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小学语文自由阅读课教学模式
编辑:梦里寻梅 识别码:21-1137706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3 18:35: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语文自由阅读课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自由阅读课教学模式

一、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理论依据

开设自由阅读课,适应了现实和未来的需要,符合语文教学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其主要论据是:

1.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培养“四有”人才奠定基础。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摒弃狭隘的教学思想,在着眼于基本语文能力培养之基础上,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奠定广泛丰富的文化基础,以使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活力和潜能。

开设大阅读课,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着眼于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措施。

2.大量阅读是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最终目的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多读多写便是秘诀,正如大纲所强调的“课外阅读是经常的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3.大量阅读具有极强的心理学意义。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而大量阅读则是促进质变的广阔渠道。因为大量阅读扩大了信息的输入,这些信息的广泛性、层次性和新颖性,促进学生的人格与才华向高层次发展。

4.大量阅读是一条成熟的历史经验。孔子有“博学”之说,冰心有“多写”之言,语言学家吕淑湘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古今中外名人没有不是从小多读书的。布鲁姆主张:“要重视把儿童从为了课堂目标而阅读的距囿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为了乐趣和自身的目的而阅读。只有这样,阅读才有可能达到自动化的目的”。

开展自由阅读课教学模式正是在上述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的。广泛地开展自由阅读,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发展,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改善和扩大学生的智力背景,为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找到一条限时、大量、高效、低耗的成功之路。

(二)功能目标

通过自由阅读,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而且有利于其它学科教学,有利于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1.兴趣效益。“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自由阅读中,培养学生对书籍的爱好,诱发他们读书的兴趣,产生主动、自立的内在学习动机,以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

2.阅读效益。通过自由阅读,打破以往阅读教学死啃书本的局限,使阅读教学由量的增加到质的变化,教给学生精读、泛读等阅读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3.写作效益。在自由阅读中,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写作素材、思维材料、写作知识等,达到快速“自能作文”的境界。

4.启智效益。孔子曰:“多学近于智”。通过大量阅读,广泛涉猎知识,以形成广阔的智力背景,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力、判断力,并促进其它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5.教育效益。在自由阅读中,增长了知识,陶冶学生心灵,丰富学生的生活,唤起他们对真善美的热爱,对假丑恶的憎恨,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三)适用范围

此模式适用于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阅读课教学。

二、操作程序

(一)激发阅读兴趣

通常从两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从书籍的功用及作品内容对人情感的诱发、吸引;二是从多种活动中调动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三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两赛”(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一报”(办好手抄报)等。

(二)择优精选书籍

通过图书管理员、指导教师、学生之间的逐级推荐,定期精选书籍,使之适应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所需,兴趣所需,巩固、促进各学科知识所需。通过教师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熔自然美、社会美、人物美于一炉的中外儿童文学名著,一些报刊上有强烈时代感的佳作及一些惩恶扬善的文学作品或借助于数学、自然、史地等科教学向学生推荐书籍,引导学生不但要读纯文学的书,还要读一些科普读物、名人传记、人文地理、国情教育、生活常识等书,然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需求、爱好进一步选择。

(三)加强读法指导

在阅读时,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常用的阅读方法主要有三种:精读法、泛读法、浏览法。所谓的精读法,就是要求:“学示其训、句索其意、章求其旨”,对书中的精华部分要烂熟于心。该方法主要靠阅读教学培养,在自由阅读课中实践运用。所谓“泛读法”,即粗泛的读。对大量的一般性的书籍采用泛读法。有时,泛读可与精读结合进行,即精华精读,其它部分泛读。所谓“浏览法”,其要旨是:“看书看皮、读报看题”,可以看目录、读前言、阅后记、看要点,兴之所致,随意翻之。该法可用于选择图书、报刊等。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学生在运用一定方法阅读的时候,要训练他们阅读速度。三年级学生每小时要求读5000字,四、五年级学生达到每小时10000字。同时,还要提倡学生边读边想、细读精思,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包括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概括大意和中心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等。

(四)培养阅读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主要包括注意力、意志力、自我控制力和阅读技巧方面的一些常规性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是自由阅读课的核心环节,要辅导学生写好下列四种类型的笔记:

(1)摘抄型:摘抄名人警句、优美句段、自然科学知识等,为作文积累大量材料。

(2)提纲型:写出文章的要点或故事的梗概等,是分析与综合的具体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能力。

(3)感想型:即读后感。表达方式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或夹叙夹议等。(4)评价型:评价书中的人物和事件,或美或丑、或善或恶、或真或伪,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这四种类型的读书笔记,要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指导学生练写。三年级以摘抄型为主,旁及其他;四年级以感想为主,兼顾别类;五年级以评价为主,综合其它。同时要求每篇读书笔记均配有插图,力求图文并茂。

(五)集体欣赏品评

为避免学生读书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食而不知其味”,要指导学生认真摘录,独立思考。每次阅读课用10~15分钟的时间集体欣赏品评。精读欣赏优美片断,老师给以评价,让学生心领神会,发挥集体互补启发、激励等合作效应,鼓励学生对作品持有独特见解。

(六)教师反馈回授

一般安排在每次交流之后,采用5~10分钟的时间,教师对阅读的情况、写读书笔记的情况,加以小结。目的是克服消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发扬学生正确思想,不断提高阅读的层次性。

三、实现条件

(一)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力求:“自由阅读”不走过场,不放任自流,注意抓好五个落实: 1.时间落实: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一定的阅读时间,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三课时连排连上,组织学生集体读写。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节假时间自由读写。

2.读物落实:利用多种渠道购集图书,建设图书馆、阅览室,落实读物。要特别重视读物的质量,防止不健康的读物流入学校。

3.地点落实:根据本校的条件,阅读可在阅读室进行,也可在各自的教室进行,但必须保证阅读的质量。

4.辅导落实:以学生的自由活动为主,但不能放任自流,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辅导。5.笔记落实:引导督促学生要读写有机结合,二者的时间比例大致为2∶1。防止学生只读不写或不读光写。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在阅读时要保证一定的读写量。具体要求是三年级全年读40万字,写1万字的读书笔记;四年级全年读60万字,写2万字的读书笔记;五年级全年读50万字,写2万字的读书笔记。

2.学生的读书笔记要保证一定的质量。年级不同,读书笔记类型的侧重点也不同。学生所写的内容不要局限于文学范畴,还要深入自然科学及现代科学领域。随年龄的增长,所配插图与记笔记内容要逐渐对应,力求达到图文并茂。

3.学生要逐渐使自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明确阅读目的的习惯,精选读物的习惯,按计划阅读的习惯,合理运用时间的习惯,读写结合的习惯,读思结合的习惯,善用工具书的习惯,虚心求师问友的习惯,温故而知新的习惯等。

附:教案示例

小学高年级自由阅读课教案

一、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以饱满激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书籍的作用和它的丰富性,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推荐精选书籍

1.课前教师和图书管理员预先选好一定数量的书籍分放在各个阅读桌上,每桌配备字典一本。精选书籍的内容要广泛:有中外儿童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名人传记、散文、诗歌、人文地理、国情教育、生活常识等书,以供学生自由博览。

2.课上,教师向学生推荐新购书籍,如少年版的我国古典四大名著。3.结合课内阅读教学进程,推荐名家的作品,如《名人散文精笔荟萃》等。

三、加强读法指导

本次阅读重点训练学生的速度。指导步骤大致如下: 1.首先向学生传授速读的方法和意义。2.教师在限定的时间内训练阅读速度。3.对个别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四、学生阅读,自行写读书笔记

1.教师先提出阅读要求:本次阅读重点训练评价型和感想型的读书笔记。要求对名著中的人物从多个角度加以评价。另外,结合课内阅读进程的单元读写重点,剖析文章,写读后感。

2.教师巡回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写好读书笔记。3.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读书、执笔姿势。

五、集体欣赏品评

选取精彩的评价型、感想型的读书笔记进行交流。找同学谈看法,给予评价。

六、教师小结交流情况及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指正不当之处

第二篇:小学语文习作课教学模式

自主习作,快乐赏评

一、缘起和阐释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对习作存有畏惧心理,对其缺乏兴趣。教师批改作文时感到负担很重,而且实效性并不大。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既减轻教师作文批改的负担又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双赢呢?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尝试把“自主习作,赏评结合”的方法应用于习作教学。

二、操作模式

(一)放手积累

学生写作之前要有一个积累素材的过程。素材从何而来?怎样使学生乐于积累习作素材呢?

1、自主阅读

阅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阅读的根基有多厚,写作的高度就有多高。①自主②③④

第三篇: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模式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

小学语文复习课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单元复习”,二是“主题复习”。所谓“单元复习”就是以课本中的自然单元为复习范围的课堂结构,这是一种纵向思路的复习模式,一般适用于复习的开始阶段。“主题复习”顾名思义,这种复习课是有“主题”的,它是归类复习的一种基本课型,是对某一类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如字词、句段、阅读)的集中复习,属于横向思路,一般在梳理完全册教材之后运用。两种形式的教学环节基本一致,即:激趣明标---自主复习---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检测反馈。

1、激趣明标(3分钟):操作步骤: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如:运用讲故事,提问题,玩游戏,小测试,看录像等导入复习课,以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我复习的意识,然后教师划定复习内容和目标。注意问题:(1)目标要全面。所谓“全面”,不是在制定目标时涵盖单元学习的所有内容,而是指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复习要求。(2)目标要准确。即针对性要强。一是目标中知识、能力、情感各方面的要求要准确,二是三者之间不能混淆。(3)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诸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粗一听很具体,细一想太空泛,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不得而知。其实一堂课只能按实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 的素质,太多会适得其反。

2、自主复习(15分钟):操作步骤:学生依据课文、课堂笔记、平时作业及相关学习资料,确定复习重点,列出复习提纲,自行复习。此阶段,学习支配权应属于学生,教师只是相机做一些提示:“想一想,还有那些内容该掌握。”“你还有哪些地方没复习好。”“你估计谁可能会疏忽什么内容,会搞不透什么问题…… 注意的问题:(1)虽然是让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但教师要提出一些具体的复习要求或为学生提供一些提纲、编制一些表格,从而避免出现放任自流的倾向。也可小组内同学分类完成。(2)这一环节除了可以在课上完成之外,也可以作为前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3)自主复习一是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二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三教师要加深指导,督促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

3、小组交流(8分钟):操作步骤: 小组成员就自己复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重点对不能自己解决得疑难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予以解决。注意问题:(1)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尤其要提出自己不懂、不明白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2)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发现共性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全班展示和总结打好基础。

4、全班展示:(9分钟)操作步骤: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在小组内部展示交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再进行归纳概括,形成本小组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知识结构向全班展示,供其他小组借鉴、补充、完善。注意问题:(1)教师虽然退居幕后,但是仍要随时指导,发现真问题,为针对性的讲解奠定基础。学生练习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练习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2)课堂上要通过必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一步完善“自主复习”时整理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向课外阅读和社会生活延伸。但这种延伸,一是要找准“延伸点”,不可毫无根据、漫无边际;二是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梳理整合”时可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动感强的活动,帮助学生复习,避免出现机械单调、过于理性的倾向。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讲授一定要突出一个“精”字,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有一个非常精彩的“三讲”、“三不讲”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三讲”就是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三不讲”就是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要把复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5、检测反馈(此环节可安排在第二课时进行):教师围绕本单元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一些精当的练习,也可根据情况让学生编制检测题对学生进行检测。练习要坚持小型化的特点,题量不宜过大,做到重点突出,以点带面。课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建立好的学习小组中进行答题互阅,教者必须及时掌握反馈信息,进行评点和纠错。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一定要重点讲解;对一些看似简单的基础题,要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因为粗心大意,还是因为基本技能不过关。找准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增强复习的效果,提高复习的效率。练习题的设计。一要紧扣目标,体现重点;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尽量少出现对课本内容简单再现式的题目。二要面向全体,难易适中。要围绕单元重点拓展练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水平。

语文复习课要处理好两个关系。(1)处理好打好基础与巩固提高的关系。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才能筑成稳固雄伟的大厦。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更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因此,语文复习必须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展开拉网式的既顾及全面又突出重点的拼音、字、词、句、段、篇的系统复习,并凭借拼音、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系统训练。在此基础上,还要促进学生的观察、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需要的综合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存储与提取、重组与整合、理解与运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提高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处理好自主复习与老师指导的关系。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多地给予自主复习的机会,坚决摈弃越俎代庖的做法,努力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思考结果。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练习、讨论、交流,老师弯下身子走近学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实在在的巡视和指导,教师尽可能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给予有效的指导,尽可能发现普遍的问题,以利于针对性的讲评。学生能够解决的,教师不包办代替。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加倍关心。复习过程中,可让学生自己确定最需要复习什么,自己梳理知识和题目呈现形式,自己总结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同桌互相出题目考查等。教师考虑得最多的是哪些地方需要讲解,哪些地方需要指导,怎样指导;说得最多的话是启发的话、点拨的话、激励的话;做得最多的是巡视、倾听、参与、引导和赏识;重点是引导学生寻找知识规律,归纳复习方法。总之,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期末复习

一年一度的期末复习已经来临,我不由得想起每次学期考试后老师们说得较多的两句话:“我复习的没考,要考的我没复习。”“这道题我讲过不知多少遍了,也让学生练过不知多少遍了,他们就是不会做!”之所以有这些说法和现象,是由于复习目的不够明确,复习过程不能抓住规律、不能“举一反三”所造成的,那么,如何扭转盲目被动的落后局面,搞好小学语文复习呢?我认为做好语文复习指导必须突出以下五个环节。

一、让学生进行广泛地阅读,并有条理地加以归纳

首先要熟读课文,查阅平时摘录的笔记,再次深刻地理解、巩固课本中的知识。为了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学生阅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归纳知识并提供给一些线索。如:阅读本册所有的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找出本册的重要作者,掌握他们的“名、时、地、评、作”等内容。理出本册所学的写作方法,并能举例加以说明。有了一定的线索,学生阅读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只要朝着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去做,那么就会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真正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背诵默写,积累佳句

近年来,命题者非常注重对学生背诵默写能力的考查,为顺应这一考试发展趋势,在全面阅读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应要求学生勤于动手,把课文中学过的名言、警句、俗语、格言,以及篇段中的佳句摘录出来,并让他们认真地背诵,正确规范地书写。在读读、背背、写写的过程中使这些名言佳句变为自己的知识,以便在阅读和写作中都能运用自如。

三、理解分析,举一反三

理解分析是积累的进一步深化。教学生会读,读得流畅、通顺,背得熟练,还未达到积累的目的,我们还应指导学生细细地体味语言的内在含义。在复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性词句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去理解去分析,启发学生“开动机器”,善于分析问题,善于通过表象看本质,练就一双慧眼。

四、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掌握一定的运用知识的方法。所以,在全面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掌握答题的方法,使他们在考试时能有“法”可依。复习说明文时,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让他们明白每一类说明文都运用了相应的说明顺序,并可通过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来确定文章所用的是何种说明顺序;复习关键词句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时,可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往往在这个词的前一句话中掌握了解题方法,就能使学生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五、设计试题,查漏补缺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学会了解题方法后,就要联系实际,认真考查他们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最好方式就是设计试题,进行模拟测试。

1、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有关课本、练习,自己设计试题出一份试卷,并事先保存好答案。然后同学间相互交换试卷进行测试,考后让出卷的同学批改。这样做,既让学生在选择试题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综合复习,又使学生初步懂得了哪些知识是重点,应如何去掌握。在评改试卷时,还能发现他人的错误,以引起自身的警惕,真是一举两得。

2、教师也可用模拟试卷或自己命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来验证学生的能力达到了何种水平。但不管使用哪种方式,测试后,教师都要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查漏补缺,然后在复习时有针对性地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总之,在以上所述的基础、巩固、深化、提高、完善五个复习指导环节中,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认认真真地抓好这五个环节,那么,期末考试的成绩一定会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作者:魏伟标 发表时间:202_/10/18 0:06:31 来源:南靖县靖城中心小学 访问次数:27377

“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复习课教学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理解、掌握的一种课型。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怎样上好复习课,特别是小学数学的总复习课呢?

一、引导自主复习,注重“理”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自主地、自由自在地操作、思考与整理,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对各自独创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同时,运用“比较”异同这一思维方式逐步构建相同的结果,在学生体验、交流、反思、辩论中寻求一种最佳的结果。通过“存异——求同——求佳”的操作策略,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即达到“感悟——理解——升华”,促使学生从“无序”思维到“有序”思维再到“科学”思维方式的发展。虽然学生在“求异”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和方法,可能是正确和简捷的,也可能是繁琐错误和无序的,但他们这种别出心裁的方法是自己独创的,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创新”行为。例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分类”时,课始老师布置学生回忆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提示学生可以用图或表的形式表示它们的内在联系,有两个小组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整理、合作讨论参与,最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梳理成如下的知识网络。

二、指导复习方法,注重“建”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要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概念作纵向、横向联系归类、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所复习的知识要点条理清晰,知识结构脉络分明。教给学生整理与归类的方法,使学生在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的同时,不断构建和完善认知结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时,在自己课前整理的基础上,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很多组都能够整理出下面的网络图。很好地再现了面积的公式推导中各个平面图形的关系。

复习课为我们提供了重新组建学生认知结构的时机,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而且高度重视在复习课中对学生所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高层次的归纳、概括、提炼,使新、旧知识完美融合为一体,达到构建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重视生活联系,注重“用”

学习数学要以一定的经验为背景,复习课的设计应该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情境。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操作等活动来认识数学,让学生“做数学”比简单地教给数学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做数学”的途径之一就是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数学情境。

例如,复习“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可设计这样一道综合题:城北新区有一块正方形空地,面积是3600平方米。(1)如果要在这块空地上围出一个最大的圆,并铺上草坪,这块草坪的面积有多大?(2)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片花圃,使花圃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25%。请你设计方案。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把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百分数知识相联系,让学生设计方案,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及整体设计思想、优化策略、创新精神和审美意识。

总之,习题的设计在内容上要“全”,在形式上要“精”,在方法上要“活”,在时间上要“足”。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演练机会,为学生的评价提供丰富的资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注重拓展延伸,注重“延”

在复习课中精心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的习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安排如下一道开放题,“李阿姨于202_年6月20日将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5年,可今天(202_年6月20日)李阿姨的丈夫突然病重住院,急需5000元钱交住院费,可银行规定,定期存款不到期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李阿姨该怎么办?”

教有法而无定法。复习课的梳理不一定完全在课上,比如我们现在经常运用的让学生办数学小报、写数学日记进行梳理;然后在课上,孩子们可以对数学小报,数学日记进行展评。从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比如高年级可以让学生根据单元知识,或者是需要复习的知识,让学生画一些树形图,把知识进行梳理,并内化自己的已有认知当中。六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采用小老师授课制,由学生来当老师。当然了这时教师不是闲了而是更忙了。

复习课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法。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开放与基础的关系,没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基础,“开放式”教学难以实现,或达不到预期目标。在复习课中,整理、复习基础知识,使全体学生的基础更扎实,才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使复习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四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教学模式初探 绥芬河市阜宁小学 单宝玉

为了更好地落实口语交际目标,我在实践中探究出一套口语交际课的一般教学模式:

提前预告,收集资料(有话可说)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有话想说)示范引导,感悟方法(习得方法)运用方法,实践演练(学以致用)交流展示,评价提升(掌握技巧)总结技巧,拓展延伸(形成能力)

1、提前预告,收集资料,提前预告就是让学生围绕话题提前收集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有了交流的资料,也就有了活水的源头,“巧妇”才能为有“米”之炊,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话可说,具体做法可借单元教学的东风,围绕单元专题相机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学习单元导读、第一篇课文,渗透口语交际目标,要求学生围绕“目标”收集与相关的资料;学习第二篇课文,要进一步深化目标,让学生进一步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学习第三、四课文,要引领学生围绕目标,整理已经搜集的资料,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到了口语交际课上,学生有了课内(课文)和课外(收集的资料)做基础,就能有话可说,才能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口语交际课的质量,为“有话会说”打下基础。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也就有了交际的兴趣,情动而辞发,口语交际要让学生有话想说,就要根据交际话题巧妙地创设情境,激“情”勃“发”交际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上课伊始,教师引入了“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资料,迅速激起了学生内心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教师相机引导:读了这样的消息,你的心情如何?如果我们有机会站在联合国的讲坛上,向那些做出上述决定的专家们申诉,你会怎么说服他们?你会怎样证明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学生的思维迅速融入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且要通过自己的介绍展示中国人的自豪感。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示范引导,感悟方法(习得方法)

口语交际是循环训练的过程,起初,学生表达可能是浅层次的,不令人满意的,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提出建议,从中确定新的提升目标,4、运用方法,实践演练(学以致用)口语交际课要自主、高效,建立有实际意义的交际关系,使学生得到有效的交际锻炼至关重要。首先,成立有实效的合作小组,按学号排序,各有分工,各负其责。然后逐项培训,教给学生交流合作的方法。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我们提出“合作交流1+x+y+z”原则。1指的是自己的发言,x是小组成员针对自己的发言提出的建议和提出的评议,y指组内其他同学的发言,z指的是小组成员对同学发言提出的建议(包括自己)。实践演练中,组长带领小组成员都要做到认真倾听,围绕老师提出的要求,运用已习得的方法提高发言的质量,并对发言的同学及时作出评价,或表扬,或提出建议。只有这样,交流合作才能收到实效。交流展示,适度指导。注意

5、交流展示,评价提升

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落实目标,再次展示,再次指导,通过激励、表扬、肯定、提出建议等形式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进而乐意继续练习,巩固形成的口语交际能力。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课本语言,使学生的积累得以迁移运用,把话说好;

注意评价准确到位,不仅激发学生的交际积极性,更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获得有价值的交际常识,交际能力得到发展;

6、总结技巧,拓展延伸

注意不过多地传授交际技巧。目标的落实,能力的提升,始终是老师心中的航标,在不同环节不同层次的交流中,有效引导,及时点拨,把一些交际的技巧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生的心田,在进行练习中,让学生体验到运用这些技巧方法交际成功的愉悦。

第五篇: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由韩立福教授创立的,其模式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该模式是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以问题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途径的有效教学模式。旨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和教师以问题发现为主线进行评价性的自主合作学习,对生成问题进行互导性的合作探究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问题探究学习。此模式运行要求课型、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相应地发生变化:一是课型创新为“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和“综合解决课”等;二是教师角色转型为问题发现者、学习活动设计者、学生有效学习的服务者等;三是学生学习方式变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角色转变为课前主动学习者、课中体验学习者、课后回归学习者。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课型。在课型研究方面,对现行的“自习课”、“新授课”、“复习课”等课型进行了创新和调整,提出了“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和“问题综合解决课”。课型调整不能影响学校现有教学制度,调整权利放给任科教师,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根据教学需要自行选择与安排。对于“复习课”我们将其定性为这四种课中的“问题综合解决课”,对这种类型课的主要任务和流程描述如下:

“综合解决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解决课”比较适合教学容量少的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发现个性问题,经过小组交流生成小组问题,教师直接参与各组学习活动,对重点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其次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训练,全面提升能力,对共性问题进行规范指导;最后是教师归纳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生成意义,拓展视野。基本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呈现目标,任务驱动(1-3分钟); 2.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小组评价(使用《问题生成单》)(5-10分钟);

3.问题训练,提升能力,规范指导(5-8分钟)(使用《问题训练单》);

4、讨论,合作评价,拓展提高(3-5分钟);

5、归纳,知识概括,生成意义(教师、学生均可实施)(3-5分钟)。

具体介绍如下:

1、创设情境,呈现目标,任务驱动。(1-3分钟)

【操作】 教师以谈话或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说上节课复习的内容,让学术助理就上节课存在的问题做通报。明确本节课努力的方向。

【目的】 让学生认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知识,积极汇报配合学术助理做好反思,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复习任务和要求。

【好处】

①使学生上课就开始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②由于学习目的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提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回顾与思考,明确了复习目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准确提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注意点】

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准确地制定学习目的,既不降低也不拔高的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的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2、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小组评价。(使用《问题生成—评价单》)(5-10分钟)

【操作】学术助理发放《问题生成—评价单》,分配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深入组内聆听或参与学习,学生自我评价或学科长做好小组评价。

3、问题训练,提升能力,规范指导(5-8分钟)(使用《问题训练—评价单》)

【操作】合理利用《问题训练单—评价单》,对文本内容进行一个再温习与巩固教师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态度,规范指导。【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回顾,挖掘每个学生潜力。

【好处】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去理解复习内容,就会自觉而认真地深化解题思路和方法,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端正自学态度,确保人人的能力得以提升。

4、小组讨论,合作评价,拓展提高。(3-5分钟)【操作】学科长带领组员采取合理的方法在小组里进行学习讨论,教师循环巡视指导。

【目的】发挥集体力量,力争将问题研究透彻。将有发散性的问题多角度拓展,有新的“发现”。

5、问题归纳,知识概括,生成意义(教师、学生均可实施)。3-5分钟)

【操作】学术助理组织总结复习内容,畅谈复习收获;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反思,明确课后任务;公正客观的评选最佳学习小组。【目的】学生能自主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成笔记。

这种新型课型是在实验过程中,根据有效教学实际需要而逐步完善的。至于选择什么课型,没有严格的规定,学科教师要根据年级特征、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和学习任务来选择和创新具有学科特色的新课型,衡量创新的标准就是要看课堂教学效益是否得到明显提高。

小学语文自由阅读课教学模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