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土壤肥料学资料
编辑:落花人独立 识别码:21-108178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8 01:06: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土壤肥料学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土壤生产力: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2.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3.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与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5、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矿物在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6、腐质化系数:每克干重的有机物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7、氮的利用率: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占施入土壤氮素的百分率。

8.养分的主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1、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并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粘土矿物:在风化过程或成土过程中重新形成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和氧化物。

3、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4、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成无机矿质养分的过程。

5、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原状土的干重称为土壤容重。

6、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7、氨化作用:指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形成氨(或铵离子)的过程。

8、微量营养元素:作物需要量很少,一般占作物干重的千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1.扩散:由于根系不断向根际吸收养分,因而造成根际养分低于土体养分浓度,从而形成养分浓度差,在浓度差的推动下,养分就从土体向根际迁移。2.离子颉抗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根系对另外一种离子的吸收。

3.硝酸还原作用:硝态氮被植物吸收后,不能直接与酮酸结合,必须经过还原过程,使硝态氮转变为氨态氮,才能与酮酸结合形成氨基酸、蛋白质。4.水势:土壤水与标准状态水的自由能之差。

5.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经常不断地、适量地给植物提供并调节它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存在一些毒害物质等性能。

6.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7.养分归还学说:随着植物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如果不归还养分于土壤,地力必然会下降,要想恢复地理,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带走的全部东西,为了增加产量,应该向土壤中施加灰分元素。1.最小养分律:植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但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在一定范围内,植物产量随最小养分的变化而增减,无视最小养分的施用,即使施用再多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2.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3.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在水势差的推动下,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4.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

5.反硝化作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被硝化细菌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

6.根外营养:植物通过茎和叶片来吸收养分营养其自身。

7.磷酸退化作用:普钙中含有游离酸,会使肥料吸湿结块,导致肥料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溶性的磷酸一钙转变为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从而降低过磷酸钙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效性降低。

8.CEC:即阳离子交换量,表示每千克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1、15-15-13-1.5B:100kg该肥料含有效氮15kg、有效磷(P2O5)15kg、有效钾(K2O)13kg、还含有1.5kg的硼。

2、土壤热容量: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3、陪补离子效应:由于陪补离子与胶体的结合能不同,而导致某种离子有效度发生变化的效应。

4、养分共质体运输:共质体是由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连接起来的一个连续体系,养分通过此体系的运输称养分共质体运输。

5、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的肥料。

6、土壤缓效钾:主要指被2:1型层状黏土矿物所固定的钾以及黑云母和部分水云母中的钾。

7、土壤肥力:土壤在植物生长全过程中,同时而不断的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8、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体的干土重。

1、熟化过程:人为因素影响下,通过耕作、培肥与改良,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素不断协调,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的方向转化的过程。

2、土壤背景值: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

3、堆肥:秸秆、植物残体等有机废弃物在好气条件下堆腐而成的有机肥。4、15-12-15(S):100kg该肥料含有效氮15kg,有效磷12kg,有效钾15kg(用硫酸钾作原料)。

5、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pH条件下,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cmol/kg)。

6、土壤导热率:单位厚度的土层(1cm),温差为1℃,每秒钟经单位断面的热量焦耳数(J/cm2.s.℃)。

7、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数的组合。

8、闭蓄态磷:由溶解度很小的氧化铁胶膜包蔽着的磷酸盐。

五、问答题

1、简述红壤的主要特性,怎样改良中低产红壤?

答:红壤的主要特性:(1)粘粒多而品质差;(2)养分贫乏,有机质含量低;(3)酸性强;(4)土层厚而耕层浅薄。

改良中低产红壤的主要措施:(1)植树造林、平整土地,建设梯地梯田;(2)合理间作套种与轮作,用地养地相结合;(3)大量施用有机肥,培育土壤肥力;(4)合理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5)施用氮肥、磷肥、钾肥等无机肥料2、2、简述氮肥施入土壤中的主要损失途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减少这些损失答:化学氮肥施入土壤的主要损失途径:(1)氨的挥发损失;(2)硝酸盐的淋溶损失;(3)硝酸盐的反硝化脱氮损失。

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地下水,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破坏臭氧层,使进入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多;造成温室气体效应等。

减少损失的主要途径:(1)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作物特性以及氮肥的性质合理分配氮肥;(2)确定合理的施肥量;(3)深施覆土;(4)使用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5)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6)使用缓释肥料。

3、从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特点比较入手,说明我们国家肥料工作的方针。答: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特点比较:(1)有机肥料含养分种类多、养分含量低,而化学肥料含养分种类单

一、养分含量高;(2)有机肥料肥效长,供应养分数量少,而化学肥料肥效短,供应养分数量多;(3)有机肥料含腐殖质,有显著的改土作用,化学肥料常含副成分,影响土壤的性质;(4)有机肥料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改良土壤性质,而化学肥料易流失、固定、挥发损失。

我们国家肥料工作的方针: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方针。

4、为什么钾能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为什么钾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性? 答:钾能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的原因:钾供应充足时,(1)植株体内可溶性氨基酸和糖减少,减少了病虫的营养物质;(2)茎叶纤维素含量增加,细胞增厚、表皮细胞硅质化增加,因而增强抗病虫入侵的能力,抗倒伏性也增强;(3)作物组织酚类化合物增加。钾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性是因为:(1)植物钾含量增加,降低细胞的渗透势,增加了土壤和根间的水势差;(2)钾可调节叶片气孔的开闭,从而减少干旱条件下蒸腾失水;(3)钾可促进根系生长和下扎,从而增加水分吸收

1、简述砂土和粘土各有什么生产特性,如何进行土壤质地的改良? 答: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质地类型。砂土生产特性:通气透水、不耐旱,养分少、保肥性差,增温降温快、早春易升温,一般易耕作。可施用冷性有机肥料和半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用化学肥料适时追肥,以免“发小苗不发老苗”。适宜种植生长期短及块根块茎类作物,适宜种植耐旱耐瘠的作物。

粘土生产特性:通气透水性差,保水保肥性强,养分含量高于砂土,增温降温慢、早春不易升温,耕性差。肥效迟缓、费劲稳长,“发老苗不发小苗”,有机肥料施用热性有机肥料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适宜种植需肥多或生长期长的谷类、豆类等作物。进行土壤质地改良的措施:(1)增施有机肥料;(2)砂掺粘,粘掺砂,客土调剂;(3)引洪放淤,引洪漫砂;(4)根据不同质地采取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

2、简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答: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保肥性,增加磷等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增强有益微生物的活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等。而且有机质与土壤矿物质颗粒形成很好的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土壤团粒结构丰富,这样有利于协调土壤热、水、气肥等肥力因素。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的措施: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有有机肥料的施入、如堆肥、厩肥、绿肥等,植物残体归还和根系分泌物。

3、合理施肥的含义包括哪些? 答:提高作物产量,改进作物品质;不断培肥土壤;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环境的污染小。

4、为何尿素特别适合作为根外追肥施用?答:尿素以分子态溶于水,水溶液离子强度小直接接触作物茎叶不易发生危害;尿素分子体积小,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尿素进入细胞不易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即使发生也易恢复。

5、如何制作堆肥?通过调节哪些因素来调控堆肥的腐熟?

答:制作堆肥:(1)场地准备,(2)备料(粪引物或促进分解的物质,如人畜粪尿和草木灰或石灰;提供有机质的物质,如各类落叶、杂草、秸秆等;吸附物,干细土,)。(2)堆积,三种备料大致以比例为5:3:2进行混合,堆积约两米长宽、1.5米高。调控堆肥的腐熟的因素为水分、温度、通气、碳氮比、酸硷性。

1、简述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答:土壤质地指不同粒径颗粒在土壤中所占的质量白分率。土壤质地首先影响土壤的孔隙性质及养分含量,进一步作用于土壤的通气性、保肥性、供肥性、土壤温度状况及耕性等性质。

(1)砂土类①肥沃性:砂质土因粗粒多,孔隙大且相对较多,其通透性良好、保蓄性能差、潜在养分含量低,但转化条件好、土温易于提高且变幅大、土中无毒害物质存在。②耕性好:砂质土粘性差,塑性小,耕作时省力,宜耕期长,耕作质量好。③作物反映“发小不发老”:作物出苗齐、早、全,但生长中后期容易脱水脱肥。(2)粘质土:①肥沃性:粘质土因细粒多,小孔隙且占主导地位,其通透性差、保蓄性能强、营养元素含量高、土温变幅小、土中可能有毒害物质存在。②耕性差:粘质土比表面积大,粘性强,塑性大,耕作时费力,宜耕期短。③作物反映“发老不发小”:春季作物播种后出苗晚、苗势弱而且常缺苗,但生长中后期,特别是雨季养分释放快,往往出现旺长现象。

(3)壤土类:这类土壤由于砂粘适中,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又消除了二者的缺点,是农业生产上较理想的土壤质地。他既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有相当多的毛管孔隙,因此通气透水性好,又有一定的保水保肥性能;含水量适宜,土温比较稳定;粘性不大,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

2、普钙在酸性土壤中利用率不高,为什么?它在土壤中的特点,有效施用原则和施用措施是什么?答:在酸性土壤中普钙与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反应生成磷酸铁、磷酸铝,随着时间延长,进一步转化为难溶性闭蓄态磷酸盐即粉红磷铁矿、磷铝石,从而降低普钙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酸性土壤中也存在磷的吸附固定,因此普钙在酸性土壤中利用率不高。⑴普钙在土壤中的特点:易被固定,移动性小;⑵有效施用原则:尽量减少普钙与土壤的接触,以减少固定,尽量增加普钙与作物根系的接触面,以增加根的吸收;⑶施用措施:①集中施用,穴施、沟施、沾秧根;②与有机肥混合施用③酸性土壤配施石灰;④配成溶液根外追肥

3、简述高岭石类粘土矿物和蒙脱石类粘土矿物在晶层构造及性质上的特点?答:⑴高岭石类粘土矿物晶层构造及性质上的特点:①晶层由一层硅氧片和一层水铝片重叠而成;②晶层间通过氢键联结,每个晶层一面是氧原子一面是氢氧原子团,联结力强,晶层间距离小,且距离固定,不能扩展,水分和各种离子很难进入其间;③颗粒粗大,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胀缩性都较弱;④很少发生同晶替代现象,因而很少带负电,阳离子交换量只有3-15cmol/kg。⑵蒙脱石类粘土矿物在晶层构造及性质上的特点::①晶层由两片硅氧片中间夹一层水铝片,硅氧片和水铝片的比例为2:1,称为2:1型矿物;②晶层间通过氢键联结,晶层上下都是氧原子,氢键键能低,联结力弱,水分和各种离子易进入,使晶层间距扩大,为膨胀型晶体;③颗粒小,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都很强,对耕作不利;④同晶替代现象普遍,蒙脱石主要发生在铝片中,Al3+被Mg2+代替,替代结果使粘土矿物带上大量的负电荷,具有较强的吸附阳离子的能力,蒙脱石阳离子交换量高达80-120cmol/kg,保肥力强。

4、简述土壤钾的化学形态和其对作物的有效性。答:土壤中的钾分为四种形态,即水溶态钾、交换态钾、缓效钾、矿物态钾,水溶态钾、交换态钾是速效钾,对作物的有效性高;而缓效钾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速效钾,对作物来讲也有一定的有效性,矿物态钾非常难溶解,有效性低。

5、什么是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答:⑴岩石矿物经风化作用所释放的可溶性养料和粘粒等风化产物,受雨水的淋溶,使其随雨水流入江河,汇入海洋,沉积以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又重新形成岩石。这种从岩石到风化产物再到岩石的长期循环过程称植物营养物质的地质大循环。⑵生物小循环是营养元素在生物体与土壤之间的循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形成植物体,动植物死亡后,残体回到土壤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释放出养分。这种由风化释放出的无机养分转变为生物有机质,再转变为无机养分的循环称植物营养物质的生物小循环。

1.为什么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1.答:(1)具有良好的孔隙性质;(2)良好的土壤水气状况;(3)养分供应和储藏比例适当;(4)团粒结构的土壤疏松多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根系的生长,还能减小耕作阻力。2氮肥施入土壤后主要损失途径有哪些?如何减少这些损失?2.答:NH4+-N NH3的挥发NO3—N 淋失、流失、反硝化(1)NH4+-N 深施覆土,避免NH3的挥发,避免NH4+-N转变为NO3—N,造成氮的淋失、流失、反硝化。不与碱性物质混施;2)NO3—N不适施用在水田,不能作基肥。使用上脲酶抑制剂,抑制尿素水解,减少NH3的挥发,使用硝化抑制剂,防止NH4+-N转变为NO3—N,造成氮的淋失、流失、反硝化。3.为什么要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3.答:(1)有机肥料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有显著的改土作用,而化学肥料只能供给作物矿质养分,一般没有直接的改土作用。(2)有机肥含有多种养分,但养分含量低,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但养分种类比较单一。(3)有机肥肥效慢,肥效持久,化肥肥效迅速,肥效短。4)有机肥可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改良土壤性能,而化肥养分浓度高,易挥发、淋失、固定,降低肥料的利用率。所以施肥时应注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使缓效与速效配合起来,使土壤得到持续、均衡的养分供应。4.简述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答:岩石风化后形成的母质,产生了粘粒,对养分有吸收作用,但吸收作用是暂时的,被吸收的养分有再被雨水淋失的可能,吸收作用是广泛的,不易积累养料,吸收发生于土壤母质整个层次中,不可能使分散的养料集中到母质表层,使养料丰富起来,它不能单独完成集中和保蓄植物所需养料的任务。而当生物出现以后,它所具有的选择吸收的性能;集中养料的能力;生物固氮作用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因而认为生物在土壤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是什么?

①有机质的碳氮比和物理状态:C/N≤25为宜,越细碎越好。②土壤水热状况,影响微生物活性,以30℃,土壤水分接近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③土壤通气状况。通气良好,分解彻底,分解速度快。通气性差,分解缓慢,常累积还原性物质和有机酸。④土壤pH。影响微生物类群、数量及活性。

2、我国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是什么?①纬度地带性:由黑龙江、山东、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到海南,土壤类型依次为:漂灰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②经度地带性:由黑龙江、内蒙、宁夏、甘肃到新疆,土壤类型依次为:暗棕壤、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荒漠土。

3、简述土壤胶体的类型和性质,答:土壤胶体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体三类。土壤胶体的性质主要有①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②带有电荷。③有凝聚和分散作用。

4、简述植物根外营养的特点。①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和转化。②养分吸收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③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④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但根外营养只是根部营养的补充,不能替代根部营养。

1、如何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要点:氮肥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主要考虑①土壤条件,包括土壤pH、土壤类型(旱地、水田、盐碱土)、土壤养分状况。②作物特性,作物种类、品种特性。③氮肥特性,NH4+-N防挥发、NO3--N防淋失和反硝化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①避免氮素在表层大量累积。②严格控制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③增加作物根系对氮素的吸收。④氮肥深施、使用脲酶抑制剂、反硝化抑制剂和缓释肥料。⑤平衡施肥。

2、试述土壤酸碱反应与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关系。要点:①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②影响微生物活性。③影响土壤理化性状。④影响植物根系发育,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状况。

1、简述土壤中氮素的形态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

土壤氮素形态主要有(1)土壤无机氮:固定态铵、NH4+、NO3-、NO2-、NH3、N2O、NO、NO2、N2。(2)有机氮:水溶性有机氮,水解性有机氮,非水解性有机氮 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主要有:(1)有机氮的矿化:在微生物作用下,含氮化合物分解成氨的过程。(2)无机氮的生物固定:无机氮被微生物同化固定的过程。(3)黏土矿物对NH4+的吸附固定和释放。(4)氨的挥发。(5)硝化作用。(6)硝酸还原作用。(7)反硝化作用。

2、简述我国有机肥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问题:(1)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剧增。(2)秸秆焚烧严重。(3)绿肥未纳入轮作制,种植面积越来越小。

对策:(1)有机无机配合施用。(2)将绿肥纳入轮作制。(3)推广秸秆还田。(4)合理利用城乡垃圾、畜禽粪便和有机废弃物。

3、简述红壤类土壤低产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红壤低产的原因主要为:酸(pH低)、瘦(有机质缺乏,有效磷含量低、中微量元素缺乏)、粘、板、水土流失严重。改良措施:(1)增施有机肥、石灰和平衡施肥。(2)用养结合,改革红壤耕作制。(3)农林牧结合,大力发展林牧业。(4)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

4、团粒结构的形成对土壤肥力的作用有哪些?(1)能协调水气矛盾:土壤疏松多孔,能容纳较多的降水;大孔充气,小孔充水。(2)协调有机质消耗和累积的矛盾,有利于养分的保蓄和释放。(3)能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4)改良土壤耕性,有利于根系伸展。

1、试述土壤有机质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 要点:(1)矿化提供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2)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形成团粒结构,保蓄水分,改善通气状况,稳定土温。(3)提高土壤保肥性和缓冲性。(4)促进和刺激植物生长发育。(5)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物。(6)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

2、磷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有哪些?如何合理使用磷肥? 要点:磷的生理功能:(1)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分。(2)参与植物体内许多代谢过程。(3)增强植物抗逆性。(具体论述)合理施用(1)根据土壤磷素状况、作物需磷规律和磷肥品种合理分配磷肥。(2)选择正确的施用方法。(3)防止发生环境污染。(4)与N、K、中微量元素、有机肥配合施用

六、计算题

某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年矿化率为2.5%。假定所施用的有机肥为鲜玉米杆,其腐殖化系数为0.3(设每亩耕层土壤为150000Kg,鲜玉米杆含水量为70%),问:

1、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变,每年至少需要施用多少鲜玉米杆?

2、如一年施3000kg/mu鲜玉米杆,能提高有机质多少? 解

1、每亩每年被矿化掉的土壤有机质:

150000Kg×2%×2.5%=75Kg 为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变,需施入的鲜玉米杆量: x﹒(1-70%)×0.3=75Kg

x≈833.33Kg

2、一年施3000kg/mu鲜玉米杆,能转化为有机质的量:

3000 kg﹒(1-70%)×0.3=270 kg 每亩每年被矿化掉的土壤有机质75Kg 一年施3000kg/mu鲜玉米杆能提高有机质的量: 270 kg-75 kg=195 kg 某地块每亩需施纯氮8公斤,施用N:P2O5:K2O比例为1:1.5:2.0。拟先以8-16-24复肥折算,不足部分用硝铵(N 34%)和普钙(P2O5 16%)补足,问需三种肥料各多少?解:(1)每亩施氮8公斤,则P2O5=8*1.5=12kg;

K2O=8*2=16kg(2)用8-16-24复肥满足K2O量,设所需复合肥量为Xkg,则 X*24%=16kg X=66.7kg(3)计算出66.7 kg复肥中含N及P2O5量

含N量:66.7*8%=5.33kg 含P2O5量:66.7*16%=10.66kg(4)需硝铵的量:(8-5.33)/34%=7.85kg 需普钙的量:(12-10.66)

第二篇: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力:

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腐殖化过程:

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

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的过程。

4、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 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5、氮肥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6、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量。单位g/cm 或t/m

1、土壤退化:

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或指土壤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的过程。

2、土壤质地:

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3、限制因子律:

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4、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5、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吸附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称为盐基饱和度。

6、田间持水量:

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3、4、化学风化:成土岩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改变其化学组成或内部构造的过程

3、腐殖质: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4、土壤容重:

单位体积原状烘干土壤的质量。

5、土壤热容量:单位数量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能。

6、同晶代换:

在层状铝硅酸盐形成过程中,在晶形不变的前提下,其晶格中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其它阳离子所代替的现象。

7、硝化作用:

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或氨分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1、土壤:

就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绿色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2、腐殖质: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稳定的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3、绿肥:

凡是把正在生长的绿色植物直接耕翻或割下后运往另一块田作肥料用途的植物

4、田间持水量:

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5、协同作用:

一种营养元素促进另一种元素吸收的生理作用。

6、肥料:

凡是施入土壤或喷洒在作物体上,能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作物养分、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统称为肥料。

1.土壤有机质:

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经过分解和合成等过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2.土壤有效磷:

土壤中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磷,主要包括大部分有机磷、水溶性磷和可交换形态的磷等。

3.作物需水量:

大面积农田上生长的无病虫害的作物,当土壤水肥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作物达到高产潜力值的条件下,作物叶面蒸腾、棵间土壤蒸发、组成作物体和消耗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所需要的水分总和。4.营养诊断:

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从而做出施肥的建议,分为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两种。

2、风化作用:

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或分解作用。

5、扩散:是指土壤溶液中当某种养分的浓度出现差异时所引起的养分运动。

3、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4、阳离子交换量:当土壤溶液在一定 pH 时,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以每千克土壤的厘摩尔数表示。

5、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用mmol/kg来表示。

2、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质 量,单位是 g/cm。

3、闭蓄态磷:被铁、铝氧化物包裹起来的磷酸盐。

4、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包括化成复合肥料和混成复合肥料。

5、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1、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2、)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在水势差的推动下,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

3.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

4.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5、铵化作用:氨基酸在微生物及其所分泌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氨(铵盐)的作用。

1、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 pH 条件下,每 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

尔数(cmol/kg)。

3、堆肥:秸秆、植物残体等有机废弃物在好气条件下堆腐而成的有机肥。

4、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2、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3、最小养分律:植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但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在一定范围内,植物产量随最小养分的变化而增减,无视最小养分的施用,即使施用再多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

4、磷酸退化作用:普钙中含有游离酸,会使肥料吸湿结块,导致肥料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溶性的磷酸一钙转变为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从而降低过磷酸钙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效性降低。

5、离子颉抗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根系对另外一种离子的吸收。

1】.植物营养临界期:作物对某种养分需求十分迫切,养分元素缺乏、过多或者养分元素间比例失调,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的时期。在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对养分要求的数量并不多,但很迫切,如果在作物营养临界期发生营养障碍,即使以后恢复正常营养,也难以挽回损失。

2】.土壤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导致的土壤酸度,通常用 pH 值来表示。

3.主动吸收:植物逆浓度梯度吸收离子态养分过程,就是主动吸收。

4.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

5.磷酸退化作用:过磷酸钙中的磷酸一钙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

3、肥料: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改良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4、母质:是指裸露于地表的岩石矿物经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或以搬运沉积后的风化产物。

5、肥料三要素: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需要量最多,但土壤中含量较少,必须通过施肥才能满足植物对营养的要求,因此,把氮、磷、钾三种元素称为 “肥料三要素”。

6、厩肥:是以家畜粪尿为主,混以各种垫圈材料及饲料残渣等积制而成的有机肥料。1.复合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元素标明量的肥料。

2、灰分:指新鲜物质经过烘烤,获得干物质,干物质燃烧后所剩的物质。

3.底肥:又称基肥,是在进行植物播种或移植前,结合耕地施入土壤中的肥料。

4.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原状土的干重。

5.植物营养临界期:在植物甚至发育过程中,有一时期对某中养分的要求绝对量不多,但要求迫切,不可缺少,即使补施也很难弥补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1.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的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施肥技术。

2、农家肥料:含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各种无机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

3.追肥:在植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它的作用及时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一般用腐熟的 有机肥料、速效性化肥作追肥。

4.土壤耕性:耕作时反映出来的特性。

5.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残渣。

1.土壤生产力: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3.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与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5、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矿物在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6、腐质化系数:每克干重的有机物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7、氮的利用率: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占施入土壤氮素的百分率。

8.养分的主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01mm时。

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 能力

2、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

A、水解性无机氮和非水解性有机氮两大类 B、铵态氮和硝态氮两大类

C、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 D、水溶性氮和水解性氮两大类

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

A、粘粒含量 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4、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A、腐殖质 B、CO 和 HOC、褐腐酸D、胡敏酸

5、一旦表层土壤形成干土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A、仍然比较多 B、比较少

C、决定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D、决定于土壤质地

6、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A、粘粒含量也高 B、原生矿物少 C、次生矿物多D、吸附能力强

1.B2、C3、D4、B5、B6、D

1、为了提高烟草品质,氮肥宜用。

A、尿素 B、氯化铵 C、硝酸铵

2、氮素肥料进入还原层后主要以那种形态损失。

A、NO B、NC、NOD、NH

3、大白菜的“干烧心病”可能缺。

A、铁(Fe)B、锰(Mn)C、锌(Zn)

D、钙(Ca)E、硼(B)

4、过磷酸钙与草木灰。

A、可以混合 B、不能混合 C、能混合不能久放

5、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_______。

A、最大分子持水量 B、田间持水量

C、最大吸湿量

D、毛管持水量

6、土壤的 PH值在地理分布上有_______。

A、南碱北酸 B、南酸北碱 C、南酸北酸D、南碱北碱

7、作物缺 Fe时_______。

A、老叶发黄 B、顶芽坏死 C、叶片出现棕色斑点D、幼叶发黄

8、_______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A、(NH)SOB、NHNOC、KNOD、NHHCO

9、土壤水吸力相同时,_______。

A、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高 B、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低

C、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差不多D、决定于其它因素

10、不属于盐基离子的是_______。

A、NH B、K C、Na D、H

1、C2、D3、D4、B5、D6、B7、D8、A9、B10、D

1、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A、砂土比粘土含水量高 B、砂土比粘土含水量低

C、砂土与粘土的含水量差不多 D、决定于其它因素

2、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入渗速度。

A、逐渐提高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D、略有变化

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A、粘粒含量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4、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土壤。

A、温度比较容易升高 B、温度比较容易降低

C、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D、温度比较稳定,变化慢

5、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

A、植物残体B、腐殖酸 C、胡敏酸 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6、向土壤加入一定浓度的钠盐,土壤颗粒会。

A、更加分散B、团聚在一起 C、没有任何变化 D、带有更多的电荷

7、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01mm 时。

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8、砂土的砂粒质量分

数一般在。

A、50%以上 B、50%以下 C、70%以上 D、70%以下

9、粘重的土壤一般含有。

A、比较多的原生矿物 B、比较多的次生矿物

C、比较多的有机质 D、比较多的石英

10、蒙脱石比高岭石的吸附能力。

A、要强 B、要弱 C、差别不大D、完全相同

1、B2、B3、D4、D5、B6、A7、B8、A9、B10、A

1、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最强的离子是_____。

A.Al3+ B.H +

C.K+ D.Na +

2、土壤空气中________气体含量高于大气。

A.OB.NC.COD.H

3、土壤的致酸离子有______。

A.Fe B.Al 和 H C.Na D.K

4、有一种化学氮肥,在火焰上灼烧时,冒白烟,且有较浓的氮臭,但与碱作用时,没有氨臭,此肥料是______。

A.硫酸铵 B.氯化铵 C.硝酸铵 D.尿素

第三篇:土壤肥料

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01mm时。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2、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

A、水解性无机氮和非水解性有机氮两大类 B、铵态氮和硝态氮两大类 C、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 D、水溶性氮和水解性氮两大类

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

A、粘粒含量 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4、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A、腐殖质 B、CO2 和 H2OC、褐腐酸D、胡敏酸

5、一旦表层土壤形成干土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A、仍然比较多 B、比较少

C、决定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D、决定于土壤质地

6、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A、粘粒含量也高 B、原生矿物少 C、次生矿物多D、吸附能力强 1.B2、C3、D4、B5、B6、D

1、为了提高烟草品质,氮肥宜用。A、尿素 B、氯化铵 C、硝酸铵

2、氮素肥料进入还原层后主要以那种形态损失。A、NO3 BN2 C、N2O D、NH4

+

3、大白菜的“干烧心病”可能缺。A、铁(Fe)B、锰(Mn)C、锌(Zn)D、钙(Ca)E、硼(B)

4、过磷酸钙与草木灰。

A、可以混合 B、不能混合 C、能混合不能久放

5、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_______。A、最大分子持水量 B、田间持水量 C、最大吸湿量D、毛管持水量

6、土壤的 PH 值在地理分布上有_______。

A、南碱北酸 B、南酸北碱 C、南酸北酸D、南碱北碱

7、作物缺 Fe 时_______。

A、老叶发黄 B、顶芽坏死 C、叶片出现棕色斑点D、幼叶发黄

8、_______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A、(NH4)2SO4B、NH4NO3C、KNO3D、NH4HCO3

9、土壤水吸力相同时,_______。

A、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高 B、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低 C、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差不多D、决定于其它因素

10、不属于盐基离子的是_______。A、NH4 + B、K + C、Na + D、H +

1、C2、D3、D4、B5、D6、B7、D8、A9、B10、D

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A、老叶 B、幼叶 C、老叶和幼叶D、根部。

2、下列几种肥料属于生理酸性肥的是。A、NH4HCO3B、NH4NO3C、NH4ClD、NaNO3

3、油菜花而不实是缺什么元素。A、CuB、MnC、ZnD、B

4、柑橘黄斑病是缺什么元素。A、CuB、MoC、ZnD、B

5、下列哪个元素是品质元素。A、NB、PC、KD、B

6、果树枯顶病是缺什么元素。A、CuB、MnC、ZnD、B

7、下列何种畜禽粪属于冷性厩肥_______。A、马粪 B、牛粪 C、羊粪 D、鸡粪

8、养分归还学说是由下列学者________提出的。A、李比希 B、施普林盖尔 C、米采利希D、泰尔

9、土壤类型在地球表面自北而南呈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土壤分布规律称为。A、土壤的纬度地带性 B、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C、土壤的非地带性分布D、土壤的经度地带性

10、属于原生矿物的是。

A、白云母 B、高岭石 C、伊利石D、蒙脱石

1、C2、C3、D4、B5、C6、A7、B8、A9、A10、A

1、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A、砂土比粘土含水量高 B、砂土比粘土含水量低 C、砂土与粘土的含水量差不多 D、决定于其它因素

2、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入渗速度。

A、逐渐提高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D、略有变化

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A、粘粒含量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4、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土壤。

A、温度比较容易升高 B、温度比较容易降低 C、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D、温度比较稳定,变化慢

5、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

A、植物残体B、腐殖酸 C、胡敏酸 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6、向土壤加入一定浓度的钠盐,土壤颗粒会。

A、更加分散B、团聚在一起 C、没有任何变化 D、带有更多的电荷

7、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01mm 时。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8、砂土的砂粒质量分数一般在。

A、50%以上 B、50%以下 C、70%以上 D、70%以下

9、粘重的土壤一般含有。A、比较多的原生矿物 B、比较多的次生矿物 C、比较多的有机质 D、比较多的石英

10、蒙脱石比高岭石的吸附能力。

A、要强 B、要弱 C、差别不大D、完全相同

1、B2、B3、D4、D5、B6、A7、B8、A9、B10、A

1、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最强的离子是_____。A.Al 3+ B.H + C.K + D.Na +

2、土壤空气中________气体含量高于大气。A.O2B.N2C.CO2D.H2

3、土壤的致酸离子有______。A.Fe 3+ B.Al 3+ 和 H + C.Na + D.K +

4、有一种化学氮肥,在火焰上灼烧时,冒白烟,且有较浓的氮臭,但与碱作用时,没有氨臭,此肥料是______。

A.硫酸铵 B.氯化铵 C.硝酸铵 D.尿素

5、在酸性土壤上番茄、辣椒、西瓜等易发生“脐腐病”,这是缺_____。A.硫 B.锌 C.钙 D.镁

6、适合与NH4Cl 混合的肥料为______。A.草木灰 B.钙镁磷肥 C.磷酸铵D.石灰

1、A2、C3、B4、D5、C6、C

1、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_____。

A、太阳辐射 B、地热 C、土壤生物热 D、土壤有机质

2、下列离子中交换能力最强的是_____。Na + B、NH4 + C、Mg 2+ D、H +

3、下列矿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A、正长石 B、白云母 C、石英 D、方解石

4、下列土壤粒级中,其粘结性最强的是_____。A、砂粒 B、粉砂粒 C、粘粒 D、石砾

5、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盐基离子可以被代换到土壤溶液中供植物吸收利用。下列正确的代 换方式是_____。

A、等离子价代换 B、等离子代换 C、正负电荷代换D、不对等代换

6、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酸性肥料_____。A、尿素 B、硝酸钠 C、硫铵 D、硝铵

7、下列哪种氮肥最适宜作根外追肥_____。A、尿素 B、硝酸钠 C、硫铵 D、硝铵

8.水田在淹水期不适宜施用哪种氮肥_____。A、尿素 B、氯化铵 C、硫铵 D、硝铵

9、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是_____。A.NO3 B.NH4 + C.N2D.NO2 10、旱作农业的关键是_____。A、加强灌溉 B、减少灌溉 C、合理地利用地下水D、充分利用降雨

1、A2、C3、B4、C5、A6、C7、A8.D9、A10、D 1.叶片也能够吸收养分,并且利用率很高,所以为了获得高产和高效,应该_____。A、以施用叶面肥为主 B、经常喷施叶面肥料

C、扩大叶面积,增加其吸收能力D、加强灌溉,促进叶片发育

2、蛭石含有比较多的负电荷,主要是由于_____。

A、同晶代换作用 B、环境 pH 的变化 C、吸附有机质 D、边缘断键

3、如果前茬是油菜,后茬是小麦,小麦施肥时应该_____。

A、增加氮肥用量 B、增加磷肥用量 C、减少氮肥用量 D、减少磷肥用量

4、早作农业的关键是_____。

A、加强灌溉 B、减少灌溉 C、合理地利用地下水D、充分利用降雨 1.D2、D3、A4、B

1、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A、(NH4)2SO4B、NH4NO3C、KNO3D、NH4HCO3

2、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是。A、NO3 B、NH4 + C、N2D、NO2 3、浑浊水经土壤变清,粪水经土壤臭味消失,海水经土壤变淡,说明土壤具有 A、保肥性 B、供肥性 C、酸碱性D、缓冲性

4、果树发生小叶病是缺少元素。A、FeB、NC、CaD、Zn

5、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最强的离子是_______。A、Al 3+ B、H + C、K + D、Na +

6、幼叶黄化,失绿均一,这是缺。A、氨 B、铁 C、镁 D、硫

7、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

A、黏粒含量 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8、不属于自然土壤剖面的土壤层次为。

A、腐殖质层 B、淀积层 C、表土层 D、母质层

9、相对于大气,土壤空气中下列气体成分中含量较高的为。A、O2B、N2C、CO2D、CO

10、土壤物理性质相对最好的土壤结构类型为。A、层状 B、片状 C、柱状 D、团粒

1、A2、A3、A4、D5、A6、B7、D8、B9、C10、D

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A、老叶 B、幼叶 C、老叶和幼叶D、根部。

2、常见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A、块状结构;B、柱状结构;C、单粒结构;D、团粒结构

3、水旱轮作中,磷肥施用应:。

A、优先施于水稻 B、优先施于旱作 C、水旱等量施D、重水轻旱

4、下列何种畜禽粪属于冷性厩肥_______。A、马粪 B、牛粪 C、羊粪 D、鸡粪

5、土壤比重的大小决定于_______。A、土壤耕作与土壤松紧情况

B、土壤矿质颗粒组成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C、土壤水分含量

6、决定土壤热容量大小的主导因素为________。A、矿质颗粒 B、土壤空气 C、土壤水分含量

7、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_________。A、氯化钾 B、氯化铵 C、硝酸铵D、硝酸钠 E、硫酸铵

8、硝酸磷肥是氮磷二元复合肥,一般多用于_______。A、旱田土壤 B、水田土壤 C、任何土壤

9、与大气组成相比,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为________。A、CO2 高于大气 B、O2 低于大气 C、水汽高于大气D、A+B+C

10、根系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在根的________。A、根冠区 B、分生区 C、伸长区D、根毛区

1、C2、D3、B4、B5、B6、C7、D8、A9、D10、D

1、果树枯顶病是缺什么元素。A、CuB、MnC、ZnD、B

2、关于土壤胶体的带电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内离子层所带电荷。B、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外离子层所带电荷。C、土壤胶体可因同晶代换和晶格断键而带上永久负电荷。D、土壤胶体带上可变电荷的原因与普通胶体类似。

3、土壤胶体中最常见的阳离子排序为。

A、Fe 3+ >AL 3+ >Mg 2+ >Ca 2+ >H + >NH + >K + >Na + B、Fe 3+ >AL 3+ >Mg 2+ >H + >Ca 2+ >NH + >K + >Na + C、Fe 3+ >Mg 2+ >AL 3+ >Ca 2+ >H + >NH + >K + >Na + D、Fe 3+ >AL 3+ >Ca 2+ >Mg 2+ >H + >NH + >K + >Na + 4 酸性土壤的改良常用。

A、NH4ClB、CaSO4C、磷矿粉 D、石灰

5、下列何种畜禽粪属于冷性厩肥_______。A、马粪 B、牛粪 C、羊粪 D、鸡粪

6、土壤比重的大小决定于______。

A、土壤耕作与土壤松紧情况 B、土壤矿质颗粒组成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C、土壤水分含量

7、决定土壤热容量大小的主导因素为_______。

A、矿质颗粒 B、土壤空气 C、土壤水分含量 D、热量

8、与粘土类相比,砂土类因土粒间孔隙大,其总孔隙度______。A、大B、小C、两者无差异D、相同

9、下列肥料适宜做种肥施用的是______。A、尿素 B、过磷酸钙 C、磷矿粉D、氯化铵

10、与大气组成相比,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为_______。

A、CO2 高于大气 B、O2 低于大气 C、水汽高于大气D、A+B+C

1、A2、B3、D4、D5、B6、B7、C8、B9、A10、D

1、果树枯顶病是缺什么元素。A、CuB、MnC、ZnD、B

2、关于土壤胶体的带电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内离子层所带电荷。B、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外离子层所带电荷。C、土壤胶体可因同晶代换和晶格断键而带上永久负电荷。D、土壤胶体带上可变电荷的原因与普通胶体类似。

3、土壤胶体中最常见的阳离子排序为。

A、Fe 3+ >AL 3+ >Mg 2+ >Ca 2+ >H + >NH + >K + >Na + B、Fe 3+ >AL 3+ >Mg 2+ >H + >Ca 2+ >NH + >K + >Na + C、Fe 3+ >Mg 2+ >AL 3+ >Ca 2+ >H + >NH + >K + >Na + D、Fe 3+ >AL 3+ >Ca 2+ >Mg 2+ >H + >NH + >K + >Na + 4 酸性土壤的改良常用。

A、NH4ClB、CaSO4C、磷矿粉 D、石灰 5 土壤的无效水是。

A、毛管水 B、膜状水 C、吸湿水D、重力水

6、苹果“小叶病”是由于缺少。A、磷 B、铜 C、锌 D、氮

7、腐熟的人粪尿只能和_______混合。

A、石灰 B、氯化钾 C、草木灰 D、钙镁磷肥

8、属于速效磷肥的是。

A、钙镁磷肥 B、磷矿粉 C、钢渣磷肥 D、过磷酸钙

9、一肥料包装袋上印有 121212,表明该肥料含有。

A、12%N,12%P2O5,12%K2OB、12%N,12%P,12%K C、12N:12P2O5:12K2OD、12%N2O,12%P2O5,12%K2O

10、土壤的 CEC、盐基饱和度、Eh 分别反映了土壤的。A、供肥性、保肥性、耕作性 B、保肥性、供肥性、酸碱性

C、保肥性、供肥性、氧化还原性D、保水性、保肥性、氧化还原性

1、A2、B3、D4、D5、C6、C7、B8、D9、A10、C

1、同价离子,离子半径愈大,交换能力_______。A、愈弱 B、愈强 C、离子半径与其交换能力无关

2、硫酸钾长期施用对土壤的影响为________。A、土壤酸化 B、土壤板结 C、无影响 D、A+B

3、水田中不宜使用硝态氮的原因为________。

A、引起土壤板结B、易流失 C、易发生反硝化损失D、B+C

4、植物体内钾主要以______形态存在。A、有机态 B、闭蓄态 C、离子态D、交换态

5、决定土壤热容量大小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A、矿质颗粒 B、土壤空气 C、水分 D、热量

6、芹菜“茎腐病”是由于缺少。A、铁 B、硼 C、锌 D、锰

7、属于速效磷肥的是。

A、钙镁磷肥 B、磷矿粉 C、钢渣磷肥 D、过磷酸钙

8、作物吸收的氮素如果超过其代谢消耗时______。A、将以硝酸盐的形式累积在体内 B、将以铵的形式贮存在体内 C、将以酰铵的形式贮存在体内D、将以蛋白质的形式贮存在体内

9、土壤养分向根表迁移途径中最主要的方式是______。A、截获 B、流动 C、质流 D、离子交换

10、过磷酸钙与下列_____肥料混合会引起水溶性磷的退化。A、有机肥料 B、石膏 C、草木灰D、硫酸铵

1、B2、D3、D4、C5、C6、B7、D8、C9、A10、C 1.15—8—12(S)中的(S)表示(): A.表示该复混肥为氮、磷、硫三元复混肥料 B.表示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中含硫 12% C.表示该复混肥为氮、磷、钾、硫四元复混肥料 D.表示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中钾肥为硫酸钾

2.果树缺(),幼叶叶脉间失绿黄化,叶脉仍保持绿色,直到完全失绿,严重时整个叶片呈 黄白色,而老叶仍保持绿色。A.氮 B.钾 C.氯 D.铁

3.气候条件相同时,土壤肥力越高,肥料利用率()。A.越低;B.越高;C.相等;D.不一定

4.石灰性土壤发育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

A.富铝化过程 B.潜育化过程 C.草甸化过程D.钙化过程 5.和氢离子相比,铝离子的致酸能力()。A.更弱 B.更强 C.相同 D.不一定

6.人粪尿在()上施用效果最好。A.烟草;B.西瓜;C.大白菜;D.盐碱土 7.不容易导致作物出现中毒症状的营养元素是(): A.钾 B.氮 C.氯 D.锌

8.一般来说在碱性条件下,()。A.作物吸收阴离子养分多于阳离子养分 B.作物吸收阳离子养分多于阴离子养分 C.作物吸收阴、阳离子养分一样多 D.A、B、C、都不对

9.下列化肥中对烟草增产优质效果最好的是()A.氯化钾 B.硫酸铵 C.普钙D.硝酸钾

10.缺()往往引起黄瓜先从下部老叶开始黄化,逐渐向幼叶扩展,植株矮小,瘦弱,早衰,产量低,产品品质差。A.铁 B.磷 C.氮 D.钾

11.三元复混肥料中的有效养分含量最小应不低于()。A.60%B.40%C.30%D.25% 12.在石灰性土壤中能诱发 Zn、Fe 等缺乏而导致玉米白化症和果树黄化病的是()A.过量的氮 B.过量的磷 C.过量的钾 D.过量的钙 13.羊粪和羊厩肥属于()。

A.热性肥料 B.中性肥料 C.冷性肥料 D.酸性肥料 14.最小养分率的创立者是()

A.道库恰耶夫 B.米切利希 C.李比希 D.威廉斯 15.“3:1:1,45%”,转换为分析式为(): A.2799; B.933; C.301010; D.451515。16.油菜“花而不实”是一种缺()症状。A.硼 B.锌 C.钼 D.铁

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避免开袋后长期不用;B.避免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施用。

C.与农药混合施用效果更好;D.配合腐熟农家肥施用效果更好。18.土壤水吸力()时,植物吸水最容易。

A.小于 100KPaB.100—150KPaC.大于 150KPaD.大于 200KPa 19.关于草木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木灰中的钾主要以硫酸钾方式存在 B.草木灰呈酸性反应

C.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叶面肥

D.草木灰与有机肥混合存放,可促进有机肥的腐熟并提高肥效

20.某麦田施用磷肥(折合 P205)60kg/hm 2,施磷小区每公顷小麦收获物中含 P20590kg,未

施磷肥小区每公顷小麦收获物中含 P2O575kg,那么磷肥利用率为(): A.17%B.40%C.33%D.25%

1.D2.D3.A4.D5.B6.C7.A8.B9.D10.C 11.D12.B13.A14.C15.A16.A17.C18.A19.C20.D

往届土壤肥料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每空0.5分,共 12 分)

1、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的粒径范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m。

2、土壤养分向植物根部迁移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磷肥的加工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土壤形成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______________形态存在,能够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氮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态存在,土壤中的有效氮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根据土壤肥力产生的原因和生产上的有效性,可将土壤肥力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二、判断改错题(在正确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题后的括号内打×,并写出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1、2:1型黏土矿物是由1个硅氧四面体片层和2个铝氧八面体片层组成的。()

2、施用硝态氮可抑制植物对Ca、Mg、K等阳离子的吸收。()

3、水旱轮作中磷肥应重点施在水作上。()

4、我国北方土壤胶体在通常状态下带有负电荷。()

5、最小养分律中的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养分含量的绝对数量最小的那种养分元素。()

6、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最适合与钙镁磷肥混合施用。()

7、重力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8、土壤盐基饱和度就是土壤溶液中盐基离子总量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9、酸性水稻土壤往往铁锰有效性较低。()

10、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和营养功能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对植物生长发各不相同。

三、选择题(本题正确答案只能为1个,每小题1分,共10分)

1、同价离子,离子半径愈大,交换能力_____________。

A:愈弱 B:愈强 C:离子半径与其交换能力无关

+3+

2、交换性酸度是用_____________溶液浸提土壤,将土壤中H、Al离子交换到土壤溶液中所显示的酸度。

A:中性盐 B:弱酸强碱盐 C:强酸弱碱盐 D:弱酸弱碱盐

3、硫酸钾长期施用对土壤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

A:土壤酸化 B:土壤板结 C:无影响 D:A+B

4、水田中不宜使用硝态氮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A:引起土壤板结 B:易流失 C:易发生反硝化损失 D:B+C

5、下列何种畜禽粪属于冷性厩肥_______________。

A:马粪 B:牛粪 C:羊粪 D:鸡粪

6、土壤比重的大小决定于__________。

A: 土壤耕作与土壤松紧情况 B: 土壤矿质颗粒组成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C: 土壤水分含量

7、决定土壤热容量大小的主导因素为 _______________。

A: 矿质颗粒 B: 土壤空气 C:土壤水分含量

8、与粘土类相比,砂土类因土粒间孔隙大,其总孔隙度__________。A: 大 B:小 C:两者无差异

9、下列肥料适宜做种肥施用的是_______________。

A:尿素 B:过磷酸钙 C:磷矿粉 D:氯化铵

10、与大气组成相比,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

A: CO2高于大气 B:O2低于大气 C:水汽高于大气 D:A+B+C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 24 分)1、15-15-13-1.5B:

2、土壤热容量:

3、陪补离子效应:

4、养分共质体运输:

5、种肥:

6、土壤缓效钾

7、土壤肥力:

8、土壤容重:

五、简答题(本题共24分,每题6分)

1、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是什么?

2、我国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是什么?

2、简述土壤胶体的类型和性质。

3、简述植物根外营养的特点。

六、论述题(本题共 20 分,每题10分)

1、如何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试述土壤酸碱反应与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土壤肥料学试卷五及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2mm、2~0.02mm、0.02~0.002mm、<0.002mm

2、截获、扩散、质流

3、机械法、酸制法、热制法

4、地形、母质、生物、气候、时间

5、有机、无机、NH4+-N、NO3-、部分易水解有机氮

6、自然肥力、人为肥力、有效肥力、经济肥力

二、判断改错题: 1、2:1型黏土矿物是由2个硅氧四面体片层和1个铝氧八面体片层组成的。(×)

2、施用硝态氮可促进植物对Ca、Mg、K等阳离子的吸收。(×)

3、水旱轮作中磷肥应重点施在旱作上。(×)

4、(√)

5、最小养分律中的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养分含量的相对数量最小的那种养分元素。(×)

6、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不能与钙镁磷肥混合施用。(×)

7、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8、土壤盐基饱和度就是土壤胶体吸附的盐基离子总量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9、酸性水稻土壤往往铁锰有效性很高。(×)

10、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和营养功能各不相同,但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

三、选择题

1、B

2、A

3、D

4、D

5、B

6、B

7、C

8、B

9、A

10、D

四、名词解释 1、15-15-13-1.5B:100kg该肥料含有效氮15kg、有效磷(P2O5)15kg、有效钾(K2O)13kg、还含有1.5kg的硼。

2、土壤热容量: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3、陪补离子效应:由于陪补离子与胶体的结合能不同,而导致某种离子有效度发生变化的效应。

4、养分共质体运输:共质体是由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连接起来的一个连续体系,养分通过此体系的运输称养分共质体运输。

5、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的肥料。

6、土壤缓效钾:主要指被2:1型层状黏土矿物所固定的钾以及黑云母和部分水云母中的钾。

7、土壤肥力:土壤在植物生长全过程中,同时而不断的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8、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体的干土重。

五、简答题

1、①有机质的碳氮比和物理状态:C/N≤25为宜,越细碎越好。②土壤水热状况,影响微生物活性,以30℃,土壤水分接近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③土壤通气状况。通气良好,分解彻底,分解速度快。通气性差,分解缓慢,常累积还原性物质和有机酸。④土壤pH。影响微生物类群、数量及活性。

2、①纬度地带性:由黑龙江、山东、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到海南,土壤类型依次为:漂灰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

②经度地带性:由黑龙江、内蒙、宁夏、甘肃到新疆,土壤类型依次为:暗棕壤、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荒漠土。

3、土壤胶体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体三类。土壤胶体的性质主要有①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②带有电荷。③有凝聚和分散作用。

4、①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和转化。②养分吸收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③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④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

但根外营养只是根部营养的补充,不能替代根部营养。

六、论述题

1、要点:氮肥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主要考虑①土壤条件,包括土壤pH、土壤类型(旱地、+水田、盐碱土)、土壤养分状况。②作物特性,作物种类、品种特性。③氮肥特性,NH4-N-防挥发、NO3-N防淋失和反硝化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①避免氮素在表层大量累积。②严格控制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③增加作物根系对氮素的吸收。④氮肥深施、使用脲酶抑制剂、反硝化抑制剂和缓释肥料。⑤平衡施肥。

2、要点:①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②影响微生物活性。③影响土壤理化性状。④影响植物根系发育,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状况。

第四篇:土壤肥料

随着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粮食生产是农业的根本,粮食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土壤肥料则是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1],充分体现土壤肥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土壤和肥料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关系到农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在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等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壤和肥料两大农业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农业生产中土壤和肥料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土壤培育和科学施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含义

摘要: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土壤和肥料两大农业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耕地减少、肥料资源紧缺、化肥利用率低、不合理施肥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从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法、增施有机肥料,保育耕地、加强土壤肥料基础性研究工作、研制新型化学肥料、改进施肥技术和实行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战略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肥料;问题;

1.2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21世纪农业发展必然选择。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农业整体生产力虽然明显提高,但开发与治理不够协调,致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重;人口仍然每年以1000多万增加,农业的压力还在不断增大,这就要求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生产集约高效,保护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涵盖农村、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大领域,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与保持土壤肥力、持续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以高产、优质、高效和农村共同富裕为宗旨,采用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用现代工业来武装,现代经营方式来管理,走农业集约化持续发展的道路。

2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土壤肥料资源为基础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土壤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是整个农业生产的基础;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作物的“粮食”。在农业综合体系中,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不仅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是连接各种持续关系的纽带。中国地少人多,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数量有限,要解决好粮食问题,就必须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在中国有限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占60%以上,其中土壤养分贫瘠是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加上施肥技术落后、肥料利用率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持续培肥土壤、科学合理施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2土壤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土壤具有营养库、养分转化和循环、雨水涵养、生物支撑、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等重要作用。统计资料表明:人类

消耗的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自土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的吃饭和生存问题,必须抓好以土壤资源为基础的粮食生产。从一定程度上讲,土壤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人类宝贵的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土壤肥力是衡量土壤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肥沃的土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因此,土壤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退化的综合治理纳入发展农业与整个国家经济计划之中。

2.3肥料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基础,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物质来源。因此,肥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增加农作物产量,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表明,在提高单产方面,化肥对增产的贡献额为40% ̄60%;合理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如可提高蔬菜、瓜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其他营养物质含量,提高棉花衣分、绒长等;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使土壤养分含量持续增加,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等;合理施肥能减轻农业灾害,如合理施肥使作物茎杆粗壮,抗倒伏、抗病害等抗逆能力大大提高。从现代科学储备和生产条件出发可以预见,未来农业中,肥料在提高产量与改善品质方面仍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有限的耕地与沉重的人口压力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施用化肥仍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化肥的总用量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3农业生产中土壤肥料利用存在的问题

3.1土壤养分缺乏、质量下降

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与复种指数的提高、人们忽视有机肥、化肥不合理施用等,耕地质量出现下降趋势,综合表现为土壤基础肥力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仍在继续下降,土壤物理性状变差(如耕层变浅容重增加),土壤缓冲能力下降,各种污染加剧等,已明显地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占所有耕地60%以上的中低产田中,普遍存在着养分贫瘠问题。绝大多数耕地都缺氮,1/2的耕地缺磷,1/2到2/3的耕地缺钾,还有相当大比例的耕地同时还存在中、微量元素缺乏问题。

3.2耕地退化污染严重、耕地流失仍然存在中国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受工业“三废”、乡镇企业、农药污染的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6%,全国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超过0.23亿km2。近几年来,城镇扩张、乡镇企业发展、住房建设、耕地沙化、废弃土地等,致使平均每年减少耕地82.2万km2。根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到2006年10月31日,中国的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接近中国耕地18亿亩的警戒线。西方学者认为耕地面积如果达不到人均6亩,是很难长期合理解决粮食问题的,中国土地承载力(有限土地上的最大人口承载量)早已超越极限。耕地是国土的精华,一方面耕地承载力已超过极限,另一方面耕地还在急速减少,能否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直接影响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化学肥料资源紧缺、有机肥料资源浪费

在积极增加化肥投入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中国化肥资源面临短缺的局面。用以生产合成氨原料气的煤、焦炭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少;中国磷矿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磷矿分布不平衡,且品位较低,约占85%的磷矿集中于西南和中南地区的云、贵、川、湘、鄂五省,形成了“南富北贫”、“南磷北运”的状况,不利于农业生产;中国钾肥资源相当贫乏,主要分布在青海、云南、四川等省,中国钾盐矿极少,品位太低,浮选困难,未能规模生产,钾肥主要从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外进口。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带动养殖业兴起,规模化养殖场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资源,随意堆放,未能充分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养分资源浪费严重。

3.4施肥比例、化肥结构不合理,化学肥料利用率低

当前农业生产中氮磷比例趋于合理,钾肥比例过低,中、微量养分肥料施用不足,致使农田钾素亏缺,中、微量元素养分开始出现缺乏。在国内化肥市场上,单质化肥和低浓度复合肥比例大而高浓度复合肥比例小,普广性肥料多而专用性肥料少,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中地区肥料投入不平衡,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年施肥量低,而沿海和城郊发达地区化肥(尤其是氮肥)超量施用,蔬菜等作物施肥量过大,分配不当,导致肥效下降。资料表明,1984—1994年,化肥增长90%,而粮食增加9%,中国占有9%的世界耕地,用了约30%的世界化肥。中国化肥当季利用率低,氮肥为15 ̄35%、磷肥为10 ̄20%,钾肥为35 ̄50%。

3.5不合理施肥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和磷肥,造成地表水中氮磷富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氮肥的大量施用,导致施入土壤中氮素以NH3大量挥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量增强,造成大气污染;长期大量施用含有毒物质如砷、铜、铬、氟等元素的磷肥,造成土壤化学污染;一些地区向农田中施用含有碎玻璃、旧金属片及塑料薄膜袋等未经处理的有机肥料会破坏土壤结构;未经腐熟的人畜粪便含有大肠杆菌和蛔虫等病原体,施入土壤造成生物污染。这些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4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问题的对策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保证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关键是培育肥沃健康的农田,进行耕地保育和科学施肥。

4.1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法,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耕地保护法律关系是指在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中产生的,由土地法律规范予以确认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中国重视耕地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但制度尚不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缺位,导致耕地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不佳。应明确耕地资源保护立法的价值,调整耕地保护法律关系,构建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农地发展权制度。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建立健全有关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和破坏耕地,强化耕地利用管理,加强耕地资源的调查研究等。

4.2增施有机肥料,加强耕地保育工作

耕地保育的目标是提高耕地土壤的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要求耕层深厚、物理性状好、水肥气热协调、保肥供肥能力强、蓄水保墒、缓冲性能强、无污染。耕地保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土壤均衡供应各种养分的能力,增加土壤-作物体系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容量和强度。中国有机肥料资源丰富,数千年来,中国农民一直靠农家肥和种植豆科作物维持土壤肥力,今后中国的肥料供应仍然必须以有机肥为基础,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在低肥力土壤上要充分利用有机肥料资源,建立科学的有机-无机结合的科学施肥体系,因土因作物施肥,向土壤-作物体系中输入物质和能量,加大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容量和强度,提高土壤均衡供应各种养分的能力。高肥力土壤则要注意养分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加快农田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保持土壤肥料科学土壤均衡供应各种养分的能力。

4.3加强土壤肥料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土壤培肥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土壤肥力长期监测研究是农业科学一项重要的基础性野外试验工作,其研究结果为现代农业方式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如英国洛桑的经典长期肥料试验被誉为是全世界的瑰宝。中国“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网”是目前保护得最为完整、覆盖面最大、具有网络试验特征的大型长期肥料试验群。目前面临问题是缺少经费和队伍不稳定,不少试验正在被迫关闭或丢弃。应加强土壤肥力监测基地建设,实时掌握全国和各地区土壤养分和生产力状况;建立国家肥料效益试验网,实时掌握全国和各主要农区主要作物对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反应和施肥的增产效益;借助信息、数据库、网络技术等,建成全国性的土

壤肥料信息交流和管理系统。

4.4研制新型化肥,改进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

常规化肥利用率低带来高环境风险一直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当前以缓/控释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成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缓/控释肥料主要优点是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一次性施肥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需要,减少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且对环境友好。众多专家预言,缓/控释肥料将是21世纪肥料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利用3S技术对农田养分精准管理和精准施肥技术在发达国家发展很快,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上的具体条件,可以相应地调整投入物资的施入量,达到减少浪费、增加收入、保护农业资源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4.5实行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战略,促进养分循环利用

张福锁等专家把用于作物生产的各种来源的养分,包括土壤中存储的、来自大气沉降等环境中的和化肥、有机肥以及生物固氮等所提供的养分都作为养分资源,提出“养分资源”的概念,为目前中国只重视化肥投入而忽视其他养分作用的观念提出了新的观点。经过10余年的国内与国际合作研究,又提出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概念,建立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与技术体系,从农田生态系统出发,在综合利用所有来自土壤、大气沉降、灌溉、生物固氮等养分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化肥和有机肥的合理投入,结合土壤培肥与土壤保护、合理灌溉、植物品种改良及其它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的投入产出平衡,调节养分循环与利用强度,实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使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道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科学施肥[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85-186.

[2]邢国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05-107.

[3]曲用心.产业化:中国农业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学术论坛,2005,9:61-64.

[4]郑威,张志学.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8-32.

[5]陈士军,刘兴.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对策[J].管理现代化,2007,5:49-51.

[6]丁笑生,段红英.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84-9085.

[7]王留好.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科学施肥[J].陕西农业科学,2007,6: 116-120.

[8]沈其荣.土壤肥料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7,104-111.

[9]陆欣.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2,1-4,413-435.

[10]金继运,李家康,李书田.化肥与粮食安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5):601-609.

第五篇: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土壤:是地球表面能生长的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P1 2.土壤肥力:是土壤能连续地、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P3 3.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P37 4.土壤质地: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

P37 5.土壤密度:单位融合剂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

P41 6.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壤体(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

P41 7.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指土壤中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并释放矿物质的过程

P54 8.田间持水量:指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重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其水分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

P69 9.土水势:在一些力的作用下,与相同条件下的纯自由水相比土壤水的势能(或自由能)降低,其差值即为土水势

P70 10.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P82 11.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氧化生成NO3-的作用

P92 12.闭蓄态磷:是由氧化铁或氢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土壤中的闭蓄态磷在各种土壤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酸性土壤中,往往超过50%,而在石灰性土壤中也可达到15%~30%以上,但这时包被的胶膜可能是难溶性的钙质化合物。

P95 13.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

P112 14.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PH为7时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即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简称CEC P114 15.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P115 填空

1.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水分、养分、空气、热量

P3 2.肥力的分类:1)按照土壤肥力的发展过程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2)按照土壤肥力的发挥程度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

P3 3.世界土壤肥力科学的发展概况中的农业化学学派是以“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主

P11 4.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影响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变化、冰蚀、水蚀和风蚀等;化学:溶解、水化、水解(最基本作用)和氧化等;生物: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作用

P19 5.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和土种

P30 6.中国制土粒分类标准:石块、石栎、砂砾、粉粒、黏粒

P36 7.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团粒结构粒径是2-3mm

P44 8.土壤在数量上水分保持的力:吸附力、凝聚力、毛管力

P65 9.田间持水量在数量上包括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悬着水

P67 10.有效水下限:凋萎含水量

有效水上限:田间持水量

P68 11.土水势分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

P70 12.土壤水分运动是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运动,即水势高向水势低运动,由吸力小向吸力大的方向运动

P74 13.土壤中的水汽总是由暖处向冷处运动

P75 14.水汽凝结常出现两种现象:“液潮”现象和“冻后聚墒”现象

P75 15.在土壤的三相物质组成中,水的热容量最大,气体的热容量最小

P82

土壤的导热率随水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土壤空气导热率最小,固体物质中矿物质的导热率最大

P83 14.土壤空气的更新(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整体交换(空气对流)

气体扩散(主要方式)

P80 15.土壤水分的导热率比土壤空气的导热率大

P82 16.土壤养分有效性划分为:速效养分、缓效养分和无效养分

P88 17.土壤中无机态氮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有时也有亚硝态氮

P90 18.有机态氮包括水溶性有机氮、水解性有机氮、非水解性有机氮

P91 19.土壤氮的损失:硝态氮的淋失、反硝化作用、氮的挥发

P92 20.无机磷多以正磷酸盐形态存在,植物根系主要吸收H2PO4-离子

P94 21.土壤氮、磷、钾中钾的 含量对多

P97 22.离子交换作用是影响土壤保肥力性能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P102 23.土壤胶体再多时情况下是带负电的 P109 24.影响土壤CEC的因素:胶体数量、胶体类型、土壤pH

P114 25.盐基饱和的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均为盐基离子,为中性或碱性

P115 26.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盐基离子,包括钙离子、镁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铵根离子;另一类是致酸离子,即氢离子、铝离子

P115 27.土壤总酸度= 活性酸+ 潜性酸

土壤总碱度=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P121 28.土壤退化指的是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P129 判断题

1.土壤生产力就是土壤肥力。(错)-------土壤生产力包括土壤肥力和外界条件

P4 2.“有效直径”是土粒的真实直径。(错)--------“有效直径”是理想的球形土粒

P35 3.土壤结构中团粒结构最好。(对)

P44 4.塑性范围内土壤不宜耕种(对)P49 5.黏土质宜耕期短,砂质土宜耕期长。(对)

P49 6.随土壤深度、温度增加,土壤空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对)

P79 7.土壤全氮 = 无机氮 + 有机氮

(对)

P90 8.有机态氮占土壤全氮的主要部分(95%以上)。(对)

P90 9.土壤的酸性主要决定于潜性酸的数量,它是土壤酸性的容量指标

(对)

P120 简答题

1.土壤基本物质组成

土壤的基本物质是由固相(包括土壤生物)、液相和气象组成的。

土壤的固相包括矿物质土粒、有机质土粒和多种生物。其为“土壤骨架”;土壤的液相是指土壤溶液,是水分由地表进入土壤,溶解各种物质(包括养分)形成的一种稀薄溶液,被称为“土壤血液”;土壤气相由各种土壤气体组成,被称为“土壤空气”,一部分由大气层进入土壤,主要有氧气和氮气等,另一部分由土壤内部产生,主要有二氧化碳、水汽和某些微量元素气体

P2 2.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的关系

(1)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是两个范畴的概念;(2)两者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3)土壤的生产力是由土壤本身的内在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肥力只是生产力的基础;(4)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是指气候、地形、灌排、耕作、栽培以及污染物侵入等条件

P4 3.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形成过程:坚硬的岩石暴露于地表,经过物理风化变成松散的崩解物,由大块变成小块,使其具有通气、透水性能;松散的岩石崩解物中的原生矿物,经过溶解、水化、氧化和水解等一系列化学反应进一步解体,一部分变成可溶性化合物,一部分形成新的黏土矿物,这些黏土矿物具有胶体性质,导致了团聚性土粒的出现,这是水、肥、气、热便得到供给,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生存,这就进一步加速了物质风化;植物死亡后,有机残体在一定条件下经微生物的分解、合成,形成腐殖质,使成土母质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了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形成了土壤

影响因素:物理风化(温度的变化、冰蚀、水蚀和风蚀);化学风化(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生物风化(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作用)

P21 4.中国土壤水平分布特征

P32

1)土壤纬度地带性是由于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称有规律的更替,导致地带性土壤相应地发生袋状更替

2)土壤经度地带性是由于距海洋的远近、山脉的走向、风向等差异引起土壤类型的差异 5.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及利用(也可作为填空)

P40

1)砂土类:(1)空隙大,小孔隙小,透水性强,保水性弱(2)有机质少,养分少,保肥力差,肥效猛而不稳,发小苗不发老苗,应多施有机肥,使用量少而勤(3)热容量小,易热易凉,昼夜温差大(4)易耕作,阻力小,质量好,在缺少有机质的砂土泡水后易沉淀板实、闭气,且不宜插秧,要边耕边插,混水插秧

2)黏土类:(1)孔隙小,多为极细毛管和无效孔隙,故透水性差,通气性差,易产生地表径流,累积还原性物质,需深沟高畦以利排水通气(2)矿质养分丰富,保肥力强,有机质分解缓慢,昼夜温差小,早春升温土温上升较慢,称为冷性土。早春土温偏低,植物播种后易缺苗、出苗晚、苗势弱,会出现贪青晚熟,发老苗不发小苗(3)干时坚硬,湿时坚硬,耕作费力,宜耕期短,注意宜耕期耕作

3)壤土类:兼具黏质土和砂质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好,保水保肥性较好,养分含量丰富,耕性良好,在生长上既发老苗,又发小苗 6.质地层次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P41

(1)均砂均黏型(2)上砂下黏型:“蒙金土”,上层透水、透气,易着苗,早发苗(3)上黏下砂型:上层为黏质土,下层为砂土层,着苗困难,漏水漏肥,不发老苗,为“漏风土”,不好,需翻耕(4)砂黏夹层型:黏层与砂层相互交错排列(5)特殊夹层:部面中央有一层特殊坚实层

7.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P45

(1)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水气并存

(2)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养分供应充足

(3)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微生物活动频繁(4)团了粒结构较多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根的生长 8.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

P46

(1)增施有机肥,改良土质(2)掺砂掺黏,客土调剂(3)引洪放淤或引洪漫沙(4)因地制宜,培肥改土 9.土壤耕性的含义

P49

(1)耕作时土壤对农具操作的机械阻力,若小,便于耕作和节约能源(2)耕作质量问题(3)宜耕期长短,黏质土宜耕期短,砂质土宜耕期长 10.土壤水分类型及性质

P66

(1)吸湿水

具固态水性质,对溶质无溶解能力,不能以液态水自由移动,对植物无效,105摄氏度可烘出来

(2)膜状水

与液态水性质相似,但黏滞性较高而溶解能力较小,移动缓慢,呼吸困难,可被植物吸收利用

(3)毛管水

可移动且具有溶解养分的能力,可被植物吸收利用

(4)重力水

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特别是在水田,旱地,则可能造成内涝 11.土水势分势及其特点

P70

基质势

总是负值,土壤含水量越高,则基质势越高,土壤水饱和时,基质势达最大值零,水分不饱和下起主要作用

溶质势

总是负值,非盐碱土不予考虑,土壤溶质浓度越高,溶质势越低

重力势

可正可负,以参比标准为准

压力势

以大气压作为参比标准,水分不饱和时,等于零,水分饱和时起主导作用,为正值

12.土壤空气的组成及特点

P79

组成:主要为大气,少量是土壤中生物、生物化学和纯化学过程产生的气体

特点:(1)土壤空气中CO2含量高于大气而O2低于大气

(2)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高于大气

(3)土壤空气中还原性气体可能高于大气

(4)土壤空气成分随时、空而变化

13.为什么砂质土是热性土,黏质土是冷性土

P82

黏质土是冷性土,是因为这种土壤潮湿而紧实,土壤水分含量多而空气含量少,白天土壤升温慢,而吸热后向下层土壤传热也较快;晚上土壤散热时,下层土壤向上层补充热量多,降温较慢,因而温差小。黏性土在春季升温慢故称为冷性土。

在相同水土势的情况下,砂质土含水少,热容量比黏质土小,白天接受太阳辐射而增温快,夜间散热而降温也快,所以是热性土 14.土壤中氮素的来源

P90

(1)生物固氮作用

(2)大气降水和雷电现象

(3)施肥与灌溉 15.解释“南氨北硝”的现象

P92

土壤NO3-的淋失主要取决于雨水条件,我国南方雨水多于北方,NO3-的淋失就大于北方,故在旱地土壤氮肥施用上,一般有“南氨北硝”的趋势 16.土壤中钾素的含量

P97

(1)水溶性钾:直接吸收,土壤供钾能力的强度指标

(2)交换性钾:直接吸收

(3)缓效态钾:可被植物间接吸收

(4)矿物态钾:并不可被植物利用,无效钾 17.土壤胶体的特性

P103

(1)土壤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2)带电性

(3)土壤胶体的分散和凝聚 18.土壤供肥能力

P116

(1)土壤供应速效养分的数量

(2)缓效养分转换为速效养分的速率

(3)速效养分持续供应的时间

19.土壤酸度类型

P119

(1)活性酸

(2)潜性酸

交换性酸和水解性酸 20.土壤缓冲作用的机制

P124

(1)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主要原因

盐基饱和度小的土壤,缓冲碱的能力强;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缓冲酸的能力强

(2)土壤溶液中弱酸及其盐类的存在也是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

(3)土壤中还存在一些两性物质,这些物质对酸碱均具有缓冲能力 21.氧化还原电位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P125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一般在200~700mv时,养分供应正常,根系生长发育较好;当大于700mv时,植物常发生缺素症;低于200mv时,氧气缺乏,植物根系吸收受阻,根毛减少,甚至发黑腐烂

22.土壤质量概念内涵

P128

(1)土壤肥力质量

(2)土壤环境质量——环境保护

(3)土壤健康质量——食品安全,促进人畜和植物健康

23.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P133

(1)代表性

(2)灵敏性

(3)通用性

(4)经济性 论述题

1.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P21 形成过程:坚硬的岩石暴露于地表,经过物理风化变成松散的崩解物,由大块变成小块,使其具有通气、透水性能;松散的岩石崩解物中的原生矿物,经过溶解、水化、氧化和水解等一系列化学反应进一步解体,一部分变成可溶性化合物,一部分形成新的黏土矿物,这些黏土矿物具有胶体性质,导致了团聚性土粒的出现,这是水、肥、气、热便得到供给,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生存,这就进一步加速了物质风化;植物死亡后,有机残体在一定条件下经微生物的分解、合成,形成腐殖质,使成土母质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了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形成了土壤

影响因素:物理风化(温度的变化、冰蚀、水蚀和风蚀);化学风化(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生物风化(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作用)

2.试分析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要因素

P56

(一)土壤生物的组成和活性:(1)土壤动物促进植物残体破碎和运输(2)真菌可促进木质素的分解(3)细菌和放线菌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二)土壤特性:(1)质地

黏粒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也越高(2)PH值

一般为生物最适PH值为6.5-7.5(3)水分

最适湿度:土壤持水量的50-80%,有利于有机质矿化。低洼、积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4)通气性

通气不足,好氧微生物停止活动,易有机质积累(5)温度

0-35摄氏度范围内,矿化速率与温度正相关,最适宜温度大约为25-35摄氏度

(三)植物残体的特性:(1)物理状态

新鲜程度、破碎程度(2)C/N比:微生物吸收1份氮,需要吸收25碳。有机物质组成的碳氮比(C/N)对其分解速度影响很大,以25:1较为合适

3.腐殖质的性质

P58

(一)物理性质:(1)颜色

胡敏素是黑色,胡敏酸是褐色,富里酸是浅黄色

(2)溶解度

胡敏素不溶于水、酸、碱,胡敏酸溶于碱,不溶于水、酸,富里酸溶于水、酸、碱

(3)吸水性

腐殖质结构上的含氧功能团,具有极强的吸水性,最大吸湿水含量可达本身1倍以上,最大吸水性达500%(4)分子结构

腐殖质的分子量大小为 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

(5)胶体性质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胶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化学性质:(1)元素组成主要由C、H、O、N、S,此外还含有少量的Ca、Mg、Fe、Si等灰分元素

(2)官能团

酚羟基、羧基、甲氧基、醇羟基、醚基

(3)腐殖质络合性

络合物稳定性随PH的升高而增大

(4)电性

呈两性胶体,以负电荷为主,负电荷的数量随PH升高而升高

(5)稳定性与变异性

稳定性良好,变异性 南方主要是富里酸,北方主要是胡敏酸 4.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P63

(1)改善作物和微生物所需养分:有机质本身就是养分,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经过矿质化过程释放的营养元素可提供给植物全程养分需求,有机质还可以提高养分的有效性,有机质中的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物质有一定的溶解能力,提高养分有效化。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素作用,有机质上的功能团可络合土壤中固定P离子,减少P的固定。

(2)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提高保水能力、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温度、提高土壤耕性

(3)改善土壤化学性质:提高土壤酸碱缓冲性,减轻土壤化学污染,保持土壤养分

(4)促进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提供养分和能量,创造适宜环境条件

(5)促进植物的生物活性 5.土壤磷固定的方式

P95

(1)化学沉淀

在酸性土壤上,铁、铝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等与土壤中可溶性磷酸根反应,生成磷酸铁、磷酸铝的沉淀,再转化为红磷铁矿和磷铝石;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生成磷酸钙、磷酸镁沉淀,最后成为磷灰石

(2)表面吸附固定

非专性吸附:物理吸附,有效磷

专性吸附:化学吸附,发生配位反应,无效磷

(3)闭蓄固定

由氧化铁或氢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统称为闭蓄态磷

(4)生物固磷

土壤微生物吸收有效磷形成生物体的有机磷化合物,使磷暂时失去对植物的有效性的现象称为生物固磷作用 6.如何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

P101

(1)土壤酸碱度

施用生理酸度肥料使土壤PH6.5~6.8为宜,可减少磷的固定作用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2)土壤有机质

1)有机阴离子与磷酸根竞争固相表面专性吸附点位,从而减少了土壤对磷的吸收

2)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和其他螯合剂的作用,将部分固定态磷释放为可溶态

3)腐殖质可在钾、铝氧化物等胶体表面形成保护膜

(3)土壤淹水

1)酸性土壤PH值上升促使铁、铝形成氢化物降低,减少了它们对磷的固定;碱性土壤PH值有所下降,能增加磷酸钙的溶解度;反之,若淹水土壤落干,则导致土壤磷的有效性下降

2)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高价铁还原成低价铁,磷酸亚铁的溶解度较高,增加磷的有效度

3)包被于磷酸表面铁质胶膜还原,提高了闭蓄态磷的有效度,减少磷酸根的吸附

4)有机质分解产生的CO2,溶于水形成H2CO3增加钙、镁、磷酸盐的溶解度

土壤肥料学资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