘氏妇科临证医案精萃》,曾整理编写《叶熙春医案》妇科部分,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科技先进二等奖。【理气逐瘀消脂汤】

〔组成〕炒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3克、橘红6克姜半夏6克、炙甘草3克、制香附9克、元参9克

浙贝9克、炒川断9克、炒枳壳6克、失笑散12克生山楂、牡蛎(先煎)各20克、白花蛇舌草12克莪朮6克

〔主治〕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典型案例〕陶某,女,31岁,职工。1983年8月18日初诊。结婚五年未育,形体肥胖,月经不调已有二年,周期缩短,一月二行,色紫暗伴血块;每次经行小腹疼痛较剧,拒按;(妇检:子宫增大曰二月孕,宫腔9.4厘米、腔内空虚,有高低不平感,宫体前位,右侧附件触及2.3× 2.4厘米囊性肿块,活动差,左侧附件增厚);伴腰酸、纳差、脉弦涩、苔薄、舌边有瘀点。诊为子宫肌瘤伴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发不孕。症属血瘀气滞、痰湿壅滞,治拟活血去瘀、理气消脂积。处以理气逐瘀消脂汤,方用:炒当归、赤芍、制香附、元参、浙贝、炒川断各9克、炒枳壳、橘红、姜夏、生山楂、莪朮各6克,牡蛎(先煎)、白花蛇舌草、失笑散(包)各12克、川芎3克、炙甘草3克,五剂。李孔定

李孔定主任医师,汉族,1926年5月1日生于[ 四川省蓬溪县仙鹤乡]。尤对吴鞠通的治学精神和高深造诣领悟较深。1951年悬壶桑梓,名震一隅。1955年考入[ 重庆中医] 进修学校专修班深造,聆名师任应秋、胡光慈等之教,进益良多。先后任[ 四川省中医管理局] 科技评委,[ 四川省中医学会] 常务理事,《四川中医》副主编,《实用中医药杂志》编委,[ 绵阳市中医学会] 会长,[ 绵阳市] 第一、二届人大常委等职。现任[ 四川省] 政协委员,[ 绵阳市] 政协副主席,[ 农工民主党] 绵阳市主委,[ 成都中医学院] 兼职教授,[ 绵阳中医学校] 副校长等职。

李氏主编有《温病三字经》《常用中草药单验方汇编》《绵阳市现代名医录》等书,参编《中医精华浅说》《中医奇证新编》《长江医话》《中医临床与展望》《(伤寒明理论)阐释》等书和中专教材《古典医着》《医中百误歌》《巴蜀中医文论》《冉氏方剂学》等书的审定。曾获[ 四川省] 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政府科技成果奖2项,曾多次评为省、市和单位的先进工作者。【消斑汤】

〔组成〕鲜泽漆10克(干品减半)、大茯苓30克、黄精30克夏枯草30克、连翘15克、山楂15克、枳壳12克甘草3克 〔主治〕斑历(淋巴结核)

〔用法〕诸药纳陶罐内,清水浸泡1小时,煮沸10分钟,取200毫升,煎3次,将药液混匀,分3次温服,1日1剂,连服1~2个月,一般可愈,不愈再服,服药期间加强营养。

〔加减〕(1).若斑历已溃加黄耆30克、制首乌15克,以补气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2).未溃则配合外治,用生川乌、草乌各30克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患处,纱布固定,一日一换,忌食辛辣燥烈之品。

〔典型案例〕李某,女,23岁,1988年入院。病史:1988年5月,发现右颈部有一结块,大如核桃,皮色不变,推之可动,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即至某医院诊治。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经肌肉注射链霉素等治疗,左颈部亦有结核发生,日久结核固定,皮色变暗红,于7月2日切开排脓,流出稀薄脓液(脓液涂片找到结核杆菌)。术后,转本院治疗。检查:颈部两侧有疮口两处,周围皮肤暗红,两疮口均有白色腐肉,疮口呈潜行性。四周有空腔,流出稀薄脓液,并挟有败絮样物质。诊断:颈淋巴结核)。治疗:内服消斑汤加黄耆30克、玄参10克。入院当日即行清创,术后撒七三丹,敷以红油膏纱布盖贴,之后腐肉渐脱落,脓水减少,肉芽组织逐渐生长,最后用生肌散收口共治疗40天,疮口愈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朱良春

朱良春主任医师,客座教授,汉族,1917年7月3日生于[ 江苏省丹徒县]。1938年毕业于[ 上海中国医学院],同年取得医师执照悬壶于南通,由于善用重剂,屡起沉,声誉雀起,近悦远来。朱良春主任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作育英才。他擅治内科杂病,尤其对痹证、肝病、脾胃病、肾病研究深邃,诊治自成体系,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并擅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独具匠心,有「虫类药学家」之称。

著述、讲学、科研颇多创见,主要着作有《章次公医案》《虫类药的应用》《现代中医临床新选》(日文版)《朱良春用药经验》等10余部,曾先后2次应[ 日本] 东洋医学国际研究财团等三个医学团体之邀,前往东京、札幌、西尾等地讲学,载誉而归。曾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科技进步奖。

1987年[ 中央卫生部] 授予他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 国务院] 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暂缓退休,1991年获[ 国务院] 颁给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健脑散】

〔组成〕红人参15克(参须30克可代)、地鳖虫、当归、甘杞子各21号、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没、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主治〕凡脑震荡后遗症出现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时则更甚;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用之。

〔用法〕马钱子有剧毒,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火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一枚切开,以黑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典型案例〕李某,男,42岁,军人。

在检查施工过程中,突然从上落下之铁棍击于头部而昏倒,当时颅骨凹陷,继则出现血肿,神智不清达20余小时,经抢救始苏,半年后曾在某地检查,脑组织萎缩1/4,整日头昏痛,健忘殊甚,记不得老战友姓名,有时急躁易怒,失眠神疲,面色晦滞,苔薄腻,舌边尖有瘀斑,脉细涩。予健脑散治之,服药一周后,头昏痛即见减轻,夜寐较安,精神亦略振,自觉爽适。坚持服用2月,症情平稳,续予调补肝肾,补益心气之品善后。方药中

方药中,生于1921年,[ 四川省重庆] 人。现为[ 中国中医研究院] 研究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学科评议组委员,[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常务理事。方氏1940年从师于著名中医陈逊齐先生,1952年在[ 北京医学院] 医疗系学习5年。方氏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工作和中医高级人材培养工作。

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性论著有:《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辨证论治研究七讲》《医学三字经浅说》《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论中医学对急性传染病的一般认识兼评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等。于1989年被列入英国国际名人录中。【升麻甘草汤】

〔组成〕升麻30克、甘草6克

〔主治〕本方为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之辅助方。一般与后面所述之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功散、加味黄精汤合用。适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功能损害严重,转氨酉每长期持续在高限,中医辨证属于毒盛者,恒合用该方。〔用法〕常合入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味散、加味黄精汤方中同煎,煎服法亦同上。

〔典型病例〕郭某,女,30岁,1969年5月初诊。

患者确诊肝炎已10年。经中医药物治疗,10年来转氨 一直持续在500单位以上始终不降,麝浊10单位,百治无效。就诊时,患者肝区疼痛,波乏无力,纳差,舌红,脉弦细滑数。根据上述症征,辨证为肝肾阴虚,波及脾胃,邪毒炽盛。拟养肝助脾疏肝,佐以解毒为法,予加味黄精汤合升麻甘草汤治疗。升麻最大用量为45克。服药两周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肝功,转氨酉每、麝浊均下降至正常值,仍宗上方继续治疗两个月,每月复查肝功均保持正常值,诸症消失。停药一年后复查肝功仍在正常范围。1983年患者因它病来诊,述自1969年治疗取效后,10余年来肝功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其中只有一次因外出劳累,转氨 曾一度升高,患者自服原方20剂,再调恢复正常。

董廷瑶

著名中医儿科专家董廷瑶主任医师,汉族,1903年生于浙江鄞县儿科世家。抗战避难迁沪,悬壶上海,专擅幼科,名噪遐迩,享誉国内外。曾任[静安区中心医院] 中医科主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馆长、[上海市中医门诊部] 顾问、[市中医儿科学会] 顾问、[上海市高级科技职称评委会] 委员、[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 名誉委员,现任[上海市文献馆] 名誉馆长。1991年获[国务院] 颁发「特殊津贴」。先生寝馈岐黄,孜孜不倦,行医70载,诊治病儿达百万人次。出版儿科专著《幼科刍言》及《幼科撷要》,并获[市中医研究院] 的著作二等奖。「董廷瑶独特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探讨」科研课题已于1992年通过专家鉴定,该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有报导,具有实用性及良好社会效益。【温脐散】

〔组成〕 肉桂1.5克 公丁香1.5克 广木香1.5克 麝香0.15克 〔主治〕小儿肠麻痹

〔用法〕本方共研细末,熟鸡蛋去壳,对剖去黄。纳药末于半个蛋白凹处,覆敷脐上,外扎纱布。2小时后如能肠鸣蠕动,矢气频转,则为生机已得,便畅腹软,转危为安。如未见转气,可再敷一次,必可见功,屡用屡验。

〔典型案例〕陶某,男,11个月。因脾常不足,泄利6天,脾更虚惫,腹部胀满,西医诊断为肠麻痹症。高热干渴,恶心呕吐,气促如鼓,叩之,舌红口燥、药入即吐。此属脾气虚惫,症情危急,急于外敷【温脐散】,希获转机。2小时后肠鸣连连,矢气频转,腹部稍软,续敷一次,次日复诊,患儿气机舒缓,便

下稀溏而通畅,腹部柔软,形神转佳,热度退净,舌质转淡,苔薄腻。但泄利尚多、小溲短少,睡时露睛。是为脾阳虚衰,即予附子理中汤主之。药用米炒党参5克、土炒白朮6克、炮姜2克、焦甘草3克、淡附片4.5克、广木香3克、茯苓9克、车前子9克(包),二剂。三诊时泄利已,腹软溲长,便仍溏软,舌淡而洁。中焦阳气未复,尚须温扶。药用米炒党参5克、土炒白朮6克、炮姜2克、焦甘草3克、煨木香3克、炒石榴皮6克、淡附片4.5克、炒扁豆9克,三剂。药后便下转原、纳和神振,续以温扶而安。锺一棠

锺一棠主任医师,汉族,1915年6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其曾祖、祖父、父亲及兄长为五代世医,名噪莆城诸县,家学渊源,幼承庭训,又攻读[上海中国医学院],于1933年夏毕业,从其兄一桂见习2年,尔后自行悬壶。于1977年9月创办[宁波市中医医院] 任院长。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第一届理事,[浙江省中医学会] 分会副会长。现任[宁波市中医院] 内科主任医师、业务技术顾问、[宁波市中医学会] 理事、[宁波市政协] 常委、[宁波市科协] 顾问、[宁波市农工民主党] 名誉副主席。锺氏涉足杏林近60年,平素治学严谨,理论基础典定,临床经验丰富,他的学术观点是:「应吸收历代名医之精华而反对一家言;对于现代医学亦应取其长而补我之短,可以洋为中用,而不可西化」。着有《无我斋内科疾病证治》《诊余随笔》《内科厥、热、痛、血四大急诊》《中药学补充教材》等。【沙参银菊汤】

〔组成〕南北沙参各15克 银花20克 菊花10克 薄荷6克(后下)杏仁10克 清甘草2克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偏红,脉数。〔用法〕每剂煎2次,头汁用冷水约5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二汁加冷水约400毫升煮沸5分钟,勿过煮。亦可将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1小时后茶饮服。

〔加减〕1.咽喉肿痛者去杏仁,加元参20克,桔梗6克,蝉衣10克;2.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可加重沙参、银、菊用量,或改用野菊花15克,或加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3.咳嗽较剧去薄荷加前胡15克、象贝15克;4.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包)15克、地龙10克;5.宿有痰饮去薄荷,加半夏20克、茯苓18克、芦根20克。

〔典型病例〕包某,男,3岁,1991年11月6日初诊。患儿平素容易感冒发热,常需注射青、链霉素或氨 青霉素等一周以上方能控制。近二日又发热咽痛、咳嗽频作,稍气促,今呕吐一次,不思食,舌尖红、脉细数。因哭闹不能打针而求治中医。查:咽峡充血,左侧扁桃体Ⅰ大,测体温39.6℃。诊断:急性气管炎。证属风热咳嗽。治宜疏风散热,清肺止咳。处方:北沙参10克、银花8克、野菊花8克、薄荷3克、黄芩8克、前胡8克、生甘草2克。4剂。嘱将药置热水瓶中沸水泡服。11月13日复诊,患儿母诉,服药2剂热即退至37.8℃,心除。4剂药后即不发热,咳嗽大减,胃纳增。又自服原方3剂,诸症皆除,惟晚间偶有余嗽,舌洁、脉细,上方去野菊花、薄荷,加南沙参10克、麦冬8克,3剂以巩固。李介鸣

李介鸣,1916年生,男,字伯鹏。主任医师。祖籍[湖南省‧新宁县],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曾任[北京‧中医学院] 名誉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医内科学会] 顾问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会] 名誉理事。先生行医57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学术上主张中西医结合,总结出「升降结合,燥润合用,气血并调」的治疗原则。晚年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提出了「气血」应列为心脏血管疾病总纲之独到观点,治疗尤擅调达气血。先后发表了「施今墨先生学术思想与临床简介」「关于胸痹的治疗」「心肌炎的辨证论治」等几十篇学术论文。

1992年7月23日,李介鸣先生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75岁。【温阳益气复脉汤】

〔组成〕 人参15克 黄耆20克 北细辛6-15克 制附片10克 炙麻黄6克麦冬12克 丹参18克 五味子12克 桂枝10克 甘草10克 〔主治〕心肾阳虚,心阳不运所致脉象迟滞结代、心悸怔忡、胸憋气短等症。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窦综合征以缓慢为主者,及窦性心动过缓(单纯性)。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煎。

〔加减〕1.有房颤者加珍珠母、百合、琥珀末安神敛气,去附子、麻黄、桂枝、减细辛用量;2.心痛者加元胡、生蒲黄、檀香活血行气;3.胸憋者加瓜蒌、薤白宣痹通阳,或用菖蒲、郁金解郁理气;4.头晕者加菖蒲、磁石开窍通阳;5.气喘者加重人参用量,补元固脱。〔典型病例〕粟某,男,57岁,住院病人。病史:患者9年前出现胸憋,心悸,届时心率变慢,且眩晕欲仆,日益加重,于1982年9月14日入院。入院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Ⅰ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40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病窦综合征。1982年9月20日初诊,胸憋时痛,气短怔忡,头晕阵作,面色光白,精神倦怠,舌质胖淡暗,苔薄白,脉沉迟间结。经用【温阳益气复脉汤】治疗1个月后,平时心率均在55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自觉无明显不适,故带方出院。

(注:本方细辛用量较大,最大量可达30克,据观察,一般服药一个半小时即可见心率增加,4小时后逐渐下降,服用大剂量细辛只要用法得当,除少数人有一过性面红潮热外,未见有不良反应。)周仲瑛

周仲瑛,男,1928年生,汉族,[江苏‧如东县] 人,现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省教委确定的中医内科急症重点学科带头人,1990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曾多次被国外选入《世界名人录》,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内科学专家。临床44年,对中医内科和疑难急症造诣殊深。先后承担国家级、部级、省级课题14项,获省级以上奖4项,其中「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滋胃饮】

〔组成〕 乌梅肉6克 炒白芍10克 北沙参10克 大麦冬10克 金钗石斛10克丹参10克 生麦芽10克 炙鸡内金5克 炙甘草3克 玫瑰花3克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其病机为:胃痛日久不愈,或气郁化火,迫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胃液枯槁。〔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克;2.伴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恼,口苦而燥,加黑山栀6克、黄连5克;3.舌苔厚腻而黄,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黄连、厚朴、佛手各3克;4.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 参、山药各10克。

〔典型病例〕卜某,男,38岁。胃痛5-6年,时时发作,此次发作持续两周不已。上腹脘部疼痛,痛势烧灼如辣,有压痛,自觉痞闷胀重,纳食不多,食后撑阻不适,口干欲饮,头昏,舌质光红中裂,无苔、脉细。是属胃阴耗伤,胃失濡润,而致纳运不健,胃气失和。治予酸甘化阴,调和胃气。【滋胃饮】加减,药用生地、麦冬各12克,白芍10克,乌梅肉5克、山楂10克、玫瑰花3克,每日一剂,分早晚煎服。药入三剂,脘痛灼热痞胀等症均止,舌苔新生,惟入晚脘部微有闷感,原方再服三剂,症状消失。刘 弼 臣

刘弼臣教授,【江苏省】仪征市人,汉族,1925年6月6日生。刘弼臣教授从14岁起拜其姑父、当地著名儿科医师孙瑾臣先生为师。成为太平天国名医朱冠臣的第4代传人。

现任【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中医儿科】临床教研室主任。1979年被确认为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导师,10余年来共培养出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7名。还兼任【北京中医学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北京市人大】代表、【江苏省扬州市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并兼任多家省和国家级医学杂志的编委和顾问。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五草汤〕

〔组成〕:(1)倒叩草30克(2)鱼腥草15克(3)半枝莲15克(4)益母草15克(5)车前草15克(6)白茅根30克

(7)灯蕊草1克。

〔主治〕:小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加减〕:〔五草汤〕不仅对小儿肾炎疗效卓著,而且对泌尿系感染及肾病综合征亦常收到满意的效果。如血尿严重,可加用女贞子10克、旱莲草15克,止血效果更佳。〔典型案例〕:

于某,10岁,男,1986年3月1日初诊。半月来下肢生疮,多为脓疱疮,日渐增多,继而逐渐浮肿,尿少色黄,食少神疲、头晕头痛、舌苔黄腻、脉滑数。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5-20、白血球10-15,证系毒热内郁,湿毒内陷营分,血郁气滞,毒湿外发于肌肤腠理则为疮疡肿胀,内蓄于膀胱则尿短色赤。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倒叩草30克、鱼腥草15克、半枝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灯蕊草1克、连翘15克、泽泻10克、胆草3克。上药加减服6剂后,症有好转,周身面部浮肿渐消,脓疱渐少,大便干、小便少黄、饮食、神疲、头晕、头痛均有好转,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滑,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

2、白血球3-4,湿热渐除。再拟方:苍朮、黄柏各5克、银花10克、连翘6克、旱莲草10克、白藓皮10克、蝉衣3克、炒栀子5克、炒黄芩5克、泽泻6克、猪苓6克、云苓6克、姜皮3克、防风3克、生草3克。此方加减又进12剂后,症状均减、化验尿常规正常。

谢 昌 仁

谢昌仁主任医师,男,汉族,1919年8月生,【南京市】人。谢老系中医世家,幼承其父浩如之学。曾任【江苏中医学会】理事、【南京市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南京市人大】

八、九两届代表、【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名老中医。现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行医逾50载,对内科杂病、时令病,尤其脾胃病治疗颇有建树,长于运用通腑之法,并擅理妇科;愈者甚众,享誉金陵。其「中风病治疗510例小结」曾获市科技成果奖;多年来先后在全国和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有10余篇医案录入《中国现代名医医案精华》书内。另有5篇论著列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专辑之中。曾先后赴本省各地及广西、新疆等地讲学与交流。〔消渴方〕 〔组成〕:(1)石膏20克(2)知母10克(3)甘草3克(4)沙参12克(5)麦冬10克(6)石斛12克(7)地黄12克(8)山药12克(9)茯苓12克(10)泽泻12克(11)花粉15克(12)内金6克 〔主治〕: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用法〕:日一剂,水煎服。〔典型病例〕:

张某,男,45岁,农民。初诊:患者能食善饥已2年余。半月来头昏乏力,嗜睡懒动,在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尿糖(+++ +),血糖150㎎%(空腹),肝功能:谷丙转氨 酉每182单位,就诊时症见形体消瘦,能食善饥,每餐可进食稀饭20碗,口渴多饮、尿多、苔中根黄。证属胃热炽盛、伤灼阴津,挟肝经湿热蕴结。治宜清热滋阴为主,佐以清利湿热: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4克、生地12克、丹皮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内金6克、花粉15克、茵陈12克、薏仁12克、石见穿15克,12剂。

复诊:药后「三多」症状基本消失,复查餐后尿糖阴性,空腹血糖81.5㎎%。前方既效,可不更章。原方15剂。

三诊:「三消」症状已基本消失,肝功能复查谷丙转氨酉每降至40单位以下,舌红少津,苔中根仍黄厚。

原方去茵陈、薏仁、石见穿,加麦冬10克、石斛12克,8剂。

经治后,消渴症状一直未发,多次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嘱续服〔六味地黄丸〕及〔消渴方〕以巩固疗效。

第五篇: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精)

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1

1、刘渡舟(1917年9月生,北京中医学院著名教授 1-

1、〔柴胡解毒汤〕

〔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ALD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备注〕

1、1钱=3.75g

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2、俞慎初(1915年10月生,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 2-1(加味五金汤

〔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 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典型病例〕林某,男,60余岁,1984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小便经常色黄如茶。因年老不愿手术,此次以家乡甲子年灯会,特返国观光,前来求治。俞氏鉴于以往多服西药,目前症状为胁痛,小便黄,乃处以〔加味五金汤〕治之。嘱其连服30剂,以观后效。未服药前,曾作B超检查,服药后又作检查。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京丹参12克、绵茵陈15克、山栀子6克、川黄柏6克、制大黄10克(便通停用。

水煎服,连服30剂,每天1剂,日以金钱草、玉米须各20克,水煎代茶。

3、祝谌予(1914年生,北京市名中医,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师承京城名医施今墨 3-1〔降糖方〕

〔组成〕 1.生黄耆30克 2.生地30克 3.苍朮15克 4.元参30克 5.葛根15克 6.丹参30克

〔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温服用。

〔加减〕

1、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

2、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代替,用10 克,知母用10克,生石膏重用30克~60克。

3、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克~15克、熟地30克。

4、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白朮10克。

5、皮肤痒,加白蒺藜10克、地肤子15克、白藓皮15克。

6、下身搔痒,加黄柏10克、知母10克、苦参15~20克。

7、失眠,加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

8、心悸,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9、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克、芡实10克。

10、自觉燥热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归元。

11、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克~30克、狗脊15 克~30克。

4、李孔定(1926年5月生,绵阳中医学校主任医师、副校长 4-1【消斑汤】

〔组成〕鲜泽漆10克(干品减半、大茯苓30克、黄精30克夏枯草30克、连翘15克、山楂15克、枳壳12克甘草3克

〔主治〕斑历(淋巴结核

〔用法〕诸药纳陶罐内,清水浸泡1小时,煮沸10分钟,取200毫升,煎3次,将药液混匀,分3次温服,1日1剂,连服1~2个月,一般可愈,不愈再服,服药期间加强营养。

〔加减〕(1.若斑历已溃加黄耆30克、制首乌15克,以补气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2.未溃则配合外治,用生川乌、草乌各30克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患处,纱布固定,一日一换,忌食辛辣燥烈之品。

〔典型案例〕李某,女,23岁,1988年入院。病史:1988年5月,发现右颈部有一结块,大如核桃,皮色不变,推之可动,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即至某医院诊治。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经肌肉注射链霉素等治疗,左颈部亦有结核发生,日久结核固定,皮色变暗红,于7月2日切开排脓,流出稀薄脓液(脓液涂片找到结核杆菌。术后,转本院治疗。检查:颈部两侧有疮口两处,周围皮肤暗红,两疮口均有白色腐肉,疮口呈潜行性。四周有空腔,流出稀薄脓液,并挟有败絮样物质。诊断:颈淋巴结核。治疗:内服消斑汤加黄耆30克、玄参10克。入院当日即行清创,术后撒七三丹,敷以红油膏纱布盖贴,之后腐肉渐脱落,脓水减少,肉芽组织逐渐生长,最后用生肌散收口共治疗40天,疮口愈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5、朱良春(1917年7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主任医师 5-1【健脑散】

〔组成〕红人参15克(参须30克可代、地鳖虫、当归、甘杞子各21号、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没、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主治〕凡脑震荡后遗症出现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时则更甚;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用之。

〔用法〕马钱子有剧毒,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火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一枚切开,以黑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

〔典型案例〕李某,男,42岁,军人。

在检查施工过程中,突然从上落下之铁棍击于头部而昏倒,当时颅骨凹陷,继则出现血肿,神智不清达20余小时,经抢救始苏,半年后曾在某地检查,脑组织萎缩1/4,整日头昏痛,健忘殊甚,记不得老战友姓名,有时急躁易怒,失眠神疲,面色晦滞,苔薄腻,舌

边尖有瘀斑,脉细涩。予健脑散治之,服药一周后,头昏痛即见减轻,夜寐较安,精神亦略振,自觉爽适。坚持服用2月,症情平稳,续予调补肝肾,补益心气之品善后。

6、方药中(1921年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6-1【升麻甘草汤】

〔组成〕升麻30克、甘草6克

〔主治〕本方为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之辅助方。一般与后面所述之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功散、加味黄精汤合用。适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功能损害严重,转氨酶长期持续在高限,中医辨证属于毒盛者,恒合用该方。

〔用法〕常合入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味散、加味黄精汤方中同煎,煎服法亦同上。

〔典型病例〕郭某,女,30岁,1969年5月初诊。

患者确诊肝炎已10年。经中医药物治疗,10年来转氨酶在500单位以上始终不降,麝浊10单位,百治无效。就诊时,患者肝区疼痛,波乏无力,纳差,舌红,脉弦细滑数。根据上述症征,辨证为肝肾阴虚,波及脾胃,邪毒炽盛。拟养肝助脾疏肝,佐以解毒为法,予加味黄精汤合升麻甘草汤治疗。升麻最大用量为45克。服药两周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肝功,转氨酶、麝浊均下降至正常值,仍宗上方继续治疗两个月,每月复查肝功均保持正常值,诸症消失。停药一年后复查肝功仍在正常范围。1983年患者因它病来诊,述自1969年治疗取效后,10余年来肝功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其中只有一次因外出劳累,转氨酶一度升高,患者自服原方20剂,再调恢复正常。

刘渡舟“柴胡解毒汤”后的备注“1钱=3.75g”应为1钱=3.125g。原文如此,现予以更正。

7、董廷瑶(1903年生,上海市著名中医儿科专家、主任医师

1、【温脐散】

〔组成〕肉桂1.5克公丁香1.5克广木香1.5克麝香0.15克 〔主治〕小儿肠麻痹

〔用法〕本方共研细末,熟鸡蛋去壳,对剖去黄。纳药末于半个蛋白凹处,覆敷脐上,外扎纱布。2小时后如能肠鸣蠕动,矢气频转,则为生机已得,便畅腹软,转危为安。如未见转气,可再敷一次,必可见功,屡用屡验。

〔典型案例〕陶某,男,11个月。因脾常不足,泄利6天,脾更虚惫,腹部胀满,西医诊断为肠麻痹症。高热干渴,恶心呕吐,气促如鼓,叩之,舌红口燥、药入即吐。此属脾气虚惫,症情危急,急于外敷【温脐散】,希获转机。2小时后肠鸣连连,矢气频转,腹部稍软,续敷一次,次日复诊,患儿气机舒缓,便

下稀溏而通畅,腹部柔软,形神转佳,热度退净,舌质转淡,苔薄腻。但泄利尚多、小溲短少,睡时露睛。是为脾阳虚衰,即予附子理中汤主之。药用米炒党参5克、土炒白朮6克、炮姜2克、焦甘草3克、淡附片4.5克、广木香3克、茯苓9克、车前子9克(包,二剂。三诊时泄利已,腹软溲长,便仍溏软,舌淡而洁。中焦阳气未复,尚须温扶。药用米炒党参5克、土炒白朮6克、炮姜2克、焦甘草3克、煨木香3克、炒石榴皮6克、淡附片4.5克、炒扁豆9克,三剂。药后便下转原、纳和神振,续以温扶而安。

8、锺一棠(1915年6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8-1【沙参银菊汤】

〔组成〕南北沙参各15克银花20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杏仁10克清甘草2克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偏红,脉数。

〔用法〕每剂煎2次,头汁用冷水约5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二汁加冷水约400毫升煮沸5分钟,勿过煮。亦可将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1小时后茶饮服。

〔加减〕1.咽喉肿痛者去杏仁,加元参20克,桔梗6克,蝉衣10克;2.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可加重沙参、银、菊用量,或改用野菊花15克,或加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3.咳嗽较剧去薄荷加前胡15克、象贝15克;4.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包15克、地龙10克;5.宿有痰饮去薄荷,加半夏20克、茯苓18克、芦根20克。

〔典型病例〕包某,男,3岁,1991年11月6日初诊。患儿平素容易感冒发热,常需注射青、链霉素或氨青霉素等一周以上方能控制。近二日又发热咽痛、咳嗽频作,稍气促,今呕吐一次,不思食,舌尖红、脉细数。因哭闹不能打针而求治中医。查:咽峡充血,左侧扁桃体Ⅰ大,测体温39.6℃。诊断:急性气管炎。证属风热咳嗽。治宜疏风散热,清肺止咳。处方:北沙参10克、银花8克、野菊花8克、薄荷3克、黄芩8克、前胡8克、生甘草2克。4剂。嘱将药置热水瓶中沸水泡服。11月13日复诊,患儿母诉,服药2剂热即退至37.8℃,心除。4剂药后即不发热,咳嗽大减,胃纳增。又自服原方3剂,诸症皆除,惟晚间偶有余嗽,舌洁、脉细,上方去野菊花、薄荷,加南沙参10克、麦冬8克,3剂以巩固。

9、李介鸣(1916~1992,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主任医师 9-1【温阳益气复脉汤】

〔组成〕人参15克黄耆20克北细辛6-15克制附片10克炙麻黄6克麦冬12克丹参18克五味子12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

〔主治〕心肾阳虚,心阳不运所致脉象迟滞结代、心悸怔忡、胸憋气短等症。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窦综合征以缓慢为主者,及窦性心动过缓(单纯性。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煎。

〔加减〕1.有房颤者加珍珠母、百合、琥珀末安神敛气,去附子、麻黄、桂枝、减细辛用量;2.心痛者加元胡、生蒲黄、檀香活血行气;3.胸憋者加瓜蒌、薤白宣痹通阳,或用菖蒲、郁金解郁理气;4.头晕者加菖蒲、磁石开窍通阳;5.气喘者加重人参用量,补元固脱。

〔典型病例〕粟某,男,57岁,住院病人。病史:患者9年前出现胸憋,心悸,届时心率变慢,且眩晕欲仆,日益加重,于1982年9月14日入院。入院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Ⅰ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40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病窦综合征。1982年9月20日初诊,胸憋时痛,气短怔忡,头晕阵作,面色光白,精神倦怠,舌质胖淡暗,苔薄白,脉沉迟间结。经用【温阳益气复脉汤】治疗1个月后,平时心率均在55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自觉

无明显不适,故带方出院。

(注:本方细辛用量较大,最大量可达30克,据观察,一般服药一个半小时即可见心率增加,4小时后逐渐下降,服用大剂量细辛只要用法得当,除少数人有一过性面红潮热外,未见有不良反应。

10、周仲瑛(1928年生,南京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0-1【滋胃饮】

〔组成〕乌梅肉6克炒白芍10克北沙参10克大麦冬10克金钗石斛10克丹参10克生麦芽10克炙鸡内金5克炙甘草3克玫瑰花3克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其病机为:胃痛日久不愈,或气郁化火,迫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胃液枯槁。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克;2.伴郁火,脘中烧灼热 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恼,口苦而燥,加黑山栀6克、黄连5克;3.舌苔厚腻而黄,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黄连、厚朴、佛手各3克;4.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

参、山药各10克。

〔典型病例〕卜某,男,38岁。胃痛5-6年,时时发作,此次发作持续两周不已。上腹脘部疼痛,痛势烧灼如辣,有压痛,自觉痞闷胀重,纳食不多,食后撑阻不适,口干欲饮,头昏,舌质光红中裂,无苔、脉细。是属胃阴耗伤,胃失濡润,而致纳运不健,胃气失和。治予酸甘化阴,调和胃气。【滋胃饮】加减,药用生地、麦冬各12克,白芍10克,乌梅肉5克、山楂10克、玫瑰花3克,每日一剂,分早晚煎服。药入三剂,脘痛灼热痞胀等症均止,舌苔新生,惟入晚脘部微有闷感,原方再服三剂,症状消失。

11、刘弼臣(1925年6月生,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儿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11-

1、〔五草汤〕

〔组成〕:(1倒叩草30克(2鱼腥草15克(3半枝莲15克(4益母草 15克(5车前草15克(6白茅根30克(7灯蕊草1克。

〔主治〕:小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加减〕:〔五草汤〕不仅对小儿肾炎疗效卓著,而且对泌尿系感染及肾病综合征亦常收到满意的效果。如血尿严重,可加用女贞子10克、旱莲草15克,止血效果更佳。

〔典型案例〕: 于某,10岁,男,1986年3月1日初诊。半月来下肢生疮,多为脓疱疮,日渐增多,继而逐渐浮肿,尿少色黄,食少神疲、头晕头痛、舌苔黄腻、脉滑数。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5-20、白血球10-15,证系毒热内郁,湿毒内陷营分,血郁气滞,毒湿外发于肌肤腠理则为疮疡肿胀,内蓄于膀胱则尿短色赤。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倒叩草30克、鱼腥草15克、半枝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灯蕊草1克、连翘15克、泽泻10克、胆草3克。上药加减服6剂后,症有好转,周身面部浮肿渐消,脓疱渐少,大便

干、小便少黄、饮食、神疲、头晕、头痛均有好转,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滑,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

2、白血球3-4,湿热渐除。再拟方:苍朮、黄柏各5克、银花10克、连翘6克、旱莲草10克、白藓皮10克、蝉衣3克、炒栀子5克、炒黄芩5克、泽泻6克、猪苓6克、云苓6克、姜皮3克、防风3克、生草3克。此方加减又进12剂后,症状均减、化验尿常规正常。

12、谢昌仁(1919年8月生,主任医师、江苏省名老中医 12-

1、〔消渴方〕

〔组成〕:(1石膏20克(2知母10克(3甘草3克(4沙参12克(5麦冬10克(6石斛12克(7地黄12克(8山药12克(9茯苓12克(10泽泻12克(11花粉15克(12内金6克

〔主治〕: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典型病例〕: 张某,男,45岁,农民。初诊:患者能食善饥已2年余。半月来

头昏乏力,嗜睡懒动,在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尿糖(+++ +,血糖150㎎%(空腹,肝功能:谷丙转氨酉每182单位,就诊时症见形体消瘦,能食善饥,每餐可进食稀饭20碗,口渴多饮、尿多、苔中根黄。证属胃热炽盛、伤灼阴津,挟肝经湿热蕴结。治宜清热滋阴为主,佐以清利湿热: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4克、生地12克、丹皮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内金6克、花粉15克、茵陈12克、薏仁12克、石见穿15克,12剂。

复诊:药后「三多」症状基本消失,复查餐后尿糖阴性,空腹血糖81.5㎎%。前方既效,可不更章。原方15剂。

三诊:「三消」症状已基本消失,肝功能复查谷丙转氨酉每降至40单位以下,舌红少津,苔中根仍黄厚。原方去茵陈、薏仁、石见穿,加麦冬10克、石斛12克,8剂。

经治后,消渴症状一直未发,多次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嘱续服〔六味地黄丸〕及〔消渴方〕以巩固疗效。

13、胡翘武(1915年7月生,主任医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13-

1、〔阳和平喘汤〕

〔组成〕:(1熟地30克(2淫羊藿20克(3当归10克(4麻黄6克(5紫石英30克(6肉桂3克(7白芥子6克(8鹿角片20克(9五味子4克(10桃仁10克(11皂角3克

〔主治〕:慢性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属肾督虚冷、痰瘀凝滞而致咳喘经久不已者。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温两服。〔加减〕:(1阳虚及阴者,去肉桂,加山药20克、山茱萸10克。(2寒痰化热者,去白芥子,加葶苈子10克、泽漆15克。(3气急喘甚者,加苏子10克、沉香3克(后下。(4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20克、紫菀20克。(5胃脘饱满,纳食不馨者,加砂仁6克、二芽各30克。(6痰浊消减者,去白芥子、皂角,加橘红10克、茯苓20克。

〔典型病例〕:王某,男,54岁,1991年3月26日初诊。咳嗽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伴气喘4载。近3年5次住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屡治乏效,只赖解痉、激素之剂控制症状,但停药即犯。因症状日益加重、喘咳气急、步履艰难,西药无法改善症状而试服中药。患者面色清晦虚浮、畏寒肢冷、胸膈憋闷、抬肩、言语断续、咳声不扬、痰多泡沫清稀、便秘、舌淡暗润苔薄白、脉沉细弱。此为肾督亏虚、痰瘀恋肺,亟当补虚泻实上下调治:熟地30克、鹿角片20克、白芥子6克、麻黄6克、肉桂3克、紫石英30克、紫菀30克、五味子6克、苏子10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肉苁蓉20克。

方5剂,胸膈憋闷大减,步履登楼不甚喘促。继予上方10剂,诸症再减。后因口干痰液较稠、舌尖淡红、肺阴不足,寒痰化热之象有露,于原方去麻黄、苏子、肉桂、白芥子,加南沙参30克、葶苈子10克、冬瓜仁30克,10剂诸症渐平。继予〔阳和平喘汤〕去皂角,减麻黄为3克,加淮牛膝10克。30剂后诸症悉已,宛如常人。激素解痉之剂早已撤除,随访至今未见再发。

14、郑惠伯(1914年10月生于四川省奉节县永安镇,主任医师

1、〔加味四妙勇安汤〕

〔组成〕:(1当归30克(2玄参30克(3银花30克(4丹参30克(5甘草30克 〔主治〕:冠心病、胸痞气短、心痛、脉结代、能治疗肝区刺痛及肾绞痛。〔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加减〕:冠心病:上方加毛冬青、太阳草,以扩张血管;(1若兼气虚者,加黄耆、生脉散以补益心气。(2若心血瘀阻甚者,加冠心二号以活血化瘀。

病毒性心肌炎:上方加郁金、板蓝根、草河车以清热解毒活血。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律失常:上方配合〔甘麦大枣汤〕或〔百合知母汤〕,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典型病例〕: 李某,女,65岁。患冠心病10余年,近年又患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近日卒感胸闷,气短、心悸,脉结代、口腔溃疡、舌质光泽无苔。方用:当归、玄参、银花、太子参、玉竹、太阳草各20克,麦

冬、五味子各15克,甘草10克。

服上方6剂,脉结代好转,由三至一止,变为二十四至五止,继用上方。三诊脉已不结代,但口渴眩晕,上方加花粉、石斛、天冬。经过三诊,心律基本正常,观察一年半,病情无反复。

2、〔加味二仙汤〕

〔组成〕:(1仙茅12克(2仙灵脾15克(3当归10克(4知母10克(5巴戟天12克(6黄柏6克(7枸杞子15克(8五味子10克(9菟丝子15克(10覆盆子10克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乳癖辨证属冲任不调者;血小板减少。

〔用法〕: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加减〕: 1.功能性子宫出血:(1出血较多、血虚加阿胶、艾叶。(2血热加地榆、槐米、仙鹤草。(3血瘀加田

七、丹参、益母草。(4血脱加红参、龙骨、山茱萸。(5脾气虚加黄耆、党参、白朮。(6冲任虚加鹿角胶、龟板胶。(7肾阳虚加鹿茸、附片。

(8肾阴虚去知母、黄柏,加女贞子、旱莲草。

2.乳癖:乳癖属冲任不调者,可于上方配鹿角片粉2~4克,分2次药汤送服。3.血小板减少:去知母、黄柏,加女贞子、旱莲草、黄耆、黄精。

15、陆芷青(1918年3月生,浙江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5-

1、【四子平喘汤】

﹝组成﹞:(1葶苈子12克。(2炙苏子9克。(3菜菔子9克。(4白芥子2克。(5苦杏仁9克。(6浙贝母12克。(7制半夏9克。(8陈皮5克。(9沉香5克(后下(10大生地12克。(11当归5克。

(12紫丹参15克。

﹝主治﹞:肾虚失纳、痰饮停肺之咳喘。症见胸膈满闷、咳喘短气、痰多色白、苔白腻、脉沉细滑等。

﹝用法﹞:文火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加减﹞:(1畏寒肢冷,加肉桂。(2咳嗽甚者,加百部、前胡。

(3咳痰黄稠去沉香、生地,加黄芩、焦山栀。(4咯痰不畅,加竹沥、瓜萎皮。

﹝典型病例﹞:蔡某,男,57岁,1992年5月2日初诊。主诉:咳嗽

反复发作已有30年,经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久治少效,近旬咳嗽气急、心悸胸闷加剧,经同事介绍前来求治。查:面色暗滞、语声不扬、咳嗽气急、痰多色白、口干不饮、苔黄腻、脉沉细。处方:﹝四子平喘汤﹞加瓜萎皮10克、薤白10克,7剂。

二诊:药进7剂,胸闷心悸气急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再服7剂。三诊:诸病悉除,原方再进7剂。

16、周信有(1921年2月生于山东牟平,甘肃中医学院教授 16-

1、【消徵利水汤】

﹝组成﹞:(1柴胡9克。(2茵陈20克。(3丹参20克。(4莪朮15克。(5党参15克。(6炒白朮20克。(7炙黄耆20克。(8淫羊藿20克。(9醋鳖甲30克。(10五味子15克。(11大腹皮20克。(12猪茯苓各20克。(13泽泻20克。(14白芽根20克。

﹝主治﹞: 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臌胀、肝脾肿大。﹝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分三次服。﹝加减﹞: 肝病虚损严重,肝功障碍,絮浊试验、血清蛋白电泳试验异常,可加培补脾肾之品,白朮可增至40克,另加仙茅20克、女贞子20克、鹿角胶9克(烊化。经验证明,重用扶正培本、补益脾肾之品,证候和肝功化验、免疫指标都能得到相应改善,说明扶正补虚是降絮浊和提高血清蛋白的关键。当然,虚与瘀是互为因果的,肝病虚损严重、抵抗力低下、微循环障碍,又能因虚致瘀,导致肝脾肿大,形成症积肿块。故在扶正补虚的同时尚须重用活血袪瘀之品。对此我们一般是轻重药并重,加重丹参、赤芍、莪朮等药之分量。补虚与袪瘀多是综合运用,不过有时有所侧重罢了。

﹝典型病例﹞:李某,男,33岁,靖远电厂职工。1986年4月经诊断为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曾两次因病情恶化出现腹水、吐血住院抢救。1988年元月又因大量吐血和肝硬化腹水住进某医院。经住院治疗3个月之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病人精神负担沉重、生活无望、焦苦万分,乃出院于1988年4月25日来诊,出院时化验,表面抗原1:128,黄疸指数17单位,麝香草酚浊度21单位,硫酸锌浊度20.4单位,麝

香草酚絮状试验(++++,血清总蛋白6.2%,白蛋白2.6%,球蛋白3.6%,谷丙转氨酉每325单位,血小板汁数3.8万/立方毫升。证见:两胁痛、胁下症积(肝脾肿大、触痛、腹胀腹水、腹大如鼓、全身浮肿、饮食不进、面色黧黑、牙龈出血、舌质暗淡、小便不利、脉弦涩,诊系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危急。中医辨证为虚瘀交错、血瘀肝硬、脾肾两虚、水津不化、水邪潴留,拟培补脾肾、袪瘀化症、利水消肿。治用﹝舒肝消积丸﹞,配服﹝消症利水汤﹞,稍施加减,连续服丸、汤药3个月,腹胀腹水消除,诸症悉减,肝功能已接近正常。又服药治疗半年多,于1989年3月6日化验,除

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为弱阳性外,肝功能和蛋白电泳、血小板计数已完全恢复正常,脾肿大已回缩,诸症悉除,身体无任何不适。现已上班恢复工作。

17、刘云鹏(1910年生,30多岁即誉为湖北沙市八大名医之一,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擅长妇科

1、【固胎汤】

﹝组成﹞:(1党参30克(2炒白朮30克(3炒扁豆9克(4山药15克(5熟地30克(6山茱萸9克(7炒杜仲9克(8续断9克(9桑寄生15克(10炒白芍18克(11炙甘草3克(12枸杞子9克。﹝主治﹞:滑胎(习惯性流产、腰痛、小腹累坠累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加减﹞:(1若小腹下坠,加升麻9克、紫

胡9克以升阳举陷。(2小腹掣痛或陈发性加剧者,白芍用至30克、甘草15克以缓急止痛。(3小腹胀痛,加枳实9克以理气止痛。(4胎动下血,加阿胶12克、旱莲草15克、棕榈炭9克以固冲止血。(5口干咽噪、舌红苔黄,去党参加太子参15克。(6或选用黄芩9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玄参12克,以养阴清热安胎。(7胸闷纳差,加砂仁9克、陈皮9克以芳香和胃。(8呕恶,选加竹茹9克、陈皮9克、生姜9克以和胃止呕。(9畏寒肢冷、少腹发凉,加肉桂6克、制附子9克以温阳暖胞。﹝典型案例﹞:毛某,女,24岁,1986年7月6日初诊。已妊娠3个月,头晕、睡眠不佳,有时呕吐,阴道流血已六、七天,腰酸腿软,经注射止血药物仙鹤素,口服vitk等未效,某医院妇科诊为「先兆流产」,舌苔薄白、左脉大、右脉虚数。此脾肾两虚,治宜双补。方用党参30克、炒白朮30克、云苓10克、甘草6克、熟地30克、山茱萸9克、黄芩炭10克、骨脂15克,每日煎服一剂。于1988年6月因产后便血亦来诊曰:上次腹坠流血等症状服五剂即愈。于1987年1月顺产一女婴很好。

18、张镜人(1923年6月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教授 18-

1、【安中汤】

﹝组成﹞:(1柴胡6克(2炒黄芩9克(3炒白朮9克(4香扁豆9

克(5炒白芍9克(6炙甘草3克(7苏梗6克(8制香附9克(9炙延胡9克(10八月札15克(11炒六曲6克(12香谷芽12克。

﹝主治﹞:脘部涨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脉弦、细弦或濡细、舌苔薄黄腻或白腻、舌质编红。

﹝用法﹞:水煎,分二次,饮后一小时温服。﹝加减﹞:(1疼痛较甚,加九香虫6克。(2胀满不已,加炒枳壳9克。

(3胃脘灼热,加连翘9克(包,或炒知母9克(4嗳气,加旋覆花9克、代赭石15克。(5泛酸,瓦楞15克、海螵蛸15克。(6嘈杂,加炒山药9克。(7苔腻较厚,加陈佩梗9克。(8苔红苔剥,去苏梗,加川石斛9克。(9便溏,加焦楂炭9克。

(10伴腹痛,再加炮姜炭5克、煨木香9克。(11便结,加全瓜萎15克、望江南9克。(12腹胀,加大腹皮9克

(13X线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凤凰衣6克、芙蓉叶9克

(14胃粘膜活检病理示肠腺化生,加白花蛇舌草30克。(15腺体萎缩,加丹参。

19、俞慎初(1915-2002,福建福清人。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当代中医学家,中医医史学家,教育家,国家级中医药专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学家、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19-1【止咳定喘汤】

﹝组成﹞:(1蜜麻黄6克(2光杏仁5克(3炙甘草3克(4紫苏子10克(5白芥子6克(6葶苈子6克(布包(7蜜款冬6克(8蜜橘红5克(9结茯苓10克(10清半夏6克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尤对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减﹞:(1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表证明显者,可酌加荆芥、防风、紫苏叶等。(2痰粘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贝母(3胸闷不舒者,加瓜萎、郁金。

(4如痰黄之咳喘者,可加条黄芩、桑白皮、浙贝母等。

﹝典型病例﹞:患者素有哮喘症,多年来经常发作。近日不慎受凉,咳嗽不已,且见喘促气急,胸闷,痰多色白,脉细缓,舌质淡红苔白。证属外邪引动内饮致肺气不喧之喘咳,治直宣肺平喘,止咳袪痰,予[止 咳定喘汤]加味。处方:蜜麻黄 6 克、光杏仁 5 克、炙甘草 3 克、蜜款 冬 6 克、浙贝母 10 克、盐陈皮 5 克、结茯苓 10 克、清半夏 6 克、紫 苏子 10 克、白芥子 6 克、葶苈子 6 克(另包),水煎服。服五剂后,咳喘明显减轻,仍胸闷,上方加干瓜萎 15 克,再进

五剂后,诸症悉平。20、何炎燊(广东省名老中医,广东中医学院兼职教授)20-

1、〔加减清海丸〕 〔组成〕:(1熟地 24 克(2淮山药 12 克(3山萸肉 12 克(4丹皮 9 克(5北沙参 15 克(6阿胶 12 克(7麦冬 12 克(8白朮 9 克(9桑叶 9 克(10白芍 15 克(11石斛 12 克(12龙骨 24 克(13女贞子 12 克(14 旱莲草 12 克。〔主治〕:室女崩漏。〔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服。服至 5~7 剂后,崩块之热得减者,去桑叶、丹皮,加龟板、鳖甲、牡蛎。愈后每月经前服 4~5 剂,病根 可除。

〔典型案例〕:柴某,学生。因阴道出血淋漓不断,孩提年令有一定的 恐惧感,有此症状避而不谈,但经问诊可知,其血色鲜红,心烦想哭、夜间盗汗、手心脚心发烧、腰痛及足跟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于是处方为:熟地 24 克、淮山药 12 克、山萸肉 12 克、丹皮 9 克、秦 艽 9 克、白薇 6 克、地骨皮 9 克、白朮 9 克、石斛 12 克、麦冬 12 克、龙骨 24 克、龟板 24 克,上服三剂后,已见效果,阴虚症状明显改善,且下血量亦日趋见少。为巩固疗效计,嘱其每月经前按上方服三剂,后追访半年未见覆发

老中医的美容养颜秘方(5篇范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