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核泄漏英文(模版)
“核泄漏”英文怎么说?
我们来学习一下跟核辐射有关的词语。
1.nuclear radiation 核辐射
While the affected areas in Japan brace for more aftershocks, the country is also being afflicted by another earthquake-engendered crisis-nuclear radiation.A meltdown was feared at its Fukushima nuclear plant after it was rocked by the quake.日本强震受灾地区不仅面临更多余震,而且还面临着另一个震后危机——核辐射。人们担心福岛核电站在地震后会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
2.nuclear leakage 核泄漏
Xu Mi, a renowned fast reactor expert at 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 and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told Xinhua that “Japan's nuclear leakage would not affect China,” but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watch for developments.国家核能集团和中国原子能研究的知名快中子反应堆专家徐銤告诉新华社“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到中国”,但是仍有必要关注事态的发展。
文中出现的“nuclear leakage”就是“核泄漏”的意思,“leakage”可以表示液体或者气体的泄露,还可以指秘密等的泄露,如:“leakages of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指“机
密信息的泄露”。
3.meltdown 融毁
法新社消息称,13日,日本政府表示,该国福岛核电站的两个反应堆可能已经出现“熔毁”现象。此前日本广播协会介绍说,“核心熔毁”(meltdown)是指核反应堆失去冷却水后,燃料中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无法去除,高温会令燃料棒熔化,这是核电事故中最严重的事态。
An official with Japan's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 Ryohei Shiomi said Saturday that officials were checking whether a meltdown had taken place at the Fukushima power
plant.日本的核安全机构发言人Ryohei Shiomi在周六表示,日本官方正在对位于福岛的核电厂进
行检测,看刊其核融毁是否已经发生。
meltdown 可以用来指核电站的核融毁,但是这种用法通常是在很专业的领域出现,我们通常见到的“meltdown”可以表示融化的意思,融毁也是从这个意思引申出来的。另外“meltdown”还经常被用来表达“灾难”的意思。
World leaders gather tomorrow to address the global financial meltdown.全球领导人上周六聚集在一起,讨论如何解决全球金融灾难。
4.nuclear power plant 核电站
plant除了植物、和种植这两种我们常见的意思之外,还可以表达工厂、车间的意思。
An official with Japan's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 says that a meltdown at a nuclear power plant affected by the country's massive earthquake is possible.日本核安全委员会的一位官员称受到此次强震的影响,而导致核电站出现融毁是非常可能的。
5.nuclear reactor 核反应堆
Meltdown is a term that describes the melting of a nuclear reactor core as a result
of a nuclear accident.融毁坏是用来形容核反应堆中心过热出现融化,而产生的核事故。
第二篇:核泄漏
核能外泄又称为核熔毁,是种发生于核能反应炉故障时,严重的后遗症。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能辐射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却相同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伤亡。
核能外泄最主要原因,就是核子反应炉核心冷却系统故障,导致控制辐射的相关设备失常。虽说核能外泄不一定全然包括核子灾害,但是已经是已知核能应用上的最大环保隐忧。另外,核能外泄虽也可指使用核能发电的航海器具所发生的灾害;尤其是潜舰,不过一般说来是指用来发电的核能电厂发生的核熔毁事件,例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核泄漏一般的情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几何时,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Чорнобиль,Chernobyl)核能发电厂(原本以列宁的名字来命名)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地维亚半岛。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由于风向的关系,据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此事故引起大众对于前苏联的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苏联瓦解后独立的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每年仍然投入经费与人力致力于灾难的善后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
到2006年,官方的统计结果是,从事发到目前共有4000多人死亡。但是绿色和平组织,基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数据研究发现,在过去20年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总计达900多万人,随时可能死亡。因此,绿色和平组织认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官方统计的结果多了至少9万人,这个数字是官方统计数字的20倍!
死亡人数:9.3万人
致癌人数:27万人
经济损失:数千亿美元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北纬51度23分14秒 东经30度6分41秒)是位于乌克兰普里皮亚季(Прип'ять,Pripyat),切尔诺贝利市西北11英里(18千米),离乌克兰与白俄罗斯边界10英里(16千米),及乌克兰首都基辅(Київ,Kiev)以北70英里(110千米)。核电站由四个反应堆组成,每个能产生1千兆瓦特的电能(3千2百兆瓦特的热功率),核事故时四个反应堆共提供了乌克兰10%的电力。厂房的工程始于1970年代,1号反应堆于1977年启用,接着2号(1978年)、3号(1981年)、4号(1983年)亦相继启用。还有两个反应堆(5号及6号,每个能产生10亿瓦特)在事故发生时仍在建造中。
厂房的四个反应堆都是属于同一类型,称为RBMK-1000。事件起因
关于事故的起因,官方有两个互相矛盾的理论。第一个是在1986年8月公布,有效地令事故的指责只归于核电站操作员。第二个则是发布于1991年,认为事故由于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简称RMBK)的设计缺陷引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设计。双方的调查团都被多方面游说,包括反应堆设计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职员及政府。现在一些独立的专家相信两个理论都并非完全正确。
另一个促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职员并没有收到反应堆问题报告的事实。根据Anatoli·Dyatlov---一名职员所述,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将其蓄意隐瞒。(造成这情况是因为厂房主管广泛地吹嘘未有RMBK资格员工:厂长V.P.Bryukhanov,具有燃煤发电厂的训练和经验。他的总工程师Nikolai Fomin亦是来自一个常规能源厂。Anatoli Dyatlov, 3号和4号反应堆的副总工程师只有“一些小反应堆的经验”,VVER反应堆的小版本即苏联海军的核潜艇的设计。)
在细节中,⊕反应器有一个危险高正面空系数。简单地说,这意味著如果蒸汽气泡形成在反应器冷却剂中,核反应加速,如果没有其它干预,将会导致逃亡反应。更坏的话,在低功率输出,这个其它因素未补偿正面空系数,会使反应器不稳定和危险。反应器在低功率的危险对工作人员是与预计相反和未知数。
⊕反应器的一个更加重大的缺陷是在控制棒的设计。在一个核反应堆,控制棒被插入反应堆以减慢核反应。但是,在RBMK反应堆设计,控制棒部分是空心的;当控制标尺被插入时,最初的数秒钟冷却剂被控制棒的空心外壳偏移了。因为冷却剂(水)是中子吸收体,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实际上上升。这情况也是与预计相反,而反应堆操作员亦不知情。
⊕操作员粗心大意并违犯了规程,部分是由于他们未察觉反应堆的设计缺陷。一些程序的不规则促成了事故发生。另一原因是安全干事和负责该夜实验操作员之间的通讯不足。
重要注意的一点,是操作员关上了许多反应堆的安全系统,除非安全系统发生故障,否则这是技术指南所禁止的。1986年8月出版的政府调查委员会报告,操作员从反应堆核心至少拿去了204支控制棒(这类型的反应堆共需要211支),留下七支。同样指南(上文提及)是禁止RBMK-1000操作时在核心区域使用少于15支控制棒。
1986年4月25日,4号反应器预定关闭以作定期维修。并决定在这场合作为测试反应堆的涡轮发电机能力的机会,在电力损失情形下发充足的电供给反应堆的安全系统动力(特别是水泵)。像切尔诺贝利,反应堆有一对柴油发电鳞可利用作为待命,但并不能瞬间地起动—反应堆将因此被使用转动涡轮,到时涡轮会从反应堆分离和在自己的惯性之下力量转动,而测试的目标是确定当发电器起动时,涡轮是否在减少阶段能充足地供给泵浦动力。测试早先在其它单位执行成功(所有安全供应起动)而结果是失败的(那是涡轮产生了不足的力量在减少阶段供给泵浦动力),但另外的改进提示了对其它测试的需要。
为了在更安全、更低功率地进行测试,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器的能量输出从正常功率的3.2千兆瓦特减少至700百万瓦特。但是,由于实验开始的延迟时,反应堆控制员太快地减低能量水平,实际功率输出落到只有30百万瓦特。结果,中子吸引而成的裂变产品氙-135增加了(这产品典型地在更大的功率情况下,在一台反应堆中消耗)。力量下落的标度虽是接近由安全章程允许的最大限制,但员工组的管理者选择不关闭反应堆并继续实验。后来,实验决定“抄捷径”和只上升功率输出到200 百万瓦特。为了克服剩余氙-135的中子吸收,远多于安全章程数量的控制棒由反应堆拔出。在4月26日上午1点05分,作为实验一部分,被涡轮发电机推动的水泵起动了;水的流量由于这行动而超出了安全章程的指定。水流量在上午1点19分增加了—因为水也会吸收中子,在水流量的进一步增加需要手工撤除控制棒,导致一个极不稳定和危险操作条件。
上午1点23分04秒,实验开始了。反应堆的不稳定状态在控制板没有显示任何情况,并且看起来所有反应堆员工并未充分地意识到危险。水泵的电力关闭了,并且被涡轮发电机的惯性推动,水流的速度减低了。涡轮从反应堆分离,反应器核心的蒸汽水平增加。因为冷却剂被加热,个别的蒸汽在冷却剂管道形成。在切尔诺贝利的RBMK石墨缓和反应器的特殊设计有一个高正面空系数,意味著在没有水时的中子吸收的作用使反应堆的力量迅速地增加,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堆操作变得逐渐变得不稳定和更加危险。上午1点23分40秒操作员按下了命令“紧急停堆”的AZ-5(“迅速紧急防御5”)按钮—所有控制棒的充分的插入,包括之前不小心地拿走的控制棒。这是否作为紧急措施,或只是简单地在实验完成时作为关闭反应堆定期方法,并不清楚(反应堆预定被关闭作为定期维修)。这通常意味著紧急停堆的命令是因为意想不到的迅速力量增量的一个反应。另一方面,总工程师Anatoly·Dyatlov,在事故时身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他写在他的书上:
“在1点23分40秒,集中化控制系统之前„„没有登记能辩解紧急停堆的任何参量变动。依照陈述委任„„会集和分析很多材料,在它的报告,没确定原因为什么命令了紧急停堆。并没有需要寻找原因。反应堆简单地在实验完成时被关闭。”
由于控制棒插入机制(18至20秒的慢速完成),棒的空心部份和冷却剂的临时移位,逃走导致反应率增加。增加的能量产品导致了控制棒管道的变形。棒在被插入以后被卡住,只能进入管道的三分之一,因此无法停止反应。在1点23分47秒,反应堆产量急升至大约30 千兆瓦特,是十倍正常操作的产品。燃料棒开始熔化而蒸汽压力迅速地增加,导致一场大蒸汽爆炸,使反应器顶部移位和受破坏,冷却剂管道爆裂并在屋顶炸开一个洞。为了减少费用,和它的体积太大,反应堆以单一保护层方式兴建。这令放射性污染物在主要压力容器发生蒸汽爆炸而破裂之后进入了大气。在一部分的屋顶炸毁了之后,氧气流入---与极端高温的反应堆燃料和石墨慢化剂被结合—引起了石墨火。这火灾令放射性物质扩散和污染更广的区域。
由于目击者的报告和站内纪录不一致,有一些争论认为确实的事件是发生在当地时间1点22分30。最后共同同意的版本被描述在上面。根据这种理论,第一次爆炸发生了在大约1点23分47秒,操作员在七秒以后命令了“紧急停堆”。
爆炸发生后,并没有引起苏联官方的重视。在莫斯科的核专家和苏联领导人得到的信息只是“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没有爆炸”,因此苏联官方反应迟缓。在事故后48小时,一些距离核电站很近的村庄才开始疏散,政府也派出军队强制人们撤离。当时在现场附近村庄测出了是致命量几百倍的核辐射,而且辐射值还在不停地升高。但这还是没有引起重视。专家宁愿相信是测量辐射的机器故障也不相信会有那么高的辐射。可是居民并没有被告知事情的全部真相,这是因为官方担心会引起人民恐慌。许多人在撤离前就已经吸收了致命量的辐射(若能立即撤离,则可大幅减少受害者数量及程度)。
事故后3天,莫斯科派出的一个调查小组到达现场,可是他们迟迟无法提交报告,苏联政府还不知道事情真相。终于在事件过了差不多一周后,莫斯科接到从瑞典政府发来的信息。此时辐射云已经飘散到瑞典。苏联终于明白事情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之后数个月,苏联政府派出了无数人力物力,终于将反应堆的大火扑灭,同时也控制住了辐射。但是这些负责清理的人员也受到严重的辐射伤害;原因之一为遥控机器人的技术限制,加上严重辐射线造成遥控机器人电子回路失效,因此许多最高污染场所的清理仍依赖人力。
由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飘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飘过欧洲的部份地区,例如:土耳其、希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瑞士、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法国(包含科西嘉)和英国。在最早发生意外的时候,有人认为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是来自瑞典而不是俄国,1986年4月27日,瑞典Forsmark核电厂工作人员发现异常的辐射粒子粘在他们的衣服上,该电厂距离切尔诺贝利大约1100公里。根据瑞典的研究,内容发现该辐射物并不是来自本地的核能电厂,他们怀疑是俄国核电厂出了的问题。当时瑞典曾透过外交管道向苏联询问,但未获证实。另外,法国政府宣称辐射尘只飘到德国及意大利的边界。因为辐射尘的关系,意大利规定部份农作物禁止人们食用,例如蘑菇。法国政府为了避免引发民众的恐惧,所以没有作出类似的测量。
切尔诺贝利灾难不只污染了周围的乡镇,它还借由气流的帮助,因此能够没有规律地往外面散开。根据俄国及西方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掉落在俄国的辐射尘有60%在白俄罗斯。而由TORCH 2006的报告指出有一半的易挥发粒子掉落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以外的地方。在俄罗斯联邦布良斯克(Bryansk)的南方极大的区域和乌克兰北方的部份地区,都被辐射物质污染。
意外发生后,马上有203人立即被送往医院治疗,其中31人死亡,当中更有28人死于过量的辐射。死亡的人大部份是消防队员和救护员,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意外中含有辐射的危险。为了控制核电辐射尘的扩散,当局立刻派人将135,000人撤离家园,其中约有50,000人是居住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普里皮亚特镇居民。卫生单位预测在未来的70年间,受到5–12艾贝克辐射而导致癌症的人,比例将会上升2%。另外,已经有10人因为此次意外而受到辐射,并死于癌症。
俄国科学家报告指出,切尔诺贝利4号机反应炉总共有180至190吨的二氧化铀以及核反应产生的核废料。他们也估计这些物质大约有5%-30%流到外面。但根据曾经到过石棺反应炉做后续处理的清理人(例如Usatenko和Karpan博士)说反应炉内只剩大约5%-10%的物质。反应炉的照片里显示了反应炉完全是空的。因为大火引发的高温,让许多辐射物质冲向大气层高空,并向外四面八方扩散。
在灾难中,负责复原及整理的工作人员,我们将他们称为“清理人”。清理人在清理的过程中接受到非常高剂量的辐射。根据俄罗斯的估计,大约有300,000到600,000的清理人在灾变后的两年内,进入离反应炉30公里的范围内清除辐射污染物。
在被辐射污染的地区里,有许多小孩的辐射剂量高达50 戈雷(Gy)。这是因为他们在喝牛奶的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生产而被辐射污染的牛奶,当地牛奶是被碘-131所污染,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许多研究发现白俄罗斯、乌克兰及俄罗斯的小孩也罹患甲状腺癌比例快速增加。根据日本原子弹爆炸的事后调查统计预期,在切尔诺贝利地区的白血病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增加。但直到目前为止,白血病病例的增加数量还不足以在统计学上推断,并和辐射外泄有关。但是,事实证明了在切尔诺贝利地区里,畸形婴儿的出生率的确是升高了,有调察显示证实是由辐射灾难余后的辐射尘,所导致的结果。
切尔诺贝利电厂并没有因为4号机组出问题而停止运作,只是封闭了电厂的4号机,并且用200米长的水泥与其他机组隔开,但由于缺乏能源,所以乌克兰政府让其他三个机组继续运作。1991年在2号机组发生一场火警,乌克兰政府当局随后宣布2号机组无法修复,并须终止运作。1996年11月,在乌克兰政府与国际原子能总署的协议下,1号机组停止运作。2000年11月乌克兰政府总统列昂尼德·丹尼洛维奇·库奇马,在一个正式典礼上关闭了3号机组的运作。至此,整个切尔诺贝利发电厂就停止发电,永远不再运作。未来所需要的维修
损毁的4号机组现正使用石棺水泥围墙保护着以阻止辐射扩散,但这并非是一个永远安全的做法。原因是在于当时以工业遥控机器人搭建的石棺正在严重地变旧。如果石棺倒塌的话,有可能会导致机组释放出有辐射性的尘埃。这些石棺脆弱程度连一阵小型的地震,或一阵强烈的大风,都也可能引至其屋顶倒塌。因此,当局曾经研究出好几种帮助围墙的方案。
根据官方估计,发生事故后的反应炉内大约还有95%的燃料(180公吨),该批燃料的总放射性达约1800万Ci(670 PBq).现时残留在内的放射性物质已经硬化成陶瓷状物质。它们主要在事故发生初期时,反应堆的核心碎片能在反应炉内四处流窜,并且和其他灰尘和熔岩状的“燃料覆盖物质”(fuel-containing materials, FCM)构成。现时仍不能够确定这些陶瓷状物质何时会延缓释放放射性物质。
透过秘密的估计,在该核电厂里有至少有4公顿的放射性尘埃。不过,最新的估计已经调查了关于燃料的数量,并保持在反应堆中的份量。一些估计指出,现在安置在燃料反应堆内的总数量,大约只有原先燃料的70%。由于爆炸,国际原子能机构因此失去了那5%的燃料。而且,一些清算人估计原先的燃料5 V10%,只装在这个石棺里面。
至于其他方面,水继续漏入反应炉。在整个反应堆大楼内,被淹没的环境散播出放射性物质。而反应堆大楼的地下室,同时也缓慢地充满被核燃料所污染的物质,并且释放出有放射性的废物水。虽然已经修补了在屋顶上形成的洞口,但是该洞口也只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恶化。
当这个石棺不能透气时,加热比加冷更加容易,这提升了在该核电厂的湿度水平。同时亦在反应炉的高湿度当中,继续腐蚀这个石棺里的混凝土和钢。进一步倒塌的后果
目前反应炉的废墟楼顶正是由该反应堆大楼所建造。两个所谓“庞大的梁”,不单是支撑了反应炉的屋顶,还支援了其他倚赖架构的回应堆大楼墙。如果回应堆大楼的墙和反应炉的屋顶倒塌,惊人数量的放射性灰尘和粒子将会被直接释放到空气中,令辐射物质毁灭周围的环境。
对反应炉更进一步的威胁的是石棺位置本身就已经很不安全,因为瓦砾正在差不多垂直的位置中,才能够支持它。若果石棺的倒塌,将会进一步加重核电厂的压力,同时散播出放射性物质。
这个石棺除了覆盖已破坏的反应堆,也包含在4号反应堆上的残余放射性物质。当提出一个新的石棺设计时,只能预期最多只有100年的寿命。所以,永久的石棺建设将无疑对工程师来说,是一项具挑战未来多代的工程。
堵住污染源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清除核辐射尘埃则是另一项艰巨的任务。一年之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中最先遇难的核电站工作和消防员被转移在莫斯科一处公墓内,安葬他们用的是特制的铅棺材!因为他们的的遗体成为了足以污染正常人的放射源。
核尘埃几乎无孔不入。核放射对乌克兰地区数千万平方公里的肥沃良田都造成了污染。
乌克兰共有250多万人因切尔诺贝利而身患各种疾病,其中包括47.3多万名儿童。
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危险将持续10万年。
在经济 上,前苏联损失了约90亿卢布:善后处理费用40多亿卢布,农业和电力生产损失40多亿卢布。专家估计,除核电站本身的损失外,仅清理一项就得花几十亿美元,如果全部加起来,可能达数百亿美元。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通常简称“三哩岛事件”,是1979年3月28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河三哩岛核电站的一次严重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
当天凌晨4时半,三哩岛核电站95万千瓦压水堆电站二号反应堆主给水泵停转,辅助给水泵按照预设的程序启动,但是由于辅助回路中一道阀门在此前的例行检修中没有按规定打开,导致辅助回路没有正常启动,二回路冷却水没有按照程序进入蒸汽发生器,热量在堆心聚集,堆心压力上升。堆心压力的上升导致减压阀开启,冷却水流出,由于发生机械故障,在堆心压力回复正常值后堆心冷却水继续注入减压水槽,造成减压水槽水满外溢。一回路冷却水大量排出造成堆心温度上升,待运行人员发现问题所在的时候,堆心燃料的47%已经融毁并发生泄漏,系统发出了放射性物质泄漏的警报,但由于当时警报蜂起,核泄漏的警报并未引起运行人员的注意,甚至现时无人能够回忆起这个警报。直到当天晚上8点,二号堆一二回路均恢复正常运转,但运行人员始终没有察觉堆心的损坏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此后,宾州州长出于安全考虑于3月30日疏散了核电站5英里范围内的学龄前儿童和孕妇,并下令对事故堆芯进行检查。检查中才发现堆芯严重损坏,约20吨二氧化铀堆积在压力槽底部,大量放射性物质堆积在反应堆安全壳内,少部分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是核能史上第一起反应堆堆芯融化事故,自发生至今一直是反核人士反对核能应用的有力证据。三哩岛核泄漏事故虽然严重,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究其原因在于安全壳发挥了重要作用,凸现了其作为核电站最后一道安全防线的重要作用。在整个事件中,运行人员的错误操作和机械故障是重要的原因,提示人们,核电站运行人员的培训、面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控制系统的友好性等细节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此事件最大的影响是增加核电厂的安全性及成本,因此在能源价格低廉且温室效应尚未影响人类的时代,够安全的核电厂在经济上还是不能与排气够干净的燃煤发电厂竞争。
世界上曾经有多个核电站发生过核泄漏时间,下面就为您盘点世界史上最可怕的十大核电事故。1979年3月28日,三哩岛
三哩岛核电厂2号机组部分反应堆堆芯融化导致了美国核电经营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尽管它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通常简称“三哩岛事件”,是1979年3月28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河三哩岛核电站的一次严重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是核能史上第一起反应堆堆芯融化事故,自发生至今一直是反核人士反对核能应用的有力证据。三哩岛核泄漏事故虽然严重,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究其原因在于安全壳发挥了重要作用,凸现了其作为核电站最后一道安全防线的重要作用。在整个事件中,运行人员的错误操作和机械故障是重要的原因,提示人们,核电站运行人员的培训、面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控制系统的友好性等细节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帕洛玛雷核事故
两机相撞,四颗氢弹“折箭”
1966 年1月15日上午10时22分,两架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飞机———一架B—52轰炸机和一架KC—135空中加油机,在西班牙沿海的比利亚里科斯村和帕洛玛雷斯村的上空进行空中加油训练,在两机联接时,突然在31000英尺的高空相撞。轰炸机发生爆炸解体,变成了一团巨大的、烈焰奔腾的火球,加油机摇摇摆摆地向前飞行一会儿,也开始解体,200多吨燃烧着的飞机残片,零乱地散布在空中,落向地面上惊慌失措的目击者们。其中,有4枚威力巨大的氢弹!切尔诺贝利核电厂泄露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切尔诺贝利最后一个反应堆已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关闭。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最少需要800年!
乌克兰共有250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而身患各种疾病,迄今已在核泄漏事故的善后事务上花费了15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还将耗资1700亿美元。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尘有70%飘落在白俄罗斯境内,200万白俄罗斯人不得不生活在核污染区,直接经济损失在2350亿美元以上。
前苏联政府用于清理核污染等方面的预算开支高达230亿卢布,至今,超过150万俄罗斯人还住在受污染的土地上,其中有人还在吃受反射性污染的食物。
据不完全统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总计达900万人。消除切尔诺贝利后患成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政府的巨大财政负担。图勒核泄漏事故
一架美国B-52轰炸机机舱起火,机组人员被迫选择放弃轰炸机。轰炸机坠毁在格陵兰图勒空军基地附近的海冰上,造成飞机装载的核弹破裂,导致大范围的放射性污染。英国温德斯格尔火灾
英国的坎布里亚郡的温德斯格尔工厂一直在为英国的原子弹提供燃料,但1957年10月10日,它却差点被烧毁了。
温德斯格尔的钚生产设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反应堆,是为英国核武器计划服务的,其反应堆的设计十分原始。温德斯格尔有个石墨减速剂,但它的早期设计者没有考虑到石墨内潜在的能量可能带来的危险,也没有考虑到人工操作会产生失误。
事故发生后,工厂方圆200多英里以内的人们都不敢喝牛奶。这是因为人们害怕辐射进入食物链。草场上的奶牛吃了含有放射性碘的草,牛奶中就有了碘131,它会在那些喝牛奶者的甲状腺中沉积。这样人体就有可能受到它的辐射。不过好在碘的半衰期只有13天,所以只要在3个月内不喝牛奶,就足以让危险过去了。巴西戈亚尼亚铯-137事件
在巴西的大城市戈亚尼亚,发生过一起放射性事故,可评判使用放射源的恐怖行动可能发生的后果。一家私人放射治疗研究所乔迁,将铯-137远距治疗装置留在原地,未通知主管部门。两个清洁工进入该建筑,将源组件从机器的辐射头上拆下来带回家拆卸,造成源盒破裂,产生污染:14人受到过度照射,4人4周内死亡。约112000人接受监测,249人发现受到污染。数百间房屋受到监测,85间发现被污染。整个去污活动产生5000m3放射性废物,社会影响之大,以致在戈亚尼亚的一个建有废物处置库的边远乡村,把象征放射性的三叶符号做成村旗。俄罗斯联邦托木斯克事故
1993年4月,托木斯克市附近的西伯利亚化学企业公司的后处理设施对反应堆乏燃料进行后处理时发生事故。虽然这个事故与辐射源的安全无关,但被确定为任意篡改安全规则的典型事例。事故使后处理设备和建筑物损坏,导致放射性核素(包括钚-239)释出。该设施的一部分场地和综合体以北周围乡村的很大区域,包括格鲁吉夫卡村和连接萨木斯和托木斯克的部分干道受到放射性核素污染。虽然污染程度较低,但建筑物和道路去污很费力。俄罗斯核潜艇事故
1985年8月,苏联”K-431″号巡航导弹核潜艇在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加油时,在船坞内排除故障时误操作引起反应堆爆炸,造成10余人死亡,49人被发现有辐射损伤,环境受到污染,艇体严重损坏。日本东海村核事故
1999年9月30日,日本东海村JCO公司的一座铀转换厂发生了核临界事故。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立即启动了全国应急响应系统,并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和专家评价组。该事故引起国际有关组织的关注,国际原子能机构立即派遣了几位专家到事故现场进行了调查,事故主要原因是人为错误以及严重违背核安全原则。根据事故后果,将这次事故定级为4级,即事故后果仅限于厂区内。美国内华达州丝兰山脉核试验
据内华达试验场的官员们承认,在美国停止地面核试验转而进行地下核试验的20多年中,该试验场共进行了475次地下核爆炸,其中有62次发生了程度不同的事故。根据美国能源部的事故分类,53次属于辐射“泄漏或渗漏”,7次属于“严重辐射泄漏”。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70年12月18日爆炸的代号为“贝恩巴里”的1万吨级核弹。这颗核弹安置在深900英尺、直径 86英寸的竖井中,爆炸以后,相当于300万居里的放射性物质,在24小时内喷射到8000英尺高的大气层,其放射性尘埃一直飘到北达科他州。
第三篇:日本核泄漏(本站推荐)
This is the VOA Special English Economics Report.The crisis at Japan's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energy center has raised questions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nuclear energy industry.Arjun Makhijani is president of the Institute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He says the disaster in Japan is historic.ARJUN MAKHIJANI: “We are witnessing a completely unprecedented nuclear accident in that there have never been three reactors in the same place at the same time that have had a severe accident.” This week, the chairman of America's nuclear agency said there is little chance that harmful radiation from Japan could reach the United States.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Chairman Gregory Jaczko also said America has a strong program in place to deal with earthquake threats.No new nuclear power centers have been built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nineteen seventy-nine.That was when America's worst nuclear accident happened at the Three Mile Island center in Pennsylvania.The accident began to turn public opinion against nuclear energy.To support more clean energy production,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has been seeking billions of dollars in government loan guarantees to build new centers.Currently, about twenty percent of electric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comes from nuclear energy.But critics say nuclear power is too costly and dangerous to be worth further expansion.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said Germany would temporarily close seven nuclear power centers while energy policy is reconsidered.The European Union is planning to test all centers in its twenty-seven member nations.Developing nations are less willing to slow nuclear expansion.China said it will continue with plans to build about twenty-five new nuclear reactors.And India, under a cooperation agreemen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plans to spend billions on new centers in the coming years.Japan has made nuclear energy a national priority since the nineteen seventies.Unlike many major economies, Japan imports eighty percent of its energy.The Nuclear Energy Institute says twenty-nine percent of Japan's electricity came from nuclear sources in two thousand nine.The government planned to increase that to forty percent by twenty seventeen.Nuclear reactors 核反应堆supply fourteen percent of global electricity.Nuclear energy is a clean resource, producing no carbon gases.But radioactive waste is a serious unresolved issue.So is the presence of nuclear power centers in earthquake areas like the one near Bushehr, Iran.And that's the VOA Special English Economics Report written by Mario Ritter.I'm Steve Ember.
第四篇:切尔诺贝利核泄漏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1986年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Чорнобиль,Chernobyl)核能发电厂(原本以列宁的名字来命名)4号反应堆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大约有1650平方千米的土地被辐射。后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事故导致30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的长期影响而致命或患的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
这是一起严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最为严重,由于风向的关系,据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但根据2006年的TORCH(The Other Report On Chernobyl)报告指出,半数的辐射尘都落在上述的三个前苏联国家以外。此事故引起大众对于前苏联的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苏联瓦解后独立的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每年仍然在事故的善后以及居民的健康保健方面投入经费与人力。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计,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
2005年一份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认为直到当时有56人丧生,47名核电站工人及9名儿童患上甲状腺癌,并估计大约4000人最终将会因这次意外所带来的疾病而死亡。
对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结论,却有着大相径庭的调查结果。在结论和观点相反的调查中,以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结果最令人震惊。该组织于2006年4月18日发表报告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27万人患癌,因此而死亡的人数达9.3万。
与此同时,英国两名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长期影响可能导致另外6.6万人死于癌症。也就是说,除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承认的死亡数外,还有6.6万人死于辐射所致的癌症,仅这个数字就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所承认的死亡数的15倍还多。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简述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北纬51度23分14秒 东经30度6分41秒)位于乌克兰的普里皮亚季(Припъять,Pripyat),切尔诺贝利市西北11英里(18千米),离乌克兰与白俄罗斯边界10英里(16千米),及乌克兰首都基辅(Киев,Kiev)以北70英里(110千米)。其名字“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意为“切尔诺伯格(Chernobog,斯拉夫神话中代表黑暗,死亡,疾病的黑之神)的居所”。
核电站由四个反应堆组成,每个能产生1千兆瓦特的电能(3200兆瓦特的热功率),核事故发生时四个反应堆共提供了乌克兰10%的电力。厂房的工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1号反应堆于1977年启用,接着2号(1978年)、3号(1981年)、4号(1983年)亦相继启用。还有两个反应堆(5号及6号,每个能产生10亿瓦特)在事故时仍在建造中。厂房的四个反应堆都属于同一类型,称为RBMK-1000。
事件简介
关于事故的起因,官方有两个互相矛盾的理论。第一个是在1986年8月公布,有效地令事故的指责只归于核电站操作员。第二个则是发布于1991年,认为事故由于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简称RBMK)的设计缺陷导致,尤其
是控制棒的设计。双方的调查团都被多方面游说,包括反应堆设计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职员及政府。现在一些独立的专家相信两个理论都并非完全正确。
另一个促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职员并没有收到反应堆问题报告的事实。根据Anatoli•Dyatlov---一名职员所述,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将其蓄意隐瞒。(造成这情况是因为厂房主管广泛地吹嘘未有RMBK资格员工:厂长V.P.Bryukhanov,具有燃煤发电厂的训练和经验。他的总工程师Nikolai Fomin亦是来自一个常规能源厂。Anatoli Dyatlov, 3号和4号反应堆的副总工程师只有“一些小反应堆的经验”,VVER反应堆的小版本即苏联海军的核潜艇的设计。)
起因
1986年4月25日,4号反应器预定关闭以作定期维修。并决定利用这个场合,测试反应堆的涡轮发电机的能力,在电力损失情形下发充足的电供给反应堆的安全系统动力(特别是水泵)。像切尔诺贝利,反应堆有一对柴油发电器可利用作为待命,但并不能瞬间地起动—反应堆将因此被使用转动涡轮,到时涡轮会从反应堆分离和在自己的惯性之下力量转动,而测试的目标是确定当发电器起动时,涡轮是否在减少阶段能充足地供给泵浦动力。测试早先在其它单位执行成功(所有安全供应起动)而结果是失败的(那是涡轮产生了不足的力量在减少阶段供给泵浦动力),但另外的改进提示了对其它测试的需要。
经过
为了在更安全、更低功率地进行测试,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器的能量输出从正常功率的3.2千兆瓦特减少至700百万瓦特。但是,由于实验开始的延迟时,反应堆控制员过快地减低能量水平,实际功率输出落到只30百万瓦特。结果,中子吸引而成的裂变产品氙-135增加了(这产品典型地在更大的功率情况下,在一台反应堆中消耗)。力量下落的标度虽是接近由安全章程允许的最大限制,但员工组的管理者选择不关闭反应堆并继续实验。
后来,实验决定“抄捷径”和只上升功率输出到200 百万瓦特。为了克服剩余氙-135的中子吸收,远多于安全章程数量的控制棒由反应堆拔出。在4月26日凌晨1点05分,作为实验一部分,被涡轮发电机推动的水泵起动了;水的流量由于这行动而超出了安全章程的指定。水流量在上午1点19分增加了。因为水也会吸收中子,在水流量的进一步增加需要手工撤除控制棒,导致一个极不稳定和危险操作条件。
凌晨1点23分04秒,实验开始了。反应堆的不稳定状态在控制板没有显示任何情况,并且看起来所有反应堆员工并未充分地意识到危险。水泵的电力关闭了,并且被涡轮发电机的惯性推动,水流的速度减低了。涡轮从反应堆分离,反应器核心的蒸汽水平增加。因为冷却剂被加热,个别的蒸汽在冷却剂管道形成。在切尔诺贝利的RBMK石墨缓和反应器的特殊设计有一个高正面空系数,意味着在没有水时的中子吸收的作用使反应堆的力量迅速地增加,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堆操作变得逐渐变得不稳定和更加危险。
凌晨1点23分40秒操作员按下了命令“紧急停堆”的AZ-5(“迅速紧急防御5”)按钮—所有控制棒的充分的插入,包括之前不小心地拿走的控制棒。这是否作为紧急措施,或只是简单地在实验完成时作为关闭反应堆定期方法,并不清楚(反应堆预定被关闭作为定期维修)。这通常意味著紧急停堆的命令是因为意想不到的迅速力量增量的一个反应。
另一方面,总工程师Anatoly•Dyatlov 在事故时身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他写在他的书上:“在1点23分40秒,集中化控制系统之前„„没有登记能辩解紧急停堆的任何参量变动。依照陈述委任„„会集和分析很多材料,在它的报告,没确定原因为什么命令了紧急停堆。并没有需要寻找原因。反应堆简单地在实验完成时被关闭。”
国家影响
由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飘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飘过欧洲的部份地区,例如:土耳其、希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丹麦、挪
威、瑞典、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瑞士、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法国(包含科西嘉)和英国,在最早发生意外的时候,有人认为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是来自瑞典。
环境影响
在事故后,隔离区内变成部份野生动物的天堂。虽然动物也饱受辐射之苦,但比起人类对它们的伤害是非常轻微的,所以对它们而言事故的发生反而是好事。在隔离区内的动物比如老鼠已适应了辐射,它们和没受辐射影响地区的老鼠寿命大约相同。下列为隔离区内再度出现或被引入的动物:山猫、猫头鹰、大白鹭、天鹅、疑似一只熊、欧洲野牛、蒙古野马、獾、河狸、野猪、鹿、麋鹿、狐狸、野兔、水獭、浣熊、狼、水鸟、灰蓝山雀、黑松鸡、黑鹳、鹤、白尾雕。切尔诺贝利论坛的报告于2005年九月份,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政府以及其他联合国团体,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份关于核事故的总体报告。报告指出事件死亡人数共达4000人,世界卫生组织更包括了死于核辐射的47名救灾人员,和九名死于甲状腺癌症的儿童。联合国于2006年四月份公布世界卫生组织的结果,也许有另外5000多名受害者死于辐射尘地区(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等地)。所以,总数达约9000名受害者。
人体影响
意外发生之后,人们的健康问题主要被放射性物质“碘-131”所影响。目前,有人担心20年前的锶-90和铯-137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植物、昆虫和蘑菇最表层的土壤会吸收铯-137。所以,有些科学家担心核辐射会对当地人造成几个世纪的影响。
核电厂爆炸事故对切尔诺贝利居民造成的长期影响一直备受争议,有超过300,000人脱离了灾难的威胁,但仍然有数百万人继续居住在污染区内。然而,那些受到低剂量辐射所影响的人,几乎没有死亡率增加、癌症或先天缺陷的症状。但是仍不能够确定其原因与放射性污染的关联。
在灾难中,负责复原及整理的工作人员,我们将他们称为“清理人”。清理人在清理的过程中接受到非常高剂量的辐射。根据俄罗斯的估计,大约有300,000到600,000的清理人在灾变后的两年内,进入离反应炉30公里的范围内清除辐射污染物。
在被辐射污染的地区里,有许多小孩的辐射剂量高达50 戈雷(Gy)。这是因为他们在喝牛奶的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生产而被辐射污染的牛奶,当地牛奶是被碘-131所污染,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许多研究发现白俄罗斯、乌克兰及俄罗斯的小孩也罹患甲状腺癌比例快速增加。根据日本原子弹爆炸的事后调查统计预期,在切尔诺贝利地区的白血病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增加。但直到目前为止,白血病病例的增加数量还不足以在统计学上推断,并和辐射外泄有关。但是,事实证明了在切尔诺贝利地区里,畸形婴儿的出生率的确是升高了,有调察显示证实是由辐射灾难余后的辐射尘,所导致的结果。
长期的健康影响 意外发生之后,人们的健康问题主要被放射性物质“碘-131”所影响。目前,有人担心20年前的锶-90和铯-137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植物、昆虫和蘑菇最表层的土壤会吸收铯-137。所以,有些科学家担心核辐射会对当地人造成几个世纪的影响。
第五篇:日本核泄漏危机
日本核泄漏
“盐比金贵”
——去抢盐???
广告103
刘洁
学号:10406200224 幽默一角:
1、某超市,众人争相抢购食盐,唯一老太镇定自若在一旁选购其他商品,并不时摇头嘲笑。旁人上前问她为什么不抢,老太答:非典那年抢的还没吃完....2、日本人地震没死,海啸没死,核辐射没死,结果当听说大洋彼岸沿海城市的中国人疯抢食用盐后,全部笑死了。。
3、有一天,辐射来敲门,“笃笃笃,你好我是辐射。”屋内的你说“等等!我先把盐抹身上,喝几杯浓盐水,把身上所有洞洞都用盐堵住,把儿子埋在盐里,等我爱人把海带海苔买回来,你再进来。”
4、叫外卖:麻烦你给送一份卤肉饭啊喂。饭店:您要哪一款卤肉饭?不放盐的15,放盐的30,双份加盐的50,我们最近还特别推出“齁死你”超值碘盐防辐射皇家尊贵卤肉饭套餐,只需98哟,送一瓶碘酒呢亲。
关于抢盐事件的报道:
1、我国多地超市食盐遭抢购
2011年3月16日,上海新闸路上一家联华超市食盐被抢购一空。近日,我国部分地区刮起了小范围的“抢盐风”。抢购者担心日本核
电站爆炸对人体有影响,买点加碘盐回去吃预防核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
其实,食盐里碘的含量是很低的,市民就算吃很多盐,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辐射效果。另外,日本核辐射尚未对我国未造成任何影响。
这次市民也是被核辐射等谣言所误导,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人为的炒作,或者恶意制造事端。
2011年3月16日,昆明一家超市内,食盐被抢购一空。
2011年3月16日,杭州,超市最下面一排所放的食盐被一抢而空。
2、浙江多地因谣言引发抢购碘盐现象 专家称没必要
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在浙江有谣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引发宁波等一些地方出现碘盐抢购现象,专家认为谣言荒谬,抢购碘盐毫无必要。江省卫生厅今天还开通了96301核与辐射防护科普宣传热线。
16日傍晚,记者接到宁波市镇海区市民林俊的报料,称该地区一些超市食用盐脱销。浙江华联商厦负责人杨军告诉记者,该公司旗下的一些超市门店内的食用盐下午遭到了抢购,傍晚时分货架上基本上都找不到食用盐的影子。三江购物超市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该公司旗下的门店15日食用盐销售量是平时的2倍,而16日的销售量更是急剧上升。
杨军表示,市场上并不是缺货,只是由于物流或人员跟不上,导致食用盐来不及上架,出现短时间断货。“晚饭的时候,我们组织人员大量上货,同时在一些大的门店专门配备人员对少部分盲目囤货的群众进行说明,限买2包。”
杨军告诉记者,此次抢购主要是谣言所致。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对此,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辐射监测室主任徐政强认为非常荒谬,“防核辐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服用一片碘片,因为每片碘片中含有100毫克的碘,而根据卫生部的规定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仅为20-30毫克。”
此外,徐政强认为核辐射对于海水的影响,仅限于距离非常近的区域,且浓度要达到非常高的程度。“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放射性物质,日本核电厂泄漏的核辐射想把这么大的太平洋水搞脏根本不可能。”“而且,日本东南沿海比较大的一股暖流是日本暖流,由南向北走,不会绕过日本岛到中国洋面。”徐政强称,目前宁波对核辐射数据的监测一切正常。
据相关部门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尚未对浙江省环境造成放射性影响。浙江各级卫生部门今起开通了96301科普宣传热线,为市民答疑解惑。
3、我市粮食食盐市场供应正常
本报讯近日,受日本大地震后可能引发核辐射污染海水传言影响,3月16日,我市部分地区出现群众抢购食盐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市各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迅速采取措施,确保粮食和食盐供应正常。
昨晚,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加强舆论引导,采取措施,确保我市粮食和食盐市场供应正常。目前,各级党委、政府正密切掌握市场动态,派出得力干部深入基层,做好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进一步增加本地市场有效供应,进一步落实市场物价稳定责任制,确保本地市场粮食和食盐供应正常。同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稳定群众心理,消除群众疑虑,稳定社会预期。
盐务、经贸部门迅速做好食盐供应工作,启动应急预案,连夜加班,加大食盐生产包装和调配力度,确保食盐运输和供应到位。粮食部门加强监控和调配,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正常。工商、物价等部门也迅速行动,深入市场开展市场和价格巡查,现场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提醒告诫各经营者,严厉打击散布谣言、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维护市场稳定。
4、广东多地现抢购食盐现象 盐务局:食盐库存充足
据广东省应急办网站消息,2011年3月16日下午我省部分市出现了食盐抢购现象,广东省盐务局对此高度重视,已经启动了应急响应。我省食盐库存充足,完全有能力确保市场供应。目前,省盐业总公司和各地盐业公司实行24小时值班,密切监控市场供应情况,对于个别超市由于抢购而出现短暂的脱销,各地盐业公司会加强调度,及时组织供应,市民完全没有必要抢购。
对于个别商铺出现食盐乱提价现象,省盐务局表示,任何擅自哄抬盐价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市民可以向物价部门举报。
关于日本核辐射对海水是否造成污染,从而影响海盐生产的问题,我国政府早些时候已明确表示日本核辐射不会对我国造成影响,市民大可不必恐慌。
5、核恐慌下 政府需要给力面对
相信食盐抢购风潮只是一时的,将会随着恐慌心理的逐渐平复而自我终结。然而日本强震及其核事故对于中国造成的冲击,将是长期的、广泛的,需要我们提早面对,谨慎面对,给力面对,而不容回避与懈怠
昨日,杭州出现食盐抢购。
这并非杭州一地的恐慌。面对日本核辐射危机,这种恐慌情绪几乎已蔓延到全世界——作为日本近邻的亚洲国家自不必说,即使远在北欧的芬兰,同样出现了对于含碘产品的抢购风潮。
或有人认为,恐慌是由谣言导致的,消除恐慌必先消除谣言。其实先有“恐慌”还是先有“谣言”,这一问题颇值得分说,至少当下人们对于核辐射的恐慌并非谣言所导致,而首先缘于核辐射本身的可怕。人们的恐慌来自于如下一个基本事实:日本的核电站接连发生爆炸,核辐射正在扩散……
日本的核烟尘会扩散到怎样个程度——会不会扩散到240公里?这是东京人想要知道的;会不会扩散到1000公里?这是中国沿海居民想要知道的;会不会扩散到太平洋东岸?这是美洲人想要知道的。问题是他们如何知道,从何种途径知道。
在这一方面,公共媒体显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呈现专家的声音,从理论上判断核辐射的扩散程度与危害程度;可以趁机普及核安全知识,让人们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消除恐慌。但也毋庸讳言,面对“核辐射”所引起的恐慌,公共媒体的作用是有限的,专家的权威性也是有限的,现在人们真正想要听到的,是来自政府的声音——政府不仅握有专家资源,还掌握着更多的信息;政府也有能力掌握更多的信息,而且是最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政府拥有相关监测机构,大众迫切想要了解,这些监测机构对相关区域是否进行了监测、监测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尤其是中国同样是一个拥有核电站的国家,同样面临核安全问题,当此非常时刻,国家又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在这一时刻,政府必须有声音,而且要主动、及时地发出声音,而且要由一定级别的政府部门发出声音。政府尤要注意观察和感受民生焦虑,并适时地予以化解。我们现在欣慰地看到,这一局面正在改变——昨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立即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并暂停核电项目的审批;昨日,我省各级卫生部门开通96301科普宣传热线,以让大众进一步了解核与辐射事故防护相关知识;昨晚,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收到了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发来的短信:“3月16日监测结果,我省境内辐射环境水平未见异常”;昨晚,杭州市贸易局紧急发布消息称,杭州食盐储存量充足,达1530吨。
6、“抢盐报道”让读者踏实
3月17日,北京多家超市出现市民排队购买食盐的现象,下午,一些超市贴出“盐已售完”的告知书,造成一些市民恐慌。
《京华时报》充分报道了此事,让京城市民感到踏实,对于规劝市民勿盲目抢购有明显的效果。在后面的“时事·聚焦”两个版面,报纸也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突出了“食盐库存充足”的主题,为迅速平抑“抢购”做出了贡献。”19日的报纸刊登了《发改委曝光8宗哄抬盐价案》,《北京大型超市食盐供应充足》的新闻,着实让京城百姓吃了“定心丸”。
一些时候,由于“从众”心理作怪,百姓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儿来”,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媒体加以引导。可同样是相关报道,如果刊登市民抢购的照片过多,就会加剧人们的恐慌心理,如果换个角度,像《京华时报》一样,刊登食盐库存丰富,“供大于求”的照片、报道,老百姓在感觉“踏实” 的同时,即使是正赶往超市准备抢购食盐的市民也会停下脚步返回,甚至当起劝说别人不要盲目抢购的“说客”。这就是负责任新闻媒体的作用。读者 二马
7、中国“抢盐潮”引发反思
就怕谣言“有文化”
地震、海啸、核辐射,三大灾难叠加,举世震惊。与此同时,各类荒唐的谣言犹如地下冒出的幽灵,迅速传播开来,让很多人一时之间不辨真伪,不知所措。谣言不可怕,就怕谣言“有文化”。
本次谣言传播的最大特点是所谓“有科学理论支撑”。在有关此次灾难的谣言中,夹杂着许多科学术语,如辐射方面的微西弗、β射线,核电站方面的安全壳、燃料棒,化学方面的碘元素、碘化钾等。这些高深的术语,再加上“科学”的解释,不由得你不信。
而今,在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当下,传播手段、传播速度都已是今非昔比,因而传播范围更广,可信度貌似更高。所以,谣言更是像坐了火箭一般,使得相距千万里、分属东西两个半球的中、美两国的多个城市,同时上演了大规模抢购“碘盐”、“碘片”的闹剧。
然而,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一旦经过严格的分析和考证,这些披着“科学”、“真实”外衣的谣言迅速落败,最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谣言充斥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灾难更是滋生谣言的诱因和温床。闹剧落幕,或许人们应该反思。
8、辐射尘抵美 纽约也掀抢盐潮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大公网报道,美国环保署证实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辐射物质,已经飘抵美国本土,加州辐射监测站侦测到极微量的辐射,但未达到令人担心的程度。与此同时,辐射云本周末抵达纽约地区,在中国刮起的抢盐风潮亦席卷纽约华人社区。连日来,纽约几大华人社区超市里的盐,每天都被抢购一空,有人甚至到曼哈顿美国人的社区里抢购碘盐。
在纽约的华人社区,由于受到中国刮起的抢盐风潮影响,盐价翻了一倍,原来卖0.5美元的一罐盐,现在卖到了1美元以上。有购盐的民众称,他们打算通过快递公司将碘盐寄给国内的家人,有人是受加州亲友的委托,加州前几日已出现断盐现象。
据此间媒体报道,昨天法拉盛多家超市盐已经脱销,还有盐销售的超市,则有不少民众在抢购。在香港超市,一位推婴儿车的母亲一口气就拿了八九罐盐。她的朋友每人也拿了四五罐。她表示,是因为看到在中国的民众都在抢购盐,所以也备点存货以防万一。
中美超市总经理吴建锡表示,从16日开始,超市中的盐突然热销,很多民众都是几箱几箱的买,一天就卖了100多箱,仓库中的盐全部卖光,“我们平时一天大概就卖两箱左右”。吴建锡説,他后来看了报纸才知道,原来是为了防核辐射,大家都开始抢购盐了。:
9、广东食盐抢购风仅持续两天,卖出平时一个月的销量
羊城晚报讯记者许悦、孙晶,实习生李瑞,通讯员冯启明、岳佳综报道:随着多个相关部门相继出来辟谣,18日“谣盐”逐渐散去,食盐抢购**宣告平息。羊城晚报记者从广东省物价局了解到,抢盐潮后再现退盐潮。短短两天的时间,省物价局接到举报商家哄抬盐价的投诉多达420宗,而18日又有很多买了大量食盐的人,投诉商家不给退货。
羊城晚报记者18日晚从广东省物价局还了解到,从3月16日晚至截稿时,省物价局已接到关于抢购食盐、盐价暴涨、捆绑销售的投诉来电420宗。对此全省物价部门全面开展了食盐市场价格巡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在违法事实确凿的情况下,目前已按照简易程序,依法对13起违法案例当场作出50—1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见右下附表)。
但广州市物价局的有关人士也表示:“虽然许多市民投诉反映有的‘走鬼’和个体经营者趁机乱涨价,把1.30元/包的食盐卖到5元—10元/包不等,但当我们进行检查时,却因无法取得违法事实证据,给查处工作带来困难。”
而18日食盐抢购**平息后,物价部门的12358价格投诉举报电话又迎来了新一波的投诉潮———不少这两天抢了许多盐的人,在明白抢购无益后,纷纷
拿回销售点要求退货,被拒后致电物价部门投诉,“有个人买了十多箱,商店坚决不给退”。
10、抢盐事件”给国人上一课
日本九级大地震,使得内地罕见的“抢盐热”一度达到沸点。无良商家借“天灾人祸”哄抬物价,是其牟取暴利的惯用伎俩。他们曾经因此在内地楼市、农市乃至药市屡屡得逞。现在政府已经识破他们的阴谋,出台了相当明细和严厉的法律法规,对这种违法行为实施严打。这次针对“抢盐潮”,政府对几家借日本地震哄抬盐价的商家处以百万元的罚款。应该说,这起“抢盐事件”,给商家上了一课。他们应该会从中吸取教训,今后更有法律意识,会遵纪守法,主动规范其定价行为。
内地出现“抢盐潮”后,政府多管齐下,及时辟谣,加大食盐供应,并严惩哄抬盐价的商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抢盐潮”迅速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消费者的“退盐潮”。不难看出,不够理性的消费者再一次成了虚假信息和市场炒作的受害者。相信,习惯盲从的消费者能够从这起“抢盐事件”中吸取教训。他们今后不会再轻易听信谣言,学会理性购物。
有人说,“抢盐潮”再一次凸显内地一些消费者的不理性、缺乏独立思考和基本知识以及盲从心重。笔者倒认为,透过这些表面现象,我们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就是,内地消费者怕的并不是日本的核辐射,而是内地食盐价格的可能上涨。消费者已经从“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和“药你死”中吃尽了苦头。他们因此会吸取教训,学会抢购和囤积即将涨价的生活必需品。加之现在通胀压力加大,物价普涨,不涨价的商品越来越少。消费者会紧盯这些价格低廉和平稳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并随时采取抢购和囤积行动,这其中就包括食盐。应该说,中国国民绝大多数还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能省一角钱就省一角钱,这缘于勤俭持家、喜欢储蓄的文化传统,也与百姓福利水平不高、存后顾之忧有关。物价上涨,尤其是市场炒作所导致的物价暴涨,无疑是百姓的大敌。由此可见,当前,物价平稳,已经成为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第一要素。
对政府而言,确保物价平稳,尤其避免物价暴涨,不仅是重大民生,而且是当今最大的政治。政府把稳定物价作为今年的第一要务,是明智的。这次商家制造“抢盐事件”,说明投机者已把“市场炒作”视为哄抬物价并赚取暴利的惯用伎俩。政府对此当提高警惕,应使严加防范市场炒作成为常态。“防”比“治”更重要!
论文:
日本核辐射
抢盐潮
—— 去抢盐???
QQ群上就出现了盐的话题,有的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女:有房吗?
男:没有 女:有车吗?
男:没有 女:有存款吗?
男:没有 女:那还来相亲!男:我有盐!女:老公!!
我孤陋寡闻,尚不知道中国大地已经刮起了一道盐风,当我看到发改委的通知,才知道盐已涨价,当得知本地的盐竟飚升到25元一袋时,我才更加理解这短信的幽默还真的可以。
一件事发生在两个人的身上,可以看出人的高下,一个重大事件发生在两个国家,可以看出国民质素的不同,现实版已经给中国敲响了警钟,一个自称有五千年文化的国家,竟又一次输给了日本。
日本的大地震让我们看到,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日本人泰然有序;为了四分之一的柚子日本国民可以排几小时的队而没有插队的。在物质极度短缺的情况下,没有出现囤积居奇的商家,没有奇货可居的商人,商品限量却没有涨价,在中国救援队购买商品时,坚决不肯收钱,日本国民表现了与国家民族的高度一致性。
由于日本地震,香港出现一部分商品的涨价,而国内一些地方食盐马上就从1元多涨到了20多元,让我想起了非典时期,一瓶醋涨到了几百元,有的公务员为了倒醋晚上驱车几百里。记得在1988年那次涨价,我从楼下老婆同事开的商店买了一箱肥皂,过了几天,肥皂涨了价,他找我老婆说钱算错了,要再给他十元钱。中国人的人情世故在金钱面前如此脆弱,如此不值一钱,恐怕也是史无前例的了,一个唯利是图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日本国民在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素质,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的道德素质在社会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重大价值与作用,两相对照,中国国民的道德素质之低实在让人羞愧!问题在哪里?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在政治。如何能有社会的高度秩序性?政府不能保障国民安定的生活,你让百姓如何会有自觉奉献与克制的道德感?现在的一些精英们仍在喋喋不休的鼓吹市场经济,在越来越没有道德信念的社会,这样的鼓噪是误国害民的,在关键时刻就会发难,灾难得无法收拾。碘盐事件,又一次向中国敲响了政治的警钟,在一个缺乏道德与公信力的社会,搞资本主义是极其危险的,政府要当人民的主心骨。吴邦国前不久发言称绝不搞私有化。
从各地的新闻报道可知,从谣言的出现,到食盐的抢购,到地方乃至中央出面,到抢购食盐潮平息,再到公安抓造谣传谣滋事者、物价部门严惩哄抬物价者,可以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民众从众心理依然存在。一旦有风吹草动,许多人骨子里的从众心理依然会沉渣泛起。至于原因,专家说是因为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导致的一个人受暗示性极强,也有的学者称是因为心理状态比较脆弱。抢盐的原因,无非是缺乏安全感,以及对外部信息的盲从。
第二:我国民众还需要普及科普知识。日本地震、核泄漏,尽管核泄露、核辐射是如此的让人害怕,但是,有点科普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核辐射怎么回跑到中国来呢?东京离福岛200多公里,辐射超标23倍,但也不过是每小时0.809微希弗,而坐飞机是每小时4.25微希弗。中国大陆离福岛最近的部分都有上千公里,虽然放射性元素的扩散与气候和风向等有关,但距离越远浓度越小是肯定的,所以中国大陆普通老百姓该吃吃,该喝喝,该上班上班,其它的都是瞎折腾。
第三:谣言永远止于智者。在日本9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事故正在抢险的大背景,碘盐里有碘,海盐生产也许会受影响,急切间就驱动了普通人。这一代的普通人,没有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末的民防教育,没有多少核防护知识。普通人也难得会去计算,一斤盐里有多少微量碘。只是,别人正买,先买了再说的心理,在那场景下更会像病毒般传染。于是,一个非理性的现象才能如此发生。当大家都关注了,地方和中央出来澄清事件,民众抢购风潮就自然平息了。
其实,抢盐**也不是首例。1988年大家抢盐,就是怕工资急速缩水,对于涨价的恐惧使人们奋不顾身地投身到抢购行动中去。2003年以及2011年的抢
盐,原因更为复杂:一方面是惧怕核辐射或SARS这种“我觉得这玩意肯定会要命”的陌生事物、另一方面是对外部信息的不信任。先不说核辐射目前是不是个问题,就算问题来了,吃碘盐根本不能有效的防护核辐射,你说抢它有啥用呢?
日本核泄漏情况时刻变化、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完美地满足了“谣盐”的传播路径,一日之间,红遍全国。事实上,从日本地震开始,我们已经接受了无数的小道消息以及很多毫无诚意的传言,从救援到核泄漏,各个环节都充满了想象力,“听说”“据传”成为最流行的词语,这也印证了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在一个谣言化了的故事中,几乎不可能确切地说出根本的事实是什么,或者根本不知道是否有事实根据。”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迅捷高效的政府。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政府部门能正面回应危机。通过这个事件,我在想,如果政府能够把应急措施真正渗透进日常社会组织管理的机制中,引领风险社会里公民的价值观,让居民用平和淡定的理性心态面对任何突发危机,类似的事件,将永远不会发生。从此就入康庄大道。
这是我看到的一首诗:
无聊的风 吹起风沙漫天
炫耀自然不可捉摸的力量
谁 那么可憎 更甚于无聊的风 怀着叵测的心 鼓起唇舌 让谣言
掀起人们心底莫名的恐慌
抢盐的闹剧 在各地纷纷上演
智者 不会死绝
但是在这一刻 是否多吃了几斤盐 扑倒在岁月的河流上 狂饮一番
首先,为什么大家如此容易轻信流言?“谣言止于智者”,动辄轻信谣言当然是“不智”的表现。“非典”时疯抢板蓝根,相信绿豆、茄子、生吃泥鳅能治百病,如今又抢购碘盐甚至酱油、腌菜来预防核辐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举动,折射出民众在疾病防治、灾难应对以及科学常识等方面的严重无知与独立思考能力的严重欠缺。然而,该反思的绝不仅仅是民众自身;教育、医疗、科普……各个相关主管部门都应该深刻反省:难道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的国民,该是这种素质?对于民众的无知,你们有没有责任? 其次,我们的民众为什么如此容易恐慌?其实,早在日本核电站事故发生不久,有关部门和媒体就不断宣称,核辐射对中国没有影响,即便有,也可以忽略不计。可是,民众对此似乎并不买账;人们宁愿相信毫无科学依据的传言,宁愿相信奸商推波助澜的“忽悠”。这既反映出民众发自内心的不安全感,也折射出民众对相关部门和媒体的不信任。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深刻反省。否则,当有一天大灾难不幸降临到我国本土,后果将不堪设想。
再次,相关部门从此次“抢盐”**中,应当吸取什么教训?面对流言,及时辟谣,当然是必要的。然而,如果不提前预判形势,不做事前防范、未雨绸缪,一切都等到谣言蜂起再采取措施,那轻则效果大打折扣,重则能否力挽狂澜都可能存在变数。同时,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众应对灾难能力、提升公众安全感,都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相关部门必须居安思危,一切从当下抓起。
回到此次“抢盐”**,我们在进行种种反思的同时,也必须马上拿出“亡羊补牢”的应对措施。当务之急,一是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加强生产组织和市场管理,确保食盐供给,须知以实际行动打消公众恐慌,效果远胜于“食盐储备充足”的口头表态;二是严惩散布谣言、借机哄抬物
价、囤积居奇的不法奸商,迅速稳定市场秩序,消除不稳定因素,恢复公众安全感。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做个智者!
能面对任何事。