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冰都涵韵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哈尔滨松北环西C片区冰都涵韵居住小区
规划设计说明书
姓名:刘力东 班级:城规0611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2_.12
目 录
一 规划设计依据 二 区位分析 三 现状分析 四 设计理念 五 总体规划 1.总平面布置 2.住宅布局 3.公建布局
4.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5.绿化景观系统设计 6.竖向设计
六 附录
1.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表 2.规划用地平衡表
一 规划设计依据:
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现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23/T744)、《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哈尔滨市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管理办法》、《哈尔滨市中小学校用地保护条例》、《关于印发哈尔滨市松北新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五个相关规定的通知》、《哈尔滨市松北区分区规划(202_—202_)》、《松北新区总体城市设计》、《松北区管线综合规划》、《哈尔滨市松北区公共安全系统规划》、《哈尔滨市松北区中小学专项规划(202_-202_)》等。规划整合依据
1、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现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
3、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23/T744)
4、《松北区分区规划》(202_-202_)
5、《松北新区总体城市设计》
6、《松北区环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_-202_)
7、《松北区管线综合规划》
8、《哈尔滨市松北区公共安全系统规划》
9、《哈尔滨市松北区中小学专项规划(202_-202_)》 二 区位分析:
冰都涵韵居住小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C片区,毗邻松 花江支流,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41公顷。
三 现状分析:
基地现状大多为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大豆为主,由于以前有很多鱼塘,现已成为农业用地,改为种植水稻,有部分闲置草地,已成为放牧区。基地地势平坦,其中有很多高大的树木,挺拔而立。四 设计理念:
本规划设计主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的生态型小区。
2.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3.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
4.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五 总体规划
1.总平面布置:
冰都涵韵居住小区根据功能及用地性质的不同,被东西南北两条规划路分割大致分为四大区域:A区位于基地西面规划路西侧;B区位于基地东面规划路东侧,基地的东北角;C区位于基地西南面;D区位于基地东南面
A区:在本规划中,该区入口设于基地西面规划路的西侧,最北端设有板式高层和点式高层,其余采用联体低层住宅顺应地形环境平行布置,绿化庭院,活动场所及停车区则有机的与建筑相结合。内有一中心广场及其步行景观轴。
B区:位于基地的东北角,以南北规划路为轴,与A区有机的结合,住宅呈对称式,与A区对应的有中心广场及步行街,内置教育建筑,以及在其区内的东南面有大型商场及办公楼,充分利用其地段优势,同时可阻隔城市干道的噪音及汽车废气对居住区带来的影响。其余沿街裙楼设有配套的超级市场,方便居民的生活。区内南面沿街楼体,一层商业,构成一条商业街,楼上布置的均为居住套型,正南北朝向,同时,通过种植绿化、隔音墙、等措施,提高B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C区:C区是基地内最大的一个区,主要格局呈东北-西南向的不规则形。为普通住宅区,主要布置以6层为主的多层住宅。并设有教育建筑,东北角是商业建筑,附有公共绿地,以及停车场,使人们感受到小区的舒适性。
D区:D区是基地内最小的一个区主要以商业为主,内置会所,板式高层和点式高层与商服有机的结合,区内四周环绕商服,中间配备的公共绿地,有水景;凉亭以及排球场地,蜿蜒的区间小路;公共的服务设施及优雅的绿化体现了小区的有机性;生态性;自然性。
4区由多种住宅单体拼接而成,总体布局大致呈现南北向的行列式布置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争取良好的朝向,住宅南北向间距大,保证每户均有足够的日照和采光。主要户型以一梯两户套型为主,包括少量一体四户套型。本规划以南北向规划路为轴,将四个区的住宅群体串接成一体,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生态型的居住小区。
本居住小区的停车以地下为主,并结合小区的主要干道设置地面停车以节约用地。地下车库分设于A区B区的北端和南端。C区D区的北面。2.住宅布局
小区内住宅建筑以小区路为分界分为若干个组团,为分满足其日照间距,通风需要并根据地形和总体构图的需要,住宅都为近南北向布置,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和经济效益。建筑布置虽以平行为主,但也结合了多种组合与围合方式,避免住区内空间形式过分单调,形成空间上的整体感并力图营造良好舒适的视觉空间。3.公建布局
小区的构成形式是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居住组团成为其构成的基本元素。照常理应是每个组团都应有比较完整的公建来配套,但这样存在两个矛盾,一是一些居住区级的公建如果单放在一个组团里其它组团的居民使用起来势必不太方便,但每个组团都配置齐全了又不可避免的造成浪费。二是若把公建都均匀地布置在各个组团里,整体布局又显得太散,居住区里没了聚的力量。因此设计中每个组团在配置了满足其必需的公建前提下,小区级的公建集中布置。这样既可让各个组团的居民方便快捷的使用,又可在居住区中形成一种聚心力。公建层数主要为两到三层,局部高出,中央公建以商业和社区服务为主,风格统一,采用较稳重的暖色调,以简洁、热情的方式为居民营造出一个安全、轻松、方便的休闲场所。4.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冰都涵韵居住小区的主要道路系统呈一芭蕉扇形贯穿全区,小区主入口设于用地中部,A区B区主入口设于南北规划路两侧上,在南侧规划路上设有C区及D区次入口。小区主干道宽度9米,采用双车道行车方式。并使小区内部道路呈交通环路,解决车流的分流同时也增加行车的趣味。主干道的布置自然地形成了小区的分区。同时,地下车库车道设停车场,充分地利用了资源。
小区的步行道设计自成系统,相连为一体,并通过步行系统将区内的若干个景观节点和中心绿地串联起来,形成中心景观区及景观带。
5.绿化景观系统设计 5.1设计原则:
5.1.1生态原则:充分应用现有自然景观,并结合周边景观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5.1.2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多维视觉感观,营造舒适亲人的景观环境。
5.2设计创意:
5.2.1原有的绿化景观:利用现状中的高大树木,把部分孤植的和树群给以保留,与中央会所、水景、叠水低瀑,有机的结合于其间,体现了小区注重生态与环境,展现出小区雍容、自然的大家气派。
5.2.2中央景观区:结合建筑规划设计,以一条自然流动的休闲步道贯穿全区,由架空活动平台、运动休闲区、住宅中心花园组成完整视觉景观,满足小区中心区域功能需求,静态水景、喷泉、流水曲径点缀缤纷绚丽多姿的生活景象。
5.2.3住宅组团区域:亲子乐园、架空层、中心庭院,休闲区域、运动区域、树阵广场等,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每个区域的合理划分及有机联系,功能区景观特性鲜明。
本设计在绿化设计中力图通过绿化带的形式营造出不论身在何处都有绿色相伴的氛围。能绿化的地方尽量设置绿化,位于小区中心的主绿地为各组团的居民提供了休闲、聚会的好地点。力求使每个组团居民在拥有一处相对封闭的绿地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大面积的完全开放的共享空间。
总的来说,小区内在宏观上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在具体设计上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设计在结合地形及围边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对原有特色的尊重,力图实现健康、愉悦、时尚的主题,构建成为一个现代开放、成熟的人文生态区,成为一个散发着朴实气息的、使人们乐居其中的田园社区。6.竖向设计
居住小区整个用地地势较平坦,原地貌比现有道路标高低。本区拟将全区的地势适当抬高,有利于场地排水。
六 附录
1.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表
2.规划用地平衡表
第二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雅沁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XXX XXXX
XXXXXX
一、规划项目基础信息概况 ⒈项目名称:沁雅小区
⒉地理位置:项目基地西北和盘龙江相连接,北边与公共绿地相互连接,东、南两个方向与居住小区相连接,整个地块面积约为54337平方米。地块属于二类居住用地,在地块的东南角还有一个幼儿园和一所小学相邻。
二、设计依据
本设计主要有一下书籍为参考文献,结合该地块域内的基本情况和基础资料,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条文为设计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⒉《昆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昆明市规划局 202_年6月);
⒊民用建筑设计通册GB50352—202_;
⒋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总图制图标准GB/T50003—202_;
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2_;
7.城市规划原理;
8.城市详细规划;
9.规划设计中的社会调查方法和实践;
三、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设计构想
构想一:人车分流,综合考虑风向、景观营造
该小区设计是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原则,而小区如果综合考虑人的活动(居住、工作、游憩、生活),以人所有活动的主体,因此,一进口处就设置地下地下车库入口,使人车分流,而整条道路通而不畅,综合昆明盛行风向设计道路,是整个小区的空气得以较好地改善。
构想二: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景观轴线向两个方向延伸,一个方向是公共绿地,而另一个方向是面对盘龙江方向的人行道主入口方向,建筑高度也密切配合该设计思路,是整个小区有良好的景观取向。
五、总体规划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围绕着中心公共建筑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小区分散设置了三个出入口,其中,人行主入口在西面濒临盘龙江,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西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车行主入口。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公共建筑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两带一中心——以北边公共绿地、西边盘龙江为两个景观带;以公共建筑区和中心水景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优良环境与服务共存的原则。功能分析
住
宅 ——分为A、B、C、三个类别,以及中央公共建筑区;
景观区域——由中心公共建筑区、中心水景区,以及北边公共绿地和西边盘龙江两个带状绿地组成;
公共服务设施——由会所、餐饮店组成。
分析过程:整个规划区以水景与广场为中心,各住宅分片布置在周边。因地制宜,与地形、自然环境相结合,丰富了小区内的绿地系统。绿地以“点、线、面”相组合的原则,使绿化空间更有层次感。中心广场和水景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聚会、活动、健身等场所,作为小区的中心它不仅是供人们居住的居住区,而却是人们的交流区、生态区,“人-居住-休闲-健康”的体系更充分的体现了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总结:各个住宅区域、景观区域、公共设施区域有机的组合形成整体,并各自发挥各自的功能特点为整个小区服务,延和了小区内部各类用地充分“为居民服务”的规划设计宗旨。
⒌交通组织:
车行主入口道路红线宽度6m;人行主入口道路红线宽度14m;宅间小路红线宽度2.5m;道路系统犹如人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可以将相关的器官、组织有机的联系起来,然而,道路系统也可以将各个功能、性质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联系起来.⒍公共建筑布局:
公共设施布置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主要公共设施包括餐饮、会所及相应的卫生、商业等设施。
⒎绿化景观规划:
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
“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公共建筑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中心水景区更丰富景观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绿地系统由中心绿地、绿化走廊、组团绿地和住宅院落绿地组成。其中,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公共建筑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⒏住宅布局:
为了满足更多人对更多形式的住宅形式的需求,在本设计中我考虑了环境条件,并结合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我选择了适当的户型结构形式。其中,有A区住宅有较好景观,户型也采用大户型而且层数只有11层,这样也是小区景观视野更加开阔,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北边不值得B区住宅有18层,而在东边和南边的由于景观不是较好,所以采用32层建筑丰富了小区整体的立面空间,使得更有层次干。同时也满足了人们需求,延和本设计的宗旨。
六、附表
1.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类型 住宅用地 其他用地 总 计
注:人均用地面积计算略。
2.经济技术指标表 基地面积:54337
面积(㎡)7846.15 46490.85 54337
占地比例(%)
14.44 85.56 100 建筑密度:15.74% 容积率:2.9
3.建筑物边界退让控制(参考)
第 1 条 沿建筑基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
第 2 条 沿城市道路的两侧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后退城市主干道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8米,后退城市次干道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后退城市支路红线距离不得小于3米,后退居住小区内城市支路红线距离不得小于1米。第 3 条 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会展场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公共设施及包括住宅在内的高层建筑,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并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
第 4 条 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多、低层建筑不得小于5米,高层建筑不得小于10米(均自道路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第 5 条 地块与地块之间考虑开设消防通道的可能,两侧需各退后用地边界3米。
第 6 条 地块靠近绿地及广场一侧,在解决市政、交通、消防等问题的前提下可不退让绿化控制线。
第 7 条 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规划红线。雨棚、阳台、招牌、灯饰等可在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外挑,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3米。
第 8 条 具体建筑工程的的退让距离除以本规划为基本原则外,需同时满足消防及日照间距等相关规范要求。
4.建筑相关指标计算(参考)
建筑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之比。
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
第三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2(202_-03-04 11:57:33)转载杂谈 ▼
标签: 分类: 专业
五、总体规划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⒉区位分析:
从省域上分析:澜沧县北临双江,东至思茅,西南与西盟、孟连相连,是三条通往各地公路的交叉地带,也是思茅地区与临沧地区沟通,西盟、孟连与外界沟通的交通要道,有着丰富的交通资源。
从县域上分析:规划区处于澜沧县的西南角,西南面为南朗河,东面为规划绿地,南面为公共设施用地,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⒊规划现状分析:
规划项目是位于澜沧县城西南方向南朗河边的以确定的二类居住用地,四周相连的用地为公共设施用地、绿化用地以及二类工业用地,占地约为10.0公顷(长约400m,宽约250m)。该项目基地自然地形相对平整,东北角较高,西南角较低,最大高差约6m,有较好的坡向和坡度,有利于雨水排除,以及争取得到最佳的朝向和通风效果。
项目基地东边是规划的绿地,西南为临南朗河,北边是规划居住用地,南边为公共设施用地,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⒋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与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两 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施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功能分析
住
宅 ——分为A、B、C、D五个组团,以及沿街商业组团; 景观区域——由中心绿化广场区、中心水景区,以及道路两侧和院落内若干片状绿化带组成; 公共服务设施——由会所、幼儿园组成。
分析过程:整个规划区以水景与广场为中心,各住宅组团分片布置在周边。因地制宜,与地形、自然环境相结合,丰富了小区内的绿地系统。绿地以“点、线、面”相组合的原则,使绿化空间更有层次感。中心广场和水景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聚会、活动、健身等场所,作为小区的中心它不仅是供人们居住的居住区,而却是人们的交流区、生态区,“人-居住-休闲-健康”的体系更充分的体现了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方便居民我将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在小区的中间位置(主入口两侧),由于小区的规模的限制,幼儿园只考虑设置3班;会所内有供人们参观和集会的场所,还有为整个小区服务的业务部门。
总结:各个住宅区域、景观区域、公共设施区域有机的组合形成整体,并各自发挥各自的功能特点为整个小区服务,延和了小区内部各类用地充分“为居民服务”的规划设计宗旨。
⒌交通组织:
规划区内道路分为五类: 主入口道路红线宽度15m;次入口道路红线宽度14m;小区内道路(双车道)红线宽度12m;小区内道路(单车道)红线宽度8m;小区内道路(宅前道)红线宽度5m.道路系统犹如人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可以将相关的器官、组织有机的联系起来,然而,道路系统也可以将各个功能、性质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联系起来。
小区内部以双车道为主,并形成回路,是连接各个组团的主要交通;单车道是连接区内各栋的直接交通;宅前道路是进入各单元的交通。
区内设置两条相对独立的机动车道,中间设特殊通道相连,以保证南北片区的机动车交通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机动车道和各地块之间均有方便的联系,各地块设有独立的机动车出入口。
小区主干路顺应与地形南北走向,小区道路形成中部环路,组团级支路均开口于环路。小区设北、东北、南三个出入口,主入口位于西南侧,综合考虑景观、交通的缓冲加设停车广场。注:三个公交站点为假设规划已存在,为本小区和周边居住区服务,并为小区提供了便利的对外交通。⒍公共建筑布局:
公共设施布置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主要公共设施包括幼儿园、会所及相应的卫生、商业等设施。
其中,为了更方便居民我将幼儿园、会所布置在小区的主入口出;商业设施南向沿路布置。
⒎绿化景观规划:
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
“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中心水景区更丰富景观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绿地系统由中心绿地、绿化走廊、组团绿地和住宅院落绿地组成。
其中,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⒏别墅布局:
为了满足更多人对更多形式的住宅形式的需求,在本设计中我考虑也别墅进去,并结合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我选择了适当的户型结构形式。其中,有两个别墅户型,个布置了两栋。
将别墅布置在规划用地南侧地势较低的地段,使得争取到最佳的通风采光效果。有了别墅是小区的整体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丰富了小区整体的立面空间,使得更有层次干。同时也满足了人们需求,延和本设计的宗旨。⒐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分析地形和地貌我们可以知道:该项目基地自然地形相对平整,东北角较高,西南角较低,最大高差约6m,有较好的坡向和坡度,有利于雨水排除。
因此,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经济的排水,在管网的布局中根据原有的地形顺势布置水管网,采用分流制的排水形式。给水管网则是树状和环状两种形式相结合,一方面满足了有足够水压、水量;另一方面满足了方便管网的检修要求。
第四篇:“安居工程”居住小区规划说明书
“安居工程”居住小区规划说明书
一、规划区的位置、范围及现状
安居工程小区位于城区西南,牛尾巴山以北,北邻南外环路,东靠城市干道历山路,西邻界青公路,小区总用地22.6公顷。
规划范围内现状基本为农田、南侧近山处有水塘洼地、规划考虑保留,小区南侧的炸药库为老库,已废弃。西侧加油站近期搬迁。规划区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24.8米,最低海拔 117.2米。
二、规划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202_年小康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示范小区规划导则》
3、《沂南县城总体规划》
4、县建委及开发公司提供的规划设计要求
三、规划指导思想
1、力求将安居小区规划成为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导向性,具有良好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
2、充分利用小区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小区环境既相对完整,又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舒适、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
3、坚持小区建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前提下,努力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4、努力创造新颖和灵活可变的住宅类型和多样化的住宅组团,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形成丰富多样的居住环境,并为住户参与创造有利的条件。
5、强化现代意识,开辟足够的交通空间,满足动、静、态交通要求。
6、按照试点小区的要求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扩大小区建设的技含量,使住宅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总之,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条件,坚持以人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努力把安居小区建设成为舒适、方便、安全、卫生和优美宜人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四、规划布局 1、规划结构
规划采用小区--组团--住宅组群三级结构。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小区级公共绿地、两处托幼均位于小区中心部位。小学位于东部,小区由五个组团组成,每个组团由几个住宅组群组成,各组团间通过小区主次道路相联系,住宅组群间通过组团道路联系。
针对小区现状,适应房地产分期开发的需要,将小区规划为6 个居住组团,东部三个居住组团作为第一期开发用地,西部三个组团作为第二期开发用地,开发程序由东向西形成滚动开发模式。
2、道路系统
根据人流方向及外围城市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小区主要道路沿等高线布置,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小区对外设有六个出入口,其中小区的主入口开向历山路和南外环部,另外四个为次要出入口。
小区道路分为三级(1)、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12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6米。(2)组团级:路面宽6米(3)宅前小路,路面宽3米,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
3、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项目及规模
根据小区内公建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的不同要求和分期建设开发的需要,公共服务设施分三片布置。
小区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主要位于小区的出入口处沿街布置,这样既方便居民上下班顺路购买,又使商业建筑对外临街布置,提高经济效益。小区配套的社会性福利设施,结合小区中心绿地设置,布设在小区内部,这样既有较好的小区环境质量,又有好的外部空间环境。
4、住宅单体设计与群体组合
为满足“安居”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住宅设计采用二种类型,建筑面积分两个档次,分别为55M2/ 户─80M2/ 户和80M2/户─90M2/户。住宅单体设计在内部功能、空间利用、外部造型、经济节能方面都力求有所创新,并考虑远期发展改造的可能性,方案均采用大起居厅(明厅,使用面积>2M2),并兼有小餐厅。卫生间考虑三套组合式,即浴缸、面盆及一个蹲式或座式便器,住宅层高采用2.8米,日照间路为1.5H,住宅横向间距不小于5米,建筑层次以四层为主,少量五层。小区住宅按照“三大一小一多”和“三明”的要求布局,内部功能,动、静分区,管道集中。在设计中充分利用新科技成果,运用推广的新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运用新建材,用生态住宅原理,设计改造新型的适用的住宅,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住宅群体组合充分利用多层条式住宅通风好,朝向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庭院组合主要采用院落式,一般每院落50─60户,设一个主要出入口,并设置标志,这种围合式院落空间,给居民以领域感和归属感。
小区设三个居委会,内设收发信报、传呼电话、取奶站等综合服务设施,在组团中心设置组团绿地。
5、绿地系统及景观设计
①小区绿地共分四种,即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庭院绿地,沿道路绿化带。
小区级绿地设在小区的东入口处,结合现状水塘和洼地进行改造,利用水塘自然水面,周边铺以不同颜色的铺地,两侧设置精美的花坛、座椅,配合种植花草树木。
后期开发建设中,在小区中部结合文化站,中心幼儿园等公建设施,另开辟一处中心绿地,并按不同服务对象划分不同活动场地,设置老年儿童等活动设施。
组团绿地集中设置在组团内部,以花架、坐椅、硬地、小品、儿童活动设施等设施,安排老年人休息的场所和儿童活动设施,是组团内居民交往,游憩的主要场所,属半公共空间。
宅前院落绿地主要以草皮、乔木、石桌、石凳、花架、沙坑、常绿灌木为主,为院落邻里交往创造一个好的室外活动空间。
沿路绿化带以乔木为主,可结合沂南山城特色,种植观赏树木,住宅山墙建议用藤蔓植物半装饰。
②景观设计
小区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地形特点和道路走向,将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小区景观与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相结合,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居住小区景观。
结合曲折变化的小区道路,形成丰富、有致的道路对景点;沿路通过住宅单元的错列围合,形成路移景变的沿街景观效果。(以小区主入口向北延伸,形成贯穿南北的小区景观主轴线; 在小区公共绿地与扬州路三角绿之间,形成一条绿化轴线,使三角绿地与小区绿地贯通、增加了小区中心绿地的开放性)。
建筑风格采用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手法、在细部处理上借鉴和吸引青岛地区建筑的风格,形成典雅、别致、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建筑色彩以白色为基调,坡屋顶以红瓦为主色调。
沿城市道路和护城河的建筑,充分考虑城市街道景观要求。沿街建筑要求丰富、连续、形成高低错落、进退有效的街道景观界面。
小区公建力求建筑形式丰富、活泼,采用较为浓重的色彩,与居住建筑典雅的色彩形成对比,使整个小区建筑色彩具有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环境小品
小区环境小品面广量大,规划从环境小品融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设计要求出发,对小区中心绿地及各组团绿地的建筑小品,从指示标牌、柱廊、雕塑、灯柱、围墙、花台、地面铺砌、座椅、儿童游戏等提出规划要求。各组团地中的小品、雕塑、既表现出组团的特征,又美化了居住环境;围墙、灯具、坐椅等每个组团各具特色,增强组团识别性。小区步行道采用有别其它硬地的铺砌方式,从色彩和质感上来限制空间,以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五、竖向规划及平面定位
(一)竖向规划
小区竖向规划标高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整个小区南高北低,竖向规划结合自然地形,力求最小的土方量和尽可能就地平衡。为满足排水要求,小区道路广场均采用>0.2%坡度,绿地坡度>0.4%。
规划中的室内地坪标高,可根据建筑设计适当调整。
(二)平面定位
小区平面定位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小区道路交口坐标根据城市道路的四个交*口坐标(由现状图量出)推算而来。小区内四条主要道路以历山路为准。小区内住宅根据用户要求,在满足防水,日照间距及工程管线条件下,可进行适当调整。
六、市政设施规划
(一)给水规划
安居小区以居住为主,辅以部分公共建筑,在给水规划中,主要考虑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小区公建用水量。
1、用水量 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采用200升/人×日,给水普及率为100%,时变化系数K时=1.7。
规划人口7500人 ①居民生活用水量Q1 Q1=1500立方米/日 ②公建用水量Q2 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20%考虑。Q2=300立方米/日 ③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
浇洒广场、道路用水标准:1.5升/平方米 浇洒绿地用水量标准:1.7升/平方米 浇洒广场、道路用水量:Q3=150立方米/日 ④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Q4 按总用水量的20%计算 Q4=390立方米/日
安居小区总用水量:Q=2140立方米/日 2、水源、水压
根据现状资料,在历山路上设有城市供水管,可接入小区,为小区供水,水量基本满足。
如果供水管水压不足,可在小区东部公共绿地设加压泵房一 座,以满足小区供水水压要求。
3、消防 小区消防采用消防与生活用水管道混合供水方式,室外消防为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一次,每次按10升/秒流量计。
小区应设消防栓10处,消火栓采用地下式。布置间距不大于120米,在主要交*路口,必须设置消防栓。利用低压消防,消防
压力满足10米充实水柱。4、管网布置
根据小区内道路走向,采用环状管网与树枝管网相结合的形式。在小区中心设一环状管网,利用树枝管网向周围辐射,直接送入用户,以保证小区内居民用水安全可靠。
(二)排水规划
排水体制选择雨、污分流制。1、污水 ①污水量
小区内总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5%计算,得污水量为1819 立方米/日。
②管网布置
小区东部的历山路上,已形成城市排污干管,小区内污水可接入历山路排污干管内,进入污水处理厂内。
2、雨水
小区内雨水排放充分利用小区内地形特点,采用明渠、明沟排水,利用现状的明沟、明渠收集雨水、排入界青公路的明渠中。
(三)电力、电讯规划 1、供电规划
安居小区设10KV变电所两处,电源引自历山路10KV输电线路,1#变电所变压器总容量为1430KVA,选用两台变压器,一台为800KVA,另一台为630KVA,2#变电所变压器总容量为900KVA。选用两台变压器,其中一台为500KVA,另一台为400KVA。
变压器运行方式为并联运行。
高压供电线路采用架空引入,低压供电线路采用地下电缆,电缆型号和规格详见电力规划图:
2、电讯规划
电话普及率按20%计算,预测小区电话为1500门。电讯管线从历山路引,全部采用地下电缆,敷设方式为混凝土地下管网,管网规格分别为6孔、4孔和2孔。
3、电视规划
安居小区上闭路电视,采用高频电缆SYV-75-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用地平衡表
第五篇:“安居工程”居住小区规划说明书
徽州财富广场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
一、规划区的位置、范围及现状概况
徽州财富广场地块位于城区西南,徽州二中以南,北邻下街,西靠城市干道黄山路,总用地13066.73平方米。
规划范围内现状为粮食局原址。规划区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36.64米,最低海拔 132.94米。
二、规划设计构思
1、力求将财富广场规划成为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导向性,具有良好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地方特色的商住环境。
2、充分利用地块及其周围的环境条件,使广场环境既相对完整,又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舒适、优美、宜人的生活、购物环境。
3、坚持地块建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创造良好商住环境的前提下,努力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4、努力创造新颖和灵活可变的住宅类型和多样化的商业空间,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形成丰富多样的商住环境,并为潜在投资者参与创造有利的条件。
5、强化现代意识,开辟足够的交通空间,满足动、静态交通要
求。
6、按照国家要求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扩大地块建设的科技含量,使住宅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总之,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条件,坚持以人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努力把徽州财富广场建设成为舒适、方便、安全、卫生和优美宜人的现代化城市商住一体化社区。
三、规划布局
1、规划结构
规划采用传统院落空间结构。空间上围合但不封闭。广场内绿地、水池、亭廊、建筑安排得相得益彰。开敞但使人感到亲切,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广场、道路铺地、建筑小品、水景营造很好触发了人们的地域认同感。
针对地块现状,广场主入口安排在黄山路上,宽敞的入口起到引导人们的行为流线的作用,入口上方的轻钢雨棚起到延续接街道空间并强化入口的作用,成为该地块的标志空间之一。
2、道路系统
根据人流方向及外围城市道路情况,规划采用F型路网结构,沿黄山路设置一个主要出入口,下街方向设置一个次要出入口。
主要道路宽度8-11米。
3、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项目及规模
根据规划意见书的内容,本设计在地块的南侧安排有一公共厕所(80平方米),兼顾到内外部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并于地块南侧安排有垃圾收集房。
4、单体设计与群体组合
为满足建筑商品化的需要,建筑底层安排店铺及超市,局部安排住宅。
建筑密度:47.64% 绿地率:13.4% 机动车停车位:110辆
地下车库建筑面积:3814.26平方米
四、业态规划
财富广场的设计目标是优化徽州区城区的商业结构,定位受众为中高档消费群体,主要以商业百货,品牌专卖为主要经营内容。严禁高噪音、有污染的商业活动,由于项目地块位于学校200米范围内,严禁设置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如网吧、游戏厅等),具体商业项目入驻必须经由工商、文化、环保、商务等部门依法审批。A#楼主要安排书店、精品店、体育用品电等,B#楼为超市,其他楼栋商业部分安排服装、食品糕点等无污染的品牌店、老字号等。
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13066.73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1863.3平方米 其中 商业建筑面积:17689.4平方米
住宅建筑面积:2876.9平方米
附属建筑面积:1247平方米 容积率: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